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49835A - 离心式血液泵 - Google Patents

离心式血液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49835A
CN116249835A CN202180061958.XA CN202180061958A CN116249835A CN 116249835 A CN116249835 A CN 116249835A CN 202180061958 A CN202180061958 A CN 202180061958A CN 116249835 A CN116249835 A CN 116249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impeller
top cover
magnet
rad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19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村太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49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98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20Type thereof
    • A61M60/205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216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including a rotating member acting on the blood, e.g. impeller
    • A61M60/226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including a rotating member acting on the blood, e.g. impeller the blood flow through the rotating member having mainly radial components
    • A61M60/232Centrifugal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10Location thereof with respect to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04Extracorporeal pump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outside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09Extracorporeal pump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outside the patient's body incorporated within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or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20Type thereof
    • A61M60/205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216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including a rotating member acting on the blood, e.g. impeller
    • A61M60/221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including a rotating member acting on the blood, e.g. impeller the blood flow through the rotating member having both radial and axial components, e.g. mixed flow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30Medical purposes thereof other tha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ardiac output
    • A61M60/36Medical purposes thereof other tha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ardiac output for specific blood treatment; for specific therapy
    • A61M60/38Blood oxygen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40Details relating to driving
    • A61M60/403Details relating to driving for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419Details relating to driving for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the force acting on the blood contacting member being permanent magnetic, e.g. from a rotating magnetic coupling between driving and driven mag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818Bearings
    • A61M60/824Hydrodynamic or fluid film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21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containing a coupling
