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4623B - 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4623B
CN116234623B CN202180066534.2A CN202180066534A CN116234623B CN 116234623 B CN116234623 B CN 116234623B CN 202180066534 A CN202180066534 A CN 202180066534A CN 116234623 B CN116234623 B CN 116234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fficiency
correction
collection efficiency
information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65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34623A (zh
Inventor
荒川武士
笹井雄太
田中利夫
黑井圣史
原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34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4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34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4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1D46/44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controlling filtration
    • B01D46/46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controlling filtration automati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39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flow guiding by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 B01D46/0041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flow guiding by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for fee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84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provided with safety means
    • B01D46/0086Filter condition indica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1D46/44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controlling filt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2015/0042Investigating dispersion of solids
    • G01N2015/0046Investigating dispersion of solids in gas, e.g. smok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2015/084Testing filters

Abstract

校正系统包括取得部(11)、存储部(13)以及校正部(14a),所述取得部(11)取得表示第一捕集效率的信息,所述第一捕集效率为过滤器(30)对第一微粒的捕集效率,所述存储部(13)存储校正数据(X),所述校正数据(X)用于所述将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为所述过滤器(30)对第二微粒的捕集效率,所述校正部(14a)基于所述校正数据(X)将所述取得部(11)所取得的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

Description

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空调装置包括过滤器,利用过滤器捕集从室外取入到装置内的空气中的粉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8-2137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判断过滤器的性能时,有时使用预先设定好的基准,例如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在该情况下,将实地的过滤器的捕集效率与作为预先设定好的基准的捕集效率进行比较。
然而,在设置有过滤器的实地的环境与设定上述基准时的环境(基准环境)不同的情况下,若在基准环境下使用实地的过滤器,则在实地的过滤器的捕集效率与基准环境下的过滤器的捕集效率之间有可能产生差距。在该情况下,若将实地的过滤器的捕集效率与作为基准的捕集效率进行比较,则有可能无法高精度地判断过滤器的性能。这是因为:对于实地的过滤器的捕集效率没有实施将其校正为基准环境下的过滤器的捕集效率的处理,没有消除因实地环境与基准环境的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差距。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能够校正过滤器的捕集效率。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以一种校正系统为对象。校正系统包括取得部11、存储部13以及校正部14a,所述取得部11取得表示第一捕集效率的信息,所述第一捕集效率为过滤器30对第一微粒的捕集效率,所述存储部13存储校正数据X,所述校正数据X用于将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为所述过滤器30对第二微粒的捕集效率,所述校正部14a基于所述校正数据X将所述取得部11所取得的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
在第一方面中,能够校正过滤器30的第一捕集效率。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校正数据X包括第一相关信息X1,所述第一相关信息X1表示所述第一捕集效率与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在第二方面中,能够使用第一相关信息X1将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校正数据X包括第二捕集效率相对于所述过滤器30对试验微粒的捕集效率的相关信息,所述试验微粒表示被推测为存在于实地的所述第一微粒、或在所述实地测量到的所述第一微粒。
在第三方面中,能够使用相关信息将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校正数据X包括第二捕集效率相对于所述过滤器30对试验微粒的捕集效率的相关信息,所述试验微粒表示规定标准的所述第一微粒。
