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6492A - 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6492A
CN116196492A CN202310215101.XA CN202310215101A CN116196492A CN 116196492 A CN116196492 A CN 116196492A CN 202310215101 A CN202310215101 A CN 202310215101A CN 116196492 A CN116196492 A CN 116196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sealing bag
assembly
cavity
drainage 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151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佳悦
秦佳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shanghai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shanghai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shanghai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shanghai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02151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64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6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64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0Suction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4Drainage tubes; Aspiration t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8Draining devices having means for processing the drained fluid, e.g. an absorb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以及工作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引流组件,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袋、第二密封袋以及第三密封袋,以使得引流组件上从上到下依次形成积液腔、水封腔以及调压腔;处理组件,其上安装有用于将容器内的生理盐水经第五引流软管注入调压腔内的水泵以及用于从第五引流软管将调压腔内的空气内抽出的气泵;伸缩机构,其用于驱动引流组件进行折叠及展开或第三密封袋进行折叠及展开。本发明减少了引流容器的制造和使用成本,且降低了引流过程中发生开放性气胸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废液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胸腔穿刺引流置管是心胸外科、呼吸内科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之一,胸腔穿刺术对于肺癌、肺结核、胸膜炎、气胸等病人均适用,特别适用于一些胸腔积液、胸腔积气等胸部疾病。它的步骤包括首先是定位确定需要穿刺的部位,然后要对穿刺的部位进行消毒,进行穿刺后接水封瓶引流,把不需要的液体或者气体引流出来。
闭式引流瓶,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封闭系统的引流瓶,在这个封闭系统里面外面的空气,水,液体以及细菌,感染不容易进入这个引流系统,不容易引起人的感染,而胸腔闭式引流瓶就是将胸腔内的残余的气体或者液体或者积血充分的引流出来。三腔胸腔闭式引流瓶主要是将人体胸腔内的血液或者气体排出人体内,将胸膜腔内的液体气体完全排出来之后,肺才能充分的复长,这个时候肺才能恢复它的功能。通常是用来气胸,液胸或者胸腔积液,或者胸腔积血或者胸腔外科手术之后,将胸腔内的气体,液体或者积血排出人体外。三腔胸腔闭式引流瓶主要由硬质塑料壳体构成的三个空腔结构,三个空腔分别是:
(1)储液腔,其用来收集人体内的液体的,储液腔上有非常精密的刻度,可以精确的记录每天或者每小时的胸腔内的引流量;
(2)密闭腔,其用于将人体内的气体可以排出人体内,而不容易让外界的空气进入到人体内,这样是一个单向的阀门。
(3)负压腔,其用于进行负压吸引的,对于长期气胸的病人如果超过三天以上还有气体排出来的话,通常需要负压腔接入到医院内的负压系统或者一个便携式的负压系统,将气体尽早的尽快的排出来。
这类结构的三腔胸腔闭式引流瓶存在的主要缺陷是在使用时,由于三腔胸腔闭式引流瓶常常落地放置且其会与人体的胸膜腔相连,人体的运动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存在导致三腔胸腔闭式引流瓶发生倾倒的风险,从而造成开放性气胸的安全风险。同时,三腔胸腔闭式引流瓶属于医疗耗材品,硬质壳体分腔结构使得三腔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制造成本高,且提高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了引流容器的制造和使用成本,且降低了引流过程中发生开放性气胸的风险的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包括:
引流组件,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袋、第二密封袋以及第三密封袋,以使得引流组件上从上到下依次形成积液腔、水封腔以及调压腔,第一密封袋上密封连接有第一引流软管,积液腔通过第一引流软管实现其与胸腔之间的连通,第一密封袋和第二密封袋之间密封连接有第二引流软管,积液腔和水封腔之间通过第二引流软管实现连通,第二密封袋和第三密封袋之间密封连接有第三引流软管,水封腔和调压腔之间通过第三引流软管实现连通,第三密封袋上密封连接有第四引流软管和第五引流软管,调压腔通过第四引流软管实现其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连通,第二引流软管和第四引流软管的底端均固定有负重块;
处理组件,其上安装有用于将容器内的生理盐水经第五引流软管注入调压腔内的水泵以及用于从第五引流软管将调压腔内的空气内抽出的气泵,水泵、气泵以及第五引流软管之间通过三通电磁阀实现连接;
