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1256A - 装配墙 - Google Patents

装配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1256A
CN116201256A CN202310152385.2A CN202310152385A CN116201256A CN 116201256 A CN116201256 A CN 116201256A CN 202310152385 A CN202310152385 A CN 202310152385A CN 116201256 A CN116201256 A CN 116201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ixing
binding
fixing pie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23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媛
熊立威
邢立华
符永贤
王荣
霍旭杰
陈祥
戴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1523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12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1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12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04C2/38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with attached ribs, flanges, or the like, e.g. framed panels
    • E04C2/38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with attached ribs, flanges, or the like, e.g. framed panels with a metal fram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4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 E04C2/4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king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配墙,装配墙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多个竖龙骨、墙板模块以及饰面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间隔设置且均固定设置,第二固定件上具有导向组件。多个竖龙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竖龙骨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固定件和导向组件之间,相邻的两个竖龙骨、第一固定件以及导向组件之间围设形成有安装位。墙板模块能够设置在安装位中,墙板模块能够同时可拆卸连接在形成该安装位的两个竖龙骨以及导向组件上。饰面板可拆卸连接在墙板模块上。通过将墙板模块安装在安装位中,使得整个装配墙呈模块化设置,每个墙板模块都通过竖龙骨和导向组件固定位置,使得整个装配墙的结构较强,稳固性较好。

Description

装配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墙。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装配墙的零部件会提前预制好,然后运输至作业场地进行组装,相对于浇铸墙来说,装配墙不仅更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能够有效降低整个建筑的建造成本,还能增加作业效率。
但是,现有的装配墙装配好后结构强度不够且稳定性较差,而且现有的装配墙各部件拆卸后不易移动和搬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强度好的装配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墙,所述装配墙包括:
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
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具有导向组件;
多个竖龙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竖龙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导向组件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竖龙骨、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所述导向组件之间围设形成有安装位;
墙板模块,所述墙板模块能够设置在所述安装位中,所述墙板模块能够同时可拆卸连接在形成该所述安装位的两个所述竖龙骨以及所述导向组件上;以及
饰面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墙板模块上,以遮盖所述墙板模块。
在装配墙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槽,所述导向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竖龙骨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槽中,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竖龙骨的另外一端抵紧在所述导向组件上。
在装配墙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上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凸设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正对所述第一连接槽设置,且所述导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竖龙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能够抵接在所述导向轨上。
