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1510A - 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1510A
CN116211510A CN202210061720.3A CN202210061720A CN116211510A CN 116211510 A CN116211510 A CN 116211510A CN 202210061720 A CN202210061720 A CN 202210061720A CN 116211510 A CN116211510 A CN 116211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orary
virtual
image
prosthesi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617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鎭喆
金鎭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i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o Corp filed Critical Di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211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15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4Computer-assisted sizing or machining of dental prosthe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61B5/0082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dical purposes
    • A61B5/0088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dical purposes for oral or dental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6Produc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6Production methods
    • A61C13/0019Production methods using 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8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8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61C13/097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characterised by occlusal profiles, i.e. chewing contact su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9/00Impression cups, i.e. impression trays; Impression methods
    • A61C9/004Means or methods for taking digitized impressions
    • A61C9/0046Data acquisition means or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9/00Impression cups, i.e. impression trays; Impression methods
    • A61C9/004Means or methods for taking digitized impressions
    • A61C9/0046Data acquisition means or methods
    • A61C9/0053Optical means or methods, e.g. scanning the teeth by a laser or light bea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0007Image acqui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5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med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4/00Computer-aided surgery; Manipulators or robo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urgery
    • A61B34/10Computer-aided planning,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surgical operations
    • A61B2034/101Computer-aided simulation of surgical operations
    • A61B2034/102Modelling of surgical devices, implants or prosthe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004Bio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036Dental; Teet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为了提高牙齿修复的精确度,本发明提供一种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骤,生成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第二步骤,修正形成在已制造的临时修复体的临时结合部的位置以与植入体的植入信息相对应;第三步骤,形成模拟体对准固定在基础模型的确认模型,并且获取所述确认模型的第一辅助扫描图像;第四步骤,虚拟支撑部虚拟重叠于虚拟修复部的下部,而且基于所述第一辅助扫描图像虚拟修正包括于所述虚拟支撑部的虚拟结合部的位置;及第五步骤,制造及组装金属支撑部及修复部,进而制造出牙齿修复用修复体。

Description

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提高牙齿修复精确度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牙齿修复体(dental restoration)是指人工恢复替代缺失牙齿的外观和功能的口腔内人工牙周组织。
另一方面,修复体(dental prosthesis)包括修复部,所述修复部以与对象牙弓的牙弓形状相对应的牙列配置或连接代替缺失牙齿的多颗人造牙齿。另外,所述修复体还可包括人造牙龈部,所述人造牙龈部包裹并接连所述修复部的下端部。此时,在所述对象牙弓沿着牙弓间隔植入多个植入体,在所述修复体可对应于所述植入体的植入信息形成结合部。
