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7650A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7650A
CN113467650A CN202110864976.3A CN202110864976A CN113467650A CN 113467650 A CN113467650 A CN 113467650A CN 202110864976 A CN202110864976 A CN 202110864976A CN 113467650 A CN113467650 A CN 113467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width
display panel
touch electrod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49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大林
刘丽娜
李园园
薄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49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7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7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7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7Position sensing us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sensor c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触控技术领域。该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层位于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宽度较大,因此能够使得用户的手指靠近该触控显示面板时,该第一区域的感应量变化较大,进而能够使得检测电路根据该较大的感应量变化确定触控位置,触控精度较高。并且,由于第一区域与阴极图案不重叠,因此即使第一区域中触控电极层的部分的宽度较大,也不会导致触控电极层与阴极图案之间的耦合电容较大。由此可以避免由于触控电极层的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宽度较大,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产生较大的耦合电容,保证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位于显示基板的一侧的触控电极层以及与触控电极层电连接的检测电路。其中,触控电极层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在用户的手指靠近该触控显示面板时,检测电路能够检测到该触控电极层中用户的手指所在位置的信号的感应量发生变化,并可以将该感应量发生变化的位置确定为触控位置。
但是,检测电路检测到的信号的感应量的变化较小,难以准确的确定触控位置,触控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触控精度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间隔设置的多个阴极图案;
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的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条第一触控走线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条第二触控走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具有多个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相交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宽度阈值,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阴极图案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可选的,所述多个阴极图案阵列排布;
对于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第一目标区域,所述两个第一目标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阴极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两个第一目标区域中的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之间具有所述阴极图案;
对于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中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第二目标区域,所述两个第二目标区域沿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阴极图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两个第二目标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之间具有所述阴极图案。
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信号线;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且与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包括:多个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具有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或所述第二触控走线;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信号线;
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的一部分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的另一部分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部分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三触控走线,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均相交;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具有多个第三区域和多个第四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具有相交的所述第三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所述第四区域具有相交的所述第三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中的部分的宽度,以及位于所述第四区域中的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宽度阈值,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第四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阴极图案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不重叠。
可选的,所述多个第一区域的部分所述第一区域中具有相交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以及所述第三触控走线。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块,每个所述第一区域具有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块;
所述触控电极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触控走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且所述触控电极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极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与所述触控电极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极块的形状为轴对称图形,且所述触控电极块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重叠。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极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的范围为1微米至20微米,所述触控电极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的范围为1微米至20微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线宽大于所述宽度阈值;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线宽大于所述宽度阈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线宽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线宽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线宽的范围为1微米至20微米;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线宽的范围为1微米至20微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材料均包括金属。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以及绝缘层;
