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30805A -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30805A
CN116330805A CN202310341940.6A CN202310341940A CN116330805A CN 116330805 A CN116330805 A CN 116330805A CN 202310341940 A CN202310341940 A CN 202310341940A CN 116330805 A CN116330805 A CN 116330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ding
laminating
curved surface
top plat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19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智鹏
范柳彬
陈源源
杨泽明
冯士振
赵晶晶
赵栋
徐玉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419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308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30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0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 B32B37/00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to avoid air inclu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其中,贴合装置用于屏体与曲面结构的贴合,包括:顶板;衬垫,设置于所述顶板一侧,所述顶板在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衬垫至少部分重叠;辅助贴合单元,设置于所述衬垫区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设置,所述辅助贴合单元包括支撑部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顶板一侧端部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表面朝向所述顶板的方向凸出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能够简化工艺、提高贴合质量。

Description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移动显示设备中,具有曲面边缘的显示面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曲面屏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好的立体感以及更高的屏占比,因此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而在曲面显示屏的制备过程中,通常设置有将已加工完成的屏体粘接至两侧具有曲面区域的盖板这一步骤,在此工艺步骤中,屏体与盖板的贴合常因曲面区域的存在而出现粘接不完整、留有气泡、屏体裂纹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良率。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高贴合质量的贴合装置以及相应的贴合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其中贴合装置能够改善屏体与具有曲面区域的盖板之间的贴合质量。
第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贴合装置,用于屏体与曲面结构的贴合,贴合装置包括:顶板;衬垫,设置于顶板一侧,顶板在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与衬垫至少部分重叠;辅助贴合单元,设置于衬垫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辅助贴合单元包括支撑部和转动连接于支撑部靠近顶板一侧端部的贴合部,贴合部靠近顶板的一侧表面朝向顶板的方向凸出设置。辅助贴合单元能够由内至外地对曲面区域进行贴合,防止其中空气残留,产生气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板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表面形状与曲面结构的表面形状相匹配,安装槽包括主体区以及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主体区两侧的曲面区;贴合部包括贴合板,曲面区靠近衬垫的一侧表面为第一弧形面,贴合板靠近顶板的一侧表面为第二弧形面,第二弧形面的半径小于第一弧形面的半径。弯曲半径更小的贴合板能够减小待贴合屏体与曲面结构之间的抵接区域,提高贴合精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贴合板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且贴合板在第三方向上的延伸尺寸大于或等于曲面区在第三方向上的延伸尺寸,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两两相交。保证抵接区域在第三方向上能够延伸超过屏体,确保边缘区域的贴合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曲面区具有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N个子区,贴合板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N块子贴合板,子贴合板与子区一一对应设置,子贴合板在第二弧形面中的半径小于与其对应设置的子区在第一弧形面中的半径。将贴合板根据弯曲半径不同划分为多个子贴合板能够进一步提高贴合质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3≤N≤6。