    • F04D13/024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containing a coupling a magnetic coup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4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 F04D29/041Axial thrust balanc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8Sealings
    • F04D29/16Sealings between pressure and suction sides
    • F04D29/165Sealings between pressure and suction side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04D29/167Sealings between pressure and suction side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of a centrifugal flow whee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d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抑制血栓形成的离心式血液泵。离心式血液泵1具备壳体10、配置在壳体10的内部的叶轮20及磁驱动部30。叶轮20具有基座23、具有血液导入开口241的顶部护罩24、多个引导部26、下端部211轴支承于壳体10的下面部13并能够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轴构件21以及配置在基座23的下部的第一磁体27。磁驱动部30具有第二磁体312,在第一磁体27与第二磁体312利用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吸引的方式起作用的磁耦合力而磁耦合的状态下,驱动叶轮20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和血液收容部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形成为随着从顶部护罩24的径向上的外侧趋向内侧而变窄。

Description

离心式血液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式血液泵。
背景技术
例如,在心脏手术中,为了暂时代替患者的心肺功能,使用人工心肺回路等体外血液循环回路。体外血液循环回路具备用于使血液在回路中流动的血液泵。作为血液泵,已知通过使叶轮(impeller)在泵室(血液收容部)内旋转从而向血液赋予离心力来送液的离心式血液泵。
在体外血液循环回路中长期使用离心式血液泵使血液循环的情况下,有时会在离心式血液泵内形成血栓。当形成血栓时,血液的流动变差,有可能招致离心式血液泵的性能下降。
以往,公开了如下构造:在离心式血液泵中,在壳体内,能够旋转地配置有由上部轴承及下部轴承轴支承的叶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离心式血液泵的壳体上设置有配置于上部的入口端口和配置于侧部的出口端口。从入口端口流入壳体内的血液穿过叶轮的上部轴承,受到由叶轮的旋转导致的离心力而被冲向径向上的外侧。被冲向径向上的外侧的血液从出口端口排出到壳体的外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936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离心式血液泵中,叶轮由上部轴承及下部轴承轴支承,从入口端口流入壳体内的血液有可能在上部轴承部滞留而形成血栓。因此,期望能够抑制血栓的形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血栓形成的离心式血液泵。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式血液泵,具备:壳体,其具备血液收容部、入口端口及出口端口,所述血液收容部收容血液并具有上面部、下面部及侧面部,所述入口端口与所述血液收容部连通地形成并向上方开口,所述出口端口与所述血液收容部连通地形成并向侧方开口;叶轮,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具有基座、顶部护罩、多个引导部、旋转轴构件及第一磁体,所述顶部护罩与所述基座的上方分离地配置并具有形成在径向上的中心的血液导入开口,所述多个引导部形成于所述基座与所述顶部护罩之间并将从所述血液导入开口导入的血液向径向上的外侧引导,所述旋转轴构件的下端部轴支承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面部并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第一磁体配置在所述基座的下部;和磁驱动部,其配置在所述血液收容部的下方,并具有配置在所述第一磁体的下方并通过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磁耦合而被耦合的第二磁体,在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利用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吸引的方式起作用的磁耦合力而磁耦合的状态下,所述磁驱动部驱动所述叶轮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顶部护罩的上表面与所述血液收容部的所述上面部的下表面形成为随着从所述顶部护罩的径向上的外侧趋向内侧而变窄。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顶部护罩的上表面形成为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所述血液收容部的所述上面部的下表面形成为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顶部护罩的上表面与所述血液收容部的所述上面部的下表面之间的角度差为2.5~4.0°。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叶轮的下表面与所述血液收容部的下面部的上表面平行地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抑制血栓形成的离心式血液泵。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式血液泵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从上方侧观察离心式血液泵的叶轮得到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下方侧观察离心式血液泵的叶轮得到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离心式血液泵1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离心式血液泵1例如是在人工心肺回路等体外血液循环回路中使用的使血液循环的血液泵。
