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8010A - 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 - Google Patents

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8010A
CN116348010A CN202080105924.1A CN202080105924A CN116348010A CN 116348010 A CN116348010 A CN 116348010A CN 202080105924 A CN202080105924 A CN 202080105924A CN 116348010 A CN116348010 A CN 116348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claw
lower slider
insert
double
slide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59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茶谷原祐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348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8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6Means for permanently uniting the stringers at the end; Means for stopping movement of slider at the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A44B19/382"Two-way" or "double-acting" separable slide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A44B19/306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in the form of a locking spring member actuated by the pull member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双开尾拉链中的下拉头从下端位置开始上拉时的钩挂的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本发明的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在能够将左右的拉链牙链带(10)的左右的链牙列(12)之间从上端及下端打开的双开尾拉链(100)中使用,具备:下拉头(30),其是用于将左右的链牙列(12)之间从下端打开的下拉头(30),包括被向突出到下拉头(30)的链牙引导路(34)中的突出位置弹性施力的卡定爪(40);插棒(50),其与左右的链牙列(12)中的一方链牙列的下端连续设置;和座棒(60),其与左右的链牙列(12)中的另一方链牙列的下端连续设置。座棒(60)及插棒(50)中的至少一方在彼此相对的侧面(62)上包括能够收容卡定爪(40)的避让槽(63)。座棒(60)及插棒(50)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从彼此相对的一方的侧面(62)朝向另一方的侧面(51)突出的突片(66)。避让槽(63)向上方至少延伸至突片(66)的下端。

Description

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更详细地说,涉及具备逆开用的下拉头的拉链中的由下拉头和插棒及座棒构成的分离嵌插件。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双开尾拉链,在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各自的链牙列上将上拉头和下拉头以各自的后口相面对的方式插嵌,能够进行基于将上拉头下拉实现的上开和基于将下拉头上拉实现的逆开。这样的双开尾拉链的例子例如在日本专利第4307413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21040号公报(专利文献2)等中有所公开。
在双开尾拉链中,在将下拉头从其下端位置上拉到将下端的第1链牙分开的第1链牙分割位置时,相对于下拉头滑动的阻力在分开第1链牙时最大。另外,在以往的双开尾拉链中,可知在下拉头到达第1链牙分割位置之前产生第二大的阻力。该第二大的阻力如以下那样产生。随着下拉头从下端位置上拉,下拉头的卡定爪也向上方移动,在某个时间点,插棒、下拉头的卡定爪和座棒在下拉头的链牙引导路中在左右的宽度方向上最紧密排列。由此,插棒及座棒和卡定爪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干涉,相对于下拉头滑动的阻力暂时性升高。
