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2514A - 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2514A
CN116202514A CN202111447613.6A CN202111447613A CN116202514A CN 116202514 A CN116202514 A CN 116202514A CN 202111447613 A CN202111447613 A CN 202111447613A CN 116202514 A CN116202514 A CN 116202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indoor environment
detection
period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76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维铭
蔡光哲
黄正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76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251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8305 priority patent/WO202309836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2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25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1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vehicle mo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04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terrestrial means
    • G01C21/08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terrestrial means involving use of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eart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 G01C21/2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oor nav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91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traffic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车辆内放置有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加速度计、磁力计和通信卡。电子设备利用加速度计进行坡道检测和道闸入库检测,分别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利用磁力计进行地磁信号检测得到第三检测结果,利用通信卡进行蜂窝信号检测得到第四检测结果。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包括:按照检测周期获取多个检测结果,根据上述至少两种检测结果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通过加速度计、磁力计和通信卡分别进行检测,并基于至少两种检测结果综合判断,提高了识别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率。

Description

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人由室外进入到室内后,会启动某些行为模式,比如,开始办公、购物、运动等。如果人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可以识别出进入室内环境,并且启动相应的应用程序、显示相关的通知信息等,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更加智能、与环境更加贴合的服务和体验。识别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技术也称为室内外侦测(indoor outdoor detection,IOD)技术。
其中,人坐在车辆中驶入室内环境是非常普遍的应用场景。
目前,可以通过在车辆上设置光传感器,通过光传感器对环境的实时光强进行检测,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但是,由于天气原因或时间原因,例如,阴天、雨天或者晚上,光强检测会将室外环境误判为室内环境,识别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提高了识别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放置在车辆中,方法包括:按照检测周期获取多个检测结果,多个检测结果包括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第三检测结果和第四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两个;第一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第二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通过室内环境入口处的道闸,第三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通过磁力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第四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根据蜂窝信号的强度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驶入室内环境;根据多个检测结果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利用放置于车辆内的电子设备检测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基于车辆进入室内环境时通常需要通过坡道和/或通过道闸的场景,根据车辆在坡道上的行驶行为和车辆通过道闸的行驶行为,利用加速度计实现了坡道检测和/或道闸入库检测。同时,利用磁力计实现了地磁信号检测,利用通信卡实现了蜂窝信号检测。综合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地磁信号检测或蜂窝信号检测中的至少两种检测结果,综合判断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由于避免了过度依赖光传感器的光强检测,而是基于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实际驾驶场景通过加速度计、磁力计或通信卡进行检测,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而且,由于避免了使用GPS,降低了检测功耗,减轻了系统负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多个检测结果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包括:若多个检测结果中的至少N个检测结果均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则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4。
在该实现方式中,如果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地磁信号检测和蜂窝信号检测中的至少两种检测结果均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则最终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减轻了系统负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检测结果还包括第五检测结果,第五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通过光传感器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在该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参考光强检测的检测结果,判断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进一步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还包括:若根据多个检测结果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向车辆发送通知信息;通知信息用于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在该实现方式中,当位于车辆内的电子设备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则可以通知车辆,使得车辆启动适用于室内的行为模式,例如,开启室内导航系统等,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更加智能、与环境更加贴合的服务和体验,提升用户感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包括:按照第一周期获取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将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转换为在车辆的车辆坐标系下的目标三轴读值;根据目标三轴读值确定车辆的车辆倾斜角度;若车辆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则第一检测结果指示车辆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
在该实现方式中,基于车辆进入室内环境时通常需要通过坡道的实际驾驶场景,根据车辆在坡道上的行驶行为,利用加速度计实现了坡道检测,确定车辆是否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即,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相比于光强检测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确定车辆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则第一检测结果指示车辆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包括:若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多个三轴读值分别对应的车辆倾斜角度均大于预设角度,则第一检测结果指示车辆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其中,第一时间段包括多个第一周期。
在该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时间段内对应的多个车辆倾斜角度均大于预设角度,说明第一时间段内车辆均处于上升坡道或者下降坡道,可以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进一步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第二检测结果,包括:按照第二周期获取第二时间段内加速度计的第一目标轴上的多个读值;其中,第二时间段包括多个第二周期;若多个读值的数值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则第二检测结果指示车辆通过室内环境入口处的道闸。
在该实现方式中,基于车辆进入室内环境时通常需要通过道闸的实际驾驶场景,根据车辆通过道闸的行驶行为,利用加速度计实现了道闸入库检测,确定车辆是否通过室内环境入口处的道闸,即,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相比于光强检测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目标轴与车辆的行驶方向平行。
