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6228A - 超声导管 - Google Patents

超声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6228A
CN116236228A CN202111484639.8A CN202111484639A CN116236228A CN 116236228 A CN116236228 A CN 116236228A CN 202111484639 A CN202111484639 A CN 202111484639A CN 116236228 A CN116236228 A CN 116236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heath
assembly
inner core
core assembly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846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耀�
何志华
请求不公布姓名
包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zhong Trac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zhong Trac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zhong Trac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zhong Trac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846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622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1013 priority patent/WO202310370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6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62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12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 body cavities or body tracts, e.g. by using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8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8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 A61B8/0891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for diagnosis of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13Tomography
    • A61B8/14Echo-tom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related to the probe
    • A61B8/445Details of catheter constru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4Control of the diagnostic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导管,其包括:外鞘管、带换能器的内核组件以及操作组件;所述外鞘管可拆卸地与所述操作组件同轴连接;所述内核组件的近端部设置于所述操作组件中;所述内核组件的远端部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鞘管,并用于随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外鞘管分离后撤出所述外鞘管;所述外鞘管还用于在其与所述操作组件分离后,供解卡导丝穿入。使用时将外鞘管与操作组件同轴装配连接,内核组件的远端部穿入外鞘管,随外鞘管介入人体,可实现超声探查。撤除时一旦被卡住,可将外鞘管与操作组件分离,将内核组件的远端部从外鞘管中撤出,将解卡导丝穿入外鞘管,通过解卡导丝可驱动外鞘管解开卡住的位置,从而解决回撤时卡住后难以脱离的问题。

Description

超声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导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这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管壁及斑块的特征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第一,血管造影只能反映血管腔造影剂充填的轮廓,当冠状动脉管狭窄程度在40%以下时,造影就不能发现冠状动脉异常;第二,由于冠脉内病变常是偏向管腔一边或呈不规则形状,造影投照的局限性也会影响对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
近年来新技术血管内超声(ivus)成像在介入心脏病学中被广泛应用,作为评估人体内病变血管(如动脉)的诊断新工具,以确定治疗的需要,指导干预和/或评估其有效性。血管内超声是通过IVUS导管前端发射的(高频)超声对血管进行扫描,反射回来的带有血管壁信息的超声信号被用于重构血管壁结构;血管内超声的频段主要集中在20MHz-80MHz,频率越高分辨率越好,但衰减越大,成像深度和图像对比度会受影响;不同的血管组织成分对超声的信号强度和频度(相位)有不同的影响,比如脂质斑块对超声信号的反射较弱(图像上很暗),钙质对超声的反射很强(图像上更亮)。
