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4816A - 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4816A
CN116194816A CN202180059470.3A CN202180059470A CN116194816A CN 116194816 A CN116194816 A CN 116194816A CN 202180059470 A CN202180059470 A CN 202180059470A CN 116194816 A CN116194816 A CN 116194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odule
conductive
lens module
adjus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94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戎琦
袁栋立
陈钧
尹跃广
王宇翔
沈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194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4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摄像模组包括感光组件以及镜头组件,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透镜模块、可调透镜模块、第二透镜模块以及镜筒,第一透镜模块安装于镜筒的上端面,可调透镜模块以及第二透镜模块安装于镜筒内,镜筒设置在感光组件上,从而第一透镜模块、可调透镜模块以及第二透镜模块沿进光方向依次保持于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镜头组件还包括设于镜筒上的导电部,导电部将可调透镜模块与感光组件导电连接,可调透镜模块适于根据感光组件的电信号改变其光学特性,从而实现摄像模组的调焦。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摄像模组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消费电子领域中,如智能手机领域,前置摄像模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件。前置摄像模组与终端设备的显示屏设置于同一侧,用于满足消费者自拍等需求。自全面屏概念提出以来,消费者对屏占比的追求成为一种趋势。然而,不断增大的“屏占比”对前置摄像模组的结构、布置方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减小前置摄像模组对屏占比的影响,常见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解决思路是将前置摄像模组隐藏在壳体内,待使用时,才将摄像模组露出。例如,采用伸缩式摄像模组,在需要摄像功能时,可将前置摄像模组伸出终端设备进行拍摄,拍摄完成后,摄像模组可以缩回终端设备的壳体内,但是,摄像模组在不断伸缩的过程中,容易受外力撞击而损坏,而且伸缩式的前置摄像模组的维修难度和更换难度较高。再如,将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与壳体部分可滑动装配,前置摄像模组安装于壳体部分,当需要使用摄像功能时,移动显示屏或壳体部分使摄像模组暴露出,从而可进行拍摄,不需要摄像时,将显示屏或壳体部分移动到原位,将摄像模组隐藏,这种方案需要不断移动显示屏或壳体部分,显示屏成为易受损坏的部分,此外,使用前置摄像模组时,显示屏与壳体部分错位设置,这种装配放置不利于终端设备的安装于固定。
第二种解决思路是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上开设通孔。一些厂商选择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顶端开设U型孔,并将前置摄像模组、听筒等传感设备放置于该U型孔内,前置摄像模组是前置传感器中体积最大的,一般需要较大的U型孔,其对屏占比影响较大。为了减少开孔对屏占比的影响,一些厂商将U型孔改为水滴状,但是由于前置摄像模组自身的结构和屏幕 开孔工艺的局限,无法将开孔做到更小。
也有一些厂商提出一种“开孔屏”的技术方案,其通常配合屏下摄像模组来实现提高屏占比的目的。“开孔屏”指的是通过去除显示屏中部分结构,以形成可以透过可见光的光窗,摄像模组安装在光窗下方,从而在实现终端设备前置摄像的同时,提升终端设备的屏占比。“开孔屏”的方案中,封装结构更紧凑且安全,摄像模组和显示屏不会成为易受损部件,而且相比于U型孔或水滴孔等结构,其开孔尺寸更小且更为美观。
即使采用“开孔屏”结构,开孔也的尺寸至少也在4.5mm以上,难以满足消费者期待的“开孔屏”的开孔尽可能地缩减,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屏占比的需求。此外,为应对开孔屏设计为小孔的要求,摄像模组需要做一些结构和光学设计上的改进,这些改进会引起摄像模组其他功能的减弱,比如,摄像模组的防杂光功能。
此外,大多数手机的摄像模组使用音圈马达来实现对焦,但是使用音圈马达实现自动对焦的缺点是摄像模组的体积较大、结构复杂,加工工艺复杂,多个马达同时存在时会产生磁干扰,还需要考虑散热问题。因此,如何在尽可能缩小“开孔屏”的开孔的同时,使前置摄像模组不受杂光、磁场、重力等的影响,实现自动对焦,提高成像质量,是当今市场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尺寸的可调焦摄像模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感光组件以及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透镜模块、可调透镜模块、第二透镜模块以及镜筒,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安装于所述镜筒的上端面,所述可调透镜模块以及所述第二透镜模块安装于所述镜筒内,所述镜筒设置在所述感光组件上,从而所述第一透镜模块、所述可调透镜模块以及所述第二透镜模块沿进光方向依次保持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镜筒上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将所述可调透镜模块与所述感光组件导电连接,所述可调透镜模块适于根据所述感光组件的电信号改变其光学特性,从而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调焦。
进一步地,所述镜筒的内壁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可调透镜的安装台,所述可调透镜模块 设置在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上端面适于在电信号变化时发生形变以实现调焦,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透镜模块的下端面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侧面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部包括相互分离的两导电件,所述镜筒外表面具有两镭射槽,两所述导电件通过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分别设于两所述镭射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镜筒的上端面具有两焊盘槽,所述焊盘槽朝向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侧面具有开口,所述镜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焊盘槽内的焊盘,每一所述镭射槽与一所述焊盘槽连通,以使得所述镭射槽内的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焊盘槽内的所述焊盘导电连接,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正极连接端以及负极连接端通过电连接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焊盘槽内的所述焊盘导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部包括相互分离的两导电件,所述导电件通过模内注塑工艺设置在所述镜筒的侧壁内,所述导电件的两端裸露于所述镜筒外。