在该实现方式中,利用加速度计上与车辆的行驶方向平行的轴上的多个读值进行道闸入库检测,进一步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通过室内环境入口处的道闸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第三检测结果,包括:按照第三周期获取第三时间段内磁力计的多个三轴读值;其中,第三时间段包括多个第三周期,磁力计的三轴读值包括磁力计的三个轴上的读值;获取多个三轴读值中的多个目标读值,确定每个目标读值的标准分数值;若在多个目标读值中标准分数值大于预设值的目标读值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则第三检测结果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在该实现方式中,基于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实际驾驶场景,室内环境通常具有由水泥和钢筋形成的外围结构,由于水泥和钢筋等结构会扭曲地磁的磁力表现,因此,利用磁力计的数据可以进行地磁信号检测,从而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相比于光强检测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读值为下列中的任意一项:磁力计上第二目标轴的读值;第二目标轴为磁力计中的一个轴;磁力计上至少两个轴的读值;根据磁力计的三轴读值确定的归一化数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目标轴为处于水平方向的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第四检测结果,包括:按照第四周期获取第四时间段内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其中,第四时间段包括多个第四周期,多个蜂窝小区包括电子设备的服务小区和服务小区的邻区;采用聚类算法对第四时间段内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处理,获得两个聚类结果;若第一聚类结果包括第四时间段内最后X个第四周期对应的信号强度值,则第四检测结果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其中,两个聚类结果包括第一聚类结果和第二聚类结果,X为1或2。
在该实现方式中,基于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实际驾驶场景,室内环境通常具有外围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遮蔽会导致电子设备检测的蜂窝信号的强度发生突然变化,因此,利用蜂窝信号检测可以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相比于光强检测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用聚类算法对第四时间段内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处理之前,还包括:确定电子设备在第四时间段内没有发生小区重选;以及,确定每个蜂窝小区在第四时间段内的多个信号强度值呈现减小趋势;以及,确定X个第四周期内蜂窝小区的个数与第四时间段内除X个第四周期之外的其他第四周期内蜂窝小区的个数相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第五检测结果,包括:按照第五周期获取第五时间段内光传感器检测的多个光强值;其中,第五时间段包括多个第五周期;确定多个光强值的光强均值和光强方差;若光强方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强方差阈值,且,第五时间段内最后一个第五周期对应的光强值小于光强均值,则第五检测结果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第五时间段内光传感器检测的多个光强值之前,还包括:确定当前时刻处于白天时段;以及,确定当前天气不是阴天或雨天。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放置在车辆中,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按照检测周期获取多个检测结果,多个检测结果包括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第三检测结果和第四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两个;第一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第二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通过室内环境入口处的道闸,第三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通过磁力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第四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根据蜂窝信号的强度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驶入室内环境;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检测结果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用于:若多个检测结果中的至少N个检测结果均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则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4。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检测结果还包括第五检测结果,第五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通过光传感器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发送模块,发送模块用于:若根据多个检测结果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向车辆发送通知信息;通知信息用于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按照第一周期获取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将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转换为在车辆的车辆坐标系下的目标三轴读值;根据目标三轴读值确定车辆的车辆倾斜角度;若车辆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则第一检测结果指示车辆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多个三轴读值分别对应的车辆倾斜角度均大于预设角度,则第一检测结果指示车辆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其中,第一时间段包括多个第一周期。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按照第二周期获取第二时间段内加速度计的第一目标轴上的多个读值;其中,第二时间段包括多个第二周期;若多个读值的数值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则第二检测结果指示车辆通过室内环境入口处的道闸。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目标轴与车辆的行驶方向平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包括第三获取单元,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按照第三周期获取第三时间段内磁力计的多个三轴读值;其中,第三时间段包括多个第三周期,磁力计的三轴读值包括磁力计的三个轴上的读值;获取多个三轴读值中的多个目标读值,确定每个目标读值的标准分数值;若在多个目标读值中标准分数值大于预设值的目标读值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则第三检测结果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读值为下列中的任意一项:磁力计上第二目标轴的读值;第二目标轴为磁力计中的一个轴;磁力计上至少两个轴的读值;根据磁力计的三轴读值确定的归一化数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目标轴为处于水平方向的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包括第四获取单元,第四获取单元用于:按照第四周期获取第四时间段内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其中,第四时间段包括多个第四周期,多个蜂窝小区包括电子设备的服务小区和服务小区的邻区;采用聚类算法对第四时间段内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处理,获得两个聚类结果;若第一聚类结果包括第四时间段内最后X个第四周期对应的信号强度值,则第四检测结果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其中,两个聚类结果包括第一聚类结果和第二聚类结果,X为1或2。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在采用聚类算法对第四时间段内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处理之前,确定电子设备在第四时间段内没有发生小区重选;以及,确定每个蜂窝小区在第四时间段内的多个信号强度值呈现减小趋势;以及,确定X个第四周期内蜂窝小区的个数与第四时间段内除X个第四周期之外的其他第四周期内蜂窝小区的个数相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包括第五获取单元,第五获取单元用于:按照第五周期获取第五时间段内光传感器检测的多个光强值;其中,第五时间段包括多个第五周期;确定多个光强值的光强均值和光强方差;若光强方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强方差阈值,且,第五时间段内最后一个第五周期对应的光强值小于光强均值,则第五检测结果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获取单元还用于在获取第五时间段内光传感器检测的多个光强值之前,确定当前时刻处于白天时段;以及,确定当前天气不是阴天或雨天。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指令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电子设备实施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图1G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A~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车辆内摆放位置的一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设置IOD检测的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4A~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坡道检测的流程图;
图7A~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坐标系的一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坐标系的一种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道闸入库检测的流程图;
图10A~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速度计在目标轴上多个读值的一组变化趋势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磁力计进行地磁信号检测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磁力计的读值的变化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蜂窝信号检测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检测的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的示意图;
图15A~图1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对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进行聚类的一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光强检测的流程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一种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用于判断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本申请实施例对室内环境不做限定。为了方便说明,以室内环境为室内停车场作为示例。
示例性的,结合图1A~图1G对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但图1A~图1G并不对应用场景形成限定。可选的,室内停车场的入口处设置有道闸,用于对进入室内停车场的车辆进行管理。本申请实施例对道闸的名称不做限定,例如,道闸还可以称为栅门、闸门、挡车器等。可选的,室内停车场具有上升坡道或者下降坡道,上升坡道或者下降坡道可以不具有转弯,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转弯。本申请实施例对上升坡道或者下降坡道的角度不做限定,可以参考建筑物坡道的倾斜角的相关规范。
可选的,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A所示,室内停车场101的入口处设置有道闸102。室内停车场101的停车位置位于停车场入口处的下方,室内停车场101具有下降坡道103。车辆100进入室内停车场101的过程为:车辆100在道闸102处减速停车,短暂停留后通过道闸102,提速进入下降坡道103,然后在室内停车场101的水平地面上行驶。
可选的,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1B所示。图1B和图1A的区别在于:在图1B中,道闸102和室内停车场101的下降坡道103起始点之间的距离较长。
