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4432A - 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4432A
CN116194432A CN202180060730.9A CN202180060730A CN116194432A CN 116194432 A CN116194432 A CN 116194432A CN 202180060730 A CN202180060730 A CN 202180060730A CN 116194432 A CN116194432 A CN 116194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mass
beta
producing
unsaturated aldehy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07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荒井翼
增村健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194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44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6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 C07C45/67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45/6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C07C45/7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ac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C = O groups with the same or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C = O groups
    • C07C45/7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ac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C = O groups with the same or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C = O groups combined with dehyd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13Crystalline forms, e.g. polymorph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其在交叉羟醛缩合反应中,通过使用氧化钛,能够在满足选择率的同时以高收率得到目标醛,并且能够抑制副产物的生成。本发明是一种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包括:使式(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II)所示的化合物在溶剂中或无溶剂条件下发生反应而得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使用氧化钛作为催化剂,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量100质量份,溶剂量为50质量份以下。

Description

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醛是作为用于化学反应的原料、香料、医药、农药中间体等有用的化合物。其中,具有特定的分子量的α、β-不饱和醛仅作为香料的原材料是有用的,还作为具有不同的香调的衍生物的原料使用。
作为醛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将以往的醇作为原料的脱氢反应、氧化反应等。其中,多使用2种醛的交叉羟醛缩合反应作为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关于其反应条件也进行了各种研究。
例如,在Org.Lett.2010,12(5),948(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基于庚醛与苯甲醛的交叉羟醛反应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在该反应中,使用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其在使用溶剂时,使用大量的溶剂。
在日本特开2019-10471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在交叉羟醛缩合反应中,将反应中使用的原料中含有的水的含量调整为特定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使式(I)所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式(I)的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式(II)的化合物”)在溶剂中或无溶剂条件下发生反应而得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α、β-不饱和醛)的工序,
在上述工序中,使用氧化钛作为催化剂,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溶剂量为50质量份以下,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21
上述式中,
R1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
R2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氧基,并且,R3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或者,
R2和R3与它们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1,3-二氧戊环,
R4、R5及R6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
具体实施方式
已知在进行交叉羟醛缩合反应的情况下,将会发生相同种类的醛彼此之间的二聚化(自身羟醛缩合反应)、歧化(坎尼扎罗反应,Cannizzaro reaction)这样的副反应。由于发生该副反应,存在目标醛的分离变得困难、收率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在满足选择率的同时以高收率得到目标醛,并且能够抑制副产物的生成。
本发明人等发现,在交叉羟醛缩合反应中,通过使用特定的催化剂,能够在满足选择率的同时以高收率得到目标醛,并且能够抑制副产物的生成。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使式(I)所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式(I)的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式(II)的化合物”)在溶剂中或无溶剂条件下发生反应而得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α、β-不饱和醛)的工序,
在上述工序中,使用氧化钛作为催化剂,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溶剂量为50质量份以下,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31
上述式中,
R1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
R2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氧基,并且,R3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或者,
R2和R3与它们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1,3-二氧戊环,
R4、R5及R6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选择率并且以高收率得到目标醛、且能够抑制副产物的生成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是在式(I)的化合物与式(II)的化合物的交叉羟醛缩合反应中,使用氧化钛作为催化剂的方法。本发明中,选择率是指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求出的α、β-不饱和醛的选择率(相对于式(II)的化合物),收率是指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求出的α、β-不饱和醛的收率(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抑制副产物的生成是指实施例中记载的HCA/二聚物生成比高。