在装配墙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墙板模块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壁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端壁之间的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之间首尾连接,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连通,当所述墙板本体位于所述安装位中,该所述安装位上的所述竖龙骨和所述导向组件的部分结构能够分别插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槽中。
在装配墙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槽内设置有包边龙骨,所述包边龙骨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两个侧壁分别贴合的两个贴合侧板,所述两个贴合侧板之间连接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底壁贴合的贴合底板,所述包边龙骨还包括与所述贴合侧板远离所述贴合底板的一端连接的侧边贴合板以及与所述侧边贴合板远离所述贴合侧板的一端连接的端面贴合板,所述侧边贴合板与所述侧壁贴合,所述端面贴合板与所述端壁贴合。
在装配墙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凸设有连接凸起,所述导向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插接适配的连接凹槽。
在装配墙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底板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的同一侧的两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底板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的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侧板,所述两个第一侧板和所述两个第二侧板相向设置且所述两个第一侧板能够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侧板可拆卸连接。
在装配墙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安装位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两个间隔的所述墙板模块,两个所述墙板模块之间设置有配电盒,所述配电盒能够与所述竖龙骨和所述墙板模块可拆卸连接。
在装配墙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墙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位,多个所述安装位内均设置有所述装配墙模块,多个所述装配墙模块形成一个单面墙,所述装配墙具有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所述单面墙,两个所述单面墙相互背向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饰面板。
在装配墙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装配墙模块贯穿有通风口,所述饰面板对应所述通风口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通风口连通的进风窗。
在装配墙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饰面板和所述墙板模块之间设置有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墙板模块上的主挂件,以及固定在所述饰面板上的副挂件,所述主挂件上具有挂钩部,所述挂钩部上设置有开口背向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的挂钩槽,所述副挂件上设置有用于挂接在所述挂钩槽内部的挂接部。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依据上述实施例中的装配墙,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竖龙骨,使得两个竖龙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有安装位,墙板模块能够放置于安装位中,通过将墙板模块分别与两个竖龙骨和的第二固定件上的导向组件进行连接,能够将墙板模块固定。通过将墙板模块安装在安装位中,使得整个装配墙呈模块化设置,且每个墙板模块都通过竖龙骨和导向组件固定位置,使得整个装配墙的结构较强,稳固性较好。
通过将装配墙模块化设置,能够根据实际运输情况设置墙板模块的尺寸,以便与运输搬运。通过将装配墙模块化设置,各个独立的墙板模块能够设置不同的模块功能,具有不同功能模块的墙板模块能够单独生产制造,这样一来能够增加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墙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墙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墙的第二固定件和导向组件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墙的墙板模块的爆炸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墙的包边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墙的贯穿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墙的一个单面墙的爆炸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墙的配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墙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9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墙的主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墙的副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第一固定件;11、第一连接槽;2、第二固定件;21、导向组件;211、导向件;212