其中,每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由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间隔开的多个触控子电极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多个触控子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位于同层,且所述多个触控子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位于所述绝缘层的两侧,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绝缘层中的过孔与相邻两个所述触控子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子电极均包括多条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触控走线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图案,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图案包括多条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图案中的触控走线之间具有间隙。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供电组件以及如上述方面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所述供电组件用于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供电。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层位于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宽度较大,因此能够使得用户的手指靠近该触控显示面板时,该第一区域的感应量变化较大,进而能够使得检测电路根据该较大的感应量变化确定触控位置,触控精度较高。并且,由于第一区域与阴极图案不重叠,因此即使第一区域中触控电极层的部分的宽度较大,也不会导致触控电极层与阴极图案之间的耦合电容较大。由此可以避免由于触控电极层的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宽度较大,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产生较大的耦合电容,保证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触控电极层沿AA方向的截面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触控电极层在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在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一种触控电极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在触控电极图案所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6所示的另一种触控电极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6所示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在触控电极图案所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可以看出,该触控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显示基板101以及位于显示基板101的一侧的触控电极层102。
参考图1,该显示基板101包括衬底基板1011,以及位于衬底基板1011上且间隔设置的多个阴极(cathode)图案a1。其中,触控电极层102位于多个阴极图案a1远离衬底基板1011的一侧。触控电极层102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021以及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022。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例如,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
参考图1,该触控电极层102可以具有多个第一区域102a,该第一区域102a具有相交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一区域102a中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宽度阈值,且第一区域102a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与阴极图案a1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一区域102a中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宽度阈值可以用于表示: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一区域102a中的部分的宽度较大。由于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一区域102a的部分的宽度较大,因此在用户的手指靠近该触控显示面板10时,可以使得用户的手指与第一区域102a的感应量变化较大,进而可以使得检测电路根据该较大的感应量变化确定触控位置,确定的触控位置的准确性较高。
由于第一区域102a与阴极图案a1不重叠,因此即使第一区域102a中触控电极层102的部分的宽度较大,也不会导致触控电极层102与阴极图案a1之间的耦合电容较大。由此可以避免由于触控电极层102的第一区域102a的部分的宽度较大,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10产生较大的耦合电容,保证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性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层位于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宽度较大,因此能够使得用户的手指靠近该触控显示面板时,该第一区域的感应量变化较大,进而能够使得检测电路根据该较大的感应量变化确定触控位置,触控精度较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2,显示基板101还可以包括位于衬底基板1011的一侧的多个像素1012。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像素1012。每个像素1012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0121。可选的,参考图2,每个像素包括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第二颜色的子像素以及第三颜色的子像素。该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可以为三基色。例如第一颜色为红色(red,R),第二颜色为绿色(green,G),第三颜色为蓝色(blue,B)。
其中,每个子像素10121能够发出光线的区域可以为发光区域。参考图2,由于该显示基板101包括多个子像素10121,因此该显示基板101可以具有多个发光区域b。并且,该显示基板101具有的发光区域b的个数可以与显示基板101包括的子像素10121的个数相同。例如,图2中示出了3个子像素10121,且示出了3个发光区域b。
可选的,参考图2,显示基板101中每个子像素10121可以包括像素电路(图中未示出)以及发光单元a。该像素电路可以与发光单元a电连接,用于为发光单元a提供驱动信号。该发光单元a可以包括:阴极图案a1,发光层(emissive,EM)a2,以及阳极(anode)层a3。其中,阳极层a3,发光层a1以及阴极图案a1沿远离衬底基板1011的方向依次层叠。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的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PPI)可以较小,能够保证该触控显示面板10的透过率,便于透明显示。并且,将显示基板101中的阴极图案化设置(即阴极图案a1),可以避免阴极图案a1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与触控电极层102中的触控走线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重叠,避免阴极图案a1与触控电极层102中的触控走线之间产生耦合电容,保证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2,显示基板101中通常还可以包括像素界定层1013,该像素界定层1013位于子像素的阳极层a3远离衬底基板1011的一侧。该像素界定层1013可以具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可以用于露出一个子像素的阳极层a3。每个子像素的发光区域b可以由该像素界定层1013上的一个开口来界定。例如,图3所示的发光区域b的边界线可以是显示基板101中像素界定层1013的开口的边界线。