[式(I)所示的化合物]
上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中,R1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R1优选为碳原子数1以上10以下的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为3以上且8以下的烷基。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从交叉羟醛缩合反应的反应性、以及所生成的醛的作为香料原材料的有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原子数为2以上、更优选为碳原子数为3以上,并且,优选为碳原子数为8以下、更优选为碳原子数为7以下的烷基。作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可以为直链的烷基,也可以为具有支链的烷基,优选为直链的烷基。作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2-甲基丙基、正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等。上述式(I)的化合物例如为乙醛、丙醛、丁醛、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十二醛等。从交叉羟醛缩合反应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上述式(I)的化合物优选为丙醛、丁醛、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更优选为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更优选为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
[式(II)所示的化合物]
上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中,R2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氧基,并且,R3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R2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更优选为氢原子。作为上述碳原子数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从交叉羟醛缩合反应的反应性、以及所生成的醛的作为香料原材料的有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原子数1以上,并且优选为碳原子数5以下,更优选为碳原子数4以下的烷基。作为碳原子数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2-甲基丙基、正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等。上述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氧基,是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氧基,例如,可以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2-甲基丙氧基、正丁氧基、叔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等。作为上述碳原子数1以上且6以下的烷氧基,从交叉羟醛缩合反应的反应性、以及所生成的醛的作为香料原材料的有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原子数1以上且5以下的烷氧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以上且4以下的烷氧基。如上所述,R3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优选为氢原子。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从所生成的醛的作为香料原材料的有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以下的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的烷基。作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等。
在上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中,也可以是,R2和R3与它们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1,3-二氧戊环。在该情况下,式(II)的化合物由下述式表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51
上述式中,R4、R5及R6表示如式(II)中如下所述所定义的含义。
上述式(II)的化合物中,R4、R5及R6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R4、R5及R6优选为氢原子。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从所生成的醛的作为香料原材料的有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2以下的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的烷基。作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等。
作为上述式(II)的化合物,例如,优选为以下所示的化合物,优选为苯甲醛。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52
[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中,R1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
R2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氧基,并且,R3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或者,
R2和R3与它们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1,3-二氧戊环,
R4、R5及R6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
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中,R1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为3以上且8以下的烷基,
R2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更优选为氢原子。R3优选为氢原子,R4、R5及R6优选为氢原子。
作为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例如,优选表1所示的以下的R1~R6的组合的化合物。
[表1]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61
作为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例如,更优选为下述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62
[氧化钛]
氧化钛可以使用锐钛矿型、金红石型或板钛矿型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从收率和选择率的观点出发,上述氧化钛优选含有锐钛矿型,相对于氧化钛的总量的锐钛矿型的含量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95质量%以上,优选为100质量%以下。
在本发明中,从收率和选择率的观点出发,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上述氧化钛的用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另外,从制造低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下。从这些观点出发,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上述氧化钛的用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