然而,现有的IVUS导管,在临床上使用的有时候,导丝贯穿IVUS导管的位置(导丝口)经常会卡住血管支架等凸出物,IVUS导管在回撤的时候会拉住血管支架导致血管支架偏离位置,越用力回撤会卡得越紧,导致损伤血管内壁,甚至危害患者生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导管,以解决现有超声导管回撤时卡住后难以脱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导管,其包括:外鞘管、带换能器的内核组件以及操作组件;
所述外鞘管可拆卸地与所述操作组件同轴连接;
所述内核组件的近端部设置于所述操作组件中;所述内核组件的远端部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鞘管,并用于在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外鞘管分离后撤出所述外鞘管;
所述外鞘管还用于在其与所述操作组件分离后,供解卡导丝穿入。
可选的,所述外鞘管包括第一卡合结构,所述操作组件包括第二卡合结构,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外鞘管通过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同轴地卡合连接或分离。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中的一者具有卡扣,另一者具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中的一者具有凸起部,另一者具有与所述凸起部相适配的凹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其所在的卡合结构的安装方向逐渐收缩呈锥形,所述凹陷部朝向其所在的卡合结构的安装方向逐渐扩张呈扩口形。
可选的,所述内核组件由近端向远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基体和柔性连接管;
所述基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操作组件中,所述基体通过所述柔性连接管与所述换能器连接,以带动所述换能器转动。
可选的,所述柔性连接管包括海波管或内外双层的弹簧管。
可选的,内外双层的所述弹簧管的缠绕旋向相反;和/或,外层的所述弹簧管的缠绕旋向与所述内核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可选的,在未受外力时,所述弹簧管的相邻的弹簧匝之间相互贴靠;和/或,在未受外力时,内外双层的所述弹簧管在径向上相互贴靠。
可选的,所述内核组件的近端部围绕所述操作组件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操作组件中;所述内核组件用于在所述操作组件和所述外鞘管装配连接后,在所述操作组件和所述外鞘管中转动;所述内核组件的近端部被所述操作组件限制轴向的移动,在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外鞘管分离后,所述内核组件的远端部随所述操作组件撤出所述外鞘管。
可选的,所述外鞘管具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容置腔;所述外鞘管还具有导丝腔,所述导丝腔贯通所述外鞘管,用于供导引导丝穿设;所述导丝腔的轴线与所述容置腔的轴线成角度布置,所述容置腔的远端封闭,所述容置腔的远端与所述导丝腔相邻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超声导管包括:外鞘管、带换能器的内核组件以及操作组件;所述外鞘管可拆卸地与所述操作组件同轴连接;所述内核组件的近端部设置于所述操作组件中;所述内核组件的远端部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鞘管,并用于随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外鞘管分离后撤出所述外鞘管;所述外鞘管还用于在其与所述操作组件分离后,供解卡导丝穿入。
如此配置,使用时将外鞘管与操作组件同轴装配连接,内核组件的远端部即穿入外鞘管,随着外鞘管介入人体,可实现超声探查。撤除时,一旦被卡住,可将外鞘管与操作组件分离,将内核组件的远端部从外鞘管中撤出,进而将解卡导丝穿入外鞘管,通过解卡导丝即可驱动外鞘管解开卡住的位置,从而解决超声导管回撤时卡住后难以脱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超声导管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鞘管的远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鞘管的远端穿设导引导丝后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核组件的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B部放大图;
图5a~图5d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层缠绕的弹簧管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组件的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卡合结构与第二卡合结构卡合连接的示意图;
图7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卡合结构与第二卡合结构分离的示意图;
附图中:
10-外鞘管;11-容置腔;12-导丝腔;13-出液口;14-显影环;15-深度标记环;
20-内核组件;20a-近端部;20b-远端部;21-基体;211-限位面;22-柔性连接管;23-换能器;24-PCB板;25-金属套管;26-附加套管;27-保护套;
30-操作组件;31-进液口;311-单向阀;32-腔体;33-密封件;
