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4051B - 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4051B
CN114554051B CN202210130504.XA CN202210130504A CN114554051B CN 114554051 B CN114554051 B CN 114554051B CN 202210130504 A CN202210130504 A CN 202210130504A CN 114554051 B CN114554051 B CN 114554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temperature
camera module
shell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05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54051A (zh
Inventor
黄连锋
徐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305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4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4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54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2Elements optimising image sensor operation, e.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protection or temperature control by heat transfer or cool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摄像模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隔板、镜片、感光芯片、半导体制冷器和流体输送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隔板封堵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一壳体设有通光孔,镜片封堵于通光孔,镜片、第一壳体与隔板围成第一腔体,第二壳体和隔板围成第二腔体,感光芯片和半导体制冷器均容纳于第一腔体,感光芯片固定于隔板,流体输送件的一端连通于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面,流体输送件的另一端穿过隔板伸入至第二腔体内。上述摄像模组内出现起雾现象的概率相对较小,可以保证摄像模组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被广大用户普遍使用。以成像设备为例,民用监控和手机等设备上均配设有摄像模组。摄像模组通常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镜头组件,且为了保证镜头组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相对较高,壳体通常为密封式结构件,使壳体内外互不连通。但是,随着摄像模组外部环境的温度的下降,摄像模组内部的温度亦会随之降低,从而导致摄像头内部的水汽因受露点温度降低的影响而发生起雾现象,水雾或水珠会严重遮挡摄像模组的视野,影响摄像模组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摄像模组内出现起雾现象的概率相对较小,可以保证摄像模组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隔板、镜片、感光芯片、半导体制冷器和流体输送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隔板封堵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设有通光孔,所述镜片封堵于所述通光孔,所述镜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隔板围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隔板围成第二腔体,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均容纳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感光芯片固定于所述隔板,所述流体输送件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面,所述流体输送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伸入至所述第二腔体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摄像模组的第一腔体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湿度;
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实际温度与所述第一腔体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摄像模组的半导体制冷器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差值大于或等于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摄像模组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镜片和隔板形成相互分隔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感光芯片和半导体制冷器安装在第一腔体中,从而在半导体制冷器工作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一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在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面上。并且,流体输送件的一端连通于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面,从而使冷凝在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面上的水珠能够被流体输送件抽走,且送入至流体输送件的另一端所在的第二腔体中,达到降低第一腔体内湿度的目的,进而极大地降低第一腔体中水蒸气冷凝在感光芯片或镜片中朝向感光芯片的一侧,保证摄像模组的内部基本不会出现起雾现象,保证摄像模组可以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壳体、120-第二壳体、130-隔板、140-镜片、150-柔性密封圈、160-导热件、170-防水透气膜、
200-感光芯片、
310-半导体制冷器、320-毛细输送件、330-加热器、340-隔热垫、
410-第一温湿度传感器、420-第二温湿度传感器、
510-电源板、520-主板、530-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其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隔板130、镜片140、感光芯片200、半导体制冷器310和流体输送件。
