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96746A - 一种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96746A CN116296746A CN202310265628.3A CN202310265628A CN116296746A CN 116296746 A CN116296746 A CN 116296746A CN 202310265628 A CN202310265628 A CN 202310265628A CN 116296746 A CN116296746 A CN 1162967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rete
- upright post
- durability
- cross beam
- de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1513 prestress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4—Chuck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应用检测设备对混泥土板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夹持机构;检测机构;所述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包括:S1、上料;S2、检测;S3、下料。本发明实现双工位结构,使得混泥土板可以同时进行检测,既可以形成对照试验,也可以进行相同试验以增加检测的准确性,并在同步带转动过程中,对混泥土板作用的撞击柱数量不断变化,进而实现对混泥土板施加的作用力不断变化,提高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泥土质量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混泥土也可称之为混凝土,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不仅仅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能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也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而混泥土的质量安全性能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这使得混泥土质量的检测方式变得更加突出,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常用到回弹法,能较好的反映商品混凝土的均匀性,其基本原理是用弹簧驱动重锤,重锤以恒定的动能撞击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接触的弹击杆,使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并吸收一部分能量,另一部分能量转化为重锤的反弹动能,当反弹动能全部转化成势能时,重锤反弹达到最大距离,仪器将重锤的最大反弹距离以回弹值的名义显示出来,从而测得混凝土的强度。
但现有的混泥土强度检测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手持,无法确保重锤与所测混凝土表面保持垂直接触,同时也无法准确模拟车轮开过的场景,使得检测出现误差,影响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检测,且能提高检测准确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应用检测设备对混泥土板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对需检测的混泥土板进行定位夹持;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上方,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对需检测的混泥土板进行施压以获得检测数据;
所述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包括:S1、上料,利用所述夹持机构将需检测的混泥土板进行定位夹持;S2、检测,利用所述检测机构对混泥土板表面进行不间断地施压直至混泥土板断裂,以此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得检测数据;S3、下料,取下断裂后的混泥土板,然后重复步骤S1-S2即可将所有需检测的混泥土板进行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若干夹持块,若干所述夹持块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所述夹持块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混泥土板的夹持槽,且所述夹持块用于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块呈L形且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各设置两个夹持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S1中,先根据待检混泥土板的长度移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直至合适位置,然后将待检混泥土板的两端分别放入到两个夹持块的夹持槽内,使得待检混泥土板水平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上滑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立柱上滑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光滑侧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滑动配合的第一横梁,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第二立柱转动连接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穿出所述第二立柱且与所述第二立柱转动连接的手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杆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轴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螺杆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伸缩杆滑动配合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螺杆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检测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梁上,且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检测机构上下运动的振动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滑动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滑动槽的槽口边缘固定连接有凸起;升降柱,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内且与所述滑动槽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柱的上端穿入所述第二横梁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升降柱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滑动配合的倾斜环形槽,通过转动所述升降柱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横梁上下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根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第二横梁,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同侧两个所述同步轮连接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撞击柱;第四锥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入所述第二横梁内并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撞击柱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同步带的外筒,所述外筒内滑动连接有弹击杆,所述弹击杆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外筒与所述弹击杆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S2中,启动电机,带动转动轴旋转,进而带动升降柱旋转,此时在凸起和倾斜环形槽的作用下克服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并带动升降柱上下来回移动,故而使得撞击柱上下移动以触碰待测混泥土板,当滚轮与混泥土板接触时,弹击杆克服第三弹簧向上移动,同时在转动轴旋转时带动同步带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若干撞击柱循环转动并不断撞击待测混泥土板,从而通过夹持块对压力传感器的作用力测得相关数据,完成检测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四个夹持块且夹持块两两配合使用,使得两个混泥土板可以同时进行检测,既可以形成对照试验,也可以进行相同试验以增加检测的准确性。