42-导引导丝;51-第一卡合结构;511-卡扣;512-凸起部;52-第二卡合结构;521-卡槽;522-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近端”和“远端”在本文中相对于超声导管定义,该超声导管具有用于介入人体的一端与伸出体外的操控端。术语“近端”是指元件的更靠近超声导管之伸出体外的操控端的位置,术语“远端”是指元件的更靠近超声导管之介入人体的一端且因此更远离超声导管之操控端的位置。可选的,在手动或用手操作的应用场景中,术语“近端”和“远端”在本文中相对于操作者诸如外科医生或临床医生来定义。术语“近端”是指元件的更靠近操作者的位置,并且术语“远端”是指元件的更靠近超声导管并且因此更远离操作者的位置。此外,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应做广义理解,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诸如上方、下方、上、下、向上、向下、左、右等的方向术语相对于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它们在图中所示进行使用,向上或上方向朝向对应附图的顶部,向下或下方向朝向对应附图的底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导管,以解决现有超声导管回撤时卡住后难以脱离的问题。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4b,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导管,其包括:外鞘管10、带换能器的内核组件20以及操作组件30;所述外鞘管10可拆卸地与所述操作组件30同轴连接;所述内核组件20的近端部20a设置于所述操作组件30中;所述内核组件10的远端部20b可活动地穿入所述外鞘管10;并用于随所述操作组件30与所述外鞘管10分离后撤出所述外鞘管10;所述外鞘管10还用于在其与所述操作组件30分离后,供解卡导丝穿入。需要说明的,图4a仅示范性地示出了内核组件20的近端部20a与远端部20b的一种划分方式,近端部20a与远端部20b的划分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本发明对此不限。
如此配置,使用时将外鞘管10与操作组件30同轴装配连接,内核组件20的远端部20b即穿入外鞘管10,随着外鞘管10介入人体,可实现超声探查。撤除时,一旦发生卡住,可将外鞘管10与操作组件30分离,将内核组件20的远端部20b从外鞘管10中撤出,进而将解卡导丝穿入外鞘管10,通过解卡导丝即可驱动外鞘管10解开卡住的位置,从而解决超声导管回撤时卡住后难以脱离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外鞘管10具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容置腔11,所述容置腔11朝向近端开放,用于供所述内核组件20或所述解卡导丝穿入。在一个示范例中,所述内核组件20由近端向远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基体21、柔性连接管22及换能器23,换能器23用于将电功率转换成机械功率(即超声波)再发射出去。在装配的过程中,换能器23和柔性连接管22的一部分从容置腔11的近端穿入,直至换能器23到达预定的位置。由此,容置腔11被换能器23和柔性连接管22所填塞,无法供导引导丝42穿设。而外鞘管10在介入过程中需要通过导引导丝42引导。因此,所述外鞘管10还具有导丝腔12,所述导丝腔12贯通所述外鞘管10,用于供导引导丝42穿设。这样,外鞘管10能够随着导引导丝42进退移动,以介入至人体的预定部位。
优选的,所述导丝腔12的轴线与所述容置腔11的轴线成角度布置,所述容置腔11的远端封闭,所述容置腔11的远端与所述导丝腔12相邻接。如图3所示,在一个示范例中,导丝腔12的轴线与容置腔11的轴线成较小的角度(如小于15°),以减小导引导丝42的弯折角度,使得外鞘管10沿导引导丝42移动时具有较小的阻力。容置腔11的远端与导丝腔12相邻接布置,可减小外鞘管10与导引导丝42并列处的最大径向尺寸(图3中为A处),提高超声导管的通过性能。在一个优选示例中,容置腔11的远端逐渐收缩呈锥形,其锥形的侧壁与导丝腔12相邻接的一侧平行于所述导丝腔12的轴线。如此配置,有利于减小容置腔11与导丝腔12的邻接部分的厚度,从而进一步减小外鞘管10与导引导丝42并列处的最大径向尺寸。
然而,不论如何减小外鞘管10与导引导丝42并列处的最大径向尺寸,其还是整个超声导管介入和撤出过程中的最大尺寸,特别的,导引导丝42自导丝腔12的近端伸出并朝向近端延伸的部分与外鞘管10之间是具有间隙的,由此即容易在撤出过程中卡住血管内的凸出物(如血管支架等)。此时越用力回撤会卡得越紧,导致术中超声导管无法顺利撤出。由此,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超声导管中,可在外鞘管10与操作组件30分离,并将内核组件20的远端部20b从外鞘管10中撤出后,将解卡导丝从容置腔11的近端穿入,直至与外鞘管10的远端相抵靠,进一步向远端方向推送解卡导丝,可让外鞘管10继续前进,从而可解开卡住的凸出物,适当转动外鞘管10,避开凸出物,即可顺利地撤出。
可选的,所述内核组件20的近端部20a围绕所述操作组件30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操作组件30中;所述内核组件20用于在所述操作组件30和所述外鞘管10装配连接后,在所述操作组件30和所述外鞘管10中转动。一般的,内核组件20的远端部20b(主要是换能器23)需要相对于被扫描部位产生移动来成像,本实施例中将内核组件20配置为可转动地设置在操作组件30和外鞘管10中,所述基体2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操作组件30中,所述基体21通过所述柔性连接管22与所述换能器23连接,以带动所述换能器23转动。工作中换能器23在外鞘管10中高速转动,即可获取血管壁的扫描信号。
可选的,所述内核组件20的近端部20a被所述操作组件30限制轴向的移动,在所述操作组件30与所述外鞘管10分离后,所述内核组件20的远端部20b随所述操作组件30撤出所述外鞘管10。在图4a示出的示范例中,基体21在设置于操作组件30中后,被操作组件30限制轴向的移动,但不限制周向的转动。可选的,基体21具有朝向远端设置的限位面211,其在装配入操作组件30后,被操作组件30的相应的部位所限制,使得基体21无法朝向远端移动。如此配置,操作组件30在与外鞘管10分离后,能连带着内核组件20一同撤出外鞘管10。
