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8631A -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8631A
CN116218631A CN202111462737.1A CN202111462737A CN116218631A CN 116218631 A CN116218631 A CN 116218631A CN 202111462737 A CN202111462737 A CN 202111462737A CN 116218631 A CN116218631 A CN 116218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fluidic chip
nucleic acid
closed microfluidic
preset
fluoresc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27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eiwei Micro Diagno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eiwei Micro Diagno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eiwei Micro Diagno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eiwei Micro Diagno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627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863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8188 priority patent/WO202309836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8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86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B01L7/52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12M1/36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including condition or time responsive control, e.g.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fermentors
    • C12M1/38Temperature-responsive contro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12M1/42Apparatus for the treatment of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with electrical or wave energy, e.g. magnetism, sonic wa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10Processes for the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DNA or RN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10Processes for the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DNA or RNA
    • C12N15/1003Extracting or separating nucleic acids from biological samples, e.g. pure separation or isolation methods; Conditions, buffers or apparatuses therefor
    • C12N15/1006Extracting or separating nucleic acids from biological samples, e.g. pure separation or isolation methods; Conditions, buffers or apparatuses therefor by means of a solid support carrier, e.g. particles, polymers
    • C12N15/1013Extracting or separating nucleic acids from biological samples, e.g. pure separation or isolation methods; Conditions, buffers or apparatuses therefor by means of a solid support carrier, e.g. particles, polymers by using magnetic bea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配合封闭式微流控芯片使用时,将样本液通过进样口注入到位于首位的预置腔室内,使得样本液在预置腔室内与储存的试剂发生反应,通过磁珠携带反应后的目标物,并借用磁吸件吸附磁珠,通过第一移动机构移动微流控芯片或磁吸件,使得磁珠携带目标物移动到下一个预置腔室,并最终进入到末尾的预置腔室,在末尾的预置腔室得到目标物;然后通过气体动力组件进行动作,使得目标物进入到样品检测腔室内,便可以在样品检测腔室完成扩增与检测操作。如此可见,目标物的提取操作,是位于封闭状态的预置腔室中完成,能够降低操作难度,能避免污染样本,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20年代末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变性、退火和延伸,实现对特定核酸片段的大量复制。由于PCR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PCR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诊断领域实现对传染病诊断、肿瘤早筛、指导用药以及先天疾病筛查等方面。
传统的PCR技术的应用场景须在专业的分子实验室中进行,对整个过程有着严格的控制,必须有独立的样本制备间、试剂准备间、分析实验室等。用户需使用大型工作站或者提取仪对样本的核酸进行提取,后将提取完毕的核酸片段转移到PCR管内,再加载到PCR仪器上进行扩增分析检测。此类操作不仅需要专业人员和在专业场地进行,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污染样本的可能,进而导致错误的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它能够降低操作难度,能避免污染样本,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包括磁珠以及多个相连通的预置腔室,所述磁珠置于所述预置腔室中,两个预置腔室的相连通处设有控制通断的相变阀;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包括:第一温控组件,所述第一温控组件具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所述相变阀加热使得所述相变阀开启以连通所述两个预置腔室;磁吸件,所述磁吸件与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用于吸附所述磁珠;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或所述磁吸件移动,使所述磁珠在相通的预置腔室中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控组件具有对所述相变阀降温处理使得所述相变阀阻断所述两个预置腔室连通的降温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机架与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两个第一压板,两个第一压板分别对应压住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压板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压板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压板