如图1及图2所示,离心式血液泵1具备壳体10、收容在壳体10的内部的叶轮20及驱动装置30(磁驱动部)。叶轮20利用驱动装置30的驱动力能够在泵室11内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
如图1及图2所示,壳体10具有泵室11(血液收容部)、入口端口17及出口端口18。入口端口17及出口端口18与泵室11的内部连通。
在泵室11中收容有叶轮20,暂时收容从入口端口17供给的血液。通过使叶轮20旋转,从而收容于泵室11的血液由于离心力而经由出口端口18排出到外部。如图2所示,泵室11具有上面部12、下面部13、周壁部14(侧面部)及下部轴承15。
如图2所示,上面部12配置于泵室11的上方。上面部12形成为圆环状的板状,以随着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而下降的方式倾斜。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形成为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
在上面部12的中央部的上部连接有入口端口17。入口端口17与泵室11的内部连通地形成,并向上方开口。入口端口17从泵室11的上部起与旋转轴构件21的旋转轴J同方向地向上方延伸。
下面部13与上面部12的下方分离地配置。下面部13具有形成于中央并向上方突出的中央凸部131和呈圆环状形成在中央凸部131的外侧的圆环倾斜部132。
在中央凸部131的径向上的中央配置有下部轴承15。后述的叶轮20的旋转轴构件21的下端部211插入下部轴承15。下部轴承15能够轴支承旋转轴构件21的下端部211使其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
圆环倾斜部132随着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而形成为向下倾斜的圆环状。圆环倾斜部132的上表面132a形成为从下面部13的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
如图2所示,周壁部14构成泵室11的周壁,并形成为从上面部12的径向上的外侧的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圆筒壁状。周壁部14具有上部周壁部141和下部周壁部142。
上部周壁部141将上面部12的径向上的端部与下面部13的周向上的端部连接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纵剖面中,上部周壁部141的内表面在上部侧向径向上的外侧呈圆弧状凹陷地形成,并且在下部侧以随着从径向上的外侧趋向内侧而下降的方式倾斜地形成。
如图1所示,在上部周壁部141的外侧面上连接有出口端口18。出口端口18与泵室11的内部连通地形成,并向侧方开口。出口端口18在泵室11的上部周壁部141上沿着以旋转轴构件21的旋转轴J为中心的圆的切线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下部周壁部142从上部周壁部141的下端向下方延伸。下部周壁部142形成为比上部周壁部141的厚度厚的圆筒状。在下部周壁部142的内部配置有后述的驱动装置30的转子31。
如图2所示,叶轮20能够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地配置在壳体10的泵室11的内部。如图2~图4所示,叶轮20具有能够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轴构件21、与旋转轴构件21连结的叶轮主体22及多个叶轮侧磁铁27(第一磁体)。叶轮主体22具有基座23、顶部护罩24、多个叶片25(引导构件)(第一叶片251、第二叶片252)及轴连结部253。
基座23配置在叶轮主体22的下部。基座23具有水平上面板231、倾斜面板232及圆环凸部233。
水平上面板231在径向上的中央形成为水平的圆环状。在水平上面板231的径向上的中央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231a。旋转轴构件21贯通配置于贯通孔231a。
倾斜面板232形成为从水平上面板231的径向上的外侧的端部趋向径向上的外侧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的圆环状。
圆环凸部233在倾斜面板232的径向上的外侧的端部的下部沿着基座23的周向呈圆环状延伸并且向下方突出。圆环凸部233以随着从基座23的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而下降的方式倾斜地形成。
圆环凸部233的下表面233a形成为从基座23的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如图2所示,圆环凸部233的下表面233a与圆环倾斜部132的上表面132a平行地配置。
在圆环凸部233的内部配置有多个叶轮侧磁铁27。多个叶轮侧磁铁27在基座23的径向上的外侧的下部沿着基座23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多个叶轮侧磁铁27分别形成为轴向上的长度比直径短的圆柱状,上表面及下表面以随着从基座23的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而下降的方式倾斜地配置。
如图2~图4所示,顶部护罩24在与基座23的上方分离的位置处与基座23相向地配置。顶部护罩24形成为板状的圆环状。顶部护罩24以随着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而下降的方式倾斜。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形成为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