由于在使用中,外鞘管10被介入人体,会随着血管弯曲,近端基体21处的动力扭矩能否有效地(例如1:1地传递扭矩)传递到远端的换能器23的位置,事关超声导管能否清晰成像。而既要能够弯曲,又需要能有效地传递扭矩,对柔性连接管22的具体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请参考图5a~图5d,在一个示范例中,所述柔性连接管22包括内外双层的弹簧管。可选的,弹簧管紧密缠绕,即在未受外力时,弹簧管的相邻的弹簧匝之间是相互贴靠的。可选的,在未受外力时,内外双层的弹簧管在径向上相互贴靠。内外双层布置的弹簧管,能有效地传递扭矩,自身也具有较好的柔性,能适应于血管的弯曲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外双层的所述弹簧管的缠绕旋向可以是相同的。例如图5c示出的示范例中,内外双层的弹簧管的缠绕旋向均为左向(即s向);图5d示出的示范例中,内外双层的弹簧管的缠绕旋向均为右向(即z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内外双层的所述弹簧管的缠绕旋向相反。例如图5a示出的示范例中,内层的弹簧管的缠绕旋向为右向(即z向),外层的弹簧管的缠绕旋向为左向(即s向);图5b示出的示范例中,内层的弹簧管的缠绕旋向为左向(即s向),外层的弹簧管的缠绕旋向为右向(即z向)。内外双层的所述弹簧管的缠绕旋向相反时,两者随转动产生的变形量可相互抵消,因此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较佳的,外层的所述弹簧管的缠绕旋向与所述内核组件20的转动方向相反。例如图5a示出的示范例中,内核组件20的转动方向为右向,即从图5a的左侧往右侧方向观察时,内核组件20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外层的弹簧管会与外鞘管10产生摩擦,将其配置为与内核组件20的转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其在传动时的变形。可选的,弹簧管的材料包括不锈钢或镍钛合金等。
在另一个示范例中,所述柔性连接管22包括海波管。海波管是本领域常用的一种能够弯曲的管材,其能够弯曲而具有一定的柔性,也能够传递扭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选择合适的海波管来作为柔性连接管22。可选的,海波管的材料包括不锈钢或镍钛合金等。
请参考图6,并结合参考图2,可选的,所述操作组件30具有进液口31,所述外鞘管10具有出液口13,在所述操作组件30和所述外鞘管10装配连接后,所述进液口31通过所述容置腔11与所述出液口13连通。由于使用中内核组件20在外鞘管10中高速转动,向进液口31注入介质(如生理盐水等),并使介质从出液口13流出,可对内核组件20进行润滑。此外,介质充满外鞘管10,还可以为换能器23起到超声波的耦合作用。
在一个示范例中,内核组件20近端的基体21可通过传动部件(如传动线缆等)与驱动器(未图示,如可设置在操作组件30的近端一侧)连接,驱动器通过传动部件驱动内核组件20转动。相适配的,操作组件30的内部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腔体32,腔体32可供传动部件穿设。可选的,进液口31成角度地设置于腔体32上并与所述腔体32连通,如图6所示出的示范例中,进液口31垂直于腔体32的延伸方向。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进液口31与腔体32也可以相交形成Y形,本发明对此不限。进一步的,进液口31包括带标准鲁尔接头的单向阀311,可防止介质倒流。更进一步的,操作组件30包括密封件33,所述密封件33位于腔体32的近端(图6中为左侧)处,其用于对传动部件进行密封,避免从进液口31注入的介质流出。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4a,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核组件20还包括PCB板24、金属套管25、附加套管26以及保护套27,PCB板24固定设置于基体21上,其上具有两个触点,用于与换能器23的连接线(如同轴线缆)电连接。金属套管25固定设置在基体21上,并自基体21的远端伸出一段距离,其内部供柔性连接管22穿设。金属套管25的设置能对柔性连接管22的近端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避免柔性连接管22的近端处应力集中而弯折断裂。可选的,金属套管25的材料包括不锈钢或镍钛合金等。附加套管26包覆于一部分的柔性连接管22之外,例如可为热缩管,其材料如可为PET、FEP或PTFE。附加套管26的设置起到隔离柔性连接管22与金属套管25的作用,起到对柔性连接管22的进一步的保护作用。保护套27设置于柔性连接管22的远端,如嵌套连接于柔性连接管22的内部,保护套27的内部具有空腔,换能器23容置于其中。换能器23的连接线穿过柔性连接管22的内部,至与PCB板24的触点电连接。使用中,内核组件20整体一起转动。
在一个示范例中,外鞘管10的材料为PC、PTFE、PEEK、PEBAX、TUP、PE、钽、铂铱合金、不锈钢、镍钛合金、黄金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外鞘管10可以为单层管,也可以为双层或多层管,双层或多层管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包括但不局限于编织层或弹簧层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对外鞘管10进行合理的配置,本发明对此不限。
优选的,所述外鞘管10的硬度从近端到远端逐渐变软;所述外鞘管10的外径从近端到远端逐渐变小。需要说明的,这里的逐渐变软、逐渐变小并不限于线性地变化,也可以是非线性地或台阶状地变化,本实施例对此不限。优选的,外鞘管10的远端设有显影环14,其便于操作者确认外鞘管10的介入位置。可选的,所述外鞘管10的近端一侧还可设有若干个(如两个)深度标记环15,其用于指示外鞘管10的介入深度。
可选的,请参考图7a和图7b,所述外鞘管10包括第一卡合结构51,操作组件20包括第二卡合结构52,所述操作组件20与所述外鞘管10通过所述第一卡合结构51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52同轴地卡合连接或分离。
