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9018A - 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79018A
CN116179018A CN202211501458.6A CN202211501458A CN116179018A CN 116179018 A CN116179018 A CN 116179018A CN 202211501458 A CN202211501458 A CN 202211501458A CN 116179018 A CN116179018 A CN 116179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omposition
mass
recording medium
black
black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014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藤庆吾
杉山贵子
小坂光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179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9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D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23Digital printing metho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s u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9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thermal means, e.g. infrared radiation, hea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40Ink-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ink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扩展性优异、且可优异地减少黑色油墨组合物与彩色油墨组合物间的混色。本发明的油墨组具备为水系喷墨油墨的含有黑色着色材料的黑色油墨组合物和含有着色材料的彩色油墨组合物,用于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0~200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含有二醇单醚溶剂、或者含有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1,5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Description

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方法能够以比较简单的装置进行高精细的图像的记录,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进行了各种使用具备多种以水为主溶剂的油墨的油墨组来对液体吸收性较低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研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油墨组,该油墨组用于在液体吸收性较低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以水为主溶剂且含有硅酮系表面活性剂,具备黑色油墨(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彩色油墨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67451号公报
然而,在现有的油墨组中,黑色油墨在记录介质上的润湿扩展性差会导致黑色图像的画质变差,在黑色油墨与彩色油墨之间发生混色会导致画质(边界渗透)劣化,两者难以兼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油墨组的一个方式为,
一种油墨组,其具备含有黑色着色材料的黑色油墨组合物和含有着色材料的彩色油墨组合物,
用于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
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和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为水系的喷墨油墨,
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0~20,0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
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含有二醇单醚溶剂、或者含有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1,5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方法的一个方式为,
一种记录方法,使用上述一个方式的油墨组,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该记录方法具备:
通过喷墨法使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
通过喷墨法使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彩色油墨附着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2是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例的滑架周边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
1…喷墨记录装置,2…喷墨头,3…IR加热器,4…压印板加热器,5…加温加热器,6…冷却风扇,7…预加热器,8…通气风扇,9…滑架,11…压印板,12…墨盒,13…滑架移动机构,14…输送机构,CONT…控制部,MS…主扫描方向,SS…副扫描方向,M…记录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不变更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的各种变形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所有结构并不一定是本发明的必要结构。
1.油墨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为,
一种油墨组,具备含有黑色着色材料的黑色油墨组合物和含有着色材料的彩色油墨组合物,
用于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
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和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为水系的喷墨油墨,
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0~20,0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
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是含有二醇单醚溶剂的油墨组合物、或者含有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油墨组合物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所述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1,5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
以下,将“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0~20,0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称为“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或简称为“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另外,将“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1,5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也称为“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或简称为“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另外,在不特别区分黑色油墨组合物(黑色油墨)和彩色油墨组合物(彩色油墨)的情况下,也简称为“油墨组合物”或“油墨”。
在对具有完全不吸收或几乎不吸收油墨等液体的性质的记录介质的非吸收性记录介质或低吸收性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为了得到优异的画质等,油墨需要在上述记录介质上润湿扩展。特别是,黑色油墨多用于包含文字等细线的图像的记录。因此,在黑色油墨的润湿扩展性差的情况下,难以描绘高品质的细线,线会变细或断开,从而难以读取文字等。因此,在黑色油墨中特别需要润湿扩展性,要求润湿扩展性优异的黑色油墨。
此外,在对非吸收性记录介质或低吸收性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油墨不被吸收而容易残留在记录介质上。因此,墨滴与不同颜色的另一个墨滴在记录介质上接触,容易在该油墨间引起色间混色。特别是在黑色墨滴侵入彩色墨滴的情况下,被黑色污染的图像的彩色部分明显,因此画质容易劣化。相反,即使彩色墨滴侵入到黑色墨滴中,图像的黑色部分也难以看到彩色油墨,因此画质难以劣化。因此,优先采用黑色墨滴难以侵入彩色墨滴的油墨组成。
例如,作为油墨组成,通过使黑色油墨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等降低油墨的表面张力并提高浸透性的成分的含量比彩色油墨少,可以使黑色墨滴难以侵入彩色墨滴。然而,在这样的油墨组成中,黑色油墨在记录介质上的润湿扩展性不充分,上述问题、黑色图像的显色性(OD值)变差。进而,在润湿扩展性不充分的情况下,由于油墨在图像的实心图案中不均匀地扩展,因此也会产生画质不均。
最近发现,通过使黑色油墨中含有二醇单醚溶剂或低分子量的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可以使黑色油墨的润湿扩展性、显色性等优异。然而,在记录介质上的黑色墨滴和彩色墨滴接触的部分,发生色间的混色而画质劣化。推测这是因为,通过含有二醇单醚溶剂或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黑色油墨的浸透性提高,容易侵入彩色油墨。
因此,本发明人进一步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彩色油墨中含有高分子量的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可以防止上述混色。推测这是因为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的分子量比较高,具有阻止其他墨滴侵入含有该成分的墨滴的作用。特别是在记录介质上油墨的溶剂成分蒸发,固体成分成为高浓度时,黑色墨滴难以侵入彩色墨滴。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可以使黑色油墨在记录介质上的润湿扩展性优异,使黑色图像的显色性(OD值)优异,并且可以优异地减少黑色油墨与彩色油墨间的混色,得到优异的画质(边界渗透)。
在本发明中,“油墨组”是指以组的方式用于记录的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可以分别收容于分体的油墨容器,也可以分别收容于一体型的油墨容器的不同室。
油墨组具备至少一个(一种)黑色油墨组合物和至少一个(一种)彩色油墨组合物。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的一方或双方可以具备两个以上。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1.1黑色油墨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为水系的喷墨油墨,至少含有黑色着色材料、二醇单醚溶剂和/或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
在本发明中,“水系”是指至少以水为主要溶剂。另外,“喷墨油墨”是指利用喷墨法从喷墨头喷出油墨而用于记录的油墨。
1.1.1黑色着色材料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含有黑色着色材料。
1.1.1.1黑色着色材料
作为黑色着色材料,能够使用黑色颜料、黑色染料中的任意一种。需要说明的是,黑色油墨组合物优选含有黑色颜料,该颜料也可以利用分散树脂分散。
作为黑色颜料,可以列举出炉法炭黑、灯黑、乙炔黑、槽法炭黑等炭黑,例如可以列举出C.I.(Colour Index Generic Name:颜色索引通用名称)颜料黑1、7、11等。其中,优选使用作为C.I.颜料黑7的炭黑。
作为炭黑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三菱化学公司的No.2300、No.900、MCF88、No.33、No.40、No.45、No.52、MA7、MA8、MA100、No.2200B等,哥伦比亚炭黑公司的Raven(注册商标)5750、5250、5000、3500、1255、700等,CABOT公司的Rega1(注册商标)400R、330R、660R、Mogul(注册商标)L、Monarch(注册商标)700、800、880、900、1000、1100、1300、1400等,Degussa公司的Color Black FW1、FW2、FW2V、FW18、FW200、S150、S160、S170、Printex(注册商标)35、U、V、140U、SpecialBlack 6、5、4A、4。
需要说明的是,含有黑色颜料的颜料,为了提高在油墨中的分散性,优选对颜料实施表面处理,或配合分散剂等。颜料的表面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在颜料的粒子表面导入与油墨介质具有亲和性的官能团的方法。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在用于水系油墨的情况下,优选导入羧基或磺基等亲水性基团。
在油墨组合物中配合分散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在分子结构中具有疏水部(疏水性基团)和亲水部(亲水性基团)的分散剂。这样的分散剂具有疏水部吸附于颜料的粒子表面、亲水部取向于油墨的水性介质侧的作用。通过该作用,能够使颜料作为分散体在油墨中更稳定地含有。
作为这样的分散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马来酸系树脂,以及它们的盐、芳香族磺酸盐的福尔马林缩合物等,能够采用选自它们的组中的一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分散剂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另外,也可以使用用树脂等覆盖颜料的粒子而赋予分散性的方法。作为覆盖颜料粒子的方法,能够采用酸析法、转相乳化法、微乳液聚合法等。
作为黑色染料,例如可以列举出C.I.酸性黑1、2、24、94,C.I.食品黑1、2,C.I.直接黑19、38、51、71、154、168、171、195,C.I.活性黑3、4、35等。
黑色着色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黑色着色材料的含量能够根据用途适当调整,相对于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17.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2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2.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在含有黑色着色材料以外的着色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为上述含量的范围。
1.1.1.2黑色着色材料以外的着色材料