在提高贴合精度的基础上保持较低的加工成本。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支撑部包括支撑杆,支撑杆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尺寸可调。支撑杆能够为贴合板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并辅助调整贴合板位置及角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支撑杆包括液压伸缩杆、弹簧伸缩杆、阻尼支撑杆中的至少一者。支撑杆在自身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可调,以便于调整贴合板的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贴合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基板和柔性衬垫,柔性衬垫设置于基板靠近顶板的一侧。基板能够提供所需的贴合压力,柔性衬垫则能够防止屏体损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贴合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延伸尺寸为5~8mm。贴合板具有合适的延伸尺寸,以扩大该贴合装置的适用范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辅助贴合单元还包括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连接于支撑部与贴合部之间,并与支撑部以及贴合部均转动连接。转动连接件能够使得支撑部与贴合部之间的角度调整更加灵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转动连接件与贴合部可拆卸连接。通过拆卸转动连接件能够更换不同的贴合部,扩大贴合装置的适用范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贴合装置还包括承载膜,承载膜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设置于衬垫与顶板之间以及辅助贴合单元与顶板之间。承载膜能够对待贴合的屏体进行定位,进而提高贴合过程中的对位精度以及贴合质量。
第二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贴合方法,包括:提供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提供屏体与曲面结构,将曲面结构与顶板固定设置,将屏体设置于衬垫与曲面结构之间,屏体包括中央区和边缘区,衬垫在屏体上的正投影与中央区相重合;将衬垫靠近顶板,使中央区与曲面结构相抵接并贴合;调整辅助贴合单元的位姿,使贴合部将边缘区靠近中央区的一端与曲面结构相抵接并贴合;驱动贴合部转动,使屏体与曲面结构相抵接的区域沿由中央区指向边缘区的方向移动并依次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中在衬垫的两侧设置有辅助贴合单元,该结构用于对屏体与曲面结构的曲面边缘进行贴合,辅助贴合单元具有相互转动连接的支撑部以及贴合部,且贴合部的表面朝向靠近顶板的一侧凸出,由此,在进行贴合时能够保持屏体与曲面结构的抵接区域宽度较窄,由此能够通过调整辅助贴合单元的位置以及贴合部相对于支撑部的转动来对屏体进行逐步贴合,也即沿屏体的中央指向边缘的方向逐渐压紧、贴合,能够避免曲面导致的贴合气泡问题,同时能够使得粘接更加均匀、牢固,从而改善整体粘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贴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贴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区域P的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
100-贴合装置;200-屏体;300-曲面结构;
10-顶板;20-衬垫;30-辅助贴合单元;40-承载膜;50-中央区;60-边缘区;
11-安装槽;31-支撑部;32-贴合部;33-转动连接件;
111-主体区;112-曲面区;321-第二弧形面;322-子贴合板;323-基板;324-柔性衬垫;
1121-第一弧形面;1122-子区;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申请,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现有的移动显示设备市场中,曲面屏的占比正在逐渐提高,曲面屏通常具有位于中部的平直区以及位于平直区域相对两侧的曲面区域,通过两侧的曲面边缘能够提供更好的立体感以及更高的屏占比,也即能够改善显示效果。在此基础上,显示装置中通常需要在屏体的最外侧设置盖板,以提供保护作用,曲面屏则需要将屏体粘接至具有曲面区域的曲面盖板。现有的贴合装置通常包括承载膜和衬垫,采用绷紧承载膜的方式对屏体进行定位,同时通过仿形衬垫将屏体与曲面盖板相互压紧贴合。
在此基础上,申请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在采用现有的贴合装置对屏体与曲面盖板进行贴合时,由于盖板在曲面区域中具有一定的弯曲弧度,随着衬垫的受压形变屏体易在内侧未粘接时与曲面区域的外侧边缘首先产生接触,因此在曲面区域中易出现贴合气泡、贴合不均匀、屏体裂纹等质量问题,导致产品良率下降。
