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76202A - 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及工件夹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及工件夹持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76202A CN116276202A CN202310245294.3A CN202310245294A CN116276202A CN 116276202 A CN116276202 A CN 116276202A CN 202310245294 A CN202310245294 A CN 202310245294A CN 116276202 A CN116276202 A CN 1162762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ffle
- plate
- positioning
- bent pipe
- distance 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 B23Q3/062—Work-clamping means adapted for holding workpieces having a special form or being made from a special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G—THREAD CUTTING; WORKING OF SCREWS, BOLT HEADS, OR NUTS,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 B23G1/00—Thread cutting; Automatic machines specially designed therefor
- B23G1/44—Equipment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thread cut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22—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for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xisting or desired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及工件夹持方法,实现一种适用于多种精密弯管夹持定位,可以快速与攻丝钻头对准定位的精密夹具。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及工件夹持方法,包括: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定夹板和动夹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座,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使用定位轴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固定座限位转动配合。本发明实现不同角度弯管的精确夹持定位,可以实现弯管与攻丝钻头精确微调定位,可以实现弯管第二端部快速攻丝定位,实现了一种使用便捷,定位精确,功能性好,适用度好,攻丝定位高效的弯管用精密夹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及工件夹持方法。
背景技术
攻丝加工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方式。对于精密弯管的两个端部进行攻丝加工,精密工装夹具是保障工件加工精度的关键。
在精密弯管攻丝加工时,比如30°弯管、45°弯管和90°弯管,以45°弯管为例,弯管的攻丝口要保证与上方的攻丝钻头同轴心,同时弯管的一个端口攻丝加工结束后,如果弯管还需要重新夹持定位另一个端口,可能会降低精密弯管的攻丝加工效率,对于多次定位加工的方式,其中有一个端口攻丝失误,整个精密弯管就要报废,尤其是工人手动定位夹具夹持弯管的时候,如何更高效的,更准确的加工定位,对于精密弯管攻丝加工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现提出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及工件夹持方法,实现一种适用于多种精密弯管夹持定位,可以快速与攻丝钻头对准定位的精密夹具,提高产品竞争力,丰富市场多样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及工件夹持方法,实现一种适用于多种精密弯管夹持定位,可以快速与攻丝钻头对准定位的精密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包括:
