CN116351297A - 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51297A
CN116351297A CN202310206735.9A CN202310206735A CN116351297A CN 116351297 A CN116351297 A CN 116351297A CN 202310206735 A CN202310206735 A CN 202310206735A CN 116351297 A CN116351297 A CN 116351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column
fixedly connected
wall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067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雷震环
陈天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iling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iling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iling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iling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067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512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51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1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料混合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包括支架、本体和阀门,所述本体的顶部安装有真空上料机和电机,所述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挤压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容纳柱。本发明通过在容纳柱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进入搅拌柱内部,再通过放置槽内壁安装的挤压圈与齿轮挤压接触,经过搅拌柱带动转化块、齿轮绕容纳柱的轴线做圆周转动时,迫使齿轮发生转动,并使搅拌柱产生绕自身轴线的自转运动,将进入搅拌柱内部的原料沿着出料筒“甩出去”,使进入本体内腔的原料预先混合传送,提高了装置的混合搅拌效率,使物料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料混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粉料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粉料的配送与输送环节,通过预先无尘投料进行原料准备,再通过真空上料机将原料吸入至混合搅拌设备中进行全自动搅拌,待物料完成混合搅拌操作后经管道输送,再根据需要进行定量投料;其中,对于混合搅拌设备需要重视,因为出料后的物料无法进行二次搅拌混合,需要对混合搅拌设备的混合质量加以监督;现有技术中的混合搅拌设备多采用螺旋转动,使物料(粉状)尽可能在设备中做复杂的三维运动,达到混合搅拌均匀的目的,但螺旋转动无法使不同的原料之间在第一时间混合,在混合方式上存在缺陷,螺旋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带动位于最外层的原料留存在设备内壁上,造成原料之间的混合不能提高效率,且留存在内壁上的原料可能因为螺旋片装置的挤压结块,造成设备内壁难以清理,同时也降低了原料的混合搅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包括支架、本体和阀门,所述本体的顶部安装有真空上料机和电机,所述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挤压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容纳柱,所述支架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中转筒,所述容纳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板,所述容纳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搅拌柱,所述固定筒和搅拌柱之间压合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对称安装有若干个出料筒,所述搅拌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化块,所述转化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表面与挤压圈的底部挤压接触。
优选地,所述真空上料机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电机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出料管分别与两个真空上料机连通,所述中转筒固定安装在两个出料管之间,所述中转筒适配套接在连接柱和容纳柱之间。
优选地,所述内筒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呈纵向等间距分布的放置槽,所述挤压圈通过胶粘固定连接在放置槽内壁的顶部,所述挤压圈由硬质橡胶块制成,所述放置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斜面。
优选地,所述连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柱呈等角度分布连接柱和容纳柱之间,所述连杆的上下两端依次与连接柱和容纳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由高锰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齿轮的外表面与挤压圈的底部呈过盈配合接触,所述密封圈由橡胶块制成,所述密封圈与搅拌柱固定连接,所述转化块朝向放置槽内壁的一端与内筒挤压接触。
优选地,两个所述出料管下侧的轴线均与连接柱的轴线呈60°的夹角,所述出料管的底端与中转筒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料筒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出料筒均分为两组且呈上下对称分布在搅拌柱的外表面,每组所述出料筒均呈横向等间距。