、导向轨;2121、连接凹槽;22、第一固定部;221、第一底板;222、第一侧板;23、第二固定部;231、连接凸起;232、第二底板;233、第二侧板;3、竖龙骨;4、墙板模块;41、墙板本体;411、端壁;412、侧壁;4121、第二连接槽;413、通风口;42、包边龙骨;421、贴合侧板;422、贴合底板;423、侧边贴合板;424、端面贴合板;43、贯穿龙骨;431、翼板;432、主板体;5、饰面板;51、进风窗;60、安装位;7、配电盒;71、侧连接板;72、横龙骨;8、挂钩组件;81、主挂件;811、固定板;812、第一挂钩部;813、第二挂钩部;814、挂钩槽;82、副挂件;821、固定块;822、第一挂接部;823、第二挂接部;90、角码;91、调节螺母;92、单面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墙,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该装配墙包括第一固定件1、第二固定件2、多个竖龙骨3、墙板模块4以及饰面板5。在装配墙安装的空间内,第一固定件1用于固定在安装空间的顶部,比如说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或者安装在开设在建筑物上的开口的顶部,第二固定件2则安装在安装空间的底部,正常情况下都是安装在地面上,安装时,可以通过普通螺钉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膨胀螺钉进行安装,优选用膨胀螺钉将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位置。
第二固定件2与第一固定件1正对设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二固定件2与第一固定件1间隔设置,第二固定件2朝向第一固定件1的一端具有导向组件21。
竖龙骨3设置有多个,多个竖龙骨3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竖龙骨3可以由方钢直接裁断制作,具体方钢的长度以及其它尺寸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请参照图1,箭头方向所示为第一方向,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均沿第一方向设置。
竖龙骨3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固定件1和导向组件21之间,相邻的两个竖龙骨3、第一固定件1以及导向组件21之间围设形成有安装位60。
墙板模块4能够设置在安装位60中,墙板模块4能够同时可拆卸连接在形成该安装位60的两个竖龙骨3以及导向组件21上。
饰面板5,可拆卸连接在墙板模块4上,以遮盖墙板模块4。
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1、第二固定件2以及竖龙骨3,使得两个竖龙骨3、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之间形成有安装位60,墙板模块4能够放置于安装位60中,通过将墙板模块4分别与两个竖龙骨3和的第二固定件2上的导向组件21进行连接,能够将墙板模块4固定。通过将墙板模块4安装在安装位60中,使得整个装配墙呈模块化设置,且每个墙板模块4都通过竖龙骨3和导向组件21固定位置,使得整个装配墙的结构较强,稳固性较好。
通过将装配墙模块化设置,能够根据实际运输情况设置墙板模块4的尺寸,以便与运输搬运。通过将装配墙模块化设置,各个独立的墙板模块4能够设置不同的模块功能,具有不同功能模块的墙板模块4能够单独生产制造,这样一来能够增加生产效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2,第一固定件1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槽11,导向组件21沿着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二固定件2上,竖龙骨3的一端插接在第一连接槽11中,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1上,竖龙骨3的另外一端抵紧在导向组件21上。
具体地,第一固定件1呈长条形设置,第一固定件1的长度方向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第一固定件1朝向第二固定件2的一端沿着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1,第一连接槽11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固定件1长度方向的两端。优选地,第一固定件1可以由界面呈C型的C型龙骨制成,且第一固定件1的材料优选为镀锌轻钢。竖龙骨3的一端能够插接适配在第一连接槽11中,也即竖龙骨3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尺寸与第一连接槽11的槽宽适配。
安装时可以将竖龙骨3的一端插接在第一连接槽11中,然后通过螺钉将第一连接槽11的侧壁412和竖龙骨3进行固定,拆卸时只需拧掉螺钉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竖龙骨3的长度与第一连接槽11的槽底和导向组件21之间的距离适配,也即竖龙骨3安装在第一连接槽11中的一端抵接在第一连接槽11的槽底,另外一端刚好抵紧在导向组件21上。安装过程中,将竖龙骨3竖直设置,然后将竖龙骨3朝向一连接槽和导向组件21之间的空间平移,使得竖龙骨3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同时接触第一连接槽11和导向组件21,当竖龙骨3沿着第一连接槽11的开设路径平移时,竖龙骨3的另一端抵接在导向组件21上,相对组导向组件21平移。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导向组件21包括沿第一方向连接在第二固定件2朝向第一固定件1的一端上的导向件211,导向件211朝向第一固定件1的一端朝向第一固定件1凸设有导向轨212,导向轨212正对第一连接槽11设置,且导向轨212沿第一方向延伸。导向轨212由滚压形式制成,竖龙骨3远离第一固定件1的一端能够抵接在导向轨212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4、图5和图6,墙板模块4包括墙板本体41,墙板本体41呈矩形设置,墙板本体41为岩棉板,且墙板本体41的表面包裹有铝箔片。墙板本体4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壁411以及设置在两个端壁411之间的四个侧壁412,四个侧壁412之间首尾连接。每个侧壁412上均开设有第二连接槽4121,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槽4121相互连通,四个第二连接槽4121绕着墙板本体41的侧壁412围设成一个矩形的环槽。