即,从收率和选择率的观点出发,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上述氧化钛的用量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另外,从低成本地制造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从这些观点出发,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上述氧化钛的用量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氧化钛的一次粒径例如为1nm以上且50nm以下,优选为3nm以上且40nm以下,更优选为5nm以上且30nm以下。该一次粒径是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
关于氧化钛的BET比表面积,可以通过氮吸附法等求出。上述氧化钛的BET比表面积例如为30m2/g以上且500m2/g以下,优选为40m2/g以上且400m2/g以下,更优选为50m2/g以上且300m2/g以下。
从收率和选择率的观点出发,氧化钛的晶粒直径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71
以上,更优选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72
以上,进一步优选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73
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优选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74
以下,更优选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75
以下,进一步优选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76
以下,优选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77
以上且/>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78
以下,更优选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79
以上且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710
以下,进一步优选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711
以上且/>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712
以下。可以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对晶粒直径进行测定。在市售品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目录中记载的值。
关于氧化钛,可以通过硫酸法、氯法等进行制造,优选通过硫酸法制造的氧化钛。
关于氧化钛,也可以通过气相法、液相法等进行制造,优选通过液相法制造的氧化钛。
[溶剂]
在本发明的上述工序中,从收率和选择率的观点出发,在使用溶剂的情况下,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溶剂量为50质量%以下,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下,并且,优选为0质量%以上,更优选实质上为0质量%。“实质上”是指不是刻意地使用的情况,并不排除不作为地包含的情况。从这些观点出发,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上述溶剂量优选为0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
作为上述溶剂,可以举出甲醇、正丙醇及异丙醇、叔丁醇、1-丁醇、1-己醇、甘油等醇类溶剂;丙酮、甲基乙基酮(MEK)、甲基异丁基酮(MIBK)、环己酮、甲基己基酮、二异丁基酮、二丙酮醇、异佛尔酮等酮类溶剂;二乙基醚、四氢呋喃(THF)、二噁烷等醚类溶剂;己烷、石油醚、液体石蜡、角鲨烷、角鲨烯等非芳香族类烃类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等的未取代或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12的芳香族类烃类溶剂等。作为上述溶剂,优选包含烃类溶剂,更优选包含芳香族类烃类溶剂。
从收率和选择率的观点出发,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和式(II)的化合物,上述芳香族类烃的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下,另外,优选为0质量%以上,更优选实质上为0质量%。
另外,上述溶剂中,芳香族烃类溶剂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反应工序]
在本发明中,使式(I)的化合物与式(II)的化合物发生反应而得到式(III)的α、β-不饱和醛的工序例如通过向反应容器中投入作为催化剂的氧化钛、式(I)的化合物和式(II)的化合物,并搅拌反应混合物来进行。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向反应容器中投入催化剂即氧化钛和式(II)的化合物,向其中滴加式(I)的化合物来进行。
在本发明中,从收率和选择率的观点出发,相对于上述式(I)的化合物,上述式(II)的化合物的量优选为0.8摩尔当量以上,更优选为1.0摩尔当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摩尔当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1.5摩尔当量以上,另外,从低成本地制造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5摩尔当量以下,更优选为10摩尔当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摩尔当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5摩尔当量以下。从这些观点出发,相对于上述式(I)的化合物,上述式(II)的化合物的量优选为0.8摩尔当量以上且15摩尔当量以下,更优选为1.0当量以上且10摩尔当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摩尔当量以上且7摩尔当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5摩尔当量以上且5摩尔当量以下。
在本发明中,从反应效率的观点出发,在进行使式(I)的化合物与式(II)的化合物发生反应而得到式(III)的α、β-不饱和醛的工序时,温度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另外,优选为200℃以下,更优选为1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0℃以下,优选为20℃以上且200℃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上且1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且160℃以下。
在本发明中,从反应效率的观点出发,也可以是,在惰性气体的气氛下进行使式(I)的化合物与式(II)的化合物发生反应而得到式(III)的α、β-不饱和醛的工序。从反应效率的观点出发,上述惰性气体优选为氮、稀有气体(第十八族元素),更优选为氮。作为稀有气体,可以举出氩、氦等,优选为氩。
本发明包括以下的方式。
<1>一种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使式(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II)所示的化合物在溶剂中或无溶剂条件下发生反应而得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
在上述工序中,使用氧化钛作为催化剂,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溶剂量为50质量份以下,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091
上述式中,
R1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
R2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氧基,并且,R3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或者,
R2和R3与它们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1,3-二氧戊环,
R4、R5及R6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
<2>如<1>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溶剂量为0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
