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5924A - 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5924A
CN116345924A CN202310613922.9A CN202310613922A CN116345924A CN 116345924 A CN116345924 A CN 116345924A CN 202310613922 A CN202310613922 A CN 202310613922A CN 116345924 A CN116345924 A CN 116345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group
wall
plat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139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45924B (zh
Inventor
谢焰
韦林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mry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mry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mry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mry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139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459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45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5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45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5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015Boards, panels, desk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04Mounting thereon of switches or of other devices in general, the switch or device having, or being without,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28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6Cooling; Ventilation
    • H02B1/565Cooling; Ventilation for cabi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逆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包括拆装组件,所述拆装组件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上设置有逆变器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撑板与调位机构,所述调位机构包括调位板本体,所述调位板本体与支撑板顶部均安装有一组气弹簧,每组所述气弹簧顶部均安装有一组缓压板,每组所述缓压板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第一电动滑台,每组所述第一电动滑台的输出端上均滑动连接有一组安装块,所述逆变器组件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顶部内壁中心处安装有元件本体。本实施例避免了对光伏逆变器本体进行拆卸的同时提高了装置的检修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一种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电力调整装置,主要用于把直流电力转换成交流电力。
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6054206A,公开日:2023-05-02,公布了级联H桥中压直挂式光伏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判断电网发生短路的两相;S2、通过自适应零序电压补偿策略,计算A相的自适应零序电压,其中,A相指电网三相中未发生短路的一相,上述实施例更适用于电压跌落深度更深、系统输出功率更低的情况。
但该装置仍存在以下缺陷:在对光伏逆变器进行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时,需要将其从安装好的地点进行拆卸,随后在对其本体进行拆卸检修更换,检修更换结束后还需要重新安装,不仅工作繁杂,还无法做到直接对其内部进行检修更换工作,使得工作效率低效,从而增加了装置更换检修劳动强度的同时降低了装置的检修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包括拆装组件,所述拆装组件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上设置有逆变器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壁边缘处分别安装有支撑板与调位机构,所述调位机构包括调位板本体,所述调位板本体与支撑板顶部均安装有一组气弹簧,每组所述气弹簧顶部均安装有一组缓压板,每组所述缓压板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第一电动滑台,每组所述第一电动滑台的输出端上均滑动连接有一组安装块;
所述逆变器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防护壳,所述底座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两端均为开放式结构,所述放置箱顶部内壁中心处安装有元件本体,所述防护壳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二电动滑台,所述第二电动滑台的输出端上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另一端安装在放置箱的一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拆装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滑动方向为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板靠近滑腔的一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挡块,每组所述挡块均位于滑腔的两端,所述滑腔内均设置有两组螺纹杆,两组所述螺纹杆均转动连接在滑腔的两侧内壁上,两组所述螺纹杆螺纹方向相反,两组所述螺纹杆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螺纹杆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组滑动块,每组所述滑动块均滑动连接在滑腔内,每组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第一连接板,每组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