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344A - 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344A
CN1163344A CN97102900A CN97102900A CN1163344A CN 1163344 A CN1163344 A CN 1163344A CN 97102900 A CN97102900 A CN 97102900A CN 97102900 A CN97102900 A CN 97102900A CN 1163344 A CN1163344 A CN 1163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ead
cylinder
intake duct
imaginary plane
in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02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08C (zh
Inventor
吉川智
上田克则
川边敬
织田英幸
五岛贤司
村上信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Motor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3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42Arrangement of spark plugs or in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3/00Othe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combustion chambers to improve operation
    • F02B23/08Othe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combustion chambers to improve operation with positive ignition
    • F02B23/10Othe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combustion chambers to improve operation with positive ignition with separate admission of air and fuel into cylinder
    • F02B23/104Othe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combustion chambers to improve operation with positive ignition with separate admission of air and fuel into cylinder the injector being placed on a side position of the cylind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1/00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42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 F02F1/4214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ur or more valves per cylind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3/00Pistons 
    • F02F3/26Pistons  having combustion chamber in piston he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3/00Othe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combustion chambers to improve operation
    • F02B23/08Othe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combustion chambers to improve operation with positive ignition
    • F02B23/10Othe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combustion chambers to improve operation with positive ignition with separate admission of air and fuel into cylinder
    • F02B2023/106Tumble flow, i.e. the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main charge flow motion is horizontal
    • F02B2023/107Reverse tumble flow, e.g. having substantially vertical intake 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1/00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 F02B2031/006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having multiple air intake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2Other methods of operation
