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80431A - 贴膜设备 - Google Patents

贴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80431A
CN116280431A CN202310360315.6A CN202310360315A CN116280431A CN 116280431 A CN116280431 A CN 116280431A CN 202310360315 A CN202310360315 A CN 202310360315A CN 116280431 A CN116280431 A CN 116280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tray
piece
assembly
att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603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纪如
祝东元
吴伟伟
夏稳进
李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 Ding Electronical Technology Jia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 Ding Electronical Technology Jia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Ding Electronical Technology Jia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 Ding Electronical Technology Jia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603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80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80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80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3/00Packaging articles by applying removable, e.g. strippable, coatings
    • B65B33/02Packaging small articles, e.g. spare part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56Orientating, i.e. changing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e.g. of non-uniform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9/00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件生产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贴膜设备,包括机架,贴膜设备还包括限位机构及功能机构。限位机构设置于机架,限位机构被配置为定位第一工件,并使第一工件及设置于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至少部分伸出限位机构外。功能机构包括相连接的压弯组件及驱动件,驱动件能够带动压弯组件移动,压弯组件包括滚轴,滚轴被配置为能够转动地抵压第二工件,以使第二工件伸出第一工件的部分贴附于第一工件,滚轴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工件伸出限位机构的伸出方向的夹角大于0°。限位机构能够限定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的位置,通过驱动件驱动滚轴移动,以使滚轴滚动地压弯第二工件。

Description

贴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膜设备。
背景技术
在部分产品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贴膜,在相关技术中,通常是通过人工进行贴膜或者是通过机械简单地压合,这种方式的贴膜的精度低,不能有效地贴附于工件的表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贴膜设备,能够提升贴附精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膜设备,包括机架,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限位机构及功能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限位机构被配置为定位第一工件,并使所述第一工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限位机构外。所述功能机构包括相连接的压弯组件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压弯组件移动,所述压弯组件包括滚轴,所述滚轴被配置为能够转动地抵压所述第二工件,以使所述第二工件伸出所述第一工件的部分贴附于所述第一工件,所述滚轴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工件伸出所述限位机构的伸出方向的夹角大于0°。
上述实施例的贴膜设备中,限位机构能够限定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的位置,通过驱动件驱动滚轴移动,以使滚轴滚动地压弯第二工件。滚轴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与第一工件的伸出方向相交,从而滚轴能够对第二工件施加倾斜的分力,以使第二工件能够完整地贴附于弧面,提升良率,减少第二工件贴附于第一工件时,第二工件与第一工件之间存在有间隙的情况发生,能够提升贴附精度。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机构还包括撕膜组件,所述撕膜组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并位于所述压弯组件一侧,所述撕膜组件用于撕取所述第二工件贴附所述第一工件时,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工件分离的保护膜。
上述实施例的贴膜设备中,滚轴弯折第二工件时,保护膜也随第二工件弯折,当解除滚轴的抵压后,第二工件弯折贴附于第一工件,保护膜弹性形变恢复,并与第二工件分离。驱动件能够驱动撕膜组件移动至保护膜处,并将保护膜夹紧,随后在驱动件的作用下撕膜组件将保护膜从第二工件处撕离。通过保护膜的弹性形变恢复以使保护膜与第二工件能够分离,撕膜过程简单方便。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移料机构,所述移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移料机构包括治具,所述治具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具有相连通的导向部分及放置部分,所述导向部分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所述放置部分与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配合。所述功能机构还包括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并位于所述压弯组件的一侧,所述取料组件用于在所述移料机构与所述限位机构之间往复搬运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
上述实施例的贴膜设备中,当第一工件或者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放置于放置槽时,第一工件或者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先经过导向部分,由于导向部分的尺寸大,即使第一工件或者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位置有误差也能够放置于导向部分内。位于导向部分内的第一工件在导向部分的引导下,能够位于放置部分内以对工件精准定位。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卷料机构及贴附机构。所述卷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并相邻于所述移料机构,用于运输所述第二工件。所述贴附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构,用于吸附所述卷料机构的所述第二工件,并贴附于所述放置槽内的所述第一工件。