进一步地,所述镜筒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点胶槽,所述点胶槽从所述镜筒的上端面向下延伸,所述点胶槽朝向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点胶槽的底面高于或低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外框呈矩形,所述镜筒的上端面设有四个所述点胶槽,每一所述点胶槽与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一侧壁相对,所述点胶槽偏离与其相对的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侧壁的中线,其中一个所述点胶槽的底面高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另外三个所述点胶槽的底面低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透镜模组的外框呈矩形,所述镜筒的上端面设有四个所述点胶槽,每一所述点胶槽与所述可调透镜模组的一顶点相对,其中一个所述点胶槽的底面高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另外三个所述点胶槽的底面低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包括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具有位于物侧的第一表面和位于像侧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央区域向物侧凸起形成突出部,所述第一表面还具有围绕所述突出部的结构区,所述突出部的顶面形成用于成像的光学有效区,所述突出部的侧 壁连接所述光学有效区和所述结构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镜片为玻璃材质,所述突出部的直径不超过1mm~2.5mm,所述突出部的高度不小于0.3mm~1.2mm,所述突出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镜片的光轴夹角小于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模块还包括围绕所述突出部的侧壁设置的吸光件,所述吸光件的顶端延伸到不低于所述突出部的侧壁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吸光件紧贴所述突出部的侧壁设置,所述吸光件具有靠近所述突出部的侧壁的第一侧面、远离所述突出部的侧壁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顶端和所述第二侧面顶端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侧面顶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侧面顶端的高度,所述第三表面的至少一段为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的顶端均延伸到不低于所述突出部的侧壁的高度,所述第三表面经过粗糙处理和/或所述第三表面上镀有抗反射吸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镜片通过粘接剂连接于所述镜筒的上端面,所述粘接剂固化后将所述第一镜片保持于所述镜筒上,所述第一透镜模块与所述镜筒的相对位置由主动校准步骤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感光组件包括线路板、感光芯片、滤光元件以及镜头底座,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线路板上并与所述线路板导电连接,所述镜头底座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镜头组件通过所述镜头底座被保持在所述感光芯片上方,所述滤光元件通过所述镜头底座被保持在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感光芯片之间,所述镜筒设置在所述镜头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感光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镜头底座上的镜座导电部,所述镜座导电部将所述导电部以及所述线路板导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部包括相互分离的两导电件,所述镜筒外表面具有两镭射槽,两所述导电件通过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分别设于两所述镭射槽内,所述镜座导电部包括相互分离的两镜座导电件,所述镜头底座的外表面具有两镜座镭射槽,两所述镜座导电件通过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分别设于两所述镜座镭射槽内,两所述镜座导电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两所述导电件的第二端导电连接,两所述镜座导电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线路板导电连接,两所述导电件的第一端 分别与所述可调透镜模块导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透镜模块包括沿进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压电薄膜、光阑、柔性透明膜、透镜主体以及玻璃基层,所述可调透镜模块还包括环绕在所述透镜主体周侧的弹性基底,所述弹性半柔性透明膜、所述光阑以及所述压电薄膜的边缘由所述弹性基底支撑,所述压电薄膜中部具有通光区域以允许光线通过,所述光阑用于限制成像范围,所述玻璃基层用于支撑所述透镜主体,所述压电薄膜适于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形变,所述压电薄膜形变时适于挤压所述柔性透明膜以及所述透镜主体,以使得所述透镜主体的上端面形成球面,从而实现调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所述摄像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具有开孔的显示屏,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突出部嵌入所述开孔内。
本申请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有益效果在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镜筒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Tlens镜头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镜筒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镜筒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第一透镜模块未示出;
图9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第一透镜模块未示出;
图10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镜筒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镜筒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申请的第一镜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第一镜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显示了其嵌入显示屏的开孔内;
