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6481A - 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6481A
CN113466481A CN202010236447.4A CN202010236447A CN113466481A CN 113466481 A CN113466481 A CN 113466481A CN 202010236447 A CN202010236447 A CN 202010236447A CN 113466481 A CN113466481 A CN 113466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liquid
pressure
driving devic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64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黎
李爱博
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Beijing Preci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Beijing Preci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Beijing Preci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64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64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6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64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4Cleaning sample transfer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2035/1027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 G01N2035/1048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using the transfer device for another function
    • G01N2035/1053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using the transfer device for another function for separating part of the liquid, e.g. filters, extraction phas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过滤器是否发生堵塞。本申请实施例的检测系统包括第一过滤器、压力感应装置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线路切换开关及注射器,第一液体驱动设备与第一过滤器连接,注射器与样本针连接,压力感应装置安装在注射器与样本针之间的管路上。检测系统还设置有支路,线路切换开关的出液端与第一过滤器的液体进口端连接,检测系统可形成第一通路。当开启第一液体驱动设备时,压力感应装置可以感应液体流动的压力。若第一过滤器堵塞,则该压力的数值不在预设的数值范围内。因此,通过压力的数值变化来判断过滤器的堵塞情况,能够准确且直观地发现过滤器的堵塞情况。

Description

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分析仪包括样本针及注射器,其中样本针用于吸取待检测的样本及吐出样本,注射器用于控制样本针定量吸样及定量吐样。当样本针在吸取带帽样本管中的样本时,样本针对该带帽样本管的试管帽进行穿刺,使针尖穿过试管帽并浸入到样本中,注射器控制样本针吸样;在样本针移动到加样位之后,注射器控制样本针吐样,从而完成样本针加样的过程。
样本针在加样结束之后需要使用清洗液对样本针的内外壁进行清洗,目的是洗去样本针在穿刺试管帽时所产生的碎屑,同时,也为了避免在吸取不同样本时样本之间产生交叉污染。因此,清洗废液中包含了碎屑及样本残留的杂质。在清洗完毕之后,使用废液泵将清洗废液泵送至废液桶或废液直排通道,从而排出清洗废液。
为了避免清洗废液在流经废液泵时,清洗废液中的碎屑及样本残留的杂质滞留在废液泵中从而损坏废液泵,需要在废液泵的前端增加过滤器,清洗废液需要先经过过滤器的过滤,滤除其中的碎屑及样本杂质,过滤后的清洗废液再流经废液泵,被泵送至废液桶中。当过滤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过滤器在过滤清洗废液的过程中会不断积累碎屑及样本杂质,久而久之,积累的碎屑及样本杂质会堵塞过滤器的滤网,导致清洗废液的排放不通畅。此时,需要更换新的过滤器,以更好地过滤清洗废液。
然而,技术人员在检查过滤器是否堵塞时,仅依靠肉眼观察,由于滤网表面结构致密,肉眼难以发现过滤器的堵塞情况,从而无法准确地判断过滤器是否发生堵塞,也就无法准确地判断是否应当更换过滤器,以确保清洗废液的排放顺畅。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过滤器是否发生堵塞。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第一过滤器、压力感应装置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
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线路切换开关及注射器,所述注射器与样本针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注射器与所述样本针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检测系统还设置有支路,所述支路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注射器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之间的管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线路切换开关的进液端,所述线路切换开关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进口端连接;
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出口侧,所述样本针、所述压力感应装置、所述支路、所述线路切换开关、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动,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通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以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判断所述第一过滤器是否堵塞。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及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第一过滤器、第一压力感应装置;
所述第一压力感应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的进液端通过管路与液体容器连接,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进口端连接;
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压力感应装置及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用于从所述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所述第一通路,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及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动,所述第一压力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通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以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判断所述第一过滤器是否堵塞。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前述第一方面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切换线路切换开关,使样本针、压力感应装置、所述线路切换开关、第一过滤器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一通路;
开启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驱动所述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经所述第一过滤器;
通过所述压力感应装置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第一压力。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前述第二方面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开启第一液体驱动设备;
将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开启预设时长,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驱动液体在第一通路中流动;