<3>根据<1>或<2>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溶剂量为0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溶剂量为0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溶剂量实质上为0质量份。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工序中,相对于上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上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量为0.8摩尔当量以上且15摩尔当量以下。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工序中,相对于上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上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量为1.0摩尔当量以上且10摩尔当量以下。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工序中,相对于上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上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量为1.2摩尔当量以上且7摩尔当量以下。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R1为碳原子数为3以上且8以下的烷基。
<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R2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基,并且,R3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
<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式中的任意一个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01
<12>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氧化钛包含锐钛矿型氧化钛。
<13>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氧化钛的晶粒直径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11
以上且/>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12
以下。
<14>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氧化钛的晶粒直径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13
以上/>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14
以下。
<15>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氧化钛的晶粒直径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15
以上/>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16
以下。
<16>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氧化钛的晶粒直径为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17
以上且/>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18
以下。
<17>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使用1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氧化钛。
<18>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使用2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氧化钛。
<19>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使用5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氧化钛。
<20>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溶剂包含烃类溶剂。
<21>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溶剂包含芳香族烃类溶剂。
<22>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溶剂中的芳香族烃类溶剂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23>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溶剂中的芳香族烃类溶剂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24>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溶剂中的芳香族烃类溶剂的含量为95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25>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在20℃以上且20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上述工序。
<26>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在25℃以上且18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上述工序。
<27>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在50℃以上且16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上述工序。
<28>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式(I)所示的化合物为辛醛,上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为苯甲醛,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为己基肉桂醛。
[实施例]
在以下的实施例、比较例中,只要没有特别的记载,“%”为“质量%”。
关于反应中所使用的原料,使用下述的成分。
苯甲醛: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和光特级。
辛醛:花王株式会社制。
甲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和光特级。
十四烷: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和光特级。
二乙基醚: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和光特级。
<实施例1>
己基肉桂醛(式(III-1))的制造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21
在安装有电容器的内径34mm的反应管中,加入作为催化剂的氧化钛(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SSP-M、锐钛矿型氧化钛、通过硫酸法(液相法)制造、0.19g、相对于辛醛为10质量%、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为10重量份)、辛醛(式(I-1)、1.9g、15.0mmol)、苯甲醛(式(II-1)、8.0g、75.0mmol、相对于辛醛为5摩尔当量)、以及十四烷(GC内部标准、0.2g)。对上述反应管进行氮气置换后,在150℃下对上述反应管中的混合液进行4个小时的搅拌。然后,将上述反应管冷却到30℃,结束反应。
关于反应结果,使用GC(气体色谱法),利用内标法,对进行了过滤器过滤的反应物进行定量分析,使用所得到的各成分的反应物中的组成,按照以下的式子进行计算。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内部标准物质使用十四烷,溶剂使用二乙基醚。将计算出的己基肉桂醛收率(相对于辛醛)、己基肉桂醛选择率(相对于苯甲醛)和HCA/二聚物生成比表示在下述的表2中。