伸缩机构,其用于驱动引流组件进行折叠及展开或第三密封袋进行折叠及展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升降座、滑动座以及第二升降座,第一升降座、滑动座以及第二升降座均滑动设置于处理组件上,处理组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座相对处理组件竖直升降的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升降座相对处理组件竖直升降的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第一升降座、滑动座以及第二升降座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夹件、第二夹件以及第三夹件,处理组件上设有用于容纳引流组件的限位腔,第一夹件、第二夹件以及第三夹件均竖直滑动设置于限位腔内,第一密封袋的顶端以及第三密封袋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依次水平插设于第一夹件、第二夹件以及第三夹件上且引流组件能够相对处理组件转动,处理组件上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滑动座竖直向上移动的轨迹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引流软管和第五引流软管的顶端均依次穿过水封腔、积液腔并外露于第一密封袋上,第四引流软管和第五引流软管均与第二密封袋、第一密封袋密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密封袋、第二密封袋以及第三密封袋均包括柔性袋体和硬质分隔板,柔性袋体位于相邻硬质分隔板之间,柔性袋体和硬质分隔板均为塑料材质,柔性袋体和硬质分隔板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实现连接,第三密封袋的柔性袋体的底端超声波焊接有底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腔的底面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引流组件的底端的支撑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处理组件的侧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五引流软管的连接接口,处理组件的顶面上安装有提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密封袋、第二密封袋以及第三密封袋的侧面上均设有水位刻度线,第一密封袋的顶面上设有拉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处于折叠状态的引流组件安装于处理组件上,并通过软管将引流组件的第五引流软管连接至处理组件上,随后通过伸缩机构将引流组件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
步骤二:通过水泵将容器内的生理盐水经第五引流软管注入到引流组件的第三密封袋内,然后通过伸缩机构驱动第三密封袋折叠,以使得第三密封袋内的生理盐水经引流组件上的第三引流软管进入引流组件的第二密封袋内;
步骤三:通过气泵将第三密封袋内的空气经第五引流软管抽出,使得第三密封袋内处于负压状态,以使得胸腔内的积液和气体在胸腔正压作用下经引流组件上的第一引流软管引流入引流组件的第一密封袋内,进入第一密封袋内的气体经引流组件上的第二引流软管进入第二密封袋内并被第二密封袋内的生理盐水吸收,第二密封袋内未完全吸收的气体经第三引流软管进入第三密封袋内并被第三密封袋内的生理盐水再次吸收;
步骤四:通过伸缩机构将引流组件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使得第三密封袋内的液体经第三引流软管进入第二密封袋内,第二密封袋内的液体经第二引流软管进入第一密封袋内,第一密封袋内的液体经第一引流软管从引流组件内排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通过引流组件的柔性分层袋装结构代替硬质壳体分腔结构,对于这类易耗品来说,成本更低,并且引流组件使用前后均可进行压缩,占用体积较小。
(2)通过第二引流软管、延伸软管以及第四引流软管上负重块的设置,使得装置发生倾倒时第二引流软管、延伸软管以及第四引流软管的底端在负重块的带动作用下能够始终浸没于液体中,从而降低发生开放性气胸的风险。
(3)胸腔积液是比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是感染了细菌、病毒或者真菌、寄生虫等诱发了胸膜炎,通过伸缩机构驱动引流组件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的进行切换的效果,结合第一引流软管、第二引流软管以及第三引流软管的设置,使得引流组件上积液腔、水封腔以及调压腔内的液体能够从第一引流软管排出,实现了使用后对医疗废液、医疗器械的分离,从而利于后续对医疗废液、医疗器械单独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引流组件未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引流组件上管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5是图3中所示引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6是图2中所示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限位腔内部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硬质分隔板和滑动座之间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使用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所示伸缩机构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使用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中所示伸缩机构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引流组件1,第一密封袋11,第二密封袋12,第三密封袋13,柔性袋体14,硬质分隔板15,底板16,水位刻度线17,拉环18,处理组件2,连接接口21,提手22,限位腔23,限位块24,放入口25,翻盖26,支撑座27,导向杆28,伸缩机构3,第一升降座31,滑动座32,第二升降座33,第一直线驱动装置34,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5,第一夹件36,第二夹件37,第三夹件38,积液腔41,水封腔42,调压腔43,第一引流软管51,第二引流软管52,第三引流软管53,第四引流软管54,第五引流软管55,密封套56,负重块6,水泵71,气泵72,容器73,三通电磁阀74,插槽81,滑槽82,滚珠83,弹簧84,容纳槽85,胸腔积液91,生理盐水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包括引流组件1、处理组件2以及伸缩机构3,