在此,所述结合部可形成为埋入并固定支撑柱的埋入孔形状。或者,所述结合部可形成为紧固基台的结合槽形状,其中所述基台紧固于所述植入体。然后,通过所述基台结合于所述支撑柱或者所述结合槽,所述修复体可设置在口内部。
另一方面,因为所述对象牙弓的全部牙齿被自然或者外科拔牙而丧失的无牙颚(edentulous jaw)患者作为牙齿修复体要求沿着所述对象牙弓的前牙侧和两边臼齿侧形成的完整修复体。这种完整修复体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制作而成,诸如获取生成设计信息所要求的图像、基于获取的图像生成所述设计信息及制作与所述设计信息相对应的实物。
此时,为了生成所述设计信息而获取的图像包括患者的口腔及临时修复体的扫描图像。详细地说,患者的口腔的扫描图像包括分别扫描上下颚获取的图像,并且还可包括上下颚咬合状态下图像及CT图像。然后,所述临时修复体的扫描图像是扫描为使患者在所述修复体制造期间中临时使用而制造的临时修复体的内外面而获取的图像。
在此,在所述临时修复体具有结合于所述植入体的临时结合部。所述临时结合部结合于所述植入体,以在所述修复体的制造期间中使所述临时修复体设置在口腔,在所述临时修复体的制造过程中修改所述临时结合部的位置以匹配于所述植入体的位置。从而,从所述临时修复体的扫描图像可获取所述结合部的设计位置的信息。
此时,所述临时修复体的扫描图像是移动型扫描仪沿着所述临时修复体的外面移动的同时获取。因此,若在移动所述移动型扫描仪的同时脱离准确的移动路径,则在获取的图像出现畸变,尤其是随着向臼齿侧移动两边臼齿之间的间隔逐渐张开的同时出现左右侧偏差。因此,降低最终制造出的修复体的精确度,尤其是因为结合部和所述植入体之间的位置误差出现所述修复体无法准确设置在口腔的问题。另外,在对不准确的修复体进行再加工的情况下,降低耐久性而无法稳定支撑咀嚼压力,并且存在因为使用寿命缩短而降低经济实用性的问题。
再则,在将错误制造的修复体强行结合于所述植入体的情况下所述修复体的恢复力传递于所述植入体。因此,出现植入所述植入体的牙槽骨被腐蚀或者断裂的严重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专利第10-1947635号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牙齿修复精确度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作为解决课题。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骤,为了设计牙齿修复用修复体,在通过计划部生成的计划图像设定植入体的植入信息,基于所述计划图像生成在每个所述植入信息设定虚拟临时结合部的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第二步骤,所述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传送至制造装置,制造形成有与所述虚拟临时结合部相对应的临时结合部的临时修复体,而且修正所述临时结合部的位置以与已植入于对象牙弓的植入体的位置相对应;第三步骤,形成确认模型,所述确认模型是利用所述临时修复体在间隔形成在基础模型的多个通用插入槽对准模拟体的固定位置,通过成像装置获取所述确认模型的第一辅助扫描图像来发送至所述计划部;第四步骤,通过所述计划部设定以已设定的牙列结构连续排列多个牙齿图像的虚拟修复部,从数据库提取的虚拟支撑部向所述计划部虚拟移动来虚拟重叠于所述虚拟修复部的下部,而且基于所述第一辅助扫描图像虚拟修正包括于所述虚拟支撑部的虚拟结合部的位置;以及第五步骤,所述虚拟支撑部及消除所述虚拟支撑部的重叠部分设定虚拟组装槽的虚拟修复部传送至所述制造装置分别制造成金属支撑部及修复部,所述金属支撑部组装及固定在形成在所述修复部的组装槽,进而最终制造出牙齿修复用修复体。
(发明的效果)
通过上述的解决手段,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效果:
第一,在对应于固定器的实际植入位置修改的临时修复体紧固的模拟体插入于配置成简单形状的基础模型的各个通用插入槽,之后通过利用固化树脂埋入并固定的简单方法准备高精确度的确认模型,利用这种确认模型可获取修复体的准确的设计信息。
第二,通用插入槽除了模拟体的最大直径、校正间隔以外还考虑因为牙槽骨的曲折形成的高度差来形成内径及凹陷深度,因此明显减少及缩短用于精确设定固定各个模拟体的凹槽的深度及位置的工序数及时间,进而可明显提高确认模型的精确度。
第三,利用准确固定模拟体位置的确认模型还可确认至最终制造的修复体的准确度,因此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提高便利性,同时在口腔设置修复体之前还能够最大限度地精确加工修复体,因此可防止因为修复体的恢复力导致牙槽骨受伤的问题。
第四,以已设定的数值凸出及间隔多个凸出部的图像修正夹具匹配于为连接两边臼齿侧而附着的临时修复体的扫描图像在数据库保存为与图像修正夹具相对应的三维外观信息的虚拟校正夹具,从而修正三维畸变误差值,因此可明显提高设计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系统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计划图像的示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临时修复体的示例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临时修复体的校正过程的剖面示例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基础模型和模拟体的立体图。
图7a及图7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确认模型形成过程的示例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虚拟柱设定过程的示例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设计信息的示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制造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剖面图。
图11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临时修复体附着图像修正夹具的状态的示例图。
图12a及图12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临时修复体图像的畸变校正过程的示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制造的预备修复体的示例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临时柱的固定过程的示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
M:计划图像 m70:虚拟修复部
m80:虚拟支撑部 10:图像修正夹具
20:临时柱 30:确认模型
60:临时修复体 70:修复部
79:组装槽 80:金属支撑部
