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3458A - 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3458A
CN116263458A CN202111524767.0A CN202111524767A CN116263458A CN 116263458 A CN116263458 A CN 116263458A CN 202111524767 A CN202111524767 A CN 202111524767A CN 116263458 A CN116263458 A CN 116263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volume
vacuum container
driving unit
liquid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47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奎
练子富
李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mclin Diagnost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emclin Diagnos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mclin Diagnos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Chemclin Diagnost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5247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634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63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34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6Chemiluminescence; Bioluminesce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9/00Level control, e.g. controlling quantity of material stored in vessel
    • G05D9/12Level control, e.g. controlling quantity of material stored in vessel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排液方法用于排液系统,排液系统包括真空容器、储液容器、控制部和液位检测部,所述液位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真空容器内液体的液位高度,所述排液方法包括:所述液位检测部所检测的真空容器内液体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状态下,控制部控制向所述真空容器内导入第一容积的液体,控制将所述真空容器中导入的第一容积的液体至少部分导出至所述储液容器,其中,所述第一容积的液体小于等于所述真空容器所能容纳液体容积的二分之一。本申请提供的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排液过程中由于局部零部件的故障而导致液体溢出的情况。

Description

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检测例如血液、生物等采样样本的检测分析仪器的使用频率越高,对于其使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采样样本利用分析仪器进行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对于重复利用的用于采样样本的采样针在每次使用后均需要清洗,并需要将清洗后的废液排入至固定的收集容器中,而在排放废液时,如果用于抽取废液至收集容器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则容易导致废液溢出。
发明内容
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该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排液过程中由于局部零部件的故障而导致液体溢出的情况。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排液方法,该排液方法用于排液系统,所述排液系统包括真空容器、储液容器、控制部和液位检测部,所述液位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真空容器内液体的液位高度,所述排液方法包括:
所述液位检测部所检测的真空容器内液体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状态下,控制部控制向所述真空容器内导入第一容积的液体,控制将所述真空容器中导入的第一容积的液体至少部分导出至所述储液容器,
其中,所述第一容积的液体小于等于所述真空容器所能容纳液体容积的二分之一。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排液系统,包括:
真空容器,具有液体容置腔;
储液容器,与所述液体容置腔连通;
液位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液体容置腔内液体的液位高度;
控制部,用于控制向所述真空容器导入和/或导出液体,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液位检测部检测的所述液位高度控制排液系统的启停,