其中,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连接,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均为摄像模组中的外部结构,摄像模组中的其他部件均可以安装在第一壳体110和/或第二壳体120上,以及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内。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均可以采用金属等硬质导电材料制成,以保证二者的结构强度相对较高;并且,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均为金属结构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导线等材料使二者形成电性连接关系,从而解决摄像模组在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测试中的静电问题。
另外,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具体形状和尺寸等参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摄像模组中的其他部件的尺寸等参数确定,本文不作限定。并且,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采用分体形成的方式还便于摄像模组中其他部件安装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内,降低摄像模组的组装难度。
隔板130封堵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以将第一壳体110的内腔和第二壳体120的内腔隔开。隔板130具体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等硬质材料形成,以保证隔板130的隔绝能力相对较强。隔板130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且可以利用连接件一并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固定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隔板130的相背两侧均设置柔性密封垫等结构,从而保证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与隔板130之间均可以形成良好的密封配合关系。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隔板13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互连接,从而在固定三者的过程中,能够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均与隔板130形成密封配合关系。
为了保证摄像模组之外的光线能够入射至摄像模组之内,第一壳体110设有通光孔,同时,镜片140封堵于通光孔,保证摄像模组的内部空间与摄像模组之外相互隔绝,提升摄像模组的使用寿命和成像效果。镜片140可以采用透明塑料或玻璃等材料制成,镜片140的厚度等参数可以根据第一壳体110的壁厚等参数确定,此处不作限定。镜片140具体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通光孔处,保证镜片140与通光孔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配合关系。
基于上述内容,镜片140、第一壳体110和隔板130围成第一腔体,第二壳体120和隔板130围成第二腔体,使摄像模组中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用于容纳摄像模组中的零部件,并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均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形状和尺寸实现适应性改变的目的。
其中,感光芯片200和半导体制冷器310均容纳于第一腔体,且感光芯片200固定在隔板130上,使感光芯片200和镜片140形成相对固定关系。当然,在布设感光芯片200的过程中,还需要使感光芯片200朝向镜片140,更进一步地,可以使感光芯片200正对镜片140,且使感光芯片200的轴线与镜片140的轴线重合,保证自镜片140入射至摄像模组内的光线均可以被感光芯片200所接收,且形成对应的图像。第二腔体中可以用于容纳摄像模组的电源板510、主板520和副板530等器件,本文对此不作详细介绍。
感光芯片200的具体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此处不作限定。半导体制冷器310具体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尔帖效应制成的器件,其在通电状态下可以产生一端吸热,一端放热的现象,使半导体制冷器310具备制冷面和加热面,进而可以通过使半导体制冷器310通电,使第一腔体内的水蒸气能够凝结在半导体制冷器310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制冷面上,降低第一腔体内的整体湿度。在安装半导体制冷器310的过程中,可以使半导体制冷器310通过粘接或连接件连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一腔体内,且使半导体制冷器310位于镜片140和感光芯片200的光路之外,防止半导体制冷器310对感光芯片200的感光过程产生妨碍,影响摄像模组的正常工作。
另外,流体输送件的一端连通于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制冷面,流体输送件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30伸入至第二腔体内,从而使流体输送件可以将凝结于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制冷面的水珠传输至第二腔体中,进一步保证第一腔体内的湿度能够被可靠地降低。当然,在组装流体输送件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流体输送件与隔板130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配合关系,从而防止第二腔体内的气体携带水蒸气自流体输送件与隔板130之间的缝隙处流回至第一腔体中,造成第一腔体内的湿度仍相对较大。
具体地,流体输送件可以包括泵和管路,利用泵和管路可以抽吸凝结于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制冷面上的水珠,且通过管路将水珠输送至第二腔体中。当然,在利用泵抽吸水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将第一腔体中的部分气体抽吸至第二腔体中,导致第一腔体中的气压相对较低,基于此,在隔板130上设置防水透气膜,从而利用防水透气膜平衡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压差。当然,流体输送件亦可以为除前述包括泵的结构之外的其他器件,对此,下文再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摄像模组的第一壳体110、第一壳体110、镜片140和隔板130形成相互分隔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感光芯片200和半导体制冷器310安装在第一腔体中,从而在半导体制冷器310工作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一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在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制冷面上。