2、通过设置相互滑动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一横梁以及第二伸缩杆和第二横梁,实现双重同步伸缩结构,进而能够保持对检测机构的稳定支撑,提高使用效果。
3、通过设置同步带轮机构以及在同步带上设置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撞击柱,能够对待测混泥土板不断施加压力,即模拟车轮对混泥土板施压,且在同步带转动过程中,对混泥土板作用的撞击柱数量不断变化,进而实现对混泥土板施加的作用力不断变化,使得待测混泥土板持续受到施压,提高检测精度。
4、通过设置带倾斜环形槽的升降柱,在升降柱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横梁和第一横梁之间的间距不断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同步带不断升降,继而作用在混泥土板的力不断变化,一方面是作用在混泥土板上的滚轮数量不断变化以形成力的波动,另一方面检测机构与混泥土板之间的间距不断变化以形成力的波动,模仿汽车对混泥土板的作用力以测试其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C-C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检测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5中的I处放大图。
图中,底座1、滑槽11、第一立柱21、第二立柱22、轴杆23、螺杆24、第一弹簧25、第二弹簧26、检测机构3、电机31、主动带轮311、皮带312、从动带轮313、转动轴32、第四锥齿轮321、同步轮33、同步带34、外筒35、弹击杆36、滚轮361、第三弹簧37、升降柱38、第三锥齿轮381、倾斜环形槽382、压力传感器4、夹持块5、夹持槽51、手柄61、第二锥齿轮62、第一锥齿轮63、第一伸缩杆71、第一横梁72、凸起721、滑动槽722、第二伸缩杆73、第二横梁74、混泥土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应用检测设备对混泥土板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上滑动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所述第一立柱21和所述第二立柱22上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21和所述第二立柱22上,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对需检测的混泥土板8进行定位夹持;检测机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21和所述第二立柱22的上方,所述检测机构3用于对需检测的混泥土板8进行施压以获得检测数据;
如图1所示,所述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包括:S1、上料,利用所述夹持机构将需检测的混泥土板8进行定位夹持;S2、检测,利用所述检测机构3对混泥土板8表面进行不间断地施压直至混泥土板8断裂,以此通过压力传感器4获得检测数据;S3、下料,取下断裂后的混泥土板8,然后重复步骤S1-S2即可将所有需检测的混泥土板8进行检测。
优选的,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若干夹持块5,若干所述夹持块5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上,所述夹持块5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混泥土板8的夹持槽51,且所述夹持块5用于与压力传感器4相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夹持块5均匹配一个压力传感器4。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夹持块5的边缘位于所述夹持槽51的两侧均设置有斜面。
优选的,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夹持块5呈L形且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立柱21和所述第二立柱22上各设置两个夹持块5。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3所示,由于四个夹持块5两两配合使用,使得两个混泥土板8可以同时进行检测,既可以形成对照试验,也可以进行相同试验以增加检测的准确性。
优选的,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立柱21上滑动连接有轴杆23,所述轴杆2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71,所述第二立柱22上滑动连接有螺杆24,所述螺杆24的光滑侧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伸缩杆71滑动配合的第一横梁72,所述螺杆24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第二立柱22转动连接的第一锥齿轮63,所述第一锥齿轮63啮合有第二锥齿轮62,所述第二锥齿轮62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穿出所述第二立柱22且与所述第二立柱22转动连接的手柄61。
优选的,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轴杆23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73,所述第二伸缩杆73与所述轴杆23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25,所述螺杆24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伸缩杆73滑动配合的第二横梁74,所述第二横梁74与所述螺杆24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26,所述检测机构3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梁74上,且所述第一横梁72和所述第二横梁74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检测机构3上下运动的振动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和图5所示,由于第一伸缩杆71和第一横梁72以及第二伸缩杆73和第二横梁74均相互滑动,实现双重同步伸缩结构,进而能够保持对检测机构3的稳定支撑。
优选的,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滑动槽722,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72上,所述滑动槽722的槽口边缘固定连接有凸起721;升降柱38,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722内且与所述滑动槽722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柱38的上端穿入所述第二横梁74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381,所述升降柱28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721滑动配合的倾斜环形槽382,通过转动所述升降柱38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横梁74上下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图3和图7所示,由于在升降柱38上设置倾斜环形槽382,在升降柱38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横梁74和第一横梁72之间的间距不断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同步带34不断升降,继而作用在混泥土板8的力不断变化,一方面是作用在混泥土板8上的滚轮361数量不断变化以形成力的波动,另一方面检测机构3与混泥土板8之间的间距不断变化以形成力的波动,模仿汽车对混泥土板8的作用力以测试其耐久性。