通过第一压力感应装置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第一压力。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包括第一过滤器、压力感应装置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其中第一液体驱动设备通过管路与第一过滤器连接,该检测系统还包括线路切换开关及注射器,注射器与样本针通过管路连接,压力感应装置安装在注射器与样本针之间的管路上。检测系统还设置有支路,支路的一端连接到注射器与压力感应装置之间的管路,另一端连接到线路切换开关的进液端,线路切换开关的出液端与第一过滤器的液体进口端连接,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安装在第一过滤器的液体出口侧,从而样本针、压力感应装置、支路、线路切换开关、第一过滤器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可以形成第一通路,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可以驱动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动。当开启第一液体驱动设备驱动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经第一过滤器时,压力感应装置可以感应其所在的管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若第一过滤器堵塞,则该压力的数值不在过滤器正常使用时所对应的压力数值范围内;若该压力的数值在该压力数值范围内,则表明第一过滤器不堵塞,可以正常使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压力的数值变化来判断过滤器的堵塞情况,与肉眼观察过滤器堵塞情况的做法相比,能够准确且直观地发现过滤器的堵塞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另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过滤器是否发生堵塞。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过滤器101、压力感应装置102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线路切换开关104及注射器105,其中,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通过管路与第一过滤器101连接,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是指基于大气压差的原理为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的设备,用于驱使液体流动。
本实施例的检测系统可用于检测过滤器状态,即可用于检测过滤器的滤网是否发生堵塞,除此之外,当实验人员在开展生化分析实验时,本实施例的检测系统还可用于吸取待检测的样本,以及将样本打出到加样位上,即用于吸样和吐样。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进行吸样及吐样时,可将样本针106接入到检测系统中,利用样本针进行吸样及吐样,具体是将样本针106与注射器105通过管路连接,通过注射器105为样本针106提供吸样及吐样的作用力,控制样本针106定量吸样及定量吐样。在完成吸样及吐样的工作之后,还可以利用检测系统清洗样本针,以洗去附着在样本针上的样本残留杂质及样本针在穿刺带帽样本管时所产生的碎屑。
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装置102安装在注射器105与样本针106之间的管路上,压力感应装置102也就是具有力敏元件、能够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的流动压力的装置。
检测系统还设置有支路107,支路107的一端连接到注射器105与压力感应装置102之间的管路,另一端连接到线路切换开关104的进液端,线路切换开关104的出液端与第一过滤器101的液体进口端连接,液体进口端也就是液体流入第一过滤器101的一端,相应地,将过滤后的液体流出第一过滤器101的一端称为液体出口端。
本实施例中,线路切换开关104用于切换线路的连通状态,当切换线路切换开关104时,可以将检测系统的某一线路切换为连通状态,或者将某一线路切换为断开状态。
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安装在第一过滤器101的液体出口侧,也就是与第一过滤器101的液体出口端连接。
当检测系统利用样本针106进行吸样及吐样时,将样本针106与压力感应装置102通过管路连接,以接入到检测系统中,则样本针106、压力感应装置102、支路107、线路切换开关104、第一过滤器101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可形成第一通路,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可驱动该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动。
因此,当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动时,压力感应装置102可以实时感应并检测第一通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
在实际应用中,检测系统的第一通路可储存有液体,在开启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之后,第一通路中的液体在大气压差的作用下沿着第一通路流向第一过滤器101,在此过程中,压力感应装置102感应液体流动的压力,若感应到的压力不在过滤器正常使用时所对应的压力数值范围内,则表明第一过滤器101发生堵塞;若该流动压力的数值在该压力数值范围内,则表明第一过滤器101不堵塞,可以正常使用。其中,过滤器正常使用时所对应的压力数值范围可以通过实验测试而得,即通过实验测试过滤器在正常的使用状态下所对应的液体流动的压力的数值范围。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流动压力的数值变化来判断过滤器的堵塞情况,与肉眼观察过滤器堵塞情况的做法相比,能够准确且直观地发现过滤器的堵塞情况。
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装置102感应到的液体流动的压力可以是绝对压力,也可以是表压。此外,也可以使用真空度这一指标来表示压力感应装置102所感应到的压力。压力感应装置102感应到的压力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装置102可以是压力传感器,则压力传感器102可以将感应到的液体流动的压力转换为信号输出,信号中携带液体流动的压力的数值。然后检测系统通过控制设备来接收压力传感器102所输出的信号,得到液体流动的压力的数值,并由控制设备处理该压力的数值。
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装置102还可以是压力表,压力表在感应液体流动的压力时,通过表内的力敏元件的弹性形变,再由表内机芯的转换机构将压力形变传导至指针,引起指针转动来显示液体流动的压力的数值。压力感应装置102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力敏元件、能够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的装置,具体的种类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线路连通开关108、拭子109及第二液体驱动设备110,线路连通开关108的出液端通过管路与注射器105连接,线路连通开关108用于控制所处的线路的连通状态,当线路连通开关108闭合时,线路连通开关108所处的线路是连通的状态;当线路连通开关108断开时,线路连通开关108所处的线路是断开的状态。
拭子109通过管路与线路切换开关104的进液端连接,当样本针106接入到检测系统中时,拭子109可以包裹样本针106的外壁。本实施例中,样本针106的侧壁设有开口,该开口靠近样本针106的针尖,样本针106通过该开口与拭子109连通。
第二液体驱动设备110可以通过管路与线路连通开关108的进液端连接,并通过管路112与液体容器连接,第二液体驱动设备110是指基于大气压差的原理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到管路中,并能够为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的设备,用于驱动液体流动。
因此,当样本针106接入到检测系统中时,第二液体驱动设备110、线路连通开关108、注射器105、压力传感器102、样本针106、拭子109、线路切换开关104、第一过滤器101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可形成第二通路。当液体容器中盛放的是用于清洗样本针的清洗液时,可以闭合线路连通开关108,并开启第二液体驱动设备110,第二液体驱动设备110通过管路112从该液体容器中抽取清洗液,清洗液在第二液体驱动设备110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的驱动下在该第二通路中流动,当流经样本针时,可以对样本针的内壁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液沿着液体流向流入第一过滤器101中,第一过滤器101对废液进行过滤,滤除废液中的杂质及碎屑,防止杂质及碎屑滞留在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中从而损坏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滤除杂质及碎屑的废液最终排出第二通路,并排入废液桶中。
液体在第二通路的流动过程中,压力传感器102还可以持续感应管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在此过程中,压力传感器102所感应到的压力用于判断样本针106是否发生堵塞。
在检测系统中增加线路连通开关108、拭子109及第二液体驱动设备110等部件,可以对吸样后的样本针进行内壁清洗,可以理解的是,若无需进行样本针清洗,本实施例的检测系统也可以不包括上述所增加的部件,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除了上述的利用检测系统进行样本针内壁的清洗,还可以利用检测系统进行样本针外壁的清洗。具体是,在检测系统上新增第三液体驱动设备111,第三液体驱动设备111是指基于大气压差的原理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到管路中,并能够为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的设备,用于驱动液体流动。其中,第三液体驱动设备111通过管路与拭子109连接,并通过管路112与液体容器连接,因此,第三液体驱动设备111、拭子109、线路切换开关104、第一过滤器101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可形成第三通路。
