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99419A - 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99419A
CN116299419A CN202310089633.3A CN202310089633A CN116299419A CN 116299419 A CN116299419 A CN 116299419A CN 202310089633 A CN202310089633 A CN 202310089633A CN 116299419 A CN116299419 A CN 116299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coil
accurate positioning
penetrating radar
pipeline
ground penet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96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柳根
谢贤双
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si Space Ti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si Space Ti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si Space Ti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si Space Ti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896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994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99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94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6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with non-radar systems, e.g. sonar, direction find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85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ground prob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87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detection of concealed objects, e.g. contraband or weap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管线的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地面上设置可移动的探测小车;步骤二:探测小车载有探地雷达和可调节的感应线圈式精确定位器进行定位探测;步骤三:将探地雷达转动调节至靠近待测地面,从而查询地下金属或非金属管线分布情况;步骤四:通过调节感应线圈之间的间距,分析感应线圈之间信号的强弱判断移动方向;通过本发明的实施,通过探地雷达机构用于查明地下金属或非金属管线分布情况,同时可以进行俯仰调节,在闲置时进行收纳,通过精确定位机构能够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高单线圈机构的定位精准度,相比较多线圈机构的成本得到减少,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线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现有的地下管线定位装置有开挖时和非开挖式,其中非开挖式定位装置有通过感应线圈进行探测定位,这种方式存在如下问题:采用单一结构的感应线圈进行定位的覆盖范围太小,定位效率较为低下,其中采用多感应线圈结构的设计形成一个相对较大的覆盖面进行定位,但是这种结构设计仅通过增加感应线圈数量的方式,无法灵活调节,成本相对较高,实际的使用相对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下管线的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面上设置可移动的探测小车;
步骤二:探测小车载有探地雷达和可调节的感应线圈式精确定位器进行定位探测;
步骤三:将探地雷达转动调节至靠近待测地面,从而查询地下金属或非金属管线分布情况;
步骤四:通过调节感应线圈之间的间距,分析感应线圈之间信号的强弱判断移动方向;
步骤五:工作人员将探测小车往信号强的一侧移动,直至感应线圈之间信号强度相同,或其中一个感应线圈的信号强度达到最大时确定管线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感应线圈不少于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感应线圈的感应信号反馈至控制显示机构。
一种用于地下管线的非开挖精确定位装置,包括探测小车,所述探测小车上设有探地雷达机构和用于显示管线定位范围的显示机构,所述显示机构和探地雷达机构分别设于探测小车的左右两侧,所述探地雷达机构用于俯仰调节识别地下金属或非金属管线分布情况,所述探测小车上还设有用于自动调节覆盖范围提高定位精准度的精确定位机构。通过探地雷达机构用于查明地下金属或非金属管线分布情况,同时可以进行俯仰调节,在闲置时进行收纳,并且,通过精确定位机构能够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高单线圈机构的定位精准度,相比较多线圈机构的成本得到减少。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精确定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驱动器、连接杆以及感应线圈组,所述精确定位机构安装于探测小车内,所述升降机构41的伸缩端连接有用于固定驱动器的基座,所述驱动器的驱动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于连接杆,所述感应线圈组连接于连接杆。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连接杆为电缸。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连接杆的首尾两端安装有感应线圈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感应线圈组包括中心感应线圈和行星感应线圈,所述中心感应线圈与行星感应线圈的间距可调,并且所述行星感应线圈围绕中心感应线圈做圆周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探测小车的底壁中部开设有用于驱动器、连接杆以及感应线圈组进行上下高度调节的开口,并且探测小车靠近显示机构的一侧还设有扶手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探地雷达机构与精确定位机构均连接于显示机构。