    • F02B2075/125Direct injection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for spark ignition engines, i.e. not in pre-combustion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275/00Other engines, components or 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02B2275/18DOHC [Double overhead cam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275/00Other engines, components or 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02B2275/48Tumble motion in gas movement in cylind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2001/241Cylinder heads specially adapted to pent roof shape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2001/244Arrangement of valve stems in cylinder heads
    • F02F2001/245Arrangement of valve stems in cylinder heads the valve stems being orientated at an angle with the cylinder ax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其气缸盖在火花塞孔相对侧形成有一对直立进气道,其每一个具有上游侧直立部分和下游侧倾斜部分,分别从气缸盖顶面沿着气缸轴线延伸和渐渐接近火花塞孔、然后与之平行延伸并有一与燃烧室连通的进气口。各进气道的上开口周边沿着火花塞孔上开口周边延伸,而上游侧直立部分离开间隙调整装置向下倾斜延伸而其周边沿其外表面延伸。各进气道可不增加发动机尺寸而获得需要的横剖面面积并在燃烧室内形成合适的进气流。

Description

内燃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安装在机动车或者其它动力机械中的内燃机,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提高吸气效率、使进气流道等的形状最佳化的内燃机。
在一种被安装在机动车或其它动力机械中的燃油喷射火花点燃式的内燃机中,为了减少在排气中的有害成份以及降低燃油消耗等,就要在考虑到发动机的工况的前提下使供入发动机的空气-燃油混合气尽可能地稀。然而,如果采用传统的进气管喷射型式的内燃机(下文中称为进气管-喷射型汽油机),则对混合气可以达到的稀释的程度存在着一个极限。例如,如果混合气太稀,则发动机运行的稳定性就较差。因此,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气缸-喷射型式的内燃机(下文中称为气缸-喷射型汽油机),其中燃油是直接地喷入燃烧室中。
在气缸-喷射型汽油机中,燃油喷射器以及火花塞(更一般地说,是一种燃烧装置)是安装在气缸盖上,因而,进气道的总体形状和横剖面形状就应需要考虑喷油器和火花塞的位置来确定。例如,在具有一个布置在燃烧室上中央部分以便面对燃烧室的火花塞和一个相对于进气门在气缸的径向方向上朝外布置的燃油喷射器的这样一种发动机中,如第5305720号美国专利等中所揭示那样,进气道的理想结构应是在火花塞和喷油器之间的一个位置上从气缸盖上表面直立或笔直地朝着燃烧室延伸。如果采用安装有这样一种直立的进气道的发动机,则是在燃烧室内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向混流(一种从进气道通过活塞上表面附近流向火花塞的垂直方向上的涡流),这样含有燃油的进气流到达火花塞而不会被进入的进气流干扰,从而可实现满意的燃烧。
除了气缸-喷射式汽油机外,如在未经审查的第61-261644号和第63-113115号日本专利公开文本中所揭示的那样,一些火花-点燃式内燃机也设置有直立的进气道。这些设有直立进气道的发动机提高了充气效率,提高了发动机在发动机室内的安装能力。尤其是在一种其气缸是以V型型式布置或者水平地布置的发动机中,发动机上部的宽度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另外,进气管不从气缸盖的侧面突出,就可以节省发动机室的内部空间。
在设置有一个直立进气道的气缸盖上,火花塞和直立进气道都是刚好布置在燃烧室上方,这样经常使恰好位于燃烧室上方的部件的布置发生困难。具体说,在气门驱动系统是一种DOHC的四气门型式或者采用内枢转式摇臂的情形时,为了避免直立进气道与进气和排气凸轮轴、间隙调整装置及其他零部件相干涉,直立进气道不可避免地必须靠近火花塞孔布置。因此,直立进气道的剖面或整体形状必然不象设想的那样令人满意,从而由于吸气效率下降或进气流的形状变坏而常常导致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小或者排气中的有害成份增加。
例如,在一些具有一对用于各气缸的进气道的发动机中,进气道是以这样方式在气缸盖内形成,即它们在气缸盖上表面上的开孔是沿着曲轴轴向大致整齐地位于火花塞孔的两相对侧面上。在这样的发动机中,如果发动机总长减小,则要给予各进气道以足够的横截面面积是困难的。另外,在各直立进气道具有笔直的整体形状和园形横截面的情形时,通过进气道横截面的进气流的分配是均匀的,因而进气就从进气道的进气孔均匀地流入燃烧室,从而不可能在燃烧室内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向混流。
另外,在一些发动机中,如未经审查的第63-113115号日本专利公开文本中所揭示的那样,在气缸盖上每一个气缸形成两对进气道,即两个直立的进气道和两个倾斜的进气道。相联结的各直立的进气道和倾斜的进气道分别布置在进气门轴线的内、外侧并与两者公用的一个共同进气口相连通。换句话说,如在垂直剖面上所示,各个进气道的下端部是急剧地弯向所述的共同进气口。因此,来自这些进气道的进气流在燃烧室内剧烈地互相碰撞,而形成的紊流阻止一种反向混流的形成。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其形状可适合于提高吸气效率和使在燃烧室内的进气流动最佳化的直立进气道的内燃机。
按照本发明一个方案的一种内燃机是由一个形成有一个气缸的气缸体、一个可滑动地容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活塞和一个紧固在气缸体上的气缸盖所组成。所述气缸盖具有一个进气道、一个排气口和一个在气缸盖上形成的燃烧装置安装孔。气缸盖的下表面与气缸的内表面以及活塞的上表面共同构成一个燃烧室。所述进气道具有一个开设在含有气缸轴线的第一假想平面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进气口和一个开设在气缸盖上表面上的上开口。所述排气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假想平面另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燃烧装置安装孔沿着气缸轴线延伸通过气缸盖并具有一个开设在气缸盖上表面上的上开口。进气道上开口的周边沿着燃烧装置安装孔上开口的周边延伸。
