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50897A - 一种微创手术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创手术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50897A
CN116250897A CN202310096437.9A CN202310096437A CN116250897A CN 116250897 A CN116250897 A CN 116250897A CN 202310096437 A CN202310096437 A CN 202310096437A CN 116250897 A CN116250897 A CN 116250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haft
groove
driven shaft
sleeve
minimally inva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964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祥玖
唐港
唐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Oupu Mand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Oupu Man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Oupu Mand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Oupu Man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964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508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50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508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5Excision instruments
    • A61B17/32053Punch like cutting instruments, e.g. using a cylindrical or oval knif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42Gynaecological or obstetr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42Gynaecological or obstetr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 A61B2017/4216Operations on uterus, e.g. endometri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ynecology & Obstetrics (AREA)
  • Pregnancy & Childbirth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微创手术工具,包括外壳组件和其内部的运动组件,运动组件包括主动轴、被动轴、套筒和连接件,主动轴与外壳组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主动轴表面设置有螺旋凹槽,主动轴与被动轴同轴设置,且能够带动被动轴转动,被动轴能够沿主动轴的轴线方向滑动,套筒套设于被动轴的外部,一端与被动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套筒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外壳组件配合,连接件一端与套筒连接,另一端配合于螺旋凹槽。该工具通过连接件将套筒与主动轴联接,当主动轴转动时,被动轴在跟随其转动的同时被套筒带动,沿主动轴轴向方向滑动,同时实现两个两个维度的工作方向,该工具结构简单,减小了工具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了医生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微创手术工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创手术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妇科子宫腔内手术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机械性冷刀切割手术,即妇科宫腔微创手术,与传动电切术相比,妇科宫腔微创手术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病灶周边组织的副损伤,提高妇女的生育能力,同时缩短手术时间,不影响日常职业工作,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术解决方案。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纤维肌瘤的切除,在全手术治疗中通常需要借助能够实现旋切或刨削动作的刀头,为了能够实现旋切动作,需要使刀头能够同时实现水平往复运动和轴向旋转运动两个维度的工作方向,而相关技术中的手术工具中通常需要在一个手术工具中配置两个独立工作的电机来同时实现两个维度的工作方向,但在手术工具内部装配两个电机将增加手柄的体积和重量,复杂的手术工具会影响医生操作的准确性,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手腕疲劳,进而影响医生每天治疗患者的手术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宫腔微创手术手柄中存在手柄结构复杂导致的手柄体积过大,重量过重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手柄结构、减小手柄体积和重量的宫腔微创手术手柄传动机构。
一种微创手术工具,包括外壳组件和设置于外壳组件的内部的运动组件;
所述运动组件包括:
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外壳组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主动轴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凹槽;
被动轴,所述被动轴与所述主动轴同轴设置,所述主动轴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被动轴转动,所述被动轴配置为能够沿所述主动轴的轴线方向滑动;
