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5576B -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85576B CN113485576B CN202110742081.2A CN202110742081A CN113485576B CN 113485576 B CN113485576 B CN 113485576B CN 202110742081 A CN202110742081 A CN 202110742081A CN 113485576 B CN113485576 B CN 1134855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sub
- touch
- electrodes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4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47531 Visual acuity reduce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功能区以及位于触控功能区的触控功能层。该触控功能层的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彼此交叉并在交叉处形成多个触控单元,在至少一个触控单元中,每条第一电极的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子电极,每条第二电极的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子电极,在同一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每个第一子电极与每个第二子电极彼此交叉并在交叉处形成交叉点。上述结构的触控面板的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的均匀度提高,触控检测的精度和灵敏度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应用愈发受到市场的欢迎,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产品通常在用户的视觉场景下应用,从而在视觉效果上有一定的要求,然而,当前的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产品因受自身设计的限制,其包括的部分结构在光照条件下会产生干扰光线,降低用户的视觉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在触控面板的至少一个触控单元中设置多个桥点(下述的第一导电桥),使得桥点可以进行小型化设计,从而降低桥点可视性引起的视觉不良等问题;此外,在触控单元中设置有多桥点的前提下,该触控单元中的电极图形会根据桥点的排布适应调整,在该触控单元工作时,有利于提高电场分布的均匀度,提高该触控单元在进行触控检测时的电容变化量,从而提高触控检测的精度和灵敏度。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功能区以及位于触控功能区的触控功能层,触控功能层包括电极层,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多条第一电极的每一条第一电极和和多条第二电极的每一条第二电极彼此交叉形成多个触控单元,多个触控单元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一类触控单元,第一电极的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子电极,第二电极的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子电极。在同一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每个第一子电极与每个第二子电极彼此交叉并在交叉处形成交叉点。
在一个触控单元中,电场的整体分布与交叉点的位置有关,设置多个交叉点(例如下述的第一导电桥)意味着电场的分布被进一步分散,使得触控单元中的电场的分布更加地均匀,从而提高触控效果,并降低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在交叉点处设置连接结构(例如下述的第一导电桥)导致的视觉可见的风险。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层,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子电极包括多个交替相连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交叉点处,第二子电极在与第一子电极的交叉处断开为多个第二电极块,触控功能层还包括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多个第一导电桥,第一导电桥分别位于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交叉处,以连接第二电极块。例如,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功能区以及位于触控功能区的触控功能层。该触控功能层包括电极层和多个第一导电桥。该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彼此交叉形成多个触控单元,该多个触控单元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一类触控单元,每条第一电极的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子电极,每条第二电极的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子电极,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彼此交叉,且第二子电极在与第一子电极的交叉处断开。该多个第一导电桥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且位于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交叉处,以连接断开的第二子电极。第一子电极的被交叉点间隔开的部分为第一电极块,第二子电极的被交叉点间隔的部分为第二电极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多个小导电桥(第一导电桥)意味着电场的分布被进一步分散,使得触控单元中的电场的分布更加地均匀,从而提高触控效果,并降低导电桥视觉可见的风险,且进一步降低了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第一导电桥的总电阻,有利于降低第一导电桥处产生的压降,降低电极层的驱动条件(例如电压),降低功耗。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同层,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子电极包括多个交替相连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一连接部,第二子电极包括多个交替相连的第二电极块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交叉以形成交叉点。
相比较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未交叉的区域,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交叉的区域的透光率会降低,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存在一个交叉点的情况下,会要求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具有较大的尺寸(例如宽度)以降低电阻(相当于降低压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多个交叉点意味着电场的分布被进一步分散,使得触控单元中的电场的分布更加地均匀,从而提高触控效果,而且,因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的连接位置(交叉点处)增加,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允许具有较小的尺寸(例如宽度),从而降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交叉而导致视觉可见的风险,而且也进一步降低了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在交叉点处的总电阻,有利于降低交叉点处产生的压降,降低电极层的驱动条件(例如电压),降低功耗。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触控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在包括第一类触控单元和第二类触控单元的情况下,其S1区域的放大图;
图2B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在只包括第一类触控单元的情况下,其S1区域的放大图;
图3A为图2A和图2B所示的触控面板的第一类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2A所示的触控面板的第二类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5为图3A所示的第一类触控单元沿着M-N的两种截面图;
图6-8为图2B所示的触控面板的几种第一类触控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在一种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划分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10-11为由图9所示的方式划分得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在另一种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划分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13-14为由图12所示的方式划分得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在另一种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划分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16-17为由图15所示的方式划分得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在另一种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划分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19-20为由图18所示的方式划分得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3A所示的第一类触控单元的S2区域的电极层的放大图;
图22为图3A所示的第一类触控单元的S2区域的第一导电桥的放大图;
图23为图21所示的电极层与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的一种第一导电桥和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2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的另一种第一导电桥和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截面图;
图2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显示面板的触控面板的部分区域的截面图;
图2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模组设计结构图;
