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1936A - 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1936A
CN116221936A CN202310210894.6A CN202310210894A CN116221936A CN 116221936 A CN116221936 A CN 116221936A CN 202310210894 A CN202310210894 A CN 202310210894A CN 116221936 A CN116221936 A CN 116221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service area
personnel
target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108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21936B (zh
Inventor
邵晓亮
温雪英
刘叶敏
刘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23102108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19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1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1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21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1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9/00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e.g. air curt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领域,其中包括:分别对室内的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其中,不同占据场景对应不同的送风模式;若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本申请能够针对室内人员的不同占据场景,给出有效的送风措施。

Description

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通风气流组织主要营造整个房间或房间内整个工作区内的热舒适环境,不同位置或区域营造的热环境参数近似均匀一致,但上述方式忽视了不同人员对热环境参数的不同喜好,有必要创造不同区域个性化的热环境。个性化通风方式通过在每个人员工位附近布置个性化送风末端可实现对每个工位的个性化微环境调节,但个性化送风末端较小,仅会引起送风能吹到的人体局部小区域或部位的局部冷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热感觉相比,差异显著,且个性化通风需要结合背景通风空调同时使用,才能承担全部的室内热湿负荷。实际中,人员在房间内的位置是动态变化的,人员可能在工位工作,也可能离开工位区域,或有人从外部刚刚进入房间,不同人员占据场景下,人员的活动状态不同,对周围区域热环境的舒适性需求也不同,现有通风方式送风模式较为单一,应对多变人员场景的送风保障效果不足,有必要根据人员的实时位置探索有针对性的高效通风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主要在于能够针对室内人员的不同占据场景,给出有效的送风措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包括:
分别对室内的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其中,在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的界面顶部安装有空气幕;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
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其中,不同占据场景对应不同的送风模式;
若未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获取基础送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基础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若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分别对室内的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其中,在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的界面顶部安装有空气幕;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其中,不同占据场景对应不同的送风模式;
送风单元,用于若未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获取基础送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基础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送风单元,用于若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分别对室内的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其中,在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的界面顶部安装有空气幕;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
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其中,不同占据场景对应不同的送风模式;
若未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获取基础送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基础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若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分别对室内的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其中,在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的界面顶部安装有空气幕;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
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其中,不同占据场景对应不同的送风模式;
若未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获取基础送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基础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若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本发明实施例的创新点包括:
1、通过采集室内人员的位置信息,智能识别室内人员的占据场景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2、根据室内人员的不同占据场景,采用相应的送风模式,给出有效的送风措施,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分别对室内的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其中,在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的界面顶部安装有空气幕,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接着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其中,不同占据场景对应不同的送风模式,若未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获取基础送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基础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若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由此可知,本发明通过采集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的人员位置信息,能够确定室内人员当前对应的占据场景,并采用与该占据场景相匹配的送风模式进行室内送风,从而能够针对不同占据场景给出有效送风措施,满足室内人员的个性化热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送风末端系统的调控设备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送风模式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送风模式(人员追踪功能关闭)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送风模式(人员追踪功能开启)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送风模式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角度调节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的送风方式无法针对室内人员的不同占据场景,给出有效的送风措施。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分别对室内的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