安装位60成矩形设置,且能够根据墙板本体41的大小确定安装位60的大小,具体地,当墙板本体41位于安装位60中,该安装位60上的竖龙骨3和导向组件21的部分结构分别正对有一个第二连接槽4121,且竖龙骨3和导向组件21的部分结构能够分别插接在对应的第二连接槽4121中。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时,需要先将一个竖龙骨3安装在第一固定件1和导向组件21之间,然后将墙板本体41放置于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之间,且将首先安装的竖龙骨3插接在对应的第二连接槽4121中,将导向轨212插接在于其对应的第二连接槽4121中,然后再安装第二个竖龙骨3于第一固定件1和导向组件21之间,将第二个竖龙骨3插接在墙板本体41上远离第一个安装的竖龙骨3的第二连接槽4121中。通过依次安装竖龙骨3、墙板本体41、竖龙骨3,能够将墙板本体41安装在第一固定件1、第二固定件2以及竖龙骨3形成的安装框中,安装方便快捷。
值得一提的是,相邻的两个墙板本体41之间共用一个竖龙骨3,该竖龙骨3能够同时插接在两个第二连接槽4121中,这就要求该竖龙骨3在于第二连接槽4121插接的方向上的尺寸至少为第二连接槽4121的深度的两倍,这样能够保证位于两个相邻的墙板本体41之间的竖龙骨3能够完全插接在对应的第二连接槽4121中。通过将一个竖龙骨3插接在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槽4121中,不仅节省安装步骤,还能便于相邻的两个墙板本体41之间对齐设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槽4121内设置有包边龙骨42,包边龙骨42用于将墙板本体41的四周边进行包裹,使得墙板本体41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包边龙骨42是利用模具滚压镀锌轻钢材料制成,包边龙骨42包括沿第二连接槽4121的开设路径贴合于第二连接槽4121的两个侧壁412上的两个贴合侧板421,贴合侧板421靠近第二连接槽4121中的一端抵接在第二连接槽4121的槽底,另外一端与侧壁412平齐。两个贴合侧板421之间连接有与第二连接槽4121的底壁贴合的贴合底板422,包边龙骨42还包括与贴合侧板421远离贴合底板422的一端连接的侧边贴合板423以及与侧边贴合板423远离贴合侧板421的一端连接的端面贴合板424,其中,侧边贴合板423与侧壁412贴合,端面贴合板424与端壁411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贴合底板422的长度需要和第二连接槽4121的底壁的长度一致,这样一来,使得贴合底板422不会超出底壁伸入另外一个第二连接槽4121中,保证相邻的第二连接槽4121之间的自然连通。安装时,相邻的两个包边龙骨42同一端壁411贴合的端面贴合板424的端部交叉重叠在一起,然后通过螺钉一起固定在墙板本体41上。
值得一提的是,墙板模块4还包括贯穿龙骨43,贯穿龙骨4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翼板431以及连接在两个翼板431之间的主板体432,两个翼板431自端壁411穿设至墙板本体41内,主板体432与端面贴合板424固定连接。
两个翼板431位于主板体432的同一侧,且两个翼板43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一个墙板本体41上能够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贯穿龙骨43,贯穿龙骨4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翼板431是薄板结构,安装前需要在墙板本体41上用于安装贯穿龙骨43的位置利用刀具沿第一方向切割出用于翼板431穿设的刻槽(图中未示出),安装时将两个翼板431分别穿设在对应的刻槽中,直至主板体432贴合端壁411。需要说明的是,贯穿龙骨43要先于包边龙骨42安装在墙板本体41上,当贯穿龙骨43安装至墙板本体41上且主板体432贴合在端壁411上后,再将四个包边龙骨42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第二连接槽4121中,且此时包边龙骨42的端面贴合板424抵接在贯穿龙骨43的主板体432上,然后通过螺钉将两者同时固定在端壁411上。通过设置贯穿龙骨43,能够有效防止墙板本体41和包边龙骨42的变形,进而能够加固墙板模块4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3和图10,第二固定件2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固定部22以及与第一固定部22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23。第一固定部22用于固定在地面,第二固定部23能够和第一固定部22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部23朝向第一固定件1的一端凸设有连接凸起231,导向组件21朝向第二固定部23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接凸起231插接适配的连接凹槽2121。
具体地,连接凸起231沿着第一方向设置,连接凹槽2121设置在导向件211背向导向轨212的一端,且开设在导向轨212所在位置处,连接凹槽2121自导向件211背向导向轨212的一端朝向导向轨212凹陷设置,也即,连接凹槽2121的设置使得导向轨212被挖空。
需要说明的是,导向轨212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或者梯形等形状,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将导向轨212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连接凸起231和连接凹槽2121的横截面形状一致,可以为矩形或者梯形,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凸起231和连接凹槽2121的横截面为矩形。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22包括第一底板221以及相对设置在第一底板221的同一侧的两个第一侧板222,第二固定部23包括第二底板232以及相对设置在第二底板232的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侧板233。第一底板221和第二底板232均沿着第一方向设置,两个第一侧板222分别设置在第一底板221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个侧边上,两个第一侧板222平行设置且两个第一侧板222均与第一底板221垂直,使得第一底板221和两个第一侧板222之间围设形成横截面呈“U”型的第一固定部22。