当开启第三液体驱动设备111时,第三液体驱动设备111可以通过管路112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到该第三通路中,该第三通路上的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及第三液体驱动设备111共同驱动通路中的液体流动。同时,由于拭子109包裹在样本针106的外壁,因此,当液体在第三通路中流动时,拭子可以对样本针106的外壁进行清洁,清洗后的废液经过第一过滤器101的过滤后排出第三通路,最终排入废液桶中。
在实际应用中,若检测到第一过滤器101发生堵塞,此时如果继续使用第一过滤器101,会导致液体过滤不顺畅,影响了液体的过滤效率,还可能因为液体压力过高而使液体溢出,进而造成生物污染或损坏仪器设备。因此,当第一过滤器101发生堵塞时,不得不中止检测系统的使用。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还对检测系统的结构作出进一步的改进,在图1所示的检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过滤器切换开关113及第二过滤器114,具体的结构请参阅图2。
其中,第一过滤器101的液体进口端及第二过滤器114的液体进口端分别通过管路与过滤器切换开关113的出液端连接,而过滤器切换开关113的进液端与线路切换开关104的出液端连接,过滤器切换开关113可切换液体流向第一过滤器101或者切换液体流向第二过滤器114。第一过滤器101的液体出口端与第二过滤器114的液体出口端分别与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连接。
因此,当第一过滤器101发生堵塞时,可以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113,使第一过滤器101从线路中脱离,并将备用的第二过滤器114接入到线路中,使检测系统拥有可用的过滤器,从而恢复正常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用于备用的第二过滤器114的个数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例如,当第二过滤器114的个数是2个时,在第一过滤器101发生堵塞之后,可以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113,使第一过滤器101从线路中脱离,并将2个第二过滤器114中的任意一个接入到线路中。第二过滤器114的个数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体驱动设备103、第二液体驱动设备110及第三液体驱动设备111可以是隔膜泵、蠕动泵、柱塞泵或注射器中的任意一种,只要是能够为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以及驱使液体流动的设备即可,具体的类型不作限定。
线路切换开关104、线路连通开关108及过滤器切换开关113可以是电磁阀、压断阀、螺纹阀、隔膜阀中的任意一种,只要是能够控制线路的连通状态的装置即可。例如,线路切换开关104可以是三通电磁阀,线路连通开关108可以是两通电磁阀,过滤器切换开关113可以是三通电磁阀。线路切换开关104、线路连通开关108及过滤器切换开关113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的另一种结构。具体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另一实施例包括:
第一液体驱动设备301及第二液体驱动设备302、第一过滤器303、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
其中,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通过管路与第一过滤器303连接,第一液体驱动设备301通过管路与第一过滤器303的液体出口端连接,第二液体驱动设备302的进液端通过管路305与液体容器连接,第二液体驱动设备302的出液端与第一过滤器303的液体进口端连接。
第一液体驱动设备301及第二液体驱动设备302是指基于大气压差的原理为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的设备,用于驱使液体流动。第二液体驱动设备302还可以通过管路305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到管路中。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也就是具有力敏元件、能够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的装置。
因此,本实施例的检测系统中,第二液体驱动设备302、第一过滤器303、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301可形成第一通路,当第一液体驱动设备301及第二液体驱动设备302开启时,第二液体驱动设备302可以通过管路305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到该第一通路中,第一液体驱动设备301及第二液体驱动设备302共同驱动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动,使液体流经第一过滤器303,液体经过第一过滤器303的过滤后最终排出第一通路。在此过程中,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持续感应管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若感应到的压力不在过滤器正常使用时所对应的压力数值范围内,则表明第一过滤器303发生堵塞;若该压力的数值在该压力数值范围内,则表明第一过滤器303不堵塞,可以正常使用。其中,过滤器正常使用时所对应的压力数值范围可以通过实验测试而得,即通过实验测试过滤器在正常的使用状态下所对应的液体流动的压力的数值范围。
本实施例的检测系统除了可以用于检测过滤器的状态,还可以用于对吸样后的样本针进行清洗,并且,可以在清洗样本针的同时检测过滤器是否发生堵塞。具体的实现方式是,第二液体驱动设备302及第一过滤器303之间的管路上还安装有拭子306,拭子306与第二液体驱动设备302、第一过滤器303、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301共同形成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通路。同时,拭子306包裹在样本针307的外壁,当第一通路通入清洗液时,拭子306可以对样本针307的外壁进行清洁。
在拭子306清洁样本针307外壁的同时,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可以持续感应管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从而可以在清洗样本针的同时判断过滤器是否发生堵塞。
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感应到的液体流动的压力可以是绝对压力,也可以是表压。此外,也可以使用真空度这一指标来表示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所感应到的压力。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感应到的压力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可以是压力传感器,则压力传感器304可以将感应到的液体流动的压力转换为信号输出,信号中携带该压力的数值。然后检测系统通过控制设备来接收压力传感器304所输出的信号,得到该压力的数值,并由控制设备处理该压力的数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还可以是压力表,压力表在感应液体流动的压力时,通过表内的力敏元件的弹性形变,再由表内机芯的转换机构将压力形变传导至指针,引起指针转动来显示液体流动的压力的数值。第一压力感应装置304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力敏元件、能够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的装置,具体的种类不作限定。
在图3所示的检测系统的结构中,第一压力传感器304安装在第一过滤器303的液体出口侧,但第一压力传感器304也可以安装在第一过滤器303的液体出口侧,第一压力传感器304相对于第一过滤器303的安装位置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在清洗样本针外壁的同时判断过滤器是否发生堵塞,也可以在清洗样本针内壁的同时判断过滤器是否发生堵塞。具体实现方式是,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308、第三液体驱动设备309、线路连通开关310及注射器311,其中注射器311与样本针307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308安装在注射器311与样本针307之间的管路上。
注射器311通过管路与线路连通开关310的出液端连接,第三液体驱动设备309通过管路与线路连通开关310的进液端及液体容器连接。
样本针307的侧壁设有开口,该开口靠近样本针307的针尖,样本针307通过该开口与拭子306连通。
本实施例中,第三液体驱动设备309是指基于大气压差的原理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到管路中,并能够为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的设备,用于驱使液体流动。线路连通开关310用于控制所处的线路的连通状态,当线路连通开关310闭合时,线路连通开关310所处的线路是连通的状态;当线路连通开关310断开时,线路连通开关310所处的线路是断开的状态。
