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70314A - 保湿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保湿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70314A
CN116270314A CN202211700261.5A CN202211700261A CN116270314A CN 116270314 A CN116270314 A CN 116270314A CN 202211700261 A CN202211700261 A CN 202211700261A CN 116270314 A CN116270314 A CN 116270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seed oil
moisturizing
oil
sk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002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70314B (zh
Inventor
林娜妹
张金金
李传茂
张伟杰
张楚标
曾伟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anz Group Co Ltd
Guangzhou Keneng Cosmetic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anz Group Co Ltd
Guangzhou Keneng Cosmetic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anz Group Co Ltd, Guangzhou Keneng Cosmetic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anz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002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70314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170026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62703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70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70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70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70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2Oils, fats or wax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hydrogenation products thereof
    • A61K8/922Oils, fats or wax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hydrogenation products thereof of vegetable orig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7Vitamins
    • A61K8/678Tocopherol, i.e. vitamin 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59Mixtures
    • A61K2800/592Mixtures of compounds complementing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 A61K2800/5922At least two compounds being classified in the same subclass of A61K8/18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湿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包括以下组成:霍霍巴籽油,奇亚籽油,以及微藻油组合物;其中,以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霍霍巴籽油的含量为40‑90%,所述奇亚籽油的含量为5‑20%,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含量为5‑40%。本发明保湿修护组合物不易酸败、且滋润不油腻,肤感优异,温和性好,且具有优异的保湿舒缓修护功效。

Description

保湿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湿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特别涉及一种干性皮肤保湿修护精华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妆品领域。
背景技术
“以油养肤”这两年的热度开始上升,受到各方关注,有持续流行之势力。消费者对于油类护肤品兴趣浓厚,但又顾虑肤感太过油腻。干性皮肤和敏感肌人群是使用“以油养肤”产品的主力人群。干性皮肤和敏感肌消费者需要温和的产品,所以选用天然植物油脂更适合干性皮肤和敏感性皮肤人群。
保湿修护精华油是一款护肤品,是一种防止干燥、软化肌肤的美容精华油。能够确实有效的为皮脂补充角鲨烯。但在现有技术中,保湿修护精华油大多含有植物油脂,而植物油脂容易发生酸败,导致其功能大打折扣。
因此,研究一种不易酸败、且滋润不油腻的保湿修护组合物,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保湿修护组合物。本发明的保湿修护组合物不易酸败、且滋润不油腻,特别适用于干性皮肤的保湿修护。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湿修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于获取,适合大批量生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湿修护组合物,其包括以下组成:
霍霍巴籽油,
奇亚籽油,以及
微藻油组合物;其中,