其中,第一服务区域为人员流动性小、人员停留时间较长的重点服务区域,第二服务区域为人员流动性大、人员停留时间短的非重点服务区域,例如,将办公室内的工位区域划分为第一服务区域,将办公室内的会客区域或者其他活动区域划分为第二服务区域。与此同时,如图2所示,第一服务区域顶部安装有可满足人员需求、营造高空气质量的第一送风口,该第一送风口为单层百叶,单层百叶的面积要大于人员在地面的投影面积,以便更均匀地保障人员的个性化热环境;第二服务区域顶部安装有满足区域均匀热环境的第二送风口,该第二送风口为双层百叶,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均可以实现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的调节,第二送风口还支持人员追踪功能,回风口分别位于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的侧壁底部中央。此外,在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的界面顶部还安装有空气幕,通过该空气幕能够创造必要的区域间空气隔离屏障,有利于扩大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的热环境差异。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适用于分区多模式送风的场景。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能够进行分区多模式送风的装置或者设备,如数据控制平台。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为了监测室内人员的位置信息,分别在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内布置人员位置传感器,第一服务区域的人员位置传感器具体可以安装在工位座椅附近,安装后的人员位置传感器可以分别对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并将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和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上传至数据控制平台,该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中包括室内人员在第一服务区域或者第二服务区域的位置信息。由此数据控制平台根据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和第二服务区域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能够分别确定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是否有人,以及在有人的情况下室内人员所在的具体位置。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
其中,目标占据场景具体可以为第一占据场景、第二占据场景和第三占据场景中的任意一种场景,第一占据场景为第一服务区域存在人员,第二服务区域不存在人员;第二占据场景为第一服务区域不存在人员,第二服务区域存在人员,第二占据场景还可以具体细化为两种情况,一是人员一直在室内处于稳定的热状态,二是人员刚从外部进入到第二服务区域处于不稳定的热状态;第三占据场景为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均存在人员。
由于人员在通风室内的位置是多变的,因此会存在不同的占据场景,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可能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划分出多个占据场景,即第一占据场景、第二占据场景和第三占据场景。在判定目标占据场景具体属于哪种占据场景时,步骤102具体包括:若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有人,且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无人,则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一占据场景;若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无人,且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有人,则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二占据场景;若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有人,且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有人,则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三占据场景。
步骤103、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
其中,目标送风模式可以为第一送风模式、第二送风模式和第三送风模式中的任意一种送风模式。
为了能够针对不同占据场景,给出有效送风措施,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多种送风模式,不同占据场景对应的送风模式不同。具体地,当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一占据场景时,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当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二占据场景时,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当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三占据场景时,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
其中,在第一送风模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口开启,可以独立调节第一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满足人员的个性化需求,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口的送风方向维持在最低挡位对应的角度,其送风方向可以使得送风在到达人员占据区域前充分衰减,从而维持微暖的区域热环境,实现节能;在第二送风模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口关闭,风量全部转移至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二风口,可以独立调节第二风口对应的送风方向和送风速度,以满足第二服务区域人员一定程度的变化热需求,此外,在第二送风模式中送风方向的调节还支持人员追踪功能,如图5所示,当人员刚从外部进入室内处于不稳定的热状态时,送风角度可以根据人员的位置实时调整;在第三送风模式中,如图6所示,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口和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口均开启,可以同时调节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的送风方向和送风速度,以实现对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的同时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模式中,室内人员均可以通过热需求信息选择是否开启空气幕,空气幕的开启能够实现服务区域间热量和污染物传递的屏障功能,空气幕的开启将使得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热量交换大大降低,同时能够阻止污染物的横向传播,人员一旦产生相应的功能需求,便可以开启空气幕,空气幕还可以在送风模式关闭的情况下单独开启,以达到隔离作用。
步骤104、若未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获取基础送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基础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其中,可以通过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布置的信息采集面板采集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该热需求信息包括送风方向、送风速度、送风温度、是否开启空气幕、是否开启人员追踪功能等送风参数。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在目标送风模式下,调节第一送风口和/或第二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时,如果室内人员在信息采集面板中未填写热需求信息,则可以根据基础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其中,基础送风参数包括基础送风方向、基础送风速度和基础送风温度,上述参数可以预先设定好,基础送风方向具体可以配置为最低挡对应的送风角度,如30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室内人员不仅可以通过信息采集面板输入自己的热需求信息,还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输入自己的热需求信息。