这种内燃机的优点在于:即使在进气道是靠近燃烧装置安装孔而形成的情形时,气缸盖的一个绕着燃烧装置安装孔的区域也可有效地用于形成进气道,以便可以使进气道获得所需要的横截面面积。因此,可以在不增加发动机总长等尺寸的情况下提高吸气效率。
燃烧装置安装孔的上开口的周边的形状较理想是圆形。靠近燃烧装置安装孔上开口的进气道上开口周边的一部分形成为使这部分相对于燃烧装置安装孔上开口的周边成弧形凹入。
在以形成带圆形横截面的上开口的燃烧装置安装孔的方式较理想地布置的内燃机中,通过有效地利用一个围绕燃烧装置安装孔的气缸盖区域可以使进气道获得所需要的横截面面积。
按照本发明另一方案的一种内燃机是由一个形成有一气缸的气缸体、一个可滑动地容置在所述气缸中的活塞和一个紧固在所述气缸盖上的气缸盖所组成。气缸盖具有一个进气道、一个排气口和一个在气缸盖上形成的燃烧装置安装孔。气缸盖的下表面与气缸的内表面以及活塞的上表面共同构成一个燃烧室。进气道包括沿着气缸轴线从气缸盖上表面延伸出的一个上游侧直立部分和与所述上游侧直立部分相连通的一个下游侧倾斜部分。所述的下游侧倾斜部分具有一个进气开口,所述的进气开口开设在含有所述气缸轴线的一第一假想平面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排气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假想平面另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的燃烧装置安装孔沿着气缸轴线延伸通过气缸盖。当将进气道和燃烧装置安装孔投影到一包含气缸轴线并垂直于第一假想平面的第二假想平面上,这时所看到的下游侧倾斜部分与燃烧装置安装孔的重叠面积比上游侧直立部分与燃烧装置安装孔的重叠面积要小。
这种内燃机的优点在于:从进气道上游侧直立部分进入下游侧倾斜部分的进气流在进气道内是在进气道横剖面上看时的半径方向上朝外偏离,这样便可以在燃烧室内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向混流。
当将进气道投影到第二假想平面上时,这时看到的在下游侧倾斜部分和气缸轴线之间的距离较理想是随着到进气口的距离减小而增大。
如果采用这种较理想的布置,通过进气道的进气流就会在气缸的半径方向上渐渐地向外偏离,因而就可以适当地形成一种反向的混流。在这种较理想的布置中,当在与第二假想平面平行的垂直剖面上看时,进气道是位于离开燃烧装置安装孔的一个距离上。因此,在一对进气道是在第一假想平面延伸所沿方向的燃烧装置安装孔两侧上形成的这种情形时,则当在与第一假想平面平行的垂直剖面上看时,两个进气道的位置可与燃烧装置安装孔位置靠近。换句话说,当在与第一假想平面平行的垂直剖面上看时,两个进气道可以设置得使它们的下游侧倾斜部分基本上互相平行。这种布置防止了进气流的互相碰撞因而就可以消减在排气中的有害成份。
按照本发明又一种方案的一种内燃机是由一个形成有一气缸的气缸体、一个可滑动地容置在所述气缸中的活塞和一个紧固在所述气缸盖上的气缸盖所组成。气缸盖具有一个进气道、一个排气口和一个在气缸盖上形成的燃烧装置安装孔。
气缸盖的下表面与气缸的内表面以及活塞的上表面共同构成一个燃烧室。进气道包括沿着气缸轴线从气缸盖上表面延伸出的一个上游侧直立部分和与所述上游侧直立部分相连通的一个下游侧倾斜部分。上游侧直立部分具有一个开设在气缸盖上表面上的一个上开口。下游侧倾斜部分具有一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是开设在含有气缸轴线的第一假想平面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排气口开设在第一假想平面另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燃烧装置安装孔沿着气缸轴线延伸通过气缸盖。
这种内燃机还包括:一个用于开闭进气口的进气门、一个用于驱动进气门的摇臂和一个用于消除进气门和摇臂之间间隙并由气缸盖支承的间隙调整装置。所述间隙调整装置沿着含有气缸轴线并与第一假想平面相垂直的一第二假想平面延伸。摇臂沿着第二假想平面延伸并通过间隙调整装置上端以设置在靠近第一假想平面侧的其一个端部处加以支承以使摇臂可绕该上端摆动。当在与第一假想平面平行的垂直剖面上看时,进气道分布在其上开口到其面对间隙调整装置部分范围的一个区域是在离开气缸轴线的一个方向上延伸。
这种内燃机的优点在于:通过有效地利用气缸盖的一个用于形成进气道并围绕间隙调整装置的区域就可以使进气道获得所需要的横截面面积,同时可防止进气道和间隙调整装置之间的干涉。
在按照本发明上述三个方案的这种内燃机中,气缸盖较理想是形成有多个进气道。采用这种较理想的布置,就可以在燃烧室内形成一种均匀的反向混流。
另外,在按照本发明上述三个方案的内燃机中,进气道较理想是独立地形成以便它们相互不连通。采用这种较理想的布置,这些进气道的形状就可以较自由地确定,同时可避免进气道与燃烧装置安装孔干涉。
另外,在按照本发明上述三个方案的内燃机中,气缸盖较理想是形成有两个进气道。这两个进气道应这样形成,以使它们相对于含有气缸轴线并与第一假想平面相垂直的第二假想平面成对称。采用这种较理想的布置,在燃烧室内就可以形成一种均匀的反向混流。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缸-喷射式汽油机的垂直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一个气缸盖和一个气缸的放大的部分垂直剖视图;
图3是表示一个直立的进气道及其周围零件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4是从在图3中所示位置IV看到的一个立体视图;
图5是从在图3中所示位置V看到的一个立体视图;
图6是沿在图3中VI-VI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7是沿在图3中VII-VII线所取的剖视图;以及
图8是沿在图3中VIII-VIII线所取的剖视图。
下面将参照这样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燃机。
在图1中,标号1表示一直立式四缸发动机(下文中仅仅称为发动机)主体,其中的燃烧室、进气系统、排气再循环(EGR)系统等是专门为气缸喷射式而设计的。发动机1包括:一具有四个气缸6的气缸体6’、一与气缸体6’的上表面结合的气缸盖2和可滑动地容置在相应气缸6中的四个活塞7。一屋脊形燃烧室5,例如是由气缸盖2的下表面2a、各气缸6的内周面6a和有关的活塞7的上表面7a所构成。