图29为图28所示触控面板中被手指触摸的等效区域的范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触控面板包括多条横向电极和多条纵向电极,横向电极和纵向电极彼此交叉以确定触控单元,并且横向电极和纵向电极在交叉处形成电容。在进行触控检测时,向横向电极和纵向电极施加电压,触摸位置所对应的触控单元的电容的电容量会发生改变,如此,可以根据电容量发生改变的触控电容的坐标(在面板中的位置)来定位触摸位置。在触控面板中,横向电极和纵向电极的一方在交叉处需要断开,从而需要设置导电桥以将断开的横向电极或纵向电极连接起来。如果该导电桥设置的尺寸(例如平面面积)较小,导电桥的电阻会相对较大,在驱动横向电极和纵向电极时,在导电桥上会产生较大的压降,增加驱动难度,提高功耗。如果该导电桥设置的尺寸(例如平面面积)较大,导电桥存在被视觉可见的风险,即,从视觉效果上不利于保证触控面板整体出光的均匀度,从而降低视觉效果。另外,如果触控面板的每个触控单元中只有一个导电桥,在生产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例如面临撞击、弯折等情况),如果导电桥断裂,导致整条电极(横向电极或者纵向电极)所对应的一行或者一列触控单元丧失触控检测功能,即,如果触控面板的触控单元中只有一个导电桥,触控面板的良率难以保证,且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低。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在触控面板的至少一个触控单元(例如下述的第一类触控单元)中设置多个交叉点(例如下述的第一导电桥)可以允许交叉点处的连接结构(例如第一导电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小型化设计,从而降低桥点可视性引起的视觉不良;此外,在多桥点的前提下,调节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电极图形适应调节,在第一类触控单元工作时,有利于提高电场分布的均匀度,从而提高触控功能的精度。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功能区以及位于触控功能区的触控功能层。触控功能层包括电极层,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多条第一电极的每一条第一电极和和多条第二电极的每一条第二电极彼此交叉形成多个触控单元,多个触控单元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一类触控单元,第一电极的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子电极,第二电极的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子电极。在同一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每个第一子电极与每个第二子电极彼此交叉并在交叉处形成交叉点。在一个触控单元中,电场的整体分布与交叉点的位置有关,设置多个交叉点(例如下述的第一导电桥)意味着电场的分布被进一步分散,使得触控单元中的电场的分布更加地均匀,从而提高触控效果,并降低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在交叉点处设置连接结构(例如下述的第一导电桥)导致的视觉可见的风险。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层,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子电极包括多个交替相连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交叉点处,第二子电极在与第一子电极的交叉处断开为多个第二电极块,触控功能层还包括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多个第一导电桥,第一导电桥分别位于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交叉处,以连接第二电极块。该触控功能层包括电极层和多个第一导电桥。该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彼此交叉形成多个触控单元,该多个触控单元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一类触控单元,每条第一电极的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子电极,每条第二电极的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子电极,第二子电极在与第一子电极的交叉处断开。该多个第一导电桥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且位于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交叉处,以连接断开的第二子电极。
在触控单元中只设置一个导电桥的情况下,为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即,保证导电桥具有较小的电阻,导电桥的尺寸相对较大,大尺寸的导电桥是可能导致视觉可见的,在此将该导电桥称为大导电桥。通过第一电极的至少两个第一子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至少两个第二子电极的彼此交叉,在每一个触控单元中都可以形成多个交叉处,从而可以在每个交叉点处设置导电桥,意味着,可以在保证一个触控单元中的导电桥的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设计更小面积的导电桥,该导电桥称为小导电桥。如此,在一个触控单元中,电场的整体分布与导电桥的数量有关,设置多个小导电桥意味着电场的分布被进一步划分,使得触控单元中的电场的分布更加地均匀,从而提高触控效果;此外,多个小导电桥的面积之和为一个大导电桥的面积,那么相对于该大导电桥,小导电桥被视觉可见的风险降低;另外,即便将小导电桥的设计面积增加,以使多个小导电桥的面积之和大于大导电桥的面积,只要每个小导电桥的面积小于大导电桥的面积,即可以达到降低导电桥(小导电桥)视觉可见的风险,且进一步降低了每个触控单元中的导电桥的总电阻,有利于降低导电桥处产生的压降,降低电极层的驱动条件(例如电压),降低功耗。上述的小导电桥可以为下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电桥,上述的大导电桥可以为下述实施例中的第二导电桥。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同层,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子电极包括多个交替相连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一连接部,第二子电极包括多个交替相连的第二电极块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交叉以形成交叉点。相比较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未交叉的区域,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交叉的区域的透光率会降低,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存在一个交叉点的情况下,会要求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具有较大的尺寸(例如宽度)以降低电阻(相当于降低压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多个交叉点意味着电场的分布被进一步分散,使得触控单元中的电场的分布更加地均匀,从而提高触控效果,而且,因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的连接位置(交叉点处)增加,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允许具有较小的尺寸(例如宽度),从而降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交叉而导致视觉可见的风险,而且也进一步降低了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在交叉点处的总电阻,有利于降低交叉点处产生的压降,降低电极层的驱动条件(例如电压),降低功耗。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鉴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选择设置在同一层或者设置在不同层这两种选择,在下面的部分实施例中,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为同一层为例,对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此外,在该些附图中,以触控面板所在面为参考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对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中的结构的位置进行说明。在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X轴和Y轴与触控面板所在面平行,Z轴与触控面板所在面垂直。另外,在该些实施例中,为方便表述,在描述触控单元时的结构时,第一电极的位于触控单元中的部分会被直接表述为触控单元中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位于触控单元中的部分会被直接表述为触控单元中的第二电极。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A、图2B、图3A和图4所示,触控面板10包括触控功能区11以及围绕在触控功能区11周围的边框区12,触控功能区11中设置有电极层100,电极层100包括交叉排布的第一电极110、110’和第二电极120、120’,每个第一电极110、110’和每个第二电极120、120’的交叉处形成一个触控单元。在图2A所示的一种触控面板中,触控功能区11的所有触控单元中,只有一些设计为了第一类触控单元13,另一些设计为了下述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二类触控单元14。在图2B所示的另一种触控面板中,所有的触控单元都为第一类触控单元13。在第一类触控单元13所在的区域,第一电极110包括两个并联的第一子电极111、112,第二电极120包括两个并联的第二子电极121、122,第一子电极111、112的每一个都与第二子电极121、122的每一个交叉,如此,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13中,存在四个交叉处。第二子电极121、122在与第一子电极111、112的交叉处断开,断开的第二子电极121、122通过第一导电桥200连接,即,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13中,存在四个第一导电桥200。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之间以及第二子电极之间的“并联”为电学范畴中的连接关系。例如,在每一个包括并联的第一子电极的第一电极中,相邻的第一子电极之间存在间隔也存在连接区域,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在间隔区域分离且在连接区域连接,且连接区域存在至少两处。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交叉”为两者的延伸方向的交叉,即,两者中的任一个在宏观上都可以当作一个整体的延伸结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或者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对应的延伸结构在宏观(例如视觉效果上)是彼此交叉的,而交叉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可以不存在重叠区域。例如,第二电极实际为彼此间隔的多个电极单元,该多个电极单元和第一电极之间并不存在重叠。电极单元本身是个独立的单元,不具备延伸方向这一特定,但是与电极单元不同,第二电极因为包括依次排布的多个电极单元从而在宏观上呈现为具有特定的延伸方向,即,该延伸方向为多个电极单元的排布方向。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每条第一电极限定一条第一通道,每条第二电极限定一条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重叠的区域为触控单元所在的区域。示例性的,如图2B所示,示出了四条第一电极110和四条第二电极120,四条第一电极110分别确定了四条第一通道M1~M4,四条第二电极120分别确定了四条第二通道N1~N4。第一通道M1~M4中的任一条和第二通道N1~N4中的任一条的重叠区域(也可以称为交叉区域或者共有区域)确定一个触控单元所在的区域,具体的,图2B中以附图标记示出的第一类触控单元13所在区域为第一通道M1和第二通道N3的重叠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向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施加驱动信号时,是以通道为单元进行驱动信号的施加的,即,在某一时刻向一个第一电极施加驱动信号时,该第一电极中的多个子电极被施加的信号是相同的,例如电压和被施加电压的时刻相同。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将触控面板的所有触控单元设置为上述的第一类触控单元,或者可以选择将触控面板的部分触控单元设置为上述的第一类触控单元,而其它的触控单元仍维持常规设计。
例如,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单元分为第一类触控单元和第二类触控单元,触控功能层还包括位于第二类触控单元中的第二导电桥,第二电极在与第一电极的交叉处断开。在每个第二类触控单元中,第二电极在与第一电极的交叉处断开,第二导电桥连接断开的第二电极,且每个第二类触控单元中设置有且仅有一个第二导电桥。如此,可以在触控功能区的特定区域设置第一类触控单元,以改善该特定区域的电场分布的均匀度,从而降低整个触控面板的结构复杂度,相当于使得触控面板的设计难度降低、制造工艺简化。示例性的,如图2A、图3A和图3B所示,第一通道M1和M2中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设置为了具有并联的子电极(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第一通道M3和M4中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仍保持常规设计,即,并不包括并联的子电极(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如此,第一通道M1、M2和第二通道N1~N4重叠的区域形成了第一类触控单元13,第一类触控单元13中的第一子电极111、112和第二子电极121、122形成了4个交叉点,从而需要设置4个第一导电桥200;此外,第一通道M3、M4和第二通道N1~N4重叠的区域形成了第二类触控单元14,第二类触控单元14中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形成了1个交叉点,位于第二类触控单元14中的第二电极120’在与第一电极110’的交叉处断开,从而需要设置1个第二导电桥200’将断开的第二电极120’连接起来。
“导电桥”为一种桥接结构,其用于维持连接对象在电性上的连续性,而该连接对象通常因为规避同层的其它结构而断开,因此,导电桥需要位于其它层才能在同样规避该其它结构的同时来连接断开的连接对象。如此,导电桥和连接对象是位于不同层的。
在触控面板的实际应用中,对于触控面板的触控功能区的不同区域,用户触摸的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例如特定的区域(例如中间区域、指纹识别区域、在使用时更容易与拇指接触的区域等等)可能会被用户高频触摸,从而可以在该特定区域设置第一类触控单元,而在其它区域设置第二类触控单元。