步骤105、若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在目标送风模式下,调节第一送风口和/或第二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时,如果室内人员在信息采集面板中填写了热需求信息,则可以根据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调整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进行室内送风。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送风方向,可以根据叶片与房间顶部的角度,划分出多个挡位,该多个挡位可以预先存储于数据控制平台中,其中,多个挡位中的最低挡对应的叶片角度最小,当角度为0时,叶片与房间顶部平行,此时风口关闭。室内人员可以直接在信息采集面板上选择相应的送风挡位,数据控制平台根据该送风挡位,便可以确定叶片角度,即送风方向。
对于本公开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当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送风模式,分别开启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口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口;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进行室内送风;根据最低挡位对应的送风角度,控制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送风方向;若所述热需求信息中的隔离功能开启,则开启所述空气幕。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进行室内送风,包括:根据所述送风参数,控制所述第一送风口连接的方向控制电机,调整所述单层百叶的角度,以调整所述送风方向;根据所述送风参数,控制所述第一送风口所对应的变频器改变二次风机的频率,以调整所述送风速度。其中,所述第一送风口为单层百叶。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送风模式中,第二送风口的送风方向需要维持在可调送风挡位的最低挡,因为房间内热源会使第二服务区域空间被持续加热,第二送风口开启但只需实现第二服务区域的基本热环境保障,应对可能的人员变动。
例如,假设空调热湿处理的送风温度为18℃,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的百叶初始角度为30°,第一送风口的送风方向有五个挡位,角度调节范围在30°~90°,每个挡位差为15°;第二送风口的送风速度有六个挡位,可变频二次风机使送风速度可调节范围在0.5~3m/s,每个挡位在原有速度上增大或降低0.5m/s,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房间温度随送风速度增大而降低。当前人员只位于第一服务区域,人员位置传感器感应到第一服务区域有人,第二服务区域没人,并将感知信号传递给数据控制平台,经数据控制平台分析确定室内人员处于第一占据场景,因此开启第一送风模式。由于人员在需求面板选择需求百叶角度为60°,因此数据控制平台在接收到热需求信息后通过方向控制电机步进式调节百叶角度至60°,如果人员需求未被满足,在需求面板再次选择需求百叶角度为90°,数据控制平台接收到热需求信息后会步进式调节百叶角度至90°。进一步地,如果人员在需求面板中选择送风速度为1m/s,数据控制平台在接收到热需求信息后通过变频器调节二次风机频率使送风速度达到1m/s。与此同时,第二风口的百叶角度维持在30°,由于人员需求被满足,因此调控结束。
上述调控结束后营造的空间热环境不仅满足了人员个性化需求,同时由于合理考虑了房间内的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匹配,因此能够避免形成第二服务区域内差异过大的热环境。
进一步地,当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包括:基于所述第二送风模式,关闭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口,开启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口;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进行室内送风;若所述热需求信息中的隔离功能开启,则开启所述空气幕。其中,所述第二风口为双层百叶,所述双层百叶包括上层百叶和下层百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进行室内送风,包括:若所述热需求信息中的人员追踪功能关闭,则将所述上层百叶的角度固定为预设角度,并根据所述送风参数,控制所述第二送风口连接的方向控制电机,调整所述下层百叶的角度,以调整送风方向;若所述热需求信息中的人员追踪功能开启,则根据所述第二服务区域中的人员位置信息和所述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上层百叶的角度和所述下层百叶的角度,以调整送风方向;根据所述送风参数,控制所述第二送风口所对应的变频器改变二次风机的频率,以调整所述送风速度。其中,预设角度可以设置为90度。
具体地,当人员刚进入室内时,会存在过渡状态的短时热需求,人员位置传感器在感应到人员位置后,可以利用人员位置信息,分别调整上层百叶和下层百叶的角度,以将送风方向对准人员的位置,在最快时间内满足人员热舒适性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服务区域中的人员位置信息和所述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上层百叶的角度和所述下层百叶的角度,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服务区域中的人员位置信息,分别确定第一横向距离和第二横向距离,其中,所述上层百叶的叶片长度方向与所述下层百叶的叶片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横向距离为所述第二风口沿上层百叶叶片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与人员在上层百叶布置平面投影点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横向距离为所述第二风口沿下层百叶叶片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与人员在下层百叶布置平面投影点的垂直距离;根据所述送风参数,确定人员需求的送风速度;根据所述上层百叶和所述下层百叶对应的矩形风口的长度信息和宽度信息,计算风口当量直径;获取人员位置处的环境温度,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基准送风温度,计算出口断面温差;基于所述第一横向距离、所述需求的送风速度、所述风口当量直径和所述出口断面温差,计算并调整所述上层百叶的角度;基于所述第二横向距离、所述需求的送风速度、所述风口当量直径和所述出口断面温差,计算并调整所述下层百叶的角度。
具体地,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射流轴心无因次轨迹方程,能够计算上层百叶的角度,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4112653530000121
其中,a为紊流系数,百叶风口通常取0.2,x1为第一横向距离,v0为送风速度,r1为风口当量直径,
Figure BDA0004112653530000122
a1、b1为上层百叶对应的矩形风口的长度信息和宽度信息,g为重力加速度,ΔT0为出口断面温差(ΔT0=T0-Te+273.15),T0为基准送风温度,Te为人员位置处的环境温度,O点为人员头部位置。
进一步地,还能够计算下层百叶的角度,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4112653530000123
其中,a为紊流系数,百叶风口通常取0.2,x2为第二横向距离,v0为送风速度,r2为风口当量直径,
Figure BDA0004112653530000131
a2、b2为下层百叶对应的矩形风口的长度信息和宽度信息,g为重力加速度,ΔT0为出口断面温差(ΔT0=T0-Te+273.15),T0为基准送风温度,Te为人员位置处的环境温度,O点为人员头部位置。
进一步地,当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包括:基于所述第三送风模式,分别开启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口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口;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及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送风模式中,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的各自调节过程同第一送风模式和第二送风模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通过采集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的人员位置信息,能够确定室内人员当前对应的占据场景,并采用与该占据场景相匹配的送风模式进行室内送风,从而能够针对不同占据场景给出有效送风措施,满足室内人员的个性化热需求。