上述实施例的贴膜设备中,卷料机构将第二工件运输,吸附机构将卷料机构上的第二工件吸附并搬运至放置槽的第一工件上,以使第二工件贴附于第一工件。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视觉定位机构,所述视觉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摄像组件及移动摄像组件。所述固定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卷料机构一侧,所述固定摄像组件用于获取所述贴附机构吸取所述第二工件并位于摄像位置时的第二工件图像,并通过所述第二工件图像与预设第二工件图像比对以调节所述第二工件的位置。所述移动摄像组件与所述贴附机构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工件位于所述放置槽时的第一工件图像,并通过所述第一工件图像与预设第一工件图像的比对,调节所述贴附机构上的所述第二工件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二工件与所述第一工件的位置对应。
上述实施例的贴膜设备中,通过第一工件图像与预设第一工件图像比对,以确认此时贴附头的第一工件的位置误差,并根据该误差通过第一移载单元、第二移载单元及旋转件对应调节贴附头位置从而调节第二工件的位置,以抵消第一工件的位置误差,从而让第二工件精准地贴附于第一工件。通过依次确认第二工件及第一工件的位置,以对第二工件进行两次位置矫正,能够有效地提升第二工件贴附于第一工件的位置精度,以便于提升良率。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附机构包括贴附组件及移载组件。所述贴附组件包括贴附头及旋转件,所述贴附头与所述旋转件连接,所述旋转件能够带动所述贴附头转动,所述贴附头用于吸附所述第二工件,并贴附于所述第一工件。所述移载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旋转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贴附头吸附所述第二工件及将所述第二工件贴附于所述第一工件。
上述实施例的贴膜设备中,由于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的尺寸小,需要贴附的位置精度高,通过旋转件驱动贴附头转动,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二工件贴附于第一工件的贴附精度,以提升产品良率。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压合件及伸缩件。所述压合件包括连接板、压块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块连接,所述压块用于压合所述放置槽内的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所述伸缩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伸缩件能够驱动所述压合件竖向移动。
上述实施例的贴膜设备中,当压块912抵压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时,弹性件913压缩以使压块912能够更稳定地抵压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提升压合效果。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托盘及搬运机构。所述托盘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工件和/或所述第二工件的容置槽。所述搬运机构与所述功能机构位于所述移料机构的相对两端,所述搬运机构包括盘搬运件、工件搬运件及动力件。所述盘搬运件用于搬运所述托盘。所述工件搬运件位于所述盘搬运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容置槽的所述第一工件搬运至所述放置槽,或者将所述放置槽的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搬运至所述容置槽。所述动力件与所述盘搬运件及所述工件搬运件连接,以带动所述盘搬运件或所述工件搬运件移动。
上述实施例的贴膜设备中,搬运机构既能够搬运托盘又能够搬运第一工件或者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搬运机构具有三种搬运功能,能够提升搬运机构的利用率,节省成本。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盘的容置槽通过吸塑形成,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位于所述移料机构的一端,所述定位架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结构与所述托盘的结构相同。
上述实施例的贴膜设备中,定位件的结构与托盘的结构相同,以减少零件种类,便于维修或替换,并且由于托盘上设有多个容置槽,所以定位件与托盘之前有多处定位,托盘定位精度高。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运输组件及提料组件。所述运输组件位于所述搬运机构的一侧,所述运输组件包括运输主体、运输带及支撑板,所述运输带绕设于所述运输主体,所述托盘能够放置于所述运输带,且至少部分露出所述运输带外,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运输主体,并支撑所述运输带。所述提料组件与所述运输主体连接,用于抬升所述托盘露出所述运输带的部分,以将所述托盘抬起,或者将所述提料组件的所述托盘放置于所述运输带。所述盘搬运件能够将所述提料组件上的托盘搬运至定位件上。
上述实施例的贴膜设备中,运输机构能够运输托盘,支撑板能够阻挡运输带向下弯折,以保持运输带的位置稳定。提料组件与运输主体连接,用于抬升托盘露出运输带的部分,以将托盘抬起,或者将提料组件的托盘放置于运输带。通过提料组件将托盘抬起,以便于搬运机构准确地搬运托盘。
本申请的贴膜设备能够将第二工件贴附于第一工件。通过滚轴对第二工件压弯,并且在抵压第二工件的过程中,通过滚轴的弹性形变以及滚动能够对第二工件施加倾斜向下的分力,以使第二工件完整地贴附于第一工件。通过第二工件弯折后保护膜与第二工件分离,撕膜组件能够简便快捷地撕开保护膜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贴膜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工件、第二工件及保护膜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第一工件、第二工件及保护膜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图3中第二工件压弯贴附于第一工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图4中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图1中运输机构及托盘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图6中部分运输机构及托盘的侧视图。
图8是图1中部分贴膜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9是图1中搬运机构及定位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10是图1中移料机构、卷料机构及压合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1是图1中移料机构、卷料机构、贴附机构及视觉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2是图11中贴附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3是图1中另一个角度的部分贴膜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14是图1中部分功能机构压弯限位机构上的第二工件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15是图14中部分限位机构与压弯组件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部分限位机构与撕膜组件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中压合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8是图17中沿A-A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贴膜设备 100 旋转件 522
运输机构 10 视觉定位机构 60
运输组件 11 固定摄像组件 61
运输主体 111 移动摄像组件 62
运输带 112 功能机构 70
支撑板 113 压弯组件 71
提料组件 12 滚轴 711