在发动机1的气缸盖2上安装有用于各气缸的火花塞(更一般的说,为燃烧装置)3和电磁式燃油喷射器4,而燃油从各燃油喷射器4直接喷入相应的燃烧室5中。当在压缩冲程后阶段喷射燃油时,来自燃油喷射器4的雾化燃油可到达之处的各活塞7的上表面7a上形成有一个半球形的凹腔。与一种进气管-喷射型发动机相比较,该发动机1具有一个高的理论压缩比(例如,在此实施例中,约为12)。作为一个气门驱动机构是采用一种DOHC四气门型式,而进气凸轮轴11和排气凸轮轴12可旋转地支承在气缸盖2的上部,分别用于驱动进气门9和排气门10。
在气缸盖2上形成有一个直立的进气道13以在两根凸轮轴11和12之间通过。这个进气道13具有一个进气口131(见图2),该进气口开设在含有气缸轴线LC并在发动机纵长方向(曲轴的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假想平面S1(见图5)一侧的气缸盖2的下表面2a上并且与燃烧室5相连通。通过这进气口131的进气便在燃烧室5内形成一种反向的混流,这在后面予以具体说明。
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含有气缸轴线LC并与第一假想平面S1垂直地延伸的一个平面称为第二假想平面S2。
如同在普通的发动机中那样,气缸盖2在基本水平的方向上还形成有一个排气口14。一个大直径的排气再循环(EGR)通道(未示)与排气道14分开并向下倾斜地延伸。排气道14具有一个排气口141(见图2),该排气口与进气口131相对地开设在第一假想平面S1另一侧的气缸盖2的下表面2a上并且与燃烧室5相连通。
如图1中所示,直立的进气道13通过一进气管21与一恒压箱23相连接,而该恒压箱再与一个节流阀体(未图示)相连接。另一方面,排气道14通过一排气歧管31与一排气管(未图示)相连接,该排气管设有一三通催化器、一消音器等。排气再循环通道通过一个大直径的排气再循环管32与进气歧管21的上游侧相连接,以及一个步进电动机操纵的排气再循环阀33布置在所述的排气再循环管32上。在图1中,标号34表示由排气凸轮轴1 2驱动的、即使在发动机1的怠速过程中也可产生50至60公斤/平方厘米或者更高供油压力的一个高压燃油泵。标号35表示通过各连杆36支承活塞7的一根曲轴。
如图2所示,进气门9和排气门10是分别布置在第一假想平面S1的相对的两侧上。进气侧摇臂53和排气侧摇臂54分别设置在进气门9和进气凸轮轴11之间以及排气门10和排气凸轮轴12之间。这两个摇臂53和54沿着第二假想平面S2延伸。相对于气缸轴线LC倾斜延伸的液压间隙调整器(下文中称为HLAs)51和52直接布置在靠近第一假想平面的摇臂53和54的相应内端部上。所述的HLAs51和52用于调整,即它们分别消除进气门9和摇臂53之间的间隙以及排气门10和摇臂54之间的间隙。摇臂53和54具有被相应的HLAs51和52的上端支承的它们的内端部,以便可以绕着各自的HLAs51和52摆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进气侧和排气侧HLAs51和52均为位于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12和12之间的内枢轴式。
一个用于容置火花塞3的火花塞孔60刚好在燃烧室5之上的一个位置于气缸盖2上形成并从气缸轴线LC向排气门10略微偏移。这个火花塞孔60穿过气缸盖2并相对于气缸轴线LC略微倾斜。火花塞孔60具有开设在气缸盖下表面2a上的一个下开孔601(图3)和开设在气缸盖顶面2b上的一个上开孔602。
请看图3至图5,下面将说明本实施例的直立进气道的形状。
如图3至图5所示,每一个气缸6的直立进气道13是由从气缸盖2的上表面2b向下延伸的一对独立的进气道13A和13B(下文中称为第一和第二进气道)所组成。这两个进气道13A和13B在发动机的纵长方向上分别位于火花塞孔60的相应前后侧上并这样形成以相对于第二假想平面S2成对称。第一进气道13A具有一个开设在第一假想平面S1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2a上并与燃烧室5相连通的进气口131A,和一个开设在气缸盖2顶面2b上的上开口132A(图3)。同样地,第二进气道13B具有一个进气口131B(图5)和一个上开口132B(图4)。第一和第二进气道的上开口132A和132B是在发动机纵长方向上分别相对于火花塞孔60的向前和向后的位置开设在气缸盖2的上表面2b上。第一进气道13A和第二进气道13B的上开口132A和132B的周边133A和133B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弯曲:其靠近火花塞孔60的上开口602的边缘部134A和134B是以离开所述上开口一个足够的距离沿着上开孔602的火花塞孔60的上开孔602的周边603延伸。在火花塞孔60的上开孔602的周边其形状如图5中所示是圆形的情形时,进气道周边的上部134A和134B是相对于火花塞孔的开孔602的周边成凹入的弧形。这就可以使进气道13A和13B设置得比较靠近气缸轴线LC,这样就可以使发动机1在长度方向的尺寸(发动机总长度)减小而同时保持各进气道13A和13B所需要的横截面面积。
当在与第二假想平面相平行的垂直剖面上看时(即在图3中所示),第一进气道13A包括沿着气缸轴线LC从气缸盖2的上表面2b向下延伸的一个上游侧直立部分13AV,和与上游侧直立部分13AV光滑地相连接并与之连通的一个下游侧倾斜部分13AS。所述的下游侧倾斜部分13AS从上游侧直立部分13AV朝着进气口131A向下并相对于气缸轴线LC倾斜地延伸。在倾斜部分13AS和气缸轴线LC之间的水平距离是随着到进气口131A或者在进气口和测量所述水平距离所在位置之间的一个垂直距离的减少而增加。当将进气口13A和火花塞孔60投影到第二假想平面S2上时看,下游侧倾斜部分13AS与火花塞孔60的重叠面积(进气道的每单位长度)要小于上游侧直立部分13AV与火花塞孔60的重叠面积。类似地,第二进气道13B包括一上游侧部分13BV(图6)和一下游侧倾斜部分13BS(图7和8)。倾斜部分13AS和13BS的每一个要形成得其横剖面的形状渐渐地变平,而此时发动机的宽度方向的尺寸随着到开口朝着燃烧室5的各进气口131A、131B(图5)的垂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另一方面,各倾斜部分13AS、13BS在发动机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是随着到各进气口131A、131B的距离的减小而渐渐略微增加,因此允许各倾斜部分在其到各进气口131A、131B的整个长度上具有足够的横剖面面积。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进气道13A和13B各自都具有如从前侧所示的上述的整体形状以及横剖面形状;因此,进气流(用箭头指示)一旦在它从直立部分13AV、13BV向着倾斜部分13AS、13BS前进时而接近气缸轴线LC,则进气流在它接近进气口131A、131B时便采取其离开气缸轴线LC的路线。另外,由于各倾斜部分13AS、13BS的宽度渐渐变窄,在倾斜部分中的进气流在它接近进气口时就渐渐地集中或者聚集。这样,进气在一个远离气缸轴线的位置上流入燃烧室5中,以在活塞7的顶面上沿着凹腔8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向混流70。