优选的,如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两根转动轴32,转动连接于第二横梁74,所述转动轴3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33,同侧两个所述同步轮33连接有同步带34,所述同步带34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撞击柱;第四锥齿轮321,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32上,所述第四锥齿轮321与所述第三锥齿轮381相啮合;电机3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74上,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穿入所述第二横梁74内并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311,所述主动带轮311通过皮带312连接有从动带轮313,所述从动带轮313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32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由于在同步带34上设置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撞击柱,能够对待测混泥土板8不断施加压力,即模拟车轮对混泥土板8施压,且在同步带34转动过程中,对混泥土板8作用的撞击柱数量不断变化,进而实现对混泥土板8施加的作用力不断变化,使得待测混泥土板8持续受到施压,提高检测精度。
优选的,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所述撞击柱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同步带34的外筒35,所述外筒35内滑动连接有弹击杆36,所述弹击杆36上转动连接有滚轮361,所述外筒35与所述弹击杆36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37。
优选的,如图1、图5和图7所示,在所述S1中,先根据待检混泥土板8的长度移动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直至合适位置,然后将待检混泥土板8的两端分别放入到两个夹持块5的夹持槽51内,使得待检混泥土板8水平放置,再转动手柄61,带动第二锥齿轮6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63转动,从而带动螺杆24和轴杆23同步移动以将第一横梁72移动到合适高度,即使检测机构3位于合适高度。
优选的,如图1-图7所示,在所述S2中,启动电机31,带动主动带轮311旋转,进而通过皮带312带动从动带轮313和与之固定的转动轴32旋转,转动轴32旋转带动第四锥齿轮321同步转动,通过第三锥齿轮381带动升降柱38旋转,此时在凸起721和倾斜环形槽382的作用下克服第一弹簧25和第二弹簧26并带动升降柱38上下来回移动,故而使得撞击柱上下移动以触碰待测混泥土板8,当滚轮361与混泥土板8接触时,弹击杆36克服第三弹簧37向上移动,同时转动轴32旋转带动同步轮33转动,使得同步带34随之转动,进而带动若干撞击柱循环转动以使作用在混泥土板8上的滚轮361数量不断变化,并不断撞击待测混泥土板8,从而通过夹持块5对压力传感器4的作用力测得相关数据,完成检测工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应用检测设备对混泥土板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设备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对需检测的混泥土板进行定位夹持;
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上方,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对需检测的混泥土板进行施压以获得检测数据;
所述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包括:
S1、上料,利用所述夹持机构将需检测的混泥土板进行定位夹持;
S2、检测,利用所述检测机构对混泥土板表面进行不间断地施压直至混泥土板断裂,以此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得检测数据;
S3、下料,取下断裂后的混泥土板,然后重复步骤S1-S2即可将所有需检测的混泥土板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若干夹持块,若干所述夹持块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所述夹持块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混泥土板的夹持槽,且所述夹持块用于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呈L形且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各设置两个夹持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先根据待检混泥土板的长度移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直至合适位置,然后将待检混泥土板的两端分别放入到两个夹持块的夹持槽内,使得待检混泥土板水平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滑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立柱上滑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光滑侧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滑动配合的第一横梁,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第二立柱转动连接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穿出所述第二立柱且与所述第二立柱转动连接的手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轴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螺杆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伸缩杆滑动配合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螺杆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检测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梁上,且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检测机构上下运动的振动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包括:
滑动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滑动槽的槽口边缘固定连接有凸起;
升降柱,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内且与所述滑动槽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柱的上端穿入所述第二横梁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升降柱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滑动配合的倾斜环形槽,通过转动所述升降柱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横梁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两根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第二横梁,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同侧两个所述同步轮连接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撞击柱;
第四锥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啮合;
