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39530A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39530A
CN116339530A CN202211090708.1A CN202211090708A CN116339530A CN 116339530 A CN116339530 A CN 116339530A CN 202211090708 A CN202211090708 A CN 202211090708A CN 116339530 A CN116339530 A CN 116339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ouch
sub
extending direction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07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雷
刘同敏
王�琦
闫东
朱修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07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3953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4024 priority patent/WO202405107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339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9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功能区以及位于触控功能区的电极层,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设置为与第一电极彼此间隔,且与第一电极彼此交叉以在交叉处构成触控单元。在至少一个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主电极以及与第一主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一子电极,第一子电极设置为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依据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设计,可以避免触控角度偏转情况下的触控精度和灵敏度变化过大,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应用愈发受到市场的欢迎,然而,当前电子产品中用于实现触控的触控电极受限于图案形状的设计,在应对触控操作出现角度偏转的情况中,触控精度和灵敏度明显下降,甚至导致触控不良,从而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面板,通过设计触控电极的电极形状,使得触控单元的电场分布的方向趋向于和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从而缓解触控角度偏转情况下的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功能区以及位于触控功能区的电极层,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设置为与第一电极彼此间隔,且与第一电极彼此交叉以在交叉处构成触控单元。在至少一个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主电极以及与第一主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一子电极,第一子电极设置为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依据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设计,如此,在进行触控检测时,触控单元中形成的电场在第一子电极的引导下也会趋向于沿着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该情形下的电场分布,可以避免触控角度偏转情况下的触控精度和灵敏度变化过大,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子电极可以在单一方向上具备更大的设计长度,以便于进一步划分电场分布的区域,并使得电场分布的方向整体趋向于单一方向,降低出现倾斜(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交叉但不垂直)分布的电场占比,以进一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子电极由至少两个第一延伸部拼接构成,且部分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部分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在触控单元的平面设计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第一子电极有更大的延伸长度,使得第一子电极具有额外的弯折处(例如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延伸部的衔接处)以用于聚集电荷,以便于对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进行调控,使得整个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相对均匀;此外,在上述方案的设计下,仍可以保证电场在第一子电极的引导下趋向于沿着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从而确保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每个触控单元中,所有第一子电极的背离第一主电极的一端排布为多行和/或多列,行的方向与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列的方向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电荷具有尖端聚集的现象,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计第一子电极的端部分布,可以使得由第一子电极的端部引导而形成的所有电荷聚集处(相当于电场主要分布的区域),也会沿着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从而确保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每个触控单元中,第二电极的面向第一子电极的边缘与第一子电极的面向第二电极的边缘共形。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每个触控单元中,每条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第二主电极以及与第二主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二子电极,且第一主电极与第二主电极交叉。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子电极的设计有助于电场在触控单元所在的区域内相对均匀地分布,从而提高触控单元的触控灵敏度和精度。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每个触控单元中,所有第二子电极的背离第二主电极的一端排布为多行和/或多列,行的方向与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列的方向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计第二子电极的端部分布,可以使得由第二子电极的端部引导而形成的所有电荷聚集处(相当于电场主要分布的区域)也会沿着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而且在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已经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基础上,第二子电极的端部和第一子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依然要遵循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进行分布,即该电场也会沿着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从而确保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依据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设计,如此,在进行触控检测时,触控单元中形成的电场在第二子电极的引导下也会趋向于沿着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该情形下的电场分布,可以避免触控角度偏转情况下的触控精度和灵敏度变化过大,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情况下,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子电极可以在单一方向上具备更大的设计长度,以便于进一步划分电场分布的区域,并使得电场分布的方向整体趋向于单一方向,降低出现倾斜(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交叉但不垂直)分布的电场占比,以进一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情况下,第二子电极由至少两个第二延伸部拼接构成,且部分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部分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在触控单元的平面设计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第一子电极有更大的延伸长度,使得第二子电极具有额外的弯折处(例如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延伸部的衔接处)以用于聚集电荷,以便于对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进行调控,使得整个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相对均匀;此外,在上述方案的设计下,仍可以保证电场在第二子电极的引导下趋向于沿着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从而确保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情况下,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相对的边缘彼此平行,以使得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的间隙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例如,进一步地,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交错排布。