并且,因各个型号的曲面盖板具有不同宽度、不同弧度、不同间距的曲面区域,贴合装置中的衬垫需要进行定制,而通常由硅胶制成的衬垫具有较大的弹性,其受压易形变,且形变后其表面曲率变化不易控制,设计难度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贴合装置以及相应的贴合方法,该贴合装置具有衬垫以及设置于衬垫两侧的辅助贴合单元,在进行贴合时,通过衬垫压紧曲面结构中部的平直区域,曲面区域中则通过辅助贴合单元沿由平直区域指向曲面区域的方向逐渐压合,以避免出现贴合气泡,改善屏体与曲面结构的贴合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以下的实施例仅以采用该贴合装置对屏体与曲面盖板进行粘接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提供的贴合装置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具有曲面区域的贴合工艺中并对其进行保护。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贴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贴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贴合装置100,用于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的贴合,贴合装置100包括顶板10、衬垫20以及辅助贴合单元30,衬垫20设置于顶板10一侧,顶板10在第一方向X上的正投影与衬垫20至少部分重叠。辅助贴合单元30设置于衬垫20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的两侧,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设置,辅助贴合单元30包括支撑部31和转动连接于支撑部31靠近顶板10一侧端部的贴合部32,贴合部32靠近顶板10的一侧表面朝向顶板10的方向凸出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屏体200粘接至曲面结构300的贴合装置100,其中包括用于承载曲面结构300的顶板10、用于承托屏体200并对曲面结构300中部的平直区域进行压合的衬垫20以及用于对曲面结构300两侧的曲面区域进行压合的辅助贴合单元30。
具体地,顶板10设置于衬垫20以及辅助贴合单元30的上方,用于固定待粘接的曲面结构300,该顶板10可以为通过设置槽体将曲面结构300卡接与其中,或者,顶板10可以采用夹持、贴合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特定的限定,只需能够连接牢固且不会对曲面结构300造成损伤即可。
衬垫20设置于曲面结构300远离顶板10的一侧,用于在粘接过程中承托、压紧位于中部的平直区域中的屏体以及曲面结构300,使两者形成粘接连接,也即衬垫20仅用于不具有曲面弧度的部分区域的按压及贴合。在此基础上,衬垫20的设计及制备可以省去对应曲面区域的部分表面形状以及形变程度等的考虑,将衬垫20靠近顶板10的一侧表面直接设置为平面或近似平面。基于此,衬垫20整体则可以为长方体或横截面为形状相同的倒梯形的立体结构等,以在保证整体结构稳定的同时简化衬垫20的设计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衬垫20在第二方向Y上的延伸尺寸可以根据待粘接的曲面结构300进行设计,也即与曲面结构300中平直区域在该方向上的延伸尺寸相关。在此基础上,衬垫20应主要与前述平直区域对应设置,但可以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即衬垫20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的两侧边缘与曲面结构300中平直区域的边界线可以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差异、不完全严格对应。
当衬垫20在第二方向Y上的延伸尺寸小于平直区域的延伸尺寸时,可以相应调整衬垫20两侧的辅助贴合单元30的设置位置,使其靠近平直区域,由平直区域的边缘部分开始向外进行压合粘接。当衬垫20在第二方向Y上的延伸尺寸大于平直区域在该方向上的延伸尺寸时,可以相应改变衬垫20在该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缘部分的形状,使其形成一定的弧面,以与相邻曲面区域的部分边缘相匹配。本申请对此不作特定的限定,可以根据加工及使用条件进行设计,只需将边界差异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贴合单元30,辅助贴合单元30设置于衬垫20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也即可以与待粘接的曲面结构300中位于平直区域两侧的曲面区域对应设置。辅助贴合单元30用于实行前述曲面区域中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的贴合固定,其中,辅助贴合单元30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支撑部31与贴合部32,贴合部32设置于支撑部31靠近顶板10的一侧端部,支撑部31用于将贴合部32承托至预设位置,贴合部32则相应地用于对屏体200进行按压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的曲面屏显示装置通常在自身相对的两侧边缘处同时设置有曲面区域,与之相对应地,辅助贴合单元30可以同时设置于衬垫20的两侧,以保证各个曲面区域中的贴合质量。即贴合装置100中的辅助贴合单元30应与待粘接的曲面结构300中得曲面区域保持相同的数量并在位置方面相互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贴合部32靠近顶板10的一侧表面朝向顶板10所在方向凸出设置,以使得贴合部32的该表面进行按压时、也即该表面将待粘接的屏体200压紧至曲面结构300时,能够保证贴合部32与屏体200相抵接的区域在第二方向Y上的延伸尺寸较小,至少应小于曲面区域在该方向上的延伸尺寸。在此基础上,能够通过该抵接区域的移动使得曲面区域内的贴合产生前后顺序,并藉由由内至外的贴合顺序排出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之间的空气,避免产生气泡。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贴合部32与支撑部31转动连接,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贴合部32的表面形状以及相对于支撑部31转动的方式来使得前述抵接区域移动。具体地,可以在进行贴合之前首先将辅助贴合单元30调整至自身靠近衬垫20的一侧边缘与屏体200未被衬垫20按压的部分区域靠近衬垫20的一侧边缘相齐平,使得贴合部32能够由最靠近衬垫20的内侧开始,逐步向外按压,沿第二方向Y由内至外地进行贴合,由此能够将内侧的空气逐步向外挤出,避免在贴合区中产生气泡。