在顶部护罩24的径向上的中心,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顶部护罩24的圆形的血液导入开口241。旋转轴构件21的上部贯通地配置在血液导入开口241中,血液导入开口241供从入口端口17供给到泵室11的血液流通。
如图2所示,顶部护罩24的外径以与基座23的上表面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外径形成。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之间的间隙S1以随着从顶部护罩24的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而下降的向下倾斜的方式形成,并形成为随着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而变宽。换句话说,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之间的间隙S1形成为随着从顶部护罩24的径向上的外侧趋向内侧而变窄。
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之间的角度差θ优选为2.5~4.0°,更优选为3.0~3.5°。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之间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设定为3.0°。将在后面说明优选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为2.5~4.0°的理由。
如图2~图4所示,多个叶片25配置于基座23与顶部护罩24之间。多个叶片25分别形成为以将基座23与顶部护罩24连接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径向上延伸的板状。多个叶片25将从顶部护罩24的血液导入开口241导入的血液向径向上的外侧引导。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叶片25为3片第一叶片251和3片第二叶片252。
第一叶片251及第二叶片252在顶部护罩24的周向上以等间隔方式交替地配置。第一叶片251及第二叶片252的下端缘固定于基座23的上表面。第一叶片251及第二叶片252的上端缘固定于顶部护罩24的下表面。由此,基座23及顶部护罩24经由第一叶片251及第二叶片252一体化。
第一叶片251及第二叶片252的径向上的外侧的端部在径向上延伸到与基座23及顶部护罩24的外侧的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
三个第一叶片251各自的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与配置在径向上的中央的轴连结部253连接。在将三个第一叶片251各自的内侧端连接的轴连结部253上,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构件21在贯通的状态下连结于轴连结部253。
三个第二叶片252各自的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不与旋转轴构件21连结,在径向上,延伸到与顶部护罩24的血液导入开口241的外侧的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
如图3所示,上下相向地配置的基座23与顶部护罩24之间的空间由在周向上相邻的第一叶片251及第二叶片252在周向上六分割。由此,在基座23与顶部护罩24之间形成6个引导路径26(引导部)。
6个引导路径26从叶轮20的中心沿着径向呈放射状延伸。对于引导路径26,在径向上的中央处,上部侧与形成在顶部护罩24的径向上的中央的血液导入开口241连通,并且下部侧与形成在基座23的径向上的中央的贯通孔231a连通。引导路径26在叶轮20的径向上的外侧的端部向径向上的外侧开口。引导路径26在基座23与顶部护罩24之间向径向上的外侧引导从血液导入开口241导入的血液。
如图2所示,旋转轴构件21在上下方向上贯通顶部护罩24的径向上的中心部分而配置,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旋转轴构件21在贯通将三个第一叶片251的内侧的端部连接的轴连结部253的状态下与轴连结部253连结。
旋转轴构件21的下端部211轴支承于配置在壳体10的下面部13上的下部轴承15。下部轴承15设置于泵室11的下面部13的中央。
如图2所示,旋转轴构件21的上端部212不由轴承支承,是自由端。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血液泵1具备仅在下部轴承15这一个点支承叶轮20的所谓单转点(monopivot)构造的轴承构造。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旋转轴构件21的上端部212不由轴承支承,所以在旋转轴构件21的上端部212,难以发生血液的滞留,降低了血液的停滞。因此,在上端部212的附近难以形成血栓。
驱动装置30配置在壳体10的下方。驱动装置30具有转子31和能够使转子31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的驱动轴32。驱动轴32能够从转子31的下表面延伸。驱动轴32与电机等旋转驱动源连结而被旋转驱动。转子31具有圆锥台311和配置在圆锥台311的上表面上的多个驱动侧磁铁312(第二磁体)。
在壳体10的下方,多个驱动侧磁铁312与收容在壳体10的内部的叶轮20的多个叶轮侧磁铁27相向地配置在叶轮侧磁铁27的下方。多个驱动侧磁铁312与叶轮侧磁铁27同数地配置,在圆锥台311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多个驱动侧磁铁312分别形成为轴向上的长度比直径短的圆柱状,上表面及下表面以随着从圆锥台311的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而下降的方式倾斜地配置。
当使转子31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时,驱动装置30在叶轮侧磁铁27和驱动侧磁铁312利用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吸引的方式起作用的磁耦合力而磁耦合的状态下驱动叶轮20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例如,叶轮侧磁铁27与驱动侧磁铁312之间的磁耦合力为12N。