图14为本申请的第一镜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的第一镜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显示了其嵌入显示屏的开孔内;
图16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第一透镜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吸光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为主动校准步骤中的x轴、y轴、z轴、u轴、v轴、w轴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的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透镜模块;100、第一镜片;111、突出部;1111、顶面;1112、侧壁;112、结构区;120、吸光件;121、第一侧面;122、第二侧面;123、第三表面;
2、可调透镜模块;2A、Tlens镜头;21、玻璃基层;22、透镜主体;23、柔性透明膜;24、压电薄膜;25、光阑;26、弹性基底;
3、第二透镜模块;31、第二镜片;
4、镜筒;41、安装台;42、镭射槽;43、焊盘槽;44、焊盘;45A/45B、点胶槽;40、通孔;
5、导电部;51、导电件;
6、感光组件;61、线路板;62、感光芯片;63、镜头底座;64、滤光元件;65、镜座导电部;651、镜座导电件;
7、显示屏;71、开孔;
8、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 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适于作为屏下摄像模组应用,特别适用于具有小孔的显示屏,一方面使得具有小孔的显示屏满足全面屏的需求,另一方面,摄像模组能够获得充足的外界光线以满足进光量要求。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摄像模组包括感光组件6以及设置在感光组件6上的镜头组件,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透镜模块1、可调透镜模块2、第二透镜模块3以及镜筒4,第一透镜模块1安装于镜筒4的上端面,可调透镜模块2以及第二透镜模块3安装于镜筒4内,镜筒4设置在感光组件6上,从而第一透镜模块1、可调透镜模块2以及第二透镜模块3沿进光方向依次保持于感光组件6的感光路径。镜头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镜筒4上的导电部5,导电部5将可调透镜模块2与感光组件6导电连接,可调透镜模块2适于根据感光组件6的信号改变其光学特性,从而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调焦。
所述摄像模组将可调透镜模块2设置在镜筒4内,可以防止可调透镜模块2受损。可调透镜模块2的自身结构较一般的镜片复杂,在没有外框保护的情况下其结构较为敏感,且其周围通常设有用于导电连接的结构(如金线、焊脚等结构),这些结构若直接暴露在镜筒外极 易受损,会影响到可调透镜模块2的正常使用,将可调透镜模块2设置在镜筒4内可以在不增加其他部件的前提下实现对可调透镜模块2的保护,提高可调透镜模块2的使用寿命。
所述摄像模组将第一透镜模块1设置在镜筒4的上端面有利于减小所述摄像模组的尺寸并增加进光量。第一透镜模块1设置在镜筒4上端面的设计允许第一透镜模块1的光学有效区域直接嵌入到终点设备的进光孔内,从而既减小了摄像模组占用的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摄像模组的进光量。若将第一透镜模块1、可调透镜模块2以及第二透镜模块3均设置在镜筒内,镜筒的尺寸以及重量势必增加,而利用镜筒4的上端面支撑第一透镜模块1,可以省去围绕在第一透镜模块1外的一部分镜筒,这有利于镜筒尺寸以及重量的减小。第一透镜模块1的镜片可以是塑料材质或玻璃材质的透镜,不易受损,将其设置在镜筒4外基本不会影响第一透镜模块1的正常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镜筒4的中部具有贯穿上下端面的通孔40,可调透镜模块2以及第二透镜模块3设置在通孔40内,可调透镜模块2位于第二透镜模块3的物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模块3包括多个第二镜片31,各第二镜片31依次设置在镜筒4的通孔40内。
导电部5可以通过模内注塑工艺或激光直接成型工艺等方式设置在镜筒4上。可以理解的是,导电部5包括相互分离的两导电件51,两导电件51分别用于实现正极、负极的导电连接。
感光组件6包括线路板61、感光芯片62、镜头底座63、滤光元件64。感光芯片62设于线路板61上并与线路板61导电连接,镜头底座63设置在线路板61上,所述镜头组件通过镜头底座63被保持在感光芯片62上方,滤光元件64通过镜头底座63被保持在所述镜头组件与感光芯片62之间,镜筒4设置在镜头底座63的上端面。如图1所示,感光组件6还包括设于镜头底座63上的镜座导电部65,镜座导电部65将导电部5与线路板61导电连接。镜座导电部65包括相互分离的两镜座导电件651,两镜座导电件651分别用于实现正极以及负极的导电连接。每一镜座导电件651的第一端与一导电件51导电连接,每一镜座导电件651的第二端与线路板61导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部5通过模内注塑工艺形成于镜筒4上,模内注塑工艺也即在 成型镜筒4时,注塑模具内预先设置导电件51,然后向模具内注入原料,冷却脱模后,导电件51即被设置在镜筒4的内部,如图2所示。模内注塑工艺属于现有技术,就模内注塑工艺的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不再赘述。采用模内注塑工艺设置导电件51的成本较低,而且导电件51除了两端的连接点暴露在外,其他部分均被包裹在塑料件内部,因此导电件51不易受损,也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电件51裸露的两端分别靠近镜座导电件651以及可调透镜模块2,以方便导电件51与镜座导电件651以及可调透镜模块2导电连接。如图2所示,导电件51的第一端延伸到位于镜筒4上端面的一焊盘槽内,并与焊盘槽内的焊盘导电连接,可调透镜模块2与所述焊盘导电连接,从而实现导电件51与可调透镜模块2的导电连接。
同理,镜座导电部65也可以通过模内注塑工艺形成于镜头底座63上,如图2所示,镜座导电部65的第一端从镜头底座63的上端面露出,第二端从镜头底座63的底部露出。镜筒4设置在镜头底座63的上端面,镜座导电件651的第一端与导电件51之间可以通过导电银胶实现导电连接,镜座导电件651的第二端与线路板61之间也可以通过导电银胶实现导电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电部5通过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形成于镜筒4侧壁上。如图3所示,镜筒4外表面具有两镭射槽42,图3中仅示出一个镭射槽42。两导电件51通过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分别设于两镭射槽42内,图3中未示出导电件51。采用激光直接成型工艺设置导电件51,有利于减小镜头组件的整体尺寸,也可以避免摄像模组内的其他金属对导电件51产生影响。优选地,镭射槽42的深度不超过20μm~30μm,宽度不小于60μm。优选地,镭射槽42的一端从镜筒4的外侧面延伸到上端面,并一直延伸到位于镜筒4上端面的通孔40的边缘处,以方便与设置在通孔40内的可调透镜模块2导电连接,镭射槽42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到镜筒4的下端。导电件51的第一端与可调透镜模块2可以通过金线等结构实现导电连接,导电件51的第二端与线路板61可以通过镜座导电件651实现导电连接,从而通过导电件51将感光组件6与可调透镜模块2导电连接。优选地,其中一镭射槽42内的导电件51的两端分别与感光组件6和可调透镜模块2的正极连接端导电连接,另一个镭射槽42内的导电件51的两端分别与感光组件6和可调透镜模块2的负极连接端导电连接。
