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5276A - 单元电芯及包括该单元电芯的电池电芯 - Google Patents
单元电芯及包括该单元电芯的电池电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25276A CN116325276A CN202280006500.9A CN202280006500A CN116325276A CN 116325276 A CN116325276 A CN 116325276A CN 202280006500 A CN202280006500 A CN 202280006500A CN 116325276 A CN116325276 A CN 1163252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d material
- electrode
- adhesive
- electrolyte
- sepa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0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2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7
- 239000008151 electrolyte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5038 ethylene vinyl acet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20000098 polyolef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29920001200 poly(ethylene-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244 liquid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5518 polymer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DQXBYHZEEUGOBF-UHFFFAOYSA-N but-3-enoic acid;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O)CC=C DQXBYHZEEUGOBF-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29940021013 electrolyte solution Drug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5700 ac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6183 anode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149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6182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977 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000004310 Ion Channel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33 PVDF bin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981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3872 LiPF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58243 Lipf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29 carbon bla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591 computed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02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8072 Al 2 O 3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733 L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1322 LiNi0.6Mn0.2Co0.2O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90 LiPF6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XPZICSHDHGMGT-UHFFFAOYSA-N [Co].[Mn].[Li] Chemical compound [Co].[Mn].[Li] NXPZICSHDHGMG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KLARSDUHONHPRF-UHFFFAOYSA-N [Li].[Mn] Chemical compound [Li].[Mn] KLARSDUHONHP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SOXUFMZTHZXOGC-UHFFFAOYSA-N [Li].[Mn].[Co].[Ni] Chemical compound [Li].[Mn].[Co].[Ni] SOXUFMZTHZXOG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ZYXUQEDFWHDILZ-UHFFFAOYSA-N [Ni].[Mn].[Li] Chemical compound [Ni].[Mn].[Li] ZYXUQEDFWHDIL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30 addi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64 aqueous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3 artificial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IAQRGUVFOMOMEM-UHFFFAOYSA-N butene Natural products CC=CC IAQRGUVFOMOM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CKFRRHLHAJZIIN-UHFFFAOYSA-N cobalt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Co] CKFRRHLHAJZII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9 emul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85 est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19 hom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989 lithium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Li+].[Fe+2].[O-]P([O-])([O-])=O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002 lithium s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9000000002 lithium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6 petroleum c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54 polymer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4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384 propylene hom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651 saiko-keishi-t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086 side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5—Pouches or flexible ba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9—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98—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e.g. adhesiveness or hardnes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 H01M50/461—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with adhesive layer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sepa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单元电芯包括:以预定次数交替堆叠的隔膜和电极;第一粘合剂部分,该第一粘合剂部分定位在所述隔膜与所述电极之间,并由第一粘合剂成分制成;以及第二粘合剂部分,该第二粘合剂部分定位在所述隔膜与另一个隔膜之间,并由第二粘合剂成分制成,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成分的分散度大于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分散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基于2021年5月2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21-0066460和2022年4月1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22-0048386的优先权权益,并且这些文献中的内容并入于此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公开涉及一种单元电芯和包括该单元电芯的电池电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这样一种单元电芯和包括该单元电芯的电池电芯,该单元电芯配置为使用粘合剂成分代替使用热和压力的传统层压来粘附电极和隔膜以及隔膜和隔膜。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移动装置需求的增加,对作为能源的电池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特别是,二次电池作为动力驱动装置(如电动自行车、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能源以及移动装置(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和可穿戴装置)的能源,已经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