可选的,显示基板101中的多个阴极图案a1阵列排布。触控电极层102具有的多个第一区域102a也可以阵列排布,且多个第一区域102a中的每个第一区域102a位于多个阴极图案a1之间的间隙。
参考图4,对于多个第一区域102a中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任意两个第一目标区域(102a1和102a2),该两个第一目标区域沿第一方向X之间的距离c大于或等于阴极图案a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d。对于多个第一区域102a中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任意两个第二目标区域(102a1和102a3),该两个第二目标区域沿第二方向Y之间的距离e大于或等于阴极图案a1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f。其中,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组第一目标区域之间的两条第二触控走线1022之间具有阴极图案a1。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组第二目标区域之间的两条第一触控走线1021之间具有阴极图案a1。每组第一目标区域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第一目标区域。每组第二目标区域包括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第二目标区域。
由于相邻的任意两个第一目标区域沿第一方向X之间的距离c大于或等于阴极图案a1在第一方向X的长度d,且相邻的任意两个第二目标区域沿第二方向Y之间的距离e大于或等于阴极图案a1在第二方向Y的长度f,因此可以使得各个第一区域102a与阴极图案a1之间的距离较大。由此可以使得第一区域102a中触控电极层102宽度较大的部分与阴极图案a1之间的距离较大,能够降低触控电极层102与阴极图案a1之间的耦合电容,进一步确保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性能。
可选的,第一区域102a与阴极图案a1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为3μm(微米)至50μm。例如,第一区域102a与阴极图案a1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0μm,20μm,30μm或者40μm。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可以看出,该显示基板101还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多条第一信号线1014以及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第二信号线1015。其中,第一区域102a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与多条第一信号线1014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且与多条第二信号线1015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其中,为了便于示出第一信号线1014和第二信号线1015,图5中未示出显示基板101中子像素10121的发光区域b。
可选的,多条第一信号线1014和多条第二信号线1015可以位于阴极图案a1和衬底基板1011之间。
由于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一区域102a的部分的宽度较大,因此使得显示基板101中的第一信号线1014与第一区域102a不重叠,以避免第一信号线1014与位于第一区域102a的触控电极层102产生较大的耦合电容,且使得第二信号线1015与第一区域102a不重叠,以避免第二信号线1015与位于第一区域102a的触控电极层102产生较大的耦合电容,确保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
可选的,图5中示出了6条第一信号线1014以及5条第二信号线1015。示例的,6条第一信号线1014中由上至下依次可以为:第一复位(reset)信号线,第一栅极(gate)信号线,第二栅极信号线,发光控制(emission,EM)信号线,第二复位信号线以及第一电源信号线。5条第二信号线1015中由左至右依次可以为:第一数据(data)信号线,第二数据信号线,第二电源信号线,第三数据线以及初始化(vinit)信号线。其中,第一电源信号线传输的信号可以为负极电源信号(该第一电源信号线可以称为VSS走线)。第二电源信号线传输的信号可以为正极电源信号(该第二电源信号线可以称为VDD走线)。
参考图5,第一电源信号线可以通过连接块(图5中示意的矩形块L)与各个阴极图案a1连接,以便为阴极图案a1提供负极电源信号。该连接块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可能会与第二信号线1015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重叠。但是该连接块与第二信号线1015可以位于不同层,不会对该第二信号线1015传输的信号造成影响。相应的,其他信号线可以与显示基板101中的其他结构连接,以提供相应的信号。
可选的,参考图5,多条第一信号线1014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与阴极图案a1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多条第二信号线1015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与阴极图案a1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5,触控电极层102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区域102b。该第二区域102b具有第一触控走线1021或第二触控走线1022。其中,第二区域102b具有第一触控走线1021或第二触控走线1022用于表示:第二区域102b仅具有第一触控走线1021,或者第二区域102b仅具有第二触控走线1022。
多个第二区域102b中的一部分第二区域(例如图5中第二区域102b1)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可以与多条第一信号线1014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重叠。多个第二区域102b中的另一部分第二区域(例如图5中第二区域102b2)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可以与多条第二信号线1015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重叠。
由于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二区域102b的部分与第一信号线1014或第二信号线1015重叠,因此为了避免第一信号线1014或第二信号线1015与第二区域102b中的触控走线(第一触控走线1021以及第二触控走线1022)产生较大的耦合电容,可以使得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二区域102b的部分的宽度较小,确保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性能。
可选的,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二区域102b中的部分的宽度小于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一区域102a中的部分的宽度。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可以看出,该触控电极层102还可以包括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多条第三触控走线1023。第三方向Z和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均相交。例如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以及第三方向Z中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当然,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以及第三方向Z中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还可以为其他度数,且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之间的夹角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参考图6,该触控电极层102还具有多个第三区域102c和多个第四区域102d。该第三区域102c具有相交的第三触控走线1023和第一触控走线1021。第四区域102d具有相交的第三触控走线1023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该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三区域102c中的部分的宽度,以及位于第四区域102d中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宽度阈值。并且,该第三区域102c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以及第四区域102d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与阴极图案a1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均不重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三区域102c中的部分的宽度,以及位于第四区域102d中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宽度阈值可以用于表示: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三区域102c中的部分的宽度以及位于第四区域102d中的部分的宽度均较大。