同理,镜座导电部65也可以通过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形成于镜头底座63上。镜头底座 63的外表面具有两镜座镭射槽,两镜座导电件651通过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分别设于两镜座镭射槽内。镜座导电件651的第一端延伸到镜头底座63的上端面,第二端延伸到镜头底座63的下端。镜筒4设置在镜头底座63的上端面,镜筒4的下端面与镜头底座63的上端面之间设置粘接剂,从而利用粘接剂将镜筒4与镜头底座63连接。同时,为了实现导电件51与镜座导电件651的导电连接,镜筒4的两镭射槽42的下端分别靠近镜头底座63的两镜座镭射槽的上端,在相应的镭射槽42与镜座镭射槽之间设置导电银胶,从而导电件51的第二端与镜座导电件651的第一端导电连接。镜座镭射槽的下端靠近线路板61的电极连接端,在镜座镭射槽的下端与线路板61的电极连接端之间设置导电银胶,从而镜座导电件651的第二端与线路板61的导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导电银胶也可以由其他导电材料替换,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采用模内注塑工艺设置导电件51或镜座导电件651时,可以将其导电连接端设置在镜筒4或镜头底座63的内侧面,以方便与镜筒4或镜头底座63内侧的部件进行导电连接,而且采用模内注塑工艺时,线路设置在注塑材料的内部,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稳定性相对更好。采用激光直接成型,导电件51或镜座导电件651的导电连接端不易设置在镜筒4或镜头底座63的内侧面,但是采用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可以更方便地修改线路布置,以适应实际需求。
当然,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代替导电银胶实现导电件51与镜座导电件651的导电连接,以及镜座导电件651与线路板61的导电连接。具体地,镜筒4的下端面设置有镜筒焊接引脚(图中未示出),镜筒焊接引脚与导电件51导电连接,镜头底座63的上端面设有镜座焊盘(图中未示出),镜座焊盘与镜座导电件651导电连接,镜筒4安装在镜头底座63上后,将镜筒焊接引脚与镜座焊盘导电连接;镜头底座63的下端面设置有镜座焊接引脚(图中未示出),镜座焊接引脚与镜座导电件651导电连接,线路板61的上端面设有线路板焊盘(图中未示出),镜头底座63安装在线路板61上后,将镜座焊接引脚与线路板焊盘导电连接。镜筒焊接引脚以及镜座焊接引脚的材料可以是含铅焊料或者不含铅的低温熔融焊料,镜筒焊接引脚与镜座焊盘的材料相同,镜座焊接引脚与线路板焊盘的材料相同。镜筒焊接引脚与镜座焊盘、镜座焊接引脚与线路板焊盘焊接后既实现了导电连接,也实现了固定连接,这有利于提高摄像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可调透镜模块2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液体镜头、液晶镜头、Tlens(Tuneable lens)镜头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液体镜头的原理是在一封闭的囊体中充满液态物质,利用驱动装置挤压囊体,使液态镜头发生形变,从而改变液态镜头的光学特性,实现调焦;液晶镜头的原理是利用液晶镜片中的液晶分子在不同强度电压的控制下产生不同的偏转角度,从而可以模拟不同焦距的透镜,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调焦;Tlens镜头的原理是利用压电执行器改变由聚合物制备的透镜主体的形状,从而改变Tlens镜头的光学特性,实现调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调透镜模块2通过产生形变以实现调焦功能。在这些实施例中,需要在可调透镜模块2的周围预留一定的空隙,以避免可调透镜模块2发生形变时与周围的部件产生挤压,从而影响其形变效果或者对周围部件造成损坏。换句话说,可调透镜模块2的变形面与周围部件之间需要具有空隙。可以理解的是,可调透镜模块2可以仅向上发生形变或者仅向下发生形变,也可以同时向上和向下发生形变,当然,可调透镜模块2向上或向下发生形变时,其侧面会随之发生形变,也即侧面也是变形面,因此可调透镜模块2的侧面也需要与镜筒4内壁之间设置空隙。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可调透镜模块2为Tlens镜头,当其接收到的电流或电压发生变化时产生形变,从而光学特性被改变。图4提供了Tlens镜头2A的一个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这并不限制本申请的Tlens镜头必须具有该实施例以及附图描述的结构。如图4所示,Tlens镜头2A包括沿进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压电薄膜24、光阑25、柔性透明膜23、透镜主体22以及玻璃基层21,Tlens镜头2A还包括环绕在透镜主体22周侧的弹性基底26,弹性半柔性透明膜23、光阑25以及压电薄膜24的边缘由弹性基底26支撑。压电薄膜24可以是环形,从而在其中部形成通光区域以允许光线通过。光阑25用于限制成像范围。玻璃基层21用于支撑透镜主体22。弹性基底26为硅半导体基底,其在受到挤压时适于发生弹性形变,同时也起到半导体基底的作用。透镜主体22由透明的、可变形的且非流体的聚合物制成,其在受到挤压时适于发生形变,从而透镜主体22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柔性透明膜23覆盖于透镜主体22的上端面,柔性透明膜23适于在受到挤压时发生形变,并且在其变形时挤压透镜主体22,进而使透镜主体22形变以改变其光学特性。压电薄膜24与感光组件6导电连接,压电薄膜24适于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形变,从而挤压柔性透明膜23和透镜主体22,以使得透镜主体22 的上端面形成球面,从而实现调焦。
采用Tlens镜头代替传统的音圈马达实现镜头组件的自动调焦,有利于减小镜头组件的尺寸,简化镜头组件的结构,满足终端设备对前置摄像模组小体积的要求。此外Tlens镜头的能耗小、响应快,不受磁场以及重力场的干扰,使用稳定性更好。
镜筒4的内壁具有用于安装可调透镜模块2的安装台41,可调透镜模块2设置在安装台41的上端面。可调透镜模块2适于向上产生形变,也即可调透镜模块2在调焦时,其上端面以及侧面发生形变,其下端面不发生形变,基于此,可调透镜模块2的上端面与第一透镜模块1的下端面之间具有空隙,以允许可调透镜模块2向第一透镜模块1的方向发生形变,可调透镜模块2的侧面与镜筒4的内壁之间也具有空隙。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调透镜模块2为Tlens镜头2A,Tlens镜头2A的上端面与第一透镜模块1的下端面之间的间隙的最小距离为0.16mm,Tlens镜头2A的侧面与镜筒4内壁之间的间隙的最小距离为0.2mm。
可调透镜模块2可以利用胶水粘接在安装台41上,目前常规的操作方法为:在镜筒4的上端面设置多个点胶槽45A,如图6所示,点胶槽45A向下延伸到安装台41处,可调透镜模块2放置在安装台41上后,胶水通过点胶槽45A到达可调透镜模块2的外侧,胶水固化后,可调透镜模块2被稳定保持在镜筒4内。但是,实际操作时,申请人发现采用图6所示的点胶槽45A进行点胶时,胶水容易溢到可调透镜模块2的底面,这可能会影响到可调透镜模块2的正常使用。
为解决这一问题,申请人提出一种改进方案,如图7所示:镜筒4的上端面具有多个点胶槽45B,镜筒4的中部具有贯穿上下两端的通孔40,各点胶槽45B靠近通孔40的边缘设置,从而点胶槽45B朝向通孔40的一侧为开口,也即点胶槽45B朝向可调透镜模块2的一侧具有开口,点胶槽45B的底面高于或低于安装台41的上端面。点胶槽45B的底面高于安装台41的上端面时,胶水较难到达可调透镜模块2的底部,也即可以避免胶水溢到可调透镜模块2的底面;点胶槽45B的底面低于安装台41的上端面时,胶水主要聚集在点胶槽45B的底部,也较难溢到可调透镜模块2的底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调透镜模块2的外框呈矩形,可调透镜模块2在如图8所示的虚 线区域A内较为敏感,为避免胶水B进入区域A影响可调透镜模块2,优选将点胶槽45B设置在敏感区A之外。点胶槽45B远离可调透镜模块2中央的光学有效区域,如此有利于减少点胶对光学有效区域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减小应力的影响。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镜筒4的上端面设置四个点胶槽45B,每一点胶槽45B与可调透镜模块2的一侧壁相对,点胶槽45B偏离与其相对的可调透镜模块2的侧壁的中线,通过在四个点胶槽45B内设置胶水,将可调透镜模块2的四周与镜筒4连接。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镜筒4的上端面设置四个点胶槽45B,每一点胶槽45B与可调透镜模块2的一顶点相对。