在一个示范例中,第一卡合结构51位于外鞘管10的近端,所述第一卡合结构51具有卡扣511。相适配的,第二卡合结构52位于操作组件20的远端,所述第二卡合结构52具有与所述卡扣511相适配的卡槽521。使用中将卡扣511插入卡槽521,可使两者卡合而实现装配连接。拆离时,则可通过按压卡扣511,可使卡扣511与卡槽521相分离,而后沿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一卡合结构51和第二卡合结构52,即可使外鞘管10与操作组件20分离。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卡合结构51具有卡槽521,而第二卡合结构52具有卡扣511,本发明对此不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51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52中的一者具有凸起部512,另一者具有与所述凸起部512相适配的凹陷部522;所述凸起部512朝向其所在的卡合结构的安装方向逐渐收缩呈锥形,所述凹陷部522朝向其所在的卡合结构的安装方向逐渐扩张呈扩口形。这里对卡合结构的安装方向进行说明,若凸起部512位于第一卡合结构51上,则对于凸起部512而言,其所在的卡合结构为第一卡合结构51,第一卡合结构51的安装方向为朝向近端,亦即凸起部512朝向近端逐渐收缩呈锥形。相应的,凹陷部522位于第二卡合结构52上,则对于凹陷部522而言,其所在的卡合结构为第二卡合结构52,第二卡合结构52的安装方向为朝向远端,亦即凹陷部522朝向远端逐渐扩张呈扩口形。可以理解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512位于第二卡合结构52上,其朝向远端收缩呈锥形,凹陷部522位于第一卡合结构51上,其朝向近端扩张呈扩口形。凸起部512与凹陷部522的设置,在第一卡合结构51与第二卡合结构52对接时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具体的,在第一卡合结构51与第二卡合结构52对接时,若两者不同轴,凸起部512会接触到凹陷部522的侧壁而被凹陷部522的侧壁所限制,从而凸起部512能够被引导至与凹陷部522同轴的位置上来。
需要说明的,图7a和图7b示出的第一卡合结构51与第二卡合结构52仅为一示范例而非对第一卡合结构51与第二卡合结构52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对第一卡合结构51与第二卡合结构52进行合理的改进,本实施例对此不限。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超声导管包括:外鞘管、带换能器的内核组件以及操作组件;所述外鞘管可拆卸地与所述操作组件同轴连接;所述内核组件的近端部设置于所述操作组件中;所述内核组件的远端部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鞘管,并用于随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外鞘管分离后撤出所述外鞘管;所述外鞘管还用于在其与所述操作组件分离后,供解卡导丝穿入。如此配置,使用时将外鞘管与操作组件同轴装配连接,内核组件的远端部即穿入外鞘管,随着外鞘管介入人体,可实现超声探查。撤除时,一旦被卡住,可将外鞘管与操作组件分离,将内核组件的远端部从外鞘管中撤出,进而将解卡导丝穿入外鞘管,通过解卡导丝即可驱动外鞘管解开卡住的位置,从而解决超声导管回撤时卡住后难以脱离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上述若干实施例之间可相互组合。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带换能器的内核组件以及操作组件;
所述外鞘管可拆卸地与所述操作组件同轴连接;
所述内核组件的近端部设置于所述操作组件中;所述内核组件的远端部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鞘管,并用于在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外鞘管分离后撤出所述外鞘管;
所述外鞘管还用于在其与所述操作组件分离后,供解卡导丝穿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包括第一卡合结构,所述操作组件包括第二卡合结构,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外鞘管通过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同轴地卡合连接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中的一者具有卡扣,另一者具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中的一者具有凸起部,另一者具有与所述凸起部相适配的凹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其所在的卡合结构的安装方向逐渐收缩呈锥形,所述凹陷部朝向其所在的卡合结构的安装方向逐渐扩张呈扩口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组件由近端向远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基体和柔性连接管;
所述基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操作组件中,所述基体通过所述柔性连接管与所述换能器连接,以带动所述换能器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管包括海波管或内外双层的弹簧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内外双层的所述弹簧管的缠绕旋向相反;和/或,外层的所述弹簧管的缠绕旋向与所述内核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未受外力时,所述弹簧管的相邻的弹簧匝之间相互贴靠;和/或,在未受外力时,内外双层的所述弹簧管在径向上相互贴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组件的近端部围绕所述操作组件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操作组件中;所述内核组件用于在所述操作组件和所述外鞘管装配连接后,在所述操作组件和所述外鞘管中转动;所述内核组件的近端部被所述操作组件限制轴向的移动,在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外鞘管分离后,所述内核组件的远端部随所述操作组件撤出所述外鞘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具有沿自身轴向延伸的容置腔;所述外鞘管还具有导丝腔,所述导丝腔贯通所述外鞘管,用于供导引导丝穿设;所述导丝腔的轴线与所述容置腔的轴线成角度布置,所述容置腔的远端封闭,所述容置腔的远端与所述导丝腔相邻接。