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定夹板和动夹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座,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使用定位轴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固定座限位转动配合,且转动的轴心线与定位轴的轴心线共线,所述定夹板和动夹板的底端分别滑动套设在定位轴上,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挡条,所述定夹板的中心线呈竖直状态,所述定夹板与挡条滑动贯穿配合,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贴合设置有挡座,挡座与动夹板的外侧贴合,挡座安装有贯穿动夹板的插杆,所述动夹板设置在靠近第一挡板的一侧,动夹板靠近第二挡板的侧端面与定夹板的侧端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动夹板与第一挡板限位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挡板上安装有与动夹板相抵的抵位螺杆,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压辊,所述压辊与第二挡板在竖直方向上可拆卸式安装;
信息采集机构,包括控制箱和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安装有双向测距仪,所述支架的中部分别安装有不在同一竖直线上的第一测距仪和第二测距仪,所述第一测距仪、第二测距仪和双向测距仪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和定夹板外侧分别连接有指引板,第一测距仪和第二测距仪分别朝向夹持机构;
微调定位机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微调座,基板上方横向设置有横向调节杆,用于驱动微调座基于基板的横向调节,基板上方纵向分别设置有纵向调节杆,用于驱动微调座基于基板的纵向调节,所述固定座安装在微调座上,所述支架和控制箱安装在基板上。
优选的,所述微调座内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横向调节杆贯穿活动孔,横向调节杆上套接有两个套环,两个套环与微调座的两侧贴合,套环外径大于活动孔高度,所述基板横向两侧分别安装有横侧板,横向调节杆的延伸端与对应的横侧板螺纹旋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纵向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纵侧板,所述纵向调节杆螺纹旋合贯穿对应的纵侧板,纵向调节杆的延伸端与微调座侧端面相抵。
优选的,与定夹板连接的指引板的内侧,至定夹板内侧的间距为a;与第二挡板连接的指引板的内侧,至第二挡板内侧的间距为b,a与b相等,定夹板内侧和第二挡板内侧分别为工件夹持侧。
优选的,所述双向测距仪位于两个指引板中间位置时,第一测距仪与第二挡板的侧端面相对,第二测距仪的测距端口位于双向测距仪的中心竖直面上,且中心竖直面与第二挡板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为四分之一扇形结构,所述第一挡板上呈弧形阵列安装有多个定位螺套,所述抵位螺杆与定位螺套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动夹板上安装有定位帽,所述抵位螺杆延伸端与定位帽插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部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外侧底部固定安装有螺座,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内螺纹旋合贯穿有纵螺杆,纵螺杆底端与螺座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压辊与滑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外端面轴心处为六角孔,内端面轴心处为螺纹圆孔,所述固定座上呈弧形阵列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拨杆,拨杆的底端内侧同轴心设置有圆柱块和六角柱,六角柱与六角孔插接,圆柱块与固定座活动配合,所述拨杆顶部使用锁位螺杆与对应的定位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控制箱内设置有PLC主板和显示屏,PLC主板用于接收处理双向测距仪、第一测距仪和第二测距仪的测量数据,用于根据装载的计算模块,计算第二测距仪需要移动的距离。
一种可控微调的工件夹持方法,夹持包括:
弯管夹持定位:确定弯管的角度,将动夹板限位转动,动夹板和定夹板之间的夹角与弯管的角度相同,将弯管放置在动夹板和定夹板内,使用抵位螺杆,使得弯管被夹持在第二挡板、定夹板、动夹板、挡条和挡座之间,使用纵螺杆,使得压辊抵在弯管内侧,完成弯管定位;
与攻丝钻头的微调定位:基板与攻丝工作台安装后,双向测距仪的中线所在的竖直面,与第二挡板侧端面所在的竖直面垂直相交的位置,为攻丝钻头轴心线所在的位置,此时第一测距仪的距离为G;移动横向调节杆至双向测距仪两侧间距相等,两个指引板之间的间距为c,c-a-b=D,D为弯管直径,弯管半径为R,第一测距仪的距离为s,第二挡板侧端面至挡条内侧端面的垂直距离为L,调整纵向调节杆,使得s与G相同,此时第二测距仪的距离为H,再次调整纵向调节杆,使得第二测距仪的距离为H-L-R,完成弯管竖直部与攻丝钻头轴心线定位;
弯管另一端定位:转动两组拨杆,使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同时转动弯管角度值,使用锁位螺杆定位拨杆位置,完成弯管另一端与攻丝钻头定位。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根据特定角度的弯管,限定定夹板和动夹板的角度位置,实现弯管的精确夹持,通过设置双向测距仪、第一测距仪和第二测距仪对距离进行测量,可以实现弯管的轴心线与攻丝钻头的轴心线精准定位,通过转动弯管,可以实现弯管两端与攻丝钻头的自动定位,弯管攻丝定位高效。
2.通过测距仪和控制箱的结合,利用距离之间的计算,可以实现不同外径弯管的精确微调定位,在未知弯管外径的情况下,可以得知精密弯管的外径;在已知弯管外径的情况下,校准自检夹具,或者检测弯管外径尺寸是否合格,使得夹具可以多功能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精密夹具左侧示意图;