进一步地,作为图1的具体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装置,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采集单元21、第一确定单元22、第二确定单元23和送风单元24。
所述采集单元21,可以用于分别对室内的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其中,在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的界面顶部安装有空气幕。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22,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23,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其中,不同占据场景对应不同的送风模式。
所述送风单元24,可以用于若未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获取基础送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基础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所述送风单元24,还可以用于若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22,可以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有人,且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无人,则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一占据场景;若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无人,且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有人,则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二占据场景;若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有人,且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有人,则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三占据场景。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23,可以具体用于当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一占据场景时,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当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二占据场景时,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当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三占据场景时,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当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时,所述送风单元24,包括:开启和关闭模块、调整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开启和关闭模块,可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送风模式,分别开启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口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口。
所述调整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进行室内送风。
所述控制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最低挡位对应的送风角度,控制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送风方向。
所述开启和关闭模块,还可以用于若所述热需求信息中的隔离功能开启,则开启所述空气幕。
进一步地,当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时,所述开启和关闭模块,还可以用于基于所述第二送风模式,关闭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口,开启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口。
所述调整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进行室内送风。
所述开启和关闭模块,还可以用于若所述热需求信息中的隔离功能开启,则开启所述空气幕。
进一步地,当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所述开启和关闭模块,还可以用于基于所述第三送风模式,分别开启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口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口。
所述调整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及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风向调整子模块和风速调整子模块。
所述风向调整子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送风参数,控制所述第一送风口连接的方向控制电机,调整所述单层百叶的角度,以调整所述送风方向。
所述风速调整子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送风参数,控制所述第一送风口所对应的变频器改变二次风机的频率,以调整所述送风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风向调整子模块,还可以用于若所述热需求信息中的人员追踪功能关闭,则将所述上层百叶的角度固定为预设角度,并根据所述送风参数,控制所述第二送风口连接的方向控制电机,调整所述下层百叶的角度,以调整送风方向。
所述风向调整子模块,还可以用于若所述热需求信息中的人员追踪功能开启,则根据所述第二服务区域中的人员位置信息和所述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上层百叶的角度和所述下层百叶的角度,以调整送风方向。
所述风速调整子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送风参数,控制所述第二送风口所对应的变频器改变二次风机的频率,以调整所述送风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风向调整子模块,可以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服务区域中的人员位置信息,分别确定第一横向距离和第二横向距离,其中,所述上层百叶的叶片长度方向与所述下层百叶的叶片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横向距离为所述第二风口沿上层百叶叶片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与人员在上层百叶布置平面投影点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横向距离为所述第二风口沿下层百叶叶片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与人员在下层百叶布置平面投影点的垂直距离;根据所述送风参数,确定人员需求的送风速度;根据所述上层百叶和所述下层百叶对应的矩形风口的长度信息和宽度信息,计算风口当量直径;获取人员位置处的环境温度,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基准送风温度,计算出口断面温差;基于所述第一横向距离、所述需求的送风速度、所述风口当量直径和所述出口断面温差,计算并调整所述上层百叶的角度;基于所述第二横向距离、所述需求的送风速度、所述风口当量直径和所述出口断面温差,计算并调整所述下层百叶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装置所涉及各功能模块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1所示方法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如图1所示方法,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分别对室内的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其中,在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的界面顶部安装有空气幕;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其中,不同占据场景对应不同的送风模式;若未