需要说明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触控单元划分为第一类触控单元和第二类触控单元的情况下,第一类触控单元和第二类触控单元在触控功能区的分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计,该分布可以不限于图2A所示的方式。
例如,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触控单元都设置为第一类触控单元。如此,触控面板的整个触控功能区的电场分布的均匀度得以改善,即,整个触控功能区的触控检测的精度和灵敏度提高。该些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的结构可以参见对图2B所涉及的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下面,以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单元都为第一类触控单元为例,对本公开下述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于第一类触控单元而言,在第一电极包括的第一子电极的数量不小于2,且第二电极包括的第二子电极的数量不小于2的情况下,对第一电极包括的第一子电极的数量以及第二电极包括的子电极的数量不做限制,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交叉点的数量(相当于)第一子电极的条数和第二子电极的条数的乘积。示例性的,每条第一电极包括3条第一子电极,每条第二电极包括3条第二子电极,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交叉点和导电桥的数量为9。如此,每条第一电极包括的第一子电极的数量以及每条第二电极包括的数量越多,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交叉点和导电桥的数量也会越多,电场的分布也会越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交叉点和导电桥的数量越多,意味着电极层和导电桥的结构越精细,相应地,制备工艺难度也会增加,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工艺确定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交叉点(或导电桥)的数量。
下面,以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包括4个交叉点(导电桥)为例,对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对每条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的相邻第一子电极之间的并联方式,以及对每条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的相邻第二子电极之间的并联方式不做限制。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第一子电极的并联方式以及第二子电极的并联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同类型的子电极的两端是连接的。例如,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沿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第一电极中的相邻第一子电极的两端(例如下述的第一子主体部和第二子主体部)彼此连接;和/或,沿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第二电极中的相邻第二子电极的两端(例如下述的第三子主体部和第四子主体部)彼此连接。如此,第一电极的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第二子电极通过多点连接,即便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部分区域断裂(例如第一子电极的一段区域),也不会影响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导电性能,从而降低了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子电极在弯折、外力冲击等情况下因断裂而导致第一类触控单元丧失触控能力的风险,提高触控面板的良率和适用能力。示例性的,如图3A所示,第一电极110及其包括的第一子电极111、112的延伸方向与Y轴平行,第二电极120及其包括的第二子电极121、122的延伸方向与X轴平行。在触控面板的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13中,第一子电极111的沿Y轴的两端和相邻的第一子电极112的沿Y轴方向的两端彼此连接,第二子电极121的沿X轴方向的两端和相邻的第二子电极122的沿X轴方向的两端彼此连接。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同类型的子电极的两端是连接的情况下,同类型的子电极的中间部分可以是彼此间隔的。例如,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沿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第一电极中的相邻第一子电极的两端彼此连接,相邻第一子电极的中间部分(例如下述的第一中间主体部)彼此间隔;和/或,沿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第二电极中的相邻第二子电极的两端彼此连接,相邻第二子电极的中间部分(例如下述的第二中间主体部)彼此间隔。示例性的,如图3A所示,在触控面板的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13中,第一电极110的两个相邻第一子电极111、112的沿第一电极110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的两端彼此连接,且两个相邻第一子电极111、112的中间部分是彼此间隔的,第二电极120的两个相邻第二子电极121、122的沿第二电极120的延伸方向(X轴方向)的两端彼此连接,且相邻第二子电极121、122的中间部分是彼此间隔的。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的“两端”和“中间”是根据其延伸方向以及第一导电桥的位置来确定的,即,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的“中间”的部分会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导电桥之间,未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导电桥之间的部分为“两端”的部分。示例性的,如图3A所示的第一类触控单元13中,第一子电极111沿着Y轴方向延伸并经过两个第一导电桥200,第一子电极111的位于该两个第一导电桥200的部分为第一子电极111的中间部分,相应地,第一子电极111的没有位于该两个第一导电桥200的部分充当第一子电极111的两端,中间部分位于该两端之间,即,该两端位于中间部分的相对侧,且该两端的每一个都和中间部分位于第一导电桥200的两侧。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一种类型的子电极的中间部分是断开且两端是连接的,另一类型的子电极的中间部分是连接,该另一类型的子电极的两端可以连接也可以断开。例如,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沿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第一电极中的相邻第一子电极的中间部分彼此连接,沿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第二电极中的相邻第二子电极的中间部分彼此断开,且第二电极中的相邻第二子电极的两端彼此连接;或者,沿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第二电极中的相邻第二子电极的中间部分彼此连接,沿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第一电极中的相邻第一子电极的中间部分彼此断开,且第一电极中的相邻第一子电极的两端彼此连接。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在触控面板的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与第一电极110b的延伸方向(Y轴方向)上,第一电极110b的两个相邻第一子电极111b、112b的两端彼此连接,且相邻第一子电极111b、112b的中间部分彼此连接。与第二电极120b的延伸方向(X轴方向)上,第二电极120b的两个相邻第二子电极121b、122b的两端彼此连接,且相邻第二子电极121b、122b的中间部分是彼此间隔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图6所示的第一子电极111b、112b进行改造,使得第一子电极111b、112b的两端彼此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划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图案的方式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工艺需求进行设计。例如,可以通过斜线(例如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和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都相交)划分,以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介于相邻导电桥之间的初始形状设计为菱形,如此,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图案可以最大化占用第一类触控单元的区域,应知的是,在一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该菱形可能被第一类触控单元的边界分割为了三角形。如此,便于设计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图案,降低工艺难度。在此基础上,在设计具有特定图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时候,可以基于菱形进行设计,该设计可以包括从该菱形中切除图形和/或往该菱形上增加图形。示例性的,如图3A所示,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13中,第一子电极111、112和第二子电极121、122的位于相邻导电桥200之间的部分为菱形;此外,如图2B所示,第一电极110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电极120的第二子电极中的位于相邻导电桥200(分别位于相邻的第一类触控单元13)之间的部分也为菱形。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同类型的相邻子电极的中间部分为连接的情况下,在该中间部分,相邻子电极的连接部分的形状为线形(考虑宽度,为包括长边和短边的矩形,也称为“长方形”)。例如,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沿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第一电极中的相邻第一子电极的中间部分彼此连接,且该连接部分的形状为线形,例如,该线形的延伸方向(或者矩形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或者,第二电极中的相邻第二子电极的中间部分彼此连接,且该连接部分的形状为线形,例如,该线形的延伸方向(或者矩形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第一电极110b的第一子电极111b、112b的中间部分通过连接部分113b连接,在考虑宽度的情况下,该连接部分113b的长边(平行于延伸方向)与第一子电极111b、112b的延伸方向(与Y轴平行)垂直。