图2为精密夹具右侧示意图;
图3为夹持机构和微调定位机构拆分示意图;
图4为微调定位机构和信息采集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5为精密夹具左侧拆分示意图;
图6为精密夹具右侧拆分示意图;
图7为动夹板和定夹板对45°弯管夹持示意图。
图中:1、夹持机构;101、第一挡板;102、第二挡板;103、六角柱;104、固定座;105、定位孔;106、拨杆;107、锁位螺杆;108、抵位螺杆;109、定位螺套;110、定位轴;111、动夹板;112、挡座;113、定夹板;114、挡条;115、螺座;116、滑槽;117、纵螺杆;118、压辊;119、定位帽;120、滑座;2、微调定位机构;201、基板;202、微调座;203、横向调节杆;204、横侧板;205、纵侧板;206、纵向调节杆;207、活动孔;3、信息采集机构;301、控制箱;302、支架;303、第一测距仪;304、第二测距仪;305、指引板;306、双向测距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7,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包括:
夹持机构1,包括:第一挡板101、第二挡板102、定夹板113和动夹板111,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座104,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使用定位轴110连接,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与固定座104限位转动配合,且转动的轴心线与定位轴110的轴心线共线,定夹板113和动夹板111的底端分别滑动套设在定位轴110上,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固定安装有挡条114,定夹板113的中心线呈竖直状态,定夹板113与挡条114滑动贯穿配合,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贴合设置有挡座112,挡座112与动夹板111的外侧贴合,挡座112安装有贯穿动夹板111的插杆,动夹板111设置在靠近第一挡板101的一侧,动夹板111靠近第二挡板102的侧端面与定夹板113的侧端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动夹板111与第一挡板101限位转动配合,第一挡板101上安装有与动夹板111相抵的抵位螺杆108,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设置有压辊118,压辊118与第二挡板102在竖直方向上可拆卸式安装;
信息采集机构3,包括控制箱301和支架302,支架302顶部安装有双向测距仪306,支架302的中部分别安装有不在同一竖直线上的第一测距仪303和第二测距仪304,第一测距仪303、第二测距仪304和双向测距仪306分别与控制箱301电连接,第二挡板102和定夹板113外侧分别连接有指引板305,第一测距仪303和第二测距仪304分别朝向夹持机构1;
微调定位机构2,包括基板201、基板201上设置有微调座202,基板201上方横向设置有横向调节杆203,用于驱动微调座202基于基板201的横向调节,基板201上方纵向分别设置有纵向调节杆206,用于驱动微调座202基于基板201的纵向调节,固定座104安装在微调座202上,支架302和控制箱301安装在基板201上;
实施例中:初始状态时,定夹板113的中线与竖直中线平行,使得无论多少角度的弯管,弯管的一端在定夹板113的限位下竖直定位,动夹板111与定夹板113的夹角与弯管的夹角相同,抵位螺杆108推动动夹板111向定夹板113方向运动,使得弯管被夹持在第二挡板102、动夹板111和定夹板113之间,另外通过将压辊118向下运动至与弯管内侧相抵,从而限定弯管运动,使得弯管外侧分别与挡条114和挡座112相抵,可以用于90°范围内的不同外径大小的弯管,夹具的适用范围广,夹具的通用性好,同时可以在第一挡板101上设置刻度线,用于角度夹持的自检测,进而可以实现精密弯管的精确定位效果;控制箱301内安装有PLC主板,用于接受处理双向测距仪306、第一测距仪303和第二测距仪304的数值,同时还用于处理计算横向调节杆203和纵向调节杆206需要移动的距离,实现弯管的轴心线与攻丝钻头的轴心线精准定位的效果;同时,当弯管的第一端部攻丝结束后,直接转动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至弯管角度值,可以实现弯管第二端部的轴心线与攻丝钻头的轴心线快速自动定位的效果,与现有的弯管两端攻丝加工相比,攻丝加工误差小,更精确,弯管的两端攻丝加工更加高效。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微调座202内开设有活动孔207,横向调节杆203贯穿活动孔207,横向调节杆203上套接有两个套环,两个套环与微调座202的两侧贴合,套环外径大于活动孔207高度,基板201横向两侧分别安装有横侧板204,横向调节杆203的延伸端与对应的横侧板204螺纹旋合连接,具体的,当纵向调节杆206调节微调座202的纵向位置时,横向调节杆203的位置不动,活动孔207可以限定微调座202与横向调节杆203的活动配合,横向调节杆203的套环的设置,可以限定微调座202直线调节,避免微调座202发生倾斜。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基板201的纵向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纵侧板205,纵向调节杆206螺纹旋合贯穿对应的纵侧板205,纵向调节杆206的延伸端与微调座202侧端面相抵,具体的,利用四组纵向调节杆206与微调座202相抵,同时通过观察测距仪的竖直变化,可以判断微调座202的位置调节的进度。