同时,通过调整支撑部31的位置以及贴合部32的旋转半径等,即可较为便利地控制屏体200所受到的贴合压力,避免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之间出现贴合力度过轻导致贴合易剥离或贴合力度过大导致屏体开裂等问题,有效改善贴合质量,提高产品良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顶板10设置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内表面形状与曲面结构300的表面形状相匹配,安装槽11包括主体区111以及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主体区111两侧的曲面区112。贴合部32包括贴合板,曲面区112靠近衬垫20的一侧表面为第一弧形面1121,贴合板靠近顶板10的一侧表面为第二弧形面321,第二弧形面321的半径小于第一弧形面1121的半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100包括用于固定曲面结构300的顶板10,可选地,顶板10中可以设置有安装槽11,并采用将曲面结构300粘接或卡接于该槽中的方式将其固定至顶板10,此时,安装槽11的内表面形状可以与曲面结构300的表面形状保持相同,也即包括位于中部、与平直区域相对应的主体区111,以及设置于主体区111两侧、具有弧形面的曲面区112。
在此基础上,贴合部32中待与屏体200相抵接的部分结构可以为具有弧形面的板状件,即采用贴合板的形式,并使该板状件具有一定弧度,以减小贴合过程中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相抵接的区域面积,形成由内至外的逐步粘接过程。将贴合部32的贴合板设置为弧形板状件能够使得贴合部32便于加工,同时也便于对靠近顶板10的一侧表面弧度进行调整。可以理解的是,贴合板的弧度指的是向靠近顶板10的方向凸出,在与屏体200的曲面区域延伸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也即第三方向Z上,贴合板可以沿直线延伸,具体延伸轨迹可以根据曲面区域的形状及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进一步地,可以将安装槽11内,曲面区域112的内侧表面记为第一弧形面1121,将贴合板靠近顶板10的一侧表面为第二弧形面321,也即将贴合板的该侧表面设置为向顶板10方向凸出的弧形面,该第二弧形面321的半径应小于第一弧形面1121的半径,以通过两个半径不相同的弧形面使得贴合时的抵接区域缩小,并且便于通过贴合部32自身的转动由内至外地对屏体200进行按压、贴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贴合板沿第三方向Z延伸设置,且贴合板在第三方向Z上的延伸尺寸大于或等于曲面区112在第三方向Z上的延伸尺寸,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与第三方向Z两两相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贴合板用于进行曲面区112对应位置的压紧贴合,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贴合的均匀性,在第三方向Z上,贴合板的延伸尺寸应大于或等于屏体200的延伸尺寸,并且,贴合板在第三方向Z上延伸的区域应能够覆盖屏体200在该方向上的延伸区域,即当贴合部32与屏体200相抵接时,其形成的抵接区域应能够沿第三方向Z纵贯屏体200,从而保证屏体200的边缘区域也能够具有良好的贴合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三方向Z上,贴合板可以为整体延伸设置,即贴合板在第三方向Z上延伸的区域均覆盖屏体200在该方向上的延伸区域,或者,贴合板在该方向上还可以由多块贴合板相接排布构成,并使得多块贴合板在在第三方向Z上延伸的区域之和覆盖屏体200在该方向上的延伸区域,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定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区域P的放大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曲面区112具有沿第二方向Y依次设置的N个子区1122,贴合板包括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的N块子贴合板322,子贴合板322与子区1122一一对应设置,子贴合板322在第二弧形面321中的半径小于与其对应设置的子区1122在第一弧形面1121中的半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辅助贴合单元30设置于衬垫20两侧,用于将屏体200压紧、贴合至曲面结构300具有弧形曲面的区域中。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贴合精度、更加灵活地控制不同位置上的贴合压力,可以将贴合板设置为由多个子贴合板322拼接形成。这些子贴合板322沿第二方向Y依次设置,且多块子贴合板322靠近顶板10的一侧表面相互拼接后即可形成第二弧形面321。
在对贴合板322进行划分时,可以首先将曲面区112根据自身内表面弧度设计划分为多个子区1122,并根据子区1122的数量及位置对应地将贴合板划分为多块子贴合板322。在每一对对应设置的子区1122与子贴合板322中,子贴合板322由第二弧形面321划分而来的表面、也即靠近顶板10的一侧表面的半径应对应小于该子区1122的半径,使得每个子区1122内部也能够形成沿主体区111指向曲面区112方向的逐步贴合。通过子区112以及子贴合板322的对应设置,能够更为精细地控制抵接区域的大小以及各个位置上的贴合压力,进一步提高贴合过程的均匀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控制辅助贴合单元30进行贴合的过程中,多块子贴合板322可以相互独立地分别进行控制,也即各块子贴合板322之间相互断开并分别与支撑部31进行连接,从而分别调整各个子贴合板322的位置,使得各个子贴合板322沿主体区111指向曲面区112的方向依次将各个子区1122中的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压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2≤N≤8。通过将N的数值范围控制在此区间,能够更容易实现。