当在与第一假想平面S1(即如在图4中所示)平行的垂直剖面上看时,第一和第二进气道13A和13B中的每一个在从上开口132A、132B到一面对各HLA51、52的上端的部分的范围内的区域倾斜地向下,即在远离HLA51、52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各进气道13A、13B与HLA51、52相邻的区域(从面对HLA51、52上端的部分到面对其下端的部分的范围内的区域)基本与气缸轴线LC相平行地延伸而在进气道13A、13B和HLA51、52之间保持一个预定的距离(在此实施例中,为几毫米)或者比预定距离更大的距离。如在图6中所示,各进气道13A、13B与HLA51、52相邻的区域在发动机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则比上开口132A、132B的略小,而在发动机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比上开口132A、132B的略大,这样就确保了进气道的必需和足够的横剖面面积。另外,当在与第一和第二两个假想平面S1和S2都垂直的水平剖面上看各进气道13A、13B与HLA52、52相邻的区域时,进气道13A、13B的周边135A、135B面对HLA51、52的部分是沿着HLA51、52的外表面51a、52a延伸,由此可以在不增加发动机长度的情况下提供所需要的横剖面面积。
如图4中所示,进气道13A和13B的下游侧倾斜部分13AS和13BS以随着它们到燃烧室5的距离的减小而渐渐地靠近火花塞孔60这样一种方式相对于气缸轴线LC倾斜地延伸并然后基本上与气缸轴线LC相平行地延伸。所以,来自进气道13A和13B的进气流进入燃烧室5而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前进,由此避免由进气流碰撞所产生的紊流。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在气缸盖2上所形成的直立的进气道13可以顺畅地将进气引入燃烧室5而同时保持到进气/排气侧的HLA51、52或者到火花塞孔60的距离。因此,在燃烧室5内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向混流而可以防止由进气流碰撞引起的紊流,因而就提高了热效率。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采用直立的进气道13和内枢轴式的进气侧摇臂53和排气侧摇臂54,在进气凸轮轴11和进气凸轮轴12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减小。这就可以减小气缸盖2的宽度,因而提高了发动机在发动机室内的安装能力、减轻发动机的重量和扩大用于安装气门驱动系统的空间。此外,进气凸轮轴11和排气凸轮轴12可以由剪刀动作式传动装置或其它传动装置相联系,因而不需要减小在进气门9和排气门10之间的角度。
另外,在此实施例中,进气侧摇臂53和排气侧摇臂54是一种内枢轴式,因而,可以使燃油喷射器4的安装角度(在燃油喷射器和气缸轴线LC之间的角度)减小,由此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其原因如下所述。当一种气缸-喷射汽油机处在低负荷区域例如在怠速过程中运行时,燃油是在压缩冲程的后期喷入在活塞7顶面上的凹腔8中。因此,为了提高在低负荷工作区域过程中的燃油喷射的控制能力,即使当活塞7的位置比较低时燃油也应理想地喷入所述的凹腔8中。换句话说,由于在此实施例中可以使燃油喷射器4的安装角度减小,即使当喷射时间提前或喷射时间间隔延长时,散布到凹腔8外面的雾化燃油量也会减小,因此就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降低燃油消耗进并且还使由于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排气中的有害成份得到削减。
在一个高负荷工作区域中,燃油在吸气冲程的前期喷射,因而在这种情形时,被雾化的燃油应与在燃烧室5内的空气理想地均匀混和以使粘在气缸内表面上的燃油可以减少到最小程度。换句话说,由于在此实施例中可以使燃油喷射器4的安装角度减小,就可以使来自燃油喷射器4的雾化的燃油粘在气缸内表面上的量减少,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以及减少由于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在排气中的有害成份。
前述的是该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应注意到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是应用在一种直排四缸四气门型式的气缸-喷射汽油机上,但是它还可以应用在一种具有不同数目气缸或者不同的气缸布置的发动机,例如一种单缸发动机或者一种V型六缸发动机、一种三气门或者五气门发动机、或者一种进气管-喷射汽油机。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假想平面S1是与曲轴轴线相平行的,但是它可以相对于曲轴轴线以所需要的角度倾斜。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是应用在将火花塞设置在燃烧室的中央而燃油喷射器设置在同一燃烧室的一侧这样的布置中,但是它还可以应用在火花塞和燃油喷射器与上述相反地设置的布置中。另外,应注意到所述装置的结构、直立进气道的形状等在不违背本发明要旨的情况下可以给予修改。

Claims (18)