滑动块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弹性板,每组所述弹性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固定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滑腔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开孔,且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一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后传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壁上套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另一端内壁套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内壁上套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壁上套接有限位圆环,且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矩形块。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柱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组矩形块上,每组所述矩形块均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齿轮的一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内壁套接在转动柱的外壁上,所述第四齿轮的外壁上套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另一端贯穿开孔后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壁上套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两组第一丝杆,两组所述第一丝杆之间连接有隔断板,两组所述第一丝杆螺纹方向相反,两组所述第一丝杆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第一丝杆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组限位板,每组所述限位板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安装板远离滑腔的一侧壁中心处安装有步进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靠近调位板本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所述调位板本体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第四滑槽的两侧内壁上,所述第二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连接在第四滑槽内,所述第二滑动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壁上安装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远离步进电机的一侧壁上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调位板本体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调位板本体后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输出端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二丝杆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进行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时,通过第二电动滑台带动防护壳上升,与此同时通过挤压气弹簧使得缓压板上升,露出放置箱后,开始对元件本体进行检修和更换,当检修更换结束后,通过第二电动滑台带动防护壳下降,使得卡接孔与卡接杆活动卡接,当气弹簧感受到压力消失后开始复位,重新对防护壳进行限位,降低了装置更换检修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灵活性,避免了对光伏逆变器本体进行拆卸的同时提高了装置的检修效果。
2、对光伏逆变器进行安装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两组固定板对安装点进行固定,降低了对安装点形状的局限性,当光伏逆变器需要更换工作地点时,反向转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的同时带动两组限位板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在两组限位板移动过程中开始挤压弹性板,使得固定板与安装板处于平行状态,减少了占地空间的同时起到了就地支撑的作用,提高了光伏逆变器拆装的自主联动性。
3、进行检修更换过程中,可启动气泵带动冷凝箱内凉气对放置箱进行除尘降温,为提高降温除尘的效果,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三转动杆转动,第三转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带动第二滑动板在第四滑槽内滑动,顺而带动冷凝箱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提高了对放置箱除尘降温的效果。
4、将底座放入到两组底板上,通过气弹簧带动缓压板对防护壳顶部进行限位,随后通过第一电动滑台带动安装块对防护壳的外壁进行限位,避免了装置在后续工作时发生晃动从而影响工作质量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逆变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板俯视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板后视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A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组件分离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调位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拆装组件;101、安装板;102、螺纹杆;103、滑腔;104、滑动块;105、第一连接板;106、弹性板;107、固定板;108、第一电机;109、步进电机;110、第一滑槽;111、限位板;112、第一丝杆;113、第一转动杆;114、第一齿轮;115、第一皮带;116、开孔;117、挡块;118、第二转动杆;119、第二齿轮;120、第二皮带;121、矩形块;122、转动柱;123、限位圆环;124、第三齿轮;125、固定杆;126、第四齿轮;2、限位组件;201、第二连接板;202、支撑板;203、第二滑槽;204、底板;205、第三滑槽;206、第一滑动板;207、气弹簧;208、第一电动滑台;209、调位机构;2091、调位板本体;2092、第二丝杆;2093、第四滑槽;2094、第二滑动板;2095、第二电机;2096、第三转动杆;2097、第一锥齿轮;2098、第二锥齿轮;210、冷凝箱;211、气泵;212、安装块;213、缓压板;3、逆变器组件;301、底座;302、卡接孔;303、防护壳;304、卡接杆;305、滑杆;306、第三连接板;307、第二电动滑台;308、第四连接板;309、放置箱;310、元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包括拆装组件1,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拆装组件1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上设置有逆变器组件3。