套筒,所述套筒以可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外壳组件配合,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被动轴的外部,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被动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配合于所述螺旋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套筒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轴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被动轴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被动轴的外轮廓的形状为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适配的多边形,以使所述主动轴能够带动所述被动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的内腔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套筒的外轮廓的形状为与所述内腔相适配的多边形,以使所述套筒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组件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套筒内部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主动轴适配,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被动轴适配,所述被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凹槽包括分别沿所述主动轴周向螺旋上升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呈双向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渡凹槽,以使所述连接件能够由所述第一凹槽进入所述第二凹槽或由所述第二凹槽进入所述第一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创手术工具还包括与所述运动组件连接的刀杆组件,所述刀杆组件包括外刀杆和内包管,所述内包管同轴穿设于所述外刀杆中,且所述内包管朝向所述运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被动轴连接,所述被动轴能够带动所述内包管沿所述外刀杆内部轴向方向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筒壁上设置有活动窗口,所述活动窗口包括活动槽部和相对设置于所述活动槽部上的限位凹部,所述连接件包括滑动爪架和设置于所述滑动爪架上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与所述限位凹部适配,所述活动槽部的尺寸配置为满足所述滑动爪架沿所述螺旋凹槽中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创手术工具还包括与所述运动组件连接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抵挡片、弹性件和端盖,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抵挡片与所述端盖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创手术工具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旋转的动力装置。
上述微创手术工具,包括外壳组件和设置于外壳组件的内部的运动组件,其中运动组件包括主动轴、被动轴、套筒以及连接件,运动组件能够在外壳组件中同时实现水平往复运动和轴向旋转运动两个维度的工作方向,具体的,主动轴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凹槽,通过将主动轴与外壳组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即主动轴在外壳内部可沿自身轴向方向转动,被动轴与主动轴同轴设置,且主动轴配置为能够带动被动轴转动,即当主动轴转动时被动轴随主动轴同时沿主动轴的轴向方向转动,同时被动轴配置为能够沿主动轴的轴线方向滑动,也就是说当主动轴转动时被动轴在转动的同时能沿主动轴线方向滑动,以使被动轴能够在外壳组件中同时实现水平往复运动和轴向旋转运动两个维度的工作方向,具体的,通过将套筒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外壳组件配合,将套筒套设于被动轴的外部,且将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被动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以及将设置连接件将套筒与螺旋凹槽连接,因此当主动轴转动时,通过连接件能够使套筒能够与主动轴联接,连接件沿螺旋凹槽滑动的同时带动套筒沿主动轴的轴向方向滑动,进而带动被动轴沿主动轴的轴向方向滑动,整个微创手术工具只需驱动主动轴转动,就能使被动轴在外壳组件中同时实现两个两个维度的工作方向,使整个微创手术工具结构简单,减小了微创手术工具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了医生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微创手术工具的立体图;
图2为微创手术工具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微创手术工具正视图及该正视图A-A向剖视图;
图4为微创手术工具另一视角正视图及该正视B-B向剖视图(省去套筒和连接件);
图5为微创手术工具中主动轴与被动轴装配图;
图6为微创手术工具中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微创手术工具中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微创手术工具中连接件在主动轴上的滑动示意图;
图9为微创手术工具中连接件在主动轴上另一视角的滑动示意图;
图10为微创手术工具中旋切刀头细节图;
图11为微创手术工具中刨削刀头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纤维肌瘤的切除,在全手术治疗中通常需要借助能够实现旋切或刨削动作的刀头,而在相关技术中想要实现两种不同的动作,需要借助两种不同的手术工具,医院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采购两种不同手术工具,提高了患者手术治疗的成本,同时在操作时医生需要在术中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更换不同的工具,影响了医生术中的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
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创手术工具,包括外壳组件100和设置于外壳组件100的内部的运动组件200,其中运动组件200包括主动轴210、被动轴220、套筒230以及连接件240,具体的,主动轴210与外壳组件10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主动轴210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凹槽211,被动轴220与主动轴210同轴设置,主动轴210配置为能够带动被动轴220转动,被动轴220配置为能够沿主动轴210的轴线方向滑动,套筒230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外壳组件100配合,套筒230套设于被动轴220的外部,套筒230的一端与被动轴22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连接件240的一端与套筒230连接,连接件240的另一端配合于螺旋凹槽211。