黑色油墨组合物可以含有上述黑色着色材料以外的着色材料。关于这种着色材料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1.1.2水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为水系的喷墨油墨,含有水。水系油墨是至少含有水作为主要溶剂成分的油墨组合物。喷墨油墨是通过喷墨法附着在记录介质上而用于记录的油墨。
作为水,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离子交换水、超滤水、反渗透水以及蒸馏水等纯水、以及超纯水这样的极力除去了离子性杂质的水。另外,如果使用通过照射紫外线或添加过氧化氢等进行过灭菌的水,则能够在长期保存油墨组合物的情况下防止产生霉菌或细菌。由此,存在储存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水的含量相对于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4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55质量%以上,更特别优选为60质量%以上,尤其更优选为65质量%以上。另外,水的含量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相对于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下。
1.1.3表面活性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是含有后述的二醇单醚溶剂的油墨组合物、或者含有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油墨组合物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所述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1,5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
这样的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与二醇单醚溶剂相比,在记录介质上难以蒸发,因此维持较高的渗透性,润湿扩展性特别优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可以是后述的含有二醇单醚溶剂和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黑色油墨组合物。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能够平衡良好地调整润湿扩展性、耐擦性、防止色间混色的倾向,因此优选。
1.1.3.1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
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在凝胶渗透色谱(GPC)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1,5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通过含有这样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能够进一步提高润湿扩展性。
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内的最大峰为300~1,500的范围,优选为500~1,500的范围,更优选为700~1,50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700~1,300的范围,特别优选为800~1,100的范围,更特别优选为900~1,000的范围。
通过使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内的最大峰在300~1,500的范围,优选在上述范围内,存在润湿扩展性进一步提高,画质(OD值)、画质(不均)、耐擦性等更优异的倾向。
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内的最大峰能够从将横轴设为“分子量M的对数值(LogM)”、将纵轴设为“浓度分率的微分值(dw/d(LogM))”而得到的GPC的分子量分布的图表中确定。另外,在此,“最大峰”是指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峰(峰)中最大的峰。另外,“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是指忽略分子量小于300的峰。即,虽然可以在分子量小于300时有最大峰,但仅限于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时观察到的情况的最大峰。
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GPC测定中的测定条件可以为实施例中记载的条件,分子量的确定能够使用标准聚苯乙烯进行。
作为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例如可以列举出,在后述的通式(1)中,a比彩色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小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或者可以列举出,在后述的通式(3)中,d+e比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小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分子量比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小。
另外,作为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出BYK-349(BYK-Chemie Japan公司制商品名,在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内的最大峰为1,470)等。
含有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时的含量的下限值,优选相对于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为0.05质量%以上。进而,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4质量%以上。另一方面,相对于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8质量%以下,进一步特别优选为0.7质量%以下,尤其更优选为0.6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3质量%以下。
如果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具有优异的润湿扩展性,并且存在防油墨色间混色的性质、耐擦性更优异的倾向。
1.1.3.2其他表面活性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也可以含有上述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以外的表面活性剂。作为上述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以外的表面活性剂,例如能够列举出后述的彩色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以及2除外)、以及氟系表面活性剂等。
如果黑色油墨组合物还含有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则在黑色油墨组合物润湿扩展后,存在使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流动性降低,可以进一步防止油墨的色间混色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可以与后述的彩色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相同,也可以不同。
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的含量相对于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05质量%以下。下限为0质量%以上,优选为0.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以上。
如果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存在可以优异地兼顾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扩展性和防油墨色间混色的性质的倾向。
作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和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的环氧烷加成物,以及2,4-二甲基-5-癸炔-4-醇和2,4-二甲基-5-癸炔-4-醇的环氧烷加成物。
作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出Surfynol 104、104E、104H、104A、104BC、104DPM、104PA、104PG-50、104S、420、440、465、485、SE、SE-F、504、61、DF37、CT111、CT121、CT131、CT136、TG、GA、DF110D(以上全部为商品名,Air Products&Chemicals公司制)、Olfine B、Y、P、A、STG、SPC、E1004、E1010、PD-001、PD-002W、PD-003、PD-004、EXP.4001、EXP.4036、EXP.4051、AF-103、AF-104、AK-02、SK-14、AE-3(以上全部为商品名,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Acetylenol E00、E00P、E40、E100(以上全部为商品名,川研精细化工公司制)。
作为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以及2以外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列举出聚硅氧烷系化合物。作为该聚硅氧烷系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作为该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的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出SAG503A(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商品名,在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为1,820)。另外可以列举出BYK-348。
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全氟烷基磺酸盐、全氟烷基羧酸盐、全氟烷基磷酸酯、全氟烷基环氧乙烷加成物、全氟烷基甜菜碱、全氟烷基氧化胺化合物。
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的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出BYK-3440(BYK-Chemie Japan公司制),SurflonS-241、S-242、S-243(以上为商品名,AGC Seimi Chemical公司制),Ftergent 215M(Neos公司制)等。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含有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以及2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合计含量的下限值,相对于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3质量%以上,更特别优选为0.4质量%以上。下限值可以为0质量%。另外,作为上限值,相对于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8质量%以下,进一步特别优选为0.7质量%以下,尤其更优选为0.6质量%以下。
另外,后述的彩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优选为黑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以上,优选比黑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多。在具有这样的关系性的情况下,存在可以进一步防止油墨的色间混色的倾向。
此外,彩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优选比黑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多0.1质量%以上,优选多0.2~4质量%,更优选多0.3~1质量%。
1.1.4有机溶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也可以含有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例如能够列举出二醇单醚溶剂、除二醇单醚溶剂以外的溶剂。
1.1.4.1二醇单醚溶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是含有二醇单醚溶剂的油墨组合物、或含有上述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油墨组合物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是含有二醇单醚溶剂的油墨组合物、或是含有上述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油墨组合物、或是含有二醇单醚溶剂和上述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油墨组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二醇单醚溶剂能够提高油墨的润湿扩展性,同时减少油墨的色间混色。推测这是因为,油墨刚着落后由于二醇单醚溶剂所具有的优异的渗透性而润湿扩展,但该二醇单醚溶剂容易在记录介质上蒸发,因此蒸发后渗透性下降,难以混色。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含有二醇单醚溶剂,则除了润湿扩展性和防混色性优异以外,在作为使记录物的干燥完成的工序的后干燥工序中容易蒸发,因此存在耐擦性更优异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可以是含有二醇单醚溶剂和上述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黑色油墨组合物。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可以平衡良好地调整润湿扩展性、耐擦性、防止色间混色的倾向,因此优选。
作为二醇单醚溶剂,例如可以列举出后述的烷烃多醇类的羟基之一醚化的二醇单醚。该醚化可以列举出烷基醚、芳基醚等,优选烷基醚。
二醇单醚中的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12。另一方面,优选为5以上或2以下。在该情况下,画质和耐擦性更优异,因此优选。
在醚部位为烷基醚或芳基醚的情况下,为该烷基或芳基的部分。
更优选二醇单醚中的醚部位为烷基醚部位,该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5以上或2以下。
关于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5以上的二醇单醚,更优选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5以上且12以下,进一步优选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6以上且10以下,特别优选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7以上且9以下。如果是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5以上、更优选碳原子数为上述范围内的二醇单醚,则存在润湿扩展性特别优异的倾向。
作为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5以上的二醇单醚,例如可以列举出2-乙基己基二乙二醇(别名:二乙二醇单2-乙基己基醚,标准沸点272℃)、己基二乙二醇(别名:二乙二醇单己醚,标准沸点258℃)等。