具体而言,取样0.2mL的反应溶液,投入到螺口瓶中,精确称量。在该反应溶液中加入二乙基醚4mL进行稀释。利用膜滤器(聚四氟乙烯(PTFE)、0.2μm)对该液体进行过滤以除去催化剂,对得到的滤液进行GC分析。
GC分析使用DB-1柱(GC柱、100%二甲基聚硅氧烷、安捷伦科技株式会社制)和DB-WAX柱(GC柱、聚乙二醇、安捷伦科技株式会社制)这两者进行。
[己基肉桂醛收率(相对于辛醛)]
按照下述式计算目标己基肉桂醛的收率(对辛醛)。所得到的值越大,表示收率越好。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31
[己基肉桂醛选择率(相对于苯甲醛)]
关于醛的歧化的尺度即己基肉桂醛选择率(相对于苯甲醛),按照下述式计算。所得到的值越大,表示选择率越良好。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32
[HCA/二聚物生成比]
关于醛的二聚体即二聚物与目标产物的HCA的生成比,按照下述式计算。所得到的值越大,表示副产物越少。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41
<实施例2>
使用氧化钛(Tayca制、AMT-600、锐钛矿型氧化钛、通过硫酸法(液相法)制造)来代替氧化钛(堺化学工业制,SSP-M)作为催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3>
使用氧化钛(石原产业制、MC-150、锐钛矿型氧化钛、通过硫酸法(液相法)制造)来代替氧化钛(堺化学工业制,SSP-M)作为催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4>
使用氧化钛(石原产业制、MC-50、锐钛矿型氧化钛、通过硫酸法(液相法)制造)来代替氧化钛(堺化学工业制,SSP-M)作为催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5>
使用氧化钛(石原产业制、MC-90L、锐钛矿型氧化钛、通过硫酸法(液相法)制造)来代替氧化钛(堺化学工业制,SSP-M)作为催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6>
相对于辛醛,使用1.5摩尔当量的苯甲醛来代替5摩尔当量的苯甲醛,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7>
向反应管中加入催化剂、辛醛、苯甲醛等与溶剂甲苯(3.0g,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量为30质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8>
在200mL分离式烧瓶中加入作为催化剂的氧化钛(石原产业制、MC-90L、锐钛矿型氧化钛、通过硫酸法(液相法)制造、19.2g、相对于辛醛为30质量%、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为30重量份)、苯甲醛(式(II-1)、80.0g、0.75mol、相对于辛醛为1.5摩尔当量)。在分离式烧瓶中安装机械搅拌器、温度计、迪安-斯脱克分水器(Dean-Stark Trap)、电容器、氮气线路和醛供给管线。辛醛供给管线与滴液泵连接,能够对辛醛进行定速供给。进行上述反应管内的氮气置换后,升温至150℃,搅拌上述分离式烧瓶中的混合物。在达到150℃后,使用滴液泵,将辛醛(式(I-1))供给到分离式烧瓶中的反应混合物中。以前半3小时为12.8g/h,后半3小时为8.5g/h的供给速度,历经合计6小时向上述反应混合物供给辛醛64g(0.5mol)。然后,在150℃下持续搅拌0.5小时上述反应混合物后,将上述分离式烧瓶冷却至30℃,结束反应。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9>
使用氧化钛(Tayca制,TK-1460,锐钛矿型氧化钛,通过硫酸法(液相法)制造)来代替氧化钛(堺化学工业制,SSP-M)作为催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比较例1>
使用氧化镁(协和化学工业制、KYOWAMAG30、0.19g、相对于辛醛为10质量%)来代替氧化钛(堺化学工业制、SSP-M、0.19g、相对于辛醛为10质量%)作为催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中。
<比较例2>
使用水滑石(协和化学工业制、水滑石、0.19g、相对于辛醛为10质量%)来代替氧化钛(堺化学工业制、SSP-M、0.19g、相对于辛醛为10质量%)作为催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中。
<比较例3>
使用磷酸铝(关东化学制、磷酸铝、0.19g、相对于辛醛为10质量%)来代替氧化钛(堺化学工业制、SSP-M、0.19g、相对于辛醛为10质量%)作为催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中。
<比较例4>
使用硅铝磷酸盐沸石(日挥触媒化成制,SAPO-34,0.19g,相对于辛醛为10质量%)来代替氧化钛(堺化学工业制,SSP-M,0.19g,相对于辛醛为10质量%)作为催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中。
<比较例5>
向反应管中加入催化剂、辛醛、苯甲醛等与溶剂甲苯(7.4g、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量为75质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得到的产物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中。
将实施例1~9和比较例1~5中的反应条件和结果汇总在下述的表2和表3中。另外,作为催化剂使用的氧化钛的一次粒径、硫含量和BET比表面积、晶粒直径也示于表2中。
[一次粒径]
一次粒径是使用X射线衍射装置(株式会社理学制,型号:MiniFlex600)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定,由2θ=25~26°的峰计算。
[BET比表面积]
BET比表面积是使用比表面积测定装置(Micromeritics公司制,型号:FlowSorbIII)进行测定。
[基于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的氧化钛的晶粒直径的测定方法]
氧化钛的晶粒直径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装置(商品名:MiniFlex600、株式会社理学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测定2θ为25~26°的峰的半值宽度,通过下述通式(S)所示的谢乐公式(通式(S)中,K=0.9、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71
计算。
D=λK/(βcosθ) (S)
通式(S)中,
D表示晶粒直径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72
λ表示X射线波长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73
K表示谢乐常数,
β表示2θ为25~26°的峰的半值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β与θ的单位是弧度(radian)。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81
/>
Figure BDA0004113801200000191
由表2和表3可以确认到:在使式(I)的化合物与式(II)的化合物发生反应而得到式(III)的α、β-不饱和醛时,在使用氧化钛作为催化剂的情况下,α、β-不饱和醛选择率(相对于式(II)的化合物)和α、β-不饱和醛收率(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高,能够抑制副产物的生成。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满足选择率的同时以高收率得到目标醛,并且能够抑制副产物的生成,因此能够高效且纯度良好地制造α、β-不饱和醛。这样的制造方法适合用作作为香料原材料有用的醛的制造方法。

Claims (14)

1.一种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包括:使式(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II)所示的化合物在溶剂中或无溶剂条件下发生反应而得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的工序,
在所述工序中,使用氧化钛作为催化剂,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溶剂量为50质量份以下,
Figure FDA0004113801190000011
所述式中,
R1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10以下的烷基,
R2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氧基,并且,R3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或者,