优选地,所述搅拌柱的数量为八个且均分两组,两组所述出料筒呈左右对称分布在容纳柱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搅拌板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搅拌板的底部与本体内壁的底部平行,所述搅拌板的表面还开设有空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出料管,并与中转筒配合,使来自出料管的两股不同的原料在第一时间进行撞击与混合,再通过启动电机并带动连接柱、连杆和容纳柱转动,使经过连杆的原料被打散,接触面积增大,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持续落入容纳柱的内腔,在容纳柱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进入搅拌柱内部,再通过放置槽内壁安装的挤压圈与齿轮挤压接触,经过搅拌柱带动转化块、齿轮绕容纳柱的轴线做圆周转动时,迫使齿轮发生转动,并使搅拌柱产生绕自身轴线的自转运动,将进入搅拌柱内部的原料沿着出料筒“甩出去”,使进入本体内腔的原料预先混合传送,提高了装置的混合搅拌效率,使物料更加均匀。
2、同时,容纳柱带动搅拌柱、出料筒绕自身轴线做公转运动,将进入本体内腔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柱则带动出料筒绕自身轴线做自转运动,出料的同时进行二次混合搅拌,相当于将物料被转动力矩带动下产生的移动方向由容纳柱的径向方向改变为容纳柱的轴向方向,避免了物料粘结于设备的内壁,且放置槽内壁的底部呈斜面设计,避免了物料残留,从而保持设备交底的清理维护难度,降低了装置的维护保养成本。
3、最后,通过在放置槽内壁的顶部添加挤压圈,使齿轮与挤压圈挤压接触,在电机带动容纳柱、搅拌柱和齿轮转动时,齿轮与挤压圈通过相对运动,以挤压产生的摩擦损耗转化为搅拌柱整体的回转力矩,通过消耗(消耗)电机多余的一部分功率,使搅拌柱、出料筒具备了公转(绕容纳柱的轴线)、自转(绕搅拌柱的轴线)两个回转力矩,避免添加多余的动力机构,降低了物料设计成本,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正面局部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本体内部的正面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机、出料管、中转筒、连接柱、连杆、容纳柱、搅拌板、固定筒、搅拌柱、出料筒、密封圈、转化块、齿轮的分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机、出料管、中转筒、连接柱、挤压圈和搅拌板的分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
图7为本发明容纳柱、固定筒、搅拌柱、出料筒、密封圈、转化块、齿轮的分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侧面剖切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本体;3、真空上料机;4、阀门;5、电机;6、出料管;7、中转筒;8、连接柱;9、连杆;10、容纳柱;11、内筒;12、放置槽;13、挤压圈;14、搅拌板;15、固定筒;16、搅拌柱;17、出料筒;18、密封圈;19、转化块;20、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包括支架1、本体2和阀门4,本体2的顶部安装有真空上料机3和电机5,本体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筒11,内筒1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挤压圈13,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8,连接柱8的底端通过连杆9固定连接有容纳柱10,支架1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6,出料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中转筒7,容纳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板14,容纳柱10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筒15,固定筒15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搅拌柱16,固定筒15和搅拌柱16之间压合安装有密封圈18,密封圈18的外表面对称安装有若干个出料筒17,搅拌柱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化块19,转化块1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20,齿轮20的外表面与挤压圈13的底部挤压接触;
本装置在工作时,通过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出料管6,并与中转筒7配合,使来自出料管6的两股不同的原料在第一时间进行撞击与混合,再通过启动电机5并带动连接柱8、连杆9和容纳柱10转动,使经过连杆9的原料被打散,接触面积增大,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持续落入容纳柱10的内腔,在容纳柱10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进入搅拌柱16内部,再通过放置槽12内壁安装的挤压圈13与齿轮20挤压接触,经过搅拌柱16带动转化块19、齿轮20绕容纳柱10的轴线做圆周转动时,迫使齿轮20发生转动,并使搅拌柱16产生绕自身轴线的自转运动,将进入搅拌柱16内部的原料沿着出料筒17“甩出去”,使进入本体2内腔的原料预先混合传送,提高了装置的混合搅拌效率,使物料更加均匀。
同时,容纳柱10带动搅拌柱16、出料筒17绕自身轴线做公转运动,将进入本体2内腔的原料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柱16则带动出料筒17绕自身轴线做自转运动,出料的同时进行二次混合搅拌,相当于将物料被转动力矩带动下产生的移动方向由容纳柱10的径向方向改变为容纳柱10的轴向方向,避免了物料粘结于设备的内壁,且放置槽12内壁的底部呈斜面设计,避免了物料残留,从而保持设备交底的清理维护难度,降低了装置的维护保养成本。