关于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2以下的二醇单醚,更优选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1的二醇单醚。如果是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2以下、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的二醇单醚,则存在润湿扩展性更优异,并且标准沸点比较低,耐擦性更优异的倾向。
作为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2以下的二醇单醚,例如可以列举出3-甲氧基-1-丁醇(标准沸点158℃)、3-甲氧基-3-甲基-1-丁醇(标准沸点174℃)等。
因此,如果黑色油墨组合物含有二醇单醚溶剂,所述二醇单醚溶剂的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5以上或2以下,更优选为上述范围的碳原子数,则存在可以进一步提高润湿扩展性和耐擦性的倾向。
二醇单醚中的亚烷基二醇部位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6,更优选为2~5,进一步优选为2~4,特别优选为2~3。
另外,亚烷基二醇部位的重复数优选为1~5,更优选为1~4,进一步优选为1~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例如是指下述通式(A)中以R7表示的部分的碳原子数,是二醇单醚的末端-OR7部位的R7的碳原子数。另外,上述“亚烷基二醇部位的碳原子数”例如是指下述通式(A)中以R6表示的部分的碳原子数。
另外,二醇单醚溶剂可以是由下述通式(A)表示的二醇单醚,是优选的。
HO-(R6O)m-R7·····(A)
(通式(A)中,R6是碳原子数为2~6的亚烷基,R7是碳原子数为5以上或2以下的烷基,m为1~4的整数。)
在上述通式(A)中,R6的亚烷基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状,碳原子数更优选为2~5,进一步优选为2~4,特别优选为2~3。另外,碳原子数为5以上的R7的烷基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状,碳原子数优选为5~12,更优选为6~10,进一步优选为7~9。另一方面,碳原子数为2以下的R7的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另外,m更优选为1~3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1~2的整数。
作为二醇单醚溶剂的具体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2-甲氧基乙醇(别名:乙二醇单甲醚)、2-乙氧基乙醇(别名: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异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三乙二醇单甲醚、三乙二醇单乙醚、三乙二醇单丁醚(别名:丁基三乙二醇,标准沸点278℃)、四乙二醇单甲醚、四乙二醇单乙醚、四乙二醇单丁醚、1-甲氧基-2-丙醇(别名:丙二醇1-单甲醚)、2-甲氧基丙醇(别名:丙二醇2-单甲醚)、1-乙氧基-2-丙醇(别名: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丙醚、丙二醇单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丙醚、二丙二醇单丁醚、三丙二醇单丁醚、3-甲氧基-1-丙醇(别名:1,3-丙二醇单甲醚)、1-甲氧基-2-丁醇(别名:1,2-丁二醇1-单甲醚)、2-甲氧基-1-丁醇、3-甲氧基-1-丁醇(别名:1,3-丁二醇3-单甲醚,标准沸点158℃)、4-甲氧基-1-丁醇(别名:1,4-丁二醇单甲醚)、3-甲氧基-3-甲基-1-丁醇、2-乙基己基二乙二醇(别名:二乙二醇单2-乙基己基醚,标准沸点272℃)、己基二乙二醇(别名:二乙二醇单己醚,标准沸点258℃)等。
含有二醇单醚溶剂时的含量相对于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以下。另外,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6质量%以上,更特别优选为0.7质量%以上。
如果二醇单醚溶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特别是在2.0质量%以下,则存在耐擦性更优异,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少油墨的色间混色的倾向。
二醇单醚溶剂的标准沸点优选为300℃以下,更优选为100~280℃,进一步优选为110~270℃。进而,优选为200~260℃,更优选为220~250℃。另一方面,优选为120~250℃,更优选为130~200℃,进一步优选为140~190℃。
1.1.4.2其他有机溶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也可以含有上述二醇单醚溶剂以外的有机溶剂(其他有机溶剂)。其他有机溶剂优选为水溶性的有机溶剂。
作为其他有机溶剂,例如能够列举出醇类、烷烃多醇类、二醇聚醚类、酯类、酰胺类、含硫溶剂类、环状醚类等。烷烃多醇类也可以含有烷烃二醇类。有机溶剂并不限定于这些。
作为醇类,例如可以列举出烷烃所具有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化合物。作为该烷烃,优选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烷烃,更优选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烷烃,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3以下的烷烃。烷烃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优选为2以上。烷烃可以是直链型,也可以是支链型。作为醇类,例如可以列举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2-丁醇、叔丁醇、异丁醇、正戊醇、2-戊醇、3-戊醇以及叔戊醇。
所谓烷烃二醇类,例如可以列举出烷烃被两个羟基取代的化合物。作为烷烃二醇类,例如能够列举出乙二醇(别名:乙烷-1,2-二醇)、丙二醇(别名:丙烷-1,2-二醇,标准沸点188℃)、1,2-丁二醇(标准沸点193℃)、1,2-戊二醇、1,2-己二醇(标准沸点223℃)、1,2-辛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别名:1,3-丁二醇,标准沸点207℃)、1,4-丁二醇、2,3-丁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标准沸点239℃)、2,4-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3-甲基-1,3-丁二醇(别名:异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戊烷-2,4-二醇(别名:己二醇)、1,6-己二醇、2-乙基-2-甲基-1,3-丙二醇、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等。
作为烷烃多醇类,例如可以列举出烷烃二醇类、烷烃二醇类的2分子以上在羟基之间分子间缩合而成的缩合物、具有3个以上羟基的烷烃等。上述的烷烃二醇类也是烷烃多醇类的一种。烷烃多醇类在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的羟基。
作为烷烃二醇类的2分子以上在羟基之间分子间缩合而成的缩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二乙二醇、二丙二醇等二亚烷基二醇、三乙二醇、三丙二醇等三亚烷基二醇等。
具有3个以上羟基的烷烃是以具有烷烃或聚醚结构的多醇类等为骨架的、具有3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可以列举出烷烃或具有聚醚结构的多醇类被3个以上的羟基取代的化合物等。
作为具有3个以上羟基的烷烃,例如可以列举出甘油(标准沸点290℃)、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1,2,5-己三醇、1,2,6-己三醇、季戊四醇、聚氧丙烯三醇等。
作为二醇聚醚类,例如可以列举出上述烷烃多醇类的两个以上羟基醚化的化合物,可以列举出两个羟基醚化的二醇二醚等。优选为分子中不具有羟基的化合物。
醚化可以列举出烷基醚、芳基醚等,优选为烷基醚。醚化的醚部分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8,更优选为1~4。二醇聚醚类的亚烷基二醇部分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6。亚烷基二醇部分的重复数优选为1~5。
作为二醇二醚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出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二乙二醇甲丁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乙醚、三乙二醇二丁醚、三乙二醇甲丁醚、四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乙醚、四乙二醇二丁醚、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乙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二乙醚、三丙二醇二甲醚。
作为酯类,例如能够列举出非环状酯类、环状酯类等。
作为非环状酯类,例如可以列举出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二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甲氧基丁基乙酸酯等二醇单乙酸酯类;
乙二醇二乙酸酯、二乙二醇二乙酸酯、丙二醇二乙酸酯、二丙二醇二乙酸酯、乙二醇乙酸酯丙酸酯、乙二醇乙酸酯丁酸酯、二乙二醇乙酸酯丁酸酯、二乙二醇乙酸酯丙酸酯、二乙二醇乙酸酯丁酸酯、丙二醇乙酸酯丙酸酯、丙二醇乙酸酯丁酸酯、二丙二醇乙酸酯丁酸酯、二丙二醇乙酸酯丙酸酯等二醇二酯类。
作为环状酯类,例如可以列举出β-丙内酯、γ-丁内酯、δ-戊内酯、ε-己内酯、β-丁内酯、β-戊内酯、γ-戊内酯、β-己内酯、γ-己内酯、δ-己内酯、β-庚内酯、γ-庚内酯、δ-庚内酯、ε-庚内酯、γ-辛内酯、δ-辛内酯、ε-辛内酯、δ-壬内酯、ε-壬内酯、ε-癸内酯等的环状酯类(内酯类),以及它们的与羰基相邻的亚甲基的氢被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取代的化合物。
作为酰胺类,例如能够列举出环状酰胺类、非环状酰胺类等。作为非环状酰胺类,可以列举出烷氧基烷基酰胺类等。
作为环状酰胺类,可以列举出内酰胺类,例如可以列举出2-吡咯烷酮(标准沸点245℃)、1-甲基-2-吡咯烷酮、1-乙基-2-吡咯烷酮、1-丙基-2-吡咯烷酮、1-丁基-2-吡咯烷酮等吡咯烷酮类,2-哌啶酮、ε-己内酰胺、N-甲基-ε-己内酰胺、N-环己基-2-吡咯烷酮、5-甲基-2-吡咯烷酮、β-丙内酰胺、ω-庚内酰胺、琥珀酰亚胺等。其中,特别优选2-吡咯烷酮、ε-己内酰胺。
作为非环状酰胺类,例如能够例示出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甲氧基-N,N-二乙基丙酰胺、3-甲氧基-N,N-甲乙基丙酰胺、3-乙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乙氧基-N,N-二乙基丙酰胺、3-乙氧基-N,N-甲乙基丙酰胺、3-正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正丁氧基-N,N-二乙基丙酰胺、3-正丁氧基-N,N-甲乙基丙酰胺、3-正丙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正丙氧基-N,N-二乙基丙酰胺、3-正丙氧基-N,N-甲乙基丙酰胺、3-异丙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异丙氧基-N,N-二乙基丙酰胺、3-异丙氧基-N,N-甲乙基丙酰胺、3-叔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叔丁氧基-N,N-二乙基丙酰胺、3-叔丁氧基-N,N-甲乙基丙酰胺等烷氧基烷基酰胺类,N,N-二甲基乙酰乙酰胺、N,N-二乙基乙酰乙酰胺、N-甲基乙酰乙酰胺、N,N-二甲基异丁酸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乙酰胺、N,N-二甲基丙酰胺等。
作为含硫溶剂类,例如能够列举出亚砜类、砜类等。作为亚砜类,例如有二甲基亚砜、二乙基亚砜等非环状亚砜类、四亚甲基亚砜等环状亚砜类等。作为砜类,例如能够例示出3-甲基环丁砜、环丁砜等环状砜类、乙基异丙基砜、乙基甲基砜、二甲基砜等非环状砜类。
作为环状醚类,例如能够例示出四氢呋喃、1,4-二噁烷、二甲基异山梨醇、3-甲基-3-氧杂环丁烷甲醇、3-乙基-3-氧杂环丁烷甲醇、2-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四氢糠醇、甘油甲缩醛、丙酮缩甘油、1,4-二噁烷-2,3-二醇、二氢左旋葡萄糖酮等。
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有机溶剂的标准沸点,优选为3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80℃以下,更优选为27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以下,特别优选为210℃以下,更特别优选为200℃以下,尤其更优选为190℃以下。另外,作为有机溶剂的标准沸点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0℃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150℃以上。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一个实施方式,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后述的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每一个中,含有有机溶剂,标准沸点低于200℃的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该有机溶剂的合计100质量份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75质量份以上。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9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5质量份以下。
另外,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标准沸点更优选低于195℃,进一步优选低于190℃。
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中标准沸点低于200℃的有机溶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存在干燥性更优异、耐擦性更优异的倾向。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一个实施方式,在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后述的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每一个中含有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1~40质量%,更优选为5~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28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12~26质量%,特别优选为15~24质量%,更特别优选为17~22质量%。
如果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中的有机溶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存在耐擦性更优异,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少色间混色的倾向。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一个实施方式,在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后述的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每一个中含有有机溶剂,该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所述有机溶剂中标准沸点最高的有机溶剂的标准沸点优选为300℃以下,更优选为27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以下,特别优选为230℃以下,更特别优选为220℃以下,尤其优选为210℃以下,尤其更优选为200℃以下,进一步尤其更优选为190℃以下。