示例性的,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拆装组件1包括安装板101,所述安装板10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滑腔103,所述所述滑腔103滑动方向为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板101靠近滑腔103的一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挡块117,每组所述挡块117均位于滑腔103的两端,所述滑腔103内均设置有两组螺纹杆102,两组所述螺纹杆102均转动连接在滑腔103的两侧内壁上,两组所述螺纹杆102螺纹方向相反,两组所述螺纹杆102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每组所述螺纹杆102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组滑动块104,每组所述滑动块104均滑动连接在滑腔103内,每组所述滑动块104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第一连接板105,每组所述第一连接板105远离滑动块104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弹性板106,每组所述弹性板106远离第一连接板105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固定板107,所述安装板101靠近滑腔103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开孔116,且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一滑槽110。
所述安装板10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108,所述第一电机108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101后传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18,所述第二转动杆118的另一端安装在其中一组所述螺纹杆102上,所述第二转动杆118上套接有第二齿轮119,所述第二齿轮119的外壁上套接有第二皮带120,所述第二皮带120的另一端内壁套接有第三齿轮124,所述第三齿轮124的内壁上套接有转动柱122,所述转动柱122的外壁上套接有限位圆环123,且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矩形块121,所述转动柱12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组矩形块121上,每组所述矩形块121均安装在安装板10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三齿轮124的一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杆125,所述固定杆12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齿轮126,所述第四齿轮126的内壁套接在转动柱122的外壁上,所述第四齿轮126的外壁上套接有第一皮带115,所述第一皮带115的另一端贯穿开孔116后套接有第一齿轮114,所述第一齿轮114的内壁上套接有第一转动杆113,所述第一转动杆113的一端连接有两组第一丝杆112,两组所述第一丝杆112之间连接有隔断板,两组所述第一丝杆112螺纹方向相反,两组所述第一丝杆112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每组所述第一丝杆112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组限位板111,每组所述限位板111靠近安装板101的一端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10内,所述安装板101远离滑腔103的一侧壁中心处安装有步进电机109。
光伏逆变器在进行使用时,先进行安装,使得安装点位于两组第一连接板105之间,随后开始进行固定,启动第一电机108,带动螺纹杆102转动,螺纹杆102带动滑动块104在滑腔103内滑动,顺而带动两组固定板107对安装点进行固定,由于是夹持固定,降低了对安装点形状的局限性,并且提高了光伏逆变器便于拆装的效果。
当光伏逆变器需要进行拆卸更换时,反向转动第一电机108,带动螺纹杆102反向转动,螺纹杆102带动两组第一连接板105朝着相反反向移动时通过挡块117进行限位,于此同时,第一电机108带动第二转动杆118转动,第二转动杆118带动第二齿轮119转动,第二齿轮119带动第三齿轮124转动,第三齿轮124在转动的同时顺而带动固定杆125转动,固定杆125带动第四齿轮126转动,第四齿轮126带动第一皮带115转动,第一皮带115顺而带动第一转动杆113转动,第一转动杆113转动的同时带动两组第一丝杆112转动,第一丝杆112带动两组限位板111在第一滑槽110内滑动,在两组限位板111移动过程中开始挤压弹性板106,使得固定板107与安装板101处于平行状态,减少了占地空间的同时起到了就地支撑的作用,提高了光伏逆变器拆装的自主联动性。
示例性的,如图6和图9所示,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第二连接板201,所述第二连接板201的一侧壁传动连接在步进电机109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连接板201远离步进电机109的一侧壁边缘处分别安装有支撑板202与调位机构209;
所述调位机构209包括调位板本体2091,所述支撑板202靠近调位板本体209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03,所述所述调位板本体2091靠近支撑板202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四滑槽2093,所述第四滑槽2093内设置有第二丝杆2092,所述第二丝杆209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第四滑槽2093的两侧内壁上,所述第二丝杆2092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动板2094,所述第二滑动板2094滑动连接在第四滑槽2093内,所述第二滑动板2094靠近支撑板202的一侧壁上安装有冷凝箱210,所述冷凝箱210远离步进电机109的一侧壁上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气泵211。
所述调位板本体2091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二电机2095,所述第二电机2095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2096,所述第三转动杆2096的另一端贯穿调位板本体2091后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97,所述第一锥齿轮2097的输出端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098,所述第二锥齿轮2098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二丝杆2092上;