图表1的细线示出将以往的双开尾拉链中的下拉头从其下端位置越过第1链牙分割位置而上拉时的、相对于下拉头的位移(mm)的下拉头的滑动阻力(N)。从图表1可知,在第1链牙(拉链齿)分割位置,阻力成为最大的13.7(N),在下拉头到达第1链牙分割位置之前的、插棒、卡定爪和座棒在宽度方向上最紧密排列的最密位置产生第二大的阻力10.0(N)。该第二大的阻力对于将下拉头上拉的使用者来说感知为下拉头的钩挂,该钩挂在下拉头的上拉开始时成为使用者的负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074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6210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双开尾拉链中的下拉头从下端位置开始上拉时的钩挂的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其在能够将左右的拉链牙链带的左右的链牙列之间从上端及下端打开的双开尾拉链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备:下拉头,其是用于将上述左右的链牙列之间从下端打开的下拉头,包括被向突出到下拉头的链牙引导路中的突出位置弹性施力的卡定爪;插棒,其与上述左右的链牙列中的一方链牙列的下端连续设置;和座棒,其与上述左右的链牙列中的另一方链牙列的下端连续设置,上述座棒及上述插棒中的至少一方在彼此相对的侧面上包括能够收容上述卡定爪的避让槽,上述座棒及上述插棒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从彼此相对的一方的侧面朝向另一方的侧面突出的突片,上述避让槽向上方至少延伸至上述突片的下端。
本说明书中,“上”及“下”是相对的,例如,在衣物类、包类等的布料中,也可以是将双开尾拉链的下拉头配置在上方,将上拉头配置在下方。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及“下”,只要没有另行指定,则基于拉链牙链带、插棒及座棒的长度方向,将拉链牙链带、插棒及座棒的长度方向一方称为“上”,将长度方向另一方称为“下”。
本发明中的“突片的下端”的例子是图2中的附图标记66a所指的部分。即,参照图2,避让槽63在上下方向(座棒60的长度方向)上向上方至少延伸至突片66的下端66a。在本发明中,在将下拉头从下端位置上拉至第1链牙分割位置时,下拉头的卡定爪也向上方移动,在某个时间点,成为插棒、卡定爪和座棒在下拉头的链牙引导路中沿左右的宽度方向最紧密排列的最密位置。此时,在设于座棒及插棒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上的避让槽中局部收容卡定爪。在下拉头被上拉至第1链牙分割位置时,卡定爪在宽度方向上不位移,座棒或插棒一边在宽度方向上位移一边在避让槽中局部收容卡定爪。由此,可以说卡定爪在宽度方向上相对避让。由此,能够缩小插棒、卡定爪及座棒在宽度方向上占有的合计宽度,减少插棒及座棒与卡定爪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干涉。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其在能够将左右的拉链牙链带的左右的链牙列之间从上端及下端打开的双开尾拉链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备:下拉头,其是用于将上述左右的链牙列之间从下端打开的下拉头,包括被向突出到下拉头的链牙引导路中的突出位置弹性施力的卡定爪;插棒,其与上述左右的链牙列中的一方链牙列的下端连续设置;和座棒,其与上述左右的链牙列中的另一方链牙列的下端连续设置,上述座棒及上述插棒中的至少一方在彼此相对的侧面上具有避让槽,在将上述下拉头从下端位置向将下端的第1链牙分开的第1链牙分割位置上拉时,在上述座棒的上端及上述插棒的上端从后口收容于上述下拉头的内部的时间点,上述避让槽能够局部收容上述卡定爪。
在本发明中,在将下拉头从下端位置上拉至第1链牙分割位置时,下拉头的卡定爪也向上方移动,在某个时间点,成为处于静止状态的座棒及插棒的长度方向上端从后口收容于下拉头内部的状态(参照图6)。在该时间点,另外,成为插棒、卡定爪和座棒在下拉头的链牙引导路中沿左右的宽度方向最紧密排列的最密位置。此时,通过在设于座棒及插棒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上的避让槽中局部收容卡定爪,能够使卡定爪在宽度方向上相对避让,由此,能够缩小插棒、卡定爪及座棒在宽度方向上占有的合计宽度,减少插棒及座棒与卡定爪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干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避让槽包括能够将处于上述突出位置的上述卡定爪在左右的宽度方向上最大程度收容的避让部,上述避让部相对于处于下端位置的上述下拉头的上述卡定爪配置于上方。避让槽的避让部在插棒、卡定爪和座棒成为最密位置的时间点,在左右的宽度方向上最大程度地收容处于突出位置的卡定爪。换言之,卡定爪在避让槽的避让部中在宽度方向上相对最大程度地避让。在下拉头处于下端位置时,避让部从处于突出位置的卡定爪向上方离开。若下拉头从下端位置向上方移动,则处于突出位置的卡定爪接近避让部,在最密位置的时间点处于突出位置的卡定爪和避让部在宽度方向上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避让槽包括引导面,上述引导面能够将上述卡定爪从上述突出位置向从上述链牙引导路引入的引入位置引导。在将下拉头从下端位置上拉到第1链牙分割位置时,下拉头的处于突出位置的卡定爪的一部分进入避让槽,接着,卡定爪一边与下拉头一起向上方移动一边抵抗弹性部件的作用力而由避让槽的引导面从突出位置向引入位置引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避让槽的左右的宽度方向上的深度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变深。由此,在将拉头从下端位置向上方上拉时,避让槽将卡定爪一点点地沿宽度方向收容。