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三液体驱动设备309、线路连通开关310、注射器311、第二压力传感器308、样本针307、拭子306、第一过滤器303、第一压力传感器304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301可形成第二通路,当线路连通开关310闭合,且第三液体驱动设备309开启并通过管路305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清洗液进入第二通路时,第一液体驱动设备301及第三液体驱动设备309共同驱使第二通路中的清洗液流动,清洗液在样本针307中流动可以清除附着在内壁上的杂质及碎屑,与此同时,第一压力传感器304可以持续感应管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从而可以在清洗样本针内壁的同时判断过滤器是否发生堵塞。
清洗液在第二通路的流动过程中,第二压力传感器308还可以持续感应管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在此过程中,第二压力传感器308所感应到的压力用于判断样本针307是否发生堵塞。
在实际应用中,若检测到第一过滤器303发生堵塞,此时如果继续使用第一过滤器303,会导致液体过滤不顺畅,影响了液体的过滤效率,还可能因为液体压力过高而使液体溢出,进而造成生物污染或损坏仪器设备。因此,当第一过滤器303发生堵塞时,则检测系统不得不中止使用。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还对检测系统的结构作出进一步的改进,在图3所示的检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过滤器切换开关312及第二过滤器313,具体的结构请参阅图4。
其中,第一过滤器303的液体进口端及第二过滤器313的液体进口端分别通过管路与过滤器切换开关312的出液端连接,而过滤器切换开关312的进液端通过管路与拭子306连接,过滤器切换开关312可切换液体流向第一过滤器303或者切换液体流向第二过滤器313。第一过滤器303的液体出口端与第二过滤器313的液体出口端分别与第一液体驱动设备301连接。
因此,当第一过滤器303发生堵塞时,可以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312,使第一过滤器303从线路中脱离,并将备用的第二过滤器313接入到线路中,使检测系统拥有可用的过滤器,从而恢复正常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用于备用的第二过滤器313的个数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例如,当第二过滤器313的个数是2个时,在第一过滤器303发生堵塞之后,可以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312,使第一过滤器303从线路中脱离,并将2个第二过滤器313中的任意一个接入到线路中。第二过滤器313的个数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体驱动设备301、第二液体驱动设备302及第三液体驱动设备309可以是隔膜泵、蠕动泵、柱塞泵或注射器中的任意一种,只要是能够为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以及驱使液体流动的设备即可,具体的类型不作限定。
线路连通开关310及过滤器切换开关312可以是电磁阀、压断阀、螺纹阀、隔膜阀中的任意一种,只要是能够控制线路的连通状态的装置即可。例如,线路连通开关310可以是两通电磁阀,过滤器切换开关312可以是三通电磁阀。线路连通开关310及过滤器切换开关312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下面将基于前述图1至图4所示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进一步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前述检测系统实施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
一、基于前述图1至图2所示检测系统而实施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501、切换线路切换开关;
在前述图1至图2所示的检测系统中,线路切换开关可以切换不同线路的连通状态。当检测系统在吸样及吐样之前需要检测过滤器状态时,样本针与压力感应装置通过管路连接而接入到检测系统中,此时,可以切换线路切换开关,使样本针、压力感应装置、线路切换开关、第一过滤器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一通路。
例如,若线路切换开关为三通电磁阀,并且三通电磁阀与其他部件的连接状态为三通电磁阀打开时,第一通路形成,则检测系统可以打开三通电磁阀,从而形成第一通路。反之,若三通电磁阀与其他部件的连接状态为三通电磁阀关闭时,第一通路形成,则检测系统可以关闭三通电磁阀,从而形成第一通路。
502、开启第一液体驱动设备,驱动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经第一过滤器;
在实际应用中,检测系统的第一通路可储存有液体。为检测过滤器是否堵塞,可以开启第一液体驱动设备,从而驱动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经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可以对流经的液体进行过滤。
503、通过压力感应装置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第一压力;
在液体流经第一过滤器的过程中,压力感应装置可以实时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为便于区分,本实施例将液体在第一通路中流动时检测到的压力称为第一压力。
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装置感应到的液体流动的压力可以是绝对压力,也可以是表压。此外,也可以使用真空度这一指标来表示压力感应装置所感应到的压力。压力感应装置感应到的压力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实验测试得到第一过滤器正常使用时所对应的压力数值范围,即通过实验测试第一过滤器在正常的使用状态下所对应的第一压力的数值范围。因此,在第一液体驱动设备的功率与实验测试时第一液体驱动设备的功率相同的前提下,在压力感应装置感应到第一压力时,可以判断该第一压力是否在上述的数值范围内。若不在,则表明第一过滤器的状态出现异常,第一过滤器发生了堵塞。若该第一压力在上述的数值范围内,则表明第一过滤器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
因此,通过液体流动的压力变化情况来判断过滤器是否发生堵塞,相比于肉眼观察过滤器堵塞情况的做法,能够准确且直观地发现过滤器的堵塞情况。
本实施例中,若压力感应装置为压力传感器,则压力传感器可以将感应到的第一压力转换为信号输出,信号中携带该第一压力的数值。检测系统接收压力传感器所输出的信号,得到第一压力的数值。该第一压力的数值可以是某个时间点的突发值,也可以是某个时间段内若干个第一压力的数值的平均值,即接收到若干个第一压力的数值时,可以取该若干个第一压力的数值的平均值,并判断该平均值是否大于第一过滤器的过滤器失效阈值。其中,过滤器失效阈值与前述的压力数值范围类似,均可通过实验测试而得,过滤器失效阈值是指第一过滤器在失效临界状态所对应的第一压力的数值,该失效临界状态对应第一过滤器的一个堵塞程度,当第一过滤器超过该堵塞程度时,过滤器即失效。
因此,当第一压力大于过滤器失效阈值时,此时第一过滤器的堵塞程度已超过失效临界状态下的堵塞程度,可以确定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若第一压力小于或等于过滤器失效阈值,表明第一过滤器还未超出失效临界状态下的堵塞程度,此时第一过滤器没有堵塞。
由于压力感应装置还可以是压力表,因此,检测系统也可以无需通过压力传感器来判断过滤器是否堵塞,而是直接观察压力表上所显示的第一压力的数值,并人为地判断该数值是否大于过滤器失效阈值。本实施例中,利用压力感应装置来判断过滤器是否堵塞的方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若检测到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检测系统还可以向用户发出提示信号,提示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并可以提示用户更换第一过滤器或者对第一过滤器进行维修。其中,提示信号的形式不限定,可以是语音提示信号,或者是通过用户界面文字显示提示信号。
504、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
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器。当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时,可以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使第一过滤器从第一通路中脱离,并使第二过滤器接入第一通路。这样一来,即使第一过滤器堵塞,也可以无需中止检测系统的使用,只需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即可继续使用检测系统。
例如,若过滤器切换开关为三通电磁阀,并且三通电磁阀与过滤器的连接状态为三通电磁阀关闭时,第一过滤器接入第一通路且第二过滤器脱离第一通路;三通电磁阀打开时,第二过滤器接入第一通路且第一过滤器脱离第一通路,则当第一过滤器堵塞时,检测系统可以打开三通电磁阀,使第二过滤器接入第一通路,并使第一过滤器脱离第一通路,从而使检测系统有新的过滤器可以使用。
其中,第二过滤器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当第二过滤器的个数是两个时,在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之后,可以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使第一过滤器从线路中脱离,并将2个第二过滤器中的任意一个接入到线路中。
505、切换线路切换开关,并将线路连通开关闭合;