由于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一区域102a的部分的宽度,位于第三区域102c的部分的宽度,以及位于第四区域102d的部分的宽度均较大,因此在用户的手指靠近该触控显示面板10时,可以使得用户的手指与第一区域102a的感应量,与第三区域102c的感应量以及与第四区域102d的感应量变化较大,进而可以使得检测电路根据该较大的感应量变化确定触控位置,确定的触控位置的准确性较高。
并且,由于第三区域102c与阴极图案a1不重叠,且第四区域102d与阴极图案a1不重叠,因此即使第三区域102c以及第四区域102d中触控电极层102的部分的宽度较大,也不会导致触控电极层102与阴极图案a1之间的耦合电容较大。由此可以保证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性能。
可选的,第三区域102c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与多条第一信号线1014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且与多条第二信号线1015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第四区域102d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与多条第一信号线1014在衬底基板101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且与多条第二信号线1015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由于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三区域102c的部分的宽度以及位于第四区域102d的部分的宽度较大,因此使得显示基板101中的第一信号线1014与第三区域102c以及第四区域102d不重叠,以避免第一信号线1014与位于第三区域102c或位于第四区域102d的触控电极层102产生较大的耦合电容,且使得第二信号线1015与第一区域102a不重叠,以避免第二信号线1015与位于第三区域102c或位于第四区域102d的触控电极层102产生较大的耦合电容,确保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6,多个第一区域101a的部分第一区域(例如101a4)中具有相交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而不具有第三触控走线1023。并且,多个第一区域101a中的部分第一区域(例如101a5)中具有相交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第三触控走线1023。
可选的,参考图6,多条第一触控走1021,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多条第三触控走线1023可以构成网格结构。例如,多条第一触控走1021,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多条第三触控走线1023可以构成多个六边形。当然,多条第一触控走1021,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多条第三触控走线1023可以构成多个其他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参考图6,阴极图案a1的形状也可以为六边形。也即是,阴极图案a1的形状可以与触控电极层102中的触控走线构成的形状相同。当然,阴极图案a1的形状也可以与触控电极层102中的触控走线构成的形状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电极层102除了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021,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多条第三触控走线1023之外,还可以包括沿其他方向延伸的触控走线。也即是,触控电极层102可以包括沿四个或四个以上方向延伸的触控走线。该四个或四个以上方向延伸的触控走线可以构成多种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参考图3至图5,该触控电极层102还可以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块1024,每个第一区域102a具有至少一个触控电极块1024。图3至图6中每个第一区域102a具有一个触控电极块1024。
可选的,参考图4,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g大于第二触控走线1022沿第一方向X的线宽h,且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j大于第一触控走线1021沿第二方向Y的线宽k。
由于第一区域102a具有触控电极块1024,且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g大于第二触控走线1022沿第一方向X的线宽h,且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j大于第一触控走线1021沿第二方向Y的线宽k,因此可以使得触控电极层102中具有触控电极块1024的第一区域102a的部分的宽度大于不具有触控电极块1024的其他区域(例如第二区域102b)的部分的宽度。由此,增大了用户的手指靠近触控显示面板10时用户的手指与触控电极层102之间产生的电容,用户的手指与第一区域102a的感应量变化可以较大,检测电路可以根据第一区域102a较大的感应量变化确定触控位置,提高确定触控位置的准确性。
可选的,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g可以与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j相等,由此可以提高触控电极层102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触控性能的均一性。当然,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与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也可以不相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沿第二方向Y的线宽k可以与第二触控走线1022沿第一方向X的线宽h相等。当然,第一触控走线1021沿第二方向Y的线宽k也可以与第二触控走线1022沿第一方向X的线宽h不相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可以为轴对称图像,且触控电极块1024的中心与第一区域102a的中心重叠。示例的,对于具有某个触控电极块1024的第一区域102a,该触控电极块1024沿一条第一触控走线1021对称,且沿与该第一触控走线1021相交的一条第二触控走线1022对称。
通过将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设计为轴对称图像,且触控电极块1024的中心与第一区域102a中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交点重叠,可以保证触控电极块1024在该第一区域102a的对称性,保证触控电极层102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触控性能的均一性。
可选的,参考图3至图6,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或者,参考图7,该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又或者,参考图8,该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为十字型。再或者,参考图9,该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为星型。当然,该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参考图8,若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为十字型,则触控电极块1024包括四个分支。其中两个分支与第一触控走线1021连接,另外两个分支与第二触控走线1022连接。并且,触控电极块1024的每个分支各处的宽度可以相等。
参考图9,若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为星型,则触控电极块1024可以包括多个分支。例如图9中示出四个分支,其中两个分支与第一触控走线1021连接,另外两个分支与第二触控走线1022连接。并且,触控电极块1024的每个分支靠近触控电极块1024的中心的部分的宽度可以较大,每个分支远离中心的部分的宽度可以较小。例如,触控电极块1024的每个分支的宽度可以沿靠近触控电极块1024的中心的方向逐渐变大。