如图8所示,点胶槽45B到可调透镜模块2中心的距离记为L 2,可调透镜模块2的顶点到可调透镜模块2中心的距离记为L 1,优选0.8L 1≤L 2≤L 1
优选地,四个点胶槽45B中,其中一个点胶槽45B的底面高于安装台41的上端面,另外三个点胶槽45B的底面低于安装台41的上端面,点胶时,首先在底面高于安装台41上端面的点胶槽45B内点胶,对可调透镜模块2进行预定位,之后在其它的点胶槽45B内补胶,如此可以有效防止胶水变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镜筒4的上端面具有至少两焊盘槽43,镜筒4的中部具有贯穿上下两端的通孔40,两焊盘槽43靠近通孔40的边缘设置,从而焊盘槽43朝向通光孔42的一侧为开口,如图10所示,焊盘槽43向下延伸到可调透镜模块2处,以使得可调透镜模块2的正极连接端以及负极连接端分别与两焊盘槽43的侧面开口相对。如图11所示,镜筒4还包括设置在焊盘槽43内的焊盘44,每一镭射槽42与一焊盘槽43连通,以使得镭射槽42内的导电件51(图11中未示出导电件51)与焊盘槽43内的焊盘44导电连接,可调透镜模块2的正极连接端以及负极连接端通过电连接线(如金线)分别与对应的焊盘槽43内的焊盘44导电连接,电连接线可通过焊盘槽43的侧面开口从焊盘44延伸到可调透镜模块2的正极连接端或负极连接端,这样可以避免所述电连接线经过镜筒4上端,进而避免安装在镜筒4上端面的第一透镜模块1影响所述电连接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模块1包括第一镜片100,如图12所示,第一镜片100具 有位于物侧的第一表面和位于像侧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的中央区域向物侧凸起形成突出部111,突出部111基本呈桶形。第一表面还具有围绕突出部111的结构区112。突出部111的顶面1111形成用于成像的光学有效区,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连接顶面1111形成的光学有效区和结构区112。第二表面包括位于中央区域的光学有效区以及围绕于光学有效区外围的非光学成像区。
本申请所说的“光学有效区”用于使光线产生折射,光线经过光学有效区后适于到达感光组件6成像;结构区112或者“非光学成像区”用于透镜的安装,不参与光线的折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突出部111的直径φ不超过1mm~2.5mm,突出部111的高度h不小于0.3mm~1.2mm。
本申请中,第一镜片100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或者玻璃。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镜片100为玻璃材质。玻璃材料制备的第一镜片100具有较小的温漂,且透光率更高。在第一镜片100厚度较厚的情况下,采取玻璃材料制备第一镜片100可以降低厚度对透光率的影响。
玻璃材质的第一镜片100可以采用模造玻璃的工艺制备,模造玻璃的成型原理为:将已具初形的玻璃初胚置于精密加工成型模具中,升高温度使玻璃软化,再由模仁表面施压使玻璃受力变形,分模取出即可形成所需形状的镜片。采用模造玻璃制备第一镜片100时,成型后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与镜片的光轴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倾角,此时可通过冷加工技术研磨第一镜片100,使得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与镜片的光轴的夹角小于一定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与镜片的光轴的夹角α小于15°。
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组装于终端设备时,第一镜片100的突出部111嵌入终端设备的显示屏7的开孔71内,如图13所示。突出部111的设置缩减了所述摄像模组与开孔71的上端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增大所述摄像模组的有效视场角,也即减小第一透镜模块1的视场角受开孔71孔径的影响,保证了所述摄像模组具有充足的进光量。此外,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部分嵌入至显示屏7内,因此留置在所述终端设施中其他位置的摄像模组的体积减小了,也即减小了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摄像模组预留的安装空间,满足了所述终端设备对于所述摄像模组小型化的要求。
当然,由于所述摄像模组是将第一镜片100直接嵌入显示屏7的开孔71内,因此开孔71的孔径需要考虑所述摄像模组的视场角的要求。
所述摄像模组与显示屏7进行组装时,开孔71与第一镜片100之间难免存在组装偏心公差,因此需要在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与开孔71的内壁之间预留间隙,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7上方设置有盖板8,如图15所示,盖板8在与开孔71对应的位置不开孔,考虑到第一镜片100组装时的偏心公差,突出部111的顶面1111与盖板8之间也具有空隙。
但是,突出部111与开孔71以及盖板8之间的间隙会导致一些杂光产生,从而影响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例如一部分光线会照射到开孔71的内壁,经过内壁反射后进入第一镜片100,从而产生杂光,影响成像质量,如图15中的光路所示。
为进一步提高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第一透镜模块1还包括吸光件120,吸光件120围绕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设置,吸光件120的顶端延伸到不低于侧壁1112的高度。值得一提的是,吸光件120的高度或侧壁1112的高度是指各自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吸光件120的高度以满足所述摄像模组的视场角要求且不产生杂光或杂光最小为准。换句话说,吸光件120可以起到光阑的作用,通过吸光件120可以控制所述摄像模组的进光范围。一方面,吸光件120可以将一部分本应射在开孔71内壁上的光线阻挡并吸收,另一方面,吸光件120也可以将仍然照射在开孔71内壁并被内壁反射的光线阻挡,避免了这部分光线影响成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开孔71的内壁涂覆吸收层,以减少杂光的产生。与设置吸光件120相比,在开孔71内涂覆吸收层的工艺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