优选地,3≤N≤6。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每块贴合板可以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的子贴合板322,具体地,设置于衬垫20某一侧的贴合板可以包括3~6块子贴合板322,如前所述地,将安装槽11的曲面区112以及贴合板相互对应地划分为多个子部分,能够通过针对性地调整每个子贴合板322的半径来使得对贴合过程的控制更加灵活。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每块贴合板划分为3~6块子贴合板,以在一定程度提高灵活性的同时避免子贴合板划分过细导致的加工成本上升。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第一弧形面1121划分为多个子区1122的过程中,可以均匀划分为多个等宽的子区1122,或者,为了进一步提高贴合精度,可以根据第一弧形面1121各个区域中的具体弧度进行划分。具体地,可以首先对第一弧形面1121进行检测,针对其中弯曲程度较大、也即对应弯曲半径较小的部分区域,可以提高划分出的子区1122的数量,相对地,针对弯曲程度较小、对应弯曲半径较大的平缓区域,则可以减少划分子区1122的数量,从而针对性地设置子贴合板322,进一步提高贴合精度以及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部31包括支撑杆,支撑杆在第一方向X上的延伸尺寸可调。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撑部31用于将贴合部32承托至预设位置并在贴合过程中施加按压作用力,并且与贴合部32转动连接,以实现抵接区域的移动。基于此,支撑部32可以包括支撑杆,该支撑杆可以设置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在靠近顶板10的一侧端部与贴合部32相连接。同时,为了适配贴合部32在抵接贴合的过程中的移动以及施加不同的贴合压力,支撑部31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尺寸可调的支撑杆,并通过调整其自身尺寸使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之间能够保持压紧贴合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贴合部32在第三方向Z上的延伸尺寸通常大于在第二方向Y上的延伸尺寸,因此,当支撑部31为支撑杆时,位于衬垫20某一侧的贴合部32可以同时由多根支撑杆进行支撑、控制,为了使得贴合部32受力均匀、稳定,这些支撑杆可以沿第三方向Z等间隔设置。或者,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以及转动时的精确度,还可以将贴合板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侧端部分别连接设置支撑杆,进而从支撑板的两端同时控制抵接区域的移动以及贴合压力,进一步提高贴合质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杆包括液压伸缩杆、弹簧伸缩杆、阻尼支撑杆中的至少一者。
如前所述地,支撑部31可以为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尺寸可调的支撑杆,具体地,可以为液压支撑杆、弹簧支撑杆以及气动阻尼支撑杆中的至少一者,以通过手动调节或远程控制的方式改变自身长度,以在贴合过程中施加不同的贴合压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贴合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基板323和柔性衬垫324,柔性衬垫324设置于基板323靠近顶板10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贴合部32可以采用弧形板状件的结构形式,也即贴合板,该贴合板可以由层叠设置的基板323以及柔性衬垫324构成。其中,基板323可以采用强度较高、质地较硬的材质,以便于在压紧贴合时提供作用力,柔性衬垫324则可以采用质地较柔软、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以形成一层缓冲、保护结构,避免在按压贴合时对屏体200造成剐蹭、压裂等损伤,提高贴合装置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基板323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例如铝合金等轻质金属,柔性衬垫324的材质则可以为硅胶、橡胶、海绵等,当柔性衬垫324采用硅胶材质时,可以采用与衬垫20形同的材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贴合板在第二方向Y上的延伸尺寸为5~8mm。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贴合板应用于曲面区域中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的压紧与贴合,因此,贴合板在第二方向Y上的延伸尺寸应当根据曲面区域在该方向上的延伸尺寸进行设计,使得贴合板的尺寸等于或略小于曲面区域的尺寸。在此基础上,贴合板在第二方向Y上的延伸尺寸可以为5~8mm,由此能够提供较大的适用范围,具体尺寸及半径可根据待贴合的曲面结构300的尺寸具体设计,本申请对此不作特定的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辅助贴合单元30还包括转动连接件33,转动连接件33连接于支撑部31与贴合部32之间,并与支撑部31以及贴合部32均转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辅助贴合单元30还可以包括转动连接件33,该转动连接件33连接于支撑部31与贴合部32之间并与两者分别转动连接。设置转动连接件33能够使得贴合部32的旋转以及位置调整更加灵活,更便于调整贴合过程中的抵接区域面积、位置以及该区域的移动参数。示例性地,转动连接件33可以为铰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连接件33与贴合部32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贴合单元30中可以在支撑部31与贴合部32之间设置有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件33,该连接件与贴合部32可以为可拆卸连接。