抬升提料件 121 U形块 712
提料框 122 第二吸头 72
挡块 1221 撕膜组件 73
提料杆 1222 夹爪气缸 731
连接杆 1223 夹持块 732
搬运机构 20 驱动件 74
工件搬运件 21 限位机构 80
第一吸头 211 限位架 81
吸头安装板 212 通槽 811
盘搬运件 22 限位件 82
吸盘 221 限位气缸 821
盘安装板 222 限位部 822
动力件 23 固定板 8221
移料机构 30 限位块 8222
移料组件 31 压合机构 90
上下料位置 311 压合件 91
贴附位置 312 连接板 911
弯折位置 313 压块 912
压合位置 314 弹性件 913
治具 32 伸缩件 92
放置槽 321 机架 1a
导向部分 3211 定位架 10a
放置部分 3212 定位件 11a
卷料机构 40 仿形槽 111a
取料平台 41 支架 12a
贴附机构 50 托盘 1b
移载组件 51 容置槽 10b
第一移料单元 511 第一工件 200
第二移料单元 512 第一面 201
第三移料单元 513 第二面 202
贴附组件 52 第二工件 300
贴附头 521 保护膜 400
连接块 5211 第一方向 X
连接弹簧 5212 第二方向 Y
贴附块 5213 第三方向 Z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当两元件(平面、线条)平行设置时,应该理解为两元件之间的关系包括平行与大致平行两种。其中大致平行应理解为两元件之间可存在一定的夹角,夹角的角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0°。
当两元件(平面、线条)垂直设置时,应该理解为两元件之间的关系包括垂直与大致垂直两种。其中大致垂直应理解为两元件之间的夹角角度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90°。
当某参数大于、等于或小于某一端点值时,应该理解为端点值允许存在±10%的公差,比如,A比B大于10,应该理解为包括A比B大于9的情况,也包括A比B大于11的情况。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膜设备,包括机架,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限位机构及功能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限位机构被配置为定位第一工件,并使所述第一工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限位机构外。所述功能机构包括相连接的压弯组件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压弯组件移动,所述压弯组件包括滚轴,所述滚轴被配置为能够转动地抵压所述第二工件,以使所述第二工件伸出所述第一工件的部分贴附于所述第一工件,所述滚轴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工件伸出所述限位机构的伸出方向的夹角大于0°。
上述实施例的贴膜设备中,限位机构能够限定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的位置,通过驱动件驱动滚轴移动,以使滚轴滚动地压弯第二工件。滚轴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与第一工件的伸出方向相交,从而滚轴能够对第二工件施加倾斜的分力,以使第二工件能够完整地贴附于弧面,提升良率,减少第二工件贴附于第一工件时,第二工件与第一工件之间存在有间隙的情况发生,能够提升贴附精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做出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膜设备100,贴膜设备100用于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第一工件200为需要贴附膜的结构,例如可以是翻盖电子设备的转轴、手表的背面等。翻盖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折叠手机等。
第二工件300为膜类结构,例如麦拉片(PET聚脂薄膜)、聚丙烯膜、聚氯乙烯膜等。除了塑料膜外,也可以是非塑料膜,例如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等。进一步地,部分可塑性变形,用于贴附在第一工件200上的结构也可以理解为膜类结构,例如金属薄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以第二工件300为麦拉片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2、图3、图4及图5,第一工件200包括第一面201及第二面202,第一面201与第二面202相连接,并且第二面202的形状为弧形。通过贴膜设备100的初步贴附,能够使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面201,并且第二工件300的部分露出第一工件200外。通过贴膜设备100的第二次贴附,能够让原本经过初步贴附后露出第一工件200外的部分贴附于第二面202。可选地,第一工件200的形状为片状,第二工件300的形状大致为E形。第二工件300上设有保护膜400,以减少第二工件300被刮花。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工件200的第二面202不限于是弧面,也可以是平面。通常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于弧面的高度要高于贴附在平面的难度,本申请的实施例以第二面202为弧面进行举例。
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过程为: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第一面201,并且第二工件300部分伸出第一工件200外。对第二工件300伸出于第一工件200外的部分压弯,以使第二工件300原本伸出第一工件200外的部分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第二面202。在第二工件300被压弯后,保护膜400并不会随第二工件300被压弯,而是弹性形变回复,使得保护膜400与第二工件300被压弯的部分分离。将保护膜400从第二工件300撕离后,对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压合完成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过程只是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并不代表是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全部范围。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流程也不限于上述流程,例如可以先将保护膜400从第二工件300分离,再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
请结合参阅图1,贴膜设备100包括运输机构10、搬运机构20、移料机构30、卷料机构40、贴附机构50、视觉定位机构60、功能机构70、限位机构80及压合机构90。整体的工作过程为:
运输机构10输从上游输送第一工件200,搬运机构20将第一工件200搬运至移料机构30,贴附机构50从卷料机构40上取出第二工件300,并通过视觉定位机构60分别定位第二工件300及第一工件200。贴附机构50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移料机构30的第一工件200上。功能机构70将移料机构30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取出,并放置于限位机构80上。功能机构70压弯第二工件300,以使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并将第二工件300上的保护膜400撕开。功能机构70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从限位机构80上取下,并放置于移料机构30。移料机构30带动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移动至压合机构90下方,压合机构90压合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以完成第二工件300与第一工件200的连接。移料机构30带动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移动至搬运机构20附近,搬运机构20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搬运至运输机构10,并通过运输机构10运输至下游。