82:结合槽 90:牙齿修复用修复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系统的框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计划图像的示例图。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包括:生成计划图像及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的步骤(s11)、制造及修改临时修复体的步骤(s12)、制造确认模型及获取第一辅助扫描图像的步骤(s13)、生成虚拟支撑部及虚拟修复部的步骤(s14)、制造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步骤(s15)。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是为了代替缺失牙齿而制造的,举例给下颚为无牙颚的患者适用的完整修复体来进行说明及图示。即,本发明中的对象牙弓为下颚,与所述对象牙弓咬合的牙弓为对合牙弓,将该对合牙弓作为有牙颚的上颚进行说明及图示。当然,根据情况本发明也可在制造使用于上颚为无牙颚或者上下颚全部无牙颚的患者的牙齿修复的修复体时适用。
优选为,这种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通过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系统200执行,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系统200包括成像装置210、计划部220及制造装置230。
所述成像装置210是用于获取口腔的三维信息的装置,对于所述口腔的三维信息优选理解为包括口腔的三维表面信息和牙槽骨信息m6。在此,所述口腔的三维表面信息可包括所述对象牙弓的三维表面信息m2和所述对合牙弓的三维表面信息m3。然后,对于所述成像装置210优选理解为包括用于获取所述口腔的三维表面信息的扫描仪及用于获取所述牙槽骨信息m6的CT成像装置。
详细地说,利用所述扫描仪以图像获取所述对象牙弓及所述对合牙弓的三维表面信息m2、m3。在所述对象牙弓的三维表面信息m2包括因为牙齿缺失或者拔牙而暴露的牙龈外面的三维表面信息。在所述对合牙弓的三维表面信息m3能够以图像包括残留的对合牙齿或者牙龈的表面信息。从所述牙槽骨信息m6可确认及计算牙槽骨形状、曲折、密度及牙槽骨下神经的位置。
对于所述计划部220优选理解为是一种计算机,将通过有无线通信从外部设备传送的信息和在后述的数据库240已保存的信息结合、计算及建模。在此,对于所述数据库240优选理解为以三维矢量数据保存修复牙齿所需的部件的基本外观信息的数据库。优选为,在所述数据库240已保存有虚拟固定器、虚拟基台的多个三维外观信息,并且也一同已保存有虚拟修复部及虚拟支撑部的多个三维外观信息。这种三维外观信息加载于所述计划部220可用于生成计划图像M及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设计信息。
所述计划图像M是用于生成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及所述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的图像,是对齐及整合所述口腔的三维信息以与已设定的垂直口径m8相对应的图像。优选为,在所述计划图像M沿着牙弓相互间隔地对齐排列多个植入体的植入信息m7。以下,以固定器说明及示出所述植入体。
对于所述制造装置230优选理解为是根据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设计信息制造修复部及金属支撑部的装置。优选为,所述制造装置230包括制造所述修复部的小型CNC车床或者三维打印机。另外,优选为,所述制造装置230包括铣削装置,所述铣削装置根据所述虚拟支撑部的设计信息加工钛块以制造所述金属支撑部。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临时修复体的示例图。
参照图3至图4,优选为,基于所述计划图像M生成在每个所述植入信息m7设定虚拟临时结合部的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在此,所述虚拟临时结合部是与紧固于所述固定器的基台结合的部分,在所述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可设定成上下贯通的圆柱形。
详细地说,所述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可基于所述口腔的三维信息及包括于所述虚拟修复部m70的多个虚拟牙齿图像可设定外观。另外,在每个所述植入信息m7设定所述虚拟临时结合部可贯通设置在所述虚拟修复部m70。
所述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发送至所述制造装置,可将与所述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相对应的临时修复体60制造成实物。在此,所述临时修复体60是在制造最终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期间可供患者临时使用的修复体。所述临时修复体可以通过后述的过程按照患者的口腔进行修改,从扫描修改的所述临时修复体60而获取的扫描图像可获取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准确的设计信息。所述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与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实际形状相对应,因此省略具体说明。
优选为,所述临时修复体60包括临时牙齿部64及临时牙龈部61。
所述临时牙齿部64形成为与所述对合牙弓咬合的多个人工牙齿沿着牙弓连续排列的结构。此时,所述多个人工牙齿实际上可连接成一体,各个所述人工牙齿之间区分为与齿间形状相对应的凹形,从而可提供与实际牙齿类似的审美感。在各个所述人工牙齿的上面形成有与所述对合牙齿咬合的咬合面。
然后,优选为,在所述临时牙齿部64中每个与所述植入信息m7相对应位置形成临时结合部62。此时,所述临时结合部62形成所述虚拟临时结合部作为设计信息,并且所述临时结合部62可上下贯通形成。在所述临时结合部62通过后述的过程可埋入并固定所述临时柱。所述临时牙龈部61形成为包围并连接所述临时牙齿部64的牙根侧,并且可形成为所述临时牙龈部61的下面与所述牙龈相互面对。
此时,为了缩短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制造时间,所述临时牙齿部64和所述临时牙龈部61实际上可形成为一体型。例如,所述临时牙齿部64和所述临时牙龈部61将合成树脂用作材料利用三维打印机打印及固化成一体之后可用作所述临时修复体60。
此时,优选为,在所述临时牙龈部61的外廓侧还形成匹配部65。所述匹配部65是从所述临时牙龈部61的外廓向外侧扩张成一体的部分,在内面形成与所述对象牙弓的外面匹配的匹配面。所述匹配部65通过多个分离部66与所述临时牙龈部61连接,多个所述分离部66通过长孔67相互间隔形成。优选为,所述分离部66形成为可将所述匹配部65和所述临时牙龈部61连接成一体的程度的粗细度。
优选为,所述匹配部65形成为整体可与所述对象牙弓的舌侧及唇侧面匹配的面积。另外,所述匹配面和所述临时牙龈部61的内面基于所述对象牙弓的三维表面信息形成。从而,在牙齿全部缺失的无牙颚的情况下,也可准确对齐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位置。所述匹配部65在所述临时结合部62埋入并固定所述临时柱的之后从所述临时牙龈部61分离。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临时修复体的校正过程的剖面示例图。
此时,对于修改所述临时修复体60优选理解为修改形成在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临时结合部62。另外,对于修改所述临时结合部62优选理解为在所述临时结合部62内对应于所述植入信息修改临时柱20的埋入位置及所述临时柱20的下部结构,即临时结合槽22的位置。即,对于修改所述临时结合部62优选理解为与根据所述临时柱20埋入并固定在所述临时结合部62内侧的位置决定所述临时结合槽22的位置相同的含义。