可选的,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g的范围为1μm至20μm。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j的范围为1μm至20μm。第二触控走线1022沿第一方向X的线宽h的范围为0.5μm至20μm,第一触控走线1021沿第二方向Y的线宽k的范围为0.5μm至20μm。本申请实施例对触控电极块1024的宽度,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以及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线宽不做限定,只需保证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大于第二触控走线1022沿第一方向X的线宽,且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大于第一触控走线1021沿第二方向Y的线宽即可。
示例的,假设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为正方形,该触控电极块1024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为8μm,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为8μm。例如,该触控电极块1024的尺寸可以采用8μm×8μm来表示。假设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为圆形,该触控电极块1024的直径可以为8μm。例如,该触控电极块1024的尺寸可以采用D8μm来表示,D用于表示直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触控走线1021,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触控电极块1024可以采用同一掩膜板并采用同一构图工艺制备得到。另外,第一触控走线1021,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触控电极块1024的材料均包括金属,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可选的,该第一触控走线1021,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触控电极块1024的材料可以包括铝(Al)和钛(Ti)。示例的,该第一触控走线1021,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触控电极块1024可以依次包括钛材料层,铝材料层以及钛材料层。或者,该第一触控走线1021,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触控电极块1024的材料可以包括银(Ag)以及铜(Cu)中的一种。其中,该触控电极块1024还可以称为金属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一区域102a中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大于宽度阈值,第一区域102a中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线宽大于宽度阈值。也即是,参考图10,第一区域102a中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以及第一区域102a中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线宽较大。由此实现触控电极层102位于第一区域102a中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宽度阈值。
由此,增大了用户的手指靠近触控显示面板10时用户的手指与触控电极层102之间产生的电容,用户的手指与第一区域102a的感应量变化可以较大,检测电路可以根据第一区域102a较大的感应量变化确定触控位置,提高确定触控位置的准确性。
可选的,参考图11,第一区域102a中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m可以与第一区域102a中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线宽n相等,由此可以提高触控电极层102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触控性能的均一性。当然,第一区域102a中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m与第一区域102a中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线宽n也可以不相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第二区域102b中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r可以与第二区域102b中的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线宽s相等,由此可以提高触控电极层102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触控性能的均一性。当然,第二区域102b中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r与第二区域102b中的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线宽s也可以不相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第一区域102a中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m的范围为1μm至20μm,第一区域102a中的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线宽n的范围为1μm至20μm。第二区域102b中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r的范围为0.5μm至20μm,第二区域102b中的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线宽s的范围为0.5μm至20μm。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以及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线宽不做限定,只需保证第一区域102a的触控走线的线宽大于第二区域102b的触控走线的线宽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可以采用同一掩膜板并采用同一构图工艺制备得到。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材料均包括金属,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可选的,该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材料可以包括Al和Ti。示例的,该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可以依次包括钛材料层,铝材料层以及钛材料层。或者,该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材料可以包括银(Ag)以及铜(Cu)中的一种。
参考图10和图11,该触控电极层102还可以具有多个第五区域102e。该第五区域102e具有第一触控走线1021,该第五区域102e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与阴极图案a1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不重叠。第五区域102e中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u可以大于第二区域102b中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r。由此可以使得用户的手指靠近该触控显示面板10时,该第五区域102e的感应量变化也较大。也即是,第一区域102a和第五区域102e的感应量变化均较大,能够进一步确保检测电路确定的触控位置的准确性,提高触控精度。
示例的,第五区域102e中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u可以与第一区域102a中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m相等。当然,第五区域102e中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u与第一区域102a中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m也可以不相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触控电极层沿AA方向的截面图。结合图12和图13,触控电极层102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t1,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t2,以及绝缘层t3。