可以理解的是,吸光件120不反射光线,吸光件120可以是黑物。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吸光件120紧贴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设置,从而可以避免杂光进入吸光件120与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之间。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吸光件120具有靠近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的第一侧面121、远离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的第二侧面122以及连接第一侧面121顶端和第 二侧面122顶端的第三表面123,第一侧面121顶端的高度低于第二侧面122顶端的高度,第三表面123的至少一段为斜面,也即吸光件120的外侧高于内侧。较低的内侧可以减小吸光件120对第一镜片100进光量的影响,而较高的外侧则可以较好地阻挡从开孔71内壁反射来的光线,从而即获得了较大的进光量,也减少了杂光的进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21以及第二侧面122的顶端均延伸到不低于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表面123经过粗糙处理,从而有利于减小光线反射,减少杂光的产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表面123上镀有抗反射吸光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表面123先经过粗糙处理后,再镀抗反射吸光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镜片100通过粘接剂连接于镜筒4的上端面,粘接剂固化后将第一镜片100保持于镜筒4上。值得一提的是,粘接剂与第一镜片100的第二表面的非光学成像区接触。优选地,第一镜片100与镜筒4内的各透镜模块的相对位置通过主动校准步骤确定,换句话说,可调透镜模块2与第二透镜模块3的相对位置可以由镜筒4进行定位,调透镜模块2、第二透镜模块3以及镜筒4首先组装形成第二镜头部件,然后第一镜片100通过主动校准步骤定位在镜筒4的上端面。具体组装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预组装步骤:将第二透镜模块3以及可调透镜模块2分别固定安装在镜筒4内,组装得到第二镜头部件;
摄取步骤:分别摄取第一透镜模块1以及第二镜头部件;
预定位步骤:将第一透镜模块1、第二镜头部件以及感光组件6沿光轴排布,使得第一透镜模块1和第二镜头部件所组成的光学系统(即镜头组件)能够成像;
主动校准步骤:感光组件6通电获取所述镜头组件所成的图像,通过多种图像算法(如SFR、MFT)计算所述镜头组件的成像品质及其调整量,根据计算出的调整量,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实时主动调整第一透镜模块1与第二镜头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第二镜头部件与感光组件6之间的相对位置,一次或多次调整后使所述镜头组件的成像品质达到目标值;
连接固定:利用粘接剂将第一透镜模块1和第二镜头部件固定于主动校准步骤所确定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主动校准步骤中,所述至少一个方向是指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绕x轴旋转的u轴方向、绕y轴旋转的v轴方向、绕z轴旋转的w轴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x轴、y轴、z轴、u轴、v轴、w轴,如图18所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动校准步骤中,所述成像品质包括但不限于峰值、场曲、像散等光学参数。
具体地,前述组装方法还包括一粘接剂布设步骤:在第二镜头部件的镜筒4上布设粘接剂。所述粘接剂布设步骤可以在所述预定位步骤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所述主动校准步骤完成后进行。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动校准步骤完成后在进行所述粘接剂布设步骤时,需要移开第一透镜模块1,再在镜筒4上布设粘接剂。所述粘接剂的固化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可见光固化、紫外固化、烘干固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摄取步骤中,直接摄取第一镜片100,摄取装置可以作用于第一镜片100的结构区112的侧面,也可以作用于第一镜片100的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摄像模组的终端设备。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7,显示屏7具有开孔71,所述摄像模组的第一镜片100的突出部111嵌入开孔71内,突出部111的侧壁1112与开孔71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盖设于显示屏7上的盖板8(图18未示出),盖板8覆于开孔71上。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镜片100的突出部111的顶面1111与盖板8之间具有空隙。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 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9)

  1. 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组件以及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透镜模块、可调透镜模块、第二透镜模块以及镜筒,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安装于所述镜筒的上端面,所述可调透镜模块以及所述第二透镜模块安装于所述镜筒内,所述镜筒设置在所述感光组件上,从而所述第一透镜模块、所述可调透镜模块以及所述第二透镜模块沿进光方向依次保持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镜筒上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将所述可调透镜模块与所述感光组件导电连接,所述可调透镜模块适于根据所述感光组件的电信号改变其光学特性,从而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调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内壁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安装台,所述可调透镜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上端面适于在电信号变化时发生形变以实现调焦,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透镜模块的下端面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侧面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包括相互分离的两导电件,所述镜筒外表面具有两镭射槽,两所述导电件通过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分别设于两所述镭射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上端面具有两焊盘槽,所述焊盘槽朝向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侧面具有开口,所述镜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焊盘槽内的焊盘,每一所述镭射槽与一所述焊盘槽连通,以使得所述镭射槽内的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焊盘槽内的所述焊盘导电连接,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正极连接端以及负极连接端通过电连接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焊盘槽内的所述焊盘导电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包括相互分离的两导电件,所述导电件通过模内注塑工艺设置在所述镜筒的侧壁内,所述导电件的两端裸露于所述镜筒外。