参照图4至图5,根据每个所述植入信息在所述牙槽骨植入所述固定器5,在各个所述固定器5紧固所述基台9。然后,通过紧固杆4或者紧固螺栓可在所述基台9固定所述临时柱20。
然后,所述临时修复体60配置在所述对象牙弓2,以使所述临时柱20插入于所述临时结合部62的内部。在此,由于处于在所述临时修复体60一体地形成所述匹配部65,因此若所述匹配部65匹配于所述牙龈,则所述临时修复体60可对齐配置在所述对象牙弓2的准确的位置。在所述临时修复体60准确对齐配置在所述对象牙弓2的状态下在所述临时结合部62和所述临时柱20之间注入固化树脂1。
在此,所述临时结合部62扩张成大于与所述临时柱20的最大外径相对应的基本直径7a。即,所述临时结合部62形成为包括对于已植入于所述牙槽骨的固定器5的实际植入位置5c(以下,实际植入位置)和所述临时结合部62的中心9c之间可产生的位置误差7进行校正的校正间隔7b。从而,即使在所述实际植入位置5c和所述临时结合部62的中心9c之间出现所述位置误差7,所述临时柱20也可不受干涉地配置在所述临时结合部62的内周。
此时,若所述临时柱20通过所述固化树脂1埋入并固定在所述临时结合部62内,则所述临时结合槽22的位置可对应于所述实际植入位置5c准确形成。从而,所述临时修复体60可准确设置在所述对象牙弓2。另外,提高扫描所述临时修复体60获取的图像的可靠性,并且可明显提高基于此生成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准确度及精确度。另一方面,优选为,所述匹配部65是在固化所述固化树脂1在所述临时修复体60固定所述临时柱20之后从所述临时牙龈部61分离。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基础模型和模拟体的立体图;图7a及图7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确认模型形成过程的示例图。
如图6至图7b所示,优选为,利用所述临时修复体60形成确认模型30。所述确认模型30是为了在生成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设计信息所需的三维信息的同时检查所述金属支撑部的准确度而准备。
详细地说,从扫描所述确认模型30获取的第一辅助扫描图像可计算包括于所述虚拟支撑部的虚拟结合部的位置信息。另外,在所述确认模型30配置及固定所述金属支撑部,可检查基于所述虚拟结合部形成的结合部是否形状在准确的位置。
参照图6,优选为,所述确认模型30包括基础模型31及模拟体32。
优选为,所述基础模型31形成为具有预定厚度的块状,沿着与牙弓相对应的线条间隔形成多个通用插入槽33。在此,优选为,所述通用插入槽33以所述植入信息为准形成在所述基础模型31,而且以包括多余间距的内径及深度凹陷形成,其中所述多余间距包括所述校正间隔。
所述模拟体32固定在所述基础模型31的通用插入槽33,作为代替所述固定器和所述基台的一体的确认用部件提供,以检查形成在所述金属支撑部的所述结合部的匹配度。详细地说,优选为,所述模拟体32形成为上端部与所述基台的上部相对应的形状,而下部延伸已设定的长度。
优选为,所述确认模型30通过以下的一系列的过程形成。以下,对于在所述临时结合槽22结合所述模拟体32优选理解为与在所述临时结合部62结合所述模拟体32相同的含义。
参照图7a,在所述临时结合槽22插入所述模拟体32的上端部,通过紧固螺栓24紧固所述模拟体32和所述临时柱20。此时,处于对应于所述实际植入位置校正所述临时结合槽22的状态,因此结合所述模拟体32的位置可与所述实际植入位置相对应。
然后,在所述通用插入槽33插入配置各个所述模拟体32的下端部。在此,所述通用插入槽33形成包括所述校正间隔的内径,因此即使所述通用插入槽33未形成在高度准确的位置,所述模拟体32也可不受干涉地容易插入于所述通用插入槽33。再则,优选为,所述通用插入槽33以包括所述校正间隔的深度凹陷形成。从而,即使因为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前牙侧和臼齿侧之间的高度差导致所述模拟体32结合于各个所述临时结合槽22的高度相互不同,所述模拟体32的下端部也可容易插入于所述通用插入槽33。
参照图7b,在所述模拟体32的下端部插入于所述通用插入槽33的状态下在所述通用插入槽33填充及固化所述固化树脂1。据此,可准确固定在所述确认模型30的所述模拟体32的位置以与所述实际植入位置相对应。然后,若所述固化树脂1完全固化从而所述模拟体32坚固地固定在所述通用插入槽33内,则分离所述临时修复体。据此,可形成所述模拟体32的上端部向所述基础模型31的外侧凸出的所述确认模型30。
如此,本发明为所述通用插入槽33相比于所述植入信息形成比所述模拟体32的最大直径及包括所述校正间隔的多余间距的更大的直径。另外,对于所述通用插入槽33还考虑至牙槽骨的曲折,连凹陷深度也是考虑多余间距而成。从而,将所述基础模型31的设计明显简单化的同时可明显减少及缩短制造所需的工序数及时间。另外,即使将所述基础模型31的结构简单化,利用所述临时修复体60也准确对齐并固定所述模拟体32的位置及高度,因此可明显提高从所述确认模型30获取的设计信息的可靠度。
另一方面,柱体20A通过所述紧固螺栓24紧固于各个所述模拟体32,进而可向上侧凸出固定所述柱体20A。此时,对于所述柱体20A优选理解为与固定在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所述临时柱20实际相同的型号的单独的柱体。对于在所述模拟体32凸出固定的所述柱体20A实际能够以与埋入并固定在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所述临时柱20相同的位置、角度及高度对齐。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虚拟柱设定过程的示例图;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设计信息的示例图。此时,对于图9优选理解为示出所述第一辅助扫描图像的一部分。
参照图8,优选为,通过所述计划部在所述计划图像M上设定所述虚拟修复部m70。对于适用于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设计信息的虚拟修复部m70优选理解为与适用于所述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的虚拟修复部m70实际相同的信息,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然后,优选为,从所述数据库提取的虚拟支撑部m80虚拟移动至所述计划部,虚拟重叠于所述虚拟修复部m70的下部。
优选为,所述虚拟支撑部m80包括虚拟结合部m81和虚拟连接部m85。优选为,所述虚拟结合部m81是结合所述基台的部分的设计信息,并且所述虚拟结合部m81的各中心与所述植入信息对齐并虚拟配置。然后,优选为,所述虚拟连接部m85虚拟延伸,以将各个所述虚拟结合部m81相互连接。通过后述的过程可对应于所述实际植入位置修改所述虚拟支撑部m80,最终设计信息发送至制造装置,可制造成金属材质的金属支撑部。
优选为,在所述虚拟修复部m70中消除重叠所述虚拟支撑部m80的部分。据此,在所述虚拟修复部m70可设定与所述虚拟支撑部m80的外观相对应的虚拟组装槽m79。此时,所述虚拟组装槽m79相比于所述虚拟支撑部m80的体积可间隔预定的多余间距地扩张设定得更大。从而,所述金属支撑部可容易插入于后述的修复部的组装槽。
另一方面,优选为,基于所述第一辅助扫描图像m30虚拟校正包括于所述虚拟支撑部m80的虚拟结合部m81的位置。
详细地说,参照图7b和图9,所述第一辅助扫描图像m30可以是利用所述成像装置扫描固定所述柱体20A的确认模型30的内外侧面来获取。然后,优选为,从所述成像装置向所述计划部传送所述第一辅助扫描图像m30。优选为,在所述第一辅助扫描图像m30包括所述柱体的三维表面信息,即主体图像m20。