上述微创手术工具,包括外壳组件100和设置于外壳组件100的内部的运动组件200,其中运动组件200包括主动轴210、被动轴220、套筒230以及连接件240,运动组件200能够在外壳组件100中同时实现水平往复运动和轴向旋转运动两个维度的工作方向,具体的,主动轴210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凹槽211,通过将主动轴210与外壳组件10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即主动轴210在外壳内部可沿自身轴向方向转动,被动轴220与主动轴210同轴设置,且主动轴210配置为能够带动被动轴220转动,即当主动轴210转动时被动轴220随主动轴210同时沿主动轴210的轴向方向转动,同时被动轴220配置为能够沿主动轴210的轴线方向滑动,也就是说当主动轴210转动时被动轴220在转动的同时能沿主动轴210线方向滑动,以使被动轴220能够在外壳组件100中同时实现水平往复运动和轴向旋转运动两个维度的工作方向。
具体的,通过将套筒230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外壳组件100配合,将套筒230套设于被动轴220的外部,且将套筒230的一端与所述被动轴22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以及将设置连接件240将套筒230与螺旋凹槽211连接,因此当主动轴210转动时,通过连接件240能够使套筒230能够与主动轴210联接,连接件240沿螺旋凹槽211滑动的同时带动套筒230沿主动轴210的轴向方向滑动,进而带动被动轴220沿主动轴210的轴向方向滑动,整个微创手术工具只需驱动主动轴210转动,就能使被动轴220在外壳组件100中同时实现两个两个维度的工作方向,使整个微创手术工具结构简单,减小了微创手术工具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了医生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再参阅图3和图4,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240与套筒23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件240与套筒23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能够兼容两种不同的刀头,具体的,当连接件240与套筒230连接时采用旋切刀头340,微创手术工具配合旋切刀头340实现旋切动作,当连接件240与套筒230分离,拆卸下来后,套筒230不再受到连接件240的带动,与螺旋凹槽211不再联接,由于套筒230是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外壳组件100配合的,连接件240拆卸后主动轴210仅带动被动轴220在外壳组件100中旋转,微创手术工具配合刨削刀头350实现刨削动作。本实施例中的手术工具能够将不同的治疗方式结合在同一个手术工具中,即兼容能够实现旋切或刨削动作的刀头,医生只需要在术中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灵活的选用匹配刀型治疗即可,无需更换整个手柄和控制设备,从而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被动轴220旋转受到的摩擦力,保证被动轴220自身的转速,进而提高刨削动作的效率,可同时拆卸掉连接件240和套筒230,断开连接件240和套筒230与主动轴210的连接,保证主动轴210能够稳定带动被动轴220高速旋转。
参阅图5,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动轴210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3,第一安装孔213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被动轴220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安装孔213,被动轴220的外轮廓的形状为与第一安装孔213相适配的多边形,以使主动轴210能够带动被动轴220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孔213沿主动轴210内部轴向方向贯穿设置,具体的,第一安装孔213截面形状设置为圆角矩形状,被动轴220的外轮廓的形状也设置为与第一安装孔213适配的圆角矩形状,且被动轴220与第一安装孔213之间呈间隙配合,以满足主动轴210能够带动被动轴220转动的同时被动轴220能够沿主动轴210内部的轴线方向滑动,保证两个维度的工作方向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参阅图2和图3,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组件100的内腔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套筒230的外轮廓的形状为与内腔相适配的多边形,以使套筒230滑动连接于外壳组件100内部。
进一步的,外壳组件100的内腔的截面形状为带有截面的不规则圆形,套筒230的外轮廓的形状为与内腔相适配的形状,套筒230与外壳组件100的内腔之间呈间隙配合,
外壳组件100的内腔的截面形状通过设置为能够将套筒230相对固定于外壳组件100的形状,达到限制套筒230随主动轴210与被动轴220转动,且滑动滑动连接于外壳组件100内部的目的即可。
参阅图6,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套筒230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231和第二开口232,第一开口231和第二开口232沿套筒230内部贯通连接,第一开口231与主动轴210适配,第二开口232与被动轴220适配,被动轴22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21和第二限位部222,第二开口232位于第一限位部221和第二限位部222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开口231的直径大于主动轴210的直径,第二开口232的直径大于被动轴220的直径,以使主动轴210带动被动轴220转动时,套筒230与主动轴210带动被动轴220之间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第一限位部221围绕被动轴220的轴壁周向突出设置,形成与套筒230抵接限位的凸环。第二限位部222包括限位凹槽2221和与限位凹槽2221配合的卡簧2222,限位凹槽2221围绕被动轴220的轴壁周向内凹设置,当套筒230与被动轴220连接时,第一限位部221和第二限位部222分别位于于第二开口232的两侧,通过将卡簧2222装设于限位凹槽2221将套筒230与被动轴220联接,进而带动被动轴220能够沿主动轴210的轴线方向往复滑动。
参阅图7至图9,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螺旋凹槽211包括分别沿主动轴210周向螺旋上升设置的第一凹槽2111和第二凹槽2112,第一凹槽2111和第二凹槽2112之间呈双向交错设置,第一凹槽2111和第二凹槽2112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渡凹槽212,以使连接件240能够由第一凹槽2111进入第二凹槽2112或由第二凹槽2112进入第一凹槽2111。