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获取基础送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基础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若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基于上述如图1所示方法和如图8所示装置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图,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及存储在存储器32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32和处理器31均设置在总线33上,所述处理器3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分别对室内的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其中,在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的界面顶部安装有空气幕;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其中,不同占据场景对应不同的送风模式;若未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获取基础送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基础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若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的人员位置信息,能够确定室内人员当前对应的占据场景,并采用与该占据场景相匹配的送风模式进行室内送风,从而能够针对不同占据场景给出有效送风措施,满足室内人员的个性化热需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对室内的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其中,在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的界面顶部安装有空气幕;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
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其中,不同占据场景对应不同的送风模式;
若未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获取基础送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基础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若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包括:
若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有人,且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无人,则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一占据场景;
若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无人,且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有人,则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二占据场景;
若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有人,且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为有人,则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三占据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包括:
当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一占据场景时,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
当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二占据场景时,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
当所述目标占据场景为第三占据场景时,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送风模式,分别开启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口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口;
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进行室内送风;
根据最低挡位对应的送风角度,控制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送风方向;
若所述热需求信息中的隔离功能开启,则开启所述空气幕;
当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送风模式,关闭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口,开启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口;
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进行室内送风;
若所述热需求信息中的隔离功能开启,则开启所述空气幕;
当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送风模式,分别开启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一送风口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对应的第二送风口;
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及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口为单层百叶,所述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进行室内送风,包括:
根据所述送风参数,控制所述第一送风口连接的方向控制电机,调整所述单层百叶的角度,以调整所述送风方向;
根据所述送风参数,控制所述第一送风口所对应的变频器改变二次风机的频率,以调整所述送风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口为双层百叶,所述双层百叶包括上层百叶和下层百叶,所述根据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向,以进行室内送风,包括:
若所述热需求信息中的人员追踪功能关闭,则将所述上层百叶的角度固定为预设角度,并根据所述送风参数,控制所述第二送风口连接的方向控制电机,调整所述下层百叶的角度,以调整送风方向;
若所述热需求信息中的人员追踪功能开启,则根据所述第二服务区域中的人员位置信息和所述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上层百叶的角度和所述下层百叶的角度,以调整送风方向;
根据所述送风参数,控制所述第二送风口所对应的变频器改变二次风机的频率,以调整所述送风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服务区域中的人员位置信息和所述送风参数,分别调整所述上层百叶的角度和所述下层百叶的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服务区域中的人员位置信息,分别确定第一横向距离和第二横向距离,其中,所述上层百叶的叶片长度方向与所述下层百叶的叶片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横向距离为所述第二风口沿上层百叶叶片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与人员在上层百叶布置平面投影点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横向距离为所述第二风口沿下层百叶叶片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与人员在下层百叶布置平面投影点的垂直距离;
根据所述送风参数,确定人员需求的送风速度;
根据所述上层百叶和所述下层百叶对应的矩形风口的长度信息和宽度信息,计算风口当量直径;
获取人员位置处的环境温度,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基准送风温度,计算出口断面温差;
基于所述第一横向距离、所述需求的送风速度、所述风口当量直径和所述出口断面温差,计算并调整所述上层百叶的角度;
基于所述第二横向距离、所述需求的送风速度、所述风口当量直径和所述出口断面温差,计算并调整所述下层百叶的角度。
8.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分别对室内的第一服务区域和第二服务区域进行人员位置信息采集,得到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其中,在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的界面顶部安装有空气幕;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区域和所述第二服务区域分别对应的人员位置信息采集结果,确定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室内人员对应的目标占据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占据场景对应的目标送风模式,其中,不同占据场景对应不同的送风模式;