接着说明以上离心式血液泵1的工作。
通过驱动装置30的转子31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从而在驱动侧磁铁312与叶轮侧磁铁27利用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吸引的方式起作用的磁耦合力而磁耦合的状态下,叶轮20在壳体10的内部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由此,在叶轮侧磁铁27与驱动侧磁铁312利用磁耦合力而磁耦合的状态下,叶轮20稳定地旋转。
在该状态下,从入口端口17向泵室11的内部供给血液。从入口端口17供给的血液从形成在顶部护罩24的径向上的中央的血液导入开口241导入到叶轮20的6个引导路径26。
导入到6个引导路径26内的血液受到由叶轮20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在引导路径26内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移动,从引导路径26的径向上的外侧的端部向泵室11流出,并经由出口端口18排出到外部。
另外,从引导路径26的径向上的外侧的端部向泵室11流出的血液穿过基座23的圆环凸部233的下表面233a与泵室11的下面部13的上表面132a之间的间隙S2,向基座23的贯通孔231a侧移动。穿过基座23的下方的间隙S2移动到贯通孔231a侧的血液经由基座23的贯通孔231a导入到引导路径26。因此,产生在基座23的下方侧移动并返回到基座23的贯通孔231a的血液的流动(所谓的二次流动)。由此,产生上推叶轮20的力。
另外,从引导路径26的径向上的外侧的端部向泵室11流出的血液穿过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之间的间隙S1,向血液导入开口241侧移动。穿过顶部护罩24的上方的间隙S1移动到血液导入开口241侧的血液经由顶部护罩24的血液导入开口241导入到引导路径26。
在此,间隙S1形成为随着从顶部护罩24的径向上的外侧趋向内侧而变窄。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设置有角度差θ。因此,由于穿过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之间的间隙S1的血液,产生从上方向下方下推顶部护罩24的压力。由于穿过间隙S1的血液的压力,向下方推压叶轮20,抑制了叶轮20的上浮。
以下说明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之间的角度差θ。关于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之间的角度差θ,从抑制叶轮20的上浮的观点和耐溶血性的观点进行说明。
叶轮20的旋转轴构件21的上端部212不被轴支承,下端部211被轴支承。由此,在旋转轴构件21的上端部212难以发生血液的滞留,在上端部212的附近难以形成血栓。通过在叶轮侧磁铁27和驱动侧磁铁312利用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吸引的方式起作用的磁耦合力而磁耦合的状态下驱动驱动装置30,从而叶轮20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
另一方面,叶轮20的旋转轴构件21的下端部211被轴支承,与此相对,上端部212没有被轴支承。另外,从基座23的圆环凸部233的下表面233a与泵室11的下面部13的上表面132a之间的间隙S2流过的血液上推叶轮20。因此,即便叶轮侧磁铁27与驱动侧磁铁312利用磁耦合力而磁耦合,从基座23的圆环凸部233的下表面233a与泵室11的下面部13的上表面132a之间的间隙S2流过的血液也上推叶轮20,从而叶轮20上浮,有可能从下部轴承15脱落。
与此相对,由于本发明设置有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所以间隙S1的间距随着从顶部护罩24的径向上的外侧趋向内侧而形成为较小。由此,能够利用从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间隙S1流过的血液的压力,从叶轮20的上方侧从上方向下方下推叶轮20,从而抑制叶轮20的浮力。
在此,若增大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则作用于血液的剪切力增大。若作用于血液的剪切力增大,则血球有可能破坏(溶血)而无法确保耐溶血性。因此,需要通过将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设定为剪切力不变得过大的程度的角度,从而确保耐溶血性。
因此,从抑制叶轮20的上浮的观点和确保耐溶血性的观点出发,进行使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变化的实验,基于实验结果,设定能够抑制叶轮20的上浮且能够确保耐溶血性的角度差θ。
在使角度差θ变化的实验中,关于能够抑制叶轮20的上浮的判定基准,按以下方式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叶轮20在与驱动装置30的转子31之间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吸引的方式起作用的磁耦合力为12N并磁耦合的状态下旋转。在该情况下,通过实验知晓,为了抑制叶轮20的上浮力并使叶轮20能够正常地旋转,考虑了通过血液的二次流动而产生的将叶轮20上推的力、对叶轮20与驱动装置30的转子31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吸引的方式起作用的磁耦合力后,考虑安全率的情况下,优选叶轮20的最大上浮力为8N以下。因此,作为与叶轮20的上浮力相关的判定基准,在使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变化的情况下,在叶轮20的最大上浮力为8N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OK(“○”判定)。
在使角度差θ变化的实验中,关于耐溶血性的判定基准,按以下方式设定。通过实验知晓,在剪切力为900Pa以下的情况下,耐溶血性得到确保。因此,作为与耐溶血性相关的判定基准,在使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变化的情况下,在剪切力为900Pa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OK(“○”判定)。