在导体中,电荷容易聚集在边界和尖端(相对整体而言比较尖锐的部分,例如四边形的四个角)。如此,可以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图形进行设计以形成尖端并排布该尖端的位置,以使得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均匀。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同类型的相邻子电极的中间部分为连接的情况下,在该中间部分,相邻子电极的连接部分的形状为菱形。例如,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沿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第一电极中的相邻第一子电极的中间部分彼此连接,且该连接部分的形状为菱形;或者,第二电极中的相邻第二子电极的中间部分彼此连接,且该连接部分的形状为菱形。例如,菱形的两个相对的角朝向第一子电极或者第二子电极,即,如果第一电极包括上述的菱形的连接部分,该菱形的两个相对的角分别朝向两个第二子电极;反之,如果第二电极包括上述的菱形的连接部分,该菱形的两个相对的角分别朝向两个第一子电极。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第一电极110c的第一子电极111c、112c的中间部分通过连接部分113c连接,该连接部分113c为菱形。如此,菱形的连接部分113c会包括朝向第二子电极121c、122c的角(尖端),从而使得电荷在该角处聚集而形成电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电场分布的均匀度。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同类型的相邻子电极的两端为连接的情况下,在该两端,相邻子电极的连接部分的形状为菱形,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该连接部分和子电极是连接在一起的,即,该菱形的三个角和子电极之间并未存在物理边界,即,从图案中,该菱形的连接部分会呈现一个角,从而形成为凸起。例如,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沿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第一电极中的相邻第一子电极的两端彼此连接,且该连接部分的形状为菱形,该连接部分包括朝向第二子电极且位于相邻第一导电桥之间的第一凸起;和/或,第二电极中的相邻第二子电极的中间部分彼此连接,且该连接部分的形状为菱形,该连接部分包括朝向第一子电极且位于相邻第一导电桥之间的第二凸起。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第一电极110d的第一子电极111d、112d的两端通过连接部分连接,该连接部分为菱形,如此,菱形的连接部分会包括朝向第二子电极121d、122d的第一凸起114d;第二电极120d的第二子电极121d、122d的两端通过连接部分连接,该连接部分为菱形,如此,菱形的连接部分会包括朝向第一子电极111d、112d的第二凸起124d。电荷会在第一凸起114d和第二凸起124d处聚集而形成电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电场分布的均匀度。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子电极的位于相邻第一导电桥之间的部分的边缘设置有凹陷或者凸起,第二子电极的边缘与第一子电极的设置凹陷或者凸起的边缘共形;第二子电极的位于相邻第一导电桥之间的部分的边缘设置有凹陷或者凸起,第一子电极的边缘与第二子电极的设置凹陷或者凸起的边缘共形,即,如果第一子电极的边缘在一个区域设置有凹陷,那么在该区域,第二子电极包括与该凹陷形状匹配的凸起。示例性的,如图9~图11所示,第一电极110e的位于相邻第一导电桥(未示出,相当于第一电极110e和第二电极120e的交叉处)的部分的边缘包括凸起115e和凹陷116e,第二电极120e包括与凸起115e匹配的凹陷125e和与凹陷116e匹配的凸起126e。例如,在实际工艺中,如图9所示,可以先按照斜线划分将第一电极110e的第一子电极以及第二子电极120e的第二子电极的各个部分划分为菱形的图形,然后对第一电极110e的第一子电极的菱形图案进行切除以具有凸起115e和凹陷116e,并对第二电极120e的第二子电极的菱形图案进行图形增加以具有凸起126e,第二子电极的未形成有凸起126e的区域会自然形成凹陷125e。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形状匹配”可以为两个对象的边缘形状相同,即,通过将两个对象移动以实现拼接之后,两个对象之间不存在缝隙,但是在实际设置中,该两个对象是并未被拼接的,即,该两个对象彼此间隔。例如,凹陷和凸起匹配,如果该凹陷的边缘夹角为直角,那么该凸起的边缘夹角为直角(或者可以认为是270度的角)。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交叉点的数量(或者第一导电桥的数量)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子电极中设置延伸部,从而增加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包括的尖端数量,也增加了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边界长度,使得电荷在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中分布更加均匀,即,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更加均匀。
下面,针对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子电极中设置有延伸部的情况,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相应的触控面板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每个第一子电极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相邻的第一子电极的第一主体部连接,第一延伸部的一端与同一个第一子电极的第一主体部连接,另一端向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延伸;和/或,每个第二子电极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延伸部,相邻的第二子电极的第二主体部连接,第二延伸部的一端与同一个第二子电极的第二主体部连接,另一端向相邻的第二子电极延伸。例如,相邻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并联以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并联,相邻的所述第二主体部并联以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电极并联,即,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对于每条第一子电极而言,其包括的第一主体部沿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例如下述的第一子主体部和第二子主体部)即为该第一子电极的沿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以及对于每条第二子电极而言,其包括的第二主体部沿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例如下述的第三子主体部和第四子主体部)即为该第二子电极的沿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两端。如此,通过设置延伸部(上述的第一延伸部和/或第二延伸部),可以增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边界长度,即,增加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相邻长度,提高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交互,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荷在整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更加均匀地分布,从而提高电场分布的均匀度,使得由第一电极(其包括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电极(其包括第二子电极)形成的触控电容在进行触控检测时的电容值的变化率提高,从而提高触控感应的精度和灵敏度。例如,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均匀后,第一类触控单元各处区域的触控感应灵敏度相似,即便触摸位置不同(例如触摸第一类触控单元的中心或者边缘区域),所检测到的电容变化量的差异性也比较小,从而避免因触摸位置不同而导致触控感应不精确。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每个第一子电极的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中间主体部和分别连接于第一中间主体部两端的第一子主体部和第二子主体部,第一子主体部、第一中间主体部和第二子主体部的排布方向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平行,不同的第一子电极的第一主体部沿着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布,每个第二子电极的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二中间主体部和分别连接于第二中间主体部两端的第三子主体部和第四子主体部,第三子主体部、第二中间主体部和第四子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平行,不同的第二子电极的第二主体部沿着与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布。相邻的第一子主体部和相邻的第二子主体部中的至少之一彼此连接;和/或相邻的第三子主体部和相邻的第四子主体部中的至少之一彼此连接;和/或相邻的第一中间主体部连接且相邻的第二中间主体部断开,或者,相邻的第一中间主体部断开且相邻的第二中间主体部连接。对于每一条第一子电极,其与第二子电极的交叉处位于其两端(第一子主体部和第二子主体部)之间,其中间部分(第一中间主体部)位于其与第二子电极的交叉处之间。例如,进一步地,第一延伸部设置在第一子电极的中间部分上。同样的,对于每一条第二子电极,其与第一子电极的交叉处位于其两端(第三子主体部和第四子主体部)之间,其中间部分(第二中间主体部)位于其与第一子电极的交叉处之间。例如,进一步地,第二延伸部设置在第二子电极的中间部分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类型的触控单元中,第一中间主体部、第一子主体部和第二子主体部可以充当第一子电极的第一电极块(例如还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而第一中间主体部和第一子主体部之间的连接部分、第一中间主体部和第二子主体部之间的连接部分可以为第一连接部;第二中间主体部、第三子主体部和第四子主体部可以为第二子电极的第二电极块(例如还可以包括第二延伸部),而在基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不同层的情况下,第一导电桥将充当第二连接部。
例如,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各设置为两个,每个第一子电极与两个第二子电极交叉,从而每个第一子电极上存在两个交叉处,则该第一子电极的中间部分(第一中间主体部)位于其本身与第二子电极的两个相邻的交叉处之间,而该两个交叉处同时位于第一子电极的两端之间。对于第二子电极中的两端、中间部分和交叉处的位置关系,可以参见上述解释,在此不作赘述。
在相邻的第一子主体部和相邻的第二子主体部中的至少之一彼此连接的情况下,方案可以包括:相邻的第一子主体部连接且相邻的第二子主体部断开;或者,相邻的第一子主体部断开且相邻的第二子主体部连接;或者,相邻的第一子主体部连接且相邻的第二子主体部连接。同样的,在相邻的第三子主体部和相邻的第四子主体部中的至少之一彼此连接的情况下,方案可以包括:相邻的第三子主体部连接且相邻的第四子主体部断开;或者,相邻的第三子主体部断开且相邻的第四子主体部连接;或者,相邻的第三子主体部连接且相邻的第四子主体部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12~图14所示,第一子电极111f、112f都包括第一主体部1111f,第一主体部1111f包括作为中间部分的第一中间主体部1013f以及位于两端的第一子主体部1011f和第二子主体部1012f,同样的,第二子电极121f、122f都包括第二主体部1211f,第二主体部1211f包括作为中间部分的第二中间主体部1023f以及位于两端的第三子主体部1021f和第四子主体部1022f。第一主体部1111f的第一中间主体部1013f以及第二主体部1211f的第二中间主体部1023f都位于相邻的两个交叉点之间。例如,第一中间主体部1013f位于第一子电极111f与第二子电极121f、122f的相邻的两个交叉处K1、K2之间的部分。
在本公开的下述实施例中,为简化表述,第一中间主体部被直接表述为第一主体部的中间部分,第一子主体部和第二子主体部被直接表述为第一主体部的两端。同样的,第二中间主体部被直接表述为第二主体部的中间部分,第三子主体部和第四子主体部被直接表述为第二主体部的两端。
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110f包括的第一子电极111f、112f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主体部1111f和第一延伸部1112f,在同一个第一电极110f中,相邻的第一子电极111f、112f沿X轴方向(相当于与第一电极110f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也相当于第一子电极111f、112f的并列排布方向)排布,在每个第一子电极111f、112f中,第一主体部1111f沿Y轴方向(第一电极110f的延伸方向)的两端(第一子主体部1011f和第二子主体部1012f)即为所在的第一子电极111f、112f的两端,如此,相邻的第一主体部1111f的两端彼此连接以实现并联,从而使得相邻的第一子电极111f、112f并联。如图13所示,第一子电极111f的第一主体部1111f的沿着Y轴方向(第一电极110f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与第一子电极112f的第一主体部1111f的沿着Y轴方向(第一电极110f的延伸方向)的两端连接。第一子电极111f的第一延伸部1112f的一端与第一子电极111f的第一主体部1111f的中间部分(第一中间主体部1013f)连接。第一子电极111f的第一延伸部1112f的另一端向相邻的第一子电极112f延伸。如此,第一子电极111f的第一延伸部1112f的向第一子电极112f延伸的一端形成尖端,使得电荷在此端聚集,该尖端可以与相邻的第二电极120f的第二子电极121f、122f形成电场,如此,使得电场在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分布更加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延伸部”和“凸起”是不同的,“凸起”实际是对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边缘处理为目的,其尺寸相对较小;“延伸部”实际是以对电极的图案的特定区域进行延长设计为目的,其尺寸相对较大。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凸起的延伸长度小于延伸部的延伸长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电极(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第二电极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的边缘可以进行锯齿化处理,即,使得电极的边缘具有锯齿形状,从而改善触控面板的光学效果(出光均匀,降低产生衍射、干涉等现象的风险)和触控功能。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延伸部”、“凸起”和“凹陷”等不同于该锯齿,该锯齿所包括的是微型凹凸结构,属于微观范畴,而本公开中的“延伸部”、“凸起”和“凹陷”属于宏观范畴,即,“延伸部”、“凸起”和“凹陷”的尺寸是远大于微型凹凸结构的尺寸的。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每个子电极(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包括的延伸部的数量不做限制。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子电极的第一主体部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延伸部;和/或,第二子电极的第二主体部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延伸部。示例性的,如图11~图13所示,第一子电极111f、112f的每一个都包括一个第一主体部1111f和一个第一延伸部1112f。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个第一电极110f中,相邻的第一子电极111f和第一子电极112f分别包括的第一延伸部1112f可以设置为如图13所示的相对排布(轴对称排布),也可以设置为交错排布(例如进一步为中心对称排布)。