请参阅图6及图7,贴膜设备100还包括托盘1b,托盘1b设有多个容置槽10b,多个容置槽10b呈矩形阵列设置,容置槽10b用于放置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能够保持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位置精准并且便于统一输送。运输机构10能够从上游将装有多个第一工件200的托盘1b运输至搬运机构20附近,以便于搬运机构20将托盘1b搬运。搬运机构20能够将装有完成连接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托盘1b放置于运输机构10,以便于运输机构10运输至下游。
运输机构10包括运输组件11及提料组件12,运输组件11用于运输托盘1b,提料组件12用于抬升运输组件11上的托盘1b,以便于搬运机构20将提料组件12上的托盘1b搬离。搬运机构20可以将装有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托盘1b放置于提料组件12上,通过提料组件12将托盘1b放置于运输组件11,搬运机构20也可以直接将托盘1b放置于运输组件11,以使运输组件11将托盘1b运输至下游。
运输组件11包括运输主体111及运输带112,运输带112绕设于运输主体111,运输主体111用于驱动运输带112转动,托盘1b能够放置于运输带112,且至少部分露出运输带112外,通过运输带112的转动以带动托盘1b运输。提料组件12与运输主体111连接,用于抬升托盘1b露出运输带112的部分,以将托盘1b抬起,或者将提料组件12的托盘1b放置于运输带112。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运输组件11还包括支撑板113,支撑板113设置于运输主体111,并位于运输带112中。当托盘1b放置于运输带112上时,由于托盘1b的重力会将运输带112下压,支撑板113能够阻挡运输带112向下弯折,以保持运输带112的位置稳定。减少托盘1b位置偏下,使得提料组件12由于托盘1b位置偏差无法将托盘1b提起的情况发生。由于支撑板113位于运输带112中,放置于运输带112上的托盘1b的底面会与支撑板113的上表面形成有间隔,从而提料组件12能够通过该间隙将托盘1b露出运输带112外的两侧托起。
提料组件12包括提料框122及抬升提料件121,抬升提料件121设置于运输主体111,提料框122设置于抬升提料件121,抬升提料件121用于带动提料框122沿竖向移动,以控制提料框122的升降。提料框122用于与托盘1b配合,以使通过提料框122带动托盘1b移动。可选地,抬升提料件121为气缸。
提料框122包括挡块1221、提料杆1222及连接杆1223。连接杆1223大致呈水平设置,并沿垂直于运输带112的运输方向延伸。提料杆1222沿运输带112的运输方向延伸,并与连接杆1223连接。连接杆1223及提料杆1222的数量均为两根,以使提料框122的形状大致为矩形。提料杆1222的横截面的形状大致为L形,并且两根提料杆1222呈对称设置,提料杆1222的底部大致与运输带112平齐。当托盘1b移动至提料框122处时,提料杆1222的底部位于托盘1b的下方,从而提料杆1222上升时能够将托盘1b抬起。挡块1221设置于两根连接杆1223中靠近下游的连接杆1223上,通过挡块1221与托盘1b接触,以定位托盘1b。抬升提料件121的数量也为两个,每个抬升提料件121与一个连接杆1223连接。
抬升提料件121伸出,以使提料框122下降。托盘1b沿运输带112运输至提料框122并与挡块1221接触,此时提料杆1222的底部位于托盘1b的底部。抬升提料件121缩回,以使提料框122带动托盘1b上升,从而能够限定托盘1b的位置,搬运机构20能够准确地将托盘1b搬运。进一步的,通过提料组件12能够及时地将托盘1b抬起,使得运输组件11能够持续运行并输送托盘1b,减少运输组件11启停次数,延长运输组件11的使用寿命。当提料框122将托盘1b抬起后,搬运机构20将托盘1b搬运。
请参阅图7、图8和图9,搬运机构20包括工件搬运件21、盘搬运件22及动力件23。动力件23位于运输机构10的一侧,工件搬运件21及盘搬运件22连接于动力件23,工件搬运件21位于盘搬运件22的一侧。通过动力件23带动工件搬运件21以及盘搬运件22移动。盘搬运件22用于搬运托盘1b,工件搬运件21用于搬运第一工件200或者第一工件200和第二工件300。搬运机构20既能够搬运托盘1b又能够搬运第一工件200或者第一工件200和第二工件300,搬运机构20具有三种搬运功能,能够提升搬运机构20的利用率,节省成本。
盘搬运件22包括吸盘221及盘安装板222,盘安装板222设置于动力件23,吸盘221设置于盘安装板222的一侧。通过盘安装板222让吸盘221与动力件23连接,吸盘221能够直接吸附托盘1b,以将搬运机构20上放置有第一工件200的托盘1b搬离,或者将放置有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托盘1b放置于搬运机构20上。可选地,吸盘221的数量为四个,并位于盘安装板222的四个边角处,以增加吸盘221与托盘1b的接触面积,让盘搬运件22能够更稳定地搬运托盘1b。可以理解的是,搬运托盘1b的方式不限于通过吸盘221吸附,还可以是其他的,例如托盘1b包含铁等金属件,盘搬运件22为电磁铁,能够吸附托盘1b等。
工件搬运件21包括第一吸头211及吸头安装板212,吸头安装板212设置于动力件23,并位于盘安装盘的一侧。第一吸头211设置于吸头安装板212的一侧,第一吸头211的形状与托盘1b的容置槽10b类似,以便于第一吸头211能够伸入容置槽10b中,以将托盘1b上的第一工件200吸附搬离,或者在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后,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搬至托盘1b上。可选地,第一吸头2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吸头211沿吸头安装板212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以便于一次性吸附多个第一工件200。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贴膜设备100还包括机架1a,机架1a位于动力件23远离运输机构10的一侧。机架1a包括定位架10a,定位架10a用于定位托盘1b,定位架10a位于运输机构10的一侧。移料机构30设置于机架1a,并位于搬运机构2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架10a与运输机构10之间的位置并不限定,只要搬运机构20能够将托盘1b在定位架10a与运输机构10之间来回输送即可。
盘搬运件22将运输机构10上的托盘1b取出后,可以搬运至定位架10a,然后工件搬运件21将定位架10a上的第一工件200取出,并搬运至移料机构30。当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并经过压合后,工件搬运件21能够从移料机构30取出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并放置于定位架10a上的托盘1b。盘搬运件22能够将放置有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托盘1b搬运至运输机构10,以使运输机构10将托盘1b运输至下游。从而从上游流下来的托盘1b不会长期堆积于运输机构10上,能够提升运输效率,并且可以设置多个定位架10a以进一步缓解运输机构10上托盘1b的堆积。
定位架10a包括支架12a及定位件11a,支架12a位于运输机构10的一侧,且在移料机构30的一端。定位件11a设置于支架12a上,用于定位托盘1b。托盘1b的材料为塑料,并通过吸塑形成容置槽10b,从而托盘1b的底部形成有与容置槽10b形状一致的凸起。定位件11a上设有仿形槽111a,仿形槽111a的形状与该凸起一致,因此托盘1b放置于定位件11a上时,托盘1b的凸起位于仿形槽111a内,以实现定位。可选地,定位件11a的结构与托盘1b的结构相同,以减少零件种类,便于维修或替换,并且由于托盘1b上设有多个容置槽10b,所以定位件11a与托盘1b之前有多处定位,托盘1b定位精度高。
请结合参阅图10,移料机构30包括移料组件31及治具32,移料组件31设置于机架1a,并沿第一方向X延伸,治具32设置于移料组件31,用于带动治具32沿第一方向X往复移动。移料组件31具有沿第一方向X依次设置的上下料位置311、压合位置314、贴附位置312及弯折位置313,上下料位置311相邻于搬运机构20。当治具32移动至上下料位置311时,工件搬运件21能够将定位件11a上的第一工件200放置于治具32上,或者将治具32上的第一工件200和第二工件300放置于定位件11a上。治具32移动至贴附位置312时贴附机构50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于治具32上的第一工件200,当治具32移动至弯折位置313时,功能机构70将治具32内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取出,以及功能机构70将第一工件200和被压弯后的第二工件300放置于治具32内。当治具32移动至压合位置314时,压合机构90将治具32内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压合。可以理解的是,上下料位置311、压合位置314、贴附位置312及弯折位置313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例如上下料位置311位于移料组件31远离运输机构10的一端。