在以下的表1中示出在使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变化的情况下求出叶轮20的最大上浮力和血液的最大剪切力得到的实验结果。
[表1]
Figure BDA0004116853350000111
在判定结果中,关于叶轮20的上浮力,在叶轮20的最大上浮力为8N以下的情况下设为“○”,在叶轮20的最大上浮力大于8N的情况下设为“×”。关于耐溶血性,在剪切力为900Pa以下的情况下设为“○”,在剪切力大于900Pa的情况下设为“×”。在满足了关于叶轮20的上浮力及耐溶血性双方的判定基准的情况下(两者都“○”的情况下),在综合判定中设为“◎”。
根据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为2.5~4.0°的情况下,关于叶轮20的上浮力及耐溶血性的判定结果为“○”,满足双方的判定基准,综合判定为“◎”。因此,优选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为2.5~4.0°。而且,更优选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是作为2.5~4.0°范围的中央侧的值的3.0~3.5°。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设定为3.0°。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血液泵1,起到以下效果。
使离心式血液泵1具备壳体10、叶轮20、磁驱动部30而构成,所述叶轮20配置在壳体10的内部,并具有基座23;具有形成在径向上的中心的血液导入开口241的顶部护罩24;将从血液导入开口241导入的血液向径向上的外侧引导的多个引导路径26;下端部211轴支承于壳体10的下面部13且能够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轴构件21;以及配置在基座23的下部的多个叶轮侧磁铁27,所述磁驱动部30在叶轮侧磁铁27和驱动侧磁铁312利用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吸引的方式起作用的磁耦合力而磁耦合的状态下使叶轮20以旋转轴J为中心旋转驱动,将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和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形成为随着从顶部护罩24的径向上的外侧趋向内侧而变窄。
由此,通过设为旋转轴构件21的上端部212不由轴承支承的结构从而成为使血栓难以形成的结构,同时即使旋转轴构件21的上端部212没有由轴承支承,也将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和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形成为随着从顶部护罩24的径向上的外侧趋向内侧而变窄,从而能够以向下方侧推下叶轮20的方式使血液的压力从叶轮20的上方侧向下方侧作用。由此,能够抑制血栓的形成,并且能够抑制叶轮20的上浮而使叶轮20稳定地旋转。
另外,将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形成为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将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形成为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由此,由于是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之间的间隙S1逐渐变窄的结构,所以能够稳定地产生向下方侧推下叶轮20的血液的压力而使叶轮20更稳定地旋转。
另外,将顶部护罩24的上表面242与泵室11的上面部12的下表面121的角度差θ设为2.5~4.0°。由此,能够抑制叶轮20的上浮力,同时确保耐溶血性。
另外,叶轮20的圆环凸部233的下表面233a与泵室11的下面部13的圆环倾斜部132的上表面132a平行地配置。由此,由于在间隙S2中流通的血液的压力是一定的,所以能够使叶轮20稳定地旋转。
以上,对本发明的离心式血液泵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进行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上下方向上贯通顶部护罩24的径向上的中心部分地配置旋转轴构件21,但不限定于此。由于旋转轴构件21的上端部没有被轴支承,所以旋转轴构件21的上端部侧可以不贯通顶部护罩24。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离心式血液泵
10 壳体
11泵室(血液收容部)
12 上面部
13 下面部
14周壁部(侧面部)
17 入口端口
18 出口端口
20 叶轮
21 旋转轴构件
23 基座
24 顶部护罩
25叶片(引导构件)
26引导路径(引导部)
27叶轮侧磁铁(第一磁体)
30驱动装置(磁驱动部)
121泵室(血液收容部)的上面部的下表面
132a圆环倾斜部的上表面(下面部的上表面)
211下端部
233a圆环凸部的下表面(叶轮的下表面)
241 血液导入开口
242顶部护罩的上表面
312驱动侧磁铁(第二磁体)
J 旋转轴
θ 角度差

Claims (4)

1.离心式血液泵,其具备:
壳体,其具备血液收容部、入口端口及出口端口,所述血液收容部收容血液并具有上面部、下面部及侧面部,所述入口端口与所述血液收容部连通地形成并向上方开口,所述出口端口与所述血液收容部连通地形成并向侧方开口;
叶轮,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具有基座、顶部护罩、多个引导部、旋转轴构件及第一磁体,所述顶部护罩与所述基座的上方分离地配置并具有形成在径向上的中心的血液导入开口,所述多个引导部形成于所述基座与所述顶部护罩之间并将从所述血液导入开口导入的血液向径向上的外侧引导,所述旋转轴构件的下端部轴支承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面部并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第一磁体配置在所述基座的下部;和