在此,所述确认模型30在对应于所述实际植入位置准确对齐固定的所述模拟体32固定所述柱体20A。从而,包括于所述第一辅助扫描图像m30的所述主体图像m20准确对应于所述实际植入位置并且向外侧凸出可清楚地显示出来。据此,可明显提高包括于所述第一辅助扫描图像m30的信息的可靠度。
再则,两边臼齿部整体形成一体的块状的所述确认模型30的扫描图像用作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设计信息。据此,代替沿着牙弓曲折向臼齿部扫描时出现图像畸变的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扫描图像,可计算出准确的设计信息。
另一方面,优选为,从所述数据库提取虚拟柱v20向所述计划部虚拟移动。对于所述虚拟柱v20优选理解为是与所述临时柱或者所述柱体的设计信息相对应的三维外观信息。所述虚拟柱v20根据已设定的规格区分为多个来保存在所述数据库,从所述数据库选择符合于牙齿修复过程的一个虚拟柱v20来传送至所述计划部。
所述虚拟柱v20与所述主体图像m20虚拟重叠,而且消除所述主体图像m20,可由所述虚拟柱v20虚拟代替。从而,作为三维外观信息的所述虚拟柱v20代替因为在扫描过程中发生光散射及附着异物导致可包括不清晰的图像信息的扫描图像可用作明确的设计信息。
此时,所述虚拟柱v20不可视化处理暴露在外侧的外侧面的三维外观信息。从而,在所述虚拟柱v20与所述主体图像m20虚拟重叠的状态下可视性显示设定在所述虚拟柱v20内侧的虚拟结合槽v82。然后,基于所述虚拟结合槽v82可明确设定所述虚拟结合部m81的位置及内面形状。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制造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剖面图。
参照图8和图10,优选为,向所述制造装置分别传送设定所述虚拟组装槽m79的所述虚拟修复部m70及为使所述虚拟结合部m81与所述实际植入位置相对应而虚拟修改的所述虚拟支撑部m80。然后,优选为,与所述虚拟修复部m70及所述虚拟支撑部m80相对应的所述修复部70及所述金属支撑部80制造成实物。
优选为,在所述修复部70形成所述组装槽79,并且还可形成与所述组装槽79连通的连通孔72。所述连通孔72是与后述的结合槽82连通的部分,优选理解为是导入所述紧固螺栓24的部分。所述修复部70可以是对应于所述虚拟修复部m70的形状三维铣削加工及烧成处理氧化锆材料块来制备,或者可以是通过三维打印机打印及固化合成树脂材料进行制造而成。
优选为,所述金属支撑部80包括所述结合部81和连接部。优选为,所述结合部81和所述连接部的外观与所述虚拟结合部及所述虚拟连接部相对应,因此省略详细说明。优选为,所述结合部81是结合所述基台9的部分,包括结合槽82、贯通部83及凸台部84。所述结合槽82是插入所述基台9的部分,所述贯通部83是与所述结合槽82连通且收纳所述紧固螺栓24的头部的部分。所述凸台部84是沿着所述结合槽82及所述贯通部83的边界向半径内侧方向凸出的结构,是卡住所述紧固螺栓24的头部的部分。
通过所述连通孔72及所述贯通部83导入所述紧固螺栓24,所述紧固螺栓24的端部螺纹紧固于所述基台9的上端。然后,所述凸台部84咬合于所述紧固螺栓24的头部及所述基台9之间,如此所述金属支撑部80可固定在所述固定器5。
再则,还可从所述结合槽82延伸形成覆盖延伸部86。所述覆盖延伸部86沿着所述结合槽82的下端边框向下凸出,并且端部以与所述基台9的余量部匹配的长度延伸形成。从而,即使所述金属支撑部80作为标准型号形成较薄的厚度,也可通过所述覆盖延伸部86遮蔽所述基台9的外面。
优选为,所述金属支撑部80是对应于所述虚拟支撑部m80的形状三维铣削加工钛或者钛合金材料块来制备。然后,所述金属支撑部80插入于所述组装槽79并且通过粘合剂附着并固定,从而最终可制造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90。如此,通过所述金属支撑部80沿着牙弓整体支撑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90,因此可明显提高对咀嚼压力的支撑强度。
所述金属支撑部80通过所述确认模型30可确认所述结合部81的位置准确度。详细地说,为了检查形成在所述金属支撑部80的各个所述结合部81的位置,准备分离所述柱体20A的所述确认模型30。然后,将在所述确认模型30的上侧凸出的各个所述模拟体32个别插入于各个所述结合部81。此时,确认各个所述结合部81和各个所述模拟体32出现错位或者间隔的程度,进而可检查所述金属支撑部80的准确度。
如此,本发明通过所述确认模型30获取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90的准确的设计信息的同时还可检查最终制造的所述金属支撑部80的准确度。从而,明显提高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90的精确度,据此可提高患者的牙齿修复满意度。再则,可在口腔外准确确认及校正或者重新制造所述金属支撑部80。从而,可将因为用金属材料制造的所述金属支撑部80的恢复力传递至牙槽骨导致植入所述固定器的所述牙槽骨受伤防止于未然。
另一方面,在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90的下端部还可包括显色层191。详细地说,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90的下端部以已设定的厚度层叠涂布具有预定粘性的涂料组合物。此时,所述涂料组合物可包含与所述修复部70相同材质的基粉及包含已设定的颜料以显色与所述对象牙弓2相对应的颜色的粉末制剂。例如,所述基粉可包含在陶瓷粉、瓷粉、氧化锆粉及这些的混合物中选择的一种和氧化物。所述氧化物可包含在二氧化硅、氧化铝、过氧化锌、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锆、氧化钙、磷酸酐及这些的混合物中选择的一种。
然后,在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90的下端部外侧可按各个颜色多层层叠涂布涂料组合物。据此,所述显色层191渐变显色成与实际牙龈类似的颜色,可明显提高形成所述显色层191的最终牙齿修复用修复体90的审美感。再则,防止插入于所述修复部70下端部的所述金属支撑部80透过所述修复部70的外侧,因此可更加提高审美感。
图11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临时修复体附着图像修正夹具的状态的示例图;图12a及图12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临时修复体图像的畸变校正过程的示例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制造的预备修复体的示例图。
参照图11,优选为,在所述临时修复体60附着图像修正夹具10。对于所述图像修正夹具10优选理解为是辅助工具,作为基准来修正通过所述成像装置获取的扫描图像的畸变误差值进而制造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附着并固定所述图像修正夹具10,将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两边臼齿之间连接,在完成包括所述图像修正夹具10的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扫描工作之后从所述临时修复体60分离所述图像修正夹具10。优选为,所述图像修正夹具10包括支撑底座部11、第一对齐凸出部12及第二对齐凸出部13。