可选地,移料机构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移料机构30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其中一个移料机构30用于朝远离运输机构10移动,以对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加工。另一个移料机构30用于朝靠近运输机构10移动,以将加工完成的第一工件200及工件运输至运输机构10。
可选地,移料组件31为丝杠滑台,治具32设置于滑台上,滑台在丝杠的转动下沿第一方向X往复移动。治具32上设有放置槽321,放置槽321用于放置第一工件200和/或第二工件300。放置槽321的形状与容置槽10b及仿形槽111a的形状一致。可选地,放置槽3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放置槽321分成两排,每排放置槽321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两排放置槽321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并且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所形成的平面的水平面,使得治具32上可以同时放置多个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
每个放置槽321具有导向部分3211及放置部分3212,导向部分3211与放置部分3212相互连通,导向部分3211位于放置部分3212的上方,导向部分3211的形状与放置部分3212的形状一致,并且导向部的尺寸大于放置部分3212的尺寸,也即在竖向投影的方向上,放置部分3212完全位于导向部分3211内。当第一工件200或者第一工件200与第二工件300放置于放置槽321时,第一工件200或者第一工件200和第二工件300先经过导向部分3211,由于导向部分3211的尺寸大,即使第一工件200或者第一工件200和第二工件300的位置有误差也能够放置于导向部分3211内。位于导向部分3211内的第一工件200在导向部分3211的引导下,能够位于放置部分3212内以对工件精准定位。可选地,导向部分3211的槽壁相对竖直方向呈倾斜设置,以使沿竖直向下方向,导向部分3211逐渐收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盘1b的容置槽10b与放置槽321相同,也具有导向部分3211及放置部分3212,在其他实施例中,托盘1b的容置槽10b也可以与放置槽321不一致,例如托盘1b仅包括放置部分3212。
请参阅图10及图11,当治具32移动至上下料位置311后,搬运机构20将第一工件200搬运至治具32内,随后治具32移动至贴附位置312,贴附机构50从卷料机构40上取出第二工件300,并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
卷料机构40设置于机架1a并位于两个移料机构30之间,并沿第一方向X延伸,用于将成卷的第二工件300沿第一方向X朝靠近运输机构10方向移动,第二工件300上设有保护膜400,保护膜400为单层并贴附于第二工件300的上侧。卷料机构40具有取料平台41,当第二工件300移动至取料平台41时,贴附机构50将第二工件300取出,并贴附于治具32上的第一工件200。
贴附机构50包括移载组件51及贴附组件52,移载组件51设置于机架1a,贴附组件52设置于移载组件51上,移载组件51用于带动贴附组件52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移动,以使贴附组件52能够吸附第二工件300,并调整位置后将第二工件300精准地贴附于第一工件200上。
移载组件51包括第一移料单元511、第二移料单元512及第三移料单元513。第一移料单元51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移料单元512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设置在第一移料单元511上。第三移料单元513沿第三方向Z延伸,第三方向Z呈竖直设置,第三移料单元513设置在第二移料单元512,贴附组件52与第三移料单元513连接。第一移料单元511用于带动贴附组件52沿第一方向X往复运动,第二移料单元512用于带动贴附组件52沿第二方向Y往复移动,第三移料单元513用于带动贴附组件52沿第三方向Z移动。可选地,第一移料单元511、第二移料单元512及第三移料单元513均是直线导轨,移料组件31为三轴龙门模组。
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过程为,第一移料单元511沿第一方向X带动贴附组件52朝取料平台41移动,以使贴附组件52位于第二工件300的上方,第三移料单元513带动贴附组件52向下移动,并在取出第二工件300后重新上移。通过视觉定位机构60对贴附组件52上的第二工件300定位,并通过第一移料单元511及第二移料单元512矫正第二工件300的位置。第一移料单元511带动贴附组件52朝贴附位置312移动,以使贴附组件52位于治具32的上方,通过视觉定位机构60对治具32内的第一工件200进行定位,并对应通过第一移料单元511及第二移料单元512,调整贴附组件52上的第二工件300的位置,以使第二工件300与第一工件200对应。第三移料单元513驱动贴附组件52向下移动,以使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上后,再驱动贴附组件52复位。
请结合参阅图12,贴附组件52包括贴附头521和旋转件522,旋转件522设置于第三移料单元513,贴附头521设置于旋转件522的下端,旋转件522用于驱动贴附头521绕第三方向Z转动。由于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尺寸小,需要贴附的位置精度高,通过旋转件522驱动贴附头521转动,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贴附精度,以提升产品良率。
贴附头521包括连接块5211、连接弹簧5212及贴附块5213,连接块5211设置于旋转件522的下端,连接弹簧5212一端与连接块5211连接,另一端与贴附块5213连接。贴附块5213用于吸附第二工件300并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通过设置连接弹簧5212,当贴附块5213取第二工件300时以及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时,贴附块5213压缩连接弹簧5212,连接弹簧5212对贴附块5213施加弹性力,以使贴附块5213能够更稳定地取出第二工件300或者贴附第二工件300。
可选地,贴附组件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贴附组件52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以便于能够增加贴附组件52的贴附效率。
在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视觉定位机构60分别对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进行定位。视觉定位机构60包括固定摄像组件61及移动摄像组件62,固定摄像组件61设置于机架1a,并位于取料平台41的一侧,用于定位第二工件300。移动摄像组件62设置于第三移料单元513,用于定位第一工件200。
贴附头521从取料平台41取出第二工件300后,在移载组件51的带动下移动至摄像位置,固定摄像组件61获取第二工件图像,并通过第二工件图像与预设第二工件图像比对,确认此时位于贴附头521上的第二工件300的位置误差,并根据该位置误差通过第一移料单元511、第二移料单元512及旋转件522对应调节贴附头521位置从而调节第二工件300的位置,以使第二工件300的位置与预设的第二工件300位置一致。可选地,预设第二工件图像可以是在设备调校时所拍摄,也可以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暂停手动拍摄。第二工件图像可以是固定摄像组件61所拍摄的照片,也可以是固定摄像组件61实时拍摄的画面。
第二工件300经过位置调整后,贴附头521通过第一移载单元带动第二工件300移动至贴附位置312,以使移动摄像组件62位于治具32上方。移动摄像组件62获取治具32的放置槽321内的第一工件200的第一工件200图像。通过第一工件200图像与预设第一工件200图像比对,以确认此时贴附头521的第一工件200的位置误差,并根据该误差通过第一移料单元511、第二移料单元512及旋转件522对应调节贴附头521位置从而调节第二工件300的位置,以抵消第一工件200的位置误差,从而让第二工件300精准地贴附于第一工件200。通过依次确认第二工件300及第一工件200的位置,以对第二工件300进行两次位置矫正,能够有效地提升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位置精度,以便于提升良率。