磁驱动部,其配置在所述血液收容部的下方,并具有配置在所述第一磁体的下方并通过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磁耦合而被耦合的第二磁体,在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利用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吸引的方式起作用的磁耦合力而磁耦合的状态下,所述磁驱动部驱动所述叶轮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所述顶部护罩的上表面与所述血液收容部的所述上面部的下表面形成为随着从所述顶部护罩的径向上的外侧趋向内侧而变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血液泵,其中,
所述顶部护罩的上表面形成为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
所述血液收容部的所述上面部的下表面形成为从径向上的内侧趋向外侧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式血液泵,其中,
所述顶部护罩的上表面与所述血液收容部的所述上面部的下表面之间的角度差为2.5~4.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式血液泵,其中,
所述叶轮的下表面与所述血液收容部的下面部的上表面平行地配置。
CN202180061958.XA 2020-09-16 2021-07-13 离心式血液泵 Pending CN1162498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5132A JP2022049096A (ja) 2020-09-16 2020-09-16 遠心式血液ポンプ
JP2020-155132 2020-09-16
PCT/JP2021/026238 WO2022059317A1 (ja) 2020-09-16 2021-07-13 遠心式血液ポン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9835A true CN116249835A (zh) 2023-06-09

Family

ID=80775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1958.XA Pending CN116249835A (zh) 2020-09-16 2021-07-13 离心式血液泵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215753A1 (zh)
JP (1) JP2022049096A (zh)
CN (1) CN116249835A (zh)
WO (1) WO20220593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7118B (zh) * 2022-11-01 2023-07-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磁耦合驱动的离心式血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47718B2 (ja) * 1992-02-03 2002-01-21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液ポンプ
WO2012115155A1 (ja) * 2011-02-24 2012-08-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ターボ式血液ポンプ
JP5440528B2 (ja) 2011-03-16 2014-03-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ターボ式血液ポン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61600A (ja) * 2016-10-11 2018-04-19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遠心式血液ポン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59317A1 (ja) 2022-03-24
EP4215753A1 (en) 2023-07-26
JP2022049096A (ja)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8382B2 (en) Turbo type blood pump
EP1186310B1 (en) Turbo blood pump
JP3085835B2 (ja) 血液ポンプ
EP2145108B1 (en) Centrifugal rotary blood pump
JP4340178B2 (ja) 遠心式血液ポンプ装置
JP4548450B2 (ja) ターボ式血液ポンプ
JP2002085553A (ja) ターボ式血液ポンプ
WO2007084339A2 (en) Rotary blood pump
JP2023518601A (ja) 血液ポンプ
CN116249835A (zh) 离心式血液泵
US11686318B2 (en) Centrifugal blood pump device
KR101545278B1 (ko) 축류 또는 사류 펌프
JP2006291917A (ja) 遠心ポンプ用羽根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遠心ポンプ
EP1344541A2 (en) Centrifugal pump
KR101869953B1 (ko) 온수 순환펌프
JP4609939B2 (ja) 遠心ポンプ用羽根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遠心ポンプ
KR101827295B1 (ko) 온수 순환 펌프
JP2012077671A (ja) 水中ポンプ用羽根車及び水中ポンプ
US11353042B1 (en) Electric water pump
KR101869827B1 (ko) 온수 순환펌프
JP2017158899A (ja) 遠心型血液ポンプ
JP5015985B2 (ja) 遠心式血液ポンプ装置
JP7330508B2 (ja) 羽根車及び水中ポンプ
JP2010116812A (ja) 遠心ポンプ
JP2009007959A (ja) 遠心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