以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霍霍巴籽油的含量为40-90%,所述奇亚籽油的含量为5-20%,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含量为5-40%。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中,以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霍霍巴籽油的含量为40-90%,所述奇亚籽油的含量为5-20%,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含量为5-40%。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中,所述霍霍巴籽油、奇亚籽油以及微藻油组合物的质量比为1:0.0555-0.5:0.0555-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中,所述微藻油组合物中包含有三油精以及任选存在的分散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中,以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总质量计,所述三油精的含量为99.9-100%,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0-0.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中,所述分散剂包括生育酚和/或向日葵籽油;优选包括生育酚和任选存在的向日葵籽油。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中,以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总质量计,生育酚的含量为0.07-0.1%,向日葵籽油的含量为0-0.03%。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中,所述生育酚和向日葵籽油的质量比为1:0-0.428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各组分混合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在制备护肤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保湿修护组合物不易酸败、且滋润不油腻,肤感优异,温和性好,且具有优异的保湿舒缓修护功效,特别适用于干性皮肤的保湿修护。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保湿修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于获取,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保湿舒缓修护功效测试中仪器测量的分析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的说明基于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案、具体例子而进行,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案、具体例子。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器材和步骤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使用“可以”或“可”表示的含义包括了进行某种处理以及不进行某种处理两方面的含义。
本说明书中,使用“数值A-数值B”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端点数值A、B的范围。
如无特殊声明,本发明所使用的单位均为国际标准单位,并且本发明中出现的数值,数值范围,均应当理解为包含了工业生产中所允许的误差。
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具体/优选的实施方案”、“另一些具体/优选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等是指所描述的与该实施方案有关的特定要素(例如,特征、性质和/或特性)包括在此处所述的至少一种实施方案中,并且可存在于其它实施方案中或者可不存在于其它实施方案中。另外,应理解,所述要素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在各种实施方案中。
本说明书中,如有出现“室温”、“常温”等,其含义可以是“20-40℃”。
本说明书中,所述“水”可以是高纯水、纯净水、去离子水、蒸馏水、双蒸水等化妆品领域任何可行的“水”。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湿修护组合物,其包括以下组成:
霍霍巴籽油,
奇亚籽油,以及
微藻油组合物;其中,
以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霍霍巴籽油的含量为40-90%,所述奇亚籽油的含量为5-20%,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含量为5-4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所述霍霍巴籽油、奇亚籽油以及微藻油组合物的质量比为1:0.0555-0.5:0.0555-1,例如:1:0.1-0.45:0.1-0.9、1:0.15-0.4:0.2-0.8、1:0.2-0.35:0.3-0.7、1:0.25-0.3:0.4-0.6、1:0.28:0.5等。当霍霍巴籽油、奇亚籽油以及微藻油组合物的质量比为1:0.0555-0.5:0.0555-1时,能够使保湿修护组合物的功效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本发明保湿修护组合物不易酸败、且滋润不油腻,肤感优异,温和性好,且具有优异的保湿舒缓修护功效,特别适用于干性皮肤的保湿修护。
<霍霍巴籽油>
霍霍巴籽油由一系列液态蜡酯组成,并混合了生育酚,游离固醇和其他不皂化物,它的蜡酯组分非常类似于人类皮肤自身所产生的天然油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作为替代品,同时提供与皮脂相似或更多的益处。霍霍巴籽油具有保湿、抗炎、改善粉刺和痤疮,促进伤口愈合和Ⅰ型胶原蛋白合成等功效。霍霍巴籽油肤感非常滋润,不易氧化或者酸败,也不会在高温下分解,同时可以提升其他天然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以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的总质量计,霍霍巴籽油的加入量为40-90%,优选45-85%,更优选50-80%,进一步优选55-75%;如果霍霍巴籽油的添加量大于90%,会造成肤感过于滋润,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如果霍霍巴籽油的添加量小于40%,会对组合油的氧化稳定性有影响。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所述霍霍巴籽油的加入量可以是40%、45%、50%、55%、60%、75%、80%、90%。
<奇亚籽油>
奇亚籽油又叫西班牙鼠尾草(SALVIAHISPANICA)籽油,是一种浅黄色至黄色透明液体,特别适用于干性脱皮肌肤和敏感肌肤。奇亚籽富含的亚麻酸,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是omega-3的前体物质。据研究表明,奇亚籽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含量的80.5%。亚麻酸(omega-3)具有卓越的抗炎效果,能抑制炎症发生,加速炎症修复。奇亚籽油还含有亚油酸(omega-6),亚油酸是人体必须脂肪酸,也是Ⅰ型神经酰胺合成的前体,能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参与伤口愈合的三个阶段:炎症期、增殖期、重塑期。帮助改善伤口愈合。奇亚籽含有多种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较多的是绿原酸和咖啡酸,其次是杨梅酮,槲皮素,山奈酚、生育酚等,这些抗氧化物质相互作用,使得奇亚籽的抗氧化活性高于单一的VC和VE。奇亚籽油肤感极为清爽,吸收快,不粘腻,不油腻。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以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的总质量计,奇亚籽油的加入量为5-20%,优选7-18%,更优选9-16%,进一步优选10-15%;如果奇亚籽油的添加量大于20%,会造成成本过高且组合油的氧化稳定性变差;如果奇亚籽油的添加量小于5%,效果又没那么好。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所述奇亚籽油的加入量可以是5%、7%、9%、10%、12%、15%、16%、20%。
