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87624A - 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87624A
CN116287624A CN202310245908.8A CN202310245908A CN116287624A CN 116287624 A CN116287624 A CN 116287624A CN 202310245908 A CN202310245908 A CN 202310245908A CN 116287624 A CN116287624 A CN 116287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steel
oriented silicon
adjusting material
steel coil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459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迪夫
王雄奎
曾剑
赵胜利
丁哲
蒋杰
陈博
张敬
周薇
杨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459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876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87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87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21D8/12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articles with special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26Methods of annea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21D8/12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articles with special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 C21D8/1216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articles with special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the working step(s) being of interes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21D8/12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articles with special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 C21D8/1244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of articles with special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the heat treatment(s) being of intere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oft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卷取机对连续退火后的取向硅钢进行卷取,得到取向硅钢卷;将预设厚度的调整材进行涂层处理后上料到开卷机;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将涂层处理后的调整材作为取向硅钢卷外圈承受高温退火工序的热蠕变,有效的降低了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

Description

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取向硅钢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持续推进,取向硅钢由于生产工艺成熟,价格低廉,在双碳减降过程中作为一种降低能源消耗的钢铁材料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向硅钢的用量在不断扩大,各个取向硅钢生产厂家也在不断提速增产以适应市场需求,但是在提速过程中的取向硅钢的板形问题也逐渐凸显。
取向硅钢成卷后在经环形炉高温退火的过程中,钢卷外圈在高温蠕变作用下会向下塌陷,使得钢板严重变形,在后工序无法消除后呈现出板形缺陷,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及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和系统,进而能够降低取向硅钢成品的板形缺陷。
本申请的其它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卷取机对连续退火后的取向硅钢进行卷取,得到取向硅钢卷;
将预设厚度的调整材进行涂层处理后上料到开卷机;
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将预设厚度的调整材进行涂层处理,包括:
对预设厚度的调整材进行涂覆氧化镁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预设厚度为大于0.5mm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包括:
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利用预设张力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其中,所述预设张力大于7N/mm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调整材为碳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包裹后的取向硅钢卷进行高温退火处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卷取机和第二卷取机,均用于对连续退火后的取向硅钢进行卷取,得到取向硅钢卷;
开卷机,用于将进行涂层处理后的预设厚度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开卷机的数量为1,且所述开卷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卷取机和所述第二卷取机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涂层为氧化镁,所述预设厚度为大于0.5mm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开卷机还用于利用预设张力进行包裹,其中,所述预设张力大于7N/mm2