其中,所述引流组件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袋11、第二密封袋12以及第三密封袋13,以使得引流组件1上从上到下依次形成积液腔41、水封腔42以及调压腔43,第一密封袋11上密封连接有第一引流软管51,积液腔41通过第一引流软管51实现其与胸腔之间的连通,第一密封袋11和第二密封袋12之间密封连接有第二引流软管52,积液腔41和水封腔42之间通过第二引流软管52实现连通,第二密封袋12和第三密封袋13之间密封连接有第三引流软管53,水封腔42和调压腔43之间通过第三引流软管53实现连通,第三密封袋13上密封连接有第四引流软管54和第五引流软管55,调压腔43通过第四引流软管54实现其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连通,第二引流软管52和第四引流软管54的底端均固定有负重块6,
其中,所述处理组件2上安装有用于将容器73内的生理盐水经第五引流软管55注入调压腔43内的水泵71以及用于从第五引流软管55将调压腔43内的空气内抽出的气泵72,水泵71、气泵72以及第五引流软管55之间通过三通电磁阀74实现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保障第一引流软管51、第二引流软管52、第三引流软管53、第四引流软管54以及第五引流软管55在引流组件1处于展开状态时能够保持竖直状态,第一引流软管51、第二引流软管52、第三引流软管53、第四引流软管54以及第五引流软管55均可采用整体或部分固定在引流组件1的内壁面上的方式进行设置。
参见图1,所述处理组件2的侧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五引流软管55的连接接口21,方便了引流组件1和处理组件2之间的管路连接,处理组件2的顶面上安装有提手22,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落地放置的装置通过提手22提起后进行移动,方便了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三通电磁阀74包括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三通电磁阀74的两个进口分别与气泵72、水泵71的输出端相连接,三通电磁阀74的出口与连接接口21相连接,如图4中所示。
参见图2、图6以及图7,所述伸缩机构3用于驱动引流组件1进行折叠及展开或第三密封袋13进行折叠及展开,伸缩机构3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升降座31、滑动座32以及第二升降座33,第一升降座31、滑动座32以及第二升降座33均滑动设置于处理组件2上,处理组件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座31相对处理组件2竖直升降的第一直线驱动装置34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升降座33相对处理组件2竖直升降的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5,第一升降座31、滑动座32以及第二升降座33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夹件36、第二夹件37以及第三夹件38,处理组件2上设有用于容纳引流组件1的限位腔23,第一夹件36、第二夹件37以及第三夹件38均竖直滑动设置于限位腔23内,第一密封袋11的顶端以及第三密封袋1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依次水平插设于第一夹件36、第二夹件37以及第三夹件38上且引流组件1能够相对处理组件2转动,处理组件2上固定有限位块24,限位块24位于滑动座32竖直向上移动的轨迹上。
通过第一直线驱动装置34对第一夹件36的驱动效果以及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5对第三夹件38的驱动效果,结合限位块24对第二夹件37的移动限制,从而能够以第一夹件36和第三夹件38之间相互移动来实现引流组件1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且在引流组件1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夹件37和第三夹件38之间相互移动来实现调压腔43内液体经第三引流软管53进入水封腔42内的效果。同时,通过限位腔23对展开状态下引流组件1的侧面上的限制效果,保障了各密封袋展开状态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34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5采用螺杆电机,第一夹件34和第三夹件38均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分别套设于两个螺杆电机的输出轴上。
为保障第一夹件36、第二夹件37以及第三夹件38竖直移动的稳定性,所述处理组件2上固定有若干导向杆28,第一夹件36、第二夹件37以及第三夹件38均套设于导向杆28上。
为方便将引流组件1放入限位腔23内,所述限位腔23的侧面上开设有放入口25,放入口25上安装有翻盖26,如图1中所示。所述翻盖26采用透明材质,从而方便了使用时对限位腔23内的引流组件1进行查看。
装置使用前,通过打开翻盖26,使得引流组件1能够放入限位腔23内,然后将引流组件1上第一密封袋11的硬质分隔板15、第三密封袋13的硬质分隔板15以及底板16分别水平插设于第一夹件36、第二夹件37以及第三夹件38上,随后合上翻盖26,从而完成装置上引流组件1的装配。接着通过伸缩机构3将引流组件1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完全展开状态,此时第一夹件36位于其移动轨迹的最高处,第二夹件37自下而上抵住于限位块24,第三夹件38位于其移动轨迹的最低处。然后通过水泵71将容器73内的一定数量的生理盐水经第五引流软管55注入调压腔43内,此时调压腔43内的第四引流软管54的底端浸没于生理盐水中(如图9中所示)。随后封闭四引流软管54,通过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5驱动第三夹件38竖直向上移动,由于限位块24限制了第二夹件37竖直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三密封袋13进行压缩折叠(如图10中所示),调压腔34内的生理盐水经第三引流软管53进入水封腔42内,直至水封腔42内第二引流软管52的底端完全浸没于生理盐水中1-2cm,此时调压腔43内的第四引流软管54的底端浸没于生理盐水中8-12cm。最后通过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5驱动第三夹件38复位并打开第四引流软管54,从而完成水封腔42和调压腔43内生理盐水的注入。