在上述方案中,不仅第二子电极的端部和第一子电极(或者第一电极的其它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场的分布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而且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用于形成电场的间隙也会沿着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从而进一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的问题。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都相交但不垂直。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每个触控单元中,第一主电极设置为至少两条且彼此并联,和/或,第二主电极设置为至少两条且彼此并联。例如,进一步地,在每个触控单元中,第一主电极设置为至少两条且彼此并联,且第二主电极设置为至少两条且彼此并联。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每个触控单元中,每条第一主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第一电极块,第一电极块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每条第二主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第二电极块,第二电极块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不同层且彼此交叉。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同层,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一与第一电极块同层,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另一为导电桥。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位于不同层,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电极块同层,且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电极块同层。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每个触控单元中,所有第一电极块的面积之和大于所有第二电极块的面积之和,第一连接部的设计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部的设计宽度;或者,所有第一电极块的面积之和小于所有第二电极块的面积之和,第一连接部的设计宽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设计宽度。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流通道的电阻主要由电极块和对应的连接部来决定,在上述方案中,基于电极块的设计面积来设计连接部的宽度,以调控整个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阻,从而调节各个触控通道的压降。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网格电极。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降低整个触控单元形成的触控电容的电容量,且降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其它导电结构(例如屏蔽电极层、阴极层等)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大小,以便于提高触控检测的灵敏度;此外,该设计可以提高触控面板的光透过率,从而进一步允许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料可以选择高导电率但是透光率差的材料(例如金属等),以降低触控通道的压降,降低触控面板的运行功耗。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还包括显示基板,显示基板承载电极层且包括显示区,显示区的至少部分位于触控功能区中,网格电极的网格线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子像素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网格电极对显示基板出射光线的阻挡程度小,从而使得整个触控面板(此情况下为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在不增加驱动功耗的情况下具备较高的显示亮度。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网格电极的网孔与子像素一一对应,且每个子像素位于对应的网孔在显示基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之内。
在上述方案中,网格电极不会对显示基板的子像素的出光造成遮挡,避免触控面板(此情况下为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失真。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触控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不同电场分布模式下的触控偏移误差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触控面板的S1区域的电极层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电极层中的第一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电极层中的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电极层所形成的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电极层中的第一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电极层中的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所示的一种触控单元沿M1-N1的截面图。
图12为图8所示的一种触控单元沿M2-N2的截面图。
图13为图8所示的另一种触控单元沿M1-N1的截面图。
图14为图8所示的另一种触控单元沿M2-N2的截面图。
图1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B为图16A所示的触控单元沿M3-N3的截面图。
图16C为图16A所示的触控单元沿M4-N4的截面图。
图17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B为图17A所示的触控单元中的第一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C为图17A所示的触控单元中的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9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9B为图19A所示的触控单元中的第一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9C为图19A所示的触控单元中的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0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0B为图20A所示的触控单元中的第一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0C为图20A所示的触控单元中的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1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1B为图21A所示的触控单元中的第一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1C为图21A所示的触控单元中的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8所示的触控单元的S2区域的放大图。
图23为图22所示的触控单元沿M5-N5的截面图。
图24为图8所示的触控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尺寸参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触控面板的触控区中设置有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彼此交叉并在交叉处构成触控单元(相当于电容结构)。每条驱动电极和每条感应电极都确定一条触控通道,例如驱动电极确定扫描通道以用于施加扫描信号,感应电极确定感应通道以用于感应触控单元的电容变化,从而定位触控位置。
在每个触控单元中,为提高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覆盖面积,并使得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具有相对较小的间隙以便于形成电场(触控检测时电容结构的电场),可以将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间隙设置为与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交叉但不垂直,例如,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该间隙的延伸方向与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的呈现大致为45度的夹角,在此情况下,可以认为该间隙是倾斜设置的。
然而,在该间隙为倾斜设置的情况下,在使用诸如主动笔等结构进行触控操作时,会经常因小角度偏转导致触控不良,例如导致画出的线会出现中断、粗细不均匀等问题。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主动笔上的传感器释放的信号可以直接施加在驱动电极或者感应电极上以影响电容变化,或者通过影响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间隙处的电场以间接影响电容变化,从而最终定位触控位置,而上述间隙的设计方式使得电场分布与触控通道交叉,这使得信号可引起电容变化的位置进一步分散,尤其是间隙处形成的电场会呈现以中心向四周发散式地分布,这使得信号可引起电容变化的主要位置比较靠近,在主动笔偏转(偏转角度通常比较小,例如不大于二十度)时,因为施加信号位置的偏移,导致实际电容变化和预期的未偏转状态下的电容变化(预期值)的差异较大,这会使得触控检测的灵敏度不稳定,甚至会出现判定未触控的情况(例如画线时出现中断)出现。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示例展示一些不同结构的触控单元的结构,以对倾斜设置的间隙导致触控检测不灵敏的原理进行说明。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电极1和感应电极2在每个触控单元中包括两个大致呈现三角形的电极块,如此,整条驱动电极1和感应电极2都是由菱形电极连接构成的。在此情况下,在驱动电极1施加驱动信号时,驱动电极1和感应电极2的间隙处形成电场,该电场沿着间隙的延伸方向E1、E2分布。在触控操作时,主动笔由A1位置偏移至了A2位置,相应地,主动笔上的传感器由B1位置偏移至了B2位置,显然,该偏移使得传感器施加的信号由主要施加在感应电极2上而转移至了主要施加在间隙处形成的电场上,而该偏移相对于间隙处的延伸方向E1的偏移量是比较大的(具体参见如下的图3相关的示例中的相关解释),从而导致实际电容变化和预期值相比差异过大,而导致触控灵敏度不高。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电极1和感应电极2在每个触控单元中包括呈现多个分支的延伸部,该些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驱动电极1、感应电极2的延伸方向都交叉,多个延伸部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以呈现放射状,如此,整条驱动电极1和感应电极2都是由放射状的电极连接构成,该放射状的电极的形状类似于交叉于一点的三条线段,即,相当于中文的“米”字形。在此情况下,在驱动电极1施加驱动信号时,驱动电极1和感应电极2的间隙处形成电场。在触控操作时,主动笔由A1位置偏移至了A2位置以带动传感器由B1位置偏移至B2位置,这使得传感器施加的信号由主要施加在感应电极2上而转移至了主要施加在间隙处(位置B3和B4)形成的电场上,鉴于间隙的延伸方向倾斜,该偏移相对于间隙处的延伸方向的偏移量会比较大,具体参见如下的图3相关的示例中的相关解释,会导致上述的触控灵敏度不高这一技术问题。