参考图12和图13,每个第二触控电极t2包括由多个第一触控电极t1间隔开的多个触控子电极t21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部t22。多个触控子电极t21和多个第一触控电极t1位于同层,且多个触控子电极t21和至少一个连接部t22位于绝缘层t3的两侧。例如,多个触控子电极t21和多个第一触控电极t1均位于绝缘层t3远离显示基板101的一侧,连接部t22位于绝缘层t3靠近显示基板101的一侧。
可选的,多个触控子电极t21和多个第一触控电极t1位于同层可以是指:该多个触控子电极t21和多个第一触控电极t1可以基于相同材料并采用同一次构图工艺制备。
其中,每个连接部t22可以通过绝缘层t3中的过孔与相邻的两个触控子电极t21连接,以实现相邻的两个触控子电极t21的连接。
可选的,该第一触控电极t1可以为驱动(Tx)电极,该第二触控电极t2可以为感测(Rx)电极。或者,该第一触控电极t1可以为感测电极,该第二触控电极t2可以为驱动电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14是图12所示的触控电极层在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4可以看出,该第一触控电极t1和触控子电极t21均包括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022,且第一触控电极t1中的触控走线与第二触控电极t2中的触控走线之间具有间隙。由此可以使得该第一触控电极t1中传输的信号与第二触控电极t2中传输的信号不同。其中,图14以触控电极层102包括触控电极块1024,且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为圆形为例。
当然,在触控电极层102还包括其他方向的触控走线(例如包括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第三触控走线1023)的情况下,该第一触控电极t1和触控子电极t21除了包括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022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方向的触控走线。
其中,第一触控电极t1中的触控走线包括第一触控电极t1包括的所有的触控走线,第二触控电极t2中的触控走线包括第二触控电极t2包括的所有的触控走线。示例的,在触控电极层102仅包括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情况下,第一触控电极t1中的触控走线包括:第一触控电极t1包括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第二触控电极t2中的触控走线包括:第二触控电极t2包括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当然,在触控电极层102还包括其他方向的触控走线(例如包括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第三触控走线1023)的情况下,第一触控电极t1中的触控走线包括:第一触控电极t1包括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其他方向的触控走线,第二触控电极t2中的触控走线包括:第二触控电极t2包括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其他方向的触控走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与第一触控电极t1电连接的驱动电路,以及与第二触控电极t2电连接的检测电路。该驱动电路用于为第一触控电极t1提供信号,该检测电路用于从第二触控电极t2接收到的信号的感应量变化,确定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位置,以便实现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功能。
图15是图1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在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5可以看出,显示基板101中的每个阴极图案a1可以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触控走线1021以及相邻两个第二触控走线1022围成的区域内。并且,相邻两个第一触控走线1021以及相邻两个第二触控走线1022围成的区域内可以具有一个阴极图案a1,也可以不具有阴极图案a1。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6,触控电极层102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图案w。例如,多个触控电极图案w阵列排布。其中,图15中示出了20个触控电极图案w,该20个触控电极图案w以4行5列的方式阵列排布。
图17是图16所示的一种触控电极图案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7,该触控电极图案w可以包括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022。例如多个触控电极图案w中的每个触控电极图案w均可以包括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022。其中,图17以触控电极层102包括触控电极块1024,且触控电极块1024的形状为十字型为例。
当然,在触控电极层102还包括其他方向的触控走线(例如包括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第三触控走线1023)的情况下,该触控电极图案w除了包括多条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多条第二触控走线1022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方向的触控走线。
结合图16和图17,任意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图案w中的触控走线之间具有间隙,由此可以使得该各个触控电极图案w分别传输的信号。其中,每个触控电极图案w中的触控走线包括:触控电极图案w包括的所有的触控走线。示例的,在触控电极层102仅包括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情况下,每个触控电极图案w中的触控走线包括:触控电极图案w包括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当然,在触控电极层102还包括其他方向的触控走线(例如包括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第三触控走线1023)的情况下,每个触控电极图案w的触控走线包括:触控电极图案w包括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第二触控走线1022以及其他方向的触控走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与触控电极图案w电连接的驱动检测电路。该驱动检测电路用于为触控电极图案w提供信号,且用于根据从触控电极图案w接收到的信号的感应量变化,确定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位置,以便实现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功能。
图18是图16所示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在触控电极图案所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8可以看出,显示基板101中的每个阴极图案a1可以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触控走线1021以及相邻两个第二触控走线1022围成的区域内。并且,相邻两个第一触控走线1021以及相邻两个第二触控走线1022围成的区域内可以具有一个阴极图案a1,也可以不具有阴极图案a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19,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电极图案w中第一区域102a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线宽,以及位于第五区域102c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的线宽,大于第二区域102b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和第二触控走线1022的线宽。
并且,参考图20,显示基板101中的每个阴极图案a1可以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触控走线1021以及相邻两个第二触控走线1022围成的区域内。并且,相邻两个第一触控走线1021以及相邻两个第二触控走线1022围成的区域内可以具有一个阴极图案a1,也可以不具有阴极图案a1。
参考图19,若两个相邻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以及两个相邻的第二触控走线1022围成的区域内不具有阴极图案a1,则这两个相邻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在该区域范围内的线宽可以较大。例如,该区域范围内的这两个相邻的第一触控走线1021所在区域可以为第一区域102a。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层位于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宽度较大,因此能够使得用户的手指靠近该触控显示面板时,该第一区域的感应量变化较大,进而能够使得检测电路根据该较大的感应量变化确定触控位置,触控精度较高。