装置使用时,通过气泵72经第五引流软管55抽取调压腔43内的空气(如图11中所示),使得调压腔43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胸腔内的积液和气体在胸腔正压作用下经第一引流软管51引流入积液腔41内,进入积液腔41内的气体经第二引流软管52进入水封腔42内并被水封腔42内的生理盐水吸收,水封腔42内未完全吸收的气体经第三引流软管53进入调压腔43内并被调压腔43内的生理盐水再次吸收,从而实现对胸腔内积液和气体的引流处理。
装置使用后,封闭第四引流软管54和第五引流软管55,并通过第一直线驱动装置34驱动第一夹件36竖直向下移动,第二直线驱动装置35驱动第三夹件38竖直向上移动,使得引流组件1由完全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如图12中所示),且调压腔43内的生理盐水经第三引流软管53进入水封腔42内,水封腔42内的生理盐水经第二引流软管52进入积液腔42内,积液腔42内的混合液体(胸腔内的积液、调压腔43和水封腔42内的生理盐水)经第一引流软管51从积液腔41内排出,从而实现了对引流组件1上医疗废液和医疗器械进行分开。
参见图3,所述所述第一密封袋11、第二密封袋12以及第三密封袋13均包括柔性袋体14和硬质分隔板15,柔性袋体14位于相邻硬质分隔板15之间,柔性袋体14和硬质分隔板15均为塑料材质,柔性袋体14和硬质分隔板15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实现连接,第三密封袋13的柔性袋体14的底端超声波焊接有底板16。
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袋体14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呈圆柱状。
在伸缩机构3驱动引流组件1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的进行切换的过程中,为保障切换的流畅性,所述限位腔23的底面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引流组件1的底端的支撑座27,第一升降座31、滑动座32以及第二升降座33上均开设有插槽81,插槽81的底面上竖直开设有滑槽82,滑槽82内滑动设置有滚珠83,滑槽82的开口直径小于滚珠83的直径,滚珠83和滑槽82的底面之间设有弹簧84,弹簧84的两端分别抵住滚珠83和滑槽82的底面,以使得滚珠83的顶端穿过滑槽82并外露于插槽81内(如图8中所示),硬质分隔板15的底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滚珠83的顶端滑动的容纳槽85,容纳槽85呈圆环状。
所述第一密封袋11、第二密封袋12以及第三密封袋13的侧面上均设有水位刻度线17,第一密封袋11的顶面上设有拉环18,方便了使用者将引流组件1从限位腔23内拉出,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参见图5,所述第四引流软管54和第五引流软管55的顶端均依次穿过水封腔42、积液腔41并外露于第一密封袋11上,第四引流软管54和第五引流软管55均与第二密封袋12、第一密封袋11密封连接,降低了由于引流组件1上引流软管外露过多而对操作造成的影响,且方便了对引流组件1上引流软管的管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流软管51、第二引流软管52、第三引流软管53、第四引流软管54以及第五引流软管55均通过密封套56实现其与对应穿过的硬质分隔板15之间的密封连接,密封套56夹紧于相对应的引流软管和硬质分隔板15之间。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组件,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袋、第二密封袋以及第三密封袋,以使得引流组件上从上到下依次形成积液腔、水封腔以及调压腔,第一密封袋上密封连接有第一引流软管,积液腔通过第一引流软管实现其与胸腔之间的连通,第一密封袋和第二密封袋之间密封连接有第二引流软管,积液腔和水封腔之间通过第二引流软管实现连通,第二密封袋和第三密封袋之间密封连接有第三引流软管,水封腔和调压腔之间通过第三引流软管实现连通,第三密封袋上密封连接有第四引流软管和第五引流软管,调压腔通过第四引流软管实现其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连通,第二引流软管和第四引流软管的底端均固定有负重块;
处理组件,其上安装有用于将容器内的生理盐水经第五引流软管注入调压腔内的水泵以及用于从第五引流软管将调压腔内的空气内抽出的气泵,水泵、气泵以及第五引流软管之间通过三通电磁阀实现连接;
伸缩机构,其用于驱动引流组件进行折叠及展开或第三密封袋进行折叠及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升降座、滑动座以及第二升降座,第一升降座、滑动座以及第二升降座均滑动设置于处理组件上,处理组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座相对处理组件竖直升降的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升降座相对处理组件竖直升降的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第一升降座、滑动座以及第二升降座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夹件、第二夹件以及第三夹件,处理组件上设有用于容纳引流组件的限位腔,第一夹件、第二夹件以及第三夹件均竖直滑动设置于限位腔内,第一密封袋的顶端以及第三密封袋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依次水平插设于第一夹件、第二夹件以及第三夹件上且引流组件能够相对处理组件转动,处理组件上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滑动座竖直向上移动的轨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引流软管和第五引流软管的顶端均依次穿过水封腔、积液腔并外露