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压设在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防水透气膜上并密闭所述防水透气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温控组件、所述磁吸件均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第一加热板,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第一加热板相邻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预置腔室内的液体混匀的混匀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匀机构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超声换能器、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机架或地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能露出至少一个所述预置腔室的镂空区,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部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移动到所述混匀机构的上方,当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导向轮相抵触时,所述超声换能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放置的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之间设有间隔;当所述第一导向轮移动进入到所述第一避让孔中时,所述超声换能器与其中一个所述预置腔室相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避让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所有所述预置腔室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匀机构还包括第三导向组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第三导向组件与所述机架或所述地面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第二温控组件,所述第二温控组件能够对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样品检测腔室进行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控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加热板与第三加热板,所述第二加热板加热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三加热板加热的温度,所述第二加热板与所述第三加热板循环交替给所述样品检测腔室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控组件还包括两个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器与散热风扇;其中一半导体制冷片置于所述第二加热板和所述散热器间,另一半导体制冷片置于第三加热板和所述散热器间,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散热风扇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控组件通过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机架或地面上,所述第二温控组件设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部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能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移动到所述第二温控组件的上方;当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导向轮相抵触时,所述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三加热板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放置的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之间设有间隔;当所述第二导向轮移动进入到所述第二避让孔中时,所述第二加热板或所述第三加热板与所述样品检测腔室相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光学检测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用于对样品检测腔室内的核酸进行光学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包括荧光激发组件、光纤检测组件与荧光读数组件;所述荧光激发组件用于产生荧光,并将产生的荧光发射到所述光纤检测组件,所述光纤检测组件用于将荧光导入到样品检测腔室,并将经所述样品检测腔室中的核酸反射的光线导入给所述荧光读数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荧光激发组件包括荧光发射端、二向色镜与荧光出射端;所述荧光发射端产生的荧光入射到所述二向色镜,依次经过所述二向色镜与所述荧光出射端向外射出;
所述光纤检测组件包括第一传输光纤、检测光纤与第二传输光纤;所述第一传输光纤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荧光出射端、所述检测光纤,所述第二传输光纤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检测光纤与所述荧光读数组件的荧光接收端,所述检测光纤对着所述样品检测腔室;
所述荧光读数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检测相机、滤光片与荧光接收端,所述样品检测腔室的样品反射的荧光经过所述检测光纤传输给所述荧光接收端,所述荧光接收端用于将荧光传输给所述滤光片,经所述滤光片过滤后入射到所述检测相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检测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三移动机构与缓冲座;所述第三移动机构与所述缓冲座相连,所述第三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缓冲座移动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检测光纤设置于所述缓冲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荧光读数组件还包括安装座、设置于安装座上的第四移动机构、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座上的阵列座;所述第四移动机构与所述阵列座相连,用于驱动阵列座移动;所述荧光发射端为至少两个,所述滤光片为至少两个并与所述荧光发射端一一对应设置;所有所述滤光片均依次地设置于所述阵列座上,所述第四移动机构驱动所述阵列座移动时,能使得所述阵列座上的所述滤光片依次与所述荧光接收端对位。
一种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方法,采用了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配合封闭式微流控芯片使用时,磁吸件吸附携带目标物的磁珠,第一温控组件对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相变阀加热使得所述相变阀开启;
步骤S20、通过第一移动机构移动微流控芯片或磁吸件,使得携带目标物的磁珠从其中一个所述预置腔室穿过处于开启状态的相变阀移动到下一个预置腔室。