并且,流体输送件的一端连通于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制冷面,从而使冷凝在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制冷面上的水珠能够被流体输送件抽走,且送入至流体输送件的另一端所在的第二腔体中,达到降低第一腔体内湿度的目的,进而极大地降低第一腔体中水蒸气冷凝在感光芯片200或镜片140中朝向感光芯片200的一侧,保证摄像模组的内部基本不会出现起雾现象,保证摄像模组可以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使半导体制冷器310随摄像模组的工作而工作,为了降低摄像模组的整体功耗,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选地,摄像模组还包括控制器和第一温湿度传感器410,第一温湿度传感器410能够检测其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且,第一温湿度传感器410安装于第一腔体,从而利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410对第一腔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从而根据第一腔体内的湿度数据经计算得到第一腔体的露点温度。基于此,通过使第一温湿度传感器410和半导体制冷器310均与控制器连接,使得第一温湿度传感器410能够将第一腔体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发送至控制器,通过为控制器预设相应的算法,使得控制器具备计算第一腔体内露点温度的能力,从而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410测得的实际温度与第一腔体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半导体制冷器310工作。
在采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使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工作条件更加精准,进而在第一腔体基本不会出现冷凝现象的情况下,限制半导体制冷器310工作,降低摄像模组的功耗。对应地,在第一腔体的实际温度与第一腔体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且停止工作。当然,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停机条件亦可以为其他条件,例如,可以在第一腔体的实际温度与第一腔体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才控制半导体制冷器310停止工作,且使第二预设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在这种情况下,使得第一腔体的温度升高,从而从温度和湿度两方面一并施措,共同防止第一腔体出现冷凝起雾现象,提升摄像模组的可靠性。
另外,第一预设差值大于或等于零,以在第一腔体出现冷凝起雾现象的临界状态时,保证控制器能够控制半导体制冷器310工作,进而防止第一腔体内出现冷凝现象。进一步地,第一预设值可以大于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极大地降低第一腔体出现冷凝现象的概率,进一步提升摄像模组的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防止摄像模组的镜片140的外表面受外界高湿低温环境影响而出现冷凝起雾现象,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温湿度传感器420,且第二温湿度传感器420安装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外,以利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420对摄像模组的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并且,第二温湿度传感器420与控制器连接,从而使第二温湿度穿传感器能够将测量得到的温度和湿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器,进而使控制器能够基于预设算法和湿度信息计算摄像模组所处的环境的露点温度。
为了保证摄像模组可以解决镜片140的外表面起雾的现象,具体可以通过改变镜片140的外表面所处的环境中的温度和镜片140自身的温度的方式。但是,由于摄像模组所处的环境的湿度基本无法被摄像模组所改变,进而可以通过改变镜片140的温度的方式防止外界的水汽凝结在镜片140的外表面上,保证镜片140的外表面不会出现起雾现象。
基于此,可以使第一壳体110为导热结构件,且使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加热面与第一壳体110的内表面贴合设置,进而保证在半导体制冷器310工作的情况下,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加热面的热量可以经第一壳体110传递至镜片140上,达到提升镜片140的温度的目的。具体地,第一壳体110可以为金属等导热材料制成,且可以借助导热胶等材料使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加热面与第一壳体110之间的热传导效率更高,且可以一并实现固定半导体制冷器310的目的。
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可以使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加热面贴合在第一壳体110中镜片140所在的一侧表面,从而使半导体制冷器310对镜片140的加热效率和加热效果均相对较高。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制冷面朝向隔板130,从而使流体输送件可以为直线状结构件,且直接朝向半导体制冷器310设置,降低流体输送件的结构设计难度和组装难度。
相应地,在保证镜片140的外表面基本不会出现冷凝起雾现象的同时,尽量降低摄像模组的整体功耗,可以使控制器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420测得的实际温度与摄像模组之外的环境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才控制半导体制冷器310工作。同时,第三预设差值大于或等于零,从而保证控制器能够在镜片140将要产生冷凝起雾现象的临界状态控制半导体制冷器310工作,尽量降低镜片140发生起雾冷凝现象的概率。另外,由于半导体制冷器310通过第一壳体110将热量传递至镜片140亦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为了进一步降低镜片140出现冷凝起雾现象的概率,可以使第三预设差值大于零。
对应地,在镜片140的实际温度(即第一温湿度传感器410的温度测量值)与摄像模组之外的环境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预设差值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且停止工作。当然,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停机条件亦可以为其他条件,例如,可以在镜片140的实际温度与摄像模组之外的环境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四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才控制半导体制冷器310停止工作,且使第四预设差值大于第三预设差值,在这种情况下,使得镜片140的温度升高,进一步防止镜片140出现冷凝起雾现象,提升摄像模组的可靠性。
如上所述,流体输送件可以包括泵和管路,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选地,流体输送件包括毛细输送件320,毛细输送件320为利用毛细原理制成的器件,其能够在毛细作用下,使毛细输送件320一端的液体沿毛细输送件320流动至毛细输送件320的另一端。具体地,毛细输送件320中设有毛细管路,毛细管路的具体直径或截面积等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且,毛细输送件320中的毛细管路可以为多条,且尽量均匀且遍布地设置在毛细输送件320上,从而使毛细输送件320对于液体的输送能力相对较强。