<微藻油组合物>
微藻油是由微藻生物获得的性状稳定的天然油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油酸(omega-9),游离脂肪酸含量少,不易引起眼部刺激性。油酸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与人体皮脂膜最为接近,是仿生皮脂成分,能深入皮肤的角质层,形成许多易于物质渗透的通道,有利于活性物穿过。是目前公认的最理想的具有透皮促进作用的脂肪酸。本发明的微藻油组合物性状稳定,不变色、无味道,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以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的总质量计,微藻油组合物的加入量为5-40%,优选8-37%,更优选11-34%,进一步优选15-30%;如果微藻油组合物的添加量大于40%,会造成保湿修护组合物的渗透性太强,没那么温和;如果微藻油组合物的添加量小于5%,肤感会没有那么丝滑。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加入量可以是5%、8%、11%、15%、30%、34%、37%、40%。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微藻油组合物中包含有三油精以及任选存在的分散剂。通过加入分散剂,以使得本发明的微藻油组合物的稠度合适,并使得微藻油组合物中的三油精的功效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对于分散剂,考虑到本发明组合物的物性,本发明优选使用油性分散剂。
具体地,以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总质量计,所述三油精的含量为99.9-100%,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0-0.1%。
对于分散剂,本发明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一些油性分散剂。所述分散剂包括生育酚和/或向日葵籽油;优选包括生育酚和任选存在的向日葵籽油。具体地,以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总质量计,生育酚的含量为0.07-0.1%,例如:0.08%、0.09%等;向日葵籽油的含量为0-0.03%,例如:0.01%、0.02%等。本发明通过加入生育酚和任选存在的向日葵籽油,可以使微藻油组合物的稠度适中,而且抗氧化能力更强。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所述生育酚和向日葵籽油的质量比为1:0-0.4285,例如:1:0.05-0.4、1:0.1-0.35、1:0.15-0.3、1:0.2-0.25、1:0.22等。当生育酚和向日葵籽油的质量比为1:0-0.4285时,能够使微藻油组合物中三油精的作用更好的发挥,且使微藻油组合物具有更优异的抗氧化性。
另外,本发明的保湿修护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有其它组分,例如:防腐剂、美白添加剂、皮肤调理剂、舒敏剂、pH调节剂、螯合剂、其它抗氧化剂等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各组分混合的步骤。对于混合的方式,本发明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混合方式,优选在常温下进行混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在制备护肤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具体地,所述护肤品或化妆品可以包括乳液、精华液、睡眠面膜、面霜、润肤油、按摩膏、唇膏、口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的保湿修护组合物中有助于提升表皮对外界的抵御力,提升肌肤锁水的能力,更因为组合物的油分与肌肤脂质膜相似,所以渗透速度相当快,比传统乳霜、乳液甚至化妆水更快浸透肌肤,将滋润力传递到干涸脆弱的肌肤中去,特别适用于干性皮肤的保湿修护。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6
根据下表1中的实施例1-6,干性皮肤保湿修护皮肤用组合油配方中各组分的含量(质量百分比),并按照下述生产工艺步骤制备得到保湿修护组合物。
生产工艺步骤为:将所用仪器及设备洗净烘干,然后依次加入霍霍巴籽油、奇亚籽油(西班牙鼠尾草籽油)、三油精、生育酚、向日葵籽油,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即可。
表1
Figure BDA0004023841040000071
对比例1-5
根据下表2中的对比例1-5,干性皮肤保湿修护皮肤组合物配方中各组分的含量(质量百分比),并按照与实施例1-6相同的生产工艺步骤制备得到保湿修护组合物。
表2
Figure BDA0004023841040000081
性能测试
1、氧化稳定性测试
采用瑞士Metrohm公司的Rancimat型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器测定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保湿修护组合物的诱导时间,诱导时间越长,代表氧化稳定性越稳定,结果如下表3所示。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1.连接好隔膜式气泵,将流量准确调至10L/h,然后再关掉气泵;
2.用可控硅触点式温度计或电子控制器将加热块温度调节至设定值,在测试过程中,温度应一直保持在设定值±0.1℃的范围内;
3.用移液管在测量池内加入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用校准的电位计检查电极并调节信号使其停留在记录纸的零轴线上;
5.用移液管吸取,并准确称取准备好的试样3g,精确到0.01g,小心地放在通气管中;
6.打开隔膜式气泵,将流量精确设置为10L/h,用连接软管将通气管的进、出口分别与泵和测量池相连接;
7.盖好通气管密封塞,并将通气管置于已达到设定温度的加热块上相应的孔中,或者置于加热槽中;
8.当信号达到记录仪满刻度时结束测量;
9.测试期间,应注意:
a.检查流量计的设置,需要时进行调整以保证流量恒定;
b.检查空气过滤器中分子筛的颜色,测量过程中,如分子筛变色需重新测定。建议每次测定前预先更换分子筛。
表3
120℃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诱导时间(h) 36 38 41 23 24 20
由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保湿修护组合物的诱导时间长,说明氧化稳定性优异。
2、肤感测试