在进行检修更换过程中,可启动气泵211带动冷凝箱210内凉气对放置箱309进行除尘降温,为提高降温除尘的效果,启动第二电机2095,带动第三转动杆2096转动,第三转动杆2096带动第一锥齿轮2097转动,第一锥齿轮2097带动第二锥齿轮2098转动,第二锥齿轮2098带动第二丝杆2092转动,第二丝杆2092带动第二滑动板2094在第四滑槽2093内滑动,顺而带动冷凝箱210在第二滑槽203内滑动,提高了对放置箱除尘降温的效果。
所述调位板本体2091与支撑板202底部均安装有一组底板204,所述调位板本体2091与支撑板202顶部均安装有一组气弹簧207,每组所述气弹簧207顶部均安装有一组缓压板213,每组所述缓压板213远离第二连接板201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第一电动滑台208,每组所述第一电动滑台208的输出端上均滑动连接有一组安装块212,所述调位板本体2091与支撑板202靠近第二连接板201的一侧壁上均开设有一组第三滑槽205,每组所述第三滑槽205内均滑动连接有一组第一滑动板206,每组所述第一滑动板206顶部均安装在缓压板213的底部上。
安装到位后,将底座301放入到两组底板204上,通过气弹簧207带动缓压板213对防护壳303顶部进行限位,随后通过第一电动滑台208带动安装块212对防护壳303的外壁进行限位,提高了其稳定性。
示例性的,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逆变器组件3包括底座301,所述底座301顶部边缘处对称开设有两组卡接孔302,所述底座301顶部设置有防护壳303,所述防护壳303底部为开放式结构,所述防护壳303底部边缘处对称设置有两组卡接杆304,所述卡接杆304与卡接孔302活动卡接,所述底座301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放置箱309,所述放置箱309的两端均为开放式结构,所述放置箱309顶部内壁中心处安装有元件本体310,所述防护壳30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杆305,所述滑杆305内滑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306,所述第三连接板306的另一端安装在放置箱309的一侧壁上,所述防护壳303远离滑杆305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二电动滑台307,所述第二电动滑台307的输出端上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板308,所述第四连接板308的另一端安装在放置箱309远离第三连接板306的一侧壁上。
当需要进行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时,启动第二电动滑台307,带动第四连接板308向下滑动,顺而带动防护壳303上升,在其上升过程中使得卡接孔302与卡接杆304分离,并且还通过挤压气弹簧207使得缓压板213上升,露出放置箱309后,开始对元件本体310进行检修和更换,当检修更换结束后,通过第二电动滑台307带动第四连接板308向上移动,使得卡接孔302与卡接杆304活动卡接,与此同时,气弹簧207感受到压力消失,开始复位,重新对防护壳303进行限位,降低了装置更换检修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其灵活性的同时避免了对装置进行拆卸。
有益效果:
进行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时,通过第二电动滑台307带动防护壳303上升,与此同时通过挤压气弹簧207使得缓压板213上升,露出放置箱309后,开始对元件本体310进行检修和更换,当检修更换结束后,通过第二电动滑台307带动防护壳303下降,使得卡接孔302与卡接杆304活动卡接,当气弹簧207感受到压力消失后开始复位,重新对防护壳303进行限位,降低了装置更换检修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灵活性,避免了对光伏逆变器本体进行拆卸的同时提高了装置的检修效果。
对光伏逆变器进行安装时,通过第一电机108带动两组固定板107对安装点进行固定,降低了对安装点形状的局限性,当光伏逆变器需要更换工作地点时,反向转动第一电机108,带动第二转动杆118转动,第二转动杆118带动第一转动杆113转动的同时带动两组限位板111在第一滑槽110内滑动,在两组限位板111移动过程中开始挤压弹性板106,使得固定板107与安装板101处于平行状态,减少了占地空间的同时起到了就地支撑的作用,提高了光伏逆变器拆装的自主联动性。
进行检修更换过程中,可启动气泵211带动冷凝箱210内凉气对放置箱309进行除尘降温,为提高降温除尘的效果,启动第二电机2095,带动第三转动杆2096转动,第三转动杆2096带动第一锥齿轮2097转动,第一锥齿轮2097带动第二锥齿轮2098转动,第二锥齿轮2098带动第二丝杆2092转动,第二丝杆2092带动第二滑动板2094在第四滑槽2093内滑动,顺而带动冷凝箱210在第二滑槽203内滑动,提高了对放置箱除尘降温的效果。
将底座301放入到两组底板204上,通过气弹簧207带动缓压板213对防护壳303顶部进行限位,随后通过第一电动滑台208带动安装块212对防护壳303的外壁进行限位,避免了装置在后续工作时发生晃动从而影响工作质量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拆装组件(1),所述拆装组件(1)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上设置有逆变器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第二连接板(201),所述第二连接板(201)一侧壁边缘处分别安装有支撑板(202)与调位机构(209),所述调位机构(209)包括调位板本体(2091),所述调位板本体(2091)与支撑板(202)顶部均安装有一组气弹簧(207),每组所述气弹簧(207)顶部均安装有一组缓压板(213),每组所述缓压板(213)远离第二连接板(201)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第一电动滑台(208),每组所述第一电动滑台(208)的输出端上均滑动连接有一组安装块(212);
所述逆变器组件(3)包括底座(301),所述底座(301)顶部设置有防护壳(303),所述底座(301)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放置箱(309),所述放置箱(309)的两端均为开放式结构,所述放置箱(309)顶部内壁中心处安装有元件本体(310),所述防护壳(303)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二电动滑台(307),所述第二电动滑台(307)的输出端上滑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板(308),所述第四连接板(308)的另一端安装在放置箱(309)的一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组件(1)包括安装板(101),所述安装板(10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滑腔(103),所述所述滑腔(103)滑动方向为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板(101)靠近滑腔(103)的一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挡块(117),每组所述挡块(117)均位于滑腔(103)的两端,所述滑腔(103)内均设置有两组