由此,通过拆卸并更换具有不同半径及表面形状的贴合部32,能够使贴合装置100更简单地适配不同型号、不同尺寸的屏体200以及曲面结构300,从而在保持较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贴合装置100的泛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转动连接件33与贴合部3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为通过螺栓螺母组合、孔销配合、卡扣以及弹簧按钮和定位孔组合等多种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特定的限定,只需能够形成便捷的可拆卸连接关系且不会对支撑部31的伸缩、移动以及贴合部32的转动造成干扰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贴合装置100还包括承载膜40,承载膜40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设置于衬垫20与顶板10之间以及辅助贴合单元30与顶板10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承载膜40,用于在贴合过程中对屏体200进行固定以及定位。承载膜40整体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穿过衬垫20、辅助贴合单元30与顶板10之间并将其两侧端部与用于固定位置的两个夹持件分别连接设置,夹持件则可以设置于辅助贴合单元30背离衬垫20的一侧,也即分别设置于两侧的辅助贴合单元30的外侧。
通过夹持件固定承载膜40的两端后,即可将屏体200设置于承载膜40上的预设位置,在贴合过程中,可以首先通过衬垫20将承载膜40绷紧,即可达成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的对位以及平直区域的贴合提高贴合的精准度。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方法的流程图。第二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贴合方法,包括:
S1、提供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将曲面结构300与顶板10固定设置,将屏体200设置于衬垫20与曲面结构300之间,屏体200包括中央区50和边缘区60,衬垫20在屏体200上的正投影与中央区50相重合;
具体的,该方法采用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100。
S2、将衬垫20靠近顶板10,使中央区50与曲面结构300相抵接并贴合;
S3、调整辅助贴合单元30的位姿,使贴合部32将边缘区60靠近中央区50的一端与曲面结构300相抵接并贴合;
S4、驱动贴合部32转动,使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相抵接的区域沿由中央区50指向边缘区60的方向移动并依次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贴合方法,其中采用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100进行贴合。
在步骤S1中,首先提供前述贴合装置100以及待贴合的屏体200和曲面结构300,随后将曲面结构300装设至顶板10,屏体200设置于衬垫10与曲面结构300之间并与曲面结构300对位设置,以便于贴合。在第一方向X上,曲面结构300中部的平直区域、屏体200的中央区50以及衬垫20依次对应设置且正投影重叠。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贴合方法用于将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相互贴合,以在后续加工中形成所需的显示装置,也即在贴合工序完成后,曲面结构300需要与屏体200一同从顶板10上分离,形成独立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步骤S1中将曲面结构300装设至顶板10时,需要采用可分离的连接方式,例如卡接、吸附、UV减粘膜贴合等,以保证屏体200贴合完成后能够取下曲面结构300,并且不会对曲面结构300的表面造成损伤。
在步骤S2中进行中央区50的贴合,缩短衬垫20与顶板10之间的间距直至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靠近彼此的一侧表面相互接触,具体地,可以将衬垫20向上抬起,在贴合装置100中设置有承载膜40的实施例中,可以为将衬垫20上移至承载膜40绷紧,以便于屏体200的定位。衬垫20能够将屏体200的中央区50抵接于曲面结构300中并压紧,以完成该区域的贴合。
在步骤S3中进行边缘区60贴合的准备工作,即可通过支撑部31的伸缩以及贴合部32的转动将辅助贴合单元30与屏体200的边缘区60对位设置,使两者靠近衬垫20的一侧边缘抵接在一起,作为由内至外逐步压紧的准备工作。
具体地,在调整辅助贴合单元30的整体过程中,可以首先调节支撑部31的长度或高度,以使得贴合部32与屏体200相互脱离并下降至便于进行角度调整的位置,随后将贴合部32调整至升高后能够准确地与边缘区60靠近中央区50的一侧相抵接的位置及角度,最后再次调节支撑部31的长度或所在高度,使得贴合部32回到工作位置,从而完成步骤S3中的贴合前准备工作。
步骤S4中则进行边缘区60的贴合,驱动贴合部32相对于支撑部31转动,使得贴合部32将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抵接、压紧的部分区域沿第二方向Y向远离衬垫20的方向逐渐移动,移动经过的区域即为已完成压紧贴合的区域。具体地,贴合部32施加的贴合力度以及前述抵接区域的移动速度等贴合参数可以根据粘接胶的材质以及加工、使用条件等自行设计,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定的限定。
可选地,驱动贴合部32转动的方式可以包括调整支撑部31的高度,或者驱动支撑部31向远离衬垫20的方向移动等,此时贴合部32部分地与屏体200相抵接,可以藉由两者之间的作用力拨动贴合部32,使得前述相互抵接、压紧的区域沿预设方向移动。