因此,容易将卡定爪诱入避让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避让槽包括倾斜槽底面,上述倾斜槽底面相对于处于上述突出位置的上述卡定爪,以从上述下拉头的下翼板侧朝向上翼板侧而在上述左右的宽度方向上逐渐离开的方式倾斜。在将下拉头从下端位置上拉至第1链牙分割位置时,下拉头的处于突出位置的卡定爪的一部分进入避让槽。此时,由于避让槽的倾斜槽底面相对于突出位置的卡定爪以从下翼板侧朝向上翼板侧而在宽度方向上离开的方式倾斜,所以卡定爪与具有避让槽的座棒或插棒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间隙从下翼板侧向上翼板侧增加,由此座棒及插棒与卡定爪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干涉减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仅上述座棒具备上述避让槽。该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后述,但避让槽能够根据卡定爪的宽度方向位和大小而设于插棒或设于座棒和插棒双方。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将下拉头从下端位置上拉至第1链牙分割位置时,在设于座棒及插棒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上的避让槽中沿宽度方向局部收容卡定爪,能够使卡定爪在宽度方向上相对避让。由此,能够减少插棒及座棒与卡定爪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干涉,由此,能够减轻在开始上拉下拉头时使用者感知的钩挂和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具备本发明的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的双开尾拉链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断开示出的俯视图。
图2是座棒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座棒的剖视图。
图4是将下端位置的下拉头在省略上翼板等的情况下示出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将下拉头从下端位置上拉、且卡定爪接近座棒的避让槽的状态的与图4同样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下拉头的卡定爪的一部分进入了座棒的避让槽中的状态的与图4同样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下拉头的卡定爪位移到引入位置的状态的与图4同样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下拉头到达了第1链牙分割位置的状态的与图4同样的俯视图。
图9是沿着图6的B-B线的上拉头的剖视图,省略了插棒。
图10是表示卡定爪从避让槽的水平槽侧面移到引导面的时间点的、从图6的C-C线剖面观察到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及均等的范围内适当进行变更等。图1是将具备本发明的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的双开尾拉链(以下,也仅称为“拉链”)100在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断开示出的俯视图。以下,关于拉链100的上下,只要没有另行指定,则设为基于拉链100的长度方向而言的上下。拉链100具备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10、上拉头20和下拉头30。左右的拉链牙链带10具备左右的拉链带11和安装在左右的拉链带11各自的相对缘部上的由树脂制或金属制的一连串或多个链牙12a构成的链牙列12。上拉头20是将左右的链牙列12之间从上端打开的上开用拉头。下拉头30是将左右的链牙列12之间从下端打开的逆开用拉头。上下拉头20、30以各自的后口(34a)彼此相对的方式插嵌于左右的链牙列12。
上下拉头20、30除了后述的座棒60的避让槽63以外,实质上相同。因此,以下说明下拉头30的结构,对于上拉头20的结构省略说明。下拉头30包括主体30a和拉片36。主体30a具备上翼板31、下翼板32(参照图4等)和将上下翼板31、32之间连结的引导柱33(参照图4等)。在上下翼板31、32之间规定出Y字形的链牙引导路34(参照图8、图9等)。链牙引导路34向下拉头30的后口34a开口,并且向与引导柱33的左右相邻的两个肩口34b开口。Y字形的链牙引导路34分为两个肩口34b侧的分支部和后口34a侧的非分支部。链牙引导路34的非分支部由上下翼板31、32的凸缘37(在图4等中仅示出下翼板的凸缘37)规定出左右宽度。在上翼板31的表侧面上设有拉片连结部35,在拉片连结部35连结拉片36。使用者把持拉片36将下拉头30沿拉链100的长度方向上下拉动,由此下拉头30沿上下滑动,使左右的链牙列12之间开闭。
下拉头30包括卡定爪40(参照图9、图10等)。卡定爪40通过配置于拉片连结部35内的作为弹性部件的板簧(未图示),而始终被向经由贯穿上翼板31的开口31b(参照图9、图10)向链牙引导路34突出的突出位置施力。突出位置的卡定爪40与存在于链牙引导路34的链牙12a抵接,其作为相对于下拉头30的滑动的阻力而起作用。卡定爪40的基端部41(参照图10)相对于上翼板31被固定。若使用者把持拉片36使其从倒伏状态立起,则卡定爪40抵抗板簧的作用力而被从突出位置向脱离链牙引导路34的引入位置引入。由此,卡定爪40的锁定解除,下拉头30能够上下移动。以上的关于下拉头30的说明对于上拉头20也实质上适用。