R2和R3与它们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1,3-二氧戊环,
R4、R5及R6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溶剂量为0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相对于式(I)和式(II)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溶剂量为0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工序中,相对于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量为0.8摩尔当量以上且15摩尔当量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R1为碳原子数为3以上且8以下的烷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R2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且R3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以下的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1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4113801190000021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氧化钛含有锐钛矿型氧化钛。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氧化钛的晶粒直径为
Figure FDA0004113801190000022
以上且/>
Figure FDA0004113801190000023
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氧化钛的晶粒直径为
Figure FDA0004113801190000024
以上且/>
Figure FDA0004113801190000025
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使用1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的所述氧化钛。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相对于式(I)的化合物100质量份,使用2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的所述氧化钛。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20℃以上且20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所述工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其中,
式(I)所示的化合物为辛醛,所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为苯甲醛,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为己基肉桂醛。
CN202180060730.9A 2020-07-20 2021-07-08 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1944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3978 2020-07-20
JP2020-123978 2020-07-20
PCT/JP2021/025805 WO2022019141A1 (ja) 2020-07-20 2021-07-08 α、β-不飽和アルデヒド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4432A true CN116194432A (zh) 2023-05-30

Family

ID=79728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0730.9A Pending CN116194432A (zh) 2020-07-20 2021-07-08 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78946A1 (zh)
EP (1) EP4183769A1 (zh)
JP (1) JP2022020572A (zh)
CN (1) CN116194432A (zh)
WO (1) WO20220191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9507B1 (ja) 2017-12-12 2019-01-09 花王株式会社 α、β−不飽和アルデヒド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83769A1 (en) 2023-05-24
US20230278946A1 (en) 2023-09-07
JP2022020572A (ja) 2022-02-01
WO2022019141A1 (ja) 2022-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89721A1 (en) Preparation of alpha-hydroxyketones
CN102197014B (zh) γ,δ-不饱和酮类的制备
WO2013099819A1 (ja) バナジウム錯体を用いたファルネサールの製造方法
EP2268601A1 (f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l'acide difluoroacetique et de ses sels
JP4124414B2 (ja) アルデヒドを対応するアルコールに転化する液相触媒水素化プロセス
JPWO2012033055A1 (ja) ジトリメチロールプロパンの製造方法
US20080004475A1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neopentylglycol using formaldehyde with a low methanol content
TWI490195B (zh) 用於生產酚類抗氧化劑的綠色和原子經濟的方法
CN116194432A (zh) α、β-不饱和醛的制造方法
EP3408251B1 (e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methacrolein from methanol and propionaldehyde
EP3674283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lpha,beta-unsaturated aldehyde
US6846961B2 (en) Preparation of 1-methoxy-2-propanol
CN105693569A (zh) 3-[4-(甲基磺酰基)-2-氯苯甲酰基]二环[3.2.1]-2,4-辛二酮的合成方法
WO2017119458A1 (ja) ヒドロキシピバルアルデヒドの製造方法
US9828322B2 (e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methacroelin and other alpha, beta-unsaturated aldehydes over a regenerable anatase titania catalyst
Marquet et al.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mono-and di-β-hydroxy-β-bis (trifluoromethyl)-(di) imines from β-hydroxy-β-bis (trifluoromethyl)-ketones and (di) amines
JP5297036B2 (ja) 2−(1−ヒドロキシアルキル)シクロアルカノンとその脱水体との混合物の製造方法
WO2022019142A1 (ja) α、β-不飽和アルデヒドの製造方法
JPS585171B2 (ja) フホウワアルコ−ルノセイゾウホウ
WO2009128347A1 (ja) 2-アルキル-2-シクロアルケン-1-オンの製造方法
JP2004529190A (ja) アルドール反応のための触媒系
JPH08119904A (ja) 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6543824B2 (ja) デヒドロリナリルアセテートの製造方法(i)
JP2022130315A (ja) 触媒、触媒の製造方法、不飽和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エポキシ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09155233A (ja) 2−(1−ヒドロキシアルキル)シクロアルカノンとその脱水体の混合物と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