可选的,在又一个示例中,如图1C所示。图1C和图1A~图1B的区别在于:道闸102的位置不同。在图1A~图1B中,室内停车场101的入口处设置有道闸102;在图1C中,道闸102位于室内停车场101的下降坡道103的后方。车辆100进入室内停车场101的过程为:车辆100经过下降坡道103后驶入室内停车场101的水平地面,在道闸102处减速停车,短暂停留后通过道闸102,提速继续在室内停车场101的水平地面上行驶。
可选的,在又一个示例中,如图1D所示。图1D和图1A~图1C的区别在于:在图1A~图1C中,室内停车场101具有下降坡道103;在图1D中,室内停车场101具有上升坡道104。
可选的,在又一个示例中,如图1E所示。图1E和图1D的相同点在于:室内停车场101具有上升坡道104和道闸102。图1E和图1D的区别在于:在图1D中,室内停车场101的入口处设置有道闸102;而在图1E中,道闸102位于室内停车场101的上升坡道104的后方。
可选的,在又一个示例中,如图1F所示。图1F和图1D~图1E的相同点在于:在图1D~图1E中,室内停车场101具有上升坡道104和道闸102;在图1F中,室内停车场101具有上升坡道104,不具有道闸102。车辆100进入室内停车场101的过程为:车辆100经过上升坡道104后驶入室内停车场101的水平地面并继续行驶。
可选的,在又一个示例中,如图1G所示。图1G和图1A~图1F的区别在于:在图1G中,室内停车场101不具有坡道。在图1G中,室内停车场101的入口处设置有道闸102。车辆100进入室内停车场101的过程为:车辆100在道闸102处减速停车,短暂停留后通过道闸102,提速驶入室内停车场101并继续行驶。
对于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在相关技术中,一种实现方式是:通过车辆上的光传感器对环境的实时光强进行检测,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其中,车辆上的光传感器,可以为设置在车辆本体中的光传感器,或者在车辆内放置的具有光传感器的电子设备。但是,由于天气原因或时间原因,光强检测可能将室外环境误判为室内环境,导致识别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率较低。例如,在阴天或者雨天时,室外光线很差,车辆位于室外时可能误判为车辆位于室内。又例如,对于一天中的晚上时段,也可能将位于室外的车辆误判为位于室内环境。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通过车辆上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模块获取GPS信号的强度,通过GPS信号的强弱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其中,车辆上的GPS模块,可以为设置在车辆本体中的GPS模块,或者在车辆内放置的GPS设备,或者在车辆内放置的具有GPS功能的电子设备。但是,GPS检测的功耗较大,增加了系统负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利用放置于车辆内的电子设备检测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其中,电子设备中包括加速度计、磁力计和用于蜂窝通信的通信卡。可选的,通信卡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中的至少一项: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SIM)卡、小SIM卡(Micro SIM)、超小SIM卡(Nano SIM)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基于车辆进入室内环境时通常需要通过坡道和/或通过道闸的场景,根据车辆在坡道上的行驶行为和车辆通过道闸的行驶行为,利用加速度计实现了坡道检测和/或道闸入库检测。同时,利用磁力计实现了地磁信号检测,利用通信卡实现了蜂窝信号检测。综合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地磁信号检测或蜂窝信号检测中至少一种的检测结果,综合判断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由于避免了过度依赖光传感器的光强检测,而是基于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实际驾驶场景通过加速度计、磁力计或通信卡进行检测,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而且,由于避免了使用GPS,降低了检测功耗,减轻了系统负荷。
可选的,电子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用于实现光强检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在综合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地磁信号检测或蜂窝信号检测中的至少一种检测结果的基础上,还可以参考光强检测的检测结果,判断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进一步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名称和类型不做限定。例如,电子设备也称为终端、终端设备、用户设备或移动终端等。目前,一些电子设备的举例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设备等。
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作为示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在车辆内的摆放位置和摆放姿态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A所示,车辆中设置有支架201,用于固定电子设备200。相应的,电子设备200放置在支架201中。可选的,当电子设备200放置在支架201中时可以自动触发启动IOD检测,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示例性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B所示,电子设备200可以放置在驾驶位右侧的置物平台上。
其中,图2A和图2B仅是示例,并不对电子设备在车辆内的摆放位置和摆放姿态形成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启动IOD检测以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方式不做限定。
可选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例如图2A所示,当电子设备200放置在支架201中时可以自动触发启动IOD检测,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手动启动电子设备的IOD检测。本申请实施例对用户启动电子设备进行IOD检测的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中的任意一种:用户在相关界面中的触控操作、用户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进行的手势操作、用户对电子设备上的物理按键进行的操作、用户通过电子设备的麦克风输入语音控制指令,或者,用户通过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输入图像控制指令。
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设置IOD检测的一种界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当前显示设置的界面30,界面30中包括IOD检测的开关控件31。可选的,界面30中还可以包括提示信息,用于指导用户是否开启IOD检测。例如,提示信息包括“开启后,可以确定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用户可以对开关控件31进行操作,通过开关控件31的显示状态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开启IOD检测。例如,如图3所示,开关控件31的当前显示状态指示电子设备已经开启了IOD检测。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时,电子设备可以自动触发执行相关操作。例如,启动室内导航系统。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时,可以向用户输出提示信息,用于通知用户,以便用户进行后续操作,提升用户体验。例如,用户可以启动电子设备中的相关应用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室内导航系统、购物APP等。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输出提示信息的方式不做限定。例如,提示信息可以为语音信息或者在相关界面中显示的信息。可选的,在相关界面中显示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中的至少一项:文字、图片、视频或动画。
示例性的,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A所示,电子设备当前显示导航类应用程序的界面40。界面40中包括地图41和导航信息。例如,导航信息包括“当前地理位置:XX商城。目的地:XX商城”。当电子设备确定进入室内环境时,界面40中弹出弹框42,弹框42中包括车辆的图标和提示信息,例如,提示信息包括“进入地库”。
示例性的,在另一个示例中,当电子设备确定进入室内环境时,可以在系统的通知栏中显示提示信息。如图4B所示,电子设备当前显示下滑通知栏的界面45。界面45中显示有WLAN控件、蓝牙控件、移动数据控件、静音控件和音频切换控件。界面45中还包括消息框46,消息框46中的消息为“车辆进入地库”,指示当前时刻车辆已进入室内环境。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时,可以向车辆发送通知信息,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相应的,车辆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通知信息。可选的,车辆可以根据通知信息向用户输出提示信息,用于通知用户,以便用户进行后续操作,提升用户体验。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车辆输出提示信息的方式不做限定。例如,提示信息可以为语音信息或者在车辆的显示屏中显示的信息。可选的,显示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中的至少一项:文字、图片、视频或动画。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电子设备。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传感器模块180,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陀螺仪传感器180B,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环境光传感器180L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SIM卡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technology,NR),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电子设备100的运动姿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0B确定电子设备100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拍摄防抖。示例性的,当按下快门,陀螺仪传感器180B检测电子设备100抖动的角度,根据角度计算出镜头模组需要补偿的距离,让镜头通过反向运动抵消电子设备100的抖动,实现防抖。陀螺仪传感器180B还可以用于导航,体感游戏场景。
磁传感器180D可以包括磁力计。磁力计也称为磁感器,用于测试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地磁场是指地球内部存在的天然磁性现象。地球可视为一个磁偶极(magneticdipole),其中一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另一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通过这两个磁极的假想直线(磁轴)与地球的自转轴大约成11.3度的倾斜。通常,磁力计具有三轴,对应到电子设备的三轴(即,x,y和z轴),电子设备在车辆上的摆放姿态与磁力计的读值有关。
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电子设备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当电子设备100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还可以用于识别电子设备姿态,应用于横竖屏切换,计步器等应用。
距离传感器180F,用于测量距离。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红外或激光测量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拍摄场景,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180F测距以实现快速对焦。