于第一密封袋上,第四引流软管和第五引流软管均与第二密封袋、第一密封袋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袋、第二密封袋以及第三密封袋均包括柔性袋体和硬质分隔板,柔性袋体位于相邻硬质分隔板之间,柔性袋体和硬质分隔板均为塑料材质,柔性袋体和硬质分隔板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实现连接,第三密封袋的柔性袋体的底端超声波焊接有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的底面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引流组件的底端的支撑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件的侧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五引流软管的连接接口,处理组件的顶面上安装有提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袋、第二密封袋以及第三密封袋的侧面上均设有水位刻度线,第一密封袋的顶面上设有拉环。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处于折叠状态的引流组件安装于处理组件上,并通过软管将引流组件的第五引流软管连接至处理组件上,随后通过伸缩机构将引流组件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
步骤二:通过水泵将容器内的生理盐水经第五引流软管注入到引流组件的第三密封袋内,然后通过伸缩机构驱动第三密封袋折叠,以使得第三密封袋内的生理盐水经引流组件上的第三引流软管进入引流组件的第二密封袋内;
步骤三:通过气泵将第三密封袋内的空气经第五引流软管抽出,使得第三密封袋内处于负压状态,以使得胸腔内的积液和气体在胸腔正压作用下经引流组件上的第一引流软管引流入引流组件的第一密封袋内,进入第一密封袋内的气体经引流组件上的第二引流软管进入第二密封袋内并被第二密封袋内的生理盐水吸收,第二密封袋内未完全吸收的气体经第三引流软管进入第三密封袋内并被第三密封袋内的生理盐水再次吸收;
步骤四:通过伸缩机构将引流组件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使得第三密封袋内的液体经第三引流软管进入第二密封袋内,第二密封袋内的液体经第二引流软管进入第一密封袋内,第一密封袋内的液体经第一引流软管从引流组件内排出。
CN202310215101.XA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ending CN1161964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15101.XA CN116196492A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15101.XA CN116196492A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6492A true CN116196492A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12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15101.XA Pending CN116196492A (zh) 2023-03-07 2023-03-07 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649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91527T3 (es) Sistema de drenaje y cierre de heridas
CN101208119B (zh) 血液过滤设备
US5234403A (en) Blood collecting apparatus
US401432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transfusion of blood
KR880002040B1 (ko) 자가 수혈장치
US10039867B2 (en) Intra-operative blood recovery system
EP2223711A1 (en) Mechanical vacuum source for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and general exudate management
ES2683627T3 (es) Método de recogida y eliminación de residuos líquidos
JPH09509866A (ja) 真空による創傷の縫合及び/又は吸引による分泌物等の吸い出しのための装置
JPH11342194A (ja) 医療用吸引器
JP2018504181A (ja) 外科手術のための滅菌限定空間を供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US20090069763A1 (en) Flat Expandable Effusion Drain
US747913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logous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
CN116196492A (zh) 一种胸外科废液引流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KR101534243B1 (ko) 2중형 지방흡입장치
CN206063464U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引流装置
WO2019010555A1 (pt) Sistema de drenagem mediastinal
JP4475870B2 (ja) 血液採取装置
CN209032641U (zh) 一种多功能胃肠外科手术辅助架
ITMO20120280A1 (it) Apparecchiatura biomedicale
JP3061916B2 (ja) 体液吸引集液器
CN216318148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口腔唾液吸引器
JP7160974B2 (ja) 外科手術のための滅菌限定空間を供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CN214716754U (zh) 一种检验科医用加压式分层取液器
JP2728814B2 (ja) 心肺補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