上述图1和图2所示间隙倾斜设置导致偏移相对于间隙处的延伸方向E1的偏移量比较大的原理可以参见图3,具体地,在主动笔3由A1位置偏移至当前位置之后,主动笔3的传感器的信号施加范围的中心由位置P1偏移至了位置P2,而位置P1和位置P2在延伸方向E1上的偏移量为H2。在间隙倾斜的情况下,电场分布整体呈现放射状,这使得电荷会趋向于周边聚集,即延伸方向E1(图3中的箭头方向)距离放射中心越远,电场强度趋向于增加。如此,位置P1距离延伸方向E1(实际为间隙)相对较远且更趋近于延伸方向E1的放射中心,而位置P2距离延伸方向E1(实际为间隙)相对较近且更远离延伸方向E1的放射中心,如此,该至延伸方向E1的距离差异以及至放射中心的距离差异都使得传感器信号在位置P1和位置P2处引起的电容变化的差异进一步增大。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功能区以及位于触控功能区的电极层,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设置为与第一电极彼此间隔,且与第一电极彼此交叉以在交叉处构成触控单元。在至少一个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主电极以及与第一主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一子电极,第一子电极设置为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在该触控面板中,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依据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设计,如此,在进行触控检测时,触控单元中形成的电场在第一子电极的引导下也会趋向于沿着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该情形下的电场分布,可以避免触控角度偏转情况下的触控精度和灵敏度变化过大,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示例性的,假设触控单元的三条第一子电极的方向依次为如图3所示E3、E4和E5,E3、E4和E5彼此平行,且与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在主动笔3由A1位置偏移至当前位置之后,主动笔3的传感器的信号施加范围的中心由位置P1偏移至了位置P2,而位置P1和位置P2在延伸方向E4上的偏移量为H1。假设E1和E4的夹角为45度,那么在主动笔3的偏转角度小于22.5度的情况下,H1是小于H2的,因此与间隙设置为倾斜相比,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依据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来设计,使得偏转后的实际电容变化和未偏转情况下的预期值相比的差异相对更小。需要说明的是,主动笔3的偏转通常是相对微小的,因为该偏转的存在需要以不易被用户身体或者肉眼察觉到为前提,因此偏转角度一般是在几度至十几度的范围内。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些附图中,以触控面板所在面(或者触控面)为基准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对触控面板中的各个元件的位置进行说明。在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轴和Y轴与触控面板所在面平行,Z轴与触控面板所在面垂直,且在该些附图中假设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垂直的情况下,设定X轴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Y轴与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12所示,触控面板10包括触控功能区11以及环绕在触控功能区11周围的线路区12。触控功能区11中设置有电极层,该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100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200,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为触控电极,每条触控电极确定一条通道。例如,图5中示出了5条第一电极100确定的纵向通道M1~M5和4条第二电极200确定的纵向通道N1~N4。例如,线路区12中设置有引线区13,与触控电极连接的信号线在引线区13汇总,以转接至其它电路(例如最终转接至触控芯片)。
在触控功能区11中,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彼此间隔且彼此交叉,如此,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在每个交叉处构成如图8所示的触控单元,每个触控单元所在的区域为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的重叠区域。在每个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100包括第一主电极110和第一子电极120,每个第一电极100所在的纵向通道中,相邻的触控单元中的第一主电极110彼此连接。第一子电极120设置在第一主电极110上,且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中的至少一个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在触控检测时,第一子电极120参与形成的电场会沿着第一子电极120的边缘分布,而第一子电极120设置为沿着横向通道和/或纵向通道的延伸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子电极120可以将参与形成的电场也会沿着横向通道和/或纵向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从而使得触控单元中形成的电场的分布在整体或者局部上呈现趋向于如图3所示的多行(例如平行的E3、E4、E5),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可以理解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整体的延伸方向,而触控通道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确定,因此,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可以等同于该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可以等同于该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一为驱动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另一为感应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基于通道的延伸方向确定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工艺的需要对第一子电极的具体形状进行调控,在此不做限制。下面,对几种第一子电极的形状进行示例性说明。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第一子电极由至少两个第一延伸部拼接构成,且部分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部分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示例性的,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子电极120包括由第一延伸部121和第一延伸部122拼接形成,第一延伸部121与第一主电极110连接,第一延伸部122通过第一延伸部121与第一主电极110连接,第一延伸部121的延伸方向和第一电极100的延伸方向(Y轴的方向)垂直,第一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和第一电极100的延伸方向平行。如此,第一延伸部121的面向第二电极200的边缘会将电场分布引导至沿着X轴的方向分布,以使得电场趋向多行排布,例如,在图9所示的电极图案中,六条第一延伸部121大致排布为三行两列,该六条第一延伸部121的面向第二电极200的边缘也排布为四行,从而引导电场趋向于排布为四行,需要说明的是,鉴于第一延伸部121的宽度可以较小,以使得该四行的中间两行的间距较小从而也可以将该两行的电场合并看待,如此该六条第一延伸部121可以看作为将电场引导至趋向于排布为三行,具体类似于图3所示的E3、E4、E5;而第一延伸部122会将电场分布引导至沿着Y轴的方向分布,以使得电场趋向多列排布,具体地类似于将图3所示的E3、E4、E5偏转90度,该第一延伸部122对电场的引导方式和第一延伸部121对电场的引导方式类似,在此不作赘述。在上述设计中,在触控单元的平面设计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第一子电极120有更大的延伸长度,使得第一子电极具有额外的弯折处(例如第一延伸部121和第一延伸部122的衔接处)以用于聚集电荷,以便于对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进行调控,使得整个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相对均匀;此外,在该设计下,仍可以保证电场在第一子电极120的引导下趋向于沿着第一电极100或第二电极120的延伸方向分布,从而确保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子电极有多个第一延伸部拼接构成的情况下,不同的第一子电极的第一延伸部可以为如图9所示的彼此间隔,或者,可以为彼此连接在一起,以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子电极与第一主电极配合形成环形的电极结构。