CN202111484639.8A 2021-12-07 2021-12-07 超声导管 Pending CN1162362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4639.8A CN116236228A (zh) 2021-12-07 2021-12-07 超声导管
PCT/CN2022/131013 WO2023103703A1 (zh) 2021-12-07 2022-11-10 超声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4639.8A CN116236228A (zh) 2021-12-07 2021-12-07 超声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6228A true CN116236228A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29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84639.8A Pending CN116236228A (zh) 2021-12-07 2021-12-07 超声导管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6228A (zh)
WO (1) WO202310370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7650B2 (en) * 2002-12-16 2007-09-11 Cardiac Pacemakers, Inc. Ultrasound directed guiding catheter system and method
WO2014188509A1 (ja) * 2013-05-21 2014-11-27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
JP6247161B2 (ja) * 2014-06-12 2017-12-13 テルモ株式会社 医療用デバイス
JP6749852B2 (ja) * 2017-01-31 2020-09-02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カテーテル
CN109549671A (zh) * 2018-12-31 2019-04-02 深圳北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带无线通信模块的血管内超声系统
CN217066415U (zh) * 2021-12-07 2022-07-29 深圳微中踪影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超声导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3703A1 (zh)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07931B2 (ja) 改良された超音波画像を生成するように構成されたエコー源性針カテーテル
EP2934652B1 (en) Steerable intravascular devices
JP5688160B2 (ja) 撮像を伴う可撓性減量カテーテル、および、その使用および製造方法
US9119936B2 (en) Catheter with spiral slit terminating in slit termination portion oriented to suppress crack occurrence
EP2262562B1 (en) Improving the visualization of a catheter viewed under ultrasound imaging
EP2389217B1 (en) Improving the visualization of a catheter viewed under ultrasound imaging
US10709312B2 (en) Transitional region having cuts and a skive for an imaging catheter
EP1871234A2 (en) Forward looking imaging guidewire
JP5662846B2 (ja) カテーテル
US20140276024A1 (en) Imaging and delivering thrombolytic agents to biological material inside a vessel
CN217066415U (zh) 超声导管
US20140276028A1 (en) Integrated Therapeutic Imaging Catheter and Methods
US12017013B2 (en) Catheter shaft with multiple wire reinforcement and associated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6236228A (zh) 超声导管
JP6814044B2 (ja) 薬剤溶出性バルーンを有する画像ガイドされる治療カテーテル
WO2019038073A1 (en) INTRALUMINAL DEVICE WITH FLEXIBILITY / ADJUSTABLE RIGIDITY
EP4304485A1 (en) Disposable catheter with rotatable image array
CN108175443A (zh) 导丝造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