如果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有机溶剂中标准沸点最高的有机溶剂的标准沸点在上述范围内,则存在干燥性更优异,耐擦性更优异的倾向。
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的一个实施方式,在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后述的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每一个中,优选不含有超过3质量%的标准沸点超过280℃的烷烃多醇类的有机溶剂,更优选不含有超过2质量%,进一步优选不含有超过1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不含有超过0.5质量%,特别优选不含有超过0.1质量%,更特别优选不含有(0质量%)。
如果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中的标准沸点超过280℃的烷烃多醇类的有机溶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存在记录物的干燥性更优异、耐擦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1.1.5定影树脂
从提高耐擦性的观点出发,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定影树脂。定影树脂是指例如具有提高记录图像的光泽性、提高密合性、提高经时稳定性等功能的树脂。作为定影树脂,优选以乳液形态或粉体形态,即以树脂粒子的形态包含在油墨中。
作为树脂粒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由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包括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芴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松香改性树脂、萜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等构成的树脂粒子。
氨基甲酸酯系树脂是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树脂的总称。对于氨基甲酸酯系树脂,除了氨基甲酸酯键以外,还可以使用主链含有醚键的聚醚型氨基甲酸酯树脂、主链含有酯键的聚酯型聚氨酯树脂、主链含有碳酸酯键的聚碳酸酯型氨基甲酸酯树脂等。
丙烯酸系树脂是至少将(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系单体作为1成分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的总称,例如可以列举出由丙烯酸系单体得到的树脂、丙烯酸系单体与除此以外的单体的共聚物等。例如可以列举出作为丙烯酸系单体与亚乙基系单体的共聚物的丙烯酸-亚乙基系树脂等。另外,例如,作为亚乙基系单体,可以列举出苯乙烯等。作为丙烯酸系单体,也能够使用丙烯酰胺、丙烯腈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的表述是指丙烯酸以及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聚烯烃系树脂在结构骨架中具有乙烯、丙烯、丁烯等烯烃,能够适当选择公知的聚烯烃系树脂使用。
树脂粒子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中,优选列举出丙烯酸系树脂粒子、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粒子或聚酯系树脂粒子。通过使用这样的树脂粒子,存在耐擦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这些树脂粒子多以乳液形态处理,但也可以是粉体的性状。
作为树脂粒子,特别优选为丙烯酸系树脂,更优选为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作为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等。通过使用这样的树脂,存在得到的记录物的耐擦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树脂粒子的含量相对于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5~6.0质量%,更优选为1.0~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4.0质量%。通过使树脂粒子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存在耐擦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1.1.6蜡
从提高耐擦性的观点出发,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还可以含有蜡。
作为蜡,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烃蜡,以及作为脂肪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缩合物的酯蜡。作为烃蜡,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石蜡,以及聚乙烯蜡和聚丙烯蜡等聚烯烃蜡。这些蜡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在这些蜡中,从提高耐擦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烃蜡,更优选为聚烯烃蜡,进一步优选为聚乙烯蜡。
蜡例如可以是蜡粒子分散在水中的乳液的状态。
蜡的含量相对于黑色油墨组合物的合计量优选为0.1~5.0质量%,更优选为0.3~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6~1.5质量%。存在由此得到的记录物的耐擦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1.1.7其他成分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也能够适当添加溶解助剂、粘度调节剂、pH调节剂、抗氧化剂、防腐剂、防霉剂、防腐蚀剂以及螯合剂等各种添加剂。
1.2彩色油墨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彩色油墨组合物为水系的喷墨油墨,至少含有着色材料和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需要说明的是,在彩色油墨组合物中,关于着色材料以及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以外的成分,除了后述以外,还可以与上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中可含有的成分的种类或含量等相同,因此优选。
在本发明中,“彩色”是指例如青色、品红色、黄色、红色、绿色、橙色、蓝色等色调。是在CIEL*a*b*颜色空间中,具有规定以上的a*、b*值,并且具有色相和饱和度的颜色。
另一方面,“无彩色”是指被识别为黑色或白色的色调的颜色。是不具有色相和饱和度的颜色。
1.2.1着色材料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彩色油墨组合物含有着色材料。作为着色材料,能够使用颜料、染料中的任意一种,能够使用钛白等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油溶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反应性染料、碱性染料、分散染料、升华型染料等。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上述的黑色着色材料。
作为上述的黑色颜料以外的无机颜料,例如可以列举出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硅等。
作为有机颜料,可以例示出喹吖啶酮系颜料、喹吖啶酮醌系颜料、二噁嗪系颜料、酞菁系颜料、蒽嘧啶系颜料、蒽垛蒽酮系颜料、阴丹酮系颜料、黄烷士酮系颜料、苝系颜料、二酮基吡咯并吡咯系颜料、紫环酮系颜料、喹酞酮系颜料、蒽醌系颜料、硫靛系颜料、苯并咪唑酮系颜料、异吲哚啉酮系颜料、偶氮甲碱系颜料或偶氮系颜料等。
作为有机颜料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下述颜料。
作为青色颜料,可以列举出C.I.颜料蓝1、2、3、15∶3、15∶4、15∶34、16、22、60等;C.I.还原蓝4、60等,优选为可以例示出选自由C.I.颜料蓝15∶3、15∶4以及60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品红色颜料,可以列举出C.I.颜料红5、7、12、48(Ca)48(Mn)、57(Ca)、57∶1、112、122、123、168、184、202、C.I.颜料紫19等,优选为可以例示出选自由C.I.颜料红122、202以及209、C.I.颜料紫19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黄色颜料,可以列举出C.I.颜料黄1、2、3、12、13、14C、16、17、73、74、75、83、93、95、97、98、119、110、114、128、129、138、150、151、154、155、180、185等,优选为可以例示出选自由C.I.颜料黄74、109、110、128、138、150以及180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也可以使用其他颜色的颜料。例如可以列举出橙色颜料、绿色颜料等。
作为上述黑色染料以外的染料,例如可以列举出C.I.酸性黄17、23、42、44、79、142,C.I.酸性红52、80、82、249、254、289,C.I.酸性蓝9、45、249,C.I.直接黄1、12、24、33、50、55、58、86、132、142、144、173,C.I.直接红1、4、9、80、81、132、225、227,C.I.直接蓝1、2、15、71、86、87、98、165、199、202,C.I.活性红14、32、55、79、141、249。
着色材料的含量能够根据用途适当调整,相对于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17.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2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2.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1.2.2水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彩色油墨组合物为水系的喷墨油墨,含有水。
水的含量相对于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4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55质量%以上,更特别优选为60质量%以上,尤其更优选为65质量%以上。另外,水的含量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相对于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下。
1.2.3表面活性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彩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0~20,0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
如果彩色油墨组合物含有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则能够优异地减少黑色油墨组合物和彩色油墨组合物的色间混合。推测这是因为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的分子量比较高,具有阻止其他墨滴侵入含有该成分的墨滴的作用,但理由不限于此。另外,在抑制图像的凝集不均方面也是优选的。
特别是,如果上述黑色油墨组合物含有上述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则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黑色油墨组合物和彩色油墨组合物的色间混合的倾向,因此优选。
1.2.3.1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
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在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内的最大峰的分子量为3,000~20,000,优选分子量为4,000~15,000,更优选分子量为5,000~10,000。通过使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内的最大峰为分子量3000以上,存在黑色油墨组合物和彩色油墨组合物的色间混合被抑制,画质(边界渗透)进一步提高的倾向。通过使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内的最大峰为分子量20,000以下,存在喷出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作为特定的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1,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二甲基硅氧烷、甲基苯基硅氧烷、二苯基硅氧烷等聚硅氧烷系化合物,这些聚硅氧烷系化合物也可以是用聚醚基等将末端或侧链的基团改性而得到的改性有机硅氧烷等。这些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其中,作为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优选为改性有机硅氧烷,更优选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作为这样的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可以列举出将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末端用聚醚基改性而得到的改性有机硅氧烷,或者将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侧链用聚醚基改性而得到的改性有机硅氧烷。通过使用这样的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存在可以进一步抑制黑色油墨组合物和彩色油墨组合物的色间混合的倾向。特别是,在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中,将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末端用聚醚基改性而得到的改性有机硅氧烷在抑制油墨的色间混色或抑制凝集不均等方面更优异,因此优选。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261
(通式(1)中,R1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亚烷基或单键,X1各自独立地表示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聚醚基,a为10以上且80以下的整数。)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262
(通式(2)中,R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或(甲基)丙烯酸基,EO表示环氧乙烷基,PO表示环氧丙烷基,(EO)b以及(PO)c的顺序可相反,b为0以上的整数,c为0以上的整数,另外,b+c为1以上的整数。)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263
(通式(3)中,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X2各自独立地表示由下述通式(4)表示的聚醚基,d以及e为1以上的整数,d+e为2以上且50以下的整数。)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264
(通式(4)中,R4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亚烷基或单键,R5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EO表示环氧乙烷基,PO表示环氧丙烷基,(EO)f以及(PO)g的顺序可相反,f为0以上的整数,g为0以上的整数,另外,f+g为1以上的整数。)