上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配合封闭式微流控芯片使用时,将样本液通过进样口注入到位于首位的预置腔室内,使得样本液在预置腔室内与储存的试剂发生反应,通过磁珠携带反应后的目标物,并借用磁吸件吸附磁珠,通过第一移动机构移动微流控芯片或磁吸件,使得磁珠携带目标物移动到下一个预置腔室,并最终进入到末尾的预置腔室,在末尾的预置腔室得到目标物;然后通过气体动力组件进行动作,使得目标物进入到样品检测腔室内,便可以在样品检测腔室完成扩增与检测操作。如此可见,目标物的提取操作,是位于封闭状态的预置腔室中完成,能够降低操作难度,能避免污染样本,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的机架的其中一侧板隐藏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部分部件隐藏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磁吸件与第一温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封闭式微流控芯片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荧光激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荧光读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0、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1、芯片本体;111、预置腔室;112、第一连通通道;113、墙板;114、样品检测腔室;115、第一芯片体;116、第二芯片体;12、气体动力组件;
20、第一温控组件;21、第一加热板;22、降温板;30、磁吸件;41、第一移动机构;42、第一支撑板;421、定位槽;422、第一压板;423、紧固件;424、第二压板;425、驱动机构;4251、偏心块;4252、框架;426、第一限位杆;427、第一避让孔;428、第二避让孔;43、第一导向组件;50、机架;61、第二移动机构;62、第二导向组件;621、第一导向柱;622、第一滑动板;63、第二支撑板;70、混匀机构;71、第一支架;72、超声换能器;73、第一导向轮;74、第三导向组件;81、第二温控组件;811、第二加热板;812、第三加热板;813、半导体制冷片;814、散热器;815、散热风扇;82、第二导向轮;83、第四导向组件;90、光学检测模块;91、荧光激发组件;911、荧光发射端;912、二向色镜;913、荧光出射端;92、光纤检测组件;921、检测光纤;922、第三移动机构;923、缓冲座;924、第五导向组件;925、第三支撑板;93、荧光读数组件;931、检测相机;932、滤光片;933、荧光接收端;934、安装座;935、阵列座;936、第四移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一种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结构示意图。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包括芯片本体11、磁珠(图中未示出)与气体动力组件12。芯片本体11上设有依次连通设置的至少两个预置腔室111。所有相邻预置腔室111均通过第一连通通道112相连通。具体而言,所有相邻预置腔室111之间设有墙板113,所有第一连通通道112均设置于墙板113的顶部部位,所有第一连通通道112均设有相变阀(图中未示出)。此外,所有预置腔室111的口部(如图1中口部位于芯片本体11的顶面)均例如采用密封膜(图1中所示的密封膜隐藏掉,未示出)封堵而呈封闭状态,在预置腔室111的内部设有反应试剂或清洗液。
此外,芯片本体11上还设有进样口与排气口。进样口与排气口均和位于首位的预置腔室111连通。样本液通过进样口注入到位于首位的预置腔室111内,在进样过程中,进入的样本液使得首位的预置腔室111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口向外排放,芯片本体11上还设有样品检测腔室114,样品检测腔室114与位于末尾的预置腔室111连通。磁珠在磁性装置的作用下在所有预置腔室111中移动。气体动力组件12与末尾的预置腔室111连通,通过提供气压将末尾的预置腔室111内的包括核酸的洗脱液推动到样品检测室。气体动力组件12也可以与样品检测腔室114相连通,通过提供抽吸力将末尾的预置腔室111内的含有核酸的洗脱液抽吸转移到样品检测腔室114中。
参阅图2至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装置,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装置包括:第一温控组件20、磁吸件30与第一移动机构41。第一温控组件20具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用于对相变阀加热使得相变阀开启以连通两个预置腔室,即第一温控组件20能够对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相变阀加热使得相变阀开启。磁吸件30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用于吸附磁珠,且相变阀处于开启状态时,磁吸件30能吸附并带动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内部的磁珠在所有预置腔室111中移动。磁吸件30包括但不限于永磁铁、电磁铁。第一移动机构41驱动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或磁吸件30移动,使磁珠在相通的预置腔室111中移动。
上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装置,配合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使用时,将样本液通过进样口注入到位于首位的预置腔室111内,使得样本液在预置腔室111内与储存的试剂发生反应,通过磁珠携带反应后的目标物,并借用磁吸件吸附磁珠,通过第一移动机构41移动微流控芯片或磁吸件,使得磁珠携带目标物移动到下一个预置腔室111,并最终进入到末尾的预置腔室111,在末尾的预置腔室111得到待检测目标物;然后通过气体动力组件12进行动作,使得待检测目标物进入到样品检测腔室114内,便可以在样品检测腔室114完成扩增与检测操作。如此可见,待检测目标物的提取操作,是位于封闭状态的预置腔室111中完成,能够降低操作难度,能避免污染样本,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温控组件20具有对相变阀降温处理使得相变阀阻断两个预置腔室连通的降温机构。如此,当第一温控组件20的加热机构对相变阀加热时,使得相变阀由固态转变为液态,即相变阀开启,这样磁吸件30便能带动吸附住的磁珠穿过液态状态的相变阀进入到相邻的另一个预置腔室111中。反之,当磁珠进入到相邻的另一个预置腔室111中后,通过第一温控组件20的降温机构进行降温,能快速降低相变阀的温度,使得相变阀由液态快速地转变为固态,即相变阀关闭,相变阀关闭时能较好地将两个预置腔室111相互隔离,避免相互影响,从而能保证核酸的提取精度。当然,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相变阀也可以是在所处环境中以自然散热的方式冷却降温。
请参阅图2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第一支撑板42。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设于第一支撑板42上,第一移动机构41驱动第一支撑板42移动。如此,第一移动机构41驱动第一支撑板42移动时,便相应带动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移动。
请参阅图3、图4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机架50与第一导向组件43。第一导向组件43设置于机架50上,第一支撑板42与第一导向组件43相连。如此,第一移动机构41驱动第一支撑板42移动过程中,在第一导向组件43的导向作用下,第一支撑板42的移动效果较为平稳。
具体而言,第一移动机构41例如设置于机架50上或其它位置,在此不进行限定,只要能实现驱动第一支撑板42移动即可。此外,第一移动机构41包括但不限于丝杆电机、皮带电机、气缸、液压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另外,第一导向组件43包括但不限于滑轨与滑块配合的滑动导向方式,导向杆与导套的滑动导向方式。
请再参阅图1,一般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包括相连的第一芯片体115(如图1所示的左侧部位)与第二芯片体116(如图1所示的右侧部位)。所有预置腔室111依次设置于第一芯片体115上,样品检测腔室114设置于第二芯片体116上,第一芯片体115的厚度大于第二芯片体116的厚度。此外,为了能对样品检测腔室114进行光学检测,第二芯片体116为透明板材。