例如,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即,第一子电极的全部设置为沿着特定的一个方向延伸。如此,第一子电极可以在单一方向上具备更大的设计长度,以便于进一步划分电场分布的区域,并使得电场分布的方向整体趋向于单一方向,降低出现倾斜(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交叉但不垂直)分布的电场占比,以进一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上述第一子电极的形状可以参见下述基于图17A~图17C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电荷在电极结构中会呈现尖端聚集,如此,第一子电极的背离第一主电极的端部附近可能会形成相对更强的电场,如果通过排布该第一子电极的端部,以使得强度较大的电场聚集区域排布呈现行(与一种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或者列(与另一种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形式排布,也可以使得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在宏观上以大致呈行或列的形式排布。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每个触控单元中,所有第一子电极的背离第一主电极的一端排布为多行和/或多列,行的方向与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列的方向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在第一主电极110的一侧,多个第一子电极120的端部沿着第一电极100的延伸方向排布为一列,如此,在该端部处可能形成的高强度电场的分布区域T1~T4也会排布为一列,即,第一子电极120的端部所形成的电场会在第一主电极110两侧排布为两列。如此,通过设计第一子电极120的端部分布,可以使得由第一子电极120的端部引导而形成的所有电荷聚集处(相当于电场主要分布的区域T1~T4),也会沿着第一电极100或者第二电极200的延伸方向分布,从而确保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在触控单元中,电场的形成虽然需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都参与,但是基于第一电极的上述设计,已经将电场引导至在宏观上呈现行和/或列的分布形式,在此基础上,对第二电极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第二电极进行设计。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第二电极的几种形状进行说明。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可以设置只包括主电极,即第二电极的全部都充当了电流通道。示例性的,如图8~图10所示,第二电极200的位于第一电极100的第一子电极120间的部分,设置为具有与第一子电极120共形的边缘,以使得第一子电极120和第二电极200之间的间隙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子电极120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
例如,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触控单元中,每条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第二主电极以及与第二主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二子电极,且第一主电极与第二主电极交叉。示例性的,如图17A~图17C所示,第二电极200c包括第二主电极210c和第二子电极220c,每个第二电极200c所在的横向通道中,相邻的触控单元中的第二主电极210c彼此连接,第二子电极220c设置在第二主电极210c上。通过设置第二子电极220c的设置有助于电场在触控单元所在的区域内相对均匀地分布,从而提高触控单元的触控灵敏度和精度。
如前面对第一子电极的相关说明,电荷在电极结构中会呈现尖端聚集,如此,在第二电极包括第二子电极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排布第二子电极的背离第二主电极的端部,以使得在第二子电极的端部处形成的强度较大的电场所聚集的区域以行(与一种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或者列(与另一种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形式排布,从而配合第一子电极以使得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在宏观上进一步以大致呈行或列的形式排布。
例如,在每个触控单元中,所有第二子电极的背离第二主电极的一端排布为多行和/或多列,行的方向与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列的方向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示例性的,如图17A~图17C所示,第一电极100c的第一子电极120c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200c的延伸方向相同。多个第二子电极220c的端部阵列排布为多行、多列,相应地,第二子电极220c的端部处可能形成的高强度电场的分布区域(例如区域S1~S7等)也阵列排布为多行、多列。例如图17A中的区域S1~S4排布为一行,区域S4~S7排布为一列。如此,通过设计第二子电极220c的端部分布,可以使得由第二子电极220c的端部引导而形成的所有电荷聚集处(相当于电场主要分布的区域)也会沿着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分布,而且在第一子电极120c的延伸方向已经与第一电极100c和/或第二电极200c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基础上,第二子电极220c的端部和第一子电极100c之间产生的电场,依然要遵循第一子电极100c的延伸方向进行分布,即该电场也会沿着第一电极100c和/或第二电极200c的延伸方向分布,从而确保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可以参考第一子电极的设计理念来设计第二子电极,以通过第二子电极使得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方向更大程度地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仅调整第二子电极的端部的排布,而对其整体的延伸方向不做限制,以使得较强电场的聚集区域的排布方向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从而通过尽量降低。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第二子电极的几种分布方式进行说明。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该设计的理念可以参见前述对第一子电极的设置方式的相关说明,主要是在进行触控检测时,通过第二子电极对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进一步引导,以进一步趋向于沿着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该情形下由第二子电极引导形成的电场分布在整体或者局部上也会呈现趋向于如图3所示的多行(例如平行的E3、E4、E5),因此,该设计可以进一步避免触控角度偏转情况下的触控精度和灵敏度变化过大,以进一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类似前述对第一子电极的设计,在基于通道(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确定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二子电极设置为沿着一个方向延伸或者沿着多个方向延伸,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工艺的需要对第二子电极的具体形状进行调控,在此不做限制。下面,对几种第二子电极的形状进行示例性说明。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在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情况下,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即,第二子电极的全部设置为沿着特定的一个方向延伸。示例性的,如图17A~图17C所示,每个第二子电极220c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100c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相同,第一子电极120c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200c的延伸方向(X轴方向)相同。如此,第二子电极220c的延伸方向依据第一电极100c或者第二电极200c的延伸方向(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设计,如此,第二子电极200c可以在单一方向上具备更大的设计长度,以便于进一步划分电场分布的区域,并使得电场分布的方向整体趋向于单一方向,降低出现倾斜(与第一电极100c和第二电极200c的延伸方向都交叉但不垂直)分布的电场占比,以进一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在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情况下,第二子电极由至少两个第二延伸部拼接构成,且部分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部分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示例性的,如图19A~图19C所示,第二子电极220e由三个第二延伸部221e依次相连构成,在该三个相连在一起的第二延伸部221e中的一个与第二主电极210e连接。在三个相连在一起的第二延伸部221e中,一个第二延伸部221e的延伸方向和第二电极200e的延伸方向相同,其它两个第二延伸部221e的延伸方向和第一电极100e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延伸部221e的上述设计对电场分布的引导原理,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对第一延伸部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如此,在触控单元的平面设计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第二子电极220e有更大的延伸长度,使得第二子电极220e具有额外的弯折处(例如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二延伸部的衔接处)以用于聚集电荷,以便于对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进行调控,使得整个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相对均匀;此外,在上述方案的设计下,仍可以保证电场在第二子电极220e的引导下趋向于沿着第一电极100e或第二电极200e的延伸方向分布,从而确保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问题。第二延伸部221e的上述设计对电场分布的引导原理,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对第一延伸部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二子电极的形状设计为与相邻的第一子电极的形状匹配,以使得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的间隙的延伸方向和通道方向相同。例如,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相对的边缘彼此平行,以使得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的间隙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示例性的,如图19A~图19C所示,第一子电极120e进和第二子电极220e的相对的边缘是弯折的形状,但是两者的边缘共形,以使得第一子电极120e和第二子电极220e的间隙的宽度处处相等。此外,示例性的,如图20A~图20C所示,第一子电极120e和第二子电极220e的相对的边缘都是彼此平行的直线,从而也是共形的,以使得第一子电极120e和第二子电极220e的间隙的宽度处处相等。如此,不仅第二子电极的端部和第一子电极(或者第一电极的其它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场的分布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相同,而且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用于形成电场的间隙也会沿着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从而进一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的问题。