螺纹杆(102),两组所述螺纹杆(102)均转动连接在滑腔(103)的两侧内壁上,两组所述螺纹杆(102)螺纹方向相反,两组所述螺纹杆(102)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螺纹杆(102)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组滑动块(104),每组所述滑动块(104)均滑动连接在滑腔(103)内,每组所述滑动块(104)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第一连接板(105),每组所述第一连接板(105)远离滑动块(104)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弹性板(106),每组所述弹性板(106)远离第一连接板(105)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固定板(107),所述安装板(101)靠近滑腔(103)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开孔(116),且对称开设有两组第一滑槽(1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108),所述第一电机(108)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101)后传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118)上套接有第二齿轮(119),所述第二齿轮(119)的外壁上套接有第二皮带(120),所述第二皮带(120)的另一端内壁套接有第三齿轮(124),所述第三齿轮(124)的内壁上套接有转动柱(122),所述转动柱(122)的外壁上套接有限位圆环(123),且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矩形块(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12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组矩形块(121)上,每组所述矩形块(121)均安装在安装板(101)的一侧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124)的一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杆(125),所述固定杆(12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齿轮(126),所述第四齿轮(126)的内壁套接在转动柱(122)的外壁上,所述第四齿轮(126)的外壁上套接有第一皮带(115),所述第一皮带(115)的另一端贯穿开孔(116)后套接有第一齿轮(114),所述第一齿轮(114)的内壁上套接有第一转动杆(113),所述第一转动杆(113)的一端连接有两组第一丝杆(112),两组所述第一丝杆(112)之间连接有隔断板,两组所述第一丝杆(112)螺纹方向相反,两组所述第一丝杆(112)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一丝杆(112)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组限位板(111),每组所述限位板(111)靠近安装板(101)的一端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10)内,所述安装板(101)远离滑腔(103)的一侧壁中心处安装有步进电机(109)。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2)靠近调位板本体(209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03),所述所述调位板本体(2091)靠近支撑板(202)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四滑槽(2093),所述第四滑槽(2093)内设置有第二丝杆(2092),所述第二丝杆(209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第四滑槽(2093)的两侧内壁上,所述第二丝杆(2092)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动板(2094),所述第二滑动板(2094)滑动连接在第四滑槽(2093)内,所述第二滑动板(2094)靠近支撑板(202)的一侧壁上安装有冷凝箱(210),所述冷凝箱(210)远离步进电机(109)的一侧壁上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气泵(2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板本体(2091)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二电机(2095),所述第二电机(2095)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2096),所述第三转动杆(2096)的另一端贯穿调位板本体(2091)后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97),所述第一锥齿轮(2097)的输出端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098),所述第二锥齿轮(2098)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二丝杆(2092)上。
CN202310613922.9A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 Active CN1163459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3922.9A CN116345924B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3922.9A CN116345924B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5924A true CN116345924A (zh) 2023-06-27
CN116345924B CN116345924B (zh) 2023-07-21

Family

ID=86884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13922.9A Active CN116345924B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4592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3779A (zh) * 2023-07-31 2023-09-01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保护装置及其光伏逆变器
CN116961445A (zh) * 2023-09-18 2023-10-27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光伏逆变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7791A1 (zh) * 2016-01-05 2016-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器的机柜及光伏逆变器