请再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样品检测腔室114设有进液端与出气端,样品检测腔室114的进液端与末尾的预置腔室111连通,样品检测腔室114的出气端具体例如设有防水透气膜。并当需要将末尾的预置腔室111内包括有核酸的洗脱液转移到样品检测腔室114时,通过气体动力组件12作用于末尾的预置腔室111,使得末尾的预置腔室111内的洗脱液推压到样品检测腔室114中,样品检测腔室114内的气体通过防水透气膜向外排放。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42上设有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相应的定位槽421。如此,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放置于第一支撑板42上的定位槽421中时位置相对固定,稳定性较好。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42上还设有两个第一压板422,两个第一压板422分别对应压住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第一芯片体115的相对两侧。如此,当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放置于第一支撑板42上后,借助两个第一压板422对应压住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第一芯片体115的相对两侧,能实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稳固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42上,从而能保证核酸的提取与检测效果。此外,由于两个第一压板422压住第一芯片体115的相对两侧,而并没有压设于第一芯片体115的其余区域,这样对预置腔室111的磁珠转移、超声混匀、相变阀状态调整不会造成影响。
当然,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第一压板422也可以是一个或其它数量,当第一压板422为一个时,第一压板422压住于第一芯片体115的其中一侧即可。另外,第一压板422也不限于是必须压在第一芯片体115的侧部部位,还可以是压住于第一芯片体115的其它部位,只要在第一芯片体115上压合的部位不妨碍磁珠转移、超声混匀、相变阀状态调整即可。
其中,第一压板422例如通过紧固件423可拆卸地装设于第一支撑板42上,调整紧固件423的松紧度时便能调整对第一芯片体115的压力大小。紧固件423例如可以是螺钉、螺栓、螺杆等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42上还设有第二压板424。第二压板424压住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第二芯片体116,且第二压板424在第二芯片体116上的压合区域能覆盖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防水透气膜,以及能露出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样品检测腔室114。如此,当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放置于第一支撑板42上后,借助第二压板424对应压住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第二芯片体116,能实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稳固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42上,从而能保证核酸的提取与检测效果。此外,由于第二压板424在第二芯片体116上的压合区域覆盖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防水透气膜,即当第二压板424压合于第二芯片体116上时,第二压板424堵住防水透气膜,这样能避免预置腔室111内的液体与样品检测腔室114内的液体相互流动而造成污染,只有当第二压板424离开防水透气膜,在气体动力组件12的动力作用下,才能实现将预置腔室111的洗脱液转移到样品检测腔室114内。另外,由于第二压板424在第二芯片体116上的压合区域露出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样品检测腔室114,即第二压板424压住于第二芯片体116上不会对光路造成遮挡,能保证样品检测腔室114的光学检测分析正常开展。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425,驱动机构425用于驱动第二压板424运动,第二压板424在驱动机构425的驱动下能压设在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防水透气膜上并密闭防水透气膜。具体而言,驱动机构425设置于第一支撑板42上。驱动机构425能够驱动第二压板424升降运动或者水平运动,以使得远离与靠近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如此,通过驱动机构425驱动第二压板424远离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时,第二压板424便松开了防水透气膜,样品检测腔室114通过防水透气膜与外界环境连通,进而在气体动力组件12的动力作用下,便能实现末尾的预置腔室111内的洗脱液进入到样品检测腔室114内;并当洗脱液完全进入到样品检测腔室114内后,驱动机构425复位,第二压板424复位并压住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第二芯片体116,第二压板424堵住防水透气膜,这样能避免预置腔室111内的液体与样品检测腔室114内的液体相互流动而造成污染。
可选地,驱动机构425的具体设计形式较多,只要能实现驱动第二压板424升降即可,作为一个示例,驱动机构425例如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板42上的电机(未标示)、设置于电机的转轴的偏心块4251、以及设置于第二压板424上的框架4252。电机的转轴驱动偏心块4251转动时能抵触框架4252并驱动框架4252向上移动,框架4252相应带动第二压板424向上运动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分离。偏心块4251还能转动到与框架4252相分离的位置,此时第二压板424复位,并压迫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上。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42上设有第一限位杆426以及设于第一限位杆426上的第一弹性件(图中未示出)。第二压板424上设有第一活动孔并通过第一活动孔套设于第一限位杆426上,第一限位杆426的头部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压板424上远离于第一支撑板42的表面相抵触。如此,当驱动机构425驱动第二压板424远离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运动时,第二压板424沿着第一限位杆426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当驱动机构425复位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能实现第二压板424复位并压紧于第二芯片体116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杆426的数量不限于是一个,可以是两个、三个或以上,第二压板424上的活动孔的数量与第一限位杆426的数量相一致。
参阅图3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61。第二移动机构61与第一温控组件20、磁吸件30均相连。如此,当第一移动机构41将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移动到预设位置时,通过第二移动机构61上下移动第一温控组件20或磁吸件30,能实现将磁吸件30移动到贴合预置腔室111顶面的位置以吸附预置腔室111内部的磁珠,也能实现将第一温控组件20移动到相变阀所在的位置,从而对相变阀进行加热或降温。
参阅图1与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温控组件20包括第一加热板21。磁吸件30与第一加热板21相邻设置,当磁吸件30与任意一个预置腔室111的顶面相贴合接触时,第一加热板21同步与预置腔室111相邻的相变阀靠近。如此,当第二移动机构61驱动磁吸件30运动,使磁吸件30与其中一个预置腔室111的顶面相贴合接触时,磁吸件30能将该预置腔室111内部的磁珠吸附到预置腔室111的顶面,同时由于第一加热板21同步与预置腔室111相邻的相变阀靠近使得该相变阀由固态转变为液态,这样当第一移动机构41驱动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移动时,便能实现磁珠穿过相变阀进入到相邻的另一个预置腔室111内部,这样能提高核酸提取效率。