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入所述第二横梁内并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柱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同步带的外筒,所述外筒内滑动连接有弹击杆,所述弹击杆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外筒与所述弹击杆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启动电机,带动转动轴旋转,进而带动升降柱旋转,此时在凸起和倾斜环形槽的作用下克服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并带动升降柱上下来回移动,故而使得撞击柱上下移动以触碰待测混泥土板,当滚轮与混泥土板接触时,弹击杆克服第三弹簧向上移动,同时在转动轴旋转时带动同步带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若干撞击柱循环转动并不断撞击待测混泥土板,从而通过夹持块对压力传感器的作用力测得相关数据,完成检测工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65628.3A CN116296746B (zh) | 2023-03-13 | 2023-03-13 | 一种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65628.3A CN116296746B (zh) | 2023-03-13 | 2023-03-13 | 一种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96746A true CN116296746A (zh) | 2023-06-23 |
CN116296746B CN116296746B (zh) | 2023-11-14 |
Family
ID=86784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265628.3A Active CN116296746B (zh) | 2023-03-13 | 2023-03-13 | 一种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96746B (zh) |
Citation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96897A (ja) * | 1992-04-16 | 1993-11-12 | Maruesu Tekko Kk | 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強度試験装置 |
KR20030050299A (ko) * | 2001-12-18 | 2003-06-25 | 김광우 | 도로용 아스콘의 소성변형 측정장치 |
DE102004055431A1 (de) * | 2004-11-15 | 2006-05-24 | Universität Kassel |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mechanischer Eigenschaften eines Bauwerk-Bauteils |
WO2009129554A1 (de) * | 2008-04-21 | 2009-10-29 | Kirchdorfer Fertigteilholding Gmbh | Verfahren zum prüfen von spannbetonteilen |
CN101979990A (zh) * | 2010-10-15 | 2011-02-23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 自定位可拆卸式混凝土耐久性试验应力加载装置 |
CN107389905A (zh) * | 2017-08-03 | 2017-11-24 | 贵州精正检测有限公司 | 混凝土检测检验设备及混凝土检测检验系统 |
CN207502354U (zh) * | 2017-11-27 | 2018-06-15 | 宁波市新铭建设工程测试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母模拆装的混凝土渗透仪 |
CN109187196A (zh) * | 2018-08-22 | 2019-01-11 | 邹学晃 | 一种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试验装置 |
CN111307427A (zh) * | 2019-12-10 | 2020-06-19 | 芜湖市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尾板性能检测和耐久性检测的装置 |
CN211347794U (zh) * | 2019-10-31 | 2020-08-2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有轨电车走行面涂层性能测试设备 |
CN111678772A (zh) * | 2020-07-23 | 2020-09-18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 |
CN112051137A (zh) * | 2020-10-10 | 2020-12-08 | 长安大学 | 一种路面快速磨耗试验装置 |
WO2021008278A1 (zh) * | 2019-07-12 | 2021-01-21 | 河南理工大学 | 一种高速铁路采空区地基拟动力加载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
CN212748547U (zh) * | 2020-09-14 | 2021-03-19 | 合肥建设装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建筑土木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装置 |
CN113567259A (zh) * | 2021-07-20 | 2021-10-29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WO2021217719A1 (zh) * | 2020-04-29 | 2021-11-04 |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弹性模量测定仪 |
CN113820269A (zh) * | 2021-09-29 | 2021-12-2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道路表面功能快速测试仪 |
CN113916682A (zh) * | 2021-09-26 | 2022-01-11 | 唐山学院 |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的折性检测系统 |
CN215598928U (zh) * | 2021-05-10 | 2022-01-21 | 翁源县官龙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耐久试验装置 |
CN114459884A (zh) * | 2020-11-10 | 2022-05-10 | 合肥工大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混凝土掺合料抗剪切力检测装置 |
CN216560038U (zh) * | 2021-12-22 | 2022-05-17 | 重庆固维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板承载力检测装置 |
CN114659876A (zh) * | 2022-02-11 | 2022-06-24 | 广西建宏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装置 |
CN217688240U (zh) * | 2022-06-08 | 2022-10-28 | 郑州大学 | 一种混凝土断裂韧性测试装置 |
CN115343210A (zh) * | 2022-08-31 | 2022-11-15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一种桥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检测系统 |
CN115372174A (zh) * | 2022-08-24 | 2022-11-22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涂层材料耐动态轮胎冲击模拟试验系统及其方法 |
CN217901160U (zh) * | 2022-08-02 | 2022-11-25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多功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 |
CN218297815U (zh) * | 2022-04-11 | 2023-01-13 | 叶凌锋 | 一种房屋建筑用混凝土质量安全检测装置 |
-
2023
- 2023-03-13 CN CN202310265628.3A patent/CN1162967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296897A (ja) * | 1992-04-16 | 1993-11-12 | Maruesu Tekko Kk | 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強度試験装置 |
KR20030050299A (ko) * | 2001-12-18 | 2003-06-25 | 김광우 | 도로용 아스콘의 소성변형 측정장치 |
DE102004055431A1 (de) * | 2004-11-15 | 2006-05-24 | Universität Kassel |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mechanischer Eigenschaften eines Bauwerk-Bauteils |
WO2009129554A1 (de) * | 2008-04-21 | 2009-10-29 | Kirchdorfer Fertigteilholding Gmbh | Verfahren zum prüfen von spannbetonteilen |