1.一种内燃机,它包括:一个形成有一个气缸的气缸体;一个可滑动地容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活塞;和一个紧固在气缸体上的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具有一个进气道、一个排气口和一个在气缸盖上形成的燃烧装置安装孔,所述气缸盖的下表面与气缸的内表面以及活塞的上表面共同构成一个燃烧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道具有一个开设在包含气缸轴线的第一假想平面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的进气口和一个开设在所述气缸盖顶面上的上开口;所述排气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假想平面另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燃烧装置安装孔沿着气缸轴线延伸通过气缸盖并具有一个开设在气缸盖顶面上的上开口;以及进气道上开口的周边沿着燃烧装置安装孔上开口的周边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装置安装孔的上开口的周边的形状是圆形的,以及,所述进气道的上开口的周边靠近所述燃烧室装置安装孔的上开口的部分形成得使所述部分可相对于燃烧室装置安装孔的上开口周边成凹入的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盖形成有多个各对应于所述进气道的进气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进气口是独立地形成以使它们互相不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形成有两个各对应于所述进气道的进气口,以及所述两个进气口形成得相对于包含气缸轴线的第二假想平面成对称并与第一假想平面垂直。
6.一种内燃机,它包括:一个形成有一气缸的气缸体;一个可滑动地容置在所述气缸中的活塞;和一个紧固在所述气缸盖上的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具有一个进气道、一个排气口和一个在气缸盖上形成的燃烧装置安装孔;气缸盖的下表面与气缸的内表面以及活塞的上表面共同构成一个燃烧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气道包括沿着气缸轴线从气缸盖上表面延伸出的一个上游侧直立部分和与所述上游侧直立部分相连通的一个下游侧倾斜部分;所述下游侧倾斜部分具有一个开设在包含气缸轴线的第一假想平面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排气口开设在第一假想平面另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燃烧装置安装孔沿着气缸轴线延伸通过气缸盖;以及,当将进气道和燃烧装置安装孔投影到一包含气缸轴线并与第一假想平面垂直的第二假想平面上时所看到的下游侧倾斜部分与燃烧装置安装孔的重叠面积比上游侧直立部分与燃烧装置安装孔的重叠面积要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当将进气道投影到第二假想平面上时所看到的在下游侧倾斜部分和气缸轴线之间的距离是随着到进气口的距离减小而增加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盖形成有多个各对应于所述进气道的进气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进气口独立地形成以使它们相互不连通。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盖形成有两个各对应于所述进气道的进气口;以及,所述的两个进气口形成得使它们相对于所述第二假想平面成对称。
11.一种内燃机,它包括:一个形成有一气缸的气缸体、一个可滑动地容置在所述气缸中的活塞,和一个紧固在所述气缸盖上的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具有一个进气道、一个排气口和一个在气缸盖上形成的燃烧装置安装孔;所述气缸盖的下表面与气缸的内表面以及活塞的上表面共同构成一个燃烧室,所述的进气道包括沿气缸轴线从气缸盖上表面延伸出的一个上游侧直立部分和与所述上游侧直立部分相连通的一个下游侧倾斜部分;所述上游侧直立部分具有一个开设在气缸盖上表面上的一个上开口,所述下游侧倾斜部分具有一个开设在包含气缸轴线的第一假想平面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排气口开设在第一假想平面另一侧的气缸盖下表面上并与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燃烧装置安装孔沿气缸轴线延伸通过气缸盖;一个用于开闭进气口的进气门;一个用于驱动所述进气门的摇臂;和一个用于消除进气门和摇臂之间间隙并由气缸盖支承的间隙调整装置,所述间隙调整装置沿包含有气缸轴线并与第一假想平面相垂直的一第二假想平面延伸;所述摇臂沿第二假想平面延伸并通过间隙调整装置上端以设置在靠近第一假想平面侧的其一个端部可摆动地加以支承;当在与第一假想平面平行的垂直剖面上看时,进气道分布在其上开口到其面对间隙调整装置的上端的部分范围内的一个区域是在离开气缸轴线的一个方向上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当在与第一和第二假想平面都垂直的横剖面上看时,进气口周边面对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的部分是沿着所述间隙调整装置的外表面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盖形成有多个各对应于所述的进气道的进气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进气口是独立地形成得使它们相互不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盖形成有两个各对应于所述的进气道的进气口,以及所述的两个进气口形成得相对于第二假想平面成对称。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装置安装孔具有一个开设在气缸盖顶面上的上开口,以及所述的进气道的上开口的周边是沿着燃烧装置安装孔的上开口周边延伸。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当将进气道和燃烧装置安装孔投影到第二假想平面上看时,所述的下游侧倾斜部分与燃烧装置安装孔的重叠面积要比所述的上游侧直立部分与燃烧装置安装孔的重叠面积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当将进气道投影到第二假想平面上看时,下游侧倾斜部分和气缸轴线之间的距离是随着到进气口的距离减小而增加。
CN97102900A 1996-02-29 1997-02-28 内燃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44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043455A JP2982682B2 (ja) 1996-02-29 1996-02-29 内燃機関