参阅图1与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温控组件20还包括降温板22。降温板22、磁吸件30与第一加热板21依次设置。如此,例如当磁吸件30带动磁珠从第一个预置腔室移动到第二个预置腔室111内部时,磁吸件30与第二个预置腔室111的顶面相贴合接触,降温板22同步与第一个预置腔室111与第二预置腔室111之间的相变阀靠近,能降低该相变阀的温度,使得该相变阀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即相变阀关闭,进而第一个预置腔室111与第二个预置腔室111相互隔离。
参阅图3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机架50与第二导向组件62。第二移动机构61通过第二支撑板63装设于机架50上,第二移动机构61的驱动端通过第二导向组件62分别与第一温控组件20、磁吸件30相连。如此,在第二导向组件62的导向作用下,第一温控组件20与磁吸件30的移动更为稳定,从而能保证核酸的提取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移动机构61类似于第一移动机构41,设计形式较多,在此不进行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向组件62类似于第一导向组件43,主要起到导向作用,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组件62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板63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导向柱621、以及滑动套设于第一导向柱621上的第一滑动板622。第一滑动板622设有滑动孔并通过滑动孔套设于第一导向柱621上。第二移动机构61的驱动端与第一滑动板622相连驱动第一滑动板622移动。第一温控组件20与磁吸件30装设于第一滑动板622上。
参阅图1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混匀机构70。混匀机构70用于将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预置腔室111内的液体混匀。如此,在核酸裂解、清洗、洗脱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混匀机构70接触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任意一个预置腔室111时,并使得预置腔室111内的液体混匀,从而能保证核酸的提取效果。
具体而言,混匀机构70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混匀机构70、震荡混匀机构70等等。
参阅图1、图3、图4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混匀机构70包括第一支架71、设置于第一支架71上的超声换能器72、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架71上的第一导向轮73。第一支架71通过第二弹性件(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机架50或地面上,第一支撑板42设有能露出至少一个预置腔室111的镂空区(图中未示出),第一支撑板42的侧部设有第一避让孔427,第一移动机构41能驱动第一支撑板42移动到混匀机构70的上方。当第一支撑板42的底面与第一导向轮73相抵触时,超声换能器72与第一支撑板42上放置的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之间设有间隔;当第一导向轮73移动进入到第一避让孔427中时,超声换能器72与其中一个预置腔室111相接触。如此,第一移动机构41驱动第一支撑板42移动到混匀机构70的上方过程中,当第一导向轮73移动进入到第一避让孔427中时,超声换能器72才与其中一个预置腔室111相接触,并对预置腔室111内的液体混匀;当第一导向轮73没有移动进入到第一避让孔427中,此时第一导向轮73与第一支撑板42的底面接触受到第一支撑板42的重力下压作用,使得第二弹性件发生压缩,超声换能器72与第一支撑板42上放置的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之间设有间隔,即超声换能器72并没有与预置腔室111相接触,这样超声换能器72便不会将超声能量传递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
参阅图1、图3、图4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避让孔427的数量与位置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所有预置腔室111一一对应设置。如此,第一支撑板42带动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移动到混匀机构70的上方过程中,第一导向轮73进入到其中一个第一避让孔427中时,该第一避让孔427所对应的预置腔室111便于与超声换能器72相接触,超声换能器72便可以实现该预置腔室111进行混匀动作。因此,超声换能器72可以与所有预置腔室111的底面均接触,即所有预置腔室111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通过超声换能器72进行混匀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第一避让孔427的设置数量也可以少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预置腔室111的数量,在此不进行限定。
参阅图1、图3、图4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7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导向轮73,第一支撑板42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避让孔427,第一支架71的两个第一导向轮73能够同步分别对应进入到两个第一避让孔427中。如此,第一支撑板42在混匀机构70上方移动过程中,当两个第一导向轮73并没有移动进入到两个第一避让孔427中时,第一支撑板42同步与两个第一导向轮73相接触,第一支撑板42的运动稳定性较好。
参阅图3、图4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混匀机构70还包括第三导向组件74。第一支架71通过第三导向组件74与机架50或地面相连。如此,在第三导向组件74的导向作用下,第一支架71的升降方式为直线升降,平稳性较好。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导向组件74的具体组合形式类似于第一导向组件43,在此不进行限定。此外,第三导向组件74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三个或其它数量。另外,第二弹性件例如为弹簧,弹簧套设于第三导向组件74外,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71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导向组件74相连或与机架50相连。
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第二温控组件81。第二温控组件81能够对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样品检测腔室114进行加热。如此,当洗脱液进入到样品检测腔室114内后,通过第二温控组件81对样品检测腔室114内的洗脱液采用高温与低温循环加热,从而能实现核酸扩增。
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温控组件8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加热板811与第三加热板812。第二加热板811加热的温度高于第三加热板812加热的温度,第二加热板811与第三加热板812循环交替给样品检测腔室114加热。如此,第二加热板811与第三加热板812构成双温区加热,减少了热源变温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液体的升温和降温速率,缩短了扩增检测时间。
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温控组件81还包括两个半导体制冷片813、散热器814与散热风扇815。其中一半导体制冷片813置于第二加热板811和散热器814间,另一半导体制冷片813置于第三加热板812和散热器814间。散热器814与散热风扇815相连。