例如,在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相对的边缘彼此平行的情况下,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可以设置为交错排布。示例性的,如图20A~图20C所示,每个第一主电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子电极120f,每个第二主电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子电极220f,在第一主电极和第二主电极之间的区域,第一子电极120f和第二子电极220f交错设置。如此,第一子电极120f和第二子电极220f之间的间隙也会呈现交错排布,从而使得电场的分布进一步呈现多行或者多列(图20A呈现了多列的情况),以进一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的问题。
例如,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都相交但不垂直。示例性的,如图21A~图21C所示,第二子电极220g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一电极100g和第二电极200g的延伸方向都相交且不垂直。在该设计中,受放射状排布的第二子电极220g的引导,电荷会进一步集中在第二子电极220g的端部所在的区域例如S1~S7等,且减少了其它区域(例如第二主电极附近的区域)的电荷聚集程度,如此,在使得电场分布呈现多行、多列的同时,可以增加行之间或者列之间的间距(例如图3所示的E3、E4、E5之间的间距),以降低主动笔偏转对相邻行或者相邻列中的电场强度的影响程度,或者也可以允许使用主动笔时有更大的偏移量,从而进一步缓解触控精度和灵敏度下降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触控单元中,电场还会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交叉点的附近聚集,而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实际是通过第一主电极和第二主电极实现交叉的,即,第一主电极和第二主电极数量数决定了交叉点的数量,从而也影响了整个触控单元中的电场的分布。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二电极不包括第二子电极的情况下,第二电极的位于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即为第二主电极。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示例,对触控单元在包括不同数量的第一主电极和第二主电极的情况下的结构进行描述。
例如,在本公开的第一个具体示例中,每个触控单元中的第一主电极和第二主电极都设置为只有一条。具体地,如图20A~图20C所示,第一电极100f和第二电极200f分别通过各自包括的一条主电极交叉,从而在每个触控单元中形成一个交叉点。第一电极100f和第二电极200f之间主要通过各自的第一子电极120f和第二子电极220f相邻以构建电容。
例如,在本公开的第二个具体示例中,每个触控单元中的第一主电极设置为一条,第二主电极设置为至少两条。具体地,重新参见图8~图10,第一电极100包括一条第一主电极110,第二电极200包括两条第二主电极210,从而在每个触控单元中形成两个交叉点,该两个交叉点的排布方向和第一电极100的延伸方向相同,即,交叉点处形成的电场也会沿着第一电极100的延伸方向排布。
例如,在本公开的第三个具体示例中,每个触控单元中,第一主电极和第二主电极中的一方设置至少两条,另一方设置为一条。具体地,重新参见图8~图10,第一电极100包括一条第一主电极110,第二电极200包括两条并联的第二主电极210,从而在每个触控单元中形成两个交叉点,该两个交叉点的排布方向和第一电极100的延伸方向相同,即,交叉点处形成的电场也会沿着第一电极100的延伸方向排布。此外,上述设计也可以参见如图17A~图17C、图21A~图21C所示的触控单元。
例如,在本公开的第四个具体示例中,每个触控单元中,第一主电极和第二主电极都设置至少两条。具体地,重新参见图19A~图19C,第一电极100e包括两条并联的第一主电极,第二电极200e包括两条并联的第二主电极,从而在每个触控单元中形成四个交叉点,该四个交叉点阵列排布为两行和两列,即,交叉点处形成的电场也会沿着第一电极100e和第二电极200e的延伸方向排布。此外,上述设计也可以参见如图18所示的触控单元。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交叉点”可以为第一主电极和第二主电极重叠的区域。具体地,如图8~图10所示,在每个触控单元中,每条第一主电极1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112和至少两个第一电极块111,第一电极块111通过第一连接部112连接。每条第二主电极21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212和至少两个第二电极块211,第二电极块211通过第二连接部212连接,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212位于不同层且彼此交叉。第一主电极110和第二主电极210通过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212实现交叉,而“交叉点”为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212重叠的区域。
“交叉点”所在区域的面积相对较小,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距离较近从而会使得电场聚集,即,“交叉点”处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相临近的边缘形状对电场分布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工艺的需要对此处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快的相临近的边缘形状进行设计。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0所示,第一电极块111相对的边缘和第二电极块211相对的边缘向交叉点处收缩,从而使得第一电极块111和第二电极块211的面向交叉点的端部呈现三角形或者如图9所示的梯形。
例如,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在交叉点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也设置为了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具体的,如图15所示,第二电极200a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一电极100a的第一主电极之间的间隙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200a的延伸方向相同。
如前面描述的本公开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知,触控单元中的电极图案受第一延伸部的形状、是否设置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的形状、第一主电极和第二主电极的设置数量、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的形状等设计要素影响,在实际工艺中,可以根据需要对该些设计要素进行选择以获得相应的电极图案,在此不做限制。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示例,对触控单元的几种具体的电极图案进行描述。
例如,在图8~图10示出的一种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100包括一条第一主电极110,第二电极200包括两条第二主电极210,如此,交叉点有两个,第一主电极110包括三个第一电极块111和两个第一连接部112(图示为导电桥),而每条第二主电极210包括两个第二电极块211和一个第二连接部212。每个第一电极块111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子电极120,第二电极块211上并未设置第二子电极即第二主电极210只由第二电极块211和第二连接部212构成。每个第二电极块211都夹置在不同的第一电极块111上的两个第一子电极120之间。与同一个第一电极块111连接的两个第一子电极120、每条第二主电极210包括的两个第二电极块211都呈轴对称排布,对称轴为与第一主电极110的中心轴线,该中心轴线与第一电极100的延伸方向(Y轴的方向)平行。与位于中间的第一电极块111连接的第一子电极120由三个第一延伸部构成,其中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20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一个第一延伸部121与第一电极块111连接,另外两个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10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延伸部122设置在第一延伸部121的两侧,以使得该处的第一子电极120呈现为T形。与位于两端的第一电极块111连接的第一子电极120包括由两个第一延伸部构成,其中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20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一个第一延伸部121与第一电极块111连接,另外一个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10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延伸部122设置在第一延伸部121的朝向第二电极200的一侧,以使得该处的第一子电极120呈现为L形。第二电极块211的形状大致为矩形以与相邻的第一子电极120形状匹配(边缘共形)。
例如,在图17A~图17C示出的一种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100c包括一条第一主电极,第二电极200c包括两条第二主电极,如此,交叉点有两个,第一主电极包括三个第一电极块和两个第一连接部(图示为导电桥),而每条第二主电极包括两个第二电极块和一个第二连接部。每个第一电极块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子电极,第一子电极的形状为矩形,矩形的长度方向(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200c的延伸方向相同,两条第二主电极的两端彼此连接。每个第二电极块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子电极,且每个第二电极块的两侧都分别设置了两个第二子电极,该四个第二子电极以第二电极块为对称轴两两对称设置。如此,每个第二电极块及其上设置的四个第二子电极都夹置在连接在不同的第一电极块上的两个第一子电极之间。第一电极100c和第二电极200c在每个触控单元的部分在横向(X轴的方向)和纵向(Y轴的方向)上都呈现轴对称。