待前述抵接区域移动至边缘区60远离中央区50的一侧边缘处时即完整地将边缘区60压紧完成,也即完成了边缘区60的贴合,与前述衬垫20负责进行的中央区50的贴合步骤相结合,共同完成屏体200与曲面结构300整体的全部贴合过程,并且,由中部向两侧、由内至外的贴合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两者之间产生贴合气泡,从而能够提高贴合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方法,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100的所有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贴合装置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说明和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贴合装置,用于屏体与曲面结构的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包括:
顶板;
衬垫,设置于所述顶板一侧,所述顶板在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衬垫至少部分重叠;
辅助贴合单元,设置于所述衬垫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辅助贴合单元包括支撑部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顶板一侧端部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表面朝向所述顶板的方向凸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表面形状与所述曲面结构的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安装槽包括主体区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主体区两侧的曲面区;
所述贴合部包括贴合板,所述曲面区靠近所述衬垫的一侧表面为第一弧形面,所述贴合板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表面为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弧形面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贴合板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延伸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曲面区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延伸尺寸,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区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N个子区,所述贴合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N块子贴合板,所述子贴合板与所述子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子贴合板在所述第二弧形面中的半径小于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子区在所述第一弧形面中的半径;
优选地,3≤N≤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尺寸可调;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液压伸缩杆、弹簧伸缩杆、阻尼支撑杆中的至少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基板和柔性衬垫,所述柔性衬垫设置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尺寸为5~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贴合单元还包括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贴合部之间,并与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贴合部均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连接件与所述贴合部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承载膜,所述承载膜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设置于所述衬垫与所述顶板之间以及所述辅助贴合单元与所述顶板之间。
10.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装置,提供屏体与曲面结构,将所述曲面结构与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将所述屏体设置于所述衬垫与所述曲面结构之间,所述屏体包括中央区和边缘区,所述衬垫在所述屏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中央区相重合;
将所述衬垫靠近所述顶板,使所述中央区与所述曲面结构相抵接并贴合;
调整所述辅助贴合单元的位姿,使所述贴合部将所述边缘区靠近所述中央区的一端与所述曲面结构相抵接并贴合;
驱动所述贴合部转动,使所述屏体与所述曲面结构相抵接的区域沿由所述中央区指向所述边缘区的方向移动并依次贴合。
CN202310341940.6A 2023-03-31 2023-03-31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Pending CN1163308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1940.6A CN116330805A (zh) 2023-03-31 2023-03-31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1940.6A CN116330805A (zh) 2023-03-31 2023-03-31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0805A true CN116330805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6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1940.6A Pending CN116330805A (zh) 2023-03-31 2023-03-31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3080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711A (zh) * 2017-01-19 2017-04-26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曲面屏贴合装置及方法