请参阅图13及图14,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后,治具32移动至弯折位置313,功能机构70将治具32内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取出,并放置于限位机构80。
功能机构70位于移料机构30远离搬运机构20的一端,功能机构70包括驱动件74及取料组件,取料组件设置于驱动件74,驱动件74驱动取料组件移动,以使取料组件能够取出治具32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并将其放置于限位机构80。取料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吸头72,多个第二吸头72成排设置,用于一次性取出多个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
放置于限位机构80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至少部分伸出限位机构80外,以使第一工件200的第二面202位于限位机构80外,从而功能机构70还包括压弯组件71,压弯组件71与驱动件74连接,驱动件74能够带动压弯组件71移动,以使压弯组件71能够将第二工件300压弯并贴附于第一工件200。
压弯组件71包括U形块712及滚轴711,U形块712设置于驱动件74,滚轴711转动地设置于U形块712,滚轴711能够转动地抵压第二工件300,以使第二工件300抵压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时能够相对第一工件200转动,并且对第二工件300施加压力以使第二工件300能贴附于第一工件200。当滚轴711抵压第二工件300时,滚轴711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至少部分伸出限位机构80的伸出方向的夹角大于0°,使得滚轴711滚压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时,滚轴711能够在第一工件200或第二工件300上滚动。
请结合参阅图15,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沿第二方向Y伸出于限位机构80外,当滚轴711抵压第二工件300时,滚轴711的转动轴线沿第一方向X延伸,此时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伸出方向与滚轴711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垂直。可以理解的是,工件的伸出方向与滚轴711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并不限于垂直,也可以是其他角度,例如70°、80°等,形成的夹角既可以在水平面上,也可以不位于水平面上。
滚轴711弯折第二工件300的过程为:驱动件74驱动滚轴711移动至限位机构80上方,并抵压限位机构80,滚轴711沿第二方向Y朝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移动的伸出部分滚动,滚轴711沿第二方向Y滚动过程中滚压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当滚轴711滚动至第一工件200伸出部分的边缘处时,滚轴711向下移动以将第二工件300压弯,在滚轴711向下滚动时,滚轴711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工件200伸出部分的边缘的距离小于滚轴711的半径,以使滚轴711向下转动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在滚轴711压弯第二工件300的过程中,滚轴711除了对第二工件300施加向下的压力外,还会对第二工件300施加倾斜的分力,分力的方向为朝靠近第一工件200方向,倾斜向下,从而第二工件300能够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第二面202。
通过滚轴711滚动压弯第二工件300,并对第二工件300施加倾斜的分力,以使第二工件300能够完整地贴附于弧面,提升良率,减少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时,第二工件300与第一工件200之间存在有间隙的情况发生。可选的,滚轴711为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材质,例如橡胶、硅胶、泡棉等。
可以理解的是,滚轴711的滚动过程不限于先沿第二方向Y滚动,随后再向下滚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驱动件74驱动滚轴711移动至第一工件200的边缘,并驱动滚轴711向下移动,以使滚轴711将第二工件300,并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第二面20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工件200的第二面202可以呈弧形,也可以是平面,既可以与第一面201形成夹角,也可以与第一面201位于同一平面。
请参阅图16,功能机构70还包括撕膜组件73,撕膜组件73连接于驱动件74,并位于撕膜组件73位于滚轴711的一侧,用于撕扯保护膜400。滚轴711弯折第二工件300时,保护膜400也随第二工件300弯折,当解除滚轴711的抵压后,第二工件300弯折贴附于第一工件200,保护膜400弹性形变恢复,并与第二工件300分离。驱动件74能够驱动撕膜组件73移动至保护膜400处,并将保护膜400夹紧,随后在驱动件74的作用下撕膜组件73将保护膜400从第二工件300处撕离。通过保护膜400的弹性形变恢复以使保护膜400与第二工件300能够分离,撕膜过程简单方便。
撕膜组件73包括夹爪气缸731及夹持块732,夹爪气缸731位于滚轴711的一侧,每个夹爪气缸731连接两个夹持块732,夹爪气缸731驱动两个夹持块732相互靠近,以夹持保护膜400或者驱动两个夹持块732相互远离,以松开保护膜400。可选的,撕膜组件7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撕膜组件73的间隔设置的方向与滚轴711的轴线延伸方向平行,并且压弯组件71、第二吸头72及撕膜组件73的数量一致。
请参阅回图16,限位机构80包括限位架81及限位件82,限位件82设置于机架1a,并相邻于弯折位置313。限位架81设有通槽811,通槽811的开口位于限位架81的上表面,并将限位架81的一侧贯穿。通槽811用于放置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当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位于通槽811时,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从限位架81的一侧伸出。限位件82设置于机架1a,并与限位架81连接,用于限定通槽811上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位置。可选的,限位件82的形状大致为冂形。
可选的,通槽811的数量为多个,并形成两排,两排通槽811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每排的多个通槽811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驱动件74可以驱动滚轴711移动至限位架81上,并位于两排通槽811之间,通过滚轴711沿第二方向Y的两个朝向移动,以分别滚压两侧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第二工件300的弯折效率高。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通槽811与放置槽321的结构类似,包括导向部分3211及放置部分3212,主要区别在于通槽811的一侧将限位架81贯穿。以便于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放置于通槽811。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架81设有吸附组件(图中未示出),吸附组件位于通槽811,用于吸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以确保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位置稳定。吸附组件可以是吸盘221、磁铁等能够吸附第一工件200和/或第二工件300的结构。
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放置于通槽811后,限位件82限定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位置,以便于滚轴711弯折第二工件300。限位件82包括限位气缸821及限位部822,限位气缸821设置于机架1a,并能够穿过限位架81沿竖向伸缩,限位部822设置于限位气缸821,并位于限位架81上方,限位气缸821用于驱动限位部822竖向运动。当限位气缸821的活塞杆伸出时,限位部822向上抬升以便于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放置于通槽811,随后限位气缸821缩回以使限位部822下降,限位部822与限位架81配合,以限定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位置。
