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78965A - 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78965A
CN116278965A CN202310085266.XA CN202310085266A CN116278965A CN 116278965 A CN116278965 A CN 116278965A CN 202310085266 A CN202310085266 A CN 202310085266A CN 116278965 A CN116278965 A CN 116278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ower
state
controlling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52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文科
黄小清
丁天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852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789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78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789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B60L58/14Preventing excessive discha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由整车控制器执行,包括: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若第一次确定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车辆进入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在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下,基于车载传感器确定车内是否存在乘客;若存在乘客,则基于荷电状态控制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若无乘客,则控制电池管理系统断开动力电池与高压继电器之间的连接,以使动力电池进入休眠状态。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动力电池过量放电,同时也可以避免在没有乘客的情况下造成不必要的电量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池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开发并投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之源,是保证汽车能够顺利启动并运行的根本。但是动力电池极限过放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同时也会导致电池寿命缩短,严重时引起析铜内短路引起热失控。
当前预防动力电池过量放电的方式主要为将电池管理系统作为最后一层拦截,给用户的处理措施无法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此外,当用户不在车内且未下高压时,也容易造成电能的浪费。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提高了动力电池低电量情况下放电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电能浪费。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包括:
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
若第一次确定所述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车辆进入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
在所述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下,基于车载传感器确定车内是否存在乘客;
若存在乘客,则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
若无乘客,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断开所述动力电池与高压继电器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动力电池进入休眠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包括:若检测到所述车辆处于未打火状态,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每隔预设时间对所述荷电状态进行监测;或,若检测到所述车辆处于打火状态,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对所述荷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包括: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二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一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一级节能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一预设峰值功率,关闭预设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一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还包括: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三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二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二级节能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二预设峰值功率,关闭预设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二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以及若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则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还包括: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四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三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三级节能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三预设峰值功率,关闭整车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三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以及若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则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还包括: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小于所述第四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四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四级节能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四预设峰值功率,关闭整车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四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以及若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则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以及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将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芯欠压阈值降低至预设电芯欠压阈值。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若存在乘客,则基于所述荷电状态发出相应动力电池欠电报警信号,以提醒乘客及时充电。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若检测到存在插枪充电信号,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
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
车载传感器,用于确定车内是否存在乘客;
整车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由整车控制器执行,包括: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若第一次确定所述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车辆进入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在所述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下,基于车载传感器确定车内是否存在乘客;若存在乘客,则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若无乘客,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断开所述动力电池与高压继电器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动力电池进入休眠状态。通过第一次确定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控制车辆进入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以避免动力电池过量放电;通过检测车内是否存在乘客并做出相应措施,可以避免在没有乘客的情况下造成不必要的电量浪费;同时当车内存在乘客时,基于荷电状态确定车辆所要进入的节能模式,不同的荷电状态对应不同的节能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动力电池的过量放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诚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量过低时,需要避免过量放电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整车控制器执行,该整车控制器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其可以配置于车辆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
本实施例中,整车控制系统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以获取当前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示例性的,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可以是20%,也可以是10%等。优选的,所述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可以包括:若检测到所述车辆处于未打火状态,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每隔预设时间对所述荷电状态进行监测,其中,预设时间可以是12小时,也可以是24小时等;或,若检测到所述车辆处于打火状态,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对所述荷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S120、若第一次确定所述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车辆进入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次指的是在动力电池的一个放电周期内,第一次确定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其中,一个放电周期指的是两次充电之间的时间间隔。优选的,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可以是10%,也可以是15%,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作特殊限定。当第一次确定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时,说明动力电池处于低电量状态,此时,为了防止其过量放电,整车控制系统优选控制车辆进入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
S130、在所述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下,基于车载传感器确定车内是否存在乘客。示例性的,车载传感器可以是座椅压力传感器或者红外传感器等。
S140、若存在乘客,则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
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不同,对应的节能模式也不同。可以基于荷电状态选择对应的节能模式,以在节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保证车辆性能,保证用户的用车体验。示例性的,节能模式可以设置为包括一级节能模式、二级节能模式、三级节能模式和四级节能模式,其中,每一级节能模式对应不同的荷电状态范围,各级节能模式的节能效果依此提高,即一级节能模式的节能效果<二级节能模式的节能效果<三级节能模式的节能效果<四级节能模式的节能效果。
S150、若无乘客,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断开所述动力电池与高压继电器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动力电池进入休眠状态。