当确定第一过滤器不堵塞时,检测系统可以接入样本针以进行吸样及吐样。由于检测系统的管路在充满气体时,注射器在吸样及吐样时产生的推动力会压缩空气,引起空气的体积变化,进而导致吸样量或吐样量不准确。而液体是不易受压缩的,因此,在吸样及吐样之前,检测系统可以使管路充满液体,以保证吸样的准确性。具体过程是,检测系统将线路连通开关闭合,使线路连通,并切换线路切换开关,从而使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线路连通开关、注射器、压力传感器、样本针、拭子、线路切换开关、第一过滤器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二通路。
其中,检测系统可以先切换线路切换开关,后将线路连通开关闭合,也可以先将线路连通开关闭合,后切换线路切换开关。切换线路切换开关与闭合线路连通开关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506、将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开启预设时长,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驱动液体在第二通路中流动;
在形成第二通路之后,检测系统可以将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开启预设时长,利用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将液体容器中的液体抽取上来,并驱动抽取的液体在第二通路中流动,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共同驱动第二通路中的液体流动。
因此,在液体充满了样本针与注射器之间的管路之后,样本针和注射器即可用于吸样及吐样,由于液体难以被压缩,相比于样本针与注射器之间的管路充满空气,可以确保吸样量及吐样量更加准确。
液体在第二通路中流动的过程中,第二通路上的压力传感器可以同时感应液体流动的压力。为便于区分,将液体在第二通路中流动时检测到的压力称为第二压力。该第二压力可以用于判断样本针是否堵塞。因此,检测系统可以接收到压力传感器所感应到的第二压力的数值,并根据第一预设范围判断该第二压力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同样的,该第一预设范围也可以通过实验测试而得,即通过实验测试样本针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且样本针不堵塞的情况下所对应的第二压力。当第二压力的数值不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可以确定样本针发生堵塞。
507、断开线路连通开关,并关闭第一液体驱动设备;
在完成第二通路充满液体的工作之后,即可断开线路连通开关,并关闭第一液体驱动设备,从而停止驱动液体流动的操作。之后,检测系统即可使用样本针及注射器进行吸样和吐样。
本实施例中,通过压力感应装置感应第一通路中液体的第一压力,并根据该第一压力的变化来判断过滤器的堵塞情况,与肉眼观察过滤器堵塞情况的做法相比,能够准确且直观地发现过滤器的堵塞情况。
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可以通过控制设备来执行上述步骤501至507中所述的操作,也就是控制设备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控制设备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完成上述步骤501至507中所述的操作,从而实现本实施例检测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一、基于前述图3至图4所示检测系统而实施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601、开启第一液体驱动设备;
本实施例中,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第一过滤器、第一压力感应装置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可形成第一通路。为检测第一过滤器是否堵塞,可向第一通路中通入液体,并驱动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动。因此,可以开启第一液体驱动设备,通过第一液体驱动设备为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
602、将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开启预设时长,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驱动液体在第一通路中流动;
为使液体进入第一通路,可以将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开启预设时长,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可以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第一通路,并通过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共同驱使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动。
603、通过第一压力感应装置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第一压力;
液体在第一通路中流动的过程中,第一压力感应装置可以实时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为便于区分,本实施例将液体在第一通路中流动时第一压力感应装置检测到的压力称为第一压力。
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感应装置感应到的液体流动的压力可以是绝对压力,也可以是表压。此外,也可以使用真空度这一指标来表示第一压力感应装置所感应到的压力。第一压力感应装置感应到的压力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实验测试得到第一过滤器正常使用时所对应的压力数值范围,即通过实验测试第一过滤器在正常的使用状态下所对应的第一压力的数值范围。因此,在液体驱动设备的功率与实验测试时液体驱动设备的功率相同的前提下,在第一压力感应装置感应到第一压力时,可以判断该第一压力是否在上述的数值范围内。若不在,则表明第一过滤器的状态出现异常,第一过滤器发生了堵塞。若该第一压力在上述的数值范围内,则表明第一过滤器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中,若第一压力感应装置为第一压力传感器,则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将感应到的第一压力转换为信号输出,信号中携带该第一压力的数值。检测系统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输出的信号,得到第一压力的数值。该第一压力的数值可以是某个时间点的突发值,也可以是某个时间段内若干个第一压力的数值的平均值,即接收到若干个第一压力的数值时,可以取该若干个第一压力的数值的平均值,并判断该平均值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其中,第一预设范围可以通过实验测试而得,即通过实验测试第一过滤器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所对应的第一压力的数值,从而建立第一过滤器正常使用时对应的压力数值范围。
若第一压力不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则可以确定第一过滤器的使用状态出现异常,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若第一压力在该第一预设范围内,则可以确定第一过滤器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第一过滤器不堵塞。
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第一过滤器的液体出口侧,也可以安装在第一过滤器的液体进口侧。若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一过滤器的液体出口侧,则可以判断第一压力的平均值是否小于第一过滤器的过滤器失效阈值。其中,过滤器失效阈值与前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过滤器失效阈值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当第一压力小于过滤器失效阈值时,此时第一过滤器的堵塞程度已超过失效临界状态下的堵塞程度,可以确定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若第一压力大于或等于过滤器失效阈值,表明第一过滤器还未超出失效临界状态下的堵塞程度,此时第一过滤器没有堵塞。
由于第一压力感应装置还可以是压力表,因此,检测系统也可以无需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来判断过滤器是否堵塞,而是直接观察压力表上所显示的第一压力的数值,并人为地判断该数值是否在前述的第一预设范围内。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压力感应装置来判断过滤器是否堵塞的方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若检测到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检测系统还可以向用户发出提示信号,提示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并可以提示用户更换第一过滤器或者对第一过滤器进行维修。其中,提示信号的形式不限定,可以是语音提示信号,或者是通过用户界面文字显示提示信号。
604、驱动样本针与拭子相对运动,使拭子对样本针的外壁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还可用于对吸样后的样本针进行外壁的清洗。具体过程是,当液体在第一通路中流动时,由于拭子是包裹在样本针的外壁的,因此,检测系统可以驱使样本针与拭子相对运动,即驱使拭子在样本针的外壁上滑动,或者驱使样本针相对于拭子运动,从而引起拭子对样本针外壁的摩擦,通过拭子擦去外壁上残留的杂质或碎屑。同时,在水流的带动下,外壁上掉落的杂质或碎屑随液体流走,从而完成对样本针外壁的清洗。
605、将线路连通开关闭合;