限位部822包括固定板8221及多个限位块8222,固定板8221沿第一方向X延伸,多个限位块8222分成两排,两排限位块8222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并设置于固定板8221的相对两侧,每排限位块8222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并与通槽811的位置对应。通过限位块8222下压以限定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位置。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块8222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小于通槽811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第一工件200设有若干凹槽,用于安装电子零件或者与其他零部件适配。通过设置减小限位块8222的宽度,以使限位块8222能够恰好避开第一工件200的凹槽,既可以减少第一工件200上的凹槽磨损,若第一工件200时先安装电子零件,也能够减少第一工件200与电子零件的干涉。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气缸821的活塞杆缩回,以使限位块8222下压时,限位块8222与第一工件200并没有直接接触,而是留有间隙,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通过吸附组件限定位置,限位块8222用于防止第一工件200与第二工件300从通槽811中脱离。从而减少限位块8222与第一工件200或者第二工件300的接触导致被刮花的情况发生。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块8222下压后抵压第一工件200,以使提升第一工件200的稳定性,减少弯折第二工件300时,第一工件200发生晃动影响贴附效果的情况发生。
经过压弯组件71将第二工件300压弯,撕膜组件73将保护膜400撕离后,第二吸头72将限位机构80上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取出,并放置于治具32上。位于弯折位置313的治具32移动至压合位置314,压合机构90对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进行压合。
请参阅图17和图18,压合机构90包括压合件91及伸缩件92,伸缩件92设置于机架1a,并位于压合位置314的上方,压合件91与伸缩件92连接,伸缩件92用于驱动压合件91竖向移动,以使压合件91压合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可选的,伸缩件92为气缸。
压合件91包括连接板911、压块912及弹性件913,连接板911与伸缩件92的下端连接,弹性件913一端与连接板911连接,另一端与压块912连接。当压块912抵压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时,弹性件913压缩以使压块912能够更稳定地抵压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提升压合效果。可选的,连接板911设有避让槽(图中未标出),弹性件913及部分压块912位于避让槽内,压块912的下端伸出于连接块5211外,以便于抵压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可选的,弹性件913及压块912的数量为多个,并与治具32的放置槽321数量及位置对应。
压合机构90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压合后,治具32移动至上下料位置311,搬运机构20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放置于定位架10a上的托盘1b。当定位架10a的所有第一工件200都贴附有第二工件300时,搬运机构20将定位架10a上托盘1b取出并搬运至运输机构10,以便于运输机构10输送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至下游。
因此,本申请的贴膜设备100的贴附过程为:运输组件11将承载有第一工件200的托盘1b从上游运输至提料组件12,提料组件12将托盘1b抬起后,搬运机构20将托盘1b搬运至定位架10a。搬运机构20将托盘1b上的第一工件200取出,并放置于治具32上。治具32从上下料位置311移动至贴附位置312,贴附机构50从取料平台41取出第二工件300,并通过固定摄像组件61定位第二工件300位置。贴附机构50带动第二工件300移动至贴附位置312,移动摄像组件62通过定位第一工件200位置,以使移载组件51及旋转件522对应调整第二工件300的位置,使得第二工件300与第一工件200位置对应。贴附机构50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与第一工件200。治具32从贴附位置312移动至弯折位置313,功能机构70将治具32中的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取出,并放置于限位机构80,限位机构80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限位后,通过功能机构70的压弯机构对第二工件300进行压弯,以使第二工件300一部分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第一面201,另一部分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第二面202。功能机构70的撕膜组件73将保护膜400撕开。限位机构80解除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的限位。功能机构70的取料组件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取出并放置于治具32上。治具32从弯折位置313移动至压合位置314,并通过压合机构90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压合。治具32从压合位置314移动至上下料位置311,搬运机构20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搬运至定位件11a上的托盘1b。当托盘1b的所有第一工件200均贴附有第二工件300时,搬运机构20将托盘1b搬运至运输机构10,运输机构10将第一工件200及第二工件300运输至下游。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描述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的过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中一种方法,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表示本申请的全部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贴膜设备100,能够将第二工件300贴附于第一工件200。通过滚轴711对第二工件300压弯,并且在抵压第二工件300的过程中,通过滚轴711的弹性形变以及滚动能够对第二工件300施加倾斜向下的分力,以使第二工件300完整地贴附于第一工件200。通过第二工件300弯折后保护膜400与第二工件300分离,撕膜组件73能够简便快捷地撕开保护膜400撕。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贴膜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限位机构被配置为定位第一工件,并使所述第一工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限位机构外;