基于电池壳体的形状,这种二次电池可以分类为:圆柱形电池,其中电极组件安装在圆柱形金属罐中;方形电池,其中电极组件安装在方形金属罐中;以及袋型电池,其中电极组件安装在由铝制层压片形成的袋型壳中。这里,安装在电池壳体中的电极组件是发电元件,其结构包括阴极、阳极和插设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隔膜,并且能够充电和放电。该电极组件可分类为卷芯型电极组件和堆叠型电极组件,卷芯型电极组件配置为具有其中涂覆有活性材料的长片型阴极和长片型阳极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插设有隔膜的状态下卷绕的结构;堆叠型电极组件配置为具有其中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插设有隔膜的状态下多个阴极和阳极依次堆叠的结构。
其中,特别是具有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安装在由铝制层压片形成的袋型电池壳体中的结构的袋型电池具有诸如制造成本低、重量小、形状易变形之类的优点,因此,其使用量逐渐增加。
这里,在堆叠型电极组件的情况下,一般通过事先准备好单元电芯,然后堆叠多个单元电芯而制造成。更具体地,单元电芯在按隔膜-阳极-隔膜-阴极的顺序交替堆叠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堆叠装置施加热和压力,从而使各部件相互固定。
然而,在按隔膜-阳极-隔膜-阴极的顺序交替堆叠后,隔膜或电极的一部分在进入堆叠装置之前或在堆叠过程期间被推动离开原位,这就造成了发生破损或出现粘合强度差异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防止电极和隔膜之间的移动并防止电极和隔膜变形和破损的单元电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元电芯以及包括该单元电芯的电池电芯,该单元电芯配置为使用粘合剂成分代替使用热和压力的传统层压来粘附电极和隔膜以及隔膜和隔膜。
本公开的目的并不限于上述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会清楚地了解本文中没有描述的其它目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单元电芯,该单元电芯包括:隔膜和电极,所述隔膜和电极以预定数量交替堆叠;第一粘合剂部分,所述第一粘合剂部分定位在所述隔膜与所述电极之间,并包含第一粘合剂成分;以及第二粘合剂部分,所述第二粘合剂部分定位在所述隔膜与另一个隔膜之间,并包含第二粘合剂成分,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成分的分散度大于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分散度。
所述第一粘合剂成分可以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和环氧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可以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环氧基材料、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可以包含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隔膜可以包括下隔膜和上隔膜,所述电极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下隔膜、所述第一电极、所述上隔膜和所述第二电极可以是按此顺序堆叠的。
所述第一粘合剂部分可以定位在选自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下隔膜之间、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上隔膜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上隔膜之间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所述第二粘合剂部分可以定位在所述上隔膜与所述下隔膜之间。
所述第一粘合剂部分和所述第二粘合剂部分可以各自形成为包括多个点的图案。
所述多个点可以彼此间隔开。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通过交替堆叠所述单元电芯形成的电极组件,所述第一粘合剂部分包括布置在所述电极和所述隔膜之间的相同位置的粘合剂图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通过交替堆叠所述单元电芯形成的电极组件,所述第一粘合剂部分包括以交错形式布置在所述电极与所述隔膜之间的粘合剂图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电芯,该电池电芯包括电解质溶液与电极组件,在所述电极组件中所述单元电芯交替地堆叠。
所述第一粘合剂部分可以溶解在所述电解质溶液中。
所述第一粘合剂成分可以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和环氧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可以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环氧基材料、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粘合剂成分和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可以相对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含量为0.8wt.%或更大至1.2wt.%或更小。
所述第一粘合剂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含量可以为0.6wt.%或更大至0.9wt.%或更小,并且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含量可以为0.1wt.%或更大至0.45wt.%或更小。
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可以包含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的所述含量相对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的所述含量可以为0.1wt.%或更大至0.2wt.%或更小。
所述电解质溶液可以包含有机液体电解质、无机液体电解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固体无机电解质和无机熔融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电池电芯通过折叠所述隔膜而具有之字形形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造单元电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粘合剂施加到电极的第一面或者施加到第一隔膜的邻接区域,或者施加到这两者;将所述第一粘合剂施加到所述电极的第二面或者施加到第二隔膜的邻接区域,或者施加到这两者,所述电极的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电极的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将第二粘合剂施加到所述第一隔膜的外围区域或者施加到所述第二隔膜的外围区域,或者施加到这两者;以及通过将所述电极堆叠在所述第一隔膜与所述第二隔膜之间,使得所述电极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隔膜的所述邻接区域邻接并且所述电极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邻接区域邻接,从而形成堆叠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堆叠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外围区域向外延伸超出所述电极的边缘,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外围区域在其间不插设所述电极的情况下彼此相对,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配置成在电解质中的分散度大于所述第二粘合剂在所述电解质中的分散度。
所述第一粘合剂在所述电解质中的分散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二粘合剂在所述电解质中的分散度。
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中每一者的所述外围区域可以绕相应的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的周边延伸,使得每个所述外围区域均可以环绕相应的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邻接区域。
所述第一粘合剂可以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和环氧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所述第二粘合剂可以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环氧基材料、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可以各自以相应的点图案被施加,点相互间隔开。