同理,两个第二侧板233和第二底板232之间的设置方同两个第一侧板222和第一底板221之间的设置方式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第一固定部22和第二固定部23之间安装时,可以将第一固定部22和第二固定部23的U型口相对设置,也即两个第一侧板222和两个第二侧板233相向设置,能够将两个第一侧板222设置在两个第二侧板233之间,或者是将两个第二侧板233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222之间,且两个第一侧板222能够分别贴合在两个第二侧板233上。两个第一侧板222和两个第二侧板233之间相对应连接的位置均设置有连接孔(图中未示出),通过螺钉分别连接在两个对应的连接孔中,能够将第一侧板222和第二侧板233可拆卸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连接凸起231形成于第二底板232上,连接凸起231可以由第二底板232弯折形成,或者通过滚压形成,使得连接凸起231呈“U”型设置。
通过设置第一侧板222和第二侧板233,可以调节第一固定部22第二固定部23的安装安装位60置,进而能够调节第二固定部23水平。具体地,安装时首先将第一底板221放置在地面上,或者是其它需要安装的平面上,然后通过激光检测第一底板221的位置是否平整,如果不平整,则可以通过设置第一侧板222和第二侧板233上的连接孔的位置,使得第一侧板222和第二侧板233连接后,第二底板232呈水平设置。比如说第一底板221固定后沿一方向倾斜,那么只需要通过激光校准,将第二底板232的位置校准为水平,然后在第二底板232水平的前提下,将此时的第一侧板222和第二侧板233上进行连接即可。通过设置第一侧板222和第二侧板233,使得第一底板221和第二底板232能够之间的位置能够确定后再进行连接,能够使得第一底板221不水平放置的情况下,第二底板232仍然能够水平设置,进而保证墙板模块4安装位60置不会发生偏移或者倾斜的状况。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7和图8,至少一个安装位60内沿垂直于第一方向(沿竖龙骨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间隔的墙板模块4,两个墙板模块4之间设置有配电盒7,配电盒7能够与竖龙骨3和墙板模块4可拆卸连接。配电盒7呈矩形设置,配电盒7的侧边上连接有侧连接板71,配电盒7上朝向竖龙骨3的侧连接板71能够贴合在竖龙骨3上,且能够通过螺钉与竖龙骨3固定连接。配电盒7上朝向两个墙板模块4的侧连接板71上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横龙骨72,横龙骨72的材质和竖龙骨3的材质一致,且横龙骨72的形状大小和墙板本体41上的第二连接槽4121的形状大小适配,将横龙骨72正对第二连接槽4121设置,使得横龙骨72能够插接适配在第二连接槽4121中。通过设置配电盒7,能够在配电盒7内设置配电模块等能够用到的模块。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9,一个装配墙可以设置有两个间隔且平行的导向件211,相对的,一个装配墙还对应两个导向件211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件1,这两个导向件211完全一致,同上述所说的导向件211一致,都具有导向轨212等结构。两个第一固定件1也完全一致,也同上述的第一固定件1一致。一个导向件211和对应的第一固定件1之间设置有多个间隔的竖龙骨3,进而能够形成多个安装位60,多个安装位60内均设置有墙板模块4,多个墙板模块4、第一固定件1、第二固定件2和竖龙骨3形成一个单面墙92。同样的,另外一个第一固定件1和对应的导向件211之间也可以设置多个间隔的竖龙骨3,也可以形成供墙板模块4安装的多个安装位60,进而形成另外一个单面腔体,进而使得装配墙具有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单面墙92。两个单面墙92之间的间隙能够用于铺设管线。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单面墙92相互背向的一侧均设置有饰面板5,其中一个墙板模块4的墙板本体41上贯穿有通风口413,通风口413与两个单面墙92之间的间隙连通。正对该通风口413的饰面板5对应通风口413的位置设置有与通风口413连通的进风窗51。通过设置进风窗51和通风口413,外界的气流能够通过进风窗51和通风口413进入两个单面墙92之间的间隙内,进而能够对间隙中的管线进行散热。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11、图12和图13,饰面板5和墙板模块4之间设置有挂钩组件8,挂钩组件8包括固定在墙板本体41上的主挂件81,以及固定在饰面板5上的副挂件82。主挂件81包括呈矩形设置的固定板811,固定板811的长度方向和第一方向同向设置,固定板811能够贴合在端面贴合板424上,固定板811和端面贴合板424之间能够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主挂件81上具有挂钩部,包括第一挂钩部812和第二挂钩部813,第一挂钩部812和第二挂钩部813一体成型在主挂件81上,具体地,第一挂钩部812沿着固定板8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固定板811的一端,第二挂钩部813沿着固定板8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固定板811的另外一端,第一挂钩部812和第二挂钩部813均呈“L”型且同侧设置,第一挂钩部812朝向远离固定板811的方向延伸,第二挂钩部813朝向第一挂钩部812延伸,使得第二挂钩部813与固定板811之间形成有一挂钩槽814,当固定板811背向第一挂钩部812的一端与端面贴合板424固定连接时,第一挂钩部812与墙板本体41之间也形成有挂钩槽814,安装固定板811时,需要将两个挂钩槽814的槽口朝朝上设置。
副挂件82包括固定块821,固定块821能够通过螺钉固定在饰面板5上,固定块821具有挂接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块821的相对两端的第一挂接部822和第二挂接部823,第一挂接部822和第二挂接部823均呈“L”型且同侧设置。第一挂接部822和固定块821之间呈“U”形设置,第二挂接部823与固定块821之间呈“S”形设置。安装饰面板5时,需要将第一挂接部822插接于第一挂钩部812和墙板本体41之间的挂钩槽814内,将第二挂接部823插接于第二挂钩部813和固定板811之间的挂钩槽814内。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有提及导向件211,导向件211朝向饰面板5的一端朝向饰面板5延伸,使得饰面板5的底端能够抵接在导向件211上。