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与定夹板113连接的指引板305的内侧,至定夹板113内侧的间距为a;与第二挡板102连接的指引板305的内侧,至第二挡板102内侧的间距为b,a与b相等,定夹板113内侧和第二挡板102内侧分别为工件夹持侧,具体的,利用指引板305的设置,放大定夹板113和第二挡板102之间的间距,通过双向测距仪306,在未知弯管外径的情况下,可以得知精密弯管的外径;在已知弯管外径的情况下,校准自检夹具,或者检测弯管外径尺寸是否合格,使得夹具可以多功能使用。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双向测距仪306位于两个指引板305中间位置时,第一测距仪303与第二挡板102的侧端面相对,第二测距仪304的测距端口位于双向测距仪306的中心竖直面上,且中心竖直面与第二挡板102平行,具体的,利用双向测距仪306的位置,确定攻丝钻头轴心线的纵向位置,利用第一测距仪303,驱动攻丝钻头轴心线的横向位置,进而利用双向测距仪306的竖直,移动弯管至攻丝钻头位置处定位。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分别为四分之一扇形结构,第一挡板101上呈弧形阵列安装有多个定位螺套109,抵位螺杆108与定位螺套109螺纹旋合连接,动夹板111上安装有定位帽119,抵位螺杆108延伸端与定位帽119插接,具体的,多个定位螺套109可以分别用于不同角度弯管的第二端部的动夹板111的定位,比如30°弯管、45°弯管和90°弯管,抵位螺杆108与定位帽119相抵,以推动动夹板111沿定位轴110向第二挡板102运动至与弯管相抵。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挡板102的顶部竖直开设有滑槽116,滑槽116的外侧底部固定安装有螺座115,滑槽116内滑动设置有滑座120,滑座120内螺纹旋合贯穿有纵螺杆117,纵螺杆117底端与螺座115螺纹旋合连接,压辊118与滑座120固定连接,具体的,当弯管被夹持后,将滑座120滑入滑槽116,使用纵螺杆117与螺座115螺纹贯穿连接,以使得压辊118向下运动至与弯管的任一内侧相抵,此时弯管两侧在压辊118驱动下与挡条114和挡座112稳定相抵定位。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的外端面轴心处为六角孔,内端面轴心处为螺纹圆孔,固定座104上呈弧形阵列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05,固定座104的外侧设置有拨杆106,拨杆106的底端内侧同轴心设置有圆柱块和六角柱103,六角柱103与六角孔插接,圆柱块与固定座104活动配合,拨杆106顶部使用锁位螺杆107与对应的定位孔105螺纹连接,具体的,通过转动拨杆106,对应的第一挡板101或者第二挡板102一起转动,比如45°弯管的第二端部开始攻丝时,转动拨杆106至45°后,使用锁位螺杆107定位拨杆106和固定座104,实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的转动定位。
实施例二
参照图1-7,一种可控微调的工件夹持方法,包括实施例一的一种精密夹具,夹持包括:
弯管夹持定位:确定弯管的角度,将动夹板111限位转动,动夹板111和定夹板113之间的夹角与弯管的角度相同,将弯管放置在动夹板111和定夹板113内,使用抵位螺杆108,使得弯管被夹持在第二挡板102、定夹板113、动夹板111、挡条114和挡座112之间,使用纵螺杆117,使得压辊118抵在弯管内侧,完成弯管定位;
与攻丝钻头的微调定位:基板201与攻丝工作台安装后,双向测距仪306的中线所在的竖直面,与第二挡板102侧端面所在的竖直面垂直相交的位置,为攻丝钻头轴心线所在的位置,此时第一测距仪303的距离为G;移动横向调节杆203至双向测距仪306两侧间距相等,两个指引板305之间的间距为c,c-a-b=D,D为弯管直径,弯管半径为R,第一测距仪303的距离为s,第二挡板102侧端面至挡条114内侧端面的垂直距离为L,调整纵向调节杆206,使得s与G相同,此时第二测距仪304的距离为H,再次调整纵向调节杆206,使得第二测距仪304的距离为H-L-R,完成弯管竖直部与攻丝钻头轴心线定位;控制箱301内设置有PLC主板和显示屏,PLC主板用于接收处理双向测距仪306、第一测距仪303和第二测距仪304的测量数据,用于根据装载的计算模块,计算第二测距仪304需要移动的距离;
弯管另一端定位:转动两组拨杆106,使得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同时转动弯管角度值,使用锁位螺杆107定位拨杆106位置,完成弯管另一端与攻丝钻头定位;
综上所述,通过将夹具的基板201安装在攻丝工作台上后,可以实现不同角度弯管的精确夹持定位,可以实现弯管与攻丝钻头精确微调定位,可以实现弯管第二端部快速攻丝定位,实现了一种使用便捷,定位精确,功能性好,适用度好,攻丝定位高效的弯管用精密夹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机构(1),包括:第一挡板(101)、第二挡板(102)、定夹板(113)和动夹板(111),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座(104),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使用定位轴(110)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与固定座(104)限位转动配合,且转动的轴心线与定位轴(110)的轴心线共线,所述定夹板(113)和动夹板(111)的底端分别滑动套设在定位轴(110)上,