所述第一粘合剂的所述点图案中的点可以是以点的行和列的网格布置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造电池电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交替堆叠所述单元电芯而形成的堆叠;以及将所述堆叠和电解质置于电池壳体中。
所述制造电池电芯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粘合剂的至少一部分溶解到所述电解质中。
所述电解质可以是包含有机液体电解质、无机液体电解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固体无机电解质和无机熔融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的溶液。
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第一粘合剂的总量可以为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电解质的总量的0.6wt.%至0.9wt.%。
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第二粘合剂的总量可以为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电解质的总量的0.1wt.%至0.45wt.%。
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的总量可以为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电解质的总量的0.8wt.%至1.2wt.%。
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第一粘合剂的总量可以为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电解质的总量的0.6wt.%至0.9wt.%,并且其中,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第二粘合剂的总量可以为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电解质的总量的0.1wt.%至0.45wt.%。
所述第二粘合剂可以包含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第二粘合剂的总量可以为所述电池壳体中的电解质的总量的0.1wt.%至0.2wt.%。
有利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本公开的单元电芯和包括该单元电芯的电池电芯配置为使用粘合剂成分代替使用热和压力的传统层压来粘附电极和隔膜以及隔膜和隔膜,从而防止电极和隔膜之间的移动,并防止电极和隔膜的变形和破损。
本公开的效果并不限于上述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附权利要求的描述可以清楚地了解未在上面描述的其它附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单元电芯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其中图1的部件被组合起来的单元电芯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2的A-A轴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电芯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图2的单元电芯中所包含的粘合剂成分的含量的分散度的结果的图;
图6是示出图2的单元电芯中包括的粘合剂成分的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剖面图;以及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这些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变型。
将省略与描述无关的部分以清楚地描述本公开,在整个说明书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此外,为了便于描述,图中任意示出了每个元件的尺寸和厚度,并且本公开不一定限于图中所示出的那些。在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层、区域等的厚度被夸大了。在图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被夸大地示出。
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当一个部分被称为“包括”某个部件时,这意味着该部分包括所述的部件,但不排除任何其它部件,除非明确描述为相反的情况。
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当称为“平面”时,是指从上侧观察目标部分时,当称为“剖面”时,是指从竖直剖切的剖面侧观察目标部分时。
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单元电芯。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单元电芯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其中图1的部件被组合起来的单元电芯的立体图。图3是沿图2的A-A轴线剖切的剖面图。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单元电芯包括:以预定数量交替堆叠的隔膜210和250以及电极110和150;第一粘合剂部分310,该第一粘合剂部分定位在隔膜210和250与电极110和150之间,并包含第一粘合剂成分;以及第二粘合剂部分350,该第二粘合剂部分定位在隔膜210和250与其它隔膜210和250之间,并包含第二粘合剂成分。
更具体地,隔膜210和250包括下隔膜210和上隔膜250,并且电极110和150包括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50,其中,下隔膜210、第一电极110、上隔膜250和第二电极150可以按此顺序堆叠。
这里,第一电极110可以包括在一个方向上突出的第一电极接头115,并且第二电极150可以包括在一个方向上突出的第二电极接头15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中所示,可以进行堆叠,使上隔膜250定位在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150之间,并且可以进行堆叠,使第一电极110的第一电极接头115和第二电极150的第二电极接头155在彼此的相反方向上定位。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包括其中第一电极接头115和第二电极接头155堆叠成在同一方向上定位的结构。
这里,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50可以各自包括电极集流体以及定位在电极集流体上的活性材料层。这里,活性材料层可由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成分形成。更具体地,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50可以是阴极和阳极。这里,阴极可以包括阴极集流体以及含有阴极活性材料的活性材料层,并且阳极可以包括阳极集流体和含有阳极活性材料的活性材料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0可以是阳极,第二电极150可以是阴极,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包括第一电极110可以是阴极,第二电极150可以是阳极的情况。
就阳极活性材料而言,可以使用本领域众所周知的锂二次电池的阳极活性材料,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使用诸如金属锂、锂合金、石油焦、活性碳、石墨、硅、锡、金属氧化物或其它碳之类的材料。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正极活性材料可以选自由以下材料构成的组:锂钴基氧化物、锂锰基氧化物、锂镍锰基氧化物、锂锰钴基氧化物、锂镍锰钴基氧化物和磷酸铁锂,或者可以是它们的组合或其复合氧化物。
阳极集流体或阴极集流体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其具有高导电率,同时不引起电池中的化学变化即可,并且例如,可以使用铜、不锈钢、铝、镍、钛、煅烧碳,或用碳、镍、钛、银等进行表面处理的铝或不锈钢。
隔膜210和250可以分离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50,并提供锂离子的移动通道。此外,隔膜210和250包括下隔膜210和上隔膜250,由彼此不同或相同的材料制成的隔膜可以作为下隔膜210和上隔膜250施加。
在一个实施例中,隔膜210和250可以不受特别限制地使用,只要它们一般地用作锂二次电极中的隔膜即可。特别是,期望隔膜对电解质溶液的离子移动具有较低的阻力,并且在电解质溶液的加湿能力方面优异。具体地,可以单独使用由诸如乙烯均聚物、丙烯均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之类的聚烯烃基聚合物制成的多孔聚合物膜,或者可以使用具有其两层或更多层的堆叠结构。
下文中,主要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单元电芯中包括的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和第二粘合剂部分350。
参照图1和图3,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可以定位在选自第一电极110与下隔膜210之间、第一电极110与上隔膜250之间以及第二电极150与上隔膜250之间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因此,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可以将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50分别固定到下隔膜210和/或上隔膜250。即,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可以防止电极110和150与隔膜210和250之间的移动,并防止电极110和150以及隔膜210和250的变形和破损。