所述支撑底座部11以已设定的长度向两侧延伸,并且配置成上下面实际为扁平的板形状。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12是对应于已设定的第一基准间距以与所述支撑底座部11的两侧相对应的左右方向间隔凸出形成多个对齐肋条。在此,所述第一基准间距可包括彼此相邻的一对对齐肋条之间的间距值及配置在所述支撑底座部11两端侧的对齐肋条之间的间距值。
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13是使多个对齐凸起对应于已设定的第二基准间距以前后及左右方向间隔地凸出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部11的外面。在此,所述第二基准间距可包括一个所述对齐肋条和相邻的一个所述对齐凸起间隔的左右方向间距值和彼此相邻的一对所述对齐凸起以左右及前后方向间隔的间距值。另外,所述第二基准间距还可包括一个所述对齐凸起与所述支撑底座部11的前端或者后端角落间隔的前后方向间距值。
在此,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12和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13从所述支撑底座部11凸出成一体,因此实际上是固定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12和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13之间的各个间距值。从而,所述图像修正夹具10在后述的图像修正过程中可作为基准执行功能。
再则,优选为,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12对应于已设定的第一基准高度以上下方向凸出设置。然后,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13能够以低于所述第一基准高度的高度凸出设置。在此,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13的各个所述对齐凸起可形成为高度,即半径及剖面面积相互不同的大小。
如此,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12和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13包括可与已设定的三维对应外观信息明确匹配的特征性大小、形状及位置的点/线/面。在此,所述三维对应外观信息为所述图像修正夹具10的三维外观信息,优选理解为与后述的虚拟修正夹具相同的含义。所述虚拟修正夹具已保存于所述数据库240。即,比较扫描附着所述图像修正夹具10的所述临时修复体60获取的第二辅助扫描图像和在所述虚拟修正夹具的相互相同位置显示的信息,可修正所述第二辅助扫描图像的三维畸变误差值。
参照图12a至图12b,所述第二辅助扫描图像m1是通过所述成像装置成像附着所述图像修正夹具的所述临时修复体而获取。所述第二辅助扫描图像m1从所述成像装置传送至所述计划部。此时,在图12a至图12b中,优选理解为用m60r表示的是修改的临时修复体图像,用m22r表示的是修改的临时结合槽图像。
优选为,所述第二辅助扫描图像m1包括临时修复体图像m60、临时结合槽图像m22及夹具图像m10。所述临时修复体图像m60是所述临时修复体的三维表面信息,所述临时结合槽图像m22是所述临时结合部的凹陷的三维表面信息。然后,所述夹具图像m10是附着于所述临时修复体的所述图像修正夹具的三维表面信息。优选为,所述夹具图像m10包括第一对齐凸出部图像m12及第二对齐凸出部图像m13,即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及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的三维表面信息。所述虚拟修正夹具v10是所述图像修正夹具的设计信息,并且已保存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及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的大小、位置、间隔等的已设定的尺寸信息。
优选为,虚拟移动包括于所述第二辅助扫描图像m1的所述夹具图像m10,以与从所述数据库提取的所述虚拟修正夹具v10相匹配。然后,从所述夹具图像m10计算多个所述比较信息。另外,优选为,从所述虚拟修正夹具v10中在与所述比较信息相互的对应的位置选择并计算多个基准信息。此时,优选地,以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虚拟移动以使所述比较信息与所述基准信息整合。在此,所述夹具图像m10与所述临时修复体图像m60连接成一体,因此若虚拟移动所述夹具图像m10,则联动移动所述临时修复体图像m60,从而可修正所述临时修复体图像m60的三维畸变误差值。
例如,能够以左右方向虚拟移动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图像m12的第一间隔间距e1,以与包括于所述虚拟修正夹具v10的第一虚拟凸出部v12的第一基准间距相对应。对于所述第一间隔间距e1优选理解为因为扫描畸变导致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图像m12与所述第一虚拟凸出部v12以左右方向间隔而形成的间距。另外,能够以前后及左右方向虚拟移动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图像m13的第二间隔间距e2及第三间隔间距e3,以与包括于所述虚拟修正夹具v10的第二虚拟凸出部v13的第二基准间距相对应。对于所述第二间隔间距e2及所述第三间隔间距e3优选理解为因为扫描畸变导致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图像m13与所述第二虚拟凸出部v13以前后及左右方向间隔而成的间距。
再则,可虚拟移动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图像m12及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图像m13,以使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图像m12及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图像m13的第四间隔间距e4、e5与所述第一虚拟凸出部v12及所述第二虚拟凸出部v13的基准高度相对应。对于所述第四间隔间距e4、e5优选理解为因为扫描畸变导致变形的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图像m12和所述第二对齐凸出部图像m13的变形高度h2、r5与所述第一虚拟凸出部v12及所述第二虚拟凸出部v13以上下方向间隔而成的间距。据此,可修正在所述临时修复体的扫描过程中越向臼齿侧就越加扩张间隔或者图像畸变导致的误差。从而,修正包括于所述临时修复体图像m60的临时结合槽图像m22的位置信息以与所述实际植入位置相对应,因此可明显提高图像可靠度。
另一方面,优选为,修正所述三维畸变误差值的所述临时修复体图像m60r保存于所述计划部。然后,优选为,基于修正的所述临时修复体图像m60r制造预备修复体160。所述预备修复体160是在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过程中临时使用的修复体。从而,即使在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期间中所述临时修复体破损,也可从所述计划部加载修正的所述临时修复体图像m60r,进而可迅速制造所述预备修复体160。从而,无需在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期间中追加扫描患者的口腔或者单独的设计过程,利用修正的所述临时修复体图像m60r可反复制造所述预备修复体。