其中,当所述液位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所述排液系统启动,所述控制部控制向所述液体容置腔导入第一容积的液体,控制将所述液体容置腔中导入的第一容积的液体至少部分导出至所述储液容器,所述第一容积的液体小于等于所述真空容器所能容纳液体容积的二分之一。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其具有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优选是化学发光分析仪,更优选是光激化学发光分析仪。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排液方法用于排液系统,排液系统包括真空容器、储液容器、控制部和液位检测部,液位检测部用于检测真空容器内液体的液位高度,排液方法包括:液位检测部所检测的真空容器内液体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状态下,控制部控制向真空容器内导入第一容积的液体,控制将真空容器中导入的第一容积的液体至少部分导出至储液容器,其中,第一容积的液体小于等于真空容器所能容纳液体容积的二分之一。通过设置的液位检测部,当废液在真空容器中堆积至预设高度时,能够形成报警信号发送给控制部,控制部根据接收的报警信号提示工作人员排液系统故障或直接控制设备停机。从而避免了废液在真空容器堆积而溢出的情况。并且,通过设置向真空容器导入废液的容积(即第一容积)来控制。在一次导入导出的循环中,通过将导入的第一容积设置为小于等于真空容器所能容纳液体容积的二分之一的方式,使得即使排液系统故障而无法导出废液时,也不至于使得废液立马溢出,还能够进入下个循环而不致废液溢出,即提供较长的缓冲时间而将实验完成后再进行修复工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排液系统的简化结构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排液系统的简化结构下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需要清洗或收集废液的场合一般都会用到排液系统,以将清洗产生的废液或其他测试产生的废液通过排液系统收集到指定的容器中。以医疗领域较常用到的样本分析仪为例,在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时,在每次通过采样针采样并在下一次通过采样针采样前,需要对采样针进行一次清洗,以避免交叉感染而污染采样的样本,导致分析结果异常。可选地,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方案,以下均以排液系统应用于样本分析仪为例进行说明,后续不再单独强调。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排液系统的应用并不仅限于医疗领域,也可以为其他领域中需要清洗或收集废液的场合,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样本分析仪来说,在其对待检测样本进行检验分析时,一般会通过进样系统获取待检测样本,试剂盘用于提供检测所用的试剂,加样系统用于采集样本和试剂并能够注入至反应系统的反应杯中。其中,用于采集样本和试剂的加样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采样针,采样针每次在采集样本或试剂时都需要移动到清洗系统中进行清洗。为了避免清洗后的废液造成污染,需要通过排液系统对废液进行收集,且为了能够使得废液能够迅速被抽走,避免采样针内出现挂液的情况,通过排液系统能够将清洗采样针时的废液完全收集到指定的容器中,而不会影响采样针的下次使用。排液系统通常通过负压的方式收集废液,其中,负压可以由排液系统中设置的真空组件产生。
对于排液系统的真空组件以及其他装置可以包括真空容器、储液容器以及控制部,真空容器具有真空的液体容置腔,储液容器与液体容置腔连通且用于收集清洗系统清洗采样针后的废液,真空容器用于通过负压将清洗采样针后的废液导入至储液容器中,控制部中设有相关零部件(例如,驱动部件)用于控制真空容器形成负压将清洗采样针的废液从清洗采样针的地方导入至真空容器,并将导出的废液最终导出至储液容器。
而真空容器在使用状态下,如果控制部中用于控制向真空容器导入和/或导出液体的驱动部件发生故障时,液体从真空容器导出流速变慢或完全无法导出、液体进入真空容器的流速过快而来不及导出等情况下,容易导致废液在真空容器中快速堆积而溢出。技术人员只能够在观察到液体从真空容器中溢出后再通过关闭整个设备的运转,去排查导致真空容器溢出液体的驱动部件中具体的故障原因,至故障排除后,再重新启动设备继续实验。而在此情况下,由于用于清洗采样针后的废液可能存在腐蚀或污染实验台的风险,溢出的废液也可能在溢出至样本分析仪的其他零部件位置时,废液的腐蚀性容易导致器件的损坏而降低样本分析仪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液系统,该排液系统在使用时,能够在出现故障时避免废液在真空容器内快速堆积而溢出的情况,技术人员能够在废液溢出前及时停止实验。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排液系统的简化结构下的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1,排液系统包括真空容器1、储存容器2以及控制部4,真空容器1具有液体容置腔11,且液体容置腔11在排液系统中始终维持真空状态。液体容置腔11具有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出液口14通过管路7与储液容器2连通,进液口13通过管路7与清洗采样针排废液装置连通。为了能够将清洗后的废液顺利排至储液容器2中,所设置的控制部4能够控制形成负压以抽取清洗后的废液从进液口13进入,并控制抽取真空容器1的废液从出液口14导出至储液容器2中以收集废液,以向真空容器1导入和/或导出液体。