各拉链牙链带10包括与各链牙列12的上端连续设置的上止件13。上止件13限制上拉头20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另外,左方的拉链牙链带10包括与左方的链牙列12的下端连续设置的插棒50(参照图4等)、和与右方的链牙列12的下端连续设置的座棒60(参照图4等)。插棒50及座棒60例如通过相对于左右的拉链带11对聚缩醛、聚酰胺、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热塑性树脂进行注塑成形或挤压成形而成形。插棒50及座棒60限制下拉头30进一步向下方移动。
图2是座棒60的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座棒60的剖视图。座棒60具有作为座棒6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面的上端面60a、作为长度方向另一端面的下端面60b、表侧面61a、背侧面61b、和与插棒50相对的侧面62。上端面60a是座棒60的长度方向上端。座棒60(及插棒50)的长度方向实质上沿着拉链100的长度方向。参照图3,座棒60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在上下端面60a、60b之间的大部分为コ字形,在该座棒60的中空内部存在未图示的拉链带11的宽度方向端部。另外,座棒60的表侧面61a是下拉头30的上翼板31侧的面,背侧面61b是下翼板32侧的面。以下,将与长度方向垂直且连结表侧面61a与背侧面61的方向称为表背方向。
在座棒60的侧面62上设有避让槽63和突片66。避让槽63从侧面62向右方凹陷,达到表侧面61a。避让槽63的从侧面62向右方凹陷的深度随着从长度方向的下方朝向上方而逐渐变深。表侧面61a中的与避让槽63对应的部分被切除。避让槽63设于座棒60的上端面60a与下端面60b之间的大致中间部,在座棒60的长度方向上较长。图2的附图标记63b是避让槽63的下端,附图标记66a是突片66的下端。避让槽63从下端63b超过突片66的下端66a向上方延伸。突片66从侧面62向左方的高度随着从下端66a朝向上方而逐渐变高。避让槽6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座棒6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上端面60a与下端面60b之间的长度)的大致1/3。另外,避让槽63在座棒60的侧面62中,设于表背方向上的表侧面61a侧的大致一半部分。避让槽63具有作为从侧面62向右方凹陷的槽的底面的大致梯形形状的槽底面(倾斜槽底面)64、和将槽底面64与侧面62之间相连的槽侧面65。从图3可知,槽底面64从表背方向上的背侧面61b侧的端部(与槽侧面65的边界)朝向表侧面61a侧而向宽度方向右方稍微倾斜。换言之,槽底面64以从与槽侧面65的边界朝向表侧面61a侧而从侧面62(或者未图示的插棒50或突出位置的卡定爪40)逐渐向宽度方向右方稍微离开的方式倾斜。因此,以下,将槽底面64称为倾斜槽底面64。槽侧面65包括与表侧面61a(或背侧面61b)大致平行的长度方向下方的水平槽侧面65a、和从水平槽侧面65a向长度方向上方(上端面60a侧)且向表背方向上的表侧面61a侧倾斜延伸的作为倾斜槽侧面的引导面65b。水平槽侧面65a以弯曲状与引导面65b相连。在上下方向上,水平槽侧面65a与引导面65b之间的边界处于突片66的下端66a的位置。水平槽侧面65a与突出位置的卡定爪40的突出端相比,在表背方向上稍微靠背侧面61b侧设定。另外,水平槽侧面65a的左右宽度(从侧面62起的深度)从避让槽63的下端63b朝向长度方向上方而逐渐扩大。水平槽侧面65a与引导面65b平缓地相连。避让槽63在与引导面65b的下方相邻的位置包括从侧面62向右方凹陷的深度最深的避让部63a。避让部63a在上下方向上存在于与水平槽侧面65a中的上方(引导面65b侧)端部对应的位置。避让部63a能够将处于突出位置的卡定爪40收容于最右方。
参照图4等,插棒50包括作为其长度方向上端的上端面50a和与座棒60相对的侧面51。另外,在插棒50的侧面51中的上方设有向右方、即座棒60侧突出的突片52。插棒50的突片52和座棒60的突片66在表背方向上局部重叠而限制插棒50及座棒60向表背方向的位移,另外,在下拉头30处于下端位置时(参照图4),限制插棒50或座棒60相对于下拉头30向下方的相对位移。
图4~图8是省略上翼板31而示出将下拉头30从下拉头30的下端位置(参照图4)向上方上拉到将左右的链牙列12的作为下端链牙的第1链牙12b分开的第1链牙分割位置(参照图8)的工序的俯视图。在图4~图8中也省略了左右的拉链带11。下拉头30从其下端位置朝向第1链牙分割位置而向长度方向上方移动,但插棒50及座棒60在长度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此时,卡定爪40与下拉头30一起也向上方移动,但卡定爪40在左右方向上不位移。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拉头30的下端位置是下拉头30被插棒50及座棒60限制进一步向下方移动的位置。在下拉头30处于下端位置的状态(参照图4)下,处于下拉头30与上拉头20之间的左右的链牙列12之间关闭。另外,在下拉头30的下端位置,插棒50及座棒60的上方部分从下拉头30的后口34a向上方露出得最长。该插棒50及座棒60的上方部分的从下拉头30露出的露出部分随着下拉头30的上拉而逐渐缩小(参照图5及图6),在图6的时间点成为插棒50及座棒60各自的上端面50a、60a从后口34a收容于下拉头30内部的状态(插棒50及座棒60向下拉头30的外部最不露出的状态)。