相应地,毛细输送件320的一端抵接于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制冷面,毛细输送件320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30且伸入至第二腔体中,保证位于第一腔体中的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制冷面上所凝结的水珠能够在毛细输送件320的作用下输送至第二腔体。当然,在安装毛细输送件320的过程中,由于毛细输送件320几乎不会将第一腔体内的气体输送至第二腔体中,从而无需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隔板130上设置用以平衡气压的防水透气膜,且可以使隔板130与毛细输送件320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关系,保证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无法进行气体交互。另外,在毛细输送件320将第一腔体中的水蒸气输送至第二腔体的过程中,可能会些许改变第二腔体内的气压,基于此,可以在第二壳体120上安装防水透气膜170,从而利用防水透气膜170平衡摄像模组之外的环境和第二腔体的湿度和气压。
为了加快毛细输送件320的输送效率,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还可以包括加热器330,加热器330设置在毛细输送件320中位于第二腔体的端面,也即,加热器330安装在毛细输送件320背离半导体制冷器310的一端端面,进而利用加热器330对毛细输送件320的端部进行加热,使毛细输送件320自第一腔体吸收的水受热蒸发,提升毛细输送件320的输送能力,且防止第二腔体中存留有液态水,对第二腔体中的器件的正常工作产生安全威胁。具体地,加热器330可以为电热器件,加热器330件具体可以直接固定在毛细单元上,且使加热器330在工作的情况下对毛细输送件320进行加热。另外,如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摄像模组可以包括控制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加热器330与控制器连接,且在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310工作时,一并控制加热器330工作。对应地,在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310停机时,可以使控制器对应地控制加热器330停机。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310停机且经过预设时长之后,控制器才控制加热器330停机,保证毛细输送件320内部的水能够在加热器330的作用下尽可能彻底得被蒸发,防止毛细输送件320中因留存有水,而使第二腔体存在湿度重新升高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选地,加热器330固定在第二壳体120的内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升加热器330的固定效果,且可以使加热器330与毛细输送件320背离半导体制冷器310的一端端面之间设置预设大小的间隙,以提升毛细输送件320中的水自毛细输送件320中逸出扩散的能力,进而加快毛细输送件320对于第一腔体中半导体制冷器310的制冷面上的冷凝水的输送效率。具体地,加热器330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或粘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二壳体120的内壁。
为了尽量防止加热器330的热量经第二壳体120散发至摄像模组之外,进一步地,加热器33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夹设有隔热垫340,从而使隔热垫340隔绝设置在加热器33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防止加热器330直接与第二壳体120接触,进而保证加热器330的热量基本均可以作用在毛细输送件320上,提升热量的有效利用率。隔热垫340具体可以采用石棉等隔热效果相对较好的材料制成,且厚度和面积等尺寸可以根据加热器330的具体结构对应确定,此处不作限定。在设置有隔热垫340的情况下,加热器330可以通过隔热垫340间接地固定在第二壳体120的内壁上。
如上所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以通过该导线形成电连接关系,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均为金属结构件,也即,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均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保证二者之间具备形成电性连接关系的条件。隔板130为导电隔热结构件,也即,隔板130采用导电隔热材料制成,具体可以采用导电塑料形成隔板130,进而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可以通过隔板130直接形成电性连接关系,降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电性连接关系的难度。同时,隔板130还具备隔热作用,从而可以降低热量在第一腔体(或第一壳体110)和第二腔体(或第二壳体120)之间传输的难度,进一步保证第一腔体内不会出现冷凝起雾现象。
进一步地,隔板130之外还可以套设有柔性密封圈150,且柔性密封圈150嵌设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密封隔绝效果,保证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既不会与摄像模组之外的空间相互连通,还可以保证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也不会相互连通,以借助半导体制冷器310和流体输送件使第一腔体内的湿度得到有效降低。柔性密封圈150具体可以采用柔性橡胶等材料形成,且可以使柔性密封圈150同时与隔板130的相背两侧、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均形成密封连接关系,保证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具有较好的隔绝效果。
在第一壳体110具备导热能力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还可以包括导热件160,导热件160的一端与感光芯片200的侧面连接,导热件160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10连接,进而使感光芯片200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件160传输至第一壳体110上,进而使该热量最终作用在安装于第一壳体110的镜片140上,以为镜片140提供升温作用,防止镜片140的内外表面出现冷凝起雾现象。