除了对样本针外壁进行清洗,检测系统还可对吸样后的样本针进行内壁清洗。具体过程是,检测系统将线路连通开关闭合,使第三液体驱动设备、线路连通开关、注射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样本针、拭子、第一过滤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二通路,以便于为液体的流动提供连通的线路。
606、将第三液体驱动设备开启预设时长,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驱动液体在第二通路中流动;
检测系统将第三液体驱动设备开启预设时长,第三液体驱动设备可以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第二通路,第三液体驱动设备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共同驱动液体在第二通路中流动,液体流经样本针时,可以冲去样本针的内壁上残留的杂质及碎屑,从而实现对样本针内壁的清洗。
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样本针内壁清洗及外壁清洗时,由于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均具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因此,可以在内壁清洗或外壁清洗的过程中,同时利用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液体流动的压力,并根据该压力判断过滤器是否堵塞。在内壁清洗或外壁清洗的同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判断过滤器是否堵塞的过程,与前述根据第一压力判断过滤器是否堵塞的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液体在第二通路中流动的过程中,第二通路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可以同时感应液体流动的压力。为便于区分,将液体在第二通路中流动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称为第二压力。该第二压力可以用于判断样本针是否堵塞。因此,检测系统可以接收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感应到的第二压力的数值,并根据第二预设范围判断该第二压力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同样的,该第二预设范围也可以通过实验测试而得,即通过实验测试样本针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且样本针不堵塞的情况下所对应的第二压力。当第二压力的数值不在该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可以确定样本针发生堵塞。
607、断开线路连通开关,并关闭第一液体驱动设备;
在完成样本针内壁清洗的工作之后,即可断开线路连通开关,并关闭第一液体驱动设备,从而停止驱动液体流动的操作。之后,检测系统即可使用样本针及注射器对下一个待检测的样本进行取样。
608、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
本实施例中,若第一过滤器被检测到发生堵塞,则可以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使第一过滤器从第一通路及第二通路中脱离,并使第二过滤器接入第一通路及第二通路。本步骤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的过程与前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504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的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样本针在进行内壁清洗和外壁清洗的同时还能够执行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操作,与单独执行过滤器状态检测的操作这一方式相比,提高了检测系统的使用效率,节省用户的操作时间。
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可以通过控制设备来执行上述步骤601至608中所述的操作,也就是控制设备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控制设备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完成上述步骤601至608中所述的操作,从而实现本实施例检测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29)

1.一种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第一过滤器、压力感应装置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
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线路切换开关及注射器,所述注射器与样本针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注射器与所述样本针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检测系统还设置有支路,所述支路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注射器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之间的管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线路切换开关的进液端,所述线路切换开关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进口端连接;
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出口侧,所述样本针、所述压力感应装置、所述支路、所述线路切换开关、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动,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通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以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判断所述第一过滤器是否堵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器及过滤器切换开关,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进口端及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液体进口端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过滤器切换开关的出液端连接;
所述过滤器切换开关的进液端与所述线路切换开关的出液端连接,所述过滤器切换开关可切换液体流向所述第一过滤器或者切换液体流向所述第二过滤器;
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液体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处理所述压力传感器发送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线路连通开关及拭子,所述线路连通开关的出液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注射器连接;
所述拭子通过管路与所述线路切换开关的进液端连接,所述拭子包裹所述样本针的外壁,所述样本针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靠近所述样本针的针尖,所述样本针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拭子连通;
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通过管路与所述线路连通开关的进液端及液体容器连接,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线路连通开关、所述注射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样本针、所述拭子、所述线路切换开关、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用于从所述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所述第二通路,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及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通路中的液体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三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第三液体驱动设备通过管路与所述拭子及所述液体容器连接,所述第三液体驱动设备、所述拭子、所述线路切换开关、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三通路,所述第三液体驱动设备用于从所述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所述第三通路,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及所述第三液体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通路中的液体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或所述第三液体驱动设备为隔膜泵、蠕动泵、柱塞泵或注射器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线路切换开关、所述线路连通开关及所述过滤器切换开关为电磁阀、压断阀、螺纹阀、隔膜阀中的任意一种。