排液系统还包括液位检测部5,液位检测部5用于检测真空容器1内液体的液位高度,控制部4能够根据液位检测部5检测的液位高度控制排液系统启停。当液位检测部5所检测到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12时,排液系统能够启动,控制部4控制向液体容置腔11导入第一容积的液体,控制将液体容置腔11中导入的第一容积的液体至少部分导出至储液容器2。具体的,当排液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下,液位检测部5所检测到真空容器1内液体的液位高度始终不会超过预设高度12,控制部4控制向液体容置腔11导入第一容积的液体后,再控制将液体容置腔11内的废液导出至储液容器2,此时导出的废液为第一容积液体的至少部分。而当排液系统中控制废液导入和/或导出真空容器1的控制部4中某零部件损坏时,会出现真空容器1中导入的废液量超过导出的废液量的情况,甚至出现废液完全无法导出至储液容器2中的情况。此种情况下,通过设置的液位检测部5,当废液在真空容器2中堆积至预设高度12时,能够形成报警信号发送给控制部4,控制部4根据接收的报警信号提示工作人员排液系统故障或直接控制设备停机。从而避免了废液在真空容器1堆积而溢出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高度12高于导入第一容积液体时的液位高度而低于溢出废液时的液位高度,至少在导入第一容积液体时不会高于预设高度而报警,其至少高出多少可以由真空容器1的具体容量而所能够设置的预设高度12的高度、第一容积的大小等具体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容积的液体小于等于真空容器1所能容纳液体容积的二分之一。一般控制部4是预先设置时间来控制废液导入,当达到预先设置的时间周期才启动导出的工作,例如,控制部4控制废液导入真空容器而无导出,10秒后,控制部4控制废液无导入仅进行导出废液至储液容器2的工作,10秒后再重复导入废液的工作。如果用于导出的零部件故障造成导出缓慢或无法导出的情况,在一个循环周期后真空容器1中的废液就会溢出。本申请在设置液位检测部5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向真空容器1导入废液的容积(即第一容积)来控制。在一次导入导出的循环中,通过将导入的第一容积设置为小于等于真空容器1所能容纳液体容积的二分之一的方式,使得即使排液系统故障而无法导出废液时,也不至于使得废液立马溢出,还能够进入下个循环而不致废液溢出,即提供较长的缓冲时间而将实验完成后再进行修复工作。
在此情况下,所设置的预设高度可以包括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第一高度位于第二高度上方,且均位于第一容积的液体的液位高度上方。第一高度为靠近真空容器1上边沿缝隙的位置,为液体从缝隙溢出前所设置的报警高度。第二高度可以位于导入第一容积液体后的液位高度上方至少四分之一第一容积处,当排液系统故障而无法导出液体时,液位检测部5检测到真空容器1内的液体上升至第一高度位置时发出预警信号,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验进度选择是否立即停机或者当工作人员不在设备周围时,给工作人员提供了停机的缓冲时间。
可选地,控制部4控制向真空容器1内导入第一容积的液体占真空容器1容积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为真空容器1内的液体提供较长时间的缓冲时间,使得即使在废液无法从真空容器1导出或导出缓慢的情况下,也能够存在至少两次导入的循环,为真空容器1提供较长的缓冲时间,也为实验提供较长的缓冲时间至实验结束或到某一阶段再停机修复。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部4可以包括中位机和下位机,一般情况下,中位机用于发送预设的指令信号至下位机、以及用于接收下位机的信号并根据接收的信号形成对应的指令信号发送给下位机,下位机用于接收上位机的指令信号对应控制例如液位检测部5、驱动部件等机构、以及在控制执行的过程中将检测信号发送至中位机,即控制指令位于中位机,下位机与机构相连负责控制各机构的具体执行。另外,控制部4还可以包括上位机,上位机例如可以为电脑等具有显示功能的部件,用于监控、发送控制指令至中位机。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中对于控制部4并没有详细划分,但默认包含负责执行以及负责控制的部分,或者,也可以包含与下位机电连接的驱动部件、液位检测部5等中的一者或多者,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部4包括第一驱动单元41和第二驱动单元42,第一驱动单元41和第二驱动单元42分别与下位机电连接,下位机用于控制第一驱动单元41和第二驱动单元42的工作。第一驱动单元41设置于真空容器1进液口13位置,用于控制真空容器1形成负压将清洗采样针后的废液抽取进入液体容置腔11中。第二驱动单元42设置于真空容器1的出液口14或出液口14连接储液容器2的管路7中,用于启闭出液口14而使真空容器1内的液体导出至储液容器2或停止导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单元41和第二驱动单元42均可以设置为电机,并且可以直接设置于真空容器1内对应进出口位置,也可以通过电线连接而单独设置于外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2,对于用于连接进液口41的管路7和/或出液口42的管路7上,还可以设置有电磁阀8,电磁阀8与下位机电连接,当控制对应的驱动单元动作之前,下位机能够打开对应的电磁阀8以将管路7连通,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可选地,连接真空容器1出液口14和储液容器2之间的管路7中,还设有单向阀6,单向阀6用于限制液体的流向,使得第二驱动单元42在工作的状态下,废液只能从出液口14流向储液容器2,避免出现液体倒吸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和图2,排液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清洗槽3,清洗槽3与进液口13连通,采样针在通过清洗系统清洗后的废液通过清洗槽3可进入真空容器1。可选地,使用过的采样针进入清洗系统清洗时,采样针即进入了清洗槽3中,清洗系统在清洗的过程中废液留在清洗槽3中,至清洗完成后,排液系统启动时,第一驱动单元41控制形成负压抽取清洗槽3中的废液,同时在抽取废液的过程中,也会作用于采样针,避免采样针的针尖或其他地方存在挂液的情况,提高清洗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该样本分析仪包括上述中所描述的排液系统,在此不详细说明。