接近光传感器180G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电子设备100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电子设备100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当检测到充分的反射光时,可以确定电子设备100附近有物体。当检测到不充分的反射光时,电子设备100可以确定电子设备100附近没有物体。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180G检测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贴近耳朵通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
环境光传感器180L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电子设备100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光亮度自适应调节显示屏194亮度。环境光传感器180L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调节白平衡。环境光传感器180L还可以与接近光传感器180G配合,检测电子设备100是否在口袋里,以防误触。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1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所述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电子设备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100中,不能和电子设备100分离。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首先,对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进行坡道检测和道闸入库检测、通过磁力计进行地磁信号检测、通过通信卡进行蜂窝信号检测、通过光传感器进行光强检测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1、通过加速度计进行坡道检测
电子设备中的加速度计可以检测电子设备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上加速度的大小。通过加速度检测,可以识别电子设备的运行速度和方向,以及所处的姿态等。
针对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实际驾驶场景,室内停车场通常具有上升坡道或者下降坡道,电子设备可以对加速度计的读值进行处理,从而确定车辆是否在斜坡上行驶。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坡道检测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进行坡道检测,可以包括:
S601、电子设备按照第一周期获取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
可选的,加速度计的三轴方向和电子设备所在的设备坐标系的三轴方向相同。
示例性的,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作为示例,手机坐标系是用来描述手机运动的特殊动坐标系。在一个示例中,手机屏幕竖直放置。如图7A所示,手机坐标系的原点和手机屏幕的中心重合。手机屏幕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手机屏幕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Z轴正方向(+Z)与X轴和Y轴垂直且指向手机屏幕的外侧。可选的,X轴正方向(+X)可以为手机屏幕向右的方向,X轴负方向(-X)可以为手机屏幕向左的方向。Y轴正方向(+Y)可以为手机屏幕向上的方向,Y轴负方向(-Y)可以为手机屏幕向下的方向。在另一个示例中,手机屏幕横向放置,如图7B所示。图7B所示的手机坐标系相当于将图7A所示的手机坐标系向左旋转90度。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周期的取值不做限定。例如,取值为10毫秒。可以理解,第一周期的取值越大,坡道检测的频率越低,电子设备的功耗越低;第一周期的取值越小,坡道检测的频率越高,电子设备确定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率越高。
S602、电子设备将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转换为车辆坐标系下的目标三轴读值。
其中,车辆坐标系是用来描述车辆运动的特殊动坐标系。示例性的,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坐标系的一种示意图。如图8所示,车辆坐标系的原点和车辆的质心重合。当车辆在水平路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时,车辆坐标系的X轴平行于地面,且X轴正方向(+X)指向车辆前方。Y轴正方向(+Y)指向驾驶员的左侧,Z轴正方向(+Z)与X轴和Y轴垂直且指向车辆的上方。
电子设备所在的设备坐标系和车辆坐标系具有转换关系,该转换关系和电子设备在车辆内的姿态有关。电子设备可以获取该转换关系,根据转换关系将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转换为车辆坐标系下的目标三轴读值。
通常,电子设备以相对稳定的姿态放置在车内,电子设备所在的设备坐标系和车辆坐标系具有稳定的转换关系。例如,如图2A所示,电子设备200放置在支架201中。在该示例中,电子设备200横向放置,手机坐标系可以参见图7B。
S603、电子设备根据目标三轴读值确定车辆倾斜角度。
其中,车辆倾斜角度可以指示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倾斜角度。可以理解,如果车辆当前行驶在水平路段,车辆倾斜角度近似为0度。如果车辆当前行驶在室内停车场的上升坡道或者下降坡道,车辆倾斜角度即为上升坡道或者下降坡道的倾斜角度。
S604、电子设备判断车辆倾斜角度是否大于预设角度。
若车辆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说明车辆行驶在倾斜路段,可能为室内停车场的上升坡道或者下降坡,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角度的取值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根据建筑物坡道的倾斜角的相关规范进行设置,比如5度。又例如,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获取室内停车场中坡道的角度,以便于和山路坡道等区分开来,提高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
可选的,为了提高电子设备进行坡道检测的准确性,可以获取第一时间段内按照第一周期得到的多个车辆倾斜角度,根据多个车辆倾斜角度确定车辆是否处于上升坡道或者下降坡道。可选的,若第一时间段内的多个车辆倾斜角度均大于预设角度,说明第一时间段内车辆均处于上升坡道或者下降坡道,可以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时间段的取值不做限定。
可选的,在S602中电子设备将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转换为车辆坐标系下的目标三轴读值之前,还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对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进行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处理后的三轴读值。
相应的,在S602中,电子设备将平滑处理后的三轴读值转换为车辆坐标系下的目标三轴读值。
通过对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进行平滑处理,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进行坡道检测的准确性。
2、通过加速度计进行道闸入库检测
针对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实际驾驶场景,室内停车场的入口处通常设置有道闸,车辆通过道闸时会有减速、短暂停顿、再加速起步的动作。在减速阶段,加速度计的读值将逐渐下降。在短暂停顿阶段,加速度计的读值将保持持平。在加速起步阶段,加速度计的读值将逐渐增大。电子设备可以对加速度计的读值进行处理,从而确定车辆是否通过道闸。可选的,搭配地磁信号检测以及蜂窝信号检测,可以检测进入一楼平面室内停车场。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道闸入库检测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进行道闸入库检测,可以包括:
S901、电子设备按照第二周期获取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周期的取值不做限定。例如,取值为10毫秒。
S902、对于第二时间段内加速度计在目标轴上的多个读值,电子设备判断多个读值的数值变化趋势是否为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其中,第二时间段为当前时刻之前且以当前时刻为最新时刻的时间段。
其中,目标轴为与车身平行的轴。例如,在图2A所示的电子设备200的摆放位置,参考图7B所示的设备坐标系,目标轴可以为设备坐标系的Z轴。
多个读值的数值变化趋势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中的任意一种:数值增大、数值减小、数值先增大再减小、数值先减小再增大、数值先增大再持平再减小,或者,数值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其中,数值增大趋势包括下列中的任意一种:数值依次增大或者数值波动增大。数值依次增大是指下一时刻的数值大于上一时刻的数值。数值波动增大是指允许数量较少的相邻时刻的数值大小存在波动,即下一时刻的数值小于或等于上一时刻的数值,但多个数值的整体趋势为逐渐增大。相似的,数值减小趋势包括下列中的任意一种:数值依次减小或者数值波动减小。数值先增大再减小可以分割成数值增大和数值减小两部分,整体变化趋势呈现倒V型曲线。相似的,数值先减小再增大的整体变化趋势呈现V型曲线。数值先增大再持平再减小相比于数值先增大再减小,多了中间的持平过程,整体变化趋势呈现倒U型曲线。相似的,数值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的整体变化趋势呈现U型曲线。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各个变化阶段包括的加速度计的读值的个数不做限定。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时间段的取值不做限定,第二时间段的时长可以为第二周期的N倍,N为大于1的整数。那么,第二时间段中可以包括N个第二周期内加速度计的读值。为了提高确定多个读值的数值变化趋势的准确性,第二周期的取值可以较小,第二时间段的取值可以较大,确保多个数值的个数较多。
S903、若多个读值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则电子设备确定车辆通过道闸,进入室内环境。
下面结合示例进行说明。
在一个示例中,参见图1A所示场景,车辆100先通过道闸102,再经过下降坡道103进入室内停车场101。如图10A所示,横轴表示时间,单位为毫秒(ms),第二周期为10ms,第二时间段为50ms。第一条虚线表示车辆100行驶至道闸102的位置,第二条虚线表示车辆100通过道闸102进入下降坡道103。可见,在第一条虚线和第二条虚线之间,加速度计在目标轴上的多个读值呈现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的趋势,呈现U型曲线,形成典型的车辆通过道闸的特征。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多个第二时间段内的多个读值,确定每个第二时间段内多个读值的变化趋势,从而确定车辆是否通过道闸。例如,当前时刻为160ms,电子设备获取110~160ms之间的5个读值,确定不是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当前时刻更新为170ms,电子设备再获取120~170ms之间的5个读值,确定不是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以此类推。当前时刻更新为190ms,电子设备获取140~190ms之间的5个读值,确定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可以确定车辆通过道闸。
在另一个示例中,参见图1C所示场景,车辆100先经过下降坡道103,再通过道闸102进入室内停车场101。如图10B所示,第二周期为1s。第一条虚线表示车辆通过下降坡道103行驶至道闸102的位置。第二条虚线表示车辆100通过道闸102。可见,在第一条虚线和第二条虚线之间,加速度计在目标轴上的多个读值呈现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的趋势,呈现U型曲线。
3、通过磁力计进行地磁信号检测
电子设备中的磁力计可以检测地磁信号的强度和方向。通常,磁力计具有三轴,对应到电子设备的设备坐标系的三轴。磁力计的三轴读值和电子设备在车辆内的摆放姿态有关。下面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A所示,电子设备200横向放置在支架201中,手机坐标系可以参见图7B。X轴方向是垂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是水平方向。通常,垂直方向上室内环境的建筑结构变化较少,水平方向上室内环境的建筑结构变化较多,因此,X轴方向上的磁力变化通常小于Y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磁力变化。