进一步的,呈双向交错设置第一凹槽2111和第二凹槽2112在主动轴210的轴壁上形成有第一槽齿组214和第二槽齿组215,第一槽齿组214和第二槽齿组215相对设置于主动轴210轴壁两侧,为了使连接件240能够准确的沿第一凹槽2111或第二凹槽2112滑动,第一槽齿组214和第二槽齿组215中的槽齿2141两端之间的距离均小于连接件240轴向之间的距离,防止连接件240滑动时误入错误的凹槽中,保证了手术工具工作的稳定性。
具体的,连接件240在螺旋凹槽211滑动的路线:连接件240滑动起始端为第一凹槽2111的底端,主动轴210转动后,连接件240沿第一凹槽2111滑动,沿主动轴210轴壁螺旋式上升,当连接件240运动到第一凹槽2111的最顶端时,连接件240进入过渡凹槽212中,由于过渡凹槽212设置有向下转向部,连接件240通过转向部时由倾斜向上的角度旋转为倾斜向上的角度,从而进入第二凹槽2112,接着再沿第二凹槽2112滑动,沿主动轴210轴壁螺旋式下降。
也就是说当连接件240由第一凹槽2111底端滑动到第一凹槽2111顶端,能够带动套筒230沿主动轴210轴向方向滑动,与上升阶段同理,下降阶段中连接件240由第二凹槽2112顶端滑动到第二凹槽2112底端,带动套筒230沿主动轴210另一轴向方向滑动,主动轴210持续旋转即能够实现套筒230带动被动轴220沿主动轴210轴向方向往复滑动,以此实现旋切动作。
参阅图1和图2,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微创手术工具还包括与运动组件200连接的刀杆组件300,刀杆组件300包括外刀杆310和内包管320,内包管320同轴穿设于外刀杆310中,且内包管320朝向运动组件200的一端与被动轴220连接,被动轴220能够带动内包管320沿外刀杆310内部轴向方向滑动。
进一步的,刀杆组件300还包括套设于外刀杆310外侧的固定管330,固定管330设置与外壳组件100与外刀杆310之间,外刀杆310远离运动组件200的一端开设有刀口311,围绕刀口311周向设置有刃部312,内包管320靠近刀口311一端也设置有刃部312,由于内包管320与被动轴220连接,当被动轴220运动时,内包管320在外刀杆310中配合外刀杆310的刀口311切割病灶,具体的,内包管320在转动的同时沿外刀杆310内部往复滑动,以实现旋切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刀杆组件300的切割效率,通过使螺旋凹槽211在主动轴210轴壁上形成的轴向螺纹长度大于刀口31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进而使内包管320设置有刃部312的一端的运动范围大于刀口311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创手术工具还包括与刀杆组件300连通的负压吸附装置,通过设置负压吸附装置能够在刀杆组件300中形成负压,将病灶组织吸附于刀口311,提高了切割效率。
参阅图6和图7,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套筒230的筒壁上设置有活动窗口233,活动窗口233包括活动槽部2331和相对设置于活动槽部2331上的限位凹部2332,连接件240包括滑动爪架241和设置于滑动爪架241上的扣合部242,扣合部242与限位凹部2332适配,活动槽部2331的尺寸配置为满足滑动爪架241沿螺旋凹槽211中滑动。
进一步的,滑动爪架241与螺旋凹槽211相契合,以使滑动爪架241能够沿螺旋凹槽211往复旋转运动,扣合部242通过设置于限位凹部2332将套筒230与主动轴210接合,使套筒230能够沿主动轴210向往复滑动。具体的,活动槽部2331的长度大于连接件240的长度,宽度大于连接件240所需的转动范围的长度,从而保证连接件240持续在螺旋凹槽211中滑动。
参阅图2和图3,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微创手术工具还包括与运动组件200连接的缓冲组件400,缓冲组件400包括抵挡片410、弹性件420和端盖430,弹性件420设置于抵挡片410与端盖430之间。
进一步的,主动轴210的第一安装孔213内部设置有第三限位部216,具体的,缓冲组件400设置于第一安装孔213内部,弹性件420一端与第三限位部216抵接,另一端与端盖430抵接,且弹性件420与第三限位部216之间装设有抵挡片410,通过第三限位部216配合缓冲组件400减少运动组件200操作中产生的冲击力,从而提高手术工具的操作精度。
参阅图2和4,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组件100包括对接安装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卡合沿111,主动轴210外壁上还设置有第四限位部217。进一步的,当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对接安装时,第四限位部217相对限制于卡合沿111与第二壳体120内侧壁之间,使主动轴210能够在外壳组件100中稳定转动,防止其轴向窜动。
参阅图4和图5,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组件100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孔13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孔140,且第一插接孔130和第二插接孔140沿轴向贯穿连接。
进一步的,被动轴220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贯穿的第二安装孔223,刀杆组件300依次经第一插接孔130、第二安装孔223、第一安装孔213以及第二插接孔140后与负压吸附装置直接连通,同轴设置进一步简化整个手术工具的结构,减小手术工具重量。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微创手术工具还包括用于驱动主动轴210旋转的动力装置。进一步的,动力装置与主动轴210连接,当动力装置带动主动轴210转动时,被动轴220跟随主动轴210转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微创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00)和设置于外壳组件(100)的内部的运动组件(200);
所述运动组件(200)包括:
主动轴(210),所述主动轴(210)与所述外壳组件(10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主动轴(210)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凹槽(211);
被动轴(220),所述被动轴(220)与所述主动轴(210)同轴设置,所述主动轴(210)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被动轴(220)转动,所述被动轴(220)配置为能够沿所述主动轴(210)的轴线方向滑动;
套筒(230),所述套筒(230)以可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外壳组件(100)配合,所述套筒(230)套设于所述被动轴(220)的外部,所述套筒(230)的一端与所述被动轴(22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以及