基于上述的排液系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液方法,以下对排液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基于排液系统中所设置的真空容器1、储液容器2、控制部4以及液位检测部5(各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等参照上述中的排液系统,在此不再赘述),液位检测部5用于检测真空容器1内液体的液位高度,排液方法包括:
在排液系统启动工作时,液位检测部5会开始检测真空容器1中废液的液位高度,在液位检测部5所检测的真空容器1内液体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12状态下,控制部4控制向真空容器1内导入第一容积的液体,控制将真空容器1中导入的第一容积的液体至少部分导出至储液容器2,其中,第一容积的液体小于等于真空容器1所能容纳液体容积的二分之一。在液位检测部5所检测的真空容器1中液体的液位高度处于正常状态下,排液系统工作使得控制部4控制进液口13打开并向真空容器1内抽取到第一容积的液体后,再控制进液口13关闭停止抽取液体而出液口14打开进行排液至储液容器2,所排出去的液体为第一容积液体的至少部分。
以一次真空容器1抽液排液的过程为例,通过在控制部4预先设置的指令使得抽液的总量达到第一容积后,才会控制启动排液工作。一般情况下,正常排液是控制在将抽取的第一容积的液体全部排出,使得真空容器1中液体最多时为第一容积,以保证在排液系统的工作过程中真空容器1内的液体不致堆积。而当排液系统中的零部件损坏而导致无法正常进液和/或排液时,在一次抽液排液过程中,可能存在进液量超过第一容积和/或排液量仅有很小或者无法排液,而导致液体在真空容器1中堆积至超过第一容积。为了避免此种情况下在一次循环中真空容器1内的液体就达到预设高度12而导致整个设备停机,我们将导入的第一容积设置为小于等于真空容器1所能容纳液体容积的二分之一的方式,能够提高循环的次数,进而提供较长的缓冲时间。当在真空容器1中堆积至预设高度12时,能够形成报警信号以便于工作人员将设备停机,以避免出现液体在真空容器1中堆积而溢出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对于一次抽液排液的循环过程中,所抽取进入的第一容积的液体可以是一次性抽取得到,也可以是在多个时间段中分别抽取一定量的液体至最终总量达到第一容积时作为一次抽液过程。而对于排出的液体可以为预先设置固定时间,在该固定时间内一次性将第一容积液体全部排出至储液容器2,也可以为在预先设置的固定时间中分多次将第一容积液体排出至储液容器2。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部4至少包括第一驱动单元41和第二驱动单元42,通过在多个分散的时间段或者集中的时间段分别抽取液体至总量达到第一容积作为一次抽液过程中,第一驱动单元41动作预设次数以抽取第一容积液体至真空容器1,第二驱动单元42动作从真空容器1排出液体至储液容器2。通过在控制部4中的中位机预先设置一次循环中第一驱动单元41动作预设次数后再启动第二驱动单元42动作的方式,可以根据每次清洗采样针后产生的废液量作为一次驱动单元的动作,而无需等清洗采样针的废液在清洗槽3累积到第一容积的量后集中抽取,保证每次清洗采样针的清洁程度。并且通过此种预设次数进行抽液再排液的设置方式,即使用于排液的第二驱动单元42损坏,在短时间也不会影响设备的使用,真空容器1能够提供较长时间的缓冲,在第二驱动单元42损坏后,还能够继续维持多次清洗采样针的工作至实验结束,为实验争取了一定时间,有利于样本分析仪单次检测实验的完成。
可选地,可以根据真空容器1的容量以及清洗一次采样针所产生的废液量,去设置预设次数,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我们将预设次数设为10次,当抽取十次废液后再控制第二驱动单元排液,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液位检测部5、第一驱动单元41、第二驱动单元42等电子器件均与控制部4中控制单元(即下位机)电连接,液位检测部5用于检测真空容器1中的液位高度,且液位检测部5能够将检测到的结果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检测结果并能够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第一驱动单元41和第二驱动单元42的启停。无论在抽液排液的一次循环还是多次循环过程中,液位检测部5可以始终维持检测状态,当液位检测部5检测到真空容器1中的液体堆积至预设高度12时,生成报警信号并反馈至控制单元以及中位机,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控制第一驱动单元41和第二驱动单元42停止工作,甚至可以控制整个设备停止运行,至工作人员排除故障重新启动。
可选地,对于所设置的液位检测部5可以为固定设置的液位传感器,也可以为与液面高度平齐并能够随液面高度变化漂浮于液面的高位浮子,或者其他能够实时监控液位高度的装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部4还包括例如计数器等能够测得第一驱动单元41动作次数的计数单元,在液位检测部5所检测的真空容器1内液体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12的情况下,第一驱动单元41动作,且控制单元控制计数单元用于检测第一驱动单元41动作的次数,当计数单元检测到第一驱动单元41动作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计数单元将计数结果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计数结果控制第一驱动单元41停止动作,第二驱动单元42动作。