例如,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子电极的第一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延伸部;和/或,第二子电极的第二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延伸部。示例性的,如图15~图17所示,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110g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的第一子电极111g、112g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主体部1111g和两个第一延伸部1112g。第一子电极111g的两个第一延伸部1112g与相邻的第二电极120g位于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的第二子电极121g、122g分别形成电场,如此,使得电场在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分布更加均匀。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之一上设置至少两个延伸部,该至少两个延伸部之间限定出凹槽,而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之另一的一部分延伸至该凹槽中。例如,相邻的第一中间主体部在与第一电极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断开,每个第一中间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一延伸部,相邻的第一中间主体部的第一延伸部相对间隔形成第一凹槽,相邻的第二中间主体部彼此连接并延伸至第一凹槽,例如进一步地,相邻的第二中间主体部在与第二电极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连接并延伸至第一凹槽;或者相邻的第二中间主体部在与第二电极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断开,每个第二中间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二延伸部,相邻的第二中间主体部的第二延伸部相对间隔形成第二凹槽,相邻的第一中间主体部彼此连接并延伸至第二凹槽,例如进一步地,相邻的第一中间主体部在与第一电极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连接并延伸至第二凹槽。如此,第一主体或者第二主体的中间部分延伸至第二凹槽或者第一凹槽,可以增加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的交互,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场分布的均匀度,使得触控感应的精度和灵敏度进一步提高。
示例性的,如图15~图17所示,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110g包括的第一子电极111g、112g的每一个都包括设置在其第一主体部1111g的中间部分上的两个第一延伸部1112g。第一子电极111g的两个第一延伸部1112g限定出第一凹槽1101g,第一子电极111g、112g的第一主体部1111g的中间部分彼此间隔,即,第一子电极111g的第一延伸部1112g和第一子电极112g的第一延伸部1112g是彼此间隔的。第二电极120g的第二子电极121g、122g的中间部分是彼此连接,将第二子电极121g、122g的中间部分连接起来的连接部具有延伸至第一凹槽1101g中的延伸部分1201g。通过延伸部分1201g和第一凹槽1101g的配合,增加了第一子电极111g和第二子电极121g、122g之间的交互。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类触控单元中,任一第一主体部上设置的第一延伸部和相邻的第一主体部上设置的第一延伸部彼此相对,和/或,任一第二主体部上设置的第二延伸部和相邻的第二主体部上设置的第二延伸部彼此相对。如此,有利于第一延伸部或者第二延伸部对称排布,从而有利于提高电场分布的均匀度,使得触控感应的精度和灵敏度进一步提高。示例性的,如图15~图17所示,相邻的第一子电极111g包括的两个第一延伸部1112g和第一子电极112g包括的两个第一延伸部1112g可以设置为如图16所示的相对排布。例如,在彼此相对的第一延伸部1112g的长度相等的情况下,该两个相对的第一延伸部1112g可以呈现轴对称排布,且对称轴与第一电极110g的延伸方向(或者Y轴的方向)平行。
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类触控单元中,任一第一主体部上设置的第一延伸部和相邻的第一主体部上设置的第一延伸部沿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交错排布,和/或,任一第二主体部上设置的第二延伸部和相邻的第二主体部上设置的第二延伸部沿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交错排布(例如进一步为中心对称排布)。例如,第一主体部上的第一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延伸至相邻的第一主体部上的第一延伸部所限定的第一凹槽中,即,第一子电极的第一延伸部可以延伸至相邻的第一子电极上的第一凹槽中;和/或,第二主体部上的第二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延伸至相邻的第二主体部上的第二延伸部所限定的第二凹槽中,即,第二子电极的第二延伸部可以延伸至相邻的第二子电极上的第二凹槽中。如此,有利于增加第一延伸部或者第二延伸部的长度,从而有利于增加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的交互,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场分布的均匀度,使得触控感应的精度和灵敏度进一步提高。
在互容式的触控面板中,通过检测每个触控单元中的触控电容的电容值的变化率来确定该触控单元所在的区域是否被触控,因此,假设触控时引起的电容变化量是固定的,如果触控电容的电容量小,触控电容的电容值的变化率越大,从而更容易判断触控行为是否发生,即,触控灵敏度高,但是触控电容需要具有一定的电容量以保证触控功能的实施,即,触控电容的电容量不能过小。对一个触控单元而言,触控电容的电容量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该触控单元中的部分)的面积有关,电极的面积越大,触控电容的电容量越大。
在实际工艺中,触控单元的面积以及触控单元中的电极的图案的整体形状和位置通常是固定的,以使得多种类型的触控面板可以共用相同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流程,便于进行触控面板的批量化生产,降低成本。但是,在实际工艺中,触控面板可能面临针对触控功能的多种需求,尤其是针对具有不同触控灵敏度的触控面板的需求,例如,如果用户需要裸手操作触控面板,在触控时,手指和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容量会比较大,如此,那么触控面板的触控单元的触控电容可以设计为具有较大的电容量,提高信号干扰能力,提高触控操作的可靠性;或者,如果用户需要带着手套操作触控面板,在触控时,手指和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容量会比较小,如此,那么触控面板的触控单元的触控电容可以设计为具有较小的电容量,以保证触控操作的灵敏度。
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通过设计具有不同尺寸的触控单元的触控面板来解决,不同尺寸的触控单元的触控电容的电容量不同,可以应用于不同触控灵敏度的检测。但是,触控面板的触控单元的尺寸以及触控单元中的电极的图案的大小、位置等都需要重新设计,并延伸至需要不同的制造工艺流程和设备,降低了生产效率,并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电极层还包括位于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多个虚设部。至少一个虚设部位于第一子电极中,且与第一子电极间隔;和/或,至少一个虚设部位于第二子电极中,且与第二子电极间隔。通过在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子电极中设置虚设部,可以调节设置有虚设部的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子电极的负载,从而调节整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电容量的大小,以对触控的灵敏度进行调节。示例性的,如图18~图20所示,在一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二电极120h包括的第二子电极121h、122h中设置有虚设部130。虚设部130可以降低第二子电极121h、122h的负载,使得由第二子电极121h、122h形成的触控电容的电容量降低,并提高该触控电容的充电效率,从而提高触控灵敏度。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方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延伸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另一方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虚设部,如此,可以避免虚设部和延伸部在布图设计上的相互干扰。示例性的,如图18~图20所示,第一电极110h的第一子电极111h、112h包括第一延伸部1112h,第二电极120h包括的第二子电极121h、122h中设置有虚设部130。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虚设部可以设置在第一子电极的第一主体部和/或第二子电极的第二主体部的两端和/或中间部分。例如,第一子电极的位于其与第二子电极的交叉处之间的中间部分(上述的第一中间主体部)设置有虚设部;和/或,第一子电极的位于其与第二子电极的交叉处之间的中间部分(上述的第二中间主体部)设置有虚设部。在第一主体部和/或第二主体部的中间部分设置有虚设部的情况下,更有利于调节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避免电场向触控单元彼此相邻的区域聚集。示例性的,如图18~图20所示,第二子电极121h、122h中的任一个的两端以及中间部分都设置有虚设部1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子电极中的虚设部所在的区域可以挖空;或者,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子电极的虚设部为电极结构,电极结构与所在的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子电极断开,如此,可以使得整个触控面板的电极层维持较为完整的平面结构,在视觉效果上,整个电极层的透光率相对均匀,从而提高整个触控面板的视觉效果。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每个触控单元为轴对称图形,触控单元包括与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一对称轴和与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二对称轴,在每个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每一个位于该触控单元中的部分都关于第一对称轴和第二对称轴的每一个对称。以触控单元为第一类触控单元为例,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关于第一对称轴或第二对称轴对称的不同区域的电场强度相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电场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提高触控感应的精度。示例性的,如图3A所示,第一类触控单元13包括第一对称轴P1和第二对称轴P2,第一对称轴P1和第一电极11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Y轴)平行,第二对称轴P2和第二电极12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X轴)平行,第一电极110的形状分别关于第一对称轴P1和第二对称轴P2呈现轴对称,第二电极120的形状分别关于第一对称轴P1和第二对称轴P2呈现轴对称。