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7567A - 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77567A
CN116177567A CN202211093996.6A CN202211093996A CN116177567A CN 116177567 A CN116177567 A CN 116177567A CN 202211093996 A CN202211093996 A CN 202211093996A CN 116177567 A CN116177567 A CN 116177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utralization
tail gas
ammonium bicarbonate
gas
feed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39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君
石磊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39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775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77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75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CAMMONIA; CYANOGEN; COMPOUNDS THEREOF
    • C01C1/00Ammonia; Compounds thereof
    • C01C1/26Carbonates or bicarbonates of ammon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废弃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石灰窑尾气进行除尘和喷淋降温,得到混合气;对混合气和氨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得到碳酸氢铵溶液;对碳酸氢铵溶液进行过滤,分别得到碳酸氢铵固体和滤液;混合滤液和浓氨水;以混合液代替氨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后过滤,循环多次,得到多组碳酸氢铵固体;混合多组碳酸氢铵固体,后进行干燥,得到碳酸氢铵产品;所述系统包括:储气部,洗涤部,中和部,氨水存储部,离心成品部;通过将石灰尾气依次进行除尘、喷淋降温、中和反应、过滤、滤液循环和低温干燥,从而得到碳酸氢铵成品,进而有效的利用石灰窑尾气的CO2制备出碳酸氢铵成品。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弃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生产活动的日益增加,大量的CO2被产生并排放进入空气中,其中由于钢铁工业、电石工业、氧化铝工业、耐火材料等工业都是石灰消耗大户,而石灰烧制大多采用石灰窑,并且在石灰烧制阶段,其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2,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石灰窑的尾气,减少碳排放,是目前碳中和的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利用NH3和CO2反应生产碳酸氢铵是合成氨工艺中脱除合成气中CO2的一种成熟的工艺,但是由于石灰窑尾气中除了CO2外还含有SO2、NOX、O2和N2的氧化性气体,而合成气中除了CO2之外还含有CO、H2和N2还原性气体,在制备碳酸氢铵阶段,氧化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会影响CO2和NH3的反应程度,影响最终的碳酸氢铵产品的制备,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石灰窑尾气的CO2制备出碳酸氢铵,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得到石灰窑尾气;
对石灰窑尾气进行除尘和喷淋降温,得到混合气;
对所述混合气和氨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得到碳酸氢铵溶液;
对所述碳酸氢铵溶液进行过滤,分别得到碳酸氢铵固体和滤液;
对所述滤液和浓氨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
以所述混合液代替所述氨水溶液进行所述中和反应,后进行过滤,循环多次,得到多组碳酸氢铵固体;
混合多组所述碳酸氢铵固体,后进行干燥,得到碳酸氢铵产品。
可选的,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70%。
可选的,所述氨水溶液和所述混合液中氨水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30%。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混合气和氨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还得到:残余尾气;
对所述残余尾气以软水进行吸收,分别得到洗涤液和洗涤尾气;
对所述洗涤尾气进行气液分离,后排空,得到排放气;
其中,所述洗涤液返回至所述喷淋降温中,用于所述喷淋降温。
可选的,所述除尘包括布袋除尘、滤筒除尘、静电除尘和旋风除尘中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系统,所述系统适配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储气部,所述储气部用于存储石灰窑尾气;
洗涤部,所述洗涤部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洗涤部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储气部的出料口;
中和部,所述中和部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所述中和部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洗涤部的出料口;
氨水存储部,所述氨水存储部的出料口连通所述中和部的第二进料口;
离心成品部,所述离心成品部包括离心单元和成品包装单元,所述离心单元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离心单元的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成品包装单元的进料口,所述离心单元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中和部的出料口,所述离心单元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中和部的第三进料口,用于实现滤液对氨水的稀释和补充。
可选的,所述氨水存储部包括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