在第四方面中,能够使用相关信息将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取得部11还取得表示风速的风速信息,所述风速为流过所述过滤器30的空气的速度,所述第一微粒包括平均粒径互不相同的多种构成微粒,所述校正数据X包括第二相关信息X2、对应信息X3以及第一关系信息X4,所述第二相关信息X2表示所述第一捕集效率与变更捕集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所述变更捕集效率是将取得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时的所述风速变更为与取得所述第二捕集效率时的风速相同的大小时的所述第一捕集效率的校正值,所述对应信息X3是将所述构成微粒的平均粒径与规定的校正系数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而得到的信息,所述第一关系信息X4表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与第一修正捕集效率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一修正捕集效率是基于多种所述构成微粒各自的所述变更捕集效率和所述校正系数而输出的捕集效率,所述校正部14a还基于所述取得部11所取得的所述风速信息,将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
在第五方面中,能够考虑风速和构成第一微粒的多种构成微粒的种类(平均粒径),将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
本公开的第六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取得部11还取得表示风速的风速信息,所述风速为流过所述过滤器30的空气的速度,所述校正数据X包括第二相关信息X2和第三相关信息X5,所述第二相关信息X2表示所述第一捕集效率与变更捕集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所述变更捕集效率是将取得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时的所述风速变更为与取得所述第二捕集效率时的风速相同的大小时的所述第一捕集效率的校正值,所述第三相关信息X5表示所述变更捕集效率与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所述校正部14a还基于所述取得部11所取得的所述风速信息,将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
在第六方面中,能够考虑风速而将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
本公开的第七方面在在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微粒包括平均粒径互不相同的多种构成微粒,所述校正数据X包括对应信息X3和第二关系信息X6,所述对应信息X3是将所述构成微粒的平均粒径与规定的校正系数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而得到的信息,所述第二关系信息X6表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与第二修正捕集效率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修正捕集效率是基于多种所述构成微粒各自的所述第一捕集效率和所述校正系数而输出的捕集效率。
在第七方面中,能够考虑构成第一微粒的多种构成微粒的种类(平均粒径),将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
本公开的第八方面在第一到第三以及第五到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校正系统还包括判断部14b,所述判断部14b进行判断通过校正所述第一捕集效率而输出的所述第二捕集效率是否小于规定的阈值的判断处理。
在第八方面中,能够基于判断部14b的判断结果来判断过滤器30的更换时期是否已到。
本公开的第九方面在第八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校正系统还包括通知部12,所述通知部12通知表示所述判断部14b判断所述第二捕集效率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的信息。
在第九方面中,能够将过滤器30的更换时期告知用户、维修人员等。
本公开的第十方面在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校正系统还包括送风部20和控制部14c,所述送风部20向所述过滤器30输送空气,所述控制部14c根据所述判断处理的结果来控制所述送风部20的工作。
在第十方面中,通过控制送风部20的工作来调节送向过滤器30的空气的风量,能够确保过滤器30对第一微粒的去除率。
本公开的第十一方面以一种校正方法为对象。校正方法包括取得工序和校正工序,在所述取得工序中,取得表示第一捕集效率的信息,所述第一捕集效率为过滤器30对第一微粒的捕集效率,在所述校正工序中,基于校正数据X将在所述取得工序中所取得的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所述校正数据X用于将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为所述过滤器30对第二微粒的捕集效率。
在第十一方面中,能够对过滤器30的第一捕集效率进行校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校正系统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作为校正数据的一例的第一相关信息的图;
图3(a)表示存在于实地的第一微粒(大气粉尘)的粒径分布,
图3(b)表示在ASHRAE52.2标准中使用的第二微粒的粒径分布;
图4(a)是表示第一微粒和第二微粒各自的捕集效率与平均粒径之间的关系的图,图4(b)是表示使用同一过滤器时的第一捕集效率和第二捕集效率的图;
图5是表示控制装置的工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控制装置的工作的第二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在设置有过滤器的空间中,每一小时的空气在室内的循环次数与对室内的第一微粒的一小时的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过滤器对第一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与过滤器对第二微粒的第二捕集效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9表示第二相关信息;
图10表示第一捕集效率、变更捕集效率以及风速的关系;
图11表示第一校正信息;
图12表示第一关系信息;
图13表示第三相关信息;
图14表示第二校正信息;
图15表示第二关系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且不重复进行详细的说明及伴随于此的效果等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校正系统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校正系统1的构成的方框图。
-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校正系统1是将实地(过滤器30的设置场所)的过滤器30对第一微粒的捕集效率校正为被标准(Standard)所规定的第二微粒的捕集效率的系统,在该标准中设定了与过滤器30的使用相关的基准值(作为基准的捕集效率)
以下,有时将在其中设定了基准值的标准记载为基准标准,该基准值与过滤器30的使用相关。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基准标准为ASHRAE52.2标准。ASHRAE为「American Societyof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的简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基准标准下的基准值为根据MERV14等级的值,即捕集效率75%以上,MERV14等级为在ASHRAE52.2标准中将用于评价的平均粒径设为0.3μm以上且1.0μm以下时的等级。需要说明的是,基准标准并不限定于ASHRAE52.2标准,也可以使用其他标准(EN1822标准等)。