最后,通过在放置槽12内壁的顶部添加挤压圈13,使齿轮20与挤压圈13挤压接触,在电机5带动容纳柱10、搅拌柱16和齿轮20转动时,齿轮20与挤压圈13通过相对运动,以挤压产生的摩擦损耗转化为搅拌柱16整体的回转力矩,通过消耗消耗电机5多余的一部分功率,使搅拌柱16、出料筒17具备了公转绕容纳柱10的轴线、自转绕搅拌柱16的轴线两个回转力矩,避免添加多余的动力机构,降低了物料设计成本,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其中,真空上料机3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电机5的左右两侧,两个出料管6分别与两个真空上料机3连通,中转筒7固定安装在两个出料管6之间,中转筒7适配套接在连接柱8和容纳柱10之间;
真空上料机3通过真空吸附将准备好的原料向上吸入出料管6的内部,使原料在出料管6的内部重力下移进入中转筒7的内部,从而将两个不同的原料进行预混合,再向下落入容纳柱10的内腔。
其中,内筒11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呈纵向等间距分布的放置槽12,挤压圈13通过胶粘固定连接在放置槽12内壁的顶部,挤压圈13由硬质橡胶块制成,放置槽12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斜面;
内筒11安装在本体2内壁的中部,其内壁开设的放置槽12用于安装挤压圈13,并与转化块19挤压接触,维持搅拌柱16稳定地转动安装在固定筒15内部,齿轮20在与挤压圈13挤压接触时,两者产生挤压损耗,容纳柱10带动搅拌柱16、转化块19和齿轮20转动时,齿轮20则与挤压圈13之间通过挤压产生滚动摩擦,实现了搅拌柱16而二次回转功能。
其中,连杆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柱8呈等角度分布连接柱8和容纳柱10之间,连杆9的上下两端依次与连接柱8和容纳柱10固定连接,连杆9由高锰钢制成;
连杆9用于连接连接柱8和容纳柱10,容纳柱10的顶部开设有空腔,来自出料管6的原料会首先汇集在出料管6和连接柱8之间,在连接柱8带动连杆9和容纳柱10转动时,连接柱8之间的缝隙供原料通过,且通过转动还能对原料进行拍击使原料更分散,增大了原料在移动混合时的接触面积。
其中,齿轮20的外表面与挤压圈13的底部呈过盈配合接触,密封圈18由橡胶块制成,密封圈18与搅拌柱16固定连接,转化块19朝向放置槽12内壁的一端与内筒11挤压接触;
密封圈18压合安装在搅拌柱16和固定筒15之间,经过齿轮20与放置槽12内壁之间的挤压,产生过盈配合,封堵搅拌柱16与固定筒15之间的缝隙,避免原料移动路径变多,控制原料出口只在出料筒17中。
其中,两个出料管6下侧的轴线均与连接柱8的轴线呈60°的夹角,出料管6的底端与中转筒7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
出料管6底部与连接柱8之间的轴线夹角为60°,使原料具有足够的斜向下分力移动至中转筒7的内部,出料管6、连接柱8和连杆9在转动时,中转筒7空套在出料管6、连接柱8的外表面,刚好把进来的原料阻挡并输送至容纳柱10的内腔。
其中,出料筒17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出料筒17均分为两组且呈上下对称分布在搅拌柱16的外表面,每组出料筒17均呈横向等间距;
出料筒17安装在搅拌柱16的外表面,一方面供原料出料通过,同时,通过被搅拌柱16带动绕搅拌柱16的轴线自转,将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原料混合均与的时间更短。
其中,搅拌柱16的数量为八个且均分两组,两组出料筒17呈左右对称分布在容纳柱10的外表面;
搅拌柱16的分布方式便于覆盖物料在本体2内腔的空间,通过左右对称的分布提高物料的搅拌效率。
其中,搅拌板14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搅拌板14的底部与本体2内壁的底部平行,搅拌板14的表面还开设有空槽;
位于本体2内腔底部的物料刚好被转动的搅拌板14带动并进行搅拌,方便出料的同时,避免出现转动搅拌死角。
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首先,经过无尘投料将原料准备好,开启两个真空上料机3并将原料吸入出料管6内部,左右两个出料管6同时向中转筒7的内部注入不同的原料,如图2所示,开启电机5并带动连接柱8、连杆9和容纳柱10转动,两个不同的原料经过对撞充分混合在一起并向下持续落入容纳柱10的内腔,容纳柱10带动固定筒15、搅拌柱16、出料筒17、转化块19和齿轮20转动,在容纳柱10和搅拌柱16之间:进入容纳柱10内部的混合原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搅拌柱16内部,在被离心力带动的作用下,两股不同的原料的混合程度持续增加,在搅拌柱16带动转化块19和齿轮20转动时,齿轮20与挤压圈13的底部挤压接触,并通过相对移动,带动转化块19、搅拌柱16和出料筒17转动,为搅拌柱16提供回转力矩,然后,在搅拌柱16带动出料筒17绕搅拌柱16的轴线自转时,利用同时产生的离心力将位于搅拌柱16内部的原料“甩”出来,原料沿着出料筒17的开口处出来,再经过搅拌柱16、出料筒17绕容纳柱10的轴线公转搅拌,彻底将物料混合充分,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料在本体2的内腔越聚越多,位于本体2内壁底部的物料经过搅拌板14也得以再次进行搅拌,待混合均匀之后,打开阀门4,从而将物料排出并通过管道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包括支架(1)、本体(2)和阀门(4),所述本体(2)的顶部安装有真空上料机(3)和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内筒(11),所述内筒(1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挤压圈(13),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底端通过连杆(9)固定连接有容纳柱(10),所述支架(1)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6),所述出料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中转筒(7),所述容纳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板(14),所述容纳柱(10)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筒(15),所述固定筒(15)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搅拌柱(16),所述固定筒(15)和搅拌柱(16)之间压合安装有密封圈(18),所述密封圈(18)的外表面对称安装有若干个出料筒(17),所述搅拌柱(