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连接杆可以将中心感应线圈与行星感应线圈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改变探测定位的范围,并且行星感应线圈围绕中心感应线圈做圆周运动实现两个线圈覆盖一片圆形的探测定位区域,实用性相对较强。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探地雷达机构用于查明地下金属或非金属管线分布情况,同时可以进行俯仰调节,在闲置时进行收纳,并且,通过精确定位机构能够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高单线圈机构的定位精准度,相比较多线圈机构的成本得到减少,起到了突出性的进步,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中:1-探测小车、2-探地雷达机构、3-显示机构、4-精确定位机构、5-中心感应线圈、6-行星感应线圈、41-升降机构、42-驱动器、4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地下管线的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面上设置可移动的探测小车;
步骤二:探测小车载有探地雷达和可调节的感应线圈式精确定位器进行定位探测;
步骤三:将探地雷达转动调节至靠近待测地面,从而查询地下金属或非金属管线分布情况;
步骤四:通过调节感应线圈之间的间距,分析感应线圈之间信号的强弱判断移动方向;
步骤五:工作人员将探测小车往信号强的一侧移动,直至感应线圈之间信号强度相同,或其中一个感应线圈的信号强度达到最大时确定管线位置。
所述感应线圈不少于两个。
所述感应线圈的感应信号反馈至控制显示机构。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地下管线的非开挖精确定位装置,包括探测小车1,探测小车1上设有探地雷达机构2和用于显示管线定位范围的显示机构3,显示机构3和探地雷达机构2分别设于探测小车1的左右两侧,探地雷达机构2用于俯仰调节识别地下金属或非金属管线分布情况,探测小车1上还设有用于自动调节覆盖范围提高定位精准度的精确定位机构4。
如图2、3所示,精确定位机构4包括升降机构41、驱动器42、连接杆43以及感应线圈组,精确定位机构4安装于探测小车1内,升降机构41的伸缩端连接有用于固定驱动器42的基座,驱动器42的驱动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于连接杆43,感应线圈组连接于连接杆43。
连接杆43为电缸,通过电缸可以较为精准地控制伸缩长度,从而调节感应线圈组的覆盖范围。
连接杆43的首尾两端安装有感应线圈组。
感应线圈组包括中心感应线圈5和行星感应线圈6,中心感应线圈5与行星感应线圈6的间距可调,并且行星感应线圈6围绕中心感应线圈5做圆周运动,通过可调间距的中心感应线圈5和行星感应线圈6组成感应线圈组,从而根据感应信号的强弱判断调节达到较为精准的定位管线的目的。
探测小车1的底壁中部开设有用于驱动器42、连接杆43以及感应线圈组进行上下高度调节的开口,并且探测小车1靠近显示机构3的一侧还设有扶手架,通过开设的开口方便对精确定位机构4进行升降调节。
探地雷达机构2与精确定位机构4均连接于显示机构3。
本发明通过探测小车1作为载体带动探地雷达机构2和精确定位机构4进行移动式探测定位,通过探地雷达机构2俯仰调节至贴合地面对地下金属或非金属管线分布情况进行查明,并且,通过精确定位机构4的升降机构41、驱动器42、连接杆43以及感应线圈组配合进行灵活可调的探测定位工作,具体由升降机构41将感应线圈组的高度调至靠近于地面处,并根据需要调节连接杆43的初始长度,然后开启驱动器42带动连接杆43及其安装的感应线圈组(中心感应线圈5和行星感应线圈6)进行转动,通过行星感应线圈6绕中心感应线圈5转动形成的圆形覆盖面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当行星感应线圈6的感应信号强于中心感应线圈5的感应信号时,显示机构3上显示方位信号强度,工作人员将探测小车1向信号强度较强的一侧进行移动,以此根据行星感应线圈6和中心感应线圈5的感应信号强度进行判断调节,从而相对准确和高效的定位到地线管线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面上设置可移动的探测小车;
步骤二:探测小车载有探地雷达和可调节的感应线圈式精确定位器进行定位探测;
步骤三:将探地雷达转动调节至靠近待测地面,从而查询地下金属或非金属管线分布情况;
步骤四:通过调节感应线圈之间的间距,分析感应线圈之间信号的强弱判断移动方向;
步骤五:工作人员将探测小车往信号强的一侧移动,直至感应线圈之间信号强度相同,或其中一个感应线圈的信号强度达到最大时确定管线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不少于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的感应信号反馈至控制显示机构。
4.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小车(1),所述探测小车(1)上设有探地雷达机构(2)和用于显示管线定位范围的显示机构(3),所述显示机构(3)和探地雷达机构(2)分别设于探测小车(1)的左右两侧,所述探地雷达机构(2)用于俯仰调节识别地下金属或非金属管线分布情况,所述探测小车(1)上还设有用于自动调节覆盖范围提高定位精准度的精确定位机构(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地下管线的非开挖精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确定位机构(4)包括升降机构(41)、驱动器(42)、连接杆(43)以及感应线圈组,所述精确定位机构(4)安装于探测小车(1)内,所述升降机构(41)的伸缩端连接有用于固定驱动器(42)的基座,所述驱动器(42)的驱动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于连