需要说明的是,请结合图10,装配墙还包括角码90,角码90呈“L”形设置,且角码90的一端能够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二侧板233上,另外一端能够通过膨胀螺钉直接固定在地面或者安装面上。第二固定部23的两个第二侧板233上均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角码90,不仅能够起到固定作用,还能在安装装配墙前首先将角码90固定在安装平面上,以限制装配墙的装配位置。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底板221和第二底板232之间具有间隙,为了增强两者之间的强度,还可以在第一底板221和第二底板232之间设置调节螺母91,将调节螺母91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底板221和第二底板232上,以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增加第二固定件2的强度。
下面对装配墙的装配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将第一底板221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安装平台上,安装平台一般为地面。通过激光水平仪等装置对第二底板232进行激光调平,使得第二底板232的平面与水平面平行,然后将对应贴合的第一侧板222和第二侧板233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这样第一固定件1得以安装成功。
然后将第一固定件1通过激光校准,与第二固定件2正对设置,且第一连接槽11正对连接凸起231。然后通过螺钉将第一固定件1固定在所需要固定的位置(一般为建筑的顶端)。
将导向组件21安装在第二固定件2上,具体通过将连接凸起231沿着连接凹槽2121的路径插接在连接凹槽2121内,使得导向轨212正对第一连接槽11设置。将竖龙骨3竖直设置,然后将其一端部插接在第一连接槽11内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1上,竖龙骨3的另外一端抵紧在导向轨212上。
安装好一个竖龙骨3后,将墙板模块4放置于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之间,且将墙板模块4的一个第二连接槽4121正对竖龙骨3设置,导向轨212也正对有一个第二连接槽4121。将竖龙骨3插接至对应第二连接槽4121中,同时将导向轨212插接至对应的第二连接槽4121中,然后安装第二根竖龙骨3,该第二根竖龙骨3插接在与第一根竖龙骨3插接的第二连接槽4121相对的第二连接槽4121内,使得墙板模块4被夹设在两个竖龙骨3之间,如此实现一个墙板模块4的安装。后续按照相邻两个墙板模块4共用一个竖龙骨3的方式进行安装即可。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装配墙安装好后具有两个单面墙92,两个单面墙92之间具有间隙,可以将管线等线缆布置在该间隙内,以便合理利用空间,布置在间隙内的管线能够通过线夹固定在墙板模块4上。
安装好墙板模块4后,还需要在墙板模块4上安装主挂件81,通过螺钉将固定板811固定在墙板本体41上,具体可以固定在端面贴合板424上,使得第一挂钩部812和墙板本体41之间形成有开口朝上的挂钩槽814,而第二挂钩部813和固定板811之间也形成有开口朝上的挂钩槽814。通过螺钉将固定块821固定在饰面板5上,以在饰面板5上安装副挂件82。通过将第一挂接部822插接于第一挂钩部812和墙板本体41之间形成的挂钩槽814内,将第二挂接部823插接于第二挂钩部813和固定板811之间形成的挂钩槽814内,进而实现将饰面板5挂接在由多个墙板模块4组装而成的单面墙92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
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具有导向组件;
多个竖龙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竖龙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导向组件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竖龙骨、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所述导向组件之间围设形成有安装位;
墙板模块,所述墙板模块能够设置在所述安装位中,所述墙板模块能够同时可拆卸连接在形成该所述安装位的两个所述竖龙骨以及所述导向组件上;以及
饰面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墙板模块上,以遮盖所述墙板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槽,所述导向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竖龙骨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槽中,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竖龙骨的另外一端抵紧在所述导向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上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凸设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正对所述第一连接槽设置,且所述导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竖龙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能够抵接在所述导向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模块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壁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端壁之间的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之间首尾连接,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连通,当所述墙板本体位于所述安装位中,该所述安装位上的所述竖龙骨和所述导向组件的部分结构能够分别插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槽内设置有包边龙骨,所述包边龙骨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