在另一个示例中,假设,电子设备竖直放置在车辆内的支架中,手机坐标系可以参见图7A。Y轴方向是垂直方向,X轴方向和Z轴方向是水平方向。相似的,Y轴方向上的磁力变化通常小于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磁力变化。
针对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实际驾驶场景,室内环境通常具有由水泥和钢筋形成的外围结构。水泥和钢筋等结构会扭曲地磁的磁力表现。车辆从室外进入到室内时,磁力计的三轴读值将产生明显的变化。因此,电子设备可以对磁力计的读值进行处理,从而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磁力计进行地磁信号检测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通过磁力计进行地磁信号检测,可以包括:
S1101、电子设备按照第三周期获取磁力计的三轴读值。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周期的取值不做限定。例如,取值为10毫秒。
S1102、对于第三时间段内磁力计的多个读值,电子设备获取每个磁力计读值的标准分数值。其中,第三时间段为当前时刻之前且以当前时刻为最新时刻的时间段。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时间段的取值不做限定,第三时间段的时长可以为第三周期的N倍,N为大于1的整数。那么,第三时间段中可以包括N个第三周期内磁力计的读值。举例说明。假设,第三周期为10ms,第三时间段为2s。对于磁力计的每个轴,第三时间段包括有2s/10ms共计200个磁力计的读值。
下面通过示例对标准分数值(z-score或zscore)进行说明。
磁力计读值的标准分数值zscore=(磁力计读值-均值)/标准差。其中,均值为第三时间段内多个读值的均值,标准差为第三时间段内多个读值对应的标准差。
假设,第三时间段包括7个读值,具体为{25,28,31,34,37,40,43}。
那么,第三时间段内多个读值的均值为:(25+28+31+34+37+40+43)/7=34。
第三时间段对应的方差为:
[(25-34)^2+(28-34)^2+(31-34)^2+(34-34)^2+(37-34)^2+(40-34)^2+(43-34)^2]/7=36。
第三时间段对应的标准差为:
Figure BDA0003384313690000141
那么,第三时间段内每个磁力计读值的标准分数值分别为:
(25-34)/6=-1.5,(28-34)/6=-1,(31-34)/6=-0.5,(34-34)/6=0,(37-34)/6=0.5,(40-34)/6=1,(43-34)/6=1.5。
S1103、若第三时间段内标准分数值大于预设值的磁力计读值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则电子设备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值和预设个数的取值不做限定。例如,预设值可以为2.2。预设值可以为20。可选的,预设个数可以与磁力计读值的方向相关。假设,对于图7A所示的设备坐标系,Y轴方向垂直于地面,X轴和Z轴的方向平行与地面。通常,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发生钢筋或水泥结构的变化少,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上发生钢筋或水泥结构的变化多。因此,Y轴方向对应的预设个数可以为20,X轴和Z轴的方向对应的预设个数可以为40。
可选的,在S1102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三时间段内磁力计的多个读值可以针对磁力计的每个轴分别统计。即,针对磁力计的每个轴,获取第三时间段内该轴上的多个读值,根据磁力计在该轴上的多个读值分别计算每个磁力计读值的标准分数值。相应的,S1103中,针对磁力计的每个轴,判断第三时间段内标准分数值大于预设值的磁力计读值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最后,根据磁力计的三个轴的判断结果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磁力计的三个轴中存在一个轴满足条件,则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可选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磁力计的三个轴中存在两个轴满足条件,则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可选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磁力计的三个轴中每个轴均满足条件,则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其中,磁力计的三个轴分别对应的预设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的,在S1102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针对磁力计的目标轴,获取第三时间段内磁力计在目标轴上的多个读值,根据磁力计在目标轴上的多个读值计算每个磁力计读值的标准分数值。相应的,S1103中,针对目标轴,若第三时间段内标准分数值大于预设值的磁力计读值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则电子设备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可选的,目标轴可以为水平方向上的轴。例如,对于图7A所示的设备坐标系,目标轴可以为X轴和/或Z轴。
可选的,在S1102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对于第三时间段内的每个读值,可以为第三周期内的磁力计三轴读值的归一化数值。举例说明,假设,磁力计的三轴读值分别表示为mx、my和mz,磁力计三轴读值的归一化数值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84313690000151
该实现方式可以适用于电子设备在车辆内姿态未知的场景。
下面结合示例对车辆进入室内环境时磁力计的读值变化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磁力计的读值的变化示意图。如图12所示,横轴表示时间,单位为毫秒(ms)。第一条虚线表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时间。可见,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后,磁力计的读值发生明显升高。
4、通过通信卡进行蜂窝信号检测
蜂窝网络也称为移动网络。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蜂窝网络已经从2G发展到了5G,本申请实施例对蜂窝网络采用的通信技术不做限定。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中的至少一项:GSM、GPRS、CDMA、WCDMA、TD-SCDMA、LTE、NR等。
针对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实际驾驶场景,室内环境通常具有外围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遮蔽会导致电子设备检测的蜂窝信号的强度发生突然变化,通常是突然变差。因此,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蜂窝信号的强度变化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蜂窝信号检测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进行蜂窝信号检测,可以包括:
S1301、电子设备按照第四周期获取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值。
其中,多个蜂窝小区包括电子设备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和服务小区的邻区。可选的,服务小区的邻区可以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项:系统内同频邻区、系统内异频邻区或异系统邻区。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四周期的取值不做限定。例如,取值为2秒。
S1302、对于第四时间段内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值,电子设备采用聚类(clustering)算法获取两个聚类结果。其中,第四时间段为当前时刻之前且以当前时刻为最新时刻的时间段。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四时间段的取值不做限定。例如,取值为14秒。第四时间段的时长可以为第四周期的N倍,N为大于1的整数。那么,第四时间段中可以包括N个第四周期内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假设,多个蜂窝小区为K个,则第四时间段内共包括N*K个信号强度值。
示例性的,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检测的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蜂窝小区的个数为7个,分别标识为C1~C7。第四时间段从1分到1分14秒共计14秒,第四周期为2秒,当前时刻为1分14秒。第四时间段内,每个蜂窝小区包括7个信号强度值。以小区C1为例,第四时间段内小区C1的7个信号强度值分别为:-55dBm、-58dBm、-60dBm、-77dBm、-87dBm、-93dBm、-99dBm。第四时间段内总计包括7*7=49个信号强度值。
可选的,对于一个确定的蜂窝小区,电子设备检测到的该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值通常逐渐减小,直至信号强度低到测量不到。
可选的,对于一个确定的蜂窝小区,如果第四时间段内包括的N个信号强度值中缺失某个第四周期上的数值,则可以使用上个第四周期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填充。举例说明。如图14所示,对于小区C5,假设灰色格子(即第4个第四周期)处的信号强度值缺失,则可以使用上一个第四周期(即第3个第四周期)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填充,具体为-92dBm。
可选的,对于一个确定的蜂窝小区,如果第四时间段内某个第四周期上的信号强度很低,无法检测到,则可以填充为预设最小信号强度,例如,-140dBm。举例说明。如图14所示,对于小区C7,假设灰色格子(即第6个和第7个第四周期)处的信号强度值很低,则可以填充为-140dBm。
在本步骤中,聚类算法用于将第四时间段内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划分为两类结果。假设,第四时间段内每个蜂窝小区包括了N个第四周期内的信号强度值。其中一个聚类结果包括N个第四周期中的M个第四周期上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另一个聚类结果包括N个第四周期中除了这M个第四周期之外的其他第四周期上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聚类算法的原理不做详细说明,可以采用现有算法。可选的,聚类算法可以为Kmeans聚类算法。
举例说明。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5A所示,一个聚类结果包括前4个第四周期(即前8秒)内C1~C7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共计4*7=28个信号强度值;另一个聚类结果包括后3个第四周期(即后6秒)内C1~C7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共计3*7=21个信号强度值。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15B所示,一个聚类结果包括前6个第四周期(即前12秒)内C1~C7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共计6*7=42个信号强度值;另一个聚类结果包括后1个第四周期(即后2秒)内C1~C7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共计7个信号强度值。
S1303、若两个聚类结果中的一个聚类结果包括第四时间段内最后X个第四周期内的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则电子设备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可选的,X为1或2。
具体的,通过聚类算法将第四周期内的所有信号强度值划分为两类。如果在其中一个聚类結果中,包括最后1个或者最后2个第四周期内的信号强度值,说明蜂窝信号的强度值发生了突变,说明车辆所在的无线信号环境发生了改变,例如,从室外环境进入室内环境。
可选的,S1302之前,若电子设备确定发生如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则不执行S1302。
第一种情况:电子设备在第四时间段内发生小区重选。
第二种情况:第四时间段内至少1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大。
第三种情况:第四时间段内最后X个第四周期内的蜂窝小区的个数与其余第四周期内的蜂窝小区的个数不同。