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固定安装有挡条(114),所述定夹板(113)的中心线呈竖直状态,所述定夹板(113)与挡条(114)滑动贯穿配合,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贴合设置有挡座(112),挡座(112)与动夹板(111)的外侧贴合,挡座(112)安装有贯穿动夹板(111)的插杆,所述动夹板(111)设置在靠近第一挡板(101)的一侧,动夹板(111)靠近第二挡板(102)的侧端面与定夹板(113)的侧端面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动夹板(111)与第一挡板(101)限位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挡板(101)上安装有与动夹板(111)相抵的抵位螺杆(108),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设置有压辊(118),所述压辊(118)与第二挡板(102)在竖直方向上可拆卸式安装;
信息采集机构(3),包括控制箱(301)和支架(302),所述支架(302)顶部安装有双向测距仪(306),所述支架(302)的中部分别安装有不在同一竖直线上的第一测距仪(303)和第二测距仪(304),所述第一测距仪(303)、第二测距仪(304)和双向测距仪(306)分别与控制箱(301)电连接,所述第二挡板(102)和定夹板(113)外侧分别连接有指引板(305),第一测距仪(303)和第二测距仪(304)分别朝向夹持机构(1);
微调定位机构(2),包括基板(201)、所述基板(201)上设置有微调座(202),基板(201)上方横向设置有横向调节杆(203),用于驱动微调座(202)基于基板(201)的横向调节,基板(201)上方纵向分别设置有纵向调节杆(206),用于驱动微调座(202)基于基板(201)的纵向调节,所述固定座(104)安装在微调座(202)上,所述支架(302)和控制箱(301)安装在基板(2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座(202)内开设有活动孔(207),所述横向调节杆(203)贯穿活动孔(207),横向调节杆(203)上套接有两个套环,两个套环与微调座(202)的两侧贴合,套环外径大于活动孔(207)高度,所述基板(201)横向两侧分别安装有横侧板(204),横向调节杆(203)的延伸端与对应的横侧板(204)螺纹旋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01)的纵向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纵侧板(205),所述纵向调节杆(206)螺纹旋合贯穿对应的纵侧板(205),纵向调节杆(206)的延伸端与微调座(202)侧端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其特征在于,与定夹板(113)连接的指引板(305)的内侧,至定夹板(113)内侧的间距为a;与第二挡板(102)连接的指引板(305)的内侧,至第二挡板(102)内侧的间距为b,a与b相等,定夹板(113)内侧和第二挡板(102)内侧分别为工件夹持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测距仪(306)位于两个指引板(305)中间位置时,第一测距仪(303)与第二挡板(102)的侧端面相对,第二测距仪(304)的测距端口位于双向测距仪(306)的中心竖直面上,且中心竖直面与第二挡板(102)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分别为四分之一扇形结构,所述第一挡板(101)上呈弧形阵列安装有多个定位螺套(109),所述抵位螺杆(108)与定位螺套(109)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动夹板(111)上安装有定位帽(119),所述抵位螺杆(108)延伸端与定位帽(119)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102)的顶部竖直开设有滑槽(116),所述滑槽(116)的外侧底部固定安装有螺座(115),所述滑槽(116)内滑动设置有滑座(120),所述滑座(120)内螺纹旋合贯穿有纵螺杆(117),纵螺杆(117)底端与螺座(115)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压辊(118)与滑座(12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的外端面轴心处为六角孔,内端面轴心处为螺纹圆孔,所述固定座(104)上呈弧形阵列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05),所述固定座(104)的外侧设置有拨杆(106),拨杆(106)的底端内侧同轴心设置有圆柱块和六角柱(103),六角柱(103)与六角孔插接,圆柱块与固定座(104)活动配合,所述拨杆(106)顶部使用锁位螺杆(107)与对应的定位孔(105)螺纹连接。
9.一种可控微调的工件夹持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种精密夹具,其特征在于,夹持包括:
弯管夹持定位:确定弯管的角度,将动夹板(111)限位转动,动夹板(111)和定夹板(113)之间的夹角与弯管的角度相同,将弯管放置在动夹板(111)和定夹板(113)内,使用抵位螺杆(108),使得弯管被夹持在第二挡板(102)、定夹板(113)、动夹板(111)、挡条(114)和挡座(112)之间,使用纵螺杆(117),使得压辊(118)抵在弯管内侧,完成弯管定位;