图2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1,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供电组件20以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该供电组件20可以用于为触控显示面板10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中触控显示面板10的透光性较好,因此该显示装置不仅能够实现透明的效果,还能够实现显示图像的效果。可选的,该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透明显示的场景下。例如车辆的挡风玻璃(例如侧边挡风玻璃)可以包括两片玻璃,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设置在两片玻璃之间。在该显示装置不显示图像的情况下,该挡风玻璃可以呈透明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该显示装置设置在车辆的挡风玻璃的两片玻璃(车辆的挡风玻璃较厚,例如每片玻璃的厚度的范围为2毫米至10毫米)之间,则会导致用户在触控该显示装置时,用户的手指与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较大。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触控电极层位于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宽度较大,因此能够使得用户在触控该显示装置时,该第一区域的感应量变化较大,进而能够准确的确定触控位置,触控精度较高,用户体验较好。
并且,由于第一区域与阴极图案不重叠,因此即使第一区域中触控电极层的部分的宽度较大,也不会导致触控电极层与阴极图案之间的耦合电容较大。由此可以避免由于触控电极层的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宽度较大,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产生较大的耦合电容,保证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
可选的,该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触控显示装置,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触控显示装置,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或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以及指纹识别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间隔设置的多个阴极图案;
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的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至少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条第一触控走线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条第二触控走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具有多个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相交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宽度阈值,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阴极图案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阴极图案阵列排布;
对于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第一目标区域,所述两个第一目标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阴极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两个第一目标区域中的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之间具有所述阴极图案;
对于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中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第二目标区域,所述两个第二目标区域沿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阴极图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两个第二目标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之间具有所述阴极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信号线;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且与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包括:多个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具有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或所述第二触控走线;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信号线;
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的一部分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的另一部分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部分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三触控走线,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均相交;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具有多个第三区域和多个第四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具有相交的所述第三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所述第四区域具有相交的所述第三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所述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中的部分的宽度,以及位于所述第四区域中的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宽度阈值,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第四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阴极图案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区域的部分所述第一区域中具有相交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以及所述第三触控走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块,每个所述第一区域具有至少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块;
所述触控电极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触控走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且所述触控电极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与所述触控电极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块的形状为轴对称图形,且所述触控电极块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的范围为1微米至20微米,所述触控电极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的范围为1微米至20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线宽大于所述宽度阈值;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线宽大于所述宽度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线宽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线宽相等。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线宽的范围为1微米至20微米;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线宽的范围为1微米至20微米。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材料均包括金属。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以及绝缘层;