接杆(43),所述感应线圈组连接于连接杆(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地下管线的非开挖精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3)为电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地下管线的非开挖精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3)的首尾两端安装有感应线圈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地下管线的非开挖精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组包括中心感应线圈(5)和行星感应线圈(6),所述中心感应线圈(5)与行星感应线圈(6)的间距可调,并且所述行星感应线圈(6)围绕中心感应线圈(5)做圆周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地下管线的非开挖精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小车(1)的底壁中部开设有用于驱动器(42)、连接杆(43)以及感应线圈组进行上下高度调节的开口,并且探测小车(1)靠近显示机构(3)的一侧还设有扶手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地下管线的非开挖精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地雷达机构(2)与精确定位机构(4)均连接于显示机构(3)。
CN202310089633.3A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2994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9633.3A CN116299419A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9633.3A CN116299419A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9419A true CN116299419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17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9633.3A Pending CN116299419A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941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2710A (zh) * 2023-10-16 2023-11-21 福建省冶金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设工程勘察用地下线路检测系统
CN117388932A (zh) * 2023-12-13 2024-01-12 浙江艺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复杂环境的地下管线探测视觉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2710A (zh) * 2023-10-16 2023-11-21 福建省冶金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设工程勘察用地下线路检测系统
CN117092710B (zh) * 2023-10-16 2023-12-26 福建省冶金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设工程勘察用地下线路检测系统
CN117388932A (zh) * 2023-12-13 2024-01-12 浙江艺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复杂环境的地下管线探测视觉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CN117388932B (zh) * 2023-12-13 2024-03-19 浙江艺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复杂环境的地下管线探测视觉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99419A (zh) 一种深埋地下管线非开挖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915019B (zh) 一种钻杆钻孔定向装置及定向方法
CN112537722A (zh) 一种风电塔筒吊装辅助定位装置及吊装定位方法
CN109112990A (zh) 一种用于道路桥梁宽度限行装置
CN210001501U (zh) 一种智能吊索
CN109058043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指北方法及指北辅助装置
CN216577727U (zh) 一种市政工程管道拼接用辅助装置
CN113266368B (zh) 应用于超长距离盾构轴线定位的探测方法
CN206051348U (zh) 一种基于激光定位的桥式起重机
CN113266369B (zh) 应用于超长距离盾构轴线定位的探测装置
CN113629575A (zh) 一种无高空作业放线作业方法
CN212318974U (zh) 一种可视化地下管线探查仪
CN208398862U (zh) 一种便携式测斜辅助装置
CN212096259U (zh) 一种用于雷达天线的维修平台
CN103603773B (zh)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叶轮吊装对接引导定位装置
CN109537977B (zh) 一种电力系统的拉线定位装置及方法
CN208952915U (zh) 工件离线测量装置
CN211769868U (zh) 一种导轨式吊车激光定位装置
CN208440214U (zh) 一种电力线路柱上断路器吊装工具
CN212531728U (zh) 一种高效简易型放线装置
CN107317256B (zh) 一种以输电线路中导线为通道的巡线机器人
CN219085159U (zh) 一种方位可调的地下管线勘探装置
CN113203389B (zh) 一种用于通讯塔安装的距离方位勘测设备
CN110006354A (zh) 球墨铸铁管承口尺寸测量设备
CN216560508U (zh) 一种双定位可调轮间距的爬行探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