本实施例中,如果车内没有乘客,为了避免电能的浪费,整车控制器优选可以控制动力电池进入休眠状态。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由整车控制器执行,包括: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若第一次确定所述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车辆进入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在所述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下,基于车载传感器确定车内是否存在乘客;若存在乘客,则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若无乘客,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断开所述动力电池与高压继电器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动力电池进入休眠状态。上述通过第一次确定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控制车辆进入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以避免动力电池过量放电;通过检测车内是否存在乘客并做出相应措施,可以避免在没有乘客的情况下造成不必要的电量浪费;同时当车内存在乘客时,基于荷电状态确定车辆所要进入的节能模式,不同的荷电状态对应不同的节能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动力电池的过量放电。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包括: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二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一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一级节能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一预设峰值功率,关闭预设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一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
示例性的,第一荷电状态阈值为10%,第二荷电状态阈值为8%。第一预设峰值功率可以是70%,也可以是80%等。预设娱乐功能可以是与行车过程无关的娱乐功能,例如可以是座椅按摩功能,座椅通风加热功能、车辆音量调大功能等。第一预设发电功率可以是30%,也可以是20%等。本实施例中,降低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以及关闭娱乐功能,以降低动力电池电量消耗。利用增程器发电以补充动力电池的电量。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还包括: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三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二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二级节能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二预设峰值功率,关闭预设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二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以及若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则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
示例性的,第三荷电状态阈值为5%。第二预设峰值功率可以是50%,也可以是60%等。第二预设发电功率可以是50%,也可以是40%等。电池温度的预设安全范围可以是-20°-40°。可以理解的是,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存在电能浪费,当确定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时,为了节省电能,可以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还包括: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四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三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三级节能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三预设峰值功率,关闭整车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三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以及若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则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
示例性的,第四荷电状态阈值为3%。第三预设峰值功率可以是30%。整车娱乐功能可以包括与行车过程无关的娱乐功能,例如可以是座椅按摩功能,座椅通风加热功能、车辆音量调大功能等,也可以包括与行车相关的娱乐功能,例如可以是大屏显示功能等。第三预设发电功率可以是70%。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还包括: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小于所述第四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四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四级节能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四预设峰值功率,关闭整车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四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以及若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则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以及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将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芯欠压阈值降低至预设电芯欠压阈值,以保证车辆以小电流进行驱动行驶。
示例性的,第四预设峰值功率可以是20%,第四预设发电功率可以是100%。若预设电芯欠压阈值为3V,则可以设置动力电池的电芯欠压阈值为2.5V。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还包括:若存在乘客,则基于所述荷电状态发出相应动力电池欠电报警信号,以提醒乘客及时充电。
本实施例中,在基于荷电状态控制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的同时,也可以基于荷电状态发出相应动力电池欠电报警信号。示例性的,动力电池欠电报警信号可以设置为包括一级欠电报警信号、二级欠电报警信号、三级欠电报警信号和四级欠电报警信号,其中,各级欠电报警信号的等级逐级提高,即一级欠电报警信号的等级<二级欠电报警信号的等级<三级欠电报警信号的等级<四级欠电报警信号的等级。每一级欠电报警信号对应不同的荷电状态范围,荷电状态数值越小,其对应的欠电报警信号等级越高。示例性的,若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二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发出一级欠电报警信号,若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三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第二荷电状态阈值,则发出二级欠电报警信号,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四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荷电状态阈值,则发出三级欠电报警信号,若确定荷电状态小于第四荷电状态阈值,则发出四级欠电报警信号。又示例性的,一级欠电报警信号可以是文字提醒,二级欠电报警信号可以是语音提醒,三级欠电报警信号可以是文字提醒+语音提醒,四级欠电报警信号可以是文字提醒+语音提醒+座椅震动提醒。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存在插枪充电信号,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如果检测到插枪充电信号,则说明动力电池正在充电,此时可以控制车辆退出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设置于整车控制器中,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荷电状态监测模块210,用于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
预防欠电模式控制模块220,用于若第一次确定所述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车辆进入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
乘客有无确认模块230,用于在所述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下,基于车载传感器确定车内是否存在乘客;
节能模式选择模块240,用于若存在乘客,则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
休眠状态控制模块250,用于若无乘客,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断开所述动力电池与高压继电器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动力电池进入休眠状态。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装置,设置于整车控制器中,包括:荷电状态监测模块,用于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预防欠电模式控制模块,用于若第一次确定所述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车辆进入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乘客有无确认模块,用于在所述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下,基于车载传感器确定车内是否存在乘客;节能模式选择模块,用于若存在乘客,则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休眠状态控制模块,用于若无乘客,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断开所述动力电池与高压继电器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动力电池进入休眠状态。上述通过第一次确定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控制车辆进入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以避免动力电池过量放电;通过检测车内是否存在乘客并做出相应措施,可以避免在没有乘客的情况下造成不必要的电量浪费;同时当车内存在乘客时,基于荷电状态确定车辆所要进入的节能模式,不同的荷电状态对应不同的节能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动力电池的过量放电。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荷电状态监测模块210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车辆处于未打火状态,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每隔预设时间对所述荷电状态进行监测;或,若检测到所述车辆处于打火状态,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对所述荷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节能模式选择模块240具体用于: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二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一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一级节能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一预设峰值功率,关闭预设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一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节能模式选择模块240具体还用于: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三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二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二级节能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二预设峰值功率,关闭预设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二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以及若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则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节能模式选择模块240具体还用于: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四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三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三级节能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三预设峰值功率,关闭整车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三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以及若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则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节能模式选择模块240具体还用于: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小于所述第四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四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四级节能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四预设峰值功率,关闭整车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四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以及若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则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以及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将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芯欠压阈值降低至预设电芯欠压阈值。