选取30名年龄介于20至55岁的中国健康女性受试者对上述实施例4-6和对比例4-5的保湿修护组合物进行肤感测试评价,使用28天后对滋润性、丝滑性、温和性和喜好度进行评价,结果如下表4所示。
产品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部位:面部;
使用方法:洁面后,取约1.6g样品,于面部轻拍至吸收;
使用频率:早晚各一次;
使用周期:连续使用28天。
表4
测试项目 滋润性 丝滑性 温和性 喜好度
实施例4 93.33 100 100 100
实施例5 96.66 86.66 96.66 93.33
实施例6 93.33 96.66 96.66 96.66
对比例4 96.66 83.33 90 90
对比例5 83.33 93.33 80.00 83.33
由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4-6的肤感测试评价相对于对比例4-5更好,其中,实施例4的肤感测试评价最好。
3、保湿舒缓修护功效测试
选取32名年龄介于20至55岁的中国健康女性受试者,经10%乳酸溶液刺痛试验后皮肤呈阳性(判定为敏感性皮肤);面部有轻微泛红现象,愿意在试验期间不使用舒缓、修复等与试验产品具有同样功效的化妆品、保健品、药物或其他类型产品。经过医生筛选,32名受试者入选,并最终有32名受试者完成了整个试验。使用实施例1的保湿修护组合物进行测试。
产品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部位:面部;
使用方法:洁面后,取约1.6g样品,于面部轻拍至吸收;
使用频率:早晚各一次;
使用周期:连续使用28天。
测量部位:测量分析区域和试验项目明细如图1和下表5所示。
表5试验项目明细
序号 试验项目 测量分析区域
1 乳酸刺痛试验 红色矩形4
2 皮肤经表皮失水率测试 橙色标点1
3 皮肤血红素含量测试 蓝色标点2
4 皮肤泛红程度IPP分析 紫色圈3
3.1皮肤经表皮失水率测试
皮肤经表皮失水率由Tewameter TM300测得,是反映皮肤水分丢失和屏障功能的重要参数。其所测数值越低,表示皮肤的屏障功能越好。
使用实施例1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后,面颊皮肤经表皮失水率的试验结果如下所示:
与基线值(D0)相比,面颊皮肤经表皮失水率在D0'(使用产品后即时)、D14(第14天)和D28(第28天)回访时分别下降了12.80%、14.69%和17.51%。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D0相比,各回访时间点的面颊皮肤经表皮失水率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01)。
3.2皮肤血红素含量分析
皮肤血红素含量由Mexameter,MX18测得,其数值越小,表示皮肤血红素含量越低。
使用实施例1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后,面颊皮肤血红素含量的试验结果如下所示:与基线值(D0)相比,面颊皮肤血红素含量在D0'(使用产品后即时)、D14(第14天)和D28(第28天)回访时分别下降了8.2%、9.31%和14.21%。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D0相比,各回访时间点的面颊皮肤血红素含量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01)。
3.3皮肤泛红程度分析
皮肤泛红程度参数是通过Visia-CR进行面部图像采集,然后使用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Standard 2光源下的图片进行面颊区域皮肤a*值分析所得,该数值越小,表示皮肤泛红程度越轻。
使用实施例1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后,面颊皮肤泛红程度的试验结果如下所示:
与基线值(D0)相比,面颊皮肤泛红程度在D0'(使用产品后即时)回访时下降了0.11%,在D14(第14天)和D28(第28天)回访时分别下降了2.92%和3.13%。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D0相比,在D14和D28回访时的面颊皮肤泛红程度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3.4皮肤敏感度分析
皮肤敏感度是通过皮肤科医生指导下的10%乳酸刺痛试验进行评估。按照随机表选择受试者鼻唇沟部位进行试验,使用移液器将100μL的10%乳酸溶液(蒸馏水稀释)滴在1cm×2cm的化妆棉上,贴敷于相应一侧鼻唇沟部位,另一侧使用蒸馏水代替乳酸溶液进行同样操作处理,分别在2.5min和5min时询问受试者刺激感,按4分法进行评分(0分为没有刺激感,1分为轻度刺激感,2分为中度刺激感,3分为重度刺激感)。在使用28天后(D28),按照新的随机表在鼻唇沟部位再次进行乳酸刺痛试验,由皮肤科医生按4分法进行评分。分值越低,表示皮肤敏感度越小。
使用实施例1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后,皮肤敏感度的试验结果如下所示:
与基线值(D0)相比,在D28(第28天)回访时,2.5min和5min的皮肤刺激感评分分别下降了23.53%和43.59%,且这两个时间点的皮肤刺激感总评分下降了34.25%。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在D28(第28天)回访时,2.5min和5min的皮肤刺激感评分及两个时间点的总评分与D0相比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
由上述测试,可以看出该产品具有很好的舒缓修护保湿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保湿修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成:
霍霍巴籽油,
奇亚籽油,以及
微藻油组合物;其中,
以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霍霍巴籽油的含量为40-90%,所述奇亚籽油的含量为5-20%,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含量为5-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霍霍巴籽油的含量为40-90%,所述奇亚籽油的含量为5-20%,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含量为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霍霍巴籽油、奇亚籽油以及微藻油组合物的质量比为1:0.0555-0.5:0.0555-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油组合物中包含有三油精以及任选存在的分散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总质量计,所述三油精的含量为99.9-100%,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0-0.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括生育酚和/或向日葵籽油;优选包括生育酚和任选存在的向日葵籽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微藻油组合物的总质量计,生育酚的含量为0.07-0.1%,向日葵籽油的含量为0-0.03%。