此外,第二粘合剂部分350可以定位在上隔膜250和下隔膜210之间。更具体地,第二粘合剂部分350可以定位在下隔膜210的端部与第一电极110的端部之间。此外,第二粘合剂部分350可以设置在上隔膜250的端部与第一电极110的端部之间。换言之,第二粘合剂部分350定位在隔膜210和250的不与第一电极110接触的表面上,其中,第二粘合剂部分350可以沿着第一电极110的外围定位。这里,第二粘合剂部分350甚至可以选择性地定位在从电极110和150突出的电极接头115和155所定位的部分中。
因此,第一电极110定位在下隔膜210与上隔膜250之间,并且下隔膜210和上隔膜250可以借助第二粘合剂部分350相互固定,从而防止第一电极110在下隔膜210与上隔膜250之间移动。换言之,第二粘合剂部分350将下隔膜210和上隔膜250沿第一电极110的外围相互固定,从而限制第一电极110可以移动的空间,从而使得能够防止第一电极110的变形和破损。
另外,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和第二粘合剂部分350可以分别形成包括多个点的图案,如图1和图3中所示。更具体地,多个点可以彼此间隔开。这里,如果有必要,多个点之间的间隔可以调整为彼此相同或不同。
因此,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和第二粘合剂部分350可以形成上述图案,由此当电解质溶液注入包括多个单元电芯100的电极组件1100(图4)中时,存在的优点在于,电极组件1100(图4)可以被快速浸渍。更具体地,由于多个点在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和第二粘合剂部分350中彼此间隔开,因此存在的优点在于,电解质溶液可以在多个点之间流动。即,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电池电芯100(图4)的制造时间可以相对缩短,并且产量也可以得以提高。
此外,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可以包含第一粘合剂成分,并且第二粘合剂部分350可以包含第二粘合剂成分。更具体地,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可以阻断电极110和150与隔膜210和250之间的锂离子通道。即,可能优选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包含在电解质溶液中具有相对高的分散度或的高溶解度的材料。这里,包括在第一粘合剂部分310中的第一粘合剂成分的分散度可以等于或大于包括在第二粘合剂部分350中的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分散度。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包括在第一粘合剂部分310中的第一粘合剂成分和包括在第二粘合剂部分350中的第二粘合剂成分可以包括具有相同成分的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粘合剂成分可以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和环氧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并且第二粘合剂成分可以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环氧基材料、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和第二粘合剂部分350可以包括具有相互不同成分的材料。更具体地,第一粘合剂成分和第二粘合剂成分可以具有相互不同的分散能力。换言之,第一粘合剂成分的分散度可以大于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分散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粘合剂成分可以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和环氧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并且第二粘合剂成分可以包含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当第一粘合剂成分由丙烯酸材料制成时,可以认为其在电解质中表现出一定的溶解度,因为丙烯酸材料包括酯基。
因此,包括在第一粘合剂部分310中的第一粘合剂成分当与包括在第二粘合剂部分350中的第二粘合剂成分相比时,可以具有相对相同或较高的分散度,由此当电解质溶液注入包括多个单元电芯100的电极组件1100(图4)中时,可以在电极110和150与隔膜210和250之间溶解。即,在这种情况下,定位在电极110和150与隔膜210和250之间的第一粘合剂部分310被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因此可以阻碍电极110和150与隔膜210和250之间的锂离子通道。
参照图6,与包括在对应于第一位置的第一粘合剂部分310中的第一粘合剂成分不同,在包括在对应于第二位置的第二粘合剂部分350中的第二粘合剂成分的情况下,根据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的结果,确认氧化反应发生在4.0V左右。这可能在电池电芯中引起副反应,副反应可能是降低容量和寿命的因素。因此,将第二粘合剂成分用于第一粘合剂部分310不是优选的。形成第二粘合剂部分350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防止在电解质注入过程中导致隔膜的折叠。当乙烯-醋酸乙烯基材料、丙烯酸材料和环氧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被用作第一粘合剂成分,并且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用作第二粘合剂成分时,可能出现图6中所示的结果。
根据本文中所述实施方式的隔膜可以是陶瓷涂覆的隔膜(CCS)。一般而言,隔膜具有原膜以及在原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涂覆层,并且涂覆层可以包括氧化铝粉和粘结剂来聚集它们。在安全强化隔膜(SRS)中,大量的粘结剂涂覆在涂覆层的表面上,但在CCS中,粘结剂没有涂覆在涂覆层的表面上,或者与SRS相比,分布在表面上的粘结剂含量可能非常低。例如,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CCS隔膜的情况下,涂覆在隔膜的涂覆层的表面上的粘结剂的含量可能是约3wt%或更小。
当隔膜为CCS时,由于包括在电极组件中的内部电极是以非固定状态运输的,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对准可能会受到干扰。当然,当隔膜是CCS时,可以借助热和压力来固定,但即使在形成电极和隔膜的层压制品后,将电极和隔膜转移到加热和加压的固定装置的过程中,内部电极的对准也可能受到干扰。此外,还存在的缺点在于,必须使用具有高粘结剂含量的昂贵隔膜来借助热和压力附接电极和隔膜。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增加固定力,同时防止内部电极的对准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干扰。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电芯的俯视图。
参照图2和图4,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电芯1000包括电极组件1100以及电解质溶液,上述单元电芯100交替地堆叠在该电极组件上。这里,其上堆叠有单元电芯100的第一电极接头115的第一电极接头1150以及其上堆叠有第二电极接头155的第二电极接头1550可以分别与电极引线3000电连接。引线膜4000可以定位在电极引线3000的上方和/或下方。
此外,电极组件1100安装在电池壳体120内,其中电极组件1100可以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定位在具有凹形状的接纳部分2100内。此外,可以形成有密封部分2500,使电池壳体2000的外围表面相互热熔和密封。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解质溶液可以包含有机液体电解质、无机液体电解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固体无机电解质、无机熔融电解质等中的至少一种,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包括本领域中常用的所有电解质溶液。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可以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更具体地,包括在第一粘合剂部分310中的第一粘合剂成分可以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更优选地,包括在第一粘合剂部分310中的第一粘合剂成分可以完全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
因此,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粘合剂部分310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从而电极110和150与隔膜210和250之间的锂离子通道可以不受阻碍,并且电池电芯的电池性能可以得到改善。
这里,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第一粘合剂成分和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可以为0.8wt.%或更大到1.2wt.%或更小。更具体地,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第一粘合剂成分和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可以为0.85wt.%或更大到1.15wt.%或更小。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第一粘合剂成分和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可以为0.9wt.%或更大到1.1wt.%或更小。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电芯1000以上述范围内的比例包括第一粘合剂成分和第二粘合剂成分,由此定位在电极110和150与隔膜210和250之间的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可以容易地分散和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因此不会阻碍电极110和150与隔膜210和250之间的锂离子通道。