作为由R1、R3以及R4表示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亚烷基,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等。R1、R4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亚烷基。
由R2以及R5表示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正己基等。
R1、R4可以是单键。单键表示位于R1、R4右侧的原子和位于左侧的原子以单键直接键合。
在上述通式(1)以及(2)中,a为10以上且80以下的整数,优选为20以上且70以下的整数,更优选为30以上且60以下的整数。另外,b为0以上的整数,优选为2以上且3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上且20以下。此外,c为0以上的整数,优选为0以上且30以下,更优选为0以上且20以下。另外,b+c为1以上的整数,优选为1以上且60以下,更优选为2以上且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以上且20以下。
在上述通式(3)以及(4)中,d以及e分别为1以上的整数,优选为5以上且4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上且20以下。另外,d+e为2以上且50以下的整数,优选为5以上且4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上且30以下。此外,f为0以上的整数,优选为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以上且3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上且20以下。此外,g为0以上的整数,优选为0以上且30以下,更优选为0以上且20以下。另外,f+g为1以上的整数,优选为1以上且60以下,更优选为2以上且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以上且20以下。
另外,作为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出BYK-333(BYK Chemie Japan公司制商品名,在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为6,760)和BYK-3480(BYK-Chemie Japan公司制商品名,在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为4,330)等。
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的含量相对于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05质量%以上。进而,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4质量%以上。另一方面,相对于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8质量%以下,进一步特别优选为0.7质量%以下,尤其更优选为0.6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以下。
如果彩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存在可以平衡良好地提高防油墨色间混色的性质和彩色油墨组合物的画质的倾向。
1.2.3.2其他表面活性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彩色油墨组合物也可以含有上述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以外的表面活性剂。作为这样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出上述说明的黑色油墨组合物中可含有的表面活性剂,特别是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等。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可以与上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中可含有的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彩色油墨组合物中,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相对于油墨为0质量%以上,优选为0.05质量%以上。进而,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4质量%以上。另外,作为上限值,相对于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8质量%以下,进一步特别优选为0.7质量%以下,尤其更优选为0.6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05质量%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彩色油墨组合物优选不含有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
如果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存在彩色油墨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润湿扩展性的倾向。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彩色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以及2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合计含量的下限值,优选相对于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为0.05质量%以上。进而,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8质量%以上,更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以上,尤其更优选为1.3质量%以上。另外,作为上限值,相对于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7质量%以下,进一步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以下,尤其更优选为1.3质量%以下。
另外,彩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优选比上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多。在具有这样的关系性的情况下,存在可以进一步防止油墨的色间混色的倾向。
1.2.4有机溶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彩色油墨组合物也可以含有有机溶剂。能够使用的有机溶剂的种类及其含量等可以与上述说明的黑色油墨组合物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可以与黑色油墨组合物独立地制备。
彩色油墨组合物特别优选含有二醇单醚溶剂。通过含有二醇单醚溶剂,存在可以提高油墨的润湿扩展性,同时进一步减少油墨的色间混色,耐擦性也优异的倾向。
含有二醇单醚溶剂时的含量相对于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以下。另外,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3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6质量%以上,更特别优选为0.7质量%以上。
如果二醇单醚溶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特别是在2.0质量%以下,则存在耐擦性更优异,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少油墨的色间混色的倾向。
1.2.5定影树脂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彩色油墨组合物也可以含有定影树脂。能够使用的定影树脂的种类及其含量等可以与上述说明的黑色油墨组合物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可以与黑色油墨组合物独立地制备。
1.2.6蜡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彩色油墨组合物也可以含有蜡。能够使用的蜡的种类及其含量等可以与上述说明的黑色油墨组合物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可以与黑色油墨组合物独立地制备。
1.2.7其他成分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所具备的彩色油墨组合物也可以适当添加溶解助剂、粘度调节剂、pH调节剂、抗氧化剂、防腐剂、防霉剂、防腐蚀剂以及螯合剂等各种添加剂。
1.3油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混合上述各成分,实施充分搅拌以使各成分均匀混合的方法。
1.4用途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墨组用于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记录的方式,能够应用后述的记录方法。
非吸收性记录介质或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是指具有完全不吸收或几乎不吸收油墨等液体的性质的记录介质。在定量上,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是指,在布里斯托:Bristow法中,从接触开始至30msec1/2的水吸收量为10mL/m2以下的记录介质。该布里斯托法是作为短时间内的液体吸收量的测定方法最普及的方法,在日本纸浆技术协会:JAPAN TAPPI中也被采用。
试验方法的详细情况记载于“JAPAN TAPPI纸浆试验方法2000年版”的标准No.51“纸以及板纸-液体吸收性试验方法-布里斯托法”中。与此相对,吸收性记录介质表示不属于非吸收性以及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
作为非吸收性记录介质,可以列举出记录面含有塑料的非吸收性记录介质,更优选记录面由塑料构成的非吸收性记录介质。在此,记录面的表面不具有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收层或接受层。例如,可以列举出在纸等基材上涂布有塑料的塑料膜,在纸等基材上粘接有塑料膜的塑料膜、不具有吸收层或接受层的塑料膜等。作为这里所说的塑料,可以列举出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
作为低吸收性记录介质,可以列举出在表面设置有涂布层的被称为涂布纸的记录介质。例如,在基材为纸的情况下,可以列举出美术纸、涂布纸、无光纸等印刷原纸,在基材为塑料膜的情况下,可以列举出在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表面涂布有亲水性聚合物等的塑料膜,将二氧化硅、钛等粒子与粘合剂一起涂布的塑料膜。
需要说明的是,记录介质也可以是无色透明、半透明、着色透明、有色不透明、无色不透明等。
2.记录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为,
一种记录方法,使用上述的油墨组,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该记录方法具备:
通过喷墨法使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
通过喷墨法使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彩色油墨附着工序。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通过使用上述的油墨组,可以使黑色油墨在记录介质上的润湿扩展性优异,使黑色图像的显色性(OD值)优异,并且可以减少黑色油墨与彩色油墨间的混色,得到优异的画质(边界渗透)。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可以与上述油墨组中使用的记录介质相同。
2.1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彩色油墨附着工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具备:通过喷墨法使上述油墨组所具备的黑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在记录介质上的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通过喷墨法使上述油墨组所具备的彩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在记录介质上的彩色油墨附着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喷墨法是指从喷墨打印机等记录装置所具备的喷墨头的喷出喷嘴喷出微小的喷墨油墨的液滴,使其附着在记录介质等上的记录方法。
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彩色油墨附着工序例如使用作为后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1,通过从喷墨头2喷出油墨,可以容易地执行。需要说明的是,将通过喷墨法从喷墨头喷出油墨而用于记录的组合物称为喷墨油墨。
黑色油墨附着工序和彩色油墨附着工序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之前进行彩色油墨附着工序,也可以在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之后进行彩色油墨附着工序,还可以与黑色油墨附着工序同时进行彩色油墨附着工序。
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的附着量分别优选为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域的每单位面积1~40mg/inch2,更优选为2~30mg/inch2,进一步优选为4~20mg/inch2,特别优选为6~16mg/inch2。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最大油墨的附着量也优选为上述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针对各个油墨组合物独立地调整油墨的附着量。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的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彩色油墨附着工序优选进行多次从喷墨头喷出油墨组合物的同时使记录介质与喷墨头的相对位置移动的主扫描,优选对同一主扫描区域的主扫描的次数为10次以下。对同一主扫描区域的主扫描次数的上限更优选为8次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次以下,特别优选为4次以下。下限为1次以上,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次以上,更优选为3次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主扫描”是指使喷墨头相对于记录介质的相对位置移动的同时从喷墨头喷出油墨组合物使其附着于记录介质的动作。喷墨头例如可以搭载在滑架上。也可以通过滑架移动而使喷墨头移动,该情况也就是喷墨头的移动。另外,在记录任意的区域时,将喷墨头通过该区域上的次数称为“pass数”。例如,在同一区域上进行4次使油墨组合物附着的主扫描的情况下,将该扫过数称为4pass等。
在主扫描中,一次主扫描的时间优选为0.5~5秒,更优选为1~4秒,进一步优选为2~3秒。一次主扫描的时间(也称为主扫描的时间)是在一次主扫描中,喷头所在的位置从与记录介质的一个端部相对的位置移动到与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端部相对的位置所需的时间。
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彩色油墨附着工序可以在使上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在记录介质上时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为6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即,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彩色油墨附着工序可以不加热记录介质而进行,也可以加热而进行。即使在加热的情况下,也优选加热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为60℃以下。