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育酚和向日葵籽油的质量比为1:0-0.4285。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保湿修护组合物各组分混合的步骤。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保湿修护组合物在制备护肤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CN202211700261.5A 2022-12-28 保湿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16270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0261.5A CN116270314B (zh) 2022-12-28 保湿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0261.5A CN116270314B (zh) 2022-12-28 保湿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70314A true CN116270314A (zh) 2023-06-23
CN116270314B CN116270314B (zh) 2024-06-11

Family

I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99254B1 (ko) * 2015-08-11 2016-03-04 주식회사 비앤비코리아 피부 보습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4366701A (zh) * 2022-01-24 2022-04-19 邱凤华 一种绿色天然且具有深层清洁功效的温和卸妆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0438A (zh) * 2022-06-29 2022-09-13 广州市科能化妆品科研有限公司 促进皮肤屏障修护功能的皮肤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22252761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植然天成(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舒缓修护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99254B1 (ko) * 2015-08-11 2016-03-04 주식회사 비앤비코리아 피부 보습용 화장료 조성물
WO2022252761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植然天成(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舒缓修护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66701A (zh) * 2022-01-24 2022-04-19 邱凤华 一种绿色天然且具有深层清洁功效的温和卸妆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0438A (zh) * 2022-06-29 2022-09-13 广州市科能化妆品科研有限公司 促进皮肤屏障修护功能的皮肤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7492A (zh) 一种卸妆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59347B (zh) 一种具有美白修复效果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43432A (zh) 一种桃胶保湿凝胶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7804A (zh) 一种含有鸸鹋油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0003A (zh) 含黄金香柳提取物的抗初老亮颜营养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精华液、黄金香柳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CN113018231A (zh) 可修复皮肤屏障的美容油
CN115154375B (zh) 一种稳定且具有修护及舒缓功效的清洁组合物
CN115252516A (zh) 一种水感腮红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70314B (zh) 保湿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337239B (zh) 一种具有舒缓及修复功效的精华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70314A (zh) 保湿修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590772A (zh) 一种具有抗皱修护功效的双层精华油及其制备方法
KR20080111249A (ko) 치아시드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화장료
CN115778857A (zh) 一种具有滋养抗衰老效果的复合植物油脂纳米乳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496286B (zh) 一种淡化细纹补水滋润型水乳及其制备方法
DE4310015C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ittels zur Pflege der Haut
CN112933024A (zh) 一种含工业大麻提取物的修护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0140A (zh) 一种维生素e眼霜的制备方法
CN115919692B (zh) 一种含青刺果油的发用保湿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7190637B2 (ja) 表皮細胞trpm8活性化剤
CN115317410B (zh) 一种舒缓保湿、增强细胞活力的发酵油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58597B (zh) 一种含有酸奶的保湿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15778872B (zh) 一种具有祛痘及修护功效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Ogorzałek et al. Natural or Synthetic Emollient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ody Oils in Relation to Selected Parameters of Epidermal Barrier Function
KR100787312B1 (ko) 쟈스민 추출물, 아르니카 추출물, 야로우 추출물을함유하는 보습용 화장료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