与此不同的是,当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第一粘合剂成分和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小于0.8wt%时,由于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和第二粘合剂部分350,电极110和150与隔膜210和250之间或下隔膜210与上隔膜250之间的粘合强度可能过度降低。此外,当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第一粘合剂成分和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超过1.2wt.%时,定位在电极110和150与隔膜210和250之间的第一粘合剂部分310不容易分散和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这可能阻碍锂离子路径,从而产生不充电区域。
此外,第一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可以为0.6wt.%或更大至0.9wt.%或更小,并且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可以为0.1wt.%或更大至0.45wt.%或更小。更具体地,第一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可以为0.65wt.%或更大至0.85wt.%或更小,并且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可以为0.15wt.%或更大至0.4wt.%或更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可以为0.7wt.%或更大至0.8wt.%或更小,并且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可以为0.15wt.%或更大至0.35wt.%或更小。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电芯1000可以以上述范围内的比例包括第一粘合剂成分和第二粘合剂成分,以在电极110和150与隔膜210和250之间被固定,由此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和第二粘合剂部分350甚至在防止电极错位的同时可以容易地分散和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
与此不同的是,当第一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小于0.6wt.%或大于0.9wt.%时,第一粘合剂部分310与电极之间的粘合强度不足,这导致电极错位,或者另选地,第一粘合剂部分310不容易分散和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这会阻碍锂离子路径,从而产生不充电区域。
此外,当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小于0.1wt.%或大于0.45wt.%时,下隔膜210与上隔膜250之间的粘合强度过度降低,或者第二粘合剂部分350的粘合剂成分的含量过大,从而使第二粘合剂部分350可能偏离可形成的表面积。
此外,当第二粘合剂成分包含在电解质溶液中具有小分散度的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时,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可以为0.1wt.%或更大至0.2wt.%或更小。更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可以为0.12wt.%或更大至0.18wt.%或更小。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可以为0.14wt.%或更大至0.16wt.%或更小。
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电芯1000中,即使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分散度相对较小,含量在上述范围内的第二粘合剂成分也可以用于固定在电极110和150与隔膜210和250之间,从而第一粘合剂部分310和第二粘合剂部分350甚至在防止电极错位的同时可以容易地分散和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
与此不同的是,当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小于0.1wt.%或大于0.2wt.%时,存在的问题在于,下隔膜210与上隔膜250之间的粘合强度过度降低,或者第二粘合剂部分350的粘合剂成分的含量过大,这导致分散度降低。
下文中,将参照更具体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内容,但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之目的,本公开的权利范围不限于此。
<实验例1-分散度的测量>
基于其中1M LiPF6的锂盐以EC:EMC=3:7的比例混合的电解质溶液,分别测量作为粘合剂成分的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环氧基材料、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的分散度。
这里,丙烯酸基材料是可从巴斯夫公司(BASF)获得的acResin 204UV,EVA基材料是汉高公司(Henkel)的Technomelt 4046,环氧基材料是汉高公司的Lotite EA608,聚烯烃基材料是汉高公司Supra502,橡胶基材料是汉高公司的2802dispomelt,聚酰胺基材料是汉高公司的HPX 002,聚氨酯基材料是富勒公司(Fuller)的EH9702。此外,图5是Technomelt4046的分散度结果,其中粘合剂成分的含量从左到右增加,并根据含量测量分散度。如图5最右侧的结果所示,在1wt.%时看起来是悬浮的,这表示为NG。此外,以同样的方式对其它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1中所示。
[表1]
<实施例1>
分别使用LiNi0.6Mn0.2Co0.2O2作为阴极活性材料,碳黑作为导电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粘结剂,并将NMP作为溶剂加入阴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粘结剂的重量比为96:2:2的混合物中,以制备阴极活性材料浆料。将阴极活性材料浆料施加到铝集流体,然后进行干燥和轧制以制造阴极。
分别使用人造石墨作为阳极活性材料,碳黑作为导电材料,SBR乳液水溶液作为粘结剂,并向阳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以及粘结剂重量比为96:1:5的混合物中加入水,以制备阳极活性材料浆料。将阳极活性材料浆料施加到铜制集流体,然后进行干燥和轧制以制造阳极。
将以94:6的重量比混合的Al2O3和PVDF的浆料施加在由聚乙烯/聚丙烯制成的基片(厚度为10μm)的两侧(每个厚度为3μm),并在60℃下干燥,以制造隔膜。根据位置,该隔膜被为上隔膜和下隔膜。
作为电解质溶液,加入并制备其中1M LiPF6的锂盐以EC:EMC=3:7的比例混合的溶液。
制造的下隔膜、阳极、上隔膜和阴极以此顺序交替堆叠,以制造单元电芯,其中包含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含量为0.75wt%的acResin 250UV的第一粘合剂部分定位在隔膜与阳极之间以及隔膜与阳极之间,并且包含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含量为0.25wt.%的acResin 250UV的第二粘合剂部分定位在上隔膜与下隔膜之间。
<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单元电芯,只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使用包含Lotite EA608的成分。
<实施例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单元电芯,只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使用包含Technomelt 4046的成分。
<实施例4>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单元电芯,只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使用包含Supra502的成分。
<实施例5>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单元电芯,只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使用包含Lotite EA608的成分,并且第二粘合剂部分使用包含Supra502的成分。
<实施例6>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单元电芯,只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使用包含Technomelt 4046的成分,第二粘合剂部分使用包含Supra502的成分。
<实施例7>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单元电芯,只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二粘合剂部分使用包含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含量为0.15wt.%的2802dispomelt的成分。
<比较例1>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单元电芯,只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使用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含量为0.25wt.%的成分,并且第二粘合剂部分使用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含量为0.75wt.%的成分。