两个侧壁分别贴合的两个贴合侧板,所述两个贴合侧板之间连接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底壁贴合的贴合底板,所述包边龙骨还包括与所述贴合侧板远离所述贴合底板的一端连接的侧边贴合板以及与所述侧边贴合板远离所述贴合侧板的一端连接的端面贴合板,所述侧边贴合板与所述侧壁贴合,所述端面贴合板与所述端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凸设有连接凸起,所述导向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插接适配的连接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底板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的同一侧的两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底板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的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侧板,所述两个第一侧板和所述两个第二侧板相向设置且所述两个第一侧板能够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侧板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位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两个间隔的所述墙板模块,两个所述墙板模块之间设置有配电盒,所述配电盒能够与所述竖龙骨和所述墙板模块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墙板模块贯穿有通风口,所述饰面板对应所述通风口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通风口连通的进风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板和所述墙板模块之间设置有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墙板模块上的主挂件,以及固定在所述饰面板上的副挂件,所述主挂件上具有挂钩部,所述挂钩部上设置有开口背向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的挂钩槽,所述副挂件上设置有用于挂接在所述挂钩槽内部的挂接部。
CN202310152385.2A 2023-02-16 2023-02-16 装配墙 Pending CN1162012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2385.2A CN116201256A (zh) 2023-02-16 2023-02-16 装配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2385.2A CN116201256A (zh) 2023-02-16 2023-02-16 装配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1256A true CN116201256A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07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2385.2A Pending CN116201256A (zh) 2023-02-16 2023-02-16 装配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12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29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an improved beam and beam coupling system
US9587399B2 (en) Insulating wall, a column assembly therefore and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uch an insulating wall
CN109972765B (zh) 三墙两空式装配式墙体体系、墙体主板及安装方法
WO2008113207A1 (fr) Panneau mural extérieur et son procédé de montage
CN110469049B (zh) 一种建筑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JP6414253B2 (ja) 建物の床構造
CN109695314B (zh) 一种组装式隔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01256A (zh) 装配墙
CN210067131U (zh) 三墙两空式装配式墙体体系
FI74771B (fi) Anordning vid ytbildande skiva.
US3290848A (en) Ceiling and wall tile and suspension system for same
CN111705967B (zh) 一种管线分离的装配式墙体及安装方法
CN113550515A (zh) 一种具有插装墙顶收口结构的装配式墙面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12814212A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安装方法
US20230407630A1 (en) Demountable wall partition system
CN111706001A (zh) 一种墙体模块、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JP2011038669A (ja) 段ボール製ダクトの支持架台及び固定方法
CN219451167U (zh) 一种隔墙结构
JP5303722B2 (ja) 天井パネル固定装置
CN112814220B (zh) 一种具有方管风道的装配式墙体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9931307U (zh) 装配墙
CN114991353B (zh) 一种装饰模块化墙体
CN212295194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顶部封装结构
CN216840370U (zh) 装配式地板
CN115450397B (zh) 一种井道墙及其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