第一微粒是存在于设置在实地的过滤器30周围的大气中的微粒(大气粉尘)。第二微粒是在基准标准中用于测量过滤器的捕集效率的微粒。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微粒为在ASHRAE52.2标准中使用的氯化钾(KCl)微粒。
以下,有时将第一微粒的捕集效率记载为第一捕集效率,将第二微粒的捕集效率记载为第二捕集效率。
过滤器30具有过滤出气体中的粉尘等微粒的功能。过滤器30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过滤器30例如为微粒过滤器(Particulate filter)或静电过滤器。
校正系统1包括处理装置10。处理装置10例如是PC(Personal Computer)。处理装置10包括取得部11、通知部12、存储部13以及控制装置14。
取得部11取得表示设置在实地的过滤器30的第一捕集效率的信息。
对取得部11的第一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例中,取得部11根据设置在实地的微粒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取得表示第一捕集效率的信息。以下,进行具体说明。在第一例中,取得部11以有线或无线与微粒传感器连接,从微粒传感器取得表示存在于过滤器30上游的气体(换句话说,通过过滤器30之前的气体)中的第一微粒的粒径分布的信息、以及表示存在于过滤器30下游的气体(换句话说,通过过滤器30之后的气体)中的第一微粒的粒径分布的信息。并且,取得部11根据所取得的粒径分布(过滤器30上游的粒径分布与下游的粒径分布之比)输出第一捕集效率。在该情况下,取得部11例如由通信端口或无线LAN板、和处理器构成,该通信端口或无线LAN板用于与微粒传感器连接而能够进行通信,该处理器基于从微粒传感器取得到的粒径分布计算第一捕集效率。
对取得部11的第二例进行说明。
在第二例中,取得部11由输入部(键盘、触控面板、鼠标等)构成,该输入部接受表示第一捕集效率的信息的输入。在该情况下,例如,作业人员利用微粒传感器等测量设备来测量设置在实地的过滤器30的第一捕集效率,并从取得部11输入测量结果。其结果是,取得部11取得表示第一捕集效率的信息。
对取得部11的第三例进行说明。
由取得部11取得的第一捕集效率并不限定于在实地测量到的第一捕集效率,也可以是推测而得到的第一捕集效率。在该情况下,取得部11由处理器构成。在该情况下,在存储部13中存储关系数据,该关系数据记录了使用过滤器30时的累计使用时间与过滤器30对第一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之间的关系。取得部11对过滤器30的累计使用时间进行计数,将在记录数据中与所计数的过滤器30的累计使用时间对应的第一捕集效率推测为当前的过滤器30的第一捕集效率。
通知部12通知规定的信息。通知部12例如包括发出通知音的扬声器、显示规定信息的显示器、和/或将规定信息发送到外部终端(智能手机等)的通信设备。规定信息的说明在后面叙述。
存储部13包含诸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之类的主存储装置(例如,半导体存储器),并且还可以包含辅助存储装置(例如,硬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SSD:SolidState Drive)、安全数字(SD:Secure Digital)存储卡、或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Serial Bus)闪速存储器)。存储部13存储由控制装置14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存储部13存储校正数据X和阈值Y。校正数据X和阈值Y的说明在后面叙述。
控制装置14包含诸如CPU和MPU之类的处理器。控制装置14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部1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控制处理装置10的各构成要素。控制装置14包含校正部14a、判断部14b以及控制部14c。控制装置14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部1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作为校正部14A、判断部14B以及控制部14C发挥功能。
控制装置14与送风部20电连接,能够控制送风部20的工作。送风部20使设置有过滤器30的空间(室内)的空气循环。从送风部20送来的风通过过滤器30后在室内循环。送风部20和过滤器30例如包含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净化装置2中。
参照图1及图2,对校正数据X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作为校正数据X的一例的第一相关信息X1的图。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相关信息X1表示同一过滤器30对第一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与对第二微粒的第二捕集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第一相关信息X1例如通过以下方式来创建:使用同一过滤器30,进行在实地测量第一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的实验、和在ASHRAE52.2标准的条件下测量第二微粒的第二捕集效率的实验,并进行对应关系建立处理,建立起所测量的第一捕集效率与第二捕集效率的对应关系。使用第一捕集效率互不相同的多种过滤器30来多次进行对应关系建立处理。这样一来,如图2所示,在以纵轴为第二捕集效率、以横轴为第一捕集效率的坐标系中,生成将第一捕集效率与第二捕集效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而得到的多个坐标A、B、C、D……。接着,将根据多个坐标A、B、C、D……确定的近似式输出,将该近似式作为第一相关信息X1。
校正部14a基于第一相关信息X1,将取得部11所取得的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例如,如图2所示,当取得部11取得到第一捕集效率η时,校正部14a输出在第一相关信息X1中与第一捕集效率η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的第二捕集效率η’,来作为将第一捕集效率η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的值。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作为与过滤器30的使用相关的基准值,使用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值(例如,根据MERV14等级的值,即捕集效率为75%以上)。校正部14a通过将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值与第二捕集效率η’进行比较,来进行与过滤器30的性能劣化相关的判断(例如,判断过滤器30是否满足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值)。
参照图3(a)~图4(b),说明在进行与过滤器30的性能劣化相关的判断时,不使用在实地取得的第一捕集效率η,而使用校正第一捕集效率η而得到的第二捕集效率η’的理由。