7.一种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及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第一过滤器、第一压力感应装置;
所述第一压力感应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的进液端通过管路与液体容器连接,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进口端连接;
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压力感应装置及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用于从所述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所述第一通路,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及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动,所述第一压力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通路中液体流动的压力,以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判断所述第一过滤器是否堵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拭子,所述拭子包裹样本针的外壁,所述拭子用于清洗所述样本针;
所述拭子安装在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及所述第一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拭子与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压力感应装置及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感应装置为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处理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发送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出口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液体驱动设备、线路连通开关及注射器,所述注射器与所述样本针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注射器与所述样本针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注射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线路连通开关的出液端连接,第三液体驱动设备通过管路与所述线路连通开关的进液端及所述液体容器连接;
所述样本针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靠近所述样本针的针尖,所述样本针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拭子连通;
所述第三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线路连通开关、所述注射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样本针、所述拭子、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及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三液体驱动设备用于从所述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进入所述第二通路,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及所述第三液体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通路中的液体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器,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过滤器切换开关,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进口端及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液体进口端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过滤器切换开关的出液端连接;
所述过滤器切换开关的进液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拭子连接,所述过滤器切换开关可切换液体流向所述第一过滤器或者切换液体流向所述第二过滤器;
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出口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液体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或者所述第三液体驱动设备为隔膜泵、蠕动泵、柱塞泵或注射器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线路连通开关及所述过滤器切换开关为电磁阀、压断阀、螺纹阀、隔膜阀中的任意一种。
14.一种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切换线路切换开关,使样本针、压力感应装置、所述线路切换开关、第一过滤器及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一通路;
开启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驱动所述第一通路中的液体流经所述第一过滤器;
通过所述压力感应装置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第一压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为压力传感器;
所述通过所述压力感应装置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第一压力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压力是否大于过滤器失效阈值,所述第一压力为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若干个第一压力的平均值;
若大于,则确定所述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
若不大于,则确定所述第一过滤器不堵塞。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示用户所述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及更换所述第一过滤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切换所述过滤器切换开关,使所述第一过滤器从所述第一通路中脱离,并使所述第二过滤器接入所述第一通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过滤器不堵塞,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切换所述线路切换开关,并将线路连通开关闭合,使第二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线路连通开关、注射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样本针、拭子、所述线路切换开关、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二通路;
将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开启预设时长,从所述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驱动液体在所述第二通路中流动,以使液体充满所述第二通路;
断开所述线路连通开关,并关闭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液体在所述第二通路中流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液体流动的第二压力;
判断所述第二压力的数值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
若不在,则确定所述样本针发生堵塞。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或者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为隔膜泵、蠕动泵、柱塞泵或注射器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线路切换开关、所述线路连通开关及所述过滤器切换开关为电磁阀、压断阀、螺纹阀、隔膜阀中的任意一种。
21.一种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开启第一液体驱动设备;
将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开启预设时长,从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驱动液体在第一通路中流动;
通过第一压力感应装置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第一压力。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感应装置为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通过第一压力感应装置感应所在管路中液体流动的第一压力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压力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压力为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若干个第一压力的平均值;