CN101979990A (zh) * | 2010-10-15 | 2011-02-23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 自定位可拆卸式混凝土耐久性试验应力加载装置 |
CN107389905A (zh) * | 2017-08-03 | 2017-11-24 | 贵州精正检测有限公司 | 混凝土检测检验设备及混凝土检测检验系统 |
CN207502354U (zh) * | 2017-11-27 | 2018-06-15 | 宁波市新铭建设工程测试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母模拆装的混凝土渗透仪 |
CN109187196A (zh) * | 2018-08-22 | 2019-01-11 | 邹学晃 | 一种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试验装置 |
WO2021008278A1 (zh) * | 2019-07-12 | 2021-01-21 | 河南理工大学 | 一种高速铁路采空区地基拟动力加载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
CN211347794U (zh) * | 2019-10-31 | 2020-08-2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有轨电车走行面涂层性能测试设备 |
CN111307427A (zh) * | 2019-12-10 | 2020-06-19 | 芜湖市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尾板性能检测和耐久性检测的装置 |
WO2021217719A1 (zh) * | 2020-04-29 | 2021-11-04 |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弹性模量测定仪 |
CN111678772A (zh) * | 2020-07-23 | 2020-09-18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土木工程用于建筑承载力实验装置 |
CN212748547U (zh) * | 2020-09-14 | 2021-03-19 | 合肥建设装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建筑土木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装置 |
CN112051137A (zh) * | 2020-10-10 | 2020-12-08 | 长安大学 | 一种路面快速磨耗试验装置 |
CN114459884A (zh) * | 2020-11-10 | 2022-05-10 | 合肥工大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混凝土掺合料抗剪切力检测装置 |
CN215598928U (zh) * | 2021-05-10 | 2022-01-21 | 翁源县官龙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耐久试验装置 |
CN113567259A (zh) * | 2021-07-20 | 2021-10-29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3916682A (zh) * | 2021-09-26 | 2022-01-11 | 唐山学院 |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的折性检测系统 |
CN113820269A (zh) * | 2021-09-29 | 2021-12-2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道路表面功能快速测试仪 |
CN216560038U (zh) * | 2021-12-22 | 2022-05-17 | 重庆固维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板承载力检测装置 |
CN114659876A (zh) * | 2022-02-11 | 2022-06-24 | 广西建宏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装置 |
CN218297815U (zh) * | 2022-04-11 | 2023-01-13 | 叶凌锋 | 一种房屋建筑用混凝土质量安全检测装置 |
CN217688240U (zh) * | 2022-06-08 | 2022-10-28 | 郑州大学 | 一种混凝土断裂韧性测试装置 |
CN217901160U (zh) * | 2022-08-02 | 2022-11-25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多功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 |
CN115372174A (zh) * | 2022-08-24 | 2022-11-22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涂层材料耐动态轮胎冲击模拟试验系统及其方法 |
CN115343210A (zh) * | 2022-08-31 | 2022-11-15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一种桥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检测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SUNGNAM HONG 等: ""Effect of vehicle-induced vibrations on early-age concrete during bridge widening"",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vol. 77, pages 179 - 186 * |
杨锡武: ""陡坡混凝土路面受力特性研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30, no. 06, pages 1323 - 1326 * |
王新锋: ""钻孔取芯法检测桩基础质量之我见"", 《中华民居(下旬刊)》, no. 06, pages 77 - 7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96746B (zh) | 2023-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608976A (zh) | 一种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CN211528039U (zh) | 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 | |
CN210604225U (zh) |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 |
CN116296746B (zh) | 一种高耐久性预应力混泥土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 |
CN113588461A (zh) | 一种公路路面混凝土质量检测装置 | |
GB2585436A (en) | Cylindrical concrete specimen splitting device and splitting method | |
CN109291219B (zh) | 一种多功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件成型装置及方法 | |
CN220284892U (zh) | 一种水泥土复合桩的受力检测装置 | |
CN112730085A (zh) | 一种建筑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 | |
CN211347722U (zh) | 一种砌筑用砖抗压强度检测仪 | |
CN112129259A (zh) | 一种建筑用板材表面粗糙度检测装置 | |
CN203745319U (zh) | 一种沥青混合料抗松散性能测试装置 | |
CN216525133U (zh) | 一种工程建筑用楼板强度检测装置 | |
CN213398537U (zh) | 一种用于模型试验不同倾角试件的配置装置 | |
CN112945731A (zh) | 一种沥青混凝土道路工程路面质量取样检测方法 | |
CN114459884A (zh) | 一种混凝土掺合料抗剪切力检测装置 | |
CN106546457A (zh) | 一种车辙板试件脱模机及试模 | |
CN214010876U (zh) | 用于混凝土砌块的高精度抗压强度测试装置 | |
CN116296929B (zh) | 一种铁尾矿砂沥青混凝土车辙试验装置 | |
CN221550638U (zh) | 一种泥岩界面剪切试验用试件制作装置 | |
CN218823732U (zh) | 一种混凝土回弹仪 | |
CN220380863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监理用混凝土质量检测装置 | |
CN219842245U (zh) | 一种屋面瓦检测装置 | |
CN219104608U (zh) | 一种水泥砼高精度检测装置 | |
CN221038270U (zh) | 一种可模拟多工况的碾压混凝土试件成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