KR20180085091A (ko) * 2017-01-16 2018-07-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합착 장치
CN208615455U (zh) * 2018-07-26 2019-03-19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贴合夹具
CN110879671A (zh) * 2019-11-07 2020-03-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52330A (zh) * 2021-06-29 2021-09-0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贴合曲面结构表面作业的滚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210384432A1 (en) * 2019-07-31 2021-12-09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amination tool and lamination method for flexible display panel
CN115424527A (zh) * 2022-09-22 2022-12-02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曲面屏贴合治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85091A (ko) * 2017-01-16 2018-07-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합착 장치
CN106597711A (zh) * 2017-01-19 2017-04-26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曲面屏贴合装置及方法
CN208615455U (zh) * 2018-07-26 2019-03-19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贴合夹具
US20210384432A1 (en) * 2019-07-31 2021-12-09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amination tool and lamination method for flexible display panel
CN110879671A (zh) * 2019-11-07 2020-03-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52330A (zh) * 2021-06-29 2021-09-0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贴合曲面结构表面作业的滚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424527A (zh) * 2022-09-22 2022-12-02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曲面屏贴合治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17343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lat-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bonding press apparatus therefor
EP3190582B1 (en) Curved display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curved display manufacturing method
WO2021017714A1 (zh) 柔性显示面板的贴合工装及贴合方法
WO2021098329A1 (zh) 曲面屏贴合装置
KR20130036154A (ko) 접합 장치
KR101764710B1 (ko) 필름 부착 장치 및 방법
CN112123911A (zh)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WO2021077465A1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0667095B (zh) 硅胶治具组件及贴合方法
KR20180085091A (ko) 합착 장치
CN105269491A (zh) 一种冰箱显示屏定位贴合工装
CN113153876B (zh) 贴合装置以及贴合方法
KR101871967B1 (ko) 개선된 곡면 커버 부재의 합착 장치
JP4489414B2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16330805A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KR20190105355A (ko) 곡면이 형성된 대상물의 필름지 부착이 용이한 접착장치
CN109737121B (zh) 一种汽车顶棚天窗包边机
CN213231992U (zh) 一种曲面压合夹具及曲面压合装置
CN214521960U (zh) 一种贴膜装置
CN210706005U (zh) 平整度矫正装置
CN209492183U (zh) 一种汽车前盖板涂胶后压合机构
KR200344645Y1 (ko) 알미늄형재의 랩핑장치
CN207107016U (zh) 屏背泡棉贴合装置和屏幕贴膜装置
CN110549588A (zh) 平整度矫正装置
KR102217249B1 (ko) 커브드 기판 합착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