所述中和部包括中和塔、中和泵和中和罐,所述中和塔设有所述中和部的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所述中和塔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洗涤部的出料口,所述中和塔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氨水存储部的第一出料口,所述中和塔的第三进料口连通所述中和泵的出料口,所述中和泵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中和罐的出料口,所述中和罐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中和罐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离心单元的第二出料口,所述中和罐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氨水存储部的第二出料口。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尾气处理部,所述尾气处理部包括尾气塔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尾气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中和部的出气口,所述尾气塔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尾气塔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洗涤部的第二进料口,所述尾气塔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软水部,所述软水部包括软水输送单元、软水存储罐和输送泵,所述软水输送单元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软水输送单元的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氨水存储部的进料口,所述软水输送单元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软水存储罐的进料口,所述软水存储罐的出料口连通所述输送泵的进料口,所述输送泵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尾气塔的进液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通过先将石灰窑的尾气进行除尘和喷淋降温,从而能将石灰窑气体中烟尘和部分的SO2、NOX溶解于水中,同时能使得NH3不易被降解,再通过氨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利用氨水溶液的碱性和石灰窑气体中存在的CO2酸性气体进行中和,从而形成碳酸氢铵溶液,最后利用碳酸氢铵溶液的溶解度,将碳酸氢铵溶液中的过量碳酸氢铵析出,并通过过滤,进一步加快碳酸氢铵的析出速度,再对过滤的滤液进行循环利用,使滤液中残余的铵根离子返回到氨水溶液中进行利用,最后进行低温干燥,从而得到碳酸氢铵的成品,进而有效的利用石灰窑尾气的CO2制备出碳酸氢铵成品。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储气部,2-洗涤部,3-中和部,31-中和塔,32-中和泵,33-中和罐,4-氨水存储部,5-离心成品部,51-离心单元,52-成品包装单元,6-尾气处理部,61-尾气塔,62-气液分离器,7-软水部,71-软水输送单元,72-软水存储罐,73-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对石灰窑尾气进行除尘和喷淋降温,得到混合气;
S2.对所述混合气和氨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得到碳酸氢铵溶液;
S3.对所述碳酸氢铵溶液进行过滤,分别得到碳酸氢铵固体和滤液;
S4.对所述滤液和浓氨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
S5.以所述混合液代替所述氨水溶液进行所述中和反应,后进行过滤,循环多次,得到多组碳酸氢铵固体;
S6.混合多组所述碳酸氢铵固体,后进行干燥,得到碳酸氢铵产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70%。
本申请实施例中,碳酸氢铵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70%的积极效果是在该质量浓度范围内,能有效的保证碳酸氢铵的溶解度达到最大,从而保证后续的离心阶段碳酸氢铵溶液中的溶质不断析出,进而能够得到较为纯净的碳酸氢铵的固体成品;当质量浓度的取值大于或小于该范围,都将导致碳酸氢铵的析出受到影响,同时碳酸氢铵的溶解度不足,将影响碳酸氢铵的纯净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氨水溶液和所述混合液中氨水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30%。
本申请实施例中,氨水溶液和混合液中氨水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30%的积极效果是使得氨水和混合溶液中的氨水都能充分的吸附尾气中的CO2同时避免高浓度的氨水中产生的NH3逸散。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对所述混合气和氨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还得到:残余尾气;
S7.对所述残余尾气以软水进行吸收,分别得到洗涤液和洗涤尾气;
S8.对所述洗涤尾气进行气液分离,后排空,得到排放气;
其中,所述洗涤液返回至所述喷淋降温中,用于所述喷淋降温。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中和反应后的残余尾气以软水吸收,再通过气液分离,将吸收后排放尾气中的水分吸收完毕,进而得到含有O2和N2的排放气,而残余尾气经过软水吸收后,未能反应的NH3和CO2将被吸附完全,并且循环返回到喷淋降温阶段,从而保证排放气的纯净,以及对原料的充分利用,保证碳酸氢铵产品的产出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包括布袋除尘、滤筒除尘、静电除尘和旋风除尘中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除尘的方式,利用布袋除尘、滚筒除尘、静电除尘和旋风除尘,都可以有效的去除石灰窑尾气中的烟气杂质,但是从设备成本上和对石灰窑尾气中的CO2气体的纯净度考虑,可以优选除尘的方式为布带除尘。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系统,所述系统适配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储气部1,所述储气部1用于存储石灰窑尾气;
洗涤部2,所述洗涤部2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洗涤部2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储气部1的出料口;
中和部3,所述中和部3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所述中和部3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洗涤部2的出料口;
氨水存储部4,所述氨水存储部4的出料口连通所述中和部3的第二进料口;
离心成品部5,所述离心成品部5包括离心单元51和成品包装单元52,所述离心单元51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离心单元51的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成品包装单元52的进料口,所述离心单元5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中和部3的出料口,所述离心单元51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中和部3的第三进料口,用于实现滤液对氨水的稀释和补充。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储气部1、洗涤部2、中和部3、氨水存储部4和离心成品部5实现方法的流程,从而保证碳酸氢铵产生的完全。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氨水存储部4包括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