油墨附着时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上限值更优选为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下,特别优选为40℃以下,更特别优选为35℃以下,尤其更优选为28℃以下。另一方面,下限值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23℃以上,特别优选为25℃以上。进而,优选为28℃以上,更优选为3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上。
2.2一次干燥工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还可以具备使附着在记录介质上的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干燥的一次干燥工序。通过具备该工序,在油墨组合物附着在记录介质上的早期阶段,存在可以提高油墨的干燥性,可以进一步减少油墨间混色的倾向。
一次干燥工序是在油墨组合物附着在记录介质上的早期阶段进行油墨的干燥的工序。一次干燥工序是用于使附着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的溶剂成分的至少一部分干燥至至少使油墨的流动减少的程度的干燥工序。优选着落在记录介质上的墨滴从该墨滴的着落开始最迟0.5秒以内开始接受一次干燥工序的干燥。
作为一次干燥工序的手段,例如可以列举出利用风扇等向记录介质进行的常温的送风(常温风)或伴随加热的送风(暖风)的方法的送风式,利用IR加热器、微波进行的放射式,利用压印板加热器等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传热式,以及将它们组合的方法等,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一次干燥工序中,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是可以提高油墨的干燥性的方式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不一定需要伴随加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一次干燥工序中,也可以单独使用利用常温的送风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一次干燥工序更优选为伴随加热的方法。
在一次干燥工序中,在利用送风进行干燥的情况下,送风的风速优选为0.5~15m/s,更优选为0.5~10m/s,进一步优选为1~5m/s,特别优选为2~3m/s。该风速是记录介质的表面附近的风速。如果风速在上述范围内,则存在可以进一步减少油墨间混色的倾向。
送风的风温优选为50℃以下,优选为10℃以上。进而,优选15~45℃,更优选20~49℃。进而,优选23~40℃,更优选25~35℃,进一步优选25~28℃。送风的风温可以是常温。
另外,一次干燥工序中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优选为作为上述的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彩色油墨附着工序中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记载的温度的范围。即,一次干燥工序中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特别优选为45℃以下,更优选为上述的表面温度范围。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即使在比较低的上述温度范围的条件下也能够实施干燥,因此能够使防油墨色间混色的性质、润湿扩展性、耐擦性平衡良好,因此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次干燥工序中伴随加热的情况下,一次干燥工序可以使油墨附着在被加热的记录介质上,也可以在附着后的早期进行加热。在一次干燥工序中,优选着落于记录介质的墨滴从该墨滴的着落开始最迟0.5秒以内开始加热。
在一次干燥工序中伴随加热的情况下,在上述的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彩色油墨附着工序之前、与附着同时、附着后的早期中的至少任一个时期进行加热即可,优选同时进行。按照这样的加热顺序,能够进行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彩色油墨附着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一次干燥工序中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在使油墨附着在进行了一次干燥工序的记录介质上的情况下,是油墨附着时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在油墨附着后的早期进行一次干燥工序的情况下,是进行一次干燥工序时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另外,是一次干燥工序中的一次干燥工序的最大温度。此时的一次干燥工序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优选为上述油墨时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范围。
另外,在一次干燥工序中不伴随加热的情况下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是指油墨附着时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
2.3后干燥工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也可以具备后干燥工序,即,对于附着有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的记录介质,在通过压印板后,优选在60~120℃,更优选在70~110℃,进一步优选在80~100℃下加热记录介质表面。由此,存在干燥性进一步提高,能够得到耐擦性更优异的记录物的倾向,因此优选。
后干燥工序是完成记录,使记录物充分干燥至能够使用的程度的工序。后干燥工序是用于充分干燥油墨的溶剂成分,以及加热油墨中可含有的定影树脂等而使油墨的涂膜平膜化的干燥工序。
优选在通过上述的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彩色油墨附着工序而附着油墨的记录介质上的某地点通过压印板后,对包含所述某地点的记录介质的表面开始后干燥工序。例如,在图1以及图2的喷墨记录装置1中,通过记录介质M的某地点与压印板11相对的喷墨头2附着油墨,在附着有油墨的记录介质M的该某地点通过压印板11后,通过加温加热器5对包含该某地点的记录介质M的表面开始后干燥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后干燥工序中的记录介质的加热,例如在使用喷墨记录装置的情况下,能够使用适当的加热机构进行。另外,不限于喷墨记录装置所具备的加热机构,能够利用适当的加热机构进行。
在后干燥工序中,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下限值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特别优选为75℃以上。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上限值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下,特别优选为90℃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上述一次干燥工序中优选的温度与后干燥工序中优选的温度不同。
2.4喷墨记录装置
参照附图对适用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喷墨记录装置1的滑架周边的结构的一例的立体图。如图1、2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喷墨头2、IR加热器3、压印板加热器4、加温加热器5、冷却风扇6、预加热器7、通气风扇8、滑架9、压印板11、滑架移动机构13、输送机构14、控制部CONT。喷墨记录装置1通过图2所示的控制部CONT来控制喷墨记录装置1整体的动作。
喷墨头2构成为通过从喷墨头2的喷嘴喷出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并使其附着,从而在记录介质M上进行记录。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2是串行式的喷墨头,相对于记录介质M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多次扫描,使油墨附着在记录介质M上。喷墨头2搭载在图2所示的滑架9上。喷墨头2通过使滑架9在记录介质M的介质宽度方向上移动的滑架移动机构13的动作,相对于记录介质M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多次扫描。介质宽度方向是喷墨头2的主扫描方向。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的扫描也被称为主扫描。
另外,在此,主扫描方向是搭载有喷墨头2的滑架9移动的方向。在图1中,是与箭头SS所示的记录介质M的输送方向即副扫描方向交叉的方向。在图2中,记录介质M的宽度方向,即用S1-S2表示的方向是主扫描方向MS,用T1→T2表示的方向是副扫描方向SS。需要说明的是,在一次扫描中,在主扫描方向,即箭头S1或箭头S2中的任意一个方向上进行扫描。然后,通过重复进行多次喷墨头2的主扫描和作为记录介质M的输送的副扫描,在记录介质M上进行记录。即,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彩色油墨附着工序通过喷墨头2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多次主扫描和记录介质M在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移动的多次副扫描来进行。
向喷墨头2供给各油墨组合物的墨盒12包括多个独立的墨盒。墨盒12可拆卸地安装在搭载有喷墨头2的滑架9上。多个墨盒分别填充有不同种类的油墨组合物,从墨盒12向各喷嘴供给油墨组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墨盒12安装在滑架9上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设置在滑架9以外的场所,通过未图示的供给管供给到各喷嘴的方式。
喷墨头2的喷出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利用压电元件的振动喷出液滴的方式,即利用电致伸缩元件的机械变形形成墨滴的喷出方式。
喷墨记录装置1具备用于使从喷墨头2喷出并附着在记录介质M上的油墨组合物干燥的通气风扇8、IR加热器3以及压印板加热器4。通过适当组合使用这些通气风扇8、IR加热器3以及压印板加热器4,能够进行一次干燥工序。在一次干燥工序中,不一定需要加热记录介质M,也可以单独使用通气风扇8来实施常温的送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使用IR加热器3,则能够从喷墨头2侧通过红外线的辐射以放射方式加热记录介质M。由此,喷墨头2也容易同时被加热,但与从压印板加热器4等记录介质M的背面进行加热的情况相比,能够不受记录介质M的厚度的影响而升温。另外,也可以具备向记录介质M吹送热风或与环境相同温度的风而使记录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的各种风扇(例如通气风扇8)。
压印板加热器4能够在与喷墨头2相对的位置经由压印板11对记录介质M进行加热,使得能够从由喷墨头2喷出的油墨组合物附着在记录介质M上的时刻起在早期进行干燥。压印板加热器4可以以传导式加热记录介质M,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方法中,可以使油墨组合物附着在由此加热的记录介质M上。因此,可以在早期将油墨组合物固定在记录介质M上,可以提高画质。
加温加热器5是使附着在记录介质M上的油墨组合物干燥以及固化,即二次加热或二次干燥用的加热器。加温加热器5可以用于后干燥工序。通过加温加热器5对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M进行加热,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水分等更迅速地蒸发飞散,由油墨组合物中可含有的树脂形成油墨膜。这样,在记录介质M上油墨膜牢固地定影或粘接,成膜性优异,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优异的高画质的图像。
喷墨记录装置1可以具有冷却风扇6。将记录在记录介质M上的油墨组合物干燥后,通过冷却风扇6将记录介质M上的油墨组合物冷却,由此可以在记录介质M上密合性良好地形成油墨涂膜。
另外,喷墨记录装置1也可以具备在对记录介质M附着油墨组合物之前预先加热记录介质M的预加热器7。此外,喷墨记录装置1也可以具备通气风扇8,以使附着在记录介质M上的油墨组合物更有效地干燥。
在滑架9的下方具备支承记录介质M的压印板11、使滑架9相对于记录介质M相对移动的滑架移动机构13、将记录介质M向副扫描方向输送的辊即输送机构14。滑架移动机构13和输送机构14的动作由控制部CONT控制。
在图1、2中,使用了串行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但也能够使用行式的喷墨记录装置。
以上例示的喷墨记录装置能够优选用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方法的实施。
3.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以下“%”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是指质量基准。
3.1油墨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下述表1~3的组成将各成分放入容器中,用磁力搅拌器混合以及搅拌2小时后,用孔径5μm的膜滤器过滤,由此得到实施例以及比较例所涉及的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彩色油墨组合物。下述表1~3的量所涉及的数值表示质量%,添加离子交换水使得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质量%。需要说明的是,着色材料预先与水溶性的苯乙烯丙烯酸树脂的分散剂,以颜料∶分散剂=2∶1的质量比混合到水中并搅拌,制备颜料分散液,将其用于制备油墨组合物。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着色材料、定影树脂以及蜡表示它们的有效成分量(固体成分换算量)。
[表1]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411
/>
[表2]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421
[表3]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431
对上述表1~3的记载进行补充说明。
<用语>
“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0~20,0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
“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1,5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系表面活性剂2
“b.p.低于200℃的溶剂比”:标准沸点低于200℃的有机溶剂的含量(质量%)相对于有机溶剂的合计量(质量%)的比
“硅酮系表面活性剂合计量”: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其他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合计量
<成分>
-着色材料-
“P.B.15∶3”:C.I.颜料蓝15∶3
-定影树脂-
“Joncryl 537”: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粒子,BASF公司制
-蜡-
“AQUACER539”:聚乙烯系蜡,BYK-Chemie Japan公司制
-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
“BYK333”:BYK-Chemie Japan公司制,在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内的最大峰为6,760