在第一种情况中,小区重选(cell reselection)是指电子设备采用小区重选机制重新选择了服务小区,服务小区发生更换的现象。如果电子设备在第四时间段内发生了小区重选,S1301中的多个蜂窝小区会因为服务小区的变更而整体发生变更,采用聚类算法时可能将小区重选前和小区重选后划分为两个聚类结果。如果发生小区重选的时间为第四时间段的最后X个第四周期,最后X个第四周期被划分为一个聚类结果,但是这种聚类结果是因为小区重选导致的,而不是由于蜂窝小区信号骤变导致的。因此,当发生小区重选时不会执行S1302,提高了电子设备通过蜂窝小区信号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
在第二种情况中,至少1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大,说明车辆可能进入了强信号区,这不是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特征。通常,由于室内环境的建筑物的遮挡,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是逐渐降低的,尤其进入室内环境的入口时,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通常会骤变降低。在一些场景中,虽然室内环境会配置微小区(femtocell)等,但通常会配置在距离室内环境入口处较远的地方,用于增强室内环境深处区域的信号覆盖。因此,当蜂窝小区的信号逐渐增强时,不会执行S1302,提高了电子设备通过蜂窝小区信号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信号逐渐增大的蜂窝小区的个数不做限定。
在第三种情况中,第四时间段内最后X个第四周期内的蜂窝小区的个数与其余第四周期内的蜂窝小区的个数不同时,采用聚类算法时可能将最后X个第四周期划分为一个聚类结果。但是,这种聚类结果不是因为蜂窝小区信号骤变导致的,而是由于蜂窝小区个数的突变导致的。因此,不会执行S1302,提高了电子设备通过蜂窝小区信号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可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蜂窝小区的个数可以为平均值。例如,第四周期为2秒,第四时间段为14秒,X=1,那么,其余第四周期内的蜂窝小区的个数可以为前12秒内蜂窝小区的个数的平均值。
5、通过光传感器进行光强检测
针对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实际驾驶场景,室内环境通常具有外围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遮蔽将导致室外和室内的光线强度不同。因此,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车辆内光强的变化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光强检测的流程图。如图16所示,电子设备通过光传感器进行光强检测,可以包括:
S1601、电子设备按照第五周期获取光传感器检测的光强值。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五周期的取值不做限定。例如,取值为1秒。
S1602、对于第五时间段内的多个光强值,电子设备获取第五时间段内多个光强值的光强均值和光强方差。其中,第五时间段为当前时刻之前且以当前时刻为最新时刻的时间段。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五时间段的取值不做限定,第五时间段的时长可以为第五周期的N倍,N为大于1的整数。那么,第五时间段中包括了N个第五周期内光传感器检测的光强值。举例说明。假设,第五周期为1s,第五时间段为20s。第五时间段包括有20s/1s共计20个光强值。
具体的,第五时间段中包括多个光强值。第五时间段的光强均值反映了第五时间段内的光强的平均值。方差指示了一个数列中各个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平均偏离程度。第五时间段的光强方差指示了第五时间段内多个光强值偏离光强均值的平均偏离程度。可以理解,第五时间段的光强方差越大,说明光强值波动越大。
下面通过示例对光强均值和光强方差进行说明。
假设,第五周期为1s,第五时间段为7s,第五时间段包括7个光强值。7个光强值例如为{25,28,31,34,37,40,43}。
那么,第五时间段内多个光强值的光强均值:(25+28+31+34+37+40+43)/7=34。
第五时间段对应的光强方差为:
[(25-34)^2+(28-34)^2+(31-34)^2+(34-34)^2+(37-34)^2+(40-34)^2+(43-34)^2]/7=36。
S1603、若光强方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强方差阈值,且,第五时间段内最后一个第五周期的光强值小于光强均值,则电子设备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的光强方差阈值的取值不做限定,例如,800Lux。
具体的,如果第五时间段的光强方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强方差阈值,说明第五时间段内光强值的波动较大,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波动较大。例如,可能由室内到室外,或者由室外到室内。如果第五时间段内最后一个光强值小于第五时间段的光强均值,说明光强变低,则可以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可选的,若光强方差小于预设的光强方差阈值,但对于连续的多个第五时间段,每个第五时间段的光强方差小于预设的光强方差阈值,每个第五时间段的光强方差和光强方差阈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每个第五时间段内最后一个第五周期的光强值小于光强均值,则电子设备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连续的多个第五时间段的个数、预设差值的取值不做限定。
在该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五周期为1秒,如果连续好几秒,最后一秒的方差持续接近光强方差阈值,并且最后一秒的光强均小于光强均值,可以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可选的,S1602之前,若电子设备确定发生如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则不执行S1602。
第一种情况:确定当前时间处于夜间。
第二种情况:获取天气信息,并根据天气信息确定当前为阴天或雨天。
第三种情况:确定电子设备已经处于室内环境。
具体的,在阴天、雨天或者夜间时段,由于室外的光强也较低,室外和室内的光强差异不大,因此,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电子设备进行光强检测不适用于阴天、雨天或者夜间时段。其中,夜间时段和白天时段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对夜间时段和白天时段包括的时长不做限定,例如,夜间时段包括晚上8点至凌晨5点,白天时段包括早上8点至晚上6点。
可选的,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电子设备在车辆内的摆放位置,可以靠近窗边。
基于上述电子设备进行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地磁信号检测、蜂窝信号检测和光强检测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执行主体为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放置在车辆内。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可以包括:
S1701、电子设备按照检测周期,获取当前时刻的多个检测结果。其中,多个检测结果包括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第三检测结果和第四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两个。
第一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第二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通过室内环境入口处的道闸;第三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通过磁力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第四检测结果为电子设备根据蜂窝信号的强度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车辆是否驶入室内环境。其中,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可以参见上述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进行坡道检测的实现方式,获取第二检测结果可以参见上述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进行道闸入库检测的实现方式,获取第三检测结果可以参见上述电子设备通过磁力计进行地磁信号检测的实现方式,获取第四检测结果可以参见上述电子设备通过通信卡进行蜂窝信号检测的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地磁信号检测和蜂窝信号检测中的至少两种,并且获取相应的检测结果,多个检测结果包括该至少两种检测结果。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坡道检测和道闸入库检测,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多个检测结果包括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和地磁信号检测,获取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和第三检测结果,多个检测结果包括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和第三检测结果。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地磁信号检测和蜂窝信号检测中的至少M种,并且获取M种检测中的N种检测结果,多个检测结果包括N种检测结果。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N小于等于M。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M=3,N=2,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和地磁信号检测,获取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和第三检测结果,多个检测结果包括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M=4,N=3,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地磁信号检测和蜂窝信号检测,获取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第三检测结果和第四检测结果,多个检测结果包括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和第三检测结果,或者,包括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和第四检测结果。
其中,本实施例对检测周期的取值不做限定,例如,取值为1秒。可选的,检测周期的取值可以参考上述第一周期~第五周期和/或第一时间段~第五时间段的取值。
其中,当前时刻是根据检测周期确定的检测时刻,也称为当前检测时刻。例如,检测周期为1秒,检测时刻可以为2分20秒、2分21秒、2分22秒等等。
可选的,可以预设检测时间段。当前时刻的第一检测结果~第四检测结果可以包括检测时间段内的第一检测结果~第四检测结果。例如,检测时间段为20秒,当前时刻为2分20秒。当前时刻的第一检测结果~第四检测结果可以包括2分0秒~2分20秒这20秒内的第一检测结果~第四检测结果。
S1702、根据多个检测结果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利用放置于车辆内的电子设备检测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其中,电子设备中包括加速度计、磁力计和用于蜂窝通信的通信卡。基于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实际场景,利用加速度计的读值,电子设备可以进行坡道检测和/或道闸入库检测,确定车辆是否驶入坡道和/或通过室内环境入口处的道闸。利用磁力计的读值,电子设备可以进行地磁信号检测,确定地磁信号是否发生明显变化。利用通信卡,电子设备可以进行蜂窝信号检测,确定电子设备检测的信号强度是否突变骤降。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综合了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地磁信号检测、蜂窝信号检测中的至少两项检测结果,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提高了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率。而且,由于避免了过度依赖光传感器的光强检测,而是基于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实际驾驶场景通过加速度计、磁力计或通信卡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同时,由于避免了使用GPS,降低了检测功耗,减轻了系统负荷。
可选的,S1702中,根据多个检测结果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可以包括:
若多个检测结果中的至少N个检测结果均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则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4。
在该实现方式中,如果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地磁信号检测和蜂窝信号检测中的至少两种检测结果均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则最终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减轻了系统负荷。
其中,本实施例对至少N个检测结果不做限定。为了提高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至少N个检测结果可以包括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和第三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两项。
可选的,S1702之前,还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按照检测周期,获取当前时刻电子设备进行光强检测的第五检测结果。
相应的,S1702中,根据多个检测结果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包括:
若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第三检测结果和第四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两项检测结果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且第五检测结果指示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则确定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电子设备进行坡道检测、道闸入库检测、地磁信号检测和蜂窝信号检测的基础上,还参考了光强检测的检测结果,进一步提高了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示例进行说明。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一种检测结果示意图。在图18中,横轴表示时间,从13时26分~13时28分。
假设,检测周期为1秒,检测时间段为20秒。即,电子设备每秒钟获取之前20秒内的第一检测结果~第五检测结果,并根据第一检测结果~第五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定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假设,第一周期为1秒,第一时间段为5秒,预设角度为5度。电子设备可以判断在过去的20秒内,是否存在车辆倾斜角度连续5秒大于5度的状态。坡道检测结果可以参见图18中水平的实线,指示车辆倾斜角度大于5度的持续时间。
假设,第二周期为10毫秒,第二时间段为10秒。电子设备可以判断在过去的20秒内,是否存在加速度计的读值在连续10秒内呈现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的U型状态,即,确定车辆是否通过道闸。
假设,第三周期为10毫秒,第三时间段为2秒。电子设备可以判断在过去的20秒内,是否存在磁力计的读值在连续2秒内波动较大。地磁信号检测结果可以参见图18中的灰色柱体,指示连续2秒内地磁信号的波动较大。
假设,第四周期为2秒,第四时间段为14秒。电子设备可以判断在过去的20秒内,是否存在蜂窝信号在连续14秒的最后2秒突发骤降。蜂窝信号检测结果可以参见图18中的竖直直线,指示连续14秒的最后2秒蜂窝信号突发骤降。
假设,第五周期为1秒,第五时间段为20秒。电子设备可以判断在过去的20秒内,是否存在光强方差超过光强方差阈值的情况。光强检测结果可以参见图18中水平的虚线,指示光强方差超过光强方差阈值的持续时间。
综合上述检测结果,电子设备可以确定在13时27分21秒时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块的名称是示意性的,实际实现时对模块的名称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装置,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技术原理和技术效果相似。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放置在所述车辆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901,用于按照检测周期获取多个检测结果,所述多个检测结果包括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第三检测结果和第四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加速度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通过室内环境入口处的道闸,所述第三检测结果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磁力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所述第四检测结果为所述电子设备根据蜂窝信号的强度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驶入室内环境;
处理模块1902,用于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结果确定所述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902用于:
若所述多个检测结果中的至少N个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则确定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4。
可选的,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还包括第五检测结果,所述第五检测结果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光传感器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可选的,还包括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若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结果确定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向所述车辆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1901包括第一获取单元,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
按照第一周期获取所述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
将所述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转换为在所述车辆的车辆坐标系下的目标三轴读值;
根据所述目标三轴读值确定所述车辆的车辆倾斜角度;
若所述车辆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则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
若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多个三轴读值分别对应的车辆倾斜角度均大于所述预设角度,则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周期。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1901包括第二获取单元,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
按照第二周期获取第二时间段内所述加速度计的第一目标轴上的多个读值;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周期;
若所述多个读值的数值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则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通过室内环境入口处的道闸。
可选的,所述第一目标轴与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1901包括第三获取单元,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
按照第三周期获取第三时间段内所述磁力计的多个三轴读值;其中,所述第三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三周期,所述磁力计的三轴读值包括所述磁力计的三个轴上的读值;
获取所述多个三轴读值中的多个目标读值,确定每个所述目标读值的标准分数值;
若在所述多个目标读值中标准分数值大于预设值的目标读值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则所述第三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可选的,所述目标读值为下列中的任意一项:
所述磁力计上第二目标轴的读值;所述第二目标轴为所述磁力计中的一个轴;
所述磁力计上至少两个轴的读值;
根据所述磁力计的三轴读值确定的归一化数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目标轴为处于水平方向的轴。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1901包括第四获取单元,所述第四获取单元用于:
按照第四周期获取第四时间段内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其中,所述第四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第四周期,所述多个蜂窝小区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服务小区和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区;
采用聚类算法对所述第四时间段内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处理,获得两个聚类结果;
若第一聚类结果包括所述第四时间段内最后X个第四周期对应的信号强度值,则所述第四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其中,所述两个聚类结果包括所述第一聚类结果和第二聚类结果,X为1或2。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
在采用聚类算法对所述第四时间段内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处理之前,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四时间段内没有发生小区重选;以及,确定每个所述蜂窝小区在所述第四时间段内的多个信号强度值呈现减小趋势;以及,确定所述X个第四周期内蜂窝小区的个数与所述第四时间段内除所述X个第四周期之外的其他第四周期内蜂窝小区的个数相同。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1901包括第五获取单元,所述第五获取单元用于:
按照第五周期获取第五时间段内所述光传感器检测的多个光强值;其中,所述第五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五周期;
确定所述多个光强值的光强均值和光强方差;
若所述光强方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强方差阈值,且,所述第五时间段内最后一个第五周期对应的光强值小于光强均值,则所述第五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可选的,所述第五获取单元还用于在获取第五时间段内所述光传感器检测的多个光强值之前,确定当前时刻处于白天时段;以及,确定当前天气不是阴天或雨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5所示结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指令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相关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相关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相关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放置在所述车辆中,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检测周期获取多个检测结果,所述多个检测结果包括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第三检测结果和第四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加速度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加速度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通过室内环境入口处的道闸,所述第三检测结果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磁力计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所述第四检测结果为所述电子设备根据蜂窝信号的强度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驶入室内环境;