在此,计数器可以设计为虚拟计数器,即其集成在控制器中。此外,计数器也可以设计为实体计数器。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第一驱动单元41动作预设次数以抽取第一容积液体至真空容器1时,所设置的预设次数可以根据所设置的采样针清洗槽3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当用于清洗采样针的清洗槽3设置为1个时,第一驱动单元41驱动从清洗槽3抽取预设容积的液体至真空容器1作为一次动作,至第一驱动单元41动作预设次数,其中动作预设次数中每次抽取的预设容积的液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随着一次清洗采样针的工序完成后,留在清洗槽3中的废液通过控制部4控制第一驱动单元41动作,进行抽取清洗槽3中废液的工作,清洗槽3和真空容器1之间的管路7打开,将清洗完成后产生的废液一次抽取至真空容器1中,记为一次动作。清洗槽3和真空容器1之间的管路7关闭,等待至下次清洗采样针后再开启。
可选地,用于清洗采样针的清洗槽3也可以设置为多个,用于不同采样针的清洗。例如,当清洗槽3设置为两个时,即包括第一清洗槽31和第二清洗槽32,第一驱动单元41同时从第一清洗槽31和第二清洗槽32抽取相同第三容积的液体作为一次动作,至第一驱动单元41动作预设次数,第一容积为预设次数的第三容积之和。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容积的液体仅代表清洗槽3中清洗采样针所产生的废液量,一般情况下,每次清洗采样针所给的清水量为预先设置的定量,即为第三容积大小的量,该量可以根据情况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1)

1.一种排液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排液系统,所述排液系统包括真空容器、储液容器、控制部和液位检测部,所述液位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真空容器内液体的液位高度,所述排液方法包括:
所述液位检测部所检测的真空容器内液体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状态下,控制部控制向所述真空容器内导入第一容积的液体,控制将所述真空容器中导入的第一容积的液体至少部分导出至所述储液容器,
其中,所述第一容积的液体小于等于所述真空容器所能容纳液体容积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控制向所述真空容器内导入第一容积的液体占所述真空容器容积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至少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排液方法包括:
在所述液位检测部所检测的所述真空容器内液体的液位高度低于所述预设高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动作预设次数以抽取所述第一容积液体至所述真空容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动作从所述真空容器抽取所述真空容器的液体至所述储液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清洗槽,所述排液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从所述清洗槽抽取预设容积的液体至所述真空容器作为一次动作,至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动作所述预设次数,其中动作所述预设次数中的每次抽取的所述预设容积的液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系统包括第一清洗槽和第二清洗槽,所述排液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同时从所述第一清洗槽和第二清洗槽抽取相同第三容积的液体作为一次动作,至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动作所述预设次数,所述第一容积为所述预设次数的第三容积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所述液位检测部电连接,所述排液方法包括:
所述液位检测部将所检测到的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能够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启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包括计数单元,所述排液方法包括:
在所述液位检测部所检测的所述真空容器内液体的液位高度低于所述预设高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动作,且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计数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动作的次数,当所述计数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动作的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所述计数单元将计数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计数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停止动作,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动作。
8.一种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真空容器,具有液体容置腔;
储液容器,与所述液体容置腔连通;
液位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液体容置腔内液体的液位高度;
控制部,用于控制向所述真空容器导入和/或导出液体,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液位检测部检测的所述液位高度控制排液系统的启停,