“BYK3480”:BYK-Chemie Japan公司制,在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内的最大峰为4,330
-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
“BYK349”:BYK-Chemie Japan公司制,在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内的最大峰为1,470
“通过制备例1中制作的表面活性剂”:在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内的最大峰为950
-其他硅酮系表面活性剂-
“SAG503A”: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
-二醇单醚溶剂-
“EHDG(2-乙基己基二乙二醇)”:别名:二乙二醇单2-乙基己基醚
“HeDH(己基二乙二醇)”:别名:二乙二醇单己醚
“BTG(丁基三乙二醇)”:别名:三乙二醇单丁醚
-其他表面活性剂-
“PD002W”:日信化学工业社制,Olfine PD002W
3.2制备例1(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
使规定的有机氢聚硅氧烷与在分子末端具有该碳-碳双键的聚醚通过铂催化而反应。由此,通过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进行结构分析,结果得到在上述通式(3)以及通式(4)中满足d=3~5、e=1~4、f=1~4、g=0、R3=CH3、R4=CH2-、R5=H的制备例1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
3.3分子量分布测定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上述表1~3中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以及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分子量分布,得到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内的最大峰。测定条件如下。
<测定条件>
·溶剂:四氢呋喃
·柱:TSKgelSuperHZM-N×2
·+TSKgel guardcolumn SuperHZ-L
·柱温度:40℃
·注入量:25μL
·检测器:差示折射计(RI)
·流量:0.35mL/min
·校正曲线:使用了标准聚苯乙烯STKstandard聚苯乙烯(东曹(株式会社)制)Mw=1000000~500的13个样品的校正曲线。
3.4记录方法
准备打印机(精工爱普生公司制造的SC-S80650的改造机),将各油墨组合物填充于喷墨头的1喷嘴列。打印机的喷墨头使用了喷嘴列的喷嘴密度为360dpi,具有360个喷嘴的喷墨头。另外,打印机在与喷墨头相对的位置具有进行一次干燥的压印板加热器,将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控制为下述表4~6记载的值。此外,在打印机的下游设置二次加热器,在二次干燥中,将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调整为70℃。在此,作为该实施例中的一次干燥机构,具备压印板加热器和送风扇,使风扇的风速为表中的值。风速为喷墨头正下方的记录介质的表面附近的风速。预先测定风温,使得风温不受压印板加热器的影响,并且在记录介质的表面附近测定风温。
使用这样构成的打印机,对于“M1”:PET50A(Lintec制,透明PET膜)或“M2”:普通纸(Xerox,P纸),在下述表4~6中记载的条件下,以720×720dpi的记录分辨率进行4pass实心图案的记录。在该记录中,通过调整每pass的墨滴数,将各油墨附着量设定为7mg/inch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表4~6中,“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量Bk<彩色”是指各例中使用的黑色油墨组合物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合计量是否少于各例中使用的彩色油墨组合物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合计量,在少于的情况下记为“Y”,否则记为“N”。另外,表中的“介质表面温度”是指一次干燥工序中的温度。
[表4]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471
[表5]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481
[表6]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491
3.5评价方法
在各实施例、各比较例以及各参考例中,进行了画质(边界渗透),画质(OD值)、画质(不均)、耐擦性的评价试验。以下,对该方法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画质的评价均从记录面侧进行。另外,除了画质(边界渗透)以外,使用各油墨组合物单独利用上述记录方法进行图案记录而得到的油墨组合物,进行了评价试验。
3.5.1画质(边界渗透)
目视观察通过上述记录方法印刷了宽度1mm的栅格图案的记录物,根据下述评价基准进行了判定。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画质(边界渗透)的评价试验,能够进行油墨间混色的评价。
(评价基准)
A:不能视觉辨认边界渗透,各色的栅格宽度没有差异
B:虽然不能视觉辨认边界渗透,但在各色中栅格宽度存在差异
C:可以视觉辨认边界渗透
D:边界渗透明显
3.5.2画质(OD值)
对于通过上述记录方法得到的记录物的实心图像,使用测色机(i1Pro2,X-rite公司制),在下述测定条件下测定OD值,根据下述评价基准进行了判定。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画质(OD值)的评价试验,能够评价油墨的润湿扩展性。
(测定条件)
测定装置:i1Pro2(X-rite公司制)
测定条件:D50光源,状态T,标准观测者2°
背景:白纸
(评价基准)
A:OD值为1.2以上
B:OD值为1.0以上且小于1.2
C:OD值为0.8以上且小于1.0
D:OD值为0.6以上且小于0.8
3.5.3画质(不均)
目视观察通过上述记录方法得到的记录物的实心图像,根据下述评价基准进行了判定。需要说明的是,当油墨的润湿扩展性较差时,画质(不均)也容易劣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油墨的干燥性等润湿扩展性以外的因素也与画质(不均)有关。
(评价基准)
A:在图案中看不到颜色浓淡不均
B:可以稍微看到细微的浓淡不均
C:可以看到相当细微的浓淡不均
D:可以看到很大的浓淡不均
3.5.4耐擦性
对于通过上述记录方法得到的记录物的图案的实心部,使用学振型摩擦坚牢度试验机AB-301(TESTER产业株式会社制),进行使3号细白布以500g的载荷往复50次的试验(JIS P 8136),根据下述评价基准进行了判定。(评价基准)
A:未发现图像的剥离
B:有小于10%的剥离
C:有10%以上且小于40%的剥离
D:有40%以上的剥离,或记录介质破损
3.6评价结果
将评价结果示于上表4~6。
由上表4~6可知,油墨组具备含有黑色着色材料的黑色油墨组合物和含有着色材料的彩色油墨组合物,用于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和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为水系的喷墨油墨,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0~20,0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是含有二醇单醚溶剂的油墨组合物、或者含有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1,5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油墨组合物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在各实施例中,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扩展性均优异,因此画质(OD值)优异,并且可以优异地减少黑色油墨组合物与彩色油墨组合物间的混色,画质(边界渗透)优异。
由实施例1与比较例1~3的对比可知,如果黑色油墨组合物含有二醇单醚溶剂或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则润湿扩展性优异,黑色油墨组合物的画质(OD值)以及画质(不均)优异。
由实施例1与比较例4~7的对比可知,如果彩色油墨组合物含有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则可以优异地减少黑色油墨组合物与彩色油墨组合物间的混色,画质(边界渗透)优异。
由实施例1与比较例8的对比可知,如果黑色油墨组合物含有二醇单醚溶剂或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彩色油墨组合物含有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则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扩展性优异,因此画质(OD值)优异,并且可以优异地减少黑色油墨组合物与彩色油墨组合物间的混色,画质(边界洇渗)优异,能够兼顾两者。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施例1和参考例1~2的结果,在向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上进行的记录中,发生了本发明的课题。
由实施例1、2、18的结果可知,黑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画质(边界渗透)、黑色油墨组合物的画质(OD值)等优异。
由实施例1、3的结果可知,如果黑色油墨组合物还含有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则可以更优异地兼顾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扩展性和油墨间混色。
由实施例1、4、5的结果可知,通过黑色油墨组合物中的二醇单醚溶剂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画质(边界渗透)、黑色油墨组合物的画质(OD值)等优异。
由实施例6,7的结果可知,黑色油墨组合物即使仅含有二醇单醚溶剂或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中的二醇单醚溶剂,也可以优异地兼顾画质(边界渗透)和黑色油墨组合物的画质(OD值)。
由实施例1、8、9的结果可知,黑色油墨组合物通过各种二醇单醚溶剂,可以优异地兼顾画质(边界渗透)和黑色油墨组合物的画质(OD值)。
由实施例1、10~15、23的结果可知,黑色油墨组合物通过各种有机溶剂,可以优异地兼顾画质(边界渗透)和黑色油墨组合物的画质(OD值)。
由实施例16的结果可知,黑色油墨组合物即使仅含有二醇单醚溶剂或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中的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也可以优异地兼顾画质(边界渗透)和黑色油墨组合物的画质(OD值)。
由实施例1、17的结果可知,黑色油墨组合物通过各种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可以优异地兼顾画质(边界渗透)和黑色油墨组合物的画质(OD值)。
由实施例1、19等的结果可知,通过黑色油墨组合物中的有机溶剂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画质(边界渗透)、黑色油墨组合物的耐擦性、图像(不均)良好。
由实施例1、21、29的结果可知,如果彩色油墨组合物中不含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则存在画质(边界渗透)更优异的倾向。
由实施例1、22、27、28的结果可知,通过彩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画质(边界渗透)优异。
由实施例1、23~25的结果可知,如果彩色油墨组合物含有二醇单醚溶剂,则存在提高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润湿扩展性,同时画质(边界渗透)也优异的倾向。
由实施例1、26的结果可知,彩色油墨组合物通过各种特定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画质(边界渗透)优异。
由实施例1、6、30~35的结果可知,在各种记录条件下,可以优异地兼顾画质(边界渗透)和黑色油墨组合物的画质(OD值)。
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导出以下的内容。
油墨组的一个方式为,
一种油墨组,具备含有黑色着色材料的黑色油墨组合物和含有着色材料的彩色油墨组合物,
用于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
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和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为水系的喷墨油墨,
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含有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0~20,0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
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是含有二醇单醚溶剂的油墨组合物、或者含有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1,5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油墨组合物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也可以是,在上述油墨组的一个方式中,
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含有所述二醇单醚溶剂,
所述二醇单醚溶剂为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5以上或2以下的二醇单醚。
也可以是,在上述油墨组中的任一个方式中,
所述二醇单醚溶剂的含量相对于该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为2质量%以下。
也可以是,在上述油墨组中的任一个方式中,
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比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多。
也可以是,在上述油墨组中的任一个方式中,
所述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具有下述通式(1)或通式(3)的结构。
[化学式5]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551
(通式(1)中,R1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亚烷基或单键,X1各自独立地表示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聚醚基,a为10以上且80以下的整数。)
[化学式6]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552
(通式(2)中,R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或(甲基)丙烯酸基,EO表示环氧乙烷基,PO表示环氧丙烷基,(EO)b以及(PO)c的顺序可相反,b为0以上的整数,c为0以上的整数,另外,b+c为1以上的整数。)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561
(通式(3)中,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X2各自独立地表示由下述通式(4)表示的聚醚基,d以及e为1以上的整数,d+e为2以上且50以下的整数。)
[化学式8]
Figure BDA0003967851260000562
(通式(4)中,R4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亚烷基或单键,R5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EO表示环氧乙烷基,PO表示环氧丙烷基,(EO)f以及(PO)g的顺序可相反,f为0以上的整数,g为0以上的整数,另外,f+g为1以上的整数。)