功能机构,所述功能机构包括相连接的压弯组件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压弯组件移动,所述压弯组件包括滚轴,所述滚轴被配置为能够转动地抵压所述第二工件,以使所述第二工件伸出所述第一工件的部分贴附于所述第一工件,所述滚轴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工件伸出所述限位机构的伸出方向的夹角大于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机构还包括撕膜组件,所述撕膜组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并位于所述压弯组件一侧,所述撕膜组件用于撕取所述第二工件贴附所述第一工件时,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工件分离的保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移料机构,所述移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移料机构包括治具,所述治具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具有相连通的导向部分及放置部分,所述导向部分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所述放置部分与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配合;
所述功能机构还包括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并位于所述压弯组件的一侧,所述取料组件用于在所述移料机构与所述限位机构之间往复搬运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
卷料机构,所述卷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并相邻于所述移料机构,用于运输所述第二工件;
贴附机构,所述贴附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构,用于吸附所述卷料机构的所述第二工件,并贴附于所述放置槽内的所述第一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视觉定位机构,所述视觉定位机构包括:
固定摄像组件,所述固定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卷料机构一侧,所述固定摄像组件用于获取所述贴附机构吸取所述第二工件并位于摄像位置时的第二工件图像,并通过所述第二工件图像与预设第二工件图像比对以调节所述第二工件的位置;
移动摄像组件,所述移动摄像组件与所述贴附机构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工件位于所述放置槽时的第一工件图像,并通过所述第一工件图像与预设第一工件图像的比对,调节所述贴附机构上的所述第二工件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二工件与所述第一工件的位置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机构包括:
贴附组件,所述贴附组件包括贴附头及旋转件,所述贴附头与所述旋转件连接,所述旋转件能够带动所述贴附头转动,所述贴附头用于吸附所述第二工件,并贴附于所述第一工件;
移载组件,所述移载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旋转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贴附头吸附所述第二工件及将所述第二工件贴附于所述第一工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
压合件,所述压合件包括连接板、压块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块连接,所述压块用于压合所述放置槽内的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
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伸缩件能够驱动所述压合件竖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
托盘,所述托盘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工件和/或所述第二工件的容置槽;
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与所述功能机构位于所述移料机构的相对两端,所述搬运机构包括:
盘搬运件,所述盘搬运件用于搬运所述托盘;
工件搬运件,所述工件搬运件位于所述盘搬运件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容置槽的所述第一工件搬运至所述放置槽,或者将所述放置槽的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搬运至所述容置槽;
动力件,所述动力件与所述盘搬运件及所述工件搬运件连接,以带动所述盘搬运件或所述工件搬运件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容置槽通过吸塑形成,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位于所述移料机构的一端,所述定位架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结构与所述托盘的结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设备还包括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
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位于所述搬运机构的一侧,所述运输组件包括运输主体、运输带及支撑板,所述运输带绕设于所述运输主体,所述托盘能够放置于所述运输带,且至少部分露出所述运输带外,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运输主体,并支撑所述运输带;
提料组件,所述提料组件与所述运输主体连接,用于抬升所述托盘露出所述运输带的部分,以将所述托盘抬起,或者将所述提料组件的所述托盘放置于所述运输带;所述盘搬运件能够将所述提料组件上的托盘搬运至定位件上。
CN202310360315.6A 2023-03-31 2023-03-31 贴膜设备 Pending CN116280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0315.6A CN116280431A (zh) 2023-03-31 2023-03-31 贴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0315.6A CN116280431A (zh) 2023-03-31 2023-03-31 贴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80431A true CN116280431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22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0315.6A Pending CN116280431A (zh) 2023-03-31 2023-03-31 贴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804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3956B (zh) 用于柔性电路板自动组装线的拆翻贴一体式设备及方法
JP5175860B2 (ja) 移載装置
CN108745780B (zh) 全自动点胶压合设备
CN215591112U (zh) 一种工件覆膜机
CN111952404A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封装系统
KR100721053B1 (ko) 기판에 편광판을 부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1702466A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支架自动组装机
CN113928856B (zh) 自动贴装机
CN210312409U (zh) 用于柔性电路板自动组装线的正反面载具料框组件
CN113772383B (zh) 双面贴膜设备及方法
CN111509245B (zh) 成型设备
CN210928491U (zh) 用于柔性电路板自动组装线的拆翻贴一体式设备
JP6086435B2 (ja) 基板クランプ装置
CN116280431A (zh) 贴膜设备
KR101842002B1 (ko) 솔더 커팅 장치
JP3317280B2 (ja) 基板の整列移載システム及び整列移載方法
CN210928185U (zh) 用于柔性电路板自动组装线的自动翻面机构
CN219770861U (zh) 送料机构及电池生产设备
CN113233190B (zh) 上料装置及锂电池成型设备
CN217667722U (zh) 工件组装设备
CN218749299U (zh) 一种用于贴膜装置的治具夹紧机构以及贴膜装置
CN114132556B (zh) 贴膜装置、自动化贴膜产线及贴膜方法
CN217573221U (zh) 一种胶套全自动冲切设备
CN210557912U (zh) 自动上料定位机
CN114071986B (zh) 一种3c产品中板的自动贴装设备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