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结果确定所述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结果确定所述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包括:
若所述多个检测结果中的至少N个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则确定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N大于或等于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检测结果还包括第五检测结果,所述第五检测结果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光传感器的数据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进入室内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结果确定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向所述车辆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包括:
按照第一周期获取所述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
将所述加速度计的三轴读值转换为在所述车辆的车辆坐标系下的目标三轴读值;
根据所述目标三轴读值确定所述车辆的车辆倾斜角度;
若所述车辆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则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车辆倾斜角度大于预设角度,则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包括:
若确定第一时间段内的多个三轴读值分别对应的车辆倾斜角度均大于所述预设角度,则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驶入室内环境入口处的坡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二检测结果,包括:
按照第二周期获取第二时间段内所述加速度计的第一目标轴上的多个读值;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周期;
若所述多个读值的数值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再持平再增大,则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通过室内环境入口处的道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轴与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三检测结果,包括:
按照第三周期获取第三时间段内所述磁力计的多个三轴读值;其中,所述第三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三周期,所述磁力计的三轴读值包括所述磁力计的三个轴上的读值;
获取所述多个三轴读值中的多个目标读值,确定每个所述目标读值的标准分数值;
若在所述多个目标读值中标准分数值大于预设值的目标读值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则所述第三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读值为下列中的任意一项:
所述磁力计上第二目标轴的读值;所述第二目标轴为所述磁力计中的一个轴;
所述磁力计上至少两个轴的读值;
根据所述磁力计的三轴读值确定的归一化数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轴为处于水平方向的轴。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四检测结果,包括:
按照第四周期获取第四时间段内多个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度值;其中,所述第四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第四周期,所述多个蜂窝小区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服务小区和所述服务小区的邻区;
采用聚类算法对所述第四时间段内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处理,获得两个聚类结果;
若第一聚类结果包括所述第四时间段内最后X个第四周期对应的信号强度值,则所述第四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其中,所述两个聚类结果包括所述第一聚类结果和第二聚类结果,X为1或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聚类算法对所述第四时间段内的信号强度值进行处理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四时间段内没有发生小区重选;以及,
确定每个所述蜂窝小区在所述第四时间段内的多个信号强度值呈现减小趋势;以及,
确定所述X个第四周期内蜂窝小区的个数与所述第四时间段内除所述X个第四周期之外的其他第四周期内蜂窝小区的个数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五检测结果,包括:
按照第五周期获取第五时间段内所述光传感器检测的多个光强值;其中,所述第五时间段包括多个所述第五周期;
确定所述多个光强值的光强均值和光强方差;
若所述光强方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强方差阈值,且,所述第五时间段内最后一个第五周期对应的光强值小于光强均值,则所述第五检测结果指示所述车辆进入室内环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五时间段内所述光传感器检测的多个光强值之前,还包括:
确定当前时刻处于白天时段;以及,
确定当前天气不是阴天或雨天。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447613.6A 2021-11-30 2021-11-30 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2025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7613.6A CN116202514A (zh) 2021-11-30 2021-11-30 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2/128305 WO2023098365A1 (zh) 2021-11-30 2022-10-28 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7613.6A CN116202514A (zh) 2021-11-30 2021-11-30 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2514A true CN116202514A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06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7613.6A Pending CN116202514A (zh) 2021-11-30 2021-11-30 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2514A (zh)
WO (1) WO202309836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38987A1 (en) * 2008-06-25 2009-12-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roperty of a driver-vehicle-environment state
JP5641256B2 (ja) * 2012-01-30 2014-12-17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車両の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KR102176772B1 (ko) * 2013-11-28 2020-11-0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주차위치 추적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10545463B2 (en) * 2015-06-24 2020-01-28 Stmicroelectronics S.R.L. Ultraviolet sensor for detecting indoor/outdoor condition
US20170078854A1 (en) * 2015-09-14 2017-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gmenting indoor-outdoor detection using side information
CN108064024B (zh) * 2017-12-13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定位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0220550A (zh) * 2018-03-02 2019-09-1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室内/室外检测的方法和装置、控制单元和便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8365A1 (zh) 2023-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71952B2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カメラ対応ヘッドセット
CN112995409B (zh) 智能通信策略生效场景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50131202A (ko) 올웨이즈-온 카메라 샘플링 전략들
US20210397839A1 (en) Information Prompt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444829B (zh) Gnss选星方法、装置、芯片、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9674A (zh) 目标业务执行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466308A (zh) 一种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202514A (zh) 车辆进入室内环境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90732B (zh) 位置信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4079855B (zh) 一种低功耗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774203A (zh) 一种感知目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27937B (zh) 交通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6806013A (zh) 一种消息传输的方法及相应终端
WO2024093857A1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323042A (zh) 目标物体的预警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185687A1 (zh) 车辆位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005961A1 (zh) 车辆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169487A1 (zh) 定位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6844375B (zh) 停车信息的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08037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5226184A (zh) 一种设备功能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7376825A (zh) 终端场景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079886A (zh) V2x报文发送方法、v2x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18057369A (zh) 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959228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