图3(a)表示存在于实地的第一微粒(大气粉尘)的粒径分布的一例。图3(b)表示在ASHRAE52.2标准中使用的第二微粒的粒径分布。如图3(a)及图3(b)所示,本申请发明人调查了存在于实地的第一微粒(大气粉尘)的粒径分布和ASHRAE52.2标准中使用的第二微粒(KCl微粒)的粒径分布。与第二微粒相比,在第一微粒中具有较小的平均粒径(0.35μm及0.47μm)的微粒所占的比例较多。由此能够推测:在使用同一过滤器30的情况下,第二微粒的捕集效率高于第一微粒。也就是说,能够推测:在使用同一过滤器30的情况下,与实地的第一捕集效率η相比,ASHRAE52.2标准的条件下的第二捕集效率η’的捕集效率更高。根据上述推测,本申请发明人得到如下见解:即使将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值与实地的第一捕集效率η进行比较,也难以准确地进行与过滤器30的性能劣化相关的判断。
在图4(a)中,曲线V表示实验结果,示出按照微粒的各平均粒径表示存在于实地的第一微粒(大气粉尘)的第一捕集效率。曲线W表示实验结果,示出按照氯化钾的各平均粒径表示ASHRAE52.2标准中使用的第二微粒(KCl微粒)的第二捕集效率。
如曲线V及曲线W所示,第一微粒和第二微粒即使平均粒径相同,过滤器30的捕集效率也不同。具体而言,即使平均粒径相同,第二微粒的第二捕集效率(参照曲线W)也高于第一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参照曲线V)。也就是说,即使平均粒径相同,若捕集的微粒种类不同,则过滤器30的捕集效率也不同。由此,本申请发明人得到如下见解:即使将捕集KCl微粒的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值与捕集大气粉尘的实地的第一捕集效率η进行比较,也难以准确地进行与过滤器30的性能劣化相关的判断。
图4(b)表示使用同一过滤器30时的、实地的第一微粒(大气粉尘)的第一捕集效率和ASHRAE52.2标准的条件下的第二微粒(KCl微粒)的第二捕集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捕集效率和第二捕集效率分别表示平均粒径为0.3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微粒的捕集效率。如图3(a)所示,即使使用同一过滤器30,在实地和ASHRAE52.2标准的条件下,捕集效率不同。第一捕集效率为0.61,而第二捕集效率为0.79。
据此,尽管使用了同一过滤器30,但第一捕集效率0.61不满足作为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之一例的MERV14即捕集效率75%以上,与此相对,第二捕集效率0.79满足MERV14即捕集效率75%以上。因此,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在对过滤器30是否满足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进行判断时,即使直接使用实地的第一捕集效率0.61,由于与ASHRAE52.2标准下的第二捕集效率0.79之间存在差距,因此也无法准确地进行判断。
因此,如图2所示,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了如下方案:在对过滤器30是否满足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进行判断时,将实地的第一捕集效率η校正为ASHRAE52.2标准的条件下的捕集效率即第二捕集效率η’,并将第二捕集效率η’与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进行比较。
-控制装置14的工作的第一例-
参照图1、图2及图5,对在判断过滤器30是否满足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时的控制装置14的工作的第一例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控制装置14的工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1及图5所示,在步骤S1中,取得部11取得表示实地的过滤器30的第一捕集效率η的信息。
在步骤S2中,校正部14a根据第一相关信息X1(参照图2)将第一捕集效率η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η’。具体而言,校正部14a将在第一相关信息X1中与第一捕集效率η对应的第二捕集效率η’作为第一捕集效率η的校正值输出。
在步骤S3中,判断部14b将第二捕集效率η’与存储在存储部13中的阈值Y进行比较。并且,判断部14b进行判断第二捕集效率η’是否在阈值Y以上的判断处理。
阈值Y是基于与过滤器30的使用相关的基准值而设定的数值。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与过滤器30的使用相关的基准值为MERV14即捕集效率75%以上,MERV14为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值之一例。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阈值Y例如设定为比MERV14的捕集效率的下限值即75%还大的值(例如捕集效率80%)、或者与下限值75%相同的值(捕集效率75%)。
在判断部14b判断出第二捕集效率η’在阈值Y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中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4。
在判断部14b判断出第二捕集效率η’不在阈值Y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中为“NO”),处理转移到步骤S5。
在步骤S4中,判断部14b进行设置在实地的过滤器30满足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的判断(OK判断)。换句话说,判断部14b进行可以继续使用设置在实地的过滤器30的判断。当步骤S4所示的处理结束时,第一工作结束。
在步骤S5中,判断部14b进行设置在实地的过滤器30不满足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或者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不满足ASHRAE52.2标准下的基准的判断(NG判断)。换句话说,判断部14b进行最好更换设置在实地的过滤器30的判断。
在步骤S6中,控制部14c通过使通知部12工作来通知规定的信息。规定信息例如包括催促信息,该催促信息对过滤器30的更换进行催促。用户、维修人员等通过确认由通知部12进行的规定信息的通知,能够识别过滤器30的更换时期。当步骤S6所示的处理结束时,第一工作结束。
-控制装置14的工作的第二例-
参照图1、图6及图7,对控制装置14的工作的第二例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控制装置14的工作的第二例的流程图。
以下,主要说明与图5所示的控制装置14的工作的第一例不同的点。
如图1和图6所示,与第一例同样地进行步骤S1至步骤S5所示的处理。当步骤S5所示的处理结束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7。
在步骤S7中,控制部14c根据步骤S3所示的判断处理的结果,对送风部20的工作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当在步骤S3中判断出第二捕集效率η’不在阈值Y以上时,控制部14c将用以增加送风部20的风量的指令信号发送给空气净化装置2。增加送风部20的风量是指,例如使送风部20所包含的马达的转速比当前(判断部14b进行了判断处理的时刻)的转速更高。当步骤S7所示的处理结束时,第二工作结束。