在本申请中,通过卷取机对连续退火后的取向硅钢进行卷取,得到取向硅钢卷;将预设厚度的调整材进行涂层处理后上料到开卷机;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由于将涂层处理后的调整材作为取向硅钢卷外圈承受高温退火工序的热蠕变,有效的降低了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取向硅钢的生产系统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取向硅钢卷外圈的板形缺陷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利用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生产的取向硅钢卷外圈的板形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取向硅钢卷外圈经高温退火后的形貌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利用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生产的取向硅钢卷外圈经高温退火后的形貌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取向硅钢的生产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通过两套卷取机实现取向硅钢形成的钢带的卷取,无法实施调整材的包裹作业。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取向硅钢卷外圈的板形缺陷示意图,如图2所示,利用图1中系统生产出的取向硅钢卷外圈容易出现瓢曲及中间浪形等板形不良缺陷。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系统包括第一卷取机和第二卷取机,均用于对连续退火后的取向硅钢形成的钢带进行卷取,得到取向硅钢卷;开卷机,用于将进行涂层处理后的预设厚度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该方案在不改变原有取向硅钢的生产节奏的情况下,通过新增开卷机,在卷取机完成卷取作业后,利用开卷机将调整材包裹至取向硅钢卷的外圈,将取向硅钢卷外圈易高温蠕变的区域转嫁至调整材上,实现正材的板形缺陷减降。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利用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生产的取向硅钢卷外圈的板形示意图,如图4所示,通过将调整材包裹至取向硅钢卷的外圈,彻底消除了瓢曲及中间浪形缺陷,大幅降低了取向硅钢卷外圈的板形缺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通过卷取机对连续退火后的取向硅钢进行卷取,得到取向硅钢卷。
其中,取向硅钢也称冷轧变压器钢,是一种重要的硅铁合金,它的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技术严格,主要分为普通取向硅钢和高磁感应取向硅钢。
卷取机是将热轧或冷轧钢材卷取成卷筒状的轧钢车间辅助设备,通常在热带钢连轧机、冷带钢连轧机和线材轧机上布置在成品机座之后,在单机座可逆冷带轧机上则安装在轧机的前后。此外,它也可以设置在连续酸洗机组、纵剪、退火、涂层等各种精整机组中,对于卷取机的设置地点本实施例不加以限制。
在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中,需要对取向硅钢进行连续退火处理,再通过卷取机进行卷取,得到取向硅钢卷后,送进环形炉进行高温退火,如此生产出的取向硅钢卷外圈容易出现瓢曲及中间浪形等板形不良缺陷。本实施例在得到取向硅钢卷后,通过对取向硅钢卷包裹调整材,消除了瓢曲及中间浪形缺陷,大幅降低了外圈的板形缺陷。
步骤502,将预设厚度的调整材进行涂层处理后上料到开卷机。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利用检修等停机时间生产一卷调整材,并将调整材涂层后上料到开卷机。
其中,预设厚度可以为大于0.5mm的厚度,当然该厚度越厚,对于降低板形缺陷的效果越好。
调整材可以为废弃的碳钢,将废弃的碳钢作为调整材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在对调整材进行涂层处理时,具体可以为对调整材进行涂覆氧化镁处理,通过涂覆氧化镁,可以有效避免高温退火工序粘接。
步骤503,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利用在制等待时间进行调整材的包裹,在包裹调整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预设张力进行包裹,为了实现良好的包裹效果,预设张力需要是较大的张力,例如大于7N/mm2的张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对包裹后的取向硅钢卷进行高温退火处理。
图6为现有技术中取向硅钢卷外圈经高温退火后的形貌示意图,如图6所示,现有技术中取向硅钢卷外圈经高温退火后烧损严重,钢带严重变形,需切废。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利用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生产的取向硅钢卷外圈经高温退火后的形貌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裹调整材后,在高温退火工序,取向硅钢卷外圈烧损部分仅为调整材,正材不受影响,成品工序切除调整材后不需要再切除正材,成材率得到有效提升。
本实施例通过卷取机对连续退火后的取向硅钢进行卷取,得到取向硅钢卷;将预设厚度的调整材进行涂层处理后上料到开卷机;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由于将涂层处理后的调整材作为取向硅钢卷外圈承受高温退火工序的热蠕变,消除了带头的瓢曲及中间浪形缺陷,有效的降低了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同时还有效的利用废弃的调整材充当原外圈烧损部分,正材无烧损,成品工序取向硅钢的成材率可以提高约1%。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通过卷取机对连续退火后的取向硅钢进行卷取,得到取向硅钢卷;
步骤802,将厚度大于0.5mm的调整材涂覆氧化镁后上料到开卷机;
步骤803,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利用大于7N/mm2的张力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
本实施例通过在取向硅钢完成连续退火后,将取向硅钢卷的外圈易高温蠕变的区域转嫁至调整材上,实现了正材的板形缺陷减降,提高了取向硅钢正品的产出。
返回参照图3,基于同一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系统,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系统包括第一卷取机和第二卷取机,均用于对连续退火后的取向硅钢进行卷取,得到取向硅钢卷;开卷机,用于将进行涂层处理后的预设厚度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
应当理解的是,开卷机的数量可以与卷取机的数量一一对应,也可以少于卷取机的数量,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开卷机的数量为1,且所述开卷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卷取机和所述第二卷取机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为减少成本,可以将新的开卷机设计于第一卷取机和第二卷取机中间,开卷机具备两向开卷功能,待第一卷取机或第二卷取机完成卷取作业后,利用开卷机将调整材包裹至待下线的取向硅钢卷的外圈。