当然,第二加热板811与第三加热板812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加热,例如通过电热丝的方式进行导热,在此不进行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参阅图1、图3与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温控组件81通过第三弹性件(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机架50或地面上,第二温控组件81设有第二导向轮82,第一支撑板42的侧部设有第二避让孔428,第一移动机构41能驱动第一支撑板42移动到第二温控组件81的上方。当第一支撑板42的底面与第二导向轮82相抵触时,第二加热板811、第三加热板812均与第一支撑板42上放置的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之间设有间隔;当第二导向轮82移动进入到第二避让孔428中时,第二加热板811或第三加热板812与样品检测腔室114相接触。如此,第一移动机构41驱动第一支撑板42移动到第二温控组件81的上方过程中,当第二导向轮82移动进入到第二避让孔428中时,第二加热板811或第三加热板812与样品检测腔室114相接触,并对样品检测腔室114内的核酸加热扩增;当第二导向轮82没有移动进入到第二避让孔428中,此时第二导向轮82与第一支撑板42的底面接触受到第一支撑板42的重力下压作用,使得第三弹性件发生压缩,第二加热板811、第三加热板812均与第一支撑板42上放置的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之间设有间隔,即第二加热板811与第三加热板812均没有与样品检测腔室114相接触,这样第二温控组件81便不会将热量传递到样品检测腔室114。
类似地,第二温控组件81通过第四导向组件83设置于机架50上,在第四导向组件83的导向作用下,第二温控组件81的移动更加平稳。
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避让孔428为至少两个,所有第二避让孔428沿着第一支撑板42的侧部依次设置。具体而言,第一支撑板42带动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移动到第二温控组件81的上方过程中,第二导向轮82依次进入到各个第二避让孔428中时,第二加热板811与第三加热板812会先后与样品检测腔室114相接触,实现对样品检测腔室114依次加热。
参阅图1、图3与图4,此外,当预置腔室111需要通过第二温控组件81加热时,即在第一支撑板42上设置的第二避让孔428便不止是两个,并设置有与预置腔室111相对应的第二避让孔428,当第二导向轮82进入到与预置腔室111相应的第二避让孔428中时,第二温控组件81的加热板能接触预置腔室111,便可以将热量传递给预置腔室111。
请参阅图3、图7至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光学检测模块90。光学检测模块90用于对样品检测腔室114内的核酸进行光学检测。
请参阅图3、图7至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检测模块90包括荧光激发组件91、光纤检测组件92与荧光读数组件93。荧光激发组件91用于产生荧光,并将产生的荧光发射到光纤检测组件92,光纤检测组件92用于将荧光导入到样品检测腔室114的核酸,并将经样品检测腔室114中的核酸反射的光线导入给荧光读数组件93。
请参阅图7至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荧光激发组件91包括荧光发射端911、二向色镜912与荧光出射端913。荧光发射端911产生的荧光入射到二向色镜912,依次经过二向色镜912与荧光出射端913向外射出。
请参阅图7至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纤检测组件92包括第一传输光纤(图中未示出)、检测光纤921与第二传输光纤(图中未示出)。第一传输光纤两端分别连接荧光出射端913、检测光纤921,第二传输光纤两端分别连接检测光纤921与荧光读数组件93的荧光接收端933,检测光纤921对着样品检测腔室114。
请参阅图7至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荧光读数组件93包括依次设置的检测相机931、滤光片932与荧光接收端933。样品检测腔室114的样品反射的荧光经过检测光纤921传输给荧光接收端933,荧光接收端933用于将荧光传输给滤光片932,经滤光片932过滤后入射到检测相机931。
请参阅图7至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纤检测组件92还包括设置于机架50上的第三移动机构922与缓冲座923。第三移动机构922与缓冲座923相连,第三移动机构922用于驱动缓冲座923移动到第一支撑板42上,检测光纤921设置于缓冲座923上。如此,当第一支撑板42带动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移动到光纤检测组件92的正下方时,通过第三移动机构922驱动缓冲座923移动,缓冲座923通过接触第一支撑板42而移动到位并起到缓冲作用,检测光纤921对着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上的样品检测腔室114,便能实现将荧光入射到样品检测腔室114内的核酸样品表面,并接收由核酸样品表面反射回的荧光。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42上设置有第二压板424,缓冲座923向下移动抵住第二压板424后定位,即缓冲座923间接接触第一支撑板42。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移动机构922类似于第一移动机构41,不限定其具体结构形式,只要能实现驱动缓冲座923移动即可。此外,第三移动机构922通过第三支撑板925装设于机架50,并在第三支撑板925上设置有第五导向组件924,第五导向组件924与缓冲座923相连,这样第三移动机构922驱动缓冲座923移动时,第五导向组件924进行导向,缓冲座923运动更加平稳。
在一个实施例中,荧光读数组件93还包括安装座934、设置于安装座934上的第四移动机构、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座934上的阵列座935。第四移动机构与阵列座935相连,用于驱动阵列座935移动。荧光发射端911为至少两个,滤光片932为至少两个并与荧光发射端911一一对应设置。所有滤光片932均依次地设置于阵列座935上,第四移动机构驱动阵列座935移动时,能使得阵列座935上的滤光片932依次与荧光接收端933对位。如此,依次点亮荧光发射端911,在荧光发射端911点亮时,通过第四移动机构驱动阵列座935移动,使得与荧光发射端911所对应的滤光片932移动到与荧光接收端933对位的位置,这样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多重光路的切换检测,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减少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方法,采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配合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使用时,磁吸件吸附携带目标物的磁珠,第一温控组件20对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相变阀加热使得相变阀开启;
步骤S20、通过第一移动机构41移动微流控芯片或磁吸件,使得携带目标物的磁珠从其中一个预置腔室111穿过处于开启状态的相变阀移动到下一个预置腔室111。
上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方法,目标物的提取操作,是位于封闭状态的预置腔室111中完成,能够降低操作难度,能避免污染样本,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的核酸提取方法还包括步骤:
步骤S30、当携带目标物的磁珠从其中一个预置腔室111穿过处于开启状态的相变阀移动到下一个预置腔室111时,通过第一温控组件20对处于开启状态的相变阀进行降温,使得相变阀从液态变化固态而关闭。
步骤S40、当相变阀关闭后,驱动磁吸件远离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并移动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或混匀机构70,使得混匀机构70接触有磁珠的预置腔室111,通过混匀机构70对该预置腔室111的液体进行混匀。