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装置还包括欠电报警信号发出模块,用于若存在乘客,则基于所述荷电状态发出相应动力电池欠电报警信号,以提醒乘客及时充电。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装置还包括预防欠电模式退出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存在插枪充电信号,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装置,可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中的步骤,具备执行步骤和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车辆300包括电池管理系统310、车载传感器320以及整车控制器330,其中,电池管理系统310,用于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车载传感器320,用于确定车内是否存在乘客;整车控制器330包括处理器331和存储器332,其中,处理器33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处理器33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车辆30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33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331可以调用所述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说明的本申请任意实施例的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诸如初始外参、阈值等各种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整车控制器33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333和输出装置33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该输入装置333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该输出装置33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预警提示信息、制动力度等。该输出装置33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3中仅示出了该车辆300中与本申请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车辆30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维保定价方法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用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非限制本申请范围。如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还需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整车控制器执行,包括:
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
若第一次确定所述荷电状态不大于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车辆进入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
在所述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下,基于车载传感器确定车内是否存在乘客;
若存在乘客,则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
若无乘客,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断开所述动力电池与高压继电器之间的连接,以使所述动力电池进入休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车辆处于未打火状态,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每隔预设时间对所述荷电状态进行监测;
或,若检测到所述车辆处于打火状态,则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对所述荷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包括:
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二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一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一级节能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一预设峰值功率,关闭预设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一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三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二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二级节能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二预设峰值功率,关闭预设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二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以及若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则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大于等于第四荷电状态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三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三级节能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三预设峰值功率,关闭整车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三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以及若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则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相应节能模式,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小于所述第四荷电状态阈值,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四级节能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四级节能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降低至第四预设峰值功率,关闭整车娱乐功能,以及若所述车辆为混合动力车辆,则控制增程器以第四预设发电功率进行发电,以及若动力电池温度在预设安全范围内,则关闭动力电池热管理功能,以及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将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芯欠压阈值降低至预设电芯欠压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存在乘客,则基于所述荷电状态发出相应动力电池欠电报警信号,以提醒乘客及时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检测到存在插枪充电信号,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动力电池预防欠电模式。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对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监测;
车载传感器,用于确定车内是否存在乘客;
整车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的步骤。
CN202310085266.XA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2789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5266.XA CN116278965A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5266.XA CN116278965A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78965A true CN116278965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23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5266.XA Pending CN116278965A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789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4335B (zh) 车载电力系统和汽车
CN108081983B (zh) 一种预防蓄电池亏电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JP3687991B2 (ja) ハイブリッド電源装置
US20110202197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CN111409502B (zh) 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在低温环境下的电机能量管理方法
JP5061555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燃料電池の始動方法
CN113612283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蓄电池自动补电方法
CN113561918B (zh) 电动汽车蓄电池智能补电方法及系统
CN112564213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用燃电混动系统的智能12v充电方法
CN110015158A (zh) 车辆低压电池管理系统以及车辆低压电池管理方法
CN112977160A (zh) 电池管理方法、电池系统、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147446A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4161931A (zh) 一种新能源车型蓄电池补电控制方法
CN116278965A (zh) 一种动力电池低电量保护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210309950U (zh) 一种车用蓄电池供电装置
CN111231671A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瓶防亏电系统
EP4365015A1 (en)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vehicle
CN115377554B (zh) 用电装置及其加热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6442801A (zh) 车辆的车速限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5626071A (zh) 一种纯电动车智能补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278832A (zh) 动力电池防浮充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94911A (zh) 车辆增程器的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CN213071206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电量控制管理装置
CN212422841U (zh) 用于车载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供电组件
CN212332382U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瓶防亏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