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点胶槽,所述点胶槽从所述镜筒的上端面向下延伸,所述点胶槽朝向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点胶槽的底面高于或低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外框呈矩形,所述镜筒的上端面设有四个所述点胶槽,每一所述点胶槽与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一侧壁相对,所述点胶槽偏离与其相对的所述可调透镜模块的侧壁的中线,其中一个所述点胶槽的底面高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另外三个所述点胶槽的底面低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透镜模组的外框呈矩形,所述镜筒的上端面设有四个所述点胶槽,每一所述点胶槽与所述可调透镜模组的一顶点相对,其中一个所述点胶槽的底面高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另外三个所述点胶槽的底面低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面。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包括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具有位于物侧的第一表面和位于像侧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央区域向物侧凸起形成突出部,所述第一表面还具有围绕所述突出部的结构区,所述突出部的顶面形成用于成像的光学有效区,所述突出部的侧壁连接所述光学有效区和所述结构区。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为玻璃材质,所述突出部的直径不超过1mm~2.5mm,所述突出部的高度不小于0.3mm~1.2mm,所述突出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镜片的光轴夹角小于15°。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模块还包括围绕所述突出部的侧壁设置的吸光件,所述吸光件的顶端延伸到不低于所述突出部的侧壁的高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件紧贴所述突出部的侧壁设置,所述吸光件具有靠近所述突出部的侧壁的第一侧面、远离所述突出部的侧壁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顶端和所述第二侧面顶端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侧面顶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侧面顶端的高度,所述第三表面的至少一段为斜面。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的顶端均延伸到不低于所述突出部的侧壁的高度,所述第三表面经过粗糙处理和/或所述第三表面上镀有抗反射吸光层。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通过粘接剂连接于所述镜筒的上端面,所述粘接剂固化后将所述第一镜片保持于所述镜筒上,所述第一透镜模块与所述镜筒内的透镜模块的相对位置由主动校准步骤确定。
  15.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组件包括线路板、感光芯片、滤光元件以及镜头底座,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线路板上并与所述线路板导电连接,所述镜头底座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镜头组件通过所述镜头底座被保持在所述感光芯片上方,所述滤光元件通过所述镜头底座被保持在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感光芯片之间,所述镜筒设置在所述镜头底座的上端面,所述感光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镜头底座上的镜座导电部,所述镜座导电部将所述导电部以及所述线路板导电连接。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包括相互分离的两导电件,所述镜筒外表面具有两镭射槽,两所述导电件通过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分别设于两所述镭射槽内,所述镜座导电部包括相互分离的两镜座导电件,所述镜头底座的外表面具有两镜座镭射槽,两所述镜座导电件通过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分别设于两所述镜座镭射槽内,两所述镜座导电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两所述导电件的第二端导电连接,两所述镜座导电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线路板导电连接,两所述导电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可调透镜模块导电连接。
  17.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透镜模块包括沿进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压电薄膜、光阑、柔性透明膜、透镜主体以及玻璃基层,所述可调透镜模块还包括环绕在所述透镜主体周侧的弹性基底,所述弹性半柔性透明膜、所述光阑以及所述压电薄膜的边缘由所述弹性基底支撑,所述压电薄膜中部具有通光区域以允许光线通过,所述光阑用于限制成像范围,所述玻璃基层用于支撑所述透镜主体,所述压电薄膜适于在通入电流时产生形变,所述压电薄膜形变时适于挤压所述柔性透明膜以及所述透镜主体,以使得所述透镜主体 的上端面形成球面,从而实现调焦。
  18.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孔的显示屏,所述第一透镜模块包括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具有位于物侧的第一表面和位于像侧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央区域向物侧凸起形成突出部,所述第一表面还具有围绕所述突出部的结构区,所述突出部的顶面形成用于成像的光学有效区,所述突出部的侧壁连接所述光学有效区和所述结构区,所述突出部嵌入所述开孔内。
CN202180059470.3A 2020-08-04 2021-07-21 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61948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01879 2020-08-04
CN202010770187.9A CN114070966B (zh) 2020-08-04 2020-08-04 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PCT/CN2021/107584 WO2022028248A1 (zh) 2020-08-04 2021-07-21 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4816A true CN116194816A (zh) 2023-05-30

Family

ID=8011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0187.9A Active CN114070966B (zh) 2020-08-04 2020-08-04 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CN202180059470.3A Pending CN116194816A (zh) 2020-08-04 2021-07-21 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0187.9A Active CN114070966B (zh) 2020-08-04 2020-08-04 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4070966B (zh)