步骤S50、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10至步骤S40,直到磁珠携带目标物进入到末尾的预置腔室111中。
步骤S60、在气体动力组件12的动力作用下,将末尾的预置腔室111内的洗脱液推入到样品检测腔室114中;
步骤S70、移动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或第二温控组件81,使第二温控组件81接触样品检测腔室114;第二温控组件81提供两种不同预设温度,以两种不同预设温度交替工作并传递热量给样品检测腔室114。
该两种不同预设温度分别为高温与低温,具体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通过第二温控组件81以两种不同预设温度循环交替接触样品检测腔室114,能实现将样品检测腔室114内的核酸进行扩增。
步骤S80、通过第二温控组件81对样品检测腔室114内的加热到预设时间后,移动封闭式微流控芯片10或光学检测模块90,使得光学检测模块90能够与样品检测腔室114对位,并对样品检测腔室114内的核酸进行光学检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22)

1.一种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包括磁珠以及多个相连通的预置腔室,所述磁珠置于所述预置腔室中,两个预置腔室的相连通处设有控制通断的相变阀;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包括:
第一温控组件,所述第一温控组件具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所述相变阀加热使得所述相变阀开启以连通所述两个预置腔室;
磁吸件,所述磁吸件与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用于吸附所述磁珠;
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或所述磁吸件移动,使所述磁珠在相通的预置腔室中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组件具有对所述相变阀降温处理使得所述相变阀阻断所述两个预置腔室连通的降温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机架与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两个第一压板,两个第一压板分别对应压住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压板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压板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压板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压设在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防水透气膜上并密闭所述防水透气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温控组件、所述磁吸件均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第一加热板,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第一加热板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预置腔室内的液体混匀的混匀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机构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超声换能器、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机架或地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能露出至少一个所述预置腔室的镂空区,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部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移动到所述混匀机构的上方,当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导向轮相抵触时,所述超声换能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放置的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之间设有间隔;当所述第一导向轮移动进入到所述第一避让孔中时,所述超声换能器与其中一个所述预置腔室相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所有所述预置腔室一一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机构还包括第三导向组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第三导向组件与所述机架或所述地面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第二温控组件,所述第二温控组件能够对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样品检测腔室进行加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控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加热板与第三加热板,所述第二加热板加热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三加热板加热的温度,所述第二加热板与所述第三加热板循环交替给所述样品检测腔室加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控组件还包括两个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器与散热风扇;其中一半导体制冷片置于所述第二加热板和所述散热器间,另一半导体制冷片置于第三加热板和所述散热器间,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散热风扇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控组件通过第三弹性件设置于机架或地面上,所述第二温控组件设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部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能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移动到所述第二温控组件的上方;当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导向轮相抵触时,所述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三加热板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放置的所述封闭式微流控芯片之间设有间隔;当所述第二导向轮移动进入到所述第二避让孔中时,所述第二加热板或所述第三加热板与所述样品检测腔室相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还包括光学检测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用于对样品检测腔室内的核酸进行光学检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包括荧光激发组件、光纤检测组件与荧光读数组件;所述荧光激发组件用于产生荧光,并将产生的荧光发射到所述光纤检测组件,所述光纤检测组件用于将荧光导入到样品检测腔室,并将经所述样品检测腔室中的核酸反射的光线导入给所述荧光读数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激发组件包括荧光发射端、二向色镜与荧光出射端;所述荧光发射端产生的荧光入射到所述二向色镜,依次经过所述二向色镜与所述荧光出射端向外射出;
所述光纤检测组件包括第一传输光纤、检测光纤与第二传输光纤;所述第一传输光纤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荧光出射端、所述检测光纤,所述第二传输光纤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检测光纤与所述荧光读数组件的荧光接收端,所述检测光纤对着所述样品检测腔室;