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包括至少4个第一导电桥,对于每个第二子电极,第三子主体部和第二中间主体部之间、第二中间主体部和第四子主体部之间通过第一导电桥电连接。例如,进一步地,在沿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导电桥的间距相等。示例性的,如图3A所示,4个第一导电桥200可以充当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与第一子电极111、112或者第二子电极121、122的延伸方向平行。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电极层包括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层且同材料形成,即,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由同一个导电膜层在同一图案化工艺中形成,将第一导电桥和电极层设置在不同层,并在第一导电桥和电极层之间设置绝缘层,以使得第一导电桥和第一电极间隔,即,触控功能区的触控功能层是多层结构。下面,对触控功能层的层结构设计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触控面板还包括基底和绝缘层。电极层和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位于基底上。绝缘层位于电极层和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之间,绝缘层中设置有通孔,在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导电桥和第二子电极通过通孔连接,在第二类触控单元中,第二导电桥和第二电极通过通孔连接。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在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绝缘层400位于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和第一导电桥200之间,第一导电桥200和第一电极110的第一子电极111、112由绝缘层400间隔,绝缘层400中设置有通孔,第一导电桥200通过该通孔与第二电极120的第二子电极122连接,其中,另一个第二子电极121未在图4中示出,其会与另一个第一导电桥20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触控面板包括第二类触控单元的情况下,第二类触控单元的第二导电桥和第一类触控单元的第一导电桥为同层且同材料形成。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电极层位于基底和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之间,或者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位于基底和电极层之间。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该两种情况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进行说明。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电极层位于基底和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之间。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位于基底300和第一导电桥200之间。例如,在实际工艺中,可以在基底300上沉积导电材料膜层,然后对该导电材料膜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然后在基底300上沉积绝缘材料以形成绝缘层400,绝缘层400覆盖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对绝缘层400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在绝缘层400中形成暴露第二电极120的第二子电极122的通孔;然后,在绝缘层400上沉积另一导电材料膜层,该另一导电材料膜层通过通孔与第二子电极122连接,对该另一导电材料膜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后,形成如图4所示的第一导电桥200,第一导电桥200将断开的第二子电极122连接起来。
例如,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导电桥位于基底和电极层之间,即,电极层位于导电桥的面向触控面板的触控侧的一侧。如此,在用户从触控面板的触控侧观察时,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位于电极层之下而被电极层遮挡,从而避免因设置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而引起的触控面板的透光率、反光率不均匀的问题,提高触控面板的光学效果。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第一导电桥200a位于基底300和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110a和第二电极120a)之间。例如,在实际工艺中,可以在基底300a上沉积导电材料膜层,然后对该导电材料膜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一导电桥200a;然后在基底300a上沉积绝缘材料以形成绝缘层400a,绝缘层400a覆盖第一导电桥200a,对绝缘层400a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在绝缘层400a中形成暴露第一导电桥200a的通孔;然后,在绝缘层400a上沉积另一导电材料膜层,该另一导电材料膜层通过通孔与第一导电桥200a连接,对该另一导电材料膜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后,形成如图5所示的第一电极110a的第一子电极111a和第二电极120a的第二子电极122a,第一导电桥200a将断开的第二子电极122a连接起来。
在一些工艺中,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的厚度比电极层的厚度小。在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位于电极层和基底之间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绝缘层的设计厚度,且保证绝缘层具有平坦化作用,有利于触控面板的轻薄化设计;此外,在此处的绝缘层为无机材料膜层的情况下,更小的厚度使得绝缘层在被弯折时产生更少的应力,绝缘层可以允许更大程度的弯折,从而提高了触控面板的弯折能力,使得触控面板更加适用于柔性应用。
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不同层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可以将第二电极120改造为移动至第一导电桥200所在层,即,绝缘层400位于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之间,然后将第一导电桥200并入为第二电极120的结构,在此情况下,第一导电桥200充当了上述的第一连接部。此外,对图5所示的结构可以进行类似上述的改造,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电极层和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网格结构,网格结构包括导电的网格线和由网格线限定的网孔。电极层和/或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设置为网格结构后会具有更高的透光率,而且在用于限定网孔的网格线的宽度较小的情况下,网格线在视觉效果上是不可见的,电极层和/或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的材料可以选择不透光但具有低电阻率的材料,即,增加了电极层和/或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的材料选择范围。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导电桥的自身结构的设计不做限制,其可以选择设计为一体化的独立个体,也可以设计为分支结构。在每个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交叉点和导电桥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即,每个交叉点处设置一个导电桥,该导电桥可以为一体化的独立个体,也可以为分支结构。例如,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交叉点实际为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交叉点,从而需要设置多个导电桥(第一导电桥);以及,在每个第二类触控单元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仅交叉生成一个交叉点,从而仅需要设置一个导电桥(第二导电桥)。示例性的,以第一导电桥为例,如图22所示,第一导电桥200为一体化的结构,该情形下,第一导电桥200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关于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或者,如图24、25所示,第一导电桥200为分支结构(例如下述实施例中的“连接件”),该情形下,第一导电桥200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关于图24、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电极层和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都设置为网格结构。如此,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的透光率增加,提高触控面板的透光率。例如,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的网格线可以和网格电极的网格线重叠,使得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的设置不会额外降低透光率。
示例性的,如图21和图22所示,第一导电桥200包括与第二子电极122连接的多个连接点201a~201h,连接点201a~201h分别连接至第二子电极122的一些网格线的交叉点。例如,连接点201a对应于网格线L1和网格线H2的交叉点,连接点201b对应于网格线L2和网格线H2的交叉点,连接点201c对应于网格线L1和网格线H1的交叉点,连接点201d对应于网格线L2和网格线H1的交叉点,连接点201e对应于网格线L3和网格线H2的交叉点,连接点201f对应于网格线L4和网格线H2的交叉点,连接点201g对应于网格线L3和网格线H2的交叉点,连接点201h对应于网格线L4和网格线H1的交叉点。如此,第一导电桥200的网孔和第二子电极122中的网孔大小相同,在第一导电桥200所在的区域,第一导电桥200的网孔和第二子电极122中的网孔一一对应且彼此重合,即,第一导电桥200的网孔在触控面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电极122中的网孔在触控面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重合。
如图21所示,在每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在由一个完整的网格电极形成第一电极(示出其包括的第一子电极112)和第二电极(示出其包括的第二子电极122)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例如,第一子电极112和第二子电极122之间)形成虚设电极130,以避免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距离过近。虚设电极130也具有网格形状,从而保证触控面板的出光均匀度。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基底的类型不做限制,该基底可以为仅用于支撑的板材,或者该基底可以为具有特定功能(例如显示功能)的面板等。
例如,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基底为显示面板,触控功能层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显示区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以及位于子像素之间的间隔区域。例如,进一步的,网格线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间隔区域之内,子像素位于网孔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之内。设计为网格结构的电极层和/或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不会对子像素的出射光线进行阻挡,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率,提高显示亮度,从而提高显示效果。示例性的,如图23所示,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21,相邻的子像素21之间存在间隔区域,触控功能层的网格线(例如电极层和/或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中的网格线)和该间隔区域对应,即,网格线在触控面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子像素21之间的间隔区域在触控面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之内。需要说明的是,触控功能层的网格线在触控面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子像素21之间的间隔区域在触控面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之内,包括了网格线在触控面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和间隔区域在触控面板所在面上的正投影重合这一情况。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前文所述,在每一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都可以形成多个交叉处,从而可以在每个交叉点处设置第一导电桥,意味着,可以在保证一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第一导电桥的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设计更小面积的第一导电桥,从而降低第一导电桥被视觉可见的风险。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示例进行说明。