参照图7,对在步骤S7中控制部14c增加送风部20的风量的理由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在设置有过滤器30的空间(室内)中,每一小时的空气在室内的循环次数与对室内的大气粉尘(第一微粒)的一小时的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表示线L1~线L6。线L1~线L6的大气粉尘的捕集效率分别设定为恒定。线L1~线L6的捕集效率按照线L1~线L6的顺序降低。例如,与线L4相比,线L5的捕集效率更低。例如,线L4的捕集效率为40%,线L5的捕集效率为30%。在该情况下,若将空气的循环次数设定为相同次数(换句话说,将送风部20的风量设定为相同风量),则线L5的大气粉尘的去除率(一小时的去除率)比线L4的大气粉尘的去除率低(参照图7的坐标L41及坐标L51)。因此,例如即使因过滤器30的劣化,捕集效率低于所希望的值(例如,线L4所示的40%),通过增加送风部20的风量来增加空气的循环次数,也能够抑制大气粉尘的去除率的降低。例如,在捕集效率从线L4所示的40%且空气的循环次数为五次的状态起下降到线L5所示的30%的情况下,若增加送风部20的风量而使空气的循环次数增加到七次,则能够确保过滤器30对大气粉尘的去除率为与捕集效率达到40%时相同程度的小(去除率92%)。
因此,从即使第二捕集效率η’小于阈值Y,也确保过滤器30对大气粉尘的去除率在与第二捕集效率η’大于等于阈值Y时相同程度的大小的观点出发,在图6所示的步骤S7中,控制部14c进行增加送风部20的风量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所示的控制装置14的工作的第二例中,也可以进一步进行第一例所示的通知部12的通知处理(参照图5的步骤S6)。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以上,如参照图1至图7所说明的那样,校正部14a基于作为校正数据X的一例的第一相关信息X1,将取得部11所取得的第一捕集效率η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η’。这样一来,能够将实地的过滤器30的第一捕集效率η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η’,其中,对于第二捕集效率η’设定了如ASHRAE标准那样的与过滤器30的使用相关的基准值。其结果是,判断部14b能够高精度地判断在实地使用的过滤器30是否满足基于ASHRAE标准下的基准值所设定的阈值Y。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及图8,对图1所示的校正数据X的第二例进行说明。
校正数据X的第二例表示第二捕集效率相对于过滤器30对试验微粒的捕集效率的比率Z(相关信息)。试验微粒表示被推测为存在于实地的第一微粒、或在所述实地测量到的第一微粒。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试验微粒为大气粉尘。
以下,参照图8,对作为校正数据X的第二例的比率Z进行具体说明。图8是表示过滤器30对第一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与过滤器30对第二微粒的第二捕集效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8表示第一捕集效率ηα和第二捕集效率ηα’。第一捕集效率ηα表示使用过滤器30在实地测量到的捕集效率。第二捕集效率ηα’表示使用实地的捕集效率为第一捕集效率ηα的过滤器30,在ASHRAE52.2标准的条件下测量到的捕集效率。使用下述的数学式1计算比率Z。
[数学式1]
Z=ηα’/ηα
对使用比率Z计算第二捕集效率的步骤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5及图6所示的步骤S1中,取得部11取得表示实地的过滤器30的第一捕集效率η的信息。在步骤S2中,校正部14a计算第一捕集效率η与比率Z之乘积作为第二捕集效率η’(第二捕集效率η’=第一捕集效率η×比率Z)。然后,使用第二捕集效率η’(=第一捕集效率η×比率Z)进行步骤S3以后的处理(参照图5及图6)。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以上,如参照图1及图8所说明的那样,只要将比率Z计算出,则能够将第一捕集效率η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η’,因此能够容易地校正第一捕集效率η。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及图9至图12,对图1所示的校正数据X的第三例进行说明。
如图9至图12所示,在第三例中,校正数据X包括第二相关信息X2、对应信息X3、第一校正信息X31以及第一关系信息X4。
图9表示第二相关信息X2。第二相关信息X2表示第一捕集效率与变更捕集效率ηd’之间的相关关系。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二相关信息X2表示第一微粒的各构成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ηd(d=1,2,3....)与变更捕集效率ηd’之间的相关关系。构成微粒是将构成第一微粒的多种微粒基于平均粒径划分为多种的微粒。变更捕集效率ηd’是将取得第一捕集效率ηd时的风速变更为与取得第二捕集效率时的风速相同的大小时的第一捕集效率ηd的校正值。风速表示流过过滤器30的空气的速度。第二相关信息X2是着眼于实地的风速(取得第一捕集效率ηd时的风速)与ASHRAE52.2标准的条件下的风速(取得第二捕集效率时的风速)的不同而产生的第一捕集效率ηd与第二捕集效率之间的差距而设定的信息。
以下,有时将实地的风速记载为实地风速,将ASHRAE52.2标准的条件下的风速记载为标准风速。
如图9所示,第二相关信息X2包括线X21~线X24。线X21表示实地风速Va与标准风速V相同时的第一捕集效率ηd与变更捕集效率ηd’之间的相关关系。线X22、X23表示实地风速Vb、Vc比标准风速V快时的第一捕集效率ηd与变更捕集效率ηd’之间的相关关系。线X24、X25表示实地风速Vd、Ve比标准风速V慢时的第一捕集效率ηd与变更捕集效率ηd’之间的相关关系。
如图10所示,对应信息X3是将构成微粒的平均粒径hd与规定的校正系数kd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而得到的信息。校正系数kd是着眼于存在于实地的第一微粒(大气粉尘)和ASHRAE52.2标准中使用的第二微粒(氯化钾微粒)的种类不同而产生的第一捕集效率ηd与第二捕集效率之间的差距(参照图4(a))而设定的系数。校正系数kd用于将第一捕集效率ηd校正为以ASHRAE52.2标准中使用的第二微粒作为捕集对象时的值。
如图12所示,第一关系信息X4为表示第二捕集效率η’与多种构成微粒各自的第一修正捕集效率ηd”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式。
对使用第二相关信息X2、对应信息X3以及第一关系信息X4来计算第二捕集效率η’的步骤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在图5及图6所示的步骤S1中,取得部11取得表示实地的过滤器30的第一捕集效率η的信息。如图9所示,此时,取得部11取得第一微粒的每个构成微粒(每个粒径分布)的第一捕集效率ηd。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取得部11取得平均粒径h1的构成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η1、平均粒径h2的构成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η2、平均粒径h3的构成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η3、以及平均粒径h4的构成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η4。
在步骤S1中,取得部11还取得表示实地风速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校正系统1包括用于测量实地风速的风速计(未图示)。风速计与取得部11能够通信地连接。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风速计测量实地风速Vd,取得部11取得表示实地风速Vd的信息。