其中,每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由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间隔开的多个触控子电极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多个触控子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位于同层,且所述多个触控子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位于所述绝缘层的两侧,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绝缘层中的过孔与相邻两个所述触控子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子电极均包括多条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的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触控走线之间具有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图案,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图案包括多条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触控电极图案中的触控走线之间具有间隙。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供电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所述供电组件用于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供电。
CN202110864976.3A 2021-07-29 2021-07-29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467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4976.3A CN113467650A (zh) 2021-07-29 2021-07-29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4976.3A CN113467650A (zh) 2021-07-29 2021-07-29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7650A true CN113467650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83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4976.3A Pending CN113467650A (zh) 2021-07-29 2021-07-29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76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7706A (zh) * 2021-11-24 2022-03-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53419A (zh) * 2021-12-09 2022-03-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4312A (zh) * 2013-05-15 2013-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033765A (zh) * 2015-03-17 2016-10-1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
CN107255882A (zh) * 2017-08-18 2017-10-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09012A (zh) * 2020-04-27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线宽变化的电极引线的显示面板
CN112987978A (zh) * 2021-04-26 2021-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119952A1 (zh) * 2019-12-16 2021-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4312A (zh) * 2013-05-15 2013-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033765A (zh) * 2015-03-17 2016-10-1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
CN107255882A (zh) * 2017-08-18 2017-10-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119952A1 (zh) * 2019-12-16 2021-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09012A (zh) * 2020-04-27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线宽变化的电极引线的显示面板
CN112987978A (zh) * 2021-04-26 2021-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7706A (zh) * 2021-11-24 2022-03-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53419A (zh) * 2021-12-09 2022-03-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253419B (zh) * 2021-12-09 2023-09-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6439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metal mesh units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282007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3014883A1 (ja) 表示装置
EP4131453A1 (en) Display substrat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467650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2418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129515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59780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12682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87820A1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210271347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s
CN11227126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4130944A1 (en) Touch-control structure, touch-control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561634B2 (en) Display modul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1762522B2 (en) Touch pane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157150B (zh) 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230101924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WO2023071635A1 (zh) 触控结构、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239484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168757A1 (en) Touch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Touch Apparatus
CN112328119A (zh) 触控结构和触控显示面板
KR101790452B1 (ko) 입력 장치
CN114327145B (zh) 触控显示面板
US20220320459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mask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673307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