所述荧光读数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检测相机、滤光片与荧光接收端,所述样品检测腔室的样品反射的荧光经过所述检测光纤传输给所述荧光接收端,所述荧光接收端用于将荧光传输给所述滤光片,经所述滤光片过滤后入射到所述检测相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检测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三移动机构与缓冲座;所述第三移动机构与所述缓冲座相连,所述第三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缓冲座移动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检测光纤设置于所述缓冲座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读数组件还包括安装座、设置于安装座上的第四移动机构、以及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座上的阵列座;所述第四移动机构与所述阵列座相连,用于驱动阵列座移动;所述荧光发射端为至少两个,所述滤光片为至少两个并与所述荧光发射端一一对应设置;所有所述滤光片均依次地设置于所述阵列座上,所述第四移动机构驱动所述阵列座移动时,能使得所述阵列座上的所述滤光片依次与所述荧光接收端对位。
22.一种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21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配合封闭式微流控芯片使用时,磁吸件吸附携带目标物的磁珠,第一温控组件对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相变阀加热使得所述相变阀开启;
步骤S20、通过第一移动机构移动微流控芯片或磁吸件,使得携带目标物的磁珠从其中一个所述预置腔室穿过处于开启状态的相变阀移动到下一个预置腔室。
CN202111462737.1A 2021-12-02 2021-12-02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 Pending CN116218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2737.1A CN116218631A (zh) 2021-12-02 2021-12-02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
PCT/CN2022/128188 WO2023098363A1 (zh) 2021-12-02 2022-10-28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2737.1A CN116218631A (zh) 2021-12-02 2021-12-02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8631A true CN116218631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82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2737.1A Pending CN116218631A (zh) 2021-12-02 2021-12-02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8631A (zh)
WO (1) WO20230983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8160B (zh) * 2024-01-16 2024-04-02 浙江大学 一种集成核酸提取与数字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06341B1 (ko) * 2006-09-05 2013-09-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원심력 기반의 핵산 추출용 미세유동 장치 및 상기미세유동 장치를 포함한 미세유동 시스템
KR101422572B1 (ko) * 2006-09-05 2014-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핵산 검출을 위한 원심력 기반의 미세유동장치 및 이를포함하는 미세유동시스템
CN205687904U (zh) * 2016-06-17 2016-11-16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微流控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10564607B (zh) * 2019-09-11 2022-10-28 长春技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微流控芯片动态定量检测一体化装置
CN112538425B (zh) * 2020-10-23 2022-09-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片上核酸扩增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2226350A (zh) * 2020-10-28 2021-01-15 北京贝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核提扩增一体化系统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8363A1 (zh) 2023-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38277U (zh)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
TWI690590B (zh) 核酸分析裝置
US10850281B2 (en) Nucleic acid analysis apparatus
CN108587897B (zh) 一种pcr扩增装置
CN113025489B (zh) 全集成核酸分析系统
CN108624493B (zh) 一体化dna分析仪
US11426735B2 (en) Nucleic acid analysis apparatus
JP2004535200A (ja) 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11197003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集成核酸提取扩增检测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16218631A (zh) 基于封闭式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提取装置与方法
US9993819B2 (en) Apparatus for actuating and reading a centrifugal microfluidic disk for 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nalyses, and use of the apparatus
CN114940943B (zh) Pcr仪
CN115058314A (zh) 基于旋转阀的pcr装置及检测方法
WO2022160998A1 (zh) 分子诊断平台
WO2023025333A1 (zh) 体外分析诊断检测装置及pcr模组
CN116286337A (zh) 一种适于微流控芯片的分子诊断设备
WO2023124229A1 (en) Molecular detecting device, nucleic acid detecting chip, method of processing and detecting molecular
CN211947024U (zh) 一种pcr试管
CN115141732A (zh) 检测仪
CN113278517A (zh) 一种便携式一体化poct核酸快速检测仪
CN111117869A (zh) 一种pcr试管
JP2023544397A (ja) 核酸増幅検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試料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CN114774273B (zh) 一种便携式核酸检测仪、核酸检测方法
JP4770568B2 (ja) 反応・分析装置
CN219689727U (zh) 核酸处理系统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