若所述第一压力不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则确定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
若所述第一压力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一过滤器不堵塞。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液体出口侧;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压力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压力是否小于过滤器失效阈值;
若小于,则确定所述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
若不小于,则确定所述第一过滤器不堵塞。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示用户所述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及更换所述第一过滤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液体在第一通路中流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驱动样本针与拭子相对运动,使所述拭子对所述样本针的外壁进行清洗。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二液体驱动设备开启预设时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线路连通开关闭合,使第三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线路连通开关、注射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样本针、拭子、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及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形成第二通路;
将所述第三液体驱动设备开启预设时长,从所述液体容器中抽取液体,驱动液体在所述第二通路中流动,以清洗所述样本针的内壁;
断开所述线路连通开关,并关闭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液体在所述第二通路中流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液体流动的第二压力;
判断所述第二压力的数值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
若不在,则确定所述样本针发生堵塞。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过滤器发生堵塞,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切换过滤器切换开关,使所述第一过滤器从所述第一通路及所述第二通路中脱离,并使第二过滤器接入所述第一通路及所述第二通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过滤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驱动设备、所述第二液体驱动设备或者所述第三液体驱动设备为隔膜泵、蠕动泵、柱塞泵或注射器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线路连通开关及所述过滤器切换开关为电磁阀、压断阀、螺纹阀、隔膜阀中的任意一种。
CN202010236447.4A 2020-03-30 2020-03-30 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34664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6447.4A CN113466481A (zh) 2020-03-30 2020-03-30 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6447.4A CN113466481A (zh) 2020-03-30 2020-03-30 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6481A true CN113466481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64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6447.4A Pending CN113466481A (zh) 2020-03-30 2020-03-30 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64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43310A (zh) * 2023-06-30 2023-08-04 眉山环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oronoi图和核密度的道路线提取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43310A (zh) * 2023-06-30 2023-08-04 眉山环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oronoi图和核密度的道路线提取方法
CN116543310B (zh) * 2023-06-30 2023-10-31 眉山环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oronoi图和核密度的道路线提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48328B2 (ja) サンプル分注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分析装置
CN103429134B (zh) 体腔内压调整装置以及内窥镜系统
CN101438170B (zh) 判断分注装置的配管内有无气泡的方法及分注装置
EP2628440A1 (en) Endoscope reprocessor connectivity method
JP6018828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7709997B (zh) 一种排液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EP2492658A1 (en) Leakage tester utilizing pressure
CN1906378A (zh) 利用压力测量容器中的流体体积
US4977517A (en) Leak and clog detection and removal system for use with particle counters
CN113466481A (zh) 过滤器状态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JP597577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211488910U (zh) 清洗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CN105928830A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血液流变仪管道堵塞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14563588B (zh) 样本分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27055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液路系统、建压控制方法
EP2739979B1 (en) Detection of a compromised flow line in a laboratory instrument
CN111033254A (zh) 样本检测装置、样本分析仪及样本检测方法
JP4410506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21111725A1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分注方法
CN110873802A (zh) 样本分析仪以及自动清洗液路
JP3740384B2 (ja) 分注装置
JPH0340343B2 (zh)
CN113759141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采样方法
CN114166830B (zh) 一种采样针管路及采样判断方法
JP4601811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07 1-4 / F, Mindray building, Keji South 12th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MINDRAY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Mindray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1-4 / F, Mindray building, Keji South 12th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MINDRAY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PRECIL INSTRUMENT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