JP043455/96 1996-02-29
JP043455/1996 1996-0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44A true CN1163344A (zh) 1997-10-29
CN1124408C CN1124408C (zh) 2003-10-15

Family

ID=12664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029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4408C (zh) 1996-02-29 1997-02-28 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762042A (zh)
JP (1) JP2982682B2 (zh)
KR (1) KR100245315B1 (zh)
CN (1) CN1124408C (zh)
DE (1) DE19708288B4 (zh)
SE (1) SE517658C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6974A (zh) * 2014-02-28 2014-05-21 湖北三江船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高速汽油机缸内气流流动的设备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6284A (en) * 1995-05-15 1998-11-17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take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intake passage sec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19741380C2 (de) * 1996-09-20 2000-12-28 Fev Motorentech Gmbh Hubkolbenbrennkraftmaschine mit Kraftstoffdirekteinspritzung über einen einlaßseitig angeordneten Injektor
JP3783747B2 (ja) * 1997-05-27 2006-06-0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2982754B2 (ja) * 1997-07-25 1999-11-29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筒内噴射型火花点火式内燃エンジン
DE69915534T2 (de) * 1998-05-11 2004-08-05 Yamaha Hatsudoki K.K., Iwata Brennkraftmaschine
DE19962293A1 (de) 1999-12-23 2001-06-28 Fev Motorentech Gmbh Hubkolbenbrennkraftmaschine mit Kraftstoffdirekteinspritzung über einen einlassseitig angeordneten Injektor
AU2001237137B2 (en) * 2000-03-03 2005-09-15 Orbital Australia Pty Lt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control
AUPQ604000A0 (en) * 2000-03-03 2000-03-30 Orbital Engine Company (Australia) Proprietary Limit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control
JP4270736B2 (ja) * 2000-09-29 2009-06-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ポート構造
FR2819015B1 (fr) * 2000-12-28 2003-05-23 Renault Systeme d'admission de gaz dans une chambre de combustion comportant des moyens de deflexion
DE10354682B4 (de) 2003-11-22 2016-05-04 Fev Gmbh Hubkolbenbrennkraftmaschine mit Kraftstoffdirekteinspritzung über einen einlaßseitig angeordneten Injektor
JP4171911B2 (ja) * 2004-03-18 2008-10-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883139U (zh) * 2012-02-04 2013-04-17 D.恩德里戈 飞机发动机的汽缸盖以及汽缸体与汽缸盖的组件
US20130333656A1 (en) * 2012-02-04 2013-12-19 David Endrigo Valve seats for cylinder heads in aircraft engines
JP6237475B2 (ja) * 2014-05-30 2017-11-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筒内直接噴射式内燃機関及び筒内直接噴射式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6874653B2 (ja) * 2017-11-09 2021-05-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3548A (en) * 1975-05-29 1976-08-10 Aldo Celli Engine with die cast static parts
JPS61261644A (ja) * 1985-05-16 1986-11-19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の頭上カム軸式エンジン