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化块(19),所述转化块(1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20),所述齿轮(20)的外表面与挤压圈(13)的底部挤压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上料机(3)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电机(5)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出料管(6)分别与两个真空上料机(3)连通,所述中转筒(7)固定安装在两个出料管(6)之间,所述中转筒(7)适配套接在连接柱(8)和容纳柱(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1)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呈纵向等间距分布的放置槽(12),所述挤压圈(13)通过胶粘固定连接在放置槽(12)内壁的顶部,所述挤压圈(13)由硬质橡胶块制成,所述放置槽(12)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柱(8)呈等角度分布连接柱(8)和容纳柱(10)之间,所述连杆(9)的上下两端依次与连接柱(8)和容纳柱(10)固定连接,所述连杆(9)由高锰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0)的外表面与挤压圈(13)的底部呈过盈配合接触,所述密封圈(18)由橡胶块制成,所述密封圈(18)与搅拌柱(16)固定连接,所述转化块(19)朝向放置槽(12)内壁的一端与内筒(11)挤压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料管(6)下侧的轴线均与连接柱(8)的轴线呈60°的夹角,所述出料管(6)的底端与中转筒(7)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筒(17)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出料筒(17)均分为两组且呈上下对称分布在搅拌柱(16)的外表面,每组所述出料筒(17)均呈横向等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柱(16)的数量为八个且均分两组,两组所述出料筒(17)呈左右对称分布在容纳柱(10)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板(14)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搅拌板(14)的底部与本体(2)内壁的底部平行,所述搅拌板(14)的表面还开设有空槽。
CN202310206735.9A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 Pending CN1163512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6735.9A CN116351297A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6735.9A CN116351297A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1297A true CN116351297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06735.9A Pending CN116351297A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512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4447A (zh) * 2023-11-20 2023-12-19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水煤浆拌合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4447A (zh) * 2023-11-20 2023-12-19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水煤浆拌合设备
CN117244447B (zh) * 2023-11-20 2024-02-27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水煤浆拌合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38085U (zh) 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
CN116351297A (zh) 一种粉料的混合输送装置
CN214781661U (zh) 用于高稳定性改性沥青生产的沥青发育装置
CN108568258A (zh) 一种新材料使用可变速的混合装置
CN112354407A (zh) 基于可定量的双料斗进料药剂混合装置
CN216223868U (zh) 一种用于led灯生产的荧光胶配制装置
CN212142341U (zh) 一种新型油漆的生产设备
CN209597612U (zh) 一种制砖用旋转震动筛分装置
CN206518030U (zh) 具有热回收机构的酥性饼干生产线
CN102602673A (zh) 含湿原料锁风给料机
CN104647609A (zh) 一种干粉砂浆的连续式混合设备
CN115253983B (zh) 一种曼海姆炉法制造硫酸钾的无返料设备及工艺
CN116214754A (zh) 一种丁腈乳胶生产用定量配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762787U (zh) 一种饲料生产成料搅拌装置
CN108295731A (zh) 一种高效的双锥型混料机
CN212999648U (zh) 一种液态肥料混料装置
CN110238970B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混合搅拌装置
CN201135871Y (zh) 高效连续/间断混合机
CN105860587B (zh) 碳酸钙粉末表面改性设备
CN220715633U (zh) 一种药物合成用三维多向运动混合设备
CN219744498U (zh) 一种酒糟饲料拌料装置
CN218138969U (zh) 一种环保砖生产装置
CN213824482U (zh) 一种粉粒物料三维混合装置
CN220835029U (zh) 一种用于兽药生产的双轴桨叶混合机
CN219502532U (zh) 一种胶粘剂制作用搅拌混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