如图24所示的像素排列为例,第一导电桥200的尺寸为长7a且宽为5a,每个“a”为一个子像素的尺寸。第一导电桥200包括两个并列的连接件,每个连接件的两端包括四个搭接孔201,搭接孔201可以充当第一导电桥200与第二子电极的连接点。如图24所示的第一导电桥200的每个连接件都设置为了网格结构,每个连接件包括两条并联的网格线,即每个第一导电桥200包括四条并联的网格线,如果一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设置有四个第一导电桥,那么一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所有第一导电桥共有十六条并联的网格线。在视觉效果上,具有四条并联的网格线的第一导电桥相对于具有十六条并联的网格线的第一导电桥更加难以视觉可见。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设计面积是不一样的,在实际的像素排列中,如图24所示的第一导电桥200的尺寸实际为长6.5a且宽为4.5a。
如图25所示,可以将图24中的第一导电桥再次小型化,第一导电桥200的尺寸为长3a且宽为2a。第一导电桥200包括两个并列的连接件,每个连接件的两端包括1个搭接孔201,搭接孔201可以充当第一导电桥200与第二子电极的连接点。如图25所示的第一导电桥200的每个连接件都设置为了单条的网格线,即每个第一导电桥200包括2条并联的网格线,如果一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设置有四个第一导电桥,那么一个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所有第一导电桥共有8条并联的网格线。在视觉效果上,具有2条并联的网格线的第一导电桥200更加难以视觉可见。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设计面积是不一样的,在实际的像素排列中,如图25所示的第一导电桥200的尺寸实际为长2.3a且宽为0.3a。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显示面板的类型不做限制,该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面板(简称为“OLED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电子纸显示面板等。
下面,以触控面板包括的显示面板为OLED面板为例,对本公开下述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26所示,OLED面板包括阵列基板500和显示功能层,显示功能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发光器件530,每个子像素中设置有一个发光器件530,发光器件530位于像素限定层540所限定的凹槽中。例如,阵列基板500包括衬底基板510和驱动电路层520。驱动电路层520可以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晶体管(图26中的TFT)、电容等发光器件530可以包括层叠在阵列基板500上的阳极531、发光功能层533和阴极532。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OLED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功能层的背离阵列基板一侧的封装层。示例性的,如图26所示,封装层600覆盖显示功能层(示出其中的发光器件530)。触控功能层位于显示面板的封装层上。如此,使得触控面板可以为TOE(Touchon Encapsulation)形式的触控面板。TOE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功能层(其中的导电桥(第一导电桥、第二导电桥)、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在显示面板的封装层上直接形成,与贴附的方式相比,简化了整个触控面板的制备工艺流程,且有利于触控面板的轻薄化设计。示例性的,如图27所示,可以在封装层600上沉积导电材料膜层,对该导电材料膜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一导电桥200(网格结构)之后,形成绝缘层400以覆盖第一导电桥200,然后在绝缘层400上形成电极层100(网格结构,包括上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例如,如图27所示,触控面板还包括平坦化层700,平坦化层700为绝缘层,可以平坦化触控面板的表面,以便于设置光学膜片、盖板等。
如前文所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单元在进行触控检测时的电容变化量和电容变化率,从而提高触控检测的精度和灵敏度。对此,申请人建立了关于触控面板的模组设计,将触控面板采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前后的触控性能进行了模拟对比,具体如下。
如图28和图29所示,触控面板的模组包括叠置的膜层1~11,膜层1~11为第一无机封装层1、有机封装层2、第二无机封装层3、缓冲层4、第一导电层5、绝缘层6、第二导电层7、第一光学胶层8、偏光片9、第二光学胶层10和盖板11。膜层1~11的厚度(单位为微米)依次为1、12、1、0.3、0.22、0.3、0.4、2.5、99、150、650,膜层1~4、6和8-11的介电常数依次为5.5、3.2、5.5、6、6、3.58、3.06、3.2、7.5。
在如图28和图29所示的触摸面板采用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无机封装层1、有机封装层2和第二无机封装层3可以构成前述实施例中的封装层,第一导电层5为前述实施例提及的第一导电桥所在的膜层,绝缘层6为前述实施例中位于电极层和导电桥(第一、第二导电桥)之间的绝缘层,第二导电层7为前述实施例提及的电极层所在的膜层,偏光片9可以为前述实施例提及的光学膜片所包括的结构。
如图29所示,用于模拟的触摸面板包括触控单元15,触控单元15包括横向电极(延伸方向与X轴平行,对应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极)和纵向电极(延伸方向与Y轴平行,对应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设定:横向电极为驱动电极(或者称为输入电极);纵向电极为感应电极(或者称为输出电极);触控单元的横向(沿X轴方向)尺寸为4.374mm,纵向(沿Y轴方向)尺寸为4.276mm;手指在触控面板上的触摸区域的等效范围Q的直径为7mm;横向电极和纵向电极都设置为具有网格状结构,网格线断开的区域宽度为5微米,网格线宽为3微米,网孔的横向尺寸45.6微米,网孔的纵向尺寸针对R、G、B三种子像素分别为31.2、42.6、47.1微米。此外,设定横向通道(延伸方向与X轴平行,对应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极所在的第二通道)为16条,纵向通道(延伸方向与Y轴平行,对应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所在的第一通道)为36条,图29进示出了其中的三条横向通道和三条纵向通道。
在该模拟中,对于本公开的设计,设定触控面板的全部触控单元都为如图15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类触控单元;对于用作对比的样本,设定触控面板的全部触控单元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类触控单元,或者其它当前的触控单元(其中只存在一个交叉点,且只存在一个导电桥)。除了触控单元中第一导电层5和第二导电层7的图案不同之外,本公开的设计以及用作对比的样本中的触控单元的各个结构的参数基本一致,具体参见如图28和图29所示实施例中所作的说明。模拟结果参见下表。
根据上表可知,对于本公开设计而言,在每个触控单元中,形成的触控电容(可称为互感电容)的电容量为1.01pF,在手指触摸时,产生的电容变化量为0.12pF,对应的电容变化率约为11.9%,其中,每条第一通道中的整条第一电极对应的电容量为429.6pF,每条第二通道中的整条第二电极对应的电容量为224.5pF;对于对比样品而言,在每个触控单元中,形成的触控电容(可称为互感电容)的电容量为1.0pF,在手指触摸时,产生的电容变化量为0.077pF,对应的电容变化率约为7.7%,其中,每条第一通道中的整条第一电极对应的电容量为510pF,每条第二通道中的整条第二电极对应的电容量为190pF。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在手指触控时,本公开设计中的触控单元的电容变化率11.9%大于对比样品中的触控单元的电容变化率7.7%,即,采用本公开的设计之后,在触控时,电容变化率增大约55%,从而极大幅度地提高了触控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
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数码相机、手机、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功能区以及位于所述触控功能区的触控功能层,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电极层,
所述电极层包括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一电极和并列排布的多条第二电极,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的每一条第一电极和所述多条第二电极的每一条第二电极彼此交叉形成多个触控单元,所述多个触控单元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一类触控单元,所述第一电极的位于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子电极,每个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电极的位于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子电极,每个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延伸部,
在同一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每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每个所述第二子电极彼此交叉并在所述交叉处形成交叉点,
在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每个所述第一子电极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中间主体部,每个所述第二子电极的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二中间主体部,所述第一中间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第二子电极的交叉处之间,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主体部上,所述第二中间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第二子电极的交叉处之间,且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间主体部上,以及
相邻的所述第一中间主体部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断开,每个所述第一中间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第一延伸部,相邻的所述第一中间主体部的第一延伸部相对间隔形成第一凹槽,相邻的所述第二中间主体部在与所述第二电极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连接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或者,