在该时间点,如后述那样,成为插棒50、卡定爪40和座棒60在下拉头30的链牙引导路34中在左右的宽度方向上最紧集排列的最密位置。若下拉头30从该时间点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则插棒50及座棒60的下方部分开始从下拉头30的左右的肩口34b向下方露出(参照图7),下拉头30到达第1链牙分割位置(参照图8)。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4等可知,卡定爪40在下拉头30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比左右中间点稍靠右侧、即座棒60侧的位置。此外,供卡定爪40通过的上翼板31的开口31b(参照图9等)也比左右中间点靠右侧设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座棒60设有用于使卡定爪40避让的避让槽63。参照图4,在下拉头30处于其下端位置的状态下,座棒60的避让槽63的避让部63a相对于处于突出位置的卡定爪40向上方离开地配置。换言之,下端位置的下拉头30的卡定爪40与座棒60的避让槽63的避让部63a在长度方向上离开地取位。另外,在下拉头30处于下端位置的状态下,避让槽63的下端63b也与卡定爪40相比位于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4的时间点,避让槽63整体相对于卡定爪40向上方离开,但也可以是,避让槽63的下端63b处于与卡定爪40大致相同的上下方向位置或更下方。
若从图4的下端位置开始将下拉头30向上方上拉,则如图5所示,突出位置的卡定爪40接近座棒60的避让槽63的下端63b。若下拉头30从该处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则被拘束于左右的凸缘37之间的插棒50及座棒60以相互接近的方式稍微沿宽度方向位移,由此,座棒60的避让槽63将突出位置的卡定爪40局部收容。避让槽63由于从下端63b向上方逐渐变深,所以容易将卡定爪40诱入避让槽63中。若下拉头30从图5的时间点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则在某个时间点,如图6所示,成为插棒50及座棒60各自的上端面50a、60a从后口34a收容于下拉头30内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成为插棒50、卡定爪40和座棒60在下拉头30的链牙引导路34、即左右的凸缘37之间沿宽度方向最紧密排列的最密位置。此时,如图6(及图9)所示,卡定爪40的一部分在座棒60的避让槽63中被收容于向右方最深的避让部63a。图9是沿着图6的B-B线的上拉头20的剖视图。在图9中省略了插棒50。在插棒50、卡定爪40和座棒60成为最密位置的时间点,如图6及图9所示,突出位置的卡定爪40的一部分被收容于避让槽63的避让部63a,由此,能够使卡定爪40在宽度方向上向右侧最大程度地相对避让。与在避让槽63的避让部63a中局部收容卡定爪40相应地,能够缩小插棒50、卡定爪40及座棒60在宽度方向上占有的合计宽度。由此,能够减少插棒50及座棒60与卡定爪40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干涉。
另外在图6及图9的时间点,卡定爪40局部乘到避让槽63的水平槽侧面65a上,并且与避让槽63的倾斜槽底面64接近且相面对。卡定爪40的与倾斜槽底面64相面对的面相对于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分别垂直。此时,避让槽63的倾斜槽底面64相对于突出位置的卡定爪40以向表背方向上的上翼板31侧在宽度方向上逐渐离开的方式倾斜,因此,卡定爪40与座棒60(倾斜槽底面64)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间隙在表背方向上从下翼板32侧向上翼板31侧增加。由此也能够减少座棒60与卡定爪40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干涉。
在下拉头30从图6的时间点向图7的时间点进一步向上方移动时,卡定爪40也向上方移动。此时,卡定爪40的进入了避让槽63中的部分一边在避让槽63的水平槽侧面65a上滑动一边移到避让槽63的引导面65b上。图10是示出卡定爪40从避让槽63的水平槽侧面65a移到引导面65b的时间点的、从图6的C-C线截面观察到的图。若下拉头30从图10的时间点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则如图10中虚线所示,卡定爪40一边在避让槽63的引导面65b上滑动一边由引导面65b向表背方向的上翼板31侧引导。由此,卡定爪40抵抗板簧的作用力,从突出位置向脱离下拉头30的链牙引导路34的引入位置位移。图7示出卡定爪40位移到引入位置的时间点。若从图7的时间点将下拉头30进一步上拉,则下拉头30到达图8所示的第1链牙分割位置而将第1链牙12b分开。
图表1
Figure BDA0004163973920000121
图表1的粗线示出将上述的双开尾拉链100中的下拉头30从其下端位置越过第1链牙分割位置上拉时的、相对于下拉头30的位移(mm)的下拉头30的滑动阻力(N)。从图表1可知,在第1链牙(拉链齿)分割位置,阻力成为最大的11.2(N)。另外,在下拉头30到达第1链牙分割位置之前,在插棒50、卡定爪40和座棒60沿宽度方向最紧密排列的最密位置,在以往产品中产生了第二大的阻力10.0(N),但在下拉头30中,由于能够通过设于座棒60的避让槽63使卡定爪40相对避让,因此实质上不会产生这样的第二大的阻力。由此,能够减少双开尾拉链100中的下拉头30的从下端位置开始上拉时的钩挂和负担。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在座棒60上设置避让槽63的例子,但在卡定爪40与宽度方向中间点相比处于左方的情况、插棒和座棒的排列与上述左右相反的情况等下,能够将避让槽设于插棒,或者设于插棒和座棒双方。