例如,在图18示出的一种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100d包括两条第一主电极,第二电极200d包括两条第二主电极,如此,交叉点有四个,每个第一主电极包括三个第一电极块和两个第一连接部(图示为导电桥),每条第二主电极也包括三个第二电极块和两个第二连接部。每个第一电极块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子电极,且位于两个第一主电极之间的第一子电极由该两个第一主电极共用,第一子电极的形状为矩形,矩形的长度方向(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200d的延伸方向相同。每个第二电极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子电极,且每个第二电极块上的两个第二子电极关于所在的第二电极块对称,两条第二主电极的两端彼此连接。如此,每个第二电极块及其上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电极都夹置在连接在不同的第一电极块上的两个第一子电极之间。在该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100d和第二电极200d在每个触控单元的部分在横向(X轴的方向)和纵向(Y轴的方向)上都呈现轴对称。
例如,在图19A~图19C示出的一种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100e包括两条第一主电极,第二电极200e包括两条第二主电极,如此,交叉点有四个,每个第一主电极包括三个第一电极块和两个第一连接部(图示为导电桥),每条第二主电极也包括三个第二电极块和两个第二连接部。每一个第一主电极的位于两侧的第一电极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子电极,位于中间的第一电极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子电极,第一子电极的形状为矩形,矩形的长度方向(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200e的延伸方向相同。每个第二电极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子电极,且位于两个第二主电极之间的第二子电极由该两个第二主电极共用。每个第二电极块及其上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电极都夹置在连接在不同的第一电极块上的两个第一子电极之间。第二主电极设置为由多个第二延伸部构成,以使得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相对的边缘共形。在该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100e和第二电极200e在每个触控单元的部分在横向(X轴的方向)和纵向(Y轴的方向)上都呈现轴对称。
例如,在图20A~图20C示出的一种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100f包括一条第一主电极,第二电极200f包括一条第二主电极,如此,交叉点有一个,第一主电极包括两个第一电极块和一个第一连接部(图示为导电桥),第二主电极包括两个第二电极块和一个第二连接部。每个第一电极块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子电极,第一子电极的形状为矩形,矩形的长度方向(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100f的延伸方向相同。每个第二电极块上设置有六个第二子电极,且每个第二电极块的两侧都分别设置了三个第二子电极,该六个第二子电极以第二电极块为对称轴两两对称设置。如此,每个第二电极块及其上设置的六个第二子电极都夹置在连接在不同的第一电极块上的两个第一子电极之间,第二子电极的形状为矩形,矩形的长度方向(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200f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交错排布,即,每个第一子电极夹置在两个第二子电极之间。第一电极100f和第二电极200f在每个触控单元的部分在横向(X轴的方向)和纵向(Y轴的方向)上都呈现轴对称。
例如,在图21A~图21C示出的一种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100g包括一条第一主电极,第二电极200g包括两条第二主电极,如此,交叉点有两个,第一主电极包括三个第一电极块和两个第一连接部(图示为导电桥),而每条第二主电极包括两个第二电极块和一个第二连接部。每个第一电极块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子电极,第一子电极的形状为矩形,矩形的长度方向(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200g的延伸方向相同,两条第二主电极的两端彼此连接。每个第二电极块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子电极,且每个第二电极块的两侧都分别设置了两个第二子电极,该四个第二子电极以第二电极块为对称轴两两对称设置,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100g和第二电极200g的延伸方向交叉,以使得每个第二电极块上的四个第二子电极构成“X”形。如此,每个第二电极块及其上设置的四个第二子电极都夹置在连接在不同的第一电极块上的两个第一子电极之间。第一电极100g和第二电极200g在每个触控单元的部分在横向(X轴的方向)和纵向(Y轴的方向)上都呈现轴对称。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需要彼此间隔以形成电容,而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又彼此交叉,因此需要两个不同层的导电层来制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来保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交叉点处间隔。此外,鉴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主体部分可以选择设置在同一层或者不同层,相应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能会也会面临是否需要设置为过桥结构的选择。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不同选择下的触控单元的结构进行说明。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同层,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一与第一电极块同层,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另一为导电桥。示例性的,如图8~图12所示,第一连接部112设置为导电桥,第一电极100的除了第一连接部112的其它部分(包括第一电极块111)和第二电极200(包括第二电极块211和第二连接部212)位于同一层。触控面板可以包括基底400和绝缘层300,电极层位于基底400上,而绝缘层300用于间隔第一电极块111所在膜层和第一连接部112所在膜层,绝缘层300中可以形成过孔,第一连接部112通过该过孔与第一电极块11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工艺条件下,绝缘层300仅需要间隔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212,如此,绝缘层300可以只需要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212交叉的区域,而不需要设置为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整层连续膜层。
在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同层的情况下,对第一电极块所在膜层和第一电极块所在膜层的上下位置关系不做限制。
例如,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如图8~图12所示,第一电极块111所在的膜层、绝缘层300和第一连接部112所在的膜层在基底400上依次叠置。
例如,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如图8~图10以及图13~图14所示,第一连接部112所在的膜层、绝缘层300和第一电极块111所在的膜层在基底400上依次叠置。
在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的主体部分同层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制备工艺中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对准精度的要求,即,可以保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间隙较小的情况下避免二者相连,此外,除了交叉点所在的区域之外,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其它部分不会重叠,从而使得整个电极层的透光率在宏观上相对均匀,降低了电极层的一些区域因为透光率过低而被视觉可见的风险。
例如,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位于不同层,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电极块同层,且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电极块同层。示例性的,如图16A~图16C所示,第一电极100b和第二电极200b之间设置绝缘层300b,第一电极100b的所有部分(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一电极块和第一连接部)由一个导电膜层进行构图工艺获得,第二电极200b的所有部分(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一电极块和第一连接部)由另一个导电膜层进行构图工艺获得。
在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位于不同层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触控面板的制备工艺中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对准精度的要求,即,可以保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间隙较小的情况下避免二者相连,此外,除了交叉点所在的区域之外,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其它部分不会重叠,从而使得整个电极层的透光率在宏观上相对均匀,降低了电极层的一些区域因为透光率过低而被视觉可见的风险。
在触控单元在电容量(定值,不同于电容值)设计为较小的情况下,在触控检测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容变化量与触控单元的电容量的比值越大,即,触控单元在被触控时的电容值的变化率越大,以使得触控检测的灵敏度提高。然而,如果触控单元的电容量设计为过小,也会容易受到其它结构(例如污垢、显示面板中的阴极等电极结构)的影响,使得触控识别的判断难度增加。因此,合理设计触控单元的电容量尤为重要。