送风单元,用于若未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获取基础送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基础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所述送风单元,还用于若采集到所述室内人员的热需求信息,则根据所述目标送风模式和所述热需求信息所确定的送风参数进行室内送风。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210894.6A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 Active CN1162219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10894.6A CN116221936B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10894.6A CN116221936B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1936A true CN116221936A (zh) 2023-06-06
CN116221936B CN116221936B (zh) 2023-09-05

Family

ID=86580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10894.6A Active CN116221936B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19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89737A (zh) * 2024-04-03 2024-05-07 广东华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岗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3982A (ja) * 1994-02-22 1995-09-05 Fujita Corp 室内空気清浄維持システム
JP2000337678A (ja) * 1999-05-24 2000-12-08 Fujitsu Ltd 最適空調ゾ−ニングシステム
WO2013152503A1 (zh) * 2012-04-13 2013-10-17 北京聚天华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生态分部式控制系统
US20160146485A1 (en) * 2013-06-18 2016-05-26 Biddle B.V. Air curtain device measuring a temperature profile and method there for
JP2017083084A (ja) * 2015-10-28 2017-05-1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675667B1 (ja) * 2019-09-09 2020-04-01 国立大学法人神戸大学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12154291A (zh) * 2018-05-30 2020-12-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系统、空气调节系统以及空气调节系统的设置方法
US20210048199A1 (en) * 2018-03-06 2021-0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O2022157966A1 (ja) * 2021-01-25 2022-07-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3982A (ja) * 1994-02-22 1995-09-05 Fujita Corp 室内空気清浄維持システム
JP2000337678A (ja) * 1999-05-24 2000-12-08 Fujitsu Ltd 最適空調ゾ−ニングシステム
WO2013152503A1 (zh) * 2012-04-13 2013-10-17 北京聚天华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生态分部式控制系统
US20160146485A1 (en) * 2013-06-18 2016-05-26 Biddle B.V. Air curtain device measuring a temperature profile and method there for
JP2017083084A (ja) * 2015-10-28 2017-05-1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20210048199A1 (en) * 2018-03-06 2021-0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12154291A (zh) * 2018-05-30 2020-12-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系统、空气调节系统以及空气调节系统的设置方法
JP6675667B1 (ja) * 2019-09-09 2020-04-01 国立大学法人神戸大学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WO2022157966A1 (ja) * 2021-01-25 2022-07-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申健;杨长青;高小攀;吕文超;李安桂;: "一种新型组合式风口分层空调气流组织形式研究", 建筑科学, no. 08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89737A (zh) * 2024-04-03 2024-05-07 广东华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岗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1936B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8103B2 (en) Microzone HVAC system with precision air device and precision air aggregator
US11859857B2 (en) Modular fan assembly with articulating nozzle
US5976010A (en) Energy efficient air quality maintenance system and method
US629582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a conditioned space
AU2013313030B2 (en) System for optimising an enclosed space
US20110253796A1 (en) Zone-based hvac system
CN107525237A (zh) 一种智能空调器控制方法及智能空调器
CN116221936B (zh) 一种适应变化热需求的分区多模式送风方法
US9851116B2 (en)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s for enclosed spaces
US20030146289A1 (en) Energy-efficient variable-air-volume (VAV) system with zonal ventilation control
CN106679079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JPH05141742A (ja) 暖房、換気およびエアコンデイシヨニング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JP2010019506A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に利用する給気切替コントローラ、空調制御方法
JP3848786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6500259A (zh) 基于绝对含湿量的风机盘管温湿度独立控制装置
CN111954784A (zh) 一种用于进行空气调节的方法和系统
CN108332376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28032A (zh) 一种动物房双风机式空调智能控制系统
JP5517793B2 (ja) サーキュレータおよびサーキュレータシステム
CN108700312A (zh) 室内空调系统
CN107728678A (zh) 具有环境温湿度智能调节和空气净化的门系统及其方法
US11268710B2 (en)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s for enclosed spaces
CN116447654A (zh) 一种保障人员健康舒适的多模式送风末端及方法
JP7283157B2 (ja) 空調制御装置
CN211454258U (zh) 一种联动温度调节的家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