WO (1) WO202202824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7170A (zh) * 2023-08-21 2024-03-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镜头、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4051B (zh) * 2022-02-11 2024-03-0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03095B (zh) * 2022-06-15 2024-06-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机构、电子设备、透镜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GB2620792A (en) * 2022-07-22 2024-01-24 Aptiv Tech Ltd An imaging system and a lens mounting arran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43473B1 (ko) * 2007-04-26 2008-07-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액체렌즈를 갖는 오토 포커싱용 카메라 모듈
US8134116B2 (en) * 2009-01-12 2012-03-13 Cognex Corporation Modular focus system for image based code readers
WO2010129454A1 (en) * 2009-05-03 2010-11-11 Lensvector, Inc. Optical lens having fixed lenses and embedded active optics
CN204065445U (zh) * 2014-07-22 2014-12-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和摄像头模组
CN109143552B (zh) * 2017-06-16 2021-09-1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镜头及包含该镜头的摄像模组
KR101908658B1 (ko) * 2017-11-02 2018-12-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액체 렌즈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US20190179132A1 (en) * 2017-12-07 2019-06-13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amera device
KR102486424B1 (ko) * 2018-01-23 2023-01-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CN112649933B (zh) * 2018-04-28 2023-06-0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9167909B (zh) * 2018-11-26 2020-07-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9451225B (zh) * 2018-12-06 2024-02-27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终端
CN109756659B (zh) * 2018-12-26 2020-07-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821478U (zh) * 2019-06-21 2019-12-20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对焦摄像模组
CN210442561U (zh) * 2019-09-12 2020-05-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分体式镜头、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
CN110740234A (zh) * 2019-10-14 2020-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447350B (zh) * 2020-05-15 2022-0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7170A (zh) * 2023-08-21 2024-03-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镜头、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0966B (zh) 2023-07-07
WO2022028248A1 (zh) 2022-02-10
CN114070966A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70966B (zh) 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US11665421B2 (en) Camera module having image sensor located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circuit boards
CN109698894B (zh) 基于金属支架的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
CN109143552B (zh) 镜头及包含该镜头的摄像模组
CN109581785B (zh) 减少杂散光的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N209821478U (zh) 一种可自动对焦摄像模组
CN114079712B (zh) 防抖摄像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214756582U (zh)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CN115136052B (zh) 分体式变焦镜头、摄像模组及相应的组装方法
CN211047033U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568127A (zh)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电子设备
CN209982576U (zh) 摄像模组
CN111917944A (zh) 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KR102041487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212649563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6953875A (zh) 可变焦距透镜装置和摄像模组
CN115407578A (zh) 具有可变光圈的镜头组件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CN211047032U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9982574U (zh) 摄像模组
CN114647133A (zh) 镜头及包含该镜头的摄像模组、组装方法
CN114629975A (zh) 摄像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216852102U (zh) 滤光元件支架及其摄像模组
CN115480326B (zh) 摄像模组及其光学镜头、变焦镜片单元以及变焦方法
CN114791654A (zh) 镜头和带有镜头的摄像模组
CN216291240U (zh) 一种超小型红外对焦模组及电子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