所述预备修复体160基于所述临时修复体图像m60r形成外观,并且在与所述临时结合槽图像m22相对应的每个位置可形成预备结合部162。此时,所述预备结合部162可形成为贯通孔,并且在所述预备结合部162可埋入并固定单独分开单独准备的临时柱20B。
图1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临时柱的固定过程的示例图。
参照图14,所述临时柱20通过如下的一系列过程埋入并固定在所述临时修复体60。
详细地说,优选为,通过所述紧固螺栓24在所述基台9紧固所述临时柱20。然后,优选为,为使所述临时柱20插入于所述临时结合部62,所述临时修复体60配置在所述对象牙弓2并且与咬合牙弓咬合。
此时,优选为,在所述临时修复体60侧向贯通形成注入孔63,以与所述临时结合部62连通。所述注入孔63可形成为可插入注入所述固化树脂1的注入工具6的注入端的程度的大小。另外,优选为,所述注入孔63形成在与前臼齿相对应的部分。从而,在张嘴时防止所述注入孔63暴露到外部,从而可具有审美感。
优选为,在上下颚咬合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注入孔63部分注入及固化所述固化树脂1,据此所述临时柱20暂时固定在所述临时结合部62的内侧。在此,对于部分注入优选理解为注入所述临时柱20通过所述固化树脂1可部分性地固定在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程度的量。另外,对于所述暂时固定优选理解为所述临时柱20部分性附着于所述临时结合部62内从而以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的程度的力进行固定。
若在暂时固定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状态下从所述临时修复体60隔开所述对合牙弓3,则暴露所述临时结合部62的上部。然后,优选为,在暴露的所述临时结合部62的上部填充及固化所述固化树脂1,进而所述临时柱20完全固定在所述临时结合部62内。
再则,可设计及制造用于对准咬合所述临时修复体60和所述对合牙弓3的对准匹配夹具40。
详细地说,在所述计划图像中可生成所述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及沿着咬合对合侧牙齿图像的咬合线在上下面设定虚拟匹配槽的对准匹配夹具的设计信息。此时,对于所述虚拟匹配槽可对应于包括于所述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的各个所述牙齿图像的牙尖形状及所述对合牙弓的牙尖形状设定。
优选为,所述对准匹配夹具的设计信息传送至所述制造装置,进而对准匹配夹具40制造成实物。所述对准匹配夹具40可利用三维打印机打印来制造。然后,所述对合牙弓3的牙尖部和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咬合侧匹配于分别形成在所述对准匹配夹具40上下面的匹配槽42、43匹配来咬合对准。对于所述匹配槽42、43优选理解为基于所述虚拟匹配槽实际形成在所述对准匹配夹具40的槽。若在通过所述对准匹配夹具40对准上下颚的状态下固化注入到所述注入孔63的所述固化树脂1,则所述临时柱20可暂时固定在所述临时结合部62内。
如此,本发明在上下颚以优选的咬合关系咬合的状态下所述临时柱20可暂时固定在所述临时结合部62。据此,可明显提高与所述临时修复体60及所述对合牙弓3的咬合精确度。从而,可明显提高从所述临时修复体60的扫描图像获取的设计信息的可靠度,并且在所述牙齿修复用修复体90制造期间中使用所述临时修复体60时提高咬合精确度,因此可明显提高使用便利性。再则,上下颚通过所述对准匹配夹具40对准在准确的咬合位置,因此过度的咬合力不会传递于上下颚。从而,可从根本上解决所述临时修复体60因为过度的咬合压力而发生断裂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在以上记载的“包括”、“构成”、“具有”或者“具备”等的用语,除非有特别反对的记载,否则意味着包含该构成元素的含义,因此应该解释为并非是要将其他构成元素除外,而是还可包括其他构成元素。对于包括技术性用语或者科学性用语的所有用语,除非有不同的定义,否则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含义。对于通常使用的用语,诸如在词典定义的用语应该解释为与相关技术的文章中的含义相同,除非在本发明中有明确定义,否则不得以过度形式的含义解释。
如上所述,本发明并不限定上述的各个实施例,而是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进行变形实施,这种变形实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为了设计牙齿修复用修复体,在通过计划部生成的计划图像设定植入体的植入信息,基于所述计划图像生成在每个所述植入信息设定虚拟临时结合部的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
第二步骤,所述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传送至制造装置,制造形成有与所述虚拟临时结合部相对应的临时结合部的临时修复体,而且修正所述临时结合部的位置以与已植入于对象牙弓的植入体的位置相对应;
第三步骤,形成确认模型,所述确认模型是利用所述临时修复体在间隔形成在基础模型的多个通用插入槽对准模拟体的固定位置,通过成像装置获取所述确认模型的第一辅助扫描图像来发送至所述计划部;
第四步骤,通过所述计划部设定以已设定的牙列结构连续排列多个牙齿图像的虚拟修复部,从数据库提取的虚拟支撑部向所述计划部虚拟移动来虚拟重叠于所述虚拟修复部的下部,而且基于所述第一辅助扫描图像虚拟修正包括于所述虚拟支撑部的虚拟结合部的位置;以及
第五步骤,所述虚拟支撑部及消除所述虚拟支撑部的重叠部分设定虚拟组装槽的虚拟修复部传送至所述制造装置分别制造成金属支撑部及修复部,所述金属支撑部组装及固定在形成在所述修复部的组装槽,进而最终制造出牙齿修复用修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步骤中,所述确认模型通过如下的步骤形成,所述步骤包括:
在所述临时结合部分别紧固所述模拟体;
在所述通用插入槽插入配置各个所述模拟体的下端部;
在所述通用插入槽填充及固化固化树脂,进而所述模拟体对应于所述已植入的植入体的位置固定在所述通用插入槽;
分离所述临时修复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
在固定在各个所述通用插入槽的所述模拟体紧固柱体以向上侧凸出固定所述柱体;
沿着包括所述柱体的所述确认模型的内外侧面移动所述成像装置以获取所述第一辅助扫描图像;
所述第五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
为了检查所述结合部的位置,在分离所述柱体的所述确认模型的上侧结合所述金属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
从所述数据库提取虚拟柱以向所述计划部虚拟移动;
在所述第一辅助扫描图像显示的柱体图像被所述虚拟柱虚拟代替;
基于所述虚拟柱虚拟校正各个所述虚拟结合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步骤中,所述通用插入槽以所述植入信息为准形成在所述基础模型,而且以包括多余间距的内径及深度凹陷形成,所述多余间距包括所述临时结合部的校正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步骤或者所述第三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