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中划分有虚设区,即,虚设区中不设置电极结构,或者其中的电极结构不参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构成。示例性的,如图8~图10所示,第二电极200的第二电极块211中设置有虚设区130。通过设计虚设区130的面积可以调节第二电极200的设计面积,从而调节由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形成的触控单元的电容量。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子电极中也可以划分有虚设区,具体可参见附图19A~图19C所示的触控单元。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中的虚设区可以为挖孔区,即虚设区中不设计电极结构。
例如,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中的虚设区中可以设置虚设电极,该虚设电极可以与周围的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同层且同材料形成,但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都与虚设电极间隔。如此,可以使得触控电极层(触控面板)的出光面或者反光面(都是朝向用户观看的面)的亮度相对均匀。
在触控检测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会产生压降,而且每条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对应连接的信号线的长度不一致,如此,通常对不同信号线的宽度进行设计,以调节每条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的电压,从而维持触控的灵敏度。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整个触控单元中的电极图案大致固定的情况下,可以设计每条电极在交叉点处的宽度以调控整条电极的电阻,从而调整每条电极上的压降。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每个触控单元中,所有第一电极块的面积之和大于所有第二电极块的面积之和,第一连接部的设计宽度小于第二连接部的设计宽度;或者,所有第一电极块的面积之和小于所有第二电极块的面积之和,第一连接部的设计宽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设计宽度。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流通道的电阻主要由电极块和对应的连接部来决定,在该方案中,基于电极块的设计面积来设计连接部的宽度,以调控整个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阻,从而调节各个触控通道的压降。
在一些应用场景下,触控面板的电极层需要保持较高的透光率。例如,在触控面板应用至显示领域时,电极层需要设置为透明以使得用于显示图像的光线出射。在该情形下,可以选择透明导电材料来制备电极层,或者将电极层设置为网格化的电极结构,以使得电极层在视觉效果上呈现透明。
例如,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都为连续的电极结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例如,该透明导电材料可以为ITO(氧化铟锡)、IGZO(氧化铟镓锌)等,或者可以为比较薄(例如几十纳米级)的金属材料。
例如,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为网格电极。如此,可以降低整个触控单元形成的触控电容的电容量,且降低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与其它导电结构(例如屏蔽电极层、阴极层等)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大小,以便于提高触控检测的灵敏度;此外,该设计可以提高触控面板的光透过率,从而进一步允许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料可以选择高导电率但是透光率差的材料(例如金属等),以降低触控通道的压降,降低触控面板的运行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虚设区设置有电极结构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虚设区中的电极结构131也可以设置为网格电极。如此,整个电极层的透过率相对均匀,从而提高触控面板的视觉效果。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可以设置为具备显示功能。例如,触控面板的基底可以为显示基板,显示基板承载电极层且包括显示区,显示区的至少部分位于触控功能区中,网格电极的网格线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子像素之间。具体如图22所示,网格电极不会对子像素(例如R、G、B三色子像素)出射光线的阻挡程度小,这使得整个触控面板(此情况下为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在不增加驱动功耗的情况下具备较高的显示亮度。
示例性的,如图22和图23所示,显示基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410和显示功能层。显示功能层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发光器件420,发光器件420为子像素的实体结构,即,每个发光器件420对应一个子像素。阵列基板410包括衬底基板411和驱动电路层412。驱动电路层412可以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晶体管(图23中的TFT)、电容等,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器件420发光。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功能层的背离阵列基板一侧的封装层。示例性的,如图23所示,封装层430覆盖显示功能层(示出其中的发光器件420)。用于实现触控的电极层(图23中示出其包括的第一电极100)位于显示基板的封装层430上。如此,使得触控面板可以为TOE(Touch on Encapsulation,意为封装层上的触控结构)形式的触控显示面板。例如,可以在封装层430上沉积导电材料膜层,对该导电材料膜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上述的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的主体结构(例如电极块、子电极等)。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2和图23所示,网格电极的网孔设置为与子像素(例如R、G、B三色子像素)一一对应,且每个子像素位于对应的网孔在显示基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之内,即,网格线位于子像素的间隙中。如此,网格电极不会对显示基板的子像素的出光造成遮挡,避免触控面板(此情况下为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失真。
需要说明的是,子像素的排布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而不限于图22所示的行列式排布,而网格电极的网格线也可以根据子像素的排布方式进行设计。此外,在像素排布中,部分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可能会相邻,在此情况下,可以选择将该相邻且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合并,以对应一个网孔。
如前文所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单元在进行触控检测时的灵敏度。对此,申请人建立了关于触控面板的模组设计,将触控面板采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前后的触控性能进行了模拟对比,具体如下。
以如图4~图10和图22~图24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设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用于模拟的触控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触控功能区域11(也相当于显示区域,可称为AA区域)的横向长度(沿X轴的尺寸)为167.87mm,纵向长度(沿着Y轴的尺寸)为267.4mm,触控功能区域的尺寸为12.3寸,也相当于为12.3寸屏。纵向通道(第一电极100所确定的通道)的数量为42条,横向通道(第二电极200所确定的通道)的数量为66条。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设计为如图22所示的网格电极,且网孔密度设置为240ppi。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在每个触控单元中的电极图案的尺寸参数可以参见图24和下表1。
表1
位置标记 参数
A AA长度/纵向通道数
A1 0~1/4A
A2 0.1~1mm
A3 0~0.5mm
A4 A4=A2
A5 A5=A-2*(2*A2)-2*A1
A6 A6=2*A2
B AA宽度/横向通道数
B1 0.1~1mm
B2 0~0.5mm
B3 B3=B1
B4 0.2~2mm
B5 B5=2*B1
B6 B6=B-2*(4*B1)
B7 0.05~0.5mm
在对比方案中,设触控单元中的电极图案为如图2所示的形状,其它诸如触控功能区域的尺寸、横向和纵向的通道数、网孔密度等参数与如图4~图10和图22~图24所示的方案中的对应参数相同。
此外,设本公开和对比方案中用于模拟的触控面板包括0.5mm厚度的盖板,该盖板位于用于触控的电极层的背离显示基板的一侧,且封装层的厚度设计为24μm。此外,假设第一电极(位于纵向通道中)为感应电极,第二电极(位于横向通道中)为驱动电极。
基于上述设计的参数,本公开和对比方案各自提供的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的模拟结果如下表2所示。在该列表中,Ctx unit表示驱动电极在每个触控单元中的部分用于构成的电容大小,Crx unit表示感应电极在每个触控单元中的部分用于构成的电容大小,Rtxunit表示驱动电极在每个触控单元中的电阻,Crx unit表示感应电极在每个触控单元中的电阻,Rtx表示整条驱动电极的电阻,Rrx表示整条感应电极的电阻,TX-RC Delay表示驱动电极上产生的延迟,RX-RC Delay表示感应电极上产生的延迟。
表2
Figure BDA0003837140200000161
Figure BDA0003837140200000171
基于上述表2中的数据可知,在采用本公开如图8所涉及的电极图案之后,感应电极的电阻极大减小,且在触控检测时的延迟也明显降低,从而提高了触控检测时的灵敏度。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触控面板。该触控装置可以为电视、数码相机、手机、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功能区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功能区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
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以及
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设置为与所述第一电极彼此间隔,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彼此交叉以在交叉处构成触控单元;