相邻的所述第二中间主体部在与所述第二电极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断开,每个所述第二中间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第二延伸部,相邻的所述第二中间主体部的第二延伸部相对间隔形成第二凹槽,相邻的所述第一中间主体部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连接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同层,在每个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多个交替相连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交叉点处,所述第二子电极在与所述第一子电极的交叉处断开为多个第二电极块,所述触控功能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多个第一导电桥,所述第一导电桥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的交叉处,以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块;或者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不同层,在每个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多个交替相连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多个交替相连的第二电极块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交叉以形成所述交叉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触控单元都设置为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或者
所述多个触控单元分为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和第二类触控单元,每个第二类触控单元包括由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叉形成的有且仅有一个交叉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
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第一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与同一个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第一主体部连接,另一端向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延伸;和/或
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第二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与同一个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第二主体部连接,另一端向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电极延伸;
其中,相邻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并联以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并联,相邻的所述第二主体部并联以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电极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每个所述第一子电极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主体部两端的第一子主体部和第二子主体部,所述第一子主体部、所述第一中间主体部和所述第二子主体部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平行,不同的所述第一子电极的所述第一主体部沿着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布;每个所述第二子电极的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间主体部两端的第三子主体部和第四子主体部,所述第三子主体部、所述第二中间主体部和所述第四子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平行,不同的所述第二子电极的所述第二主体部沿着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布,以及
相邻的所述第一中间主体部连接且相邻的所述第二中间主体部断开,或者,相邻的所述第一中间主体部断开且相邻的所述第二中间主体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包括至少4个所述交叉点,对于每个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三子主体部和第二中间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二中间主体部和所述第四子主体部之间由所述交叉点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在沿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所述交叉点的间距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任一所述第一主体部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相邻的所述第一主体部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延伸部沿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交错排布,和/或,任一所述第二主体部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延伸部和相邻的所述第二主体部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交错排布;或者,
在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任一所述第一主体部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相邻的所述第一主体部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彼此相对,和/或,任一所述第二主体部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延伸部和相邻的所述第二主体部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延伸部彼此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还包括位于每个所述第一类触控单元中的多个虚设部,以及
至少一个所述虚设部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中,且与所述第一子电极间隔;和/或
至少一个所述虚设部位于所述第二子电极中,且与所述第二子电极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为轴对称图形,所述触控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一对称轴和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二对称轴,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位于同一个所述触控单元中的部分均关于所述第一对称轴和所述第二对称轴对称。
1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42081.2A CN113485576B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42081.2A CN113485576B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85576A CN113485576A (zh) | 2021-10-08 |
CN113485576B true CN113485576B (zh) | 2023-07-25 |
Family
ID=77937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42081.2A Active CN113485576B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8557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41820A1 (zh) * | 2022-01-26 | 2023-08-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7311534A (zh) * | 2022-06-25 | 2023-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面板、电子设备及触控系统 |
CN115268698A (zh) * | 2022-08-10 | 2022-11-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触控结构 |
CN116339530A (zh) * | 2022-09-07 | 2023-06-27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CN117062489B (zh) * | 2023-10-12 | 2024-01-30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70323A (zh) * | 2017-12-27 | 2018-06-15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669573A (zh) * | 2018-12-17 | 2019-04-23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06-30 CN CN202110742081.2A patent/CN11348557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70323A (zh) * | 2017-12-27 | 2018-06-15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669573A (zh) * | 2018-12-17 | 2019-04-23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85576A (zh) | 2021-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85576B (zh) |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US10282007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0042500B2 (en) |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 |
WO2019218866A1 (zh) | 触控结构及触控屏 | |
KR101875020B1 (ko) |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 |
EP3333686A1 (en) |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 |
CN109491544B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JP7481813B2 (ja) | タッチ・指紋複合センサ、及びそれを含む電子装置 | |
CN110162214B (zh) | 触控面板 | |
WO2020118982A1 (zh) | 窄边框触摸显示器 | |
CN216956916U (zh) | 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KR20170120031A (ko) | 터치 센서 메시 설계 | |
CN113867570A (zh) | 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面板 | |
CN113220159B (zh) |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4237412B (zh) | 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
CN114077328B (zh)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
CN115280266A (zh)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8874229B (zh) | 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制作方式及显示装置 | |
CN113485577B (zh) |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US12073049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additional electrode layer for improving mutual capacitance variation | |
CN112394843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852869B2 (en) | Narrow border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2639698A (zh) | 触控结构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218332545U (zh) | 触控层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 |
US11977707B2 (en) | Touch sens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