<比较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单元电芯,只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使用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含量为0.5wt.%的成分,并且第二粘合剂部分使用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含量为0.25wt.%的成分。
<比较例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单元电芯,只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二粘合剂部分使用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含量为0.5wt.%的成分。
<比较例4>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单元电芯,只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使用包含Supra502的成分,并且第二粘合剂部分使用包含Supra502的成分。
<比较例5>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单元电芯,只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使用包含Supra502的成分。
<实验例2-分散度、粘度和离子传导率的测量>
对于在实施例1至7和比较例1至5中制造的电池电芯,分别测量根据第一粘合剂部分和第二粘合剂部分中相对于电解质溶液的含量所包含的粘合剂成分的含量的分散度、粘度和离子传导率。
分散度的测量方式与实验例1相同,结果如下表2中所示。
离子传导率是使用Cond probe InLab 710仪器(Mettler Toledo)的离子传导率测量装置测得的。
将Brookfield DV2T LV TJ10型机器的主轴部分更换成锥板,并应用CPA-40Z锥,在10rpm的条件下测量粘度。
在此,如果基于以EC:EMC=3:7混合的电解质溶液,1M LiPF6的锂盐在±10%以内,则粘度和离子传导率被判断为可接受(粘度为3.78cPs@25℃,离子传导率为8.65mS/cm)。结果如下表2中所示。
[表2]
<实验例3(电极错位的测量)>
对于实施例1至7和比较例1至5中制造的单元电芯,在170kV、200umA和34W的条件下,使用GE公司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仪,以33um/像素的分辨率测量电极错位。结果如下表3中所示。
[表3]
<实验结果的分析>
参照表1至表3,当如实施例1至3,由含量为0.75wt.%的acResin 250UV组成的成分用于第一粘合剂部分,并且由含量为0.25wt.%的acResin 250UV、Loctite EA608和Technomelt 4046组成的成分用于第二粘合剂部分时,可以确认分散度、粘度和离子传导率都是优异的,并且不产生电极错位。
与此不同的是,当由含量为0.75wt.%的Supra502组成的成分用于第一粘合剂部分,并且由含量为0.25wt.%的Supra502组成的成分用于第二粘合剂部分时,可以确认不产生电极错位,但分散度太低,并且无法测得粘度和离子传导率。此外,同样的解释甚至可以施加于2802dispomelt、HPX 002和EH9702的情况,它们具有低分散度。
因此,当第一粘合剂部分和第二粘合剂部分的分散度彼此相同或相似时,可以确认与比较例4不同,如在实施例1至3中,合适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和第二粘合剂部分分别包含具有相对较高分散度的acResin 250UV、Loctite EA608和Technomelt4046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在不同于实施例1,其中第一粘合剂部分和第二粘合剂部分的总含量小的比较例2的情况下,可以确认产生了电极错位。此外,在不同于实施例1,其中第一粘合剂部分和第二粘合剂部分的总含量大的比较例3中,可以确认分散度过低,并且无法测得粘度和离子传导率。
因此,可以确认第一粘合剂部分和第二粘合剂部分的总含量适当地包括在0.8wt.%或更大至1.2wt.%或更小的范围内,如实施例1中。
另外,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当第一粘合剂部分和第二粘合剂部分的总含量相同,但第一粘合剂部分的含量小且第二粘合剂部分的含量大时,可以确认产生了电极错位。此外,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第一粘合剂部分的含量较小的比较例2的情况下,可以确认产生了电极错位。此外,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第二粘合剂部分的含量较大的比较例3的情况下,可以确认分散度过低,因此无法测得粘度和离子传导率。
因此,可以确认,合适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的含量包括在0.6wt.%或更大至0.9wt.%或更小的范围内,并且第二粘合剂部分的含量包括在0.1wt.%或更大至0.45wt.%或更小的范围内,如实施例1中。
此外,参照表1至表3,当包含各自含量为0.75wt.%的acResin 250UV、LoctiteEA608和Technomelt 4046的成分用于第一粘合剂部分,并且由含量为0.25wt.%的Supra502组成的成分用于第二粘合剂部分时(如实施例4至6中),可以确认分散度、粘度和离子传导率都是优异的,并且不产生电极错位。
与此不同的是,如在比较例5中,当由含量为0.75wt.%的Supra502组成的成分用于第一粘合剂部分和含量为0.25wt.%的acResin 250UV组成的成分用于第二粘合剂部分时,可以确认不产生电极变形,但分散度过低,因此无法测得粘度和离子传导率。此外,同样的解释甚至可以施加于将分散度低于Supra502的2802dispomelt、HPX 002和EH9702用于第一粘合剂部分的情况。
因此,当第一粘合剂部分和第二粘合剂部分的分散度差异较大时,可以确认与比较例5不同的是,合适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包含具有相对较高分散度的acResin250UV、Loctite EA608和Technomelt 4046中的至少一种,并且第二粘合剂部分包含具有相对较低分散度的Supra502、2802dispomelt、HPX 002和EH9702中的至少一种,如实施例4至6中。
此外,在不同于实施例4其中第一粘合剂部分的含量很大的比较例3的情况下,可以确认不产生电极错位,但分散度过低,因此无法测得粘度和离子传导率。另外,当不同于实施例4,第二粘合剂部分的含量增加时,分散度过低,因此无法测得粘度和离子传导率。
因此,可以确认,合适的是第一粘合剂部分的含量包括在0.6wt.%或更大至0.9wt.%或更小的范围内,并且第二粘合剂部分的含量包括在0.1wt.%或更大至0.45wt.%或更小的范围内,如实施例1中。
此外,参照表1至表3,当由含量为0.75wt.%的acResin 250UV组成的成分用于第一粘合剂部分,并且由含量为0.15wt.%的2802dispomelt组成的成分用于第二粘合剂部分时(如实施例7中),可以确认分散度、粘度和离子传导率都是优异的,并且不产生电极错位。
与此不同的是,如果第二粘合剂部分的分散度过低,因而无法测得粘度和离子传导率。因此,在第二粘合剂部分中包括的粘合剂成分的分散度过低的2802dispomelt、HPX002和EH9702的情况下,可以确认,合适的是第二粘合剂部分的含量包括在0.1wt.%或更大至0.2wt.%或更小的范围内,如在实施例7中。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剖面图。
参照图7,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3可以包括通过多次重复形成基本单元30而制造的电极堆40。这里,基本单元30可以是这样的单元,其中隔膜322折叠成具有之字形形状,覆盖电极31,并且电极31和隔膜322堆叠。即,在基本单元30中,隔膜322的一侧和另一侧依次折叠以覆盖电极31,并且电极31和隔膜322可以依次堆叠。
固定带可以附接到电极组件3,但隔膜322的一端可以覆盖电极堆40的部分外表面,而不是覆盖固定带的部分外表面。本实施方式的基本单元30可以处于这样一种状态:电极3112和3122以及隔膜322利用粘合剂34相互粘附。因此,电极3112和3122与隔膜322之间的对准可以借助粘合剂34的粘合力来维持。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极堆40中,隔膜322覆盖电极3112和3122的上部和下部以及一侧,因此,基本单元30的堆叠对准可以在没有固定带的情况下得以维持。此外,当固定带附接到本实施方式的电极堆叠体40的外部或隔膜322的一端缠绕该固定带时,基本单元30的堆叠对准得到更稳定的维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制造的电极组件3中,粘合剂34可以布置在电极3112和3122与隔膜322之间的同一位置。例如,如图7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3中,定位在第一电极3112的下部与隔膜322之间的粘合剂34以及第一电极3112的上部与隔膜322之间的粘合剂34可以分别相对于第一电极3112的底表面或隔膜322布置在同一竖直线上,并且供布置粘合剂34的间隙可以彼此相等。这可以类似地解释粘合剂34定位在第二电极3122与隔膜322之间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制造的电极组件3中,粘合剂34布置在电极3112和3122与隔膜322之间的同一位置,从而存在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工艺时间和效率。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剖面图。
参照图8,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4中,粘合剂34布置在电极3112和3122与隔膜322之间,并且布置在相邻层的粘合剂34可以以交错形式布置。例如,如图8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4中,定位在第一电极3112的下部与隔膜322之间的第一粘合剂34-1和定位在第一电极3112的上部与隔膜322之间的第二粘合剂34-2可以布置成相互偏移。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粘合剂34-1和第二粘合剂34-2可以布置成相互偏移,并且可以按相同的距离施加。这可以类似地解释粘合剂34定位在第二电极3122和隔膜322之间的情况。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通过应用各种方法制造第一粘合剂34-1和第二粘合剂34-2相互移位的结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4中,粘合剂34布置在电极3112和3122与隔膜322之间,并且布置在相邻层的粘合剂34是交错的。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粘合剂34引起的电极组件4的厚度增加。此外,由于布置在相邻层中的粘合剂34相互移位,因此粘合剂34可以更容易溶解在上述电池电芯中包括的电解质中。