具体地,导热件160可以采用导热性能相对较好的材料形成,且为了保证导热件160的连接可靠性,还可以使导热件160的结构强度相对较高,基于此,可以使导热件16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具体可以为金属材料经钣金工艺形成。导热件160的具体尺寸和形状等参数均可以根据第一腔体内的空间,以及感光芯片200的结构等实际情况对应确定,此处不作限定。另外,感光芯片200的侧面为感光芯片200中相邻于其感光面的其他表面,通过使导热件160连接在感光芯片200的侧面,可以防止导热件160对感光芯片200的感光过程产生妨碍;对应地,导热件160在与第一壳体110连接时,亦需要保证导热件160不会对第一壳体110的镜片140产生遮挡作用,保证导热件160不会对摄像模组的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前述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中,且该摄像模组还包括控制器,如图4所示,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S1、接收摄像模组的第一腔体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湿度。其中,由于摄像模组中第一腔体基本处于密闭状态,从而在加工摄像模组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加工车间内的湿度参数等作为第一腔体的实际湿度,至于第一腔体的实际温度则可以利用内置于摄像模组中的红外测温器件等测温设备对第一腔体的温度进行测量得到。当然,亦可以利用独立于摄像模组之外的红外测温器件等测温设备对第一腔体的温度进行测量得到。同时,可以通过人工输入或自动传输等方式,将第一腔体内的实际湿度和实际温度发送至控制器,使控制器可以接收到前述实际温度和实际湿度。需要说明的是,前述自动传输的方式可以包括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等方式,对此,本文不作限定。
为了进一步提升控制方法的自动化和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上述摄像模组包括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的实施例中。在这种情况下,摄像模组的第一腔体中可以安装有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利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对第一腔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得到第一腔体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湿度,且这种技术方案所得到的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对较高。
上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S2、在第一腔体的实际温度与第一腔体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摄像模组的半导体制冷器工作。其中,可以通过为控制器预设相应的算法,使得控制器具备计算第一腔体内露点温度的能力,从而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测得的实际温度与第一腔体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工作,这可以防止因半导体制冷器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而严重损耗其使用寿命,且可以降低摄像模组的整体功耗。
并且,第一预设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零,以保证第一腔体在将要冷凝起雾的临界状态时,控制器能够对应地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工作,降低第一腔体出现冷凝起雾现象的概率。进一步地,可以使第一预设差值大于零,以进一步降低第一腔体内出现冷凝起雾现象的概率。
在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的情况下,可选地,上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摄像模组之外的空间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湿度。具体地,如上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外,进而可以利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对摄像模组之外的空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从而得到摄像模组之外的空间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湿度,且可以使第二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形成通信连接关系,使控制器可以接收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湿度。
并且,上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摄像模组的镜片的实际温度与摄像模组之外的空间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摄像模组的半导体制冷器310工作。相应地,利用控制器的预设算法,可以对摄像模组之外的空间的露点温度进行测算,且通过使该露点温度与摄像模组的镜片的温度进行比较,且在镜片的实际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值的情况下,即利用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工作,进一步防止冷凝起雾现象的发生,且使控制器对于半导体控制器的工作时机的把控更精准可靠。
在利用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不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即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工作。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选地,上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腔体的实际温度与第一腔体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停机,且第二预设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增大了半导体制冷器停机的难度,从而极大地降低在半导体制冷器停机之后第一腔体出现冷凝起雾现象的概率。具体地,第一预设差值和第二预设差值各自的实际值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定,此处不作限定。
上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镜片的实际温度与摄像模组之外的空间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四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半导体制冷且停机,且第四预设差值大于第三预设差值。进而,在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使得镜片的实际温度超过其冷凝起雾的露点温度的值相对较大,可以极大地降低在半导体制冷器停机之后镜片出现冷凝起雾现象的概率。相似地,第三预设差值和第四预设差值的具体值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应确定,此处不作限定。