在步骤S2中,根据取得部11所取得的表示实地风速Vd的信息(风速信息)和校正数据X(第二相关信息X2、对应信息X3、第一校正信息X31以及第一关系信息X4),将第一捕集效率ηd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η’。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校正部14a确认到取得部11所取得的实地风速Vd时,在图9所示的第二相关信息X2中选择与实地风速Vd对应的线X24。校正部14a输出在线X24上与第一捕集效率ηd对应的变更捕集效率ηd’。变更捕集效率ηd’是考虑实地风速Vd与ASHRAE52.2标准的标准风速之间的差异,将第一捕集效率ηd变更为标准风速的空气流过过滤器30时的值而得到的值。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校正部14a输出在线X24上与第一捕集效率η1对应的变更捕集效率η1'、与第一捕集效率η2对应的变更捕集效率η2’、与第一捕集效率η3对应的变更捕集效率η3’、以及与第一捕集效率η4对应的变更捕集效率η4’。
校正部14a根据图10所示的对应信息X3,对于每个构成微粒输出校正系数kd(d=1、2、3....)。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校正部14a对平均粒径h1的构成微粒输出校正系数k1,对平均粒径h2的构成微粒输出校正系数k2,对平均粒径h3的构成微粒输出校正系数k3,对平均粒径h4的构成微粒输出校正系数k4。
图11表示第一校正信息X31。在第一校正信息X31中,将图10所示的校正系数kd与图9所示的变更捕集效率ηd’之乘积作为第一修正捕集效率ηd”输出。第一修正捕集效率ηd”是考虑实地与ASHRAE52.2标准之间的微粒种类的差异,将变更捕集效率ηd’修正为利用过滤器30捕集ASHRAE52.2标准的微粒(氯化钾微粒)时的值而得到的值。校正部14a使用第一校正信息X31,对于每个构成微粒输出第一修正捕集效率ηd”。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第一修正捕集效率η1”(=k1×η1’)、η2”(=k2×η2’)、η3”(=k3×η3’)、以及η4”(=k4×η4’)输出。
校正部14a将第一修正捕集效率ηd”代入到图12所示的第一关系信息X4中。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关系信息X4中,d为1~4范围的值(d=1、2,3,4),n为4(n=4),代入第一修正捕集效率η1”~η4”。其结果是,输出第二捕集效率η’。然后,使用第二捕集效率η’进行步骤S3以后的处理(参照图5及图6),该第二捕集效率η’是使用图12所示的第一关系信息X4计算出的。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捕集效率ηd适用图9所示的第二相关信息X2、和图10所示的对应信息X3的校正系数kd。这样一来,第一捕集效率ηd被校正为第一修正捕集效率ηd”(参照图12)。第一修正捕集效率ηd”是考虑了实地与ASHRAE52.2标准之间的风速的差异和微粒的种类的差异的值。此外,使用每个构成微粒的第一修正捕集效率ηd”和第一关系信息X4,输出第二捕集效率η’。因此,使用图12所示的第一关系信息X4输出的第二捕集效率η’是考虑了实地与ASHRAE52.2标准之间的风速的差异、微粒的种类的差异、以及第一微粒的构成微粒的粒径分布的值。这样一来,能够高精度地输出第二捕集效率η’。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9以及图13,对图1所示的校正数据X的第四例进行说明。
如图9及图13所示,在第四例中,校正数据X包括第二相关信息X2和第三相关信息X5。
如图13所示,第三相关信息X5表示变更捕集效率与第二捕集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相关信息X5例如通过在将实地的风速设定为ASHRAE 52.2标准的标准风速的状态下,使用同一过滤器30进行以下各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而创建,所述实验为:在实地测量第一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的实验;以及在ASHRAE52.2标准的条件下测量第二微粒的第二捕集效率的实验。
对使用第二相关信息X2和第三相关信息X5来计算第二捕集效率的步骤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在图5及图6所示的步骤S1中,取得部11取得表示实地的过滤器30的第一捕集效率η的信息。在步骤S1中,取得部11还取得表示实地风速Vd的信息。
在步骤S2中,校正部14a在图9所示的第二相关信息X2中选择与实地风速Vd对应的线X24。校正部14a输出在线X24上与取得部11所取得的第一捕集效率η对应的变更捕集效率ηx。
校正部14a输出在图13所示的第三相关信息X5上与变更捕集效率ηx对应的第二捕集效率η1'。然后,使用第二捕集效率η1’进行步骤S3以后的处理(参照图5及图6)。
-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四例中,使用第二相关信息X2和第三相关信息X5输出的第二捕集效率η1’是考虑了实地与ASHRAE52.2标准之间的风速差异的值。这样一来,能够提高第二捕集效率η1’的精度。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11、图14以及图15,对图1所示的校正数据X的第五例进行说明。
如图2、图11、图14以及图15所示,在第五例中,校正数据X包括对应信息X3、第二校正信息X32以及第二关系信息X6。
如图15所示,第二关系信息X6是表示第二捕集效率η’与多种构成微粒各自的第一捕集效率ηd(d=1、2、3....)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式。
说明使用对应信息X3、第二校正信息X32以及第二关系信息X6来计算第二捕集效率的步骤的具体例。
在步骤S1中,与第三例同样地,取得部11取得第一微粒的每个构成微粒(每个粒径分布)的第一捕集效率nd。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取得部11取得平均粒径h1的构成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η1、平均粒径h2的构成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η2、平均粒径h3的构成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η3、以及平均粒径h4的构成微粒的第一捕集效率η4。
在步骤S2中,校正部14a根据对应信息X3(参照图10)输出每个构成微粒的校正系数k1~k4。校正部14a使用第二校正信息X32(参照图14),输出第二修正捕集效率ηd”’。第二修正捕集效率ηd”’为图10所示的校正系数kd(k1~k4)与第一捕集效率ηd(η1~η4)之乘积。第二修正捕集效率ηd”’是考虑实地与ASHRAE52.2标准之间的微粒种类的不同,将第一捕集效率ηd校正为利用过滤器30捕集ASHRAE52.2标准的微粒时的值而得到的值。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输出第二修正捕集效率η1”’~η4”’。校正部14a通过将第二修正捕集效率ηd”’(η1”’~η4”’)代入图15所示的第二关系信息X6,来输出第二捕集效率η’。然后,使用第二捕集效率η’进行步骤S3以后的处理(参照图5及图6)。
-第五实施方式的效果-
使用图15所示的第二关系信息X6输出的第二捕集效率η’是考虑了实地与ASHRAE52.2标准之间的微粒种类的差异、以及第一微粒的构成微粒的粒径分布的值。这样一来,能够提高第二捕集效率η’的精度。