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单元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主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一主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一子电极,以及
所述第一子电极设置为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
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所述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
所述第一子电极由至少两个第一延伸部拼接构成,且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
所有所述第一子电极的背离所述第一主电极的一端排布为多行和/或多列,所述行的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列的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的面向所述第一子电极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子电极的面向所述第二电极的边缘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每条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第二主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主电极连接的至少一条第二子电极,且所述第一主电极与所述第二主电极交叉,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所有所述第二子电极的背离所述第二主电极的一端排布为多行和/或多列,所述行的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列的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所述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都与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所述第二子电极由至少两个第二延伸部拼接构成,且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相对的边缘彼此平行,以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的间隙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进一步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交错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所确定的触控通道的延伸方向都相交但不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所述第一主电极设置为至少两条且彼此并联,和/或,所述第二主电极设置为至少两条且彼此并联,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电极设置为至少两条且彼此并联,且所述第二主电极设置为至少两条且彼此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每条所述第一主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第一电极块,所述第一电极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以及
每条所述第二主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第二电极块,所述第二电极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不同层且彼此交叉,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块和所述第二电极块同层,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一与所述第一电极块同层,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另一为导电桥;或者
所述第一电极块和所述第二电极块位于不同层,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块同层,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极块同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
所有所述第一电极块的面积之和大于所有所述第二电极块的面积之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设计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设计宽度;或者
所有所述第一电极块的面积之和小于所有所述第二电极块的面积之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设计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设计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网格电极,
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承载所述电极层且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触控功能区中,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子像素之间,
优选地,所述网格电极的网孔与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子像素位于对应的所述网孔在所述显示基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之内。
CN202211090708.1A 2022-09-07 2022-09-07 触控面板 Pending CN116339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0708.1A CN116339530A (zh) 2022-09-07 2022-09-07 触控面板
PCT/CN2023/074024 WO2024051075A1 (zh) 2022-09-07 2023-01-31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0708.1A CN116339530A (zh) 2022-09-07 2022-09-07 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9530A true CN116339530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93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0708.1A Pending CN116339530A (zh) 2022-09-07 2022-09-07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39530A (zh)
WO (1) WO202405107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0260A (zh) * 2011-10-27 2012-02-22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感测电极
CN114237412B (zh) * 2020-09-09 2023-1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2684934B (zh) * 2020-12-29 2022-09-0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85576B (zh) * 2021-06-30 2023-07-2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51075A1 (zh) 2024-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2007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8958539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485576B (zh)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3713789A (zh) 包括具有突起的感测电极的触摸面板
CN111176042B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TW201915686A (zh) 觸控面板結構
WO2022000671A1 (zh) 触控组件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062461B (zh) 触控面板
CN110767085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271347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s
CN11127349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TW201910997A (zh) 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
US20240036674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007810B (zh) 一种触摸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3867570A (zh) 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面板
CN113467650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85577B (zh)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6339530A (zh) 触控面板
WO2022110151A9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
US1121611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10405820A1 (en) Touch component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185292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spacers with different heights
CN115315812B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684941B (zh) 内建式触控显示面板
US11494016B2 (en) Touch integrate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