如上所述,摄像模组还可以包括毛细输送件和加热器,且利用加热器加快毛细输送件内的水蒸发逸出,提升毛细输送件对于第一腔体中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面上的冷凝水的输送效率,且可以防止液态水存留在第二腔体中。基于此,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半导体制冷器停机之后,经预设时长,控制加热器关闭。也即,相较于半导体制冷器而言,加热器采用延时关闭的方式控制。在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加热器对毛细输送件内存留的水进行加热,使毛细输送件内的水尽可能彻底得排出至第二腔体,而不会因毛细输送件内残存有水导致第一腔体内的湿度重新上升。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隔板、镜片、感光芯片、半导体制冷器、流体输送件和加热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隔板封堵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设有通光孔,所述镜片封堵于所述通光孔,所述镜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隔板围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隔板围成第二腔体,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均容纳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感光芯片固定于所述隔板,所述流体输送件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面,所述流体输送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伸入至所述第二腔体内;
所述第一壳体为导热结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加热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贴合设置;
所述流体输送件包括毛细输送件,所述毛细输送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面,所述毛细输送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且伸入至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毛细输送件中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端面,所述加热器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所述加热器用以对所述毛细输送件的端部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控制器和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且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测得的实际温度与所述第一腔体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工作,所述第一预设差值大于或等于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外,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测得的实际温度与所述摄像模组之外的环境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工作,所述第三预设差值大于或等于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夹设有隔热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金属结构件,所述隔板为导电隔热结构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隔板电性连接;
所述隔板之外套设有柔性密封圈,且所述柔性密封圈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的一端与所述感光芯片的侧面连接,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7.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摄像模组的第一腔体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湿度;
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实际温度与所述第一腔体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摄像模组的半导体制冷器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差值大于或等于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外,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为导热结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加热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贴合设置,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测得的实际温度与所述摄像模组之外的环境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工作,所述第三预设差值大于或等于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摄像模组之外的空间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湿度;
在所述摄像模组的镜片的实际温度与所述摄像模组之外的空间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摄像模组的半导体制冷器工作;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差值大于或等于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实际温度与所述第一腔体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机;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
在所述镜片的实际温度与所述摄像模组之外的空间的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四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停机;其中,所述第四预设差值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差值。
CN202210130504.XA 2022-02-11 2022-02-11 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554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0504.XA CN114554051B (zh) 2022-02-11 2022-02-11 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0504.XA CN114554051B (zh) 2022-02-11 2022-02-11 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051A CN114554051A (zh) 2022-05-27
CN114554051B true CN114554051B (zh) 2024-03-08

Family