也可以是,在上述油墨组中的任一个方式中,
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含有所述二醇单醚溶剂和所述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
也可以是,在上述油墨组中的任一个方式中,
在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每一个中,
含有有机溶剂,
标准沸点低于200℃的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该有机溶剂的合计100质量份为50质量份以上。
也可以是,在上述油墨组中的任一个方式中,
在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每一个中,
含有有机溶剂,
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为5~30质量%。
也可以是,在上述油墨组中的任一个方式中,
在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每一个中,
含有有机溶剂,
该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所述有机溶剂中标准沸点最高的有机溶剂的标准沸点为250℃以下。
记录方法的一个方式为,
一种记录方法,使用上述任一方式的油墨组,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该记录方法具备:
通过喷墨法使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
通过喷墨法使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彩色油墨附着工序。
也可以是,在上述记录方法的一个方式中,
还具备使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干燥的一次干燥工序。
也可以是,在上述记录方法的任一方式中,
在所述一次干燥工序中,利用送风进行干燥,
所述送风的风速为0.5~15m/s。
也可以是,在上述记录方法的任一方式中,
所述一次干燥工序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为45℃以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本发明包括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例如功能、方法以及结果相同的结构,或者目的以及效果相同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包括替换了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的非本质部分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包括能够起到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的作用效果的结构或实现相同目的的结构。另外,本发明包括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中附加了公知技术的结构。

Claims (13)

1.一种油墨组,其特征在于,
具备含有黑色着色材料的黑色油墨组合物和含有着色材料的彩色油墨组合物,
用于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
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和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为水系的喷墨油墨,
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含有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所述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0~20,0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
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是含有二醇单醚溶剂的油墨组合物、或者含有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的油墨组合物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所述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在凝胶渗透色谱的分子量分布中在300~1,500的范围内具有分子量为300以上的范围的最大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中,
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含有所述二醇单醚溶剂,
所述二醇单醚溶剂为烷基醚部位的碳原子数为5以上或2以下的二醇单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墨组,其中,
所述二醇单醚溶剂的含量相对于该黑色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为2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中,
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比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中的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中,
所述硅酮系表面活性剂1具有下述通式(1)或通式(3)的结构,
Figure FDA0003967851250000021
通式(1)中,R1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亚烷基或单键,X1各自独立地表示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聚醚基,a为10以上且80以下的整数,
Figure FDA0003967851250000022
通式(2)中,R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或(甲基)丙烯酸基,EO表示环氧乙烷基,PO表示环氧丙烷基,(EO)b以及(PO)c的顺序可相反,b为0以上的整数,c为0以上的整数,另外,b+c为1以上的整数,
Figure FDA0003967851250000023
通式(3)中,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X2各自独立地表示由下述通式(4)表示的聚醚基,d以及e为1以上的整数,d+e为2以上且50以下的整数,
Figure FDA0003967851250000031
通式(4)中,R4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亚烷基或单键,R5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6以下的烷基,EO表示环氧乙烷基,PO表示环氧丙烷基,(EO)f以及(PO)g的顺序可相反,f为0以上的整数,g为0以上的整数,另外,f+g为1以上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中,
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含有所述二醇单醚溶剂和所述硅酮系表面活性剂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中,
在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每一个中,
含有有机溶剂,
标准沸点低于200℃的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该有机溶剂的合计100质量份为50质量份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中,
在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每一个中,
含有有机溶剂,
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质量为5~30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其中,
在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的每一个中,
含有有机溶剂,
该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所述有机溶剂中标准沸点最高的有机溶剂的标准沸点为250℃以下。
10.一种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或非吸收性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该记录方法具备:
通过喷墨法使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黑色油墨附着工序;以及
通过喷墨法使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彩色油墨附着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
还具备使附着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黑色油墨组合物以及所述彩色油墨组合物干燥的一次干燥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
在所述一次干燥工序中,利用送风进行干燥,
所述送风的风速为0.5~15m/s。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
所述一次干燥工序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为45℃以下。
CN202211501458.6A 2021-11-29 2022-11-28 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 Pending CN1161790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92855 2021-11-29
JP2021192855A JP2023079394A (ja) 2021-11-29 2021-11-29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記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9018A true CN116179018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51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01458.6A Pending CN116179018A (zh) 2021-11-29 2022-11-28 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67331A1 (zh)
JP (1) JP2023079394A (zh)
CN (1) CN11617901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41686A (ja) * 2015-01-29 2016-08-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7735464A (zh) * 2015-06-25 2018-02-23 花王株式会社 水性油墨
US20190330486A1 (en) * 2017-01-17 2019-10-31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Magenta ink for inkjet
US20200199387A1 (en) * 2017-05-30 2020-06-25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Water-based ink for inkj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rinted matter
JP2020175663A (ja) * 2020-07-01 2020-10-29 花王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41686A (ja) * 2015-01-29 2016-08-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7735464A (zh) * 2015-06-25 2018-02-23 花王株式会社 水性油墨
US20190330486A1 (en) * 2017-01-17 2019-10-31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Magenta ink for inkjet
US20200199387A1 (en) * 2017-05-30 2020-06-25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Water-based ink for inkj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rinted matter
JP2020175663A (ja) * 2020-07-01 2020-10-29 花王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国建等: "《功能高分子材料》", 同济大学出版社, pages: 17 - 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79394A (ja) 2023-06-08
US20230167331A1 (en) 202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4150B2 (en) Printing method using ink jet recording and printing apparatus
EP3363644B1 (en)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11414562B2 (en) Ink treatment solution set,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323110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記録方法
CN112238692B (zh) 记录方法及记录装置
CN115595016A (zh) 油墨组和记录方法
CN110871624B (zh) 喷墨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15895337A (zh) 油墨组及记录方法
CN109720113B (zh) 记录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JP7094491B2 (ja) 記録方法
US11466173B2 (en)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2001918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US11633957B2 (en)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569249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16179018A (zh) 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
CN116198243A (zh) 记录方法
CN114106632B (zh) 油墨组、记录方法
CN114958091B (zh) 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15584165B (zh) 喷墨油墨组合物以及记录方法
JP7452070B2 (ja) 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6891652A (zh) 非水系喷墨油墨组合物及记录方法
JP2022154397A (ja)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記録方法
CN117363098A (zh) 油墨组、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