其中,当所述液位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所述排液系统启动,所述控制部控制向所述液体容置腔导入第一容积的液体,控制将所述液体容置腔中导入的第一容积的液体至少部分导出至所述储液容器,所述第一容积的液体小于等于所述真空容器所能容纳液体容积的二分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积的液体占所述真空容器容积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至少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在所述液位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液位高度低于所述预设高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动作预设次数以抽取所述第一容积的液体导入至所述液体容置腔,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动作从所述液体容置腔抽取所述真空容器的液体至所述储液容器;
在所述液位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液位高度等于或高于所述预设高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排液系统停止工作。
11.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液系统。
CN202111524767.0A 2021-12-14 2021-12-14 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 Pending CN1162634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4767.0A CN116263458A (zh) 2021-12-14 2021-12-14 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4767.0A CN116263458A (zh) 2021-12-14 2021-12-14 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3458A true CN116263458A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1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4767.0A Pending CN116263458A (zh) 2021-12-14 2021-12-14 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34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6563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11644436B2 (en) Particle analyzers and particle test control methods and devices thereof
EP2400305B1 (en) Automatic detector for stool specimen
US9110042B2 (en) Clinical specime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linical specimen processing system
CN107643410B (zh)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仪的清洗控制方法
WO2010038546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6018828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7709997A (zh) 一种排液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CN109012444A (zh) 一种浓缩洗液自动配比系统及配比方法
CN116263458A (zh) 排液系统、样本分析仪及排液方法
JP2002333449A (ja) サンプル分注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分析装置
CN113466481A (zh) 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JP3283089B2 (ja) 容器洗浄装置
CN110082543B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抽液监控方法
CN217278411U (zh) 排液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CN116609539A (zh) 样本分析仪的进样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JP754761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3217740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216815650U (zh) 液体监控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CN112147186B (zh) 基于血液细胞分析仪的特定蛋白分析方法和控制装置
JPS58105066A (ja) 自動化学分析装置における吸引吐出装置
CN115078729A (zh) 血液分析仪及血液检测方法
EP3943934A1 (en) Liquid path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WO2024150645A1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その漏水判定方法
CN1346058A (zh) 用于自动处理液体样本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