ID=81674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0504.XA Active CN114554051B (zh) 2022-02-11 2022-02-11 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405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0459A (ja) * 2007-08-31 2009-03-19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素子の発熱抑制方法、撮像素子の冷却方法、及び電子カメラ
CN204707185U (zh) * 2015-06-29 2015-10-1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的防雾装置以及摄像机
CN110248060A (zh) * 2019-06-13 2019-09-17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摄像头镜头起雾的方法和摄像头模组
CN110502045A (zh) * 2018-05-16 2019-11-2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
CN211830946U (zh) * 2020-05-29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摄像头模组
CN112804412A (zh) * 2019-10-28 2021-05-14 晋城三赢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3067963A (zh) * 2019-12-31 2021-07-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及其制冷装置
CN214675282U (zh) * 2020-09-25 2021-11-09 江苏范特希包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潮式摄像头
CN113959112A (zh) * 2021-10-22 2022-01-21 南开大学 一种基于电卡效应的毛细管制冷器件的制备方法
WO2022028248A1 (zh) * 2020-08-04 2022-02-1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2741B (fi) * 2006-09-29 2012-06-15 Vacon Oyj Tehomuuttajan tehokomponenttien jäähdytys
KR20100058345A (ko) * 2008-11-24 2010-06-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형성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0459A (ja) * 2007-08-31 2009-03-19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素子の発熱抑制方法、撮像素子の冷却方法、及び電子カメラ
CN204707185U (zh) * 2015-06-29 2015-10-1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的防雾装置以及摄像机
CN110502045A (zh) * 2018-05-16 2019-11-2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
CN110248060A (zh) * 2019-06-13 2019-09-17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摄像头镜头起雾的方法和摄像头模组
CN112804412A (zh) * 2019-10-28 2021-05-14 晋城三赢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3067963A (zh) * 2019-12-31 2021-07-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及其制冷装置
CN211830946U (zh) * 2020-05-29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摄像头模组
WO2022028248A1 (zh) * 2020-08-04 2022-02-1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CN214675282U (zh) * 2020-09-25 2021-11-09 江苏范特希包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潮式摄像头
CN113959112A (zh) * 2021-10-22 2022-01-21 南开大学 一种基于电卡效应的毛细管制冷器件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051A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2560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ly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isplay
CN101813951B (zh) 一种可控温焦面探测器机构
CA2915261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ly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isplay
CN108153084B (zh) 具有防凝露功能且降低噪声的制冷相机
US20160196954A1 (en) Circulating Cooling/Heating Device
CN209897502U (zh) 密闭机柜背包式全空气换热装置
US10629460B2 (en) Circulation cooling and heating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temperature of a circulating fluid supplied to a chamber
WO2022120990A1 (zh) 一种露点传感器
CN114554051B (zh) 摄像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133853A1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用散热组件
CN103474865A (zh) 一种用于冷却片状激光增益介质的装置
CN208333749U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外壳
CN110645640A (zh) 散热效率高的电器盒及室外机
CN218998144U (zh) 一种制冷型sCMOS科学相机的真空密封舱
CN103268058B (zh) 一种用于euv真空环境中的电子学装置
CN112770039A (zh) 一种制冷型sCMOS科学相机的真空密封舱
TWI437950B (zh) 用於熱控制電子顯示器的系統和方法
CN210143062U (zh) 一种高效散热长寿命防爆工业液晶电视机
CN209861460U (zh) 一种执行机构位置反馈器
CN112310798A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散热装置
EP3934398B1 (en) Refrigerant pump and data center refrigeration system
CN219739297U (zh) 一种室外防潮型龙伯透镜天线
JPH06294683A (ja) 電子機器
CN219957986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头戴式显示装置
CN210536004U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