以上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其形态和具体情况进行各种改变(例如,下述(1))。只要不影响本公开的对象的功能,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适当地进行组合和替换。
(1)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中,校正系统1进行第一校正处理,该第一校正处理将实地的过滤器30对第一微粒的捕集效率校正为被标准所规定的第二微粒的捕集效率,在该标准中设定了与过滤器30的使用相关的基准值(作为基准的捕集效率)。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校正系统1也可以进行第二校正处理。在第二校正处理中,以与进行第一校正处理时相反的顺序来进行运算处理。
在第二校正处理中,第一微粒相当于第一校正处理的第二微粒,成为规定标准的微粒(被标准所规定的微粒,在该标准中设定了与过滤器30的使用相关的基准值)。规定标准的微粒例如为在ASHRAE52.2标准中使用的微粒。在第二校正处理中,第二微粒相当于第一校正处理的第一微粒,成为在实地被过滤器30捕集的微粒。也就是说,第二校正处理中的第二微粒的捕集效率(第二捕集效率)与第一校正处理中的第一微粒的捕集效率(第一捕集效率)含义相同,第二校正处理中的第一微粒的捕集效率(第一捕集效率)与第一校正处理中的第二微粒的捕集效率(第二捕集效率)含义相同。在第二校正处理中,校正系统1的控制装置14通过以与进行第一校正处理时相反的顺序来进行运算处理,将规定标准的第一微粒的捕集效率校正为在实地捕集的第二微粒的捕集效率。
-产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公开对于校正系统和校正方法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1 取得部
12 通知部
13 存储部
14a 校正部
14b 判断部
14c 控制部
20 送风部
30 过滤器
X 校正数据
X1 第一相关信息
X2 第二相关信息
X3 对应信息
X4 第一关系信息
X2 第三相关信息
X6 第二关系信息

Claims (12)

1.一种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系统包括取得部(11)、存储部(13)以及校正部(14a),
所述取得部(11)取得表示第一捕集效率的信息,所述第一捕集效率为过滤器(30)对第一微粒的捕集效率,
所述存储部(13)存储校正数据(X),所述校正数据(X)用于将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为所述过滤器(30)对第二微粒的捕集效率,
所述校正部(14a)基于所述校正数据(X)将所述取得部(11)所取得的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数据(X)包括第一相关信息(X1),所述第一相关信息(X1)表示所述第一捕集效率与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数据(X)包括第二捕集效率相对于所述过滤器(30)对试验微粒的捕集效率的相关信息,
所述试验微粒表示被推测为存在于实地的所述第一微粒、或在所述实地测量到的所述第一微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数据(X)包括第二捕集效率相对于所述过滤器(30)对试验微粒的捕集效率的相关信息,
所述试验微粒表示规定标准的所述第一微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11)还取得表示风速的风速信息,所述风速为流过所述过滤器(30)的空气的速度,
所述第一微粒包括平均粒径互不相同的多种构成微粒,
所述校正数据(X)包括第二相关信息(X2)、对应信息(X3)以及第一关系信息(X4),
所述第二相关信息(X2)表示所述第一捕集效率与变更捕集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所述变更捕集效率是将取得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时的所述风速变更为与取得所述第二捕集效率时的风速相同的大小时的所述第一捕集效率的校正值,
所述对应信息(X3)是将所述构成微粒的平均粒径与规定的校正系数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而得到的信息,
所述第一关系信息(X4)表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与第一修正捕集效率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一修正捕集效率是基于多种所述构成微粒各自的所述变更捕集效率和所述校正系数而输出的捕集效率,
所述校正部(14a)还基于所述取得部(11)所取得的所述风速信息,将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11)还取得表示风速的风速信息,所述风速为流过所述过滤器(30)的空气的速度,
所述校正数据(X)包括第二相关信息(X2)和第三相关信息(X5),
所述第二相关信息(X2)表示所述第一捕集效率与变更捕集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所述变更捕集效率是将取得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时的所述风速变更为与取得所述第二捕集效率时的风速相同的大小时的所述第一捕集效率的校正值,
所述第三相关信息(X5)表示所述变更捕集效率与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所述校正部(14a)还基于所述取得部(11)所取得的所述风速信息,将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粒包括平均粒径互不相同的多种构成微粒,
所述校正数据(X)包括对应信息(X3)和第二关系信息(X6),
所述对应信息(X3)是将所述构成微粒的平均粒径与规定的校正系数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而得到的信息,
所述第二关系信息(X6)表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与第二修正捕集效率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修正捕集效率是基于多种所述构成微粒各自的所述第一捕集效率和所述校正系数而输出的捕集效率。
8.根据权利要求1到3及5到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系统还包括判断部(14b),所述判断部(14b)进行判断通过校正所述第一捕集效率而输出的所述第二捕集效率是否小于规定的阈值的判断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系统还包括通知部(12),所述通知部(12)通知表示所述判断部(14b)判断所述第二捕集效率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系统还包括送风部(20)和控制部(14c),
所述送风部(20)向所述过滤器(30)输送空气,
所述控制部(14c)根据所述判断处理的结果来控制所述送风部(20)的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系统还包括送风部(20)和控制部(14c),
所述送风部(20)向所述过滤器(30)输送空气,
所述控制部(14c)根据所述判断处理的结果来控制所述送风部(20)的工作。
12.一种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方法包括取得工序和校正工序,
在所述取得工序中,取得表示第一捕集效率的信息,所述第一捕集效率为过滤器(30)对第一微粒的捕集效率,