JPS63113115A (ja) * 1986-10-31 1988-05-18 Suzuki Motor Co Ltd 四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GB8913682D0 (en) * 1989-06-14 1989-08-02 Vincent Patents Ltd Valve 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5487365A (en) * 1991-02-21 1996-01-3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Induction system for engine
JP3082403B2 (ja) * 1992-02-27 2000-08-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2792308B2 (ja) * 1992-02-28 1998-09-0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筒内噴射型内燃機関
US5305720A (en) * 1992-02-28 1994-04-26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3523278B2 (ja) * 1992-08-28 2004-04-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燃焼室
JPH0693868A (ja) * 1992-09-09 1994-04-05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3631770B2 (ja) * 1993-01-22 2005-03-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H07197848A (ja) * 1993-12-29 1995-08-01 Yamaha Motor Co Ltd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EP0676533B1 (de) * 1994-04-09 1997-09-24 Adam Opel Ag Einlasskanalsystem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JPH08246878A (ja) * 1995-03-09 1996-09-24 Toyota Motor Corp 筒内噴射式火花点火機関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6974A (zh) * 2014-02-28 2014-05-21 湖北三江船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高速汽油机缸内气流流动的设备及方法
CN103806974B (zh) * 2014-02-28 2016-04-27 湖北三江船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高速汽油机缸内气流流动的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08C (zh) 2003-10-15
SE517658C2 (sv) 2002-07-02
US5762042A (en) 1998-06-09
JP2982682B2 (ja) 1999-11-29
DE19708288B4 (de) 2007-10-31
JPH09236044A (ja) 1997-09-09
SE9700692D0 (sv) 1997-02-26
KR970062300A (ko) 1997-09-12
DE19708288A1 (de) 1997-09-18
KR100245315B1 (ko) 2000-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08C (zh) 内燃机
KR100363852B1 (ko) 자동차용린번엔진
AU657392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49904A (zh) 缸内喷油式内燃机
JP4501832B2 (ja) 火花点火式直噴エンジン
CN1176338A (zh) 直喷燃油式发动机
US6131554A (en) Engine having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US6363903B1 (en) Intake port structure in four-stroke 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650669B2 (ja) 2サイクル火花点火内燃エンジンおよびその作動方法
JPH108971A (ja) 筒内燃料噴射式エンジン
US4938191A (en) Induction device for multi-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7296563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take device
US5040496A (en) Two-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982754B2 (ja) 筒内噴射型火花点火式内燃エンジン
US6267096B1 (en) Three-valve cylinder head system
CN100549386C (zh) 窄角v型发动机
CN1916373A (zh) 燃料喷射型内燃机和设置有该内燃机的车辆
JPH07117019B2 (ja) 2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CN204312236U (zh) 燃料喷射器系统
US20010018904A1 (en) Combustion chamber structure of in-cylinder fuel injection type engine
JPH09317476A (ja) 筒内燃料噴射式エンジン
CN1200432A (zh) 二冲程循环内燃机
JP3094215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US6431137B1 (en) Cylinder head assembly for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CN115698479A (zh) 活塞、内燃发动机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