包括在第一粘合剂部分310中的第一粘合剂成分可以用作根据图7和图8的电极组件3和4中使用的粘合剂34。
尽管已参照优选实施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包括的各种变型和等同布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0:单元电芯
110:第一电极
150:第二电极
210:下隔膜
250:上隔膜
310:第一粘合剂部分
350:第二粘合剂部分
1000:电池电芯
1100:电极组件
2000:电池壳体
3000:电极引线
4000:引线膜
Claims (34)
1.一种单元电芯,所述单元电芯包括:
隔膜和电极,所述隔膜和电极以预定数量交替堆叠;
第一粘合剂部分,所述第一粘合剂部分定位在所述隔膜与所述电极之间,并包含第一粘合剂成分;以及
第二粘合剂部分,所述第二粘合剂部分定位在所述隔膜与另一个隔膜之间,并包含第二粘合剂成分,
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成分的分散度大于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分散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电芯,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剂成分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和环氧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并且
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环氧基材料、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电芯,其中,
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包含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电芯,其中,
所述隔膜包括下隔膜和上隔膜,并且
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下隔膜、所述第一电极、所述上隔膜和所述第二电极是按此顺序堆叠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元电芯,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剂部分定位在选自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下隔膜之间、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上隔膜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上隔膜之间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元电芯,其中,
所述第二粘合剂部分定位在所述上隔膜与所述下隔膜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电芯,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剂部分和所述第二粘合剂部分各自形成为包括多个点的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元电芯,其中,
所述多个点彼此间隔开。
9.一种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通过交替堆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电芯而形成,所述电极组件配置为使得:
所述第一粘合剂部分包括布置在所述电极和所述隔膜之间的相同位置的粘合剂图案。
10.一种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通过交替堆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电芯而形成,所述电极组件配置为使得:
所述第一粘合剂部分包括以交错形式布置在所述电极与所述隔膜之间的粘合剂图案。
11.一种电池电芯,所述电池电芯包括电解质溶液与电极组件,在所述电极组件中交替地堆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电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电芯,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剂部分溶解在所述电解质溶液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电芯,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剂成分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和环氧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并且
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环氧基材料、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电芯,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剂成分和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含量为0.8wt.%或更大至1.2wt.%或更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电芯,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剂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含量为0.6wt.%或更大至0.9wt.%或更小,并且
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含量为0.1wt.%或更大至0.45wt.%或更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电芯,其中,
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包含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电芯,其中,
所述第二粘合剂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的含量为0.1wt.%或更大至0.2wt.%或更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电芯,其中,
所述电解质溶液包含有机液体电解质、无机液体电解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固体无机电解质和无机熔融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芯,其中,
所述隔膜折叠成具有之字形形状。
20.一种制造单元电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粘合剂施加到电极的第一面或者施加到第一隔膜的邻接区域,或者施加到这两者;
将所述第一粘合剂施加到所述电极的第二面或者施加到第二隔膜的邻接区域,或者施加到这两者,所述电极的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电极的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
将第二粘合剂施加到所述第一隔膜的外围区域或者施加到所述第二隔膜的外围区域,或者施加到这两者;以及
通过将所述电极堆叠在所述第一隔膜与所述第二隔膜之间,使得所述电极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隔膜的所述邻接区域邻接并且所述电极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邻接区域邻接,从而形成堆叠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堆叠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外围区域向外延伸超出所述电极的边缘,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外围区域在其间不插设所述电极的情况下彼此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配置成在电解质中的分散度大于所述第二粘合剂在所述电解质中的分散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在所述电解质中的分散度大于所述第二粘合剂在所述电解质中的分散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中每一者的所述外围区域绕相应的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的周边延伸,使得每个所述外围区域均环绕相应的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邻接区域。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剂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和环氧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并且
所述第二粘合剂包含乙烯-醋酸乙烯EVA基材料、丙烯酸基材料、环氧基材料、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各自以相应的点图案被施加,点相互间隔开。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的所述点图案中的点是以点的行和列的网格布置的。
26.一种制造电池电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交替堆叠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单元电芯而形成堆叠;以及