在所述校正工序中,基于校正数据(X)将在所述取得工序中所取得的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第二捕集效率,所述校正数据(X)用于将所述第一捕集效率校正为所述第二捕集效率,所述第二捕集效率为所述过滤器(30)对第二微粒的捕集效率。
CN202180066534.2A 2020-09-29 2021-09-29 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 Active CN1162346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3743 2020-09-29
JP2020163743 2020-09-29
PCT/JP2021/035978 WO2022071438A1 (ja) 2020-09-29 2021-09-29 補正システム、及び補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4623A CN116234623A (zh) 2023-06-06
CN116234623B true CN116234623B (zh) 2024-03-08

Family

ID=80624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6534.2A Active CN116234623B (zh) 2020-09-29 2021-09-29 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33977A1 (zh)
EP (1) EP4202405A4 (zh)
JP (1) JP7007624B1 (zh)
CN (1) CN116234623B (zh)
WO (1) WO2022071438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85218A (ja) * 2012-10-23 2014-05-12 Shibata Scientific Technology Ltd 面体内環境測定装置及び面体内環境測定方法
DE102018125730A1 (de) * 2018-10-17 2020-04-23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Beladung eines Rußfilt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13711A (ja) 2007-03-06 2008-09-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US9664095B2 (en) * 2014-04-01 2017-05-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eak detection at a particulate filter
US11607635B2 (en) * 2016-08-08 2023-03-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ir filter condition sensing
CN107998760B (zh) * 2017-12-05 2020-06-02 北京晶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组合式过滤器使用情况的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1551478B (zh) * 2020-05-13 2023-01-10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亚微米级液固分离体系过滤精度和效率的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85218A (ja) * 2012-10-23 2014-05-12 Shibata Scientific Technology Ltd 面体内環境測定装置及び面体内環境測定方法
DE102018125730A1 (de) * 2018-10-17 2020-04-23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Beladung eines Rußfilt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02405A1 (en) 2023-06-28
CN116234623A (zh) 2023-06-06
EP4202405A4 (en) 2024-02-28
US20230233977A1 (en) 2023-07-27
JP7007624B1 (ja) 2022-01-24
WO2022071438A1 (ja) 2022-04-07
JP2022056420A (ja)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73679A1 (en) Sensor array environment for an air handling unit
CN109074066B (zh) 优化过滤器寿命周期的方法和监测通风系统的系统
WO2017122292A1 (ja) 運転状態分類装置
KR20170122043A (ko) 실시간 실내 공기질 이상치 제거 방법 및 장치
CN111482024A (zh) 空气净化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1203500B1 (ko) 지하 실내 공기질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지하 실내 공기질 제어 시스템
CN116234623B (zh) 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
CN113906259A (zh) 用于检测颗粒过滤器的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CN114341896A (zh) 用于检测过滤器脏污程度的系统和方法
JP2018176111A (ja) 送風装置
JP6960192B1 (ja) フィルターの目詰まりを推定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1874008B2 (en) HVAC system discomfort index and display
JP2015219695A (ja) 異常検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033875A (zh) 一种滤网更换检测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1903B (zh) 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21072B (zh) 一种矿用除尘器的过滤格栅更换确定方法及系统
JP2022055993A (ja) 性能推定システム、及び性能推定方法
US2022013693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ystem, production facilit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roducts, and recording medium
EP3502818A1 (en) Operational status classification device
EP4109006A1 (en) Indoor air quality monitor
JP4354496B2 (ja) トラヒックリープ検出装置及びトラヒックリープ検出方法
US20210079925A1 (en)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JP4199061B2 (ja) 通信測定装置
CN117563775A (zh) 在线监控方法及油烟处理设备
JPH07287794A (ja) プラント状態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