附图标记说明
10 拉链牙链带
11 拉链带
12 链牙列
12a链牙
12b第1链牙
13 上止件
20 上拉头
30 下拉头
30a 主体
31 上翼板
32 下翼板
33 引导柱
34 链牙引导路
34a 后口
34b 肩口
35 拉片连结部
36 拉片
40 卡定爪
50 插棒
50a插棒的上端面(上端)
51 插棒的侧面
52 突片
60 座棒
60a座棒的上端面(上端)
62 座棒的侧面
63 避让槽
63a 避让部
64倾斜槽底面(槽底面)
65 槽侧面
65a 水平槽侧面
65b引导面(倾斜槽侧面)
66 突片
100双开尾拉链。

Claims (7)

1.一种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其在能够将左右的拉链牙链带(10)的左右的链牙列(12)之间从上端及下端打开的双开尾拉链(100)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备:
下拉头(30),其是用于将所述左右的链牙列(12)之间从下端打开的下拉头(30),包括被向突出到下拉头(30)的链牙引导路(34)中的突出位置弹性施力的卡定爪(40);
插棒(50),其与所述左右的链牙列(12)中的一方链牙列的下端连续设置;和
座棒(60),其与所述左右的链牙列(12)中的另一方链牙列的下端连续设置,
所述座棒(60)及所述插棒(50)中的至少一方在彼此相对的侧面(62)上包括能够收容所述卡定爪(40)的避让槽(63),
所述座棒(60)及所述插棒(50)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从彼此相对的一方的侧面(62)朝向另一方的侧面(51)突出的突片(66),所述避让槽(63)向上方至少延伸至所述突片(66)的下端。
2.一种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其在能够将左右的拉链牙链带(10)的左右的链牙列(12)之间从上端及下端打开的双开尾拉链(100)中使用,其特征在于,具备:
下拉头(30),其是用于将所述左右的链牙列(12)之间从下端打开的下拉头(30),包括被向突出到下拉头(30)的链牙引导路(34)中的突出位置弹性施力的卡定爪(40);
插棒(50),其与所述左右的链牙列(12)中的一方链牙列的下端连续设置;和
座棒(60),其与所述左右的链牙列(12)中的另一方链牙列的下端连续设置,
所述座棒(60)及所述插棒(50)中的至少一方在彼此相对的侧面(62)上具有避让槽(63),在将所述下拉头(30)从其下端位置向将下端的第1链牙(12b)分开的第1链牙分割位置上拉时,在所述座棒(60)的上端及所述插棒(50)的上端从后口(34a)收容于所述下拉头(30)的内部的时间点,所述避让槽(63)能够局部收容所述卡定爪(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槽(63)包括能够将处于所述突出位置的所述卡定爪(40)在左右的宽度方向上最大程度收容的避让部(63a),所述避让部(63a)相对于处于下端位置的所述下拉头(30)的所述卡定爪(40)配置于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槽(63)包括引导面(65b),所述引导面(65b)能够将所述卡定爪(40)从所述突出位置向从所述链牙引导路(34)引入的引入位置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槽(63)的左右的宽度方向上的深度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变深。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槽(63)包括倾斜槽底面(64),所述倾斜槽底面(64)相对于处于所述突出位置的所述卡定爪(40),以从所述下拉头(30)的下翼板(32)侧朝向上翼板(31)侧而在左右的宽度方向上逐渐离开的方式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其特征在于,
仅所述座棒(60)具备所述避让槽(63)。
CN202080105924.1A 2020-10-28 2020-10-28 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 Pending CN1163480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40524 WO2022091268A1 (ja) 2020-10-28 2020-10-28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8010A true CN116348010A (zh) 2023-06-27

Family

ID=81383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5924.1A Pending CN116348010A (zh) 2020-10-28 2020-10-28 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0199A1 (zh)
EP (1) EP4238445A1 (zh)
JP (1) JP7394237B2 (zh)
CN (1) CN116348010A (zh)