多个对齐凸出部以前后及左右方向间隔凸出在外面的图像修正夹具的两端部附着在所述临时修复体的两边臼齿侧;
通过所述成像装置成像附着所述图像修正夹具的所述临时修复体来获取第二辅助扫描图像并传送至所述计划部;
虚拟移动包括于所述第二辅助扫描图像的夹具图像以与从所述数据库提取的虚拟修正夹具匹配;
与夹具图像联动修正临时修复体图像,进而修正所述临时修复体图像的畸变误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步骤或者所述第三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
从包括于所述夹具图像的所述对齐凸出部的扫描图像选择并计算比较信息,并且在包括于所述虚拟修正夹具的所述对齐凸出部的虚拟图像中在与所述比较信息相对应的位置选择并计算基准信息;
所述比较信息以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虚拟移动以与所述基准信息整合,同时修正三维畸变误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步骤或者所述第三步骤中,
所述图像修正夹具包括:第一对齐凸出部,对应于已设定的第一基准间距以左右方向间隔多个所述第一对齐凸出部;第二对齐凸出部,对用于已设定的第二基准间距以前后方向间隔多个第二对齐凸出部;
所述虚拟修正夹具为所述图像修正夹具的三维外观信息已保存于所述数据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
在所述植入体紧固临时柱;
为使所述临时柱插入于以上下贯通形成的所述临时结合部,所述临时修复体配置在所述对象牙弓并且与对合牙弓咬合;
通过侧向贯通形成以与所述临时结合部连通的注入孔部分注入及固化固化树脂以暂时固定所述临时柱;
在间隔所述对合牙弓暴露的所述临时结合部的上部填充及固化所述固化树脂以完全固定所述临时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步骤还包括如下的步骤:
通过所述计划部生成所述临时修复体的设计信息及沿着咬合对合侧牙齿图像的咬合线与各个牙尖形状相对应的虚拟匹配部设定在上下面的对准匹配夹具的设计信息;
所述对准匹配夹具的设计信息传送至所述制造装置来制造对准匹配夹具;
所述对合牙弓的牙尖部和所述临时修复体的咬合侧匹配于分别形成在所述对准匹配夹具的上下面的匹配部来咬合对齐;
在所述注入孔注入所述固化树脂。
CN202210061720.3A 2021-12-03 2022-01-19 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2115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71524 2021-12-03
KR1020210171524A KR20230084343A (ko) 2021-12-03 2021-12-03 치아수복용 보철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1510A true CN116211510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70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1720.3A Pending CN116211510A (zh) 2021-12-03 2022-01-19 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30084343A (zh)
CN (1) CN11621151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47635B1 (ko) 2017-09-14 2019-02-14 주식회사 디오 디지털보철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84343A (ko)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7635B1 (ko) 디지털보철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시스템
KR101940743B1 (ko) 디지털보철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시스템
KR101999372B1 (ko) 디지털보철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11896451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verdenture and flattening guide applied thereto for manufacturing the overdenture
KR101970746B1 (ko) 디지털보철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시스템, 이에 적용되는 덴처홀가이더 및 제조방법
KR102296246B1 (ko) 디지털 오버덴쳐 제조방법
KR102013298B1 (ko) 디지털 오버덴쳐 제조방법
US11612462B2 (en) Method of implanting dental restoration
KR102541583B1 (ko) 치아수복용 임시보철 세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임시보철의 제조방법
KR102275651B1 (ko) 디지털보철 제조방법
CN116211510A (zh) 牙齿修复用修复体的制造方法
KR102523432B1 (ko) 치아수복물 설계를 위한 이미지 데이터 처리방법
KR102438919B1 (ko) 치아수복물 임플란팅방법
KR20230033134A (ko) 디지털 오버덴쳐의 제조방법
KR102129526B1 (ko) 3d 데이터로 형성된 교합정보를 실물 교합기에 옮기기 위한 3d 프린팅 커넥터 제작 시스템 및 그 제작방법
EP3649984B1 (en) Digital den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denture hole guider applied thereto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871117B1 (ko) 수술 전의 치은 피개형 임플란트 임시 보철물 제작방법
KR102573106B1 (ko) 분할형 디지털보철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581508B1 (ko) 디지털 오버덴쳐의 제조방법
KR102325270B1 (ko) 조립식 디지털보철 제조방법
KR102332982B1 (ko) 디지털 오버덴쳐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클립 취부용 홀더
KR102500318B1 (ko) 디지털보철 제조방법
KR102332973B1 (ko) 디지털 오버덴쳐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홀더 어버트먼트 취부가이드
KR102479924B1 (ko) 치아수복물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시스템
KR102510423B1 (ko) 디지털 오버덴쳐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