将所述堆叠和电解质置于电池壳体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粘合剂的至少一部分溶解到所述电解质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解质是包含有机液体电解质、无机液体电解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固体无机电解质和无机熔融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的溶液。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第一粘合剂的总量为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电解质的总量的0.6wt.%至0.9wt.%。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第二粘合剂的总量为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电解质的总量的0.1wt.%至0.45wt.%。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的总量为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电解质的总量的0.8wt.%至1.2wt.%。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第一粘合剂的总量为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电解质的总量的0.6wt.%至0.9wt.%,并且其中,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第二粘合剂的总量为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电解质的总量的0.1wt.%至0.45wt.%。
33.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粘合剂包含聚烯烃基材料、橡胶基材料、聚酰胺基材料和聚氨酯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第二粘合剂的总量为所述电池壳体中的电解质的总量的0.1wt.%至0.2w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1-0066460 | 2021-05-24 | ||
KR20210066460 | 2021-05-24 | ||
KR1020220048386A KR102607282B1 (ko) | 2021-05-24 | 2022-04-19 | 단위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셀 |
KR10-2022-0048386 | 2022-04-19 | ||
PCT/KR2022/006015 WO2022250307A1 (ko) | 2021-05-24 | 2022-04-27 | 단위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25276A true CN116325276A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4104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06500.9A Pending CN116325276A (zh) | 2021-05-24 | 2022-04-27 | 单元电芯及包括该单元电芯的电池电芯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76348A1 (zh) |
EP (1) | EP4199236A4 (zh) |
JP (1) | JP2023538586A (zh) |
CN (1) | CN116325276A (zh) |
WO (1) | WO2022250307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84909B1 (ko) * | 2009-12-07 | 2011-11-17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전극조립체블록 및 그 제조 방법,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168651B1 (ko) * | 2010-06-21 | 2012-07-26 | 주식회사 루트제이드 | 포케팅 전극체,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튬 이차전지 |
KR101168650B1 (ko) * | 2010-06-21 | 2012-07-25 | 주식회사 루트제이드 | 포케팅 전극체,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튬 이차전지 |
KR101984203B1 (ko) * | 2012-05-08 | 2019-05-30 | 바텔리 메모리얼 인스티튜트 | 구조적 응용들을 위한 다기능 셀 |
JP6163847B2 (ja) * | 2013-04-17 | 2017-07-19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 |
JP6570926B2 (ja) * | 2015-09-03 | 2019-09-04 | 株式会社エンビジョンAescジャパン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
KR102164003B1 (ko) * | 2018-11-19 | 2020-10-12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전극 조립체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2022
- 2022-04-27 WO PCT/KR2022/006015 patent/WO2022250307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4-27 JP JP2023512035A patent/JP2023538586A/ja active Pending
- 2022-04-27 CN CN202280006500.9A patent/CN116325276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4-27 EP EP22811500.2A patent/EP4199236A4/en active Pending
- 2022-05-23 US US17/750,930 patent/US20220376348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199236A1 (en) | 2023-06-21 |
EP4199236A4 (en) | 2024-09-11 |
JP2023538586A (ja) | 2023-09-08 |
WO2022250307A1 (ko) | 2022-12-01 |
US20220376348A1 (en) | 2022-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14687B2 (en) | Battery | |
KR101489129B1 (ko) | 쌍극형 전극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쌍극형 2차 전지와 쌍극형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 |
KR102080284B1 (ko) | 복수의 전극 탭들이 형성되어 있는 단위 전극을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전지셀 | |
CN109923696B (zh) | 电池用电极和电池 | |
US9478781B2 (en) |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 |
EP3327854B1 (en) | Battery cell including electrode lead containing gas adsorbent | |
CN109478676B (zh) |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50180038A1 (en) | Bipolar Li-Ion Battery with Improved Seal and Associated Production Process | |
EP3905416A1 (en) | Battery | |
KR20180113157A (ko) | 적층 전지 | |
US20230025830A1 (en) |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bipolar solid-state batteries | |
JP2013127845A (ja) | 電気デバイス | |
CN107004783B (zh) | 具有改善的输出特性的二次电池 | |
KR20120006730A (ko) | 고분자 전해질을 이용한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 |
CN109478631B (zh)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
CN111697261A (zh) | 锂二次电池 | |
CN116325276A (zh) | 单元电芯及包括该单元电芯的电池电芯 | |
KR20200091687A (ko) |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차 전지 | |
KR102607282B1 (ko) | 단위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셀 | |
CN111213277B (zh) |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 |
KR20230060990A (ko) |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 |
JP7572114B2 (ja) | 単位セルおよびこれを含む電池セル | |
US20220376358A1 (en) | Unit Cell And Battery Cell Including The Same | |
KR102083296B1 (ko) | 천공된 전극을 포함하고 있는 전지셀 제조방법 | |
KR102052920B1 (ko) | 밀봉용 폴딩부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