在一个示例中,预设厚度可以为大于0.5mm的厚度,当然该厚度越厚,对于降低板形缺陷的效果越好。
在一个示例中,调整材为钢带,具体可以为废弃的碳钢,将其作为调整材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涂层可以为氧化镁,通过涂覆氧化镁,可以有效避免高温退火工序粘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开卷机还用于利用预设张力进行包裹,其中,所述预设张力大于7N/mm2,通过在包裹调整材的过程中,使用较大的张力进行包裹,可以实现良好的包裹效果。
本实施例在不改变原有取向硅钢的生产组织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新增开卷机,使其具备包裹调整材的功能,就可以有效消除瓢曲、浪形等板形缺陷,产品实物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该方案还有效的利用废弃的调整材提高了取向硅钢正品的成材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卷取机对连续退火后的取向硅钢进行卷取,得到取向硅钢卷;
将预设厚度的调整材进行涂层处理后上料到开卷机;
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设厚度的调整材进行涂层处理,包括:
对预设厚度的调整材进行涂覆氧化镁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厚度为大于0.5mm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包括:
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利用预设张力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其中,所述预设张力大于7N/m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材为碳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开卷机将处理后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包裹后的取向硅钢卷进行高温退火处理。
7.一种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卷取机和第二卷取机,均用于对连续退火后的取向硅钢进行卷取,得到取向硅钢卷;
开卷机,用于将进行涂层处理后的预设厚度的调整材包裹至所述取向硅钢卷的外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卷机的数量为1,且所述开卷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卷取机和所述第二卷取机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为氧化镁,所述预设厚度为大于0.5mm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卷机还用于利用预设张力进行包裹,其中,所述预设张力大于7N/mm2
CN202310245908.8A 2023-03-14 2023-03-14 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62876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5908.8A CN116287624A (zh) 2023-03-14 2023-03-14 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5908.8A CN116287624A (zh) 2023-03-14 2023-03-14 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87624A true CN116287624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33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45908.8A Pending CN116287624A (zh) 2023-03-14 2023-03-14 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8762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8043B (zh) 铁素体不锈钢的生产方法
CN103722011A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冷连轧工艺及其机组
CN110756585A (zh) 一种二十辊可逆式轧机生产镍基合金的方法
CN101748267B (zh) 一种热轧纯钛卷的连续退火工艺
CN203678835U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冷连轧工艺及其机组
EP0837147A2 (en)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tainless steel strip
CN116287624A (zh) 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形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WO2024087517A1 (zh) 无取向硅钢全连续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1491812B (zh) 免卷取微应力热连轧中厚板的生产方法及其设备
WO2020157377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stainless steel strips
CN101844151B (zh) 不锈钢金属带的生产设备及其非连续生产方法
CN112553451A (zh) 一种冷轧不锈钢带连续去应力退火的工艺
JP2965970B1 (ja) 鋼板の連続処理ラインおよび連続処理方法
CN218460455U (zh) 一种硅钢常化酸洗轧制联合生产机组
KR20100060877A (ko) 대형 사이즈 선재를 이용한 온간 압연방법
JP3695242B2 (ja) 熱間圧延設備及び圧延方法
JPH1177113A (ja) 連続鋳造・熱延鋼帯製造設備列および熱延鋼帯の製造方法
JP2003027138A (ja) 熱処理異形鋼線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4314800B2 (ja) 熱延鋼帯の製造方法
JP2004167523A (ja) 熱間圧延方法および熱間圧延ライン
JPH01219128A (ja) 薄スケール熱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CN117139364A (zh) 一种高表面粗糙度冷轧钛卷的制备方法
CN115647074A (zh) 一种基于内圈刚度控制的热轧扁卷控制方法
JPS62137104A (ja) 薄鋼板製造設備列
CN116900049A (zh) 改善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