连接件(240),所述连接件(240)的一端与所述套筒(230)连接,所述连接件(240)的另一端配合于所述螺旋凹槽(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40)与所述套筒(23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10)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3),所述第一安装孔(213)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被动轴(220)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3),所述被动轴(220)的外轮廓的形状为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13)相适配的多边形,以使所述主动轴(210)能够带动所述被动轴(22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00)的内腔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套筒(230)的外轮廓的形状为与所述内腔相适配的多边形,以使所述套筒(230)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组件(100)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30)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231)和第二开口(232),所述第一开口(231)和所述第二开口(232)沿所述套筒(230)内部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开口(231)与所述主动轴(210)适配,所述第二开口(232)与所述被动轴(220)适配,所述被动轴(22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21)和第二限位部(222),所述第二开口(23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2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凹槽(211)包括分别沿所述主动轴(210)周向螺旋上升设置的第一凹槽(2111)和第二凹槽(2112),所述第一凹槽(2111)和第二凹槽(2112)之间呈双向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凹槽(2111)和第二凹槽(2112)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渡凹槽(212),以使所述连接件(240)能够由所述第一凹槽(2111)进入所述第二凹槽(2112)或由所述第二凹槽(2112)进入所述第一凹槽(21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创手术工具还包括与所述运动组件(200)连接的刀杆组件(300),所述刀杆组件(300)包括外刀杆(310)和内包管(320),所述内包管(320)同轴穿设于所述外刀杆(310)中,且所述内包管(320)朝向所述运动组件(200)的一端与所述被动轴(220)连接,所述被动轴(220)能够带动所述内包管(320)沿所述外刀杆(310)内部轴向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30)的筒壁上设置有活动窗口(233),所述活动窗口(233)包括活动槽部(2331)和相对设置于所述活动槽部(2331)上的限位凹部(2332),所述连接件(240)包括滑动爪架(241)和设置于所述滑动爪架(241)上的扣合部(242),所述扣合部(242)与所述限位凹部(2332)适配,所述活动槽部(2331)的尺寸配置为满足所述滑动爪架(241)沿所述螺旋凹槽(211)中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创手术工具还包括与所述运动组件(200)连接的缓冲组件(400),所述缓冲组件(400)包括抵挡片(410)、弹性件(420)和端盖(430),所述弹性件(420)设置于所述抵挡片(410)与所述端盖(43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创手术工具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210)旋转的动力装置。
CN202310096437.9A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微创手术工具 Pending CN1162508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6437.9A CN116250897A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微创手术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6437.9A CN116250897A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微创手术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50897A true CN116250897A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87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96437.9A Pending CN116250897A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微创手术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508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340351A1 (en) Flexible trocar assembly for surgical circular stapling devices
JP2020517395A (ja) 外科用器具における関節運動制御のための主ねじアセンブリ
US8444037B2 (en) Surgical stapling device with captive anvil
JP4933552B2 (ja) 回転式外科用カッター
JP6542374B2 (ja) 内視鏡及び処置具起立機構
CN215688268U (zh) 超声手术刀
US20130218186A1 (en) Vacuum powered rotary devices and methods
US7549992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angled attachment
CN111035418B (zh) 可视变向手术动力装置
CN116250897A (zh) 一种微创手术工具
CN112656473B (zh) 一种带有保险机构的环切缝合手术用吻合器
CN109771036A (zh) 终端受动器装置
CN113303864B (zh) 刀头角度可调的弯管磨削刀具
CN112472162A (zh) 手术器械装置以及手术机器人
CN211749904U (zh) 可视变向手术动力装置
CN111110287A (zh) 包含适配器和密封件的手术装置
CN116035658B (zh) 组合式夹持驱动机构及外科器械
CN106308890B (zh) 一次性使用包皮切割吻合器
CN109717919B (zh) 吻合器连接杆
CN219229990U (zh) 一种电动吻合器的应急致动结构
CN220309151U (zh) 医用刀具组件对接机构
CN109984788B (zh) 刀架及其外科切割吻合器
CN219763486U (zh) 医用往复磨削刀具的动力传动机构及医用往复磨削刀具
CN217907916U (zh) 分离控制的穿刺夹钳
CN220385028U (zh) 一种两用支气管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