与攻丝钻头的微调定位:基板(201)与攻丝工作台安装后,双向测距仪(306)的中线所在的竖直面,与第二挡板(102)侧端面所在的竖直面垂直相交的位置,为攻丝钻头轴心线所在的位置,此时第一测距仪(303)的距离为G;移动横向调节杆(203)至双向测距仪(306)两侧间距相等,两个指引板(305)之间的间距为c,c-a-b=D,D为弯管直径,弯管半径为R,第一测距仪(303)的距离为s,第二挡板(102)侧端面至挡条(114)内侧端面的垂直距离为L,调整纵向调节杆(206),使得s与G相同,此时第二测距仪(304)的距离为H,再次调整纵向调节杆(206),使得第二测距仪(304)的距离为H-L-R,完成弯管竖直部与攻丝钻头轴心线定位;
弯管另一端定位:转动两组拨杆(106),使得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同时转动弯管角度值,使用锁位螺杆(107)定位拨杆(106)位置,完成弯管另一端与攻丝钻头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控微调的工件夹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箱(301)内设置有PLC主板和显示屏,PLC主板用于接收处理双向测距仪(306)、第一测距仪(303)和第二测距仪(304)的测量数据,用于根据装载的计算模块,计算第二测距仪(304)需要移动的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45294.3A CN116276202A (zh) | 2023-03-15 | 2023-03-15 | 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及工件夹持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45294.3A CN116276202A (zh) | 2023-03-15 | 2023-03-15 | 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及工件夹持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76202A true CN116276202A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6786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245294.3A Pending CN116276202A (zh) | 2023-03-15 | 2023-03-15 | 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及工件夹持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76202A (zh) |
-
2023
- 2023-03-15 CN CN202310245294.3A patent/CN11627620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97667B (zh) | 一种管道加工用直管同轴度检测装置 | |
CN105201720A (zh) | 一种用以检测共轨喷油器控制阀行程及油嘴针阀升程的装置 | |
CN116045884A (zh) | 一种石油管内壁椭圆度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 |
CN116276202A (zh) | 一种可控微调的精密夹具及工件夹持方法 | |
CN119566671A (zh) | 一种用于导管焊接夹具单元定位、检测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 |
CN211840243U (zh) | 一种三通管的多侧孔精确加工装置 | |
CN211503956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测量尺 | |
CN212019411U (zh) | 一种便于快速确定工件与三爪卡盘同轴度的车床 | |
CN115325909B (zh) | 一种丝杆间隙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CN110686634B (zh) | 一种回转轴线几何精度检测所用位移传感器微调装置 | |
CN217604833U (zh) | 一种360°孔位测量工具及孔位测量组件 | |
CN108168399B (zh) | 一种孔径孔位测量器 | |
CN114739264B (zh) | 一种轴套类零件集成式检测装置 | |
CN217212217U (zh) | 一种角度精密可调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样品台 | |
CN215572599U (zh) | 一种螺栓球测量装置 | |
CN214686494U (zh) | 简易万向划线测距装置 | |
US6944965B1 (en) | Inline indicator holder | |
CN212320679U (zh) | 一种瓦槽对称度测量治具 | |
CN114061407A (zh) | 一种柔性定中测距方法 | |
CN113945137A (zh) | 一种柔性定中测距装置 | |
CN211136929U (zh) | 一种装拆方便的治具 | |
CN2174310Y (zh) | 多功能引孔器 | |
CN222598737U (zh) | 一种新型同轴度检测装置 | |
CN111678444A (zh) | 一种电缆直径测量装置 | |
CN111964570A (zh) | 一种薄壁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夹持变形的测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