US20180159466A1 (en) * 2015-04-30 2018-06-07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Method for testing the strings of solar modules of a photovoltaic system, and photovoltaic inverter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US20180234049A1 (en) * 2006-12-06 2018-08-16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CN214756032U (zh) * 2021-02-18 2021-11-16 苏州聚贤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检修的光伏逆变器用机柜
CN115800910A (zh) * 2022-12-02 2023-03-14 宁波欧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机构
CN218747594U (zh) * 2022-07-20 2023-03-28 拓普电力(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检修装置
CN115987111A (zh) * 2022-12-02 2023-04-18 宁波欧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安装组件
CN115995943A (zh) * 2023-03-06 2023-04-21 北京京能国际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防护装置
CN116094350A (zh) * 2023-04-12 2023-05-09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双向储能逆变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34049A1 (en) * 2006-12-06 2018-08-16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20180159466A1 (en) * 2015-04-30 2018-06-07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Method for testing the strings of solar modules of a photovoltaic system, and photovoltaic inverter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WO2016197791A1 (zh) * 2016-01-05 2016-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逆变器的机柜及光伏逆变器
CN214756032U (zh) * 2021-02-18 2021-11-16 苏州聚贤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检修的光伏逆变器用机柜
CN218747594U (zh) * 2022-07-20 2023-03-28 拓普电力(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检修装置
CN115800910A (zh) * 2022-12-02 2023-03-14 宁波欧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机构
CN115987111A (zh) * 2022-12-02 2023-04-18 宁波欧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安装组件
CN115995943A (zh) * 2023-03-06 2023-04-21 北京京能国际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防护装置
CN116094350A (zh) * 2023-04-12 2023-05-09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双向储能逆变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3779A (zh) * 2023-07-31 2023-09-01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保护装置及其光伏逆变器
CN116683779B (zh) * 2023-07-31 2024-01-19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保护装置及其光伏逆变器
CN116961445A (zh) * 2023-09-18 2023-10-27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光伏逆变器
CN116961445B (zh) * 2023-09-18 2023-12-05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光伏逆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5924B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45924B (zh) 一种便于内部检修和元件更换的光伏逆变器
WO2021243494A1 (zh) 一种便于5g基站快速安装的支撑安装装置及方法
CN114378658B (zh) 一种环保工程的防水防腐板材用打磨装置
CN111564925A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调节装置
CN115199904A (zh) 一种具有调节角度功能的光伏电站监控装置
CN211761367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拆装实训平台
CN111452008A (zh) 一种发电机组组装台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13340297U (zh) 一种全自动光伏边框定位组装台
CN208285258U (zh) 便于维修的光伏发电装置
CN218268335U (zh) 一种用于led设备的支撑件连接组件
CN210351210U (zh) 一种可拆卸式网关设备
CN217486031U (zh)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调试用辅助装置
CN112172495B (zh) 一种新能源环卫车电池安装结构
CN219659033U (zh) 一种通讯连接器组装式壳
CN218387211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电机
CN112496709B (zh) 一种离合器盖总成分离杆双工位调节式安装设备
CN220325547U (zh) 一种拼接式光伏安装结构
CN218361592U (zh) 一体化冲压攻牙装置
CN220491678U (zh) 一种避雷器
CN218254961U (zh) 一种自动定位气动调节阀维修装置
CN220729638U (zh) 一种蜗轮检测装置
CN220296969U (zh) 全自动总装台
CN114243726B (zh) 一种油田光伏对接高压配电网智能连接安全补偿器
CN212484817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led显示屏模组
CN220787940U (zh)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的托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