WO (1) WO20220912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20161S1 (en) * 2023-11-14 2024-03-26 Guangzhou Medical Grade Skin Care Products Co., Ltd. Trash can liner retai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61800A (en) 1980-09-30 1982-04-14 Toho Beslon Co Papermaking carbon fiber material and method
JP3622885B2 (ja) * 1997-12-18 2005-02-23 Ykk株式会社 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ダー用の開離嵌挿具
JP3621040B2 (ja) * 2000-10-31 2005-02-1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逆開き開離嵌挿具
JP4307413B2 (ja) * 2005-06-20 2009-08-05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JP4762108B2 (ja) * 2006-10-20 2011-08-31 Ykk株式会社 逆開き開離嵌挿具付きの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ES2537966T3 (es) * 2008-10-06 2015-06-16 Ykk Corporation Cierre de cremallera
CN102245046B (zh) * 2008-12-12 2014-04-02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分离嵌插件
EP2380454B1 (en) * 2008-12-26 2017-01-25 YKK Corporation Slide zipper with slider insert
ES2493043T3 (es) * 2009-07-29 2014-09-11 Ykk Corporation Cierre de cremallera
KR101356242B1 (ko) * 2009-09-11 2014-01-28 와이케이케이 가부시끼가이샤 역방향 개방 슬라이드 파스너
JP5606452B2 (ja) * 2009-12-25 2014-10-15 Ykk株式会社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12020586A1 (ja) * 2010-08-11 2012-02-1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091268A1 (zh) 2022-05-05
JP7394237B2 (ja) 2023-12-07
EP4238445A1 (en) 2023-09-06
WO2022091268A1 (ja) 2022-05-05
US20240000199A1 (en)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69958B1 (en)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US7257868B2 (en) Slider for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and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JP5575976B2 (ja) 簡易ロック機構を有する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5832522B2 (ja)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20120260468A1 (en) Reverse Opening Slide Fastener
EP2359709B1 (en) Slide fastener with a separable fitting
EP2904922B1 (en) Slide fastener
KR20110120303A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 및 퀵 오픈식 슬라이드 파스너
CN218219383U (zh) 防夹拉链的下止装置及其组装结构
WO2014192106A1 (ja)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射出成形用金型
US8806725B2 (en) Slide fastener
CN116348010A (zh) 双开尾拉链用分离嵌插件
CN113795173B (zh) 拉链
CN109788826B (zh) 拉头及拉链
CN116456858A (zh) 分体式上止
EP4176754A1 (en) Anti-pinch zipper
CN114641219B (zh) 拉链
WO2022172320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24034143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の開き具
EP4129112A1 (en) Slide fastener and design method thereof
CN115316760A (zh) 防夹拉链的下止装置及其组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