所述中和部3包括中和塔31、中和泵32和中和罐33,所述中和塔31设有所述中和部3的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所述中和塔31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洗涤部2的出料口,所述中和塔31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氨水存储部4的第一出料口,所述中和塔31的第三进料口连通所述中和泵32的出料口,所述中和泵3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中和罐33的出料口,所述中和罐33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中和罐33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离心单元51的第二出料口,所述中和罐33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氨水存储部4的第二出料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限定中和部3包括中和塔31、中和泵32和中和罐33,利用中和塔31作为中和反应的主要场地,中和罐33接收各循环通路的液体,如浓氨水中的部分低浓度氨水,再通过中和罐33跟中和泵32的配合,将低浓度氨水也打入到中和塔31中进行反应,从而保证石灰窑尾气中的CO2被充分反应完全。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尾气处理部6,所述尾气处理部6包括尾气塔61和气液分离器62;所述尾气塔61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中和部3的出气口,所述尾气塔61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尾气塔61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洗涤部2的第二进料口,所述尾气塔61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62。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尾气塔61收集经过中和反应后的残余尾气,进而适配方法中的循环过程,保证残余尾气中的NH3和CO2被充分吸收,方便循环到中和塔31中被再次利用。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软水部7,所述软水部7包括软水输送单元71、软水存储罐72和输送泵73,所述软水输送单元71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软水输送单元71的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氨水存储部4的进料口,所述软水输送单元71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软水存储罐72的进料口,所述软水存储罐72的出料口连通所述输送泵73的进料口,所述输送泵73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尾气塔61的进液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限定软水部7包括软水输送单元71、软水存储罐72和输送泵73,利用软水输送单元71输送的软水作为稀释剂,对氨水罐中的液氨进行稀释,得到浓氨水,再将软水作为残余尾气的吸收剂,利用软水存储罐72和输送泵73的配合,保证残余尾气的充分吸收,进而方便后续的循环进行,从而保证反应过程中NH3和CO2被充分吸收,进而方便两者被再次利用。
实施例1
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包括:
S1.对石灰窑尾气进行布袋除尘和喷淋降温,得到混合气;
S2.对混合气和氨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得到碳酸氢铵溶液和残余尾气,其中氨水溶液是通过软水和浓氨水逆流的方式混合得到的;
S3.对碳酸氢铵溶液进行过滤,分别得到碳酸氢铵固体和滤液;
S4.对滤液和浓氨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其中,混合液是通过滤液和浓氨水混合所得到的;
S5.以混合液代替氨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后进行过滤,循环多次,得到多组碳酸氢铵固体产品;
S6.混合多组碳酸氢铵固体产品,后进行干燥,得到碳酸氢铵产品;
S7.对残余尾气以软水进行吸收,分别得到洗涤液和洗涤尾气;
S8.对洗涤尾气进行气液分离,后排空,得到排放气;
其中,洗涤液返回至喷淋降温中,用于喷淋降温。
碳酸氢铵溶液的质量浓度为60%,氨水溶液和混合液中氨水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
实施例2
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1进行对比,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碳酸氢铵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氨水溶液和混合液中氨水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
实施例3
将实施例3和实施例1进行对比,实施例3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碳酸氢铵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氨水溶液和混合液中氨水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0%。
实施例4
将实施例4和实施例1进行对比,实施例4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如图3所示,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系统,系统适配第一方面的方法,系统包括:
储气部1,储气部1用于存储石灰窑尾气;
洗涤部2,洗涤部2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洗涤部2的第一进料口连通储气部1的出料口;
中和部3,中和部3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中和部3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洗涤部2的出料口;
氨水存储部4,氨水存储部4的出料口连通中和部3的第二进料口;
离心成品部5,离心成品部5包括离心单元51和成品包装单元52,离心单元51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离心单元51的第一出料口连通成品包装单元52的进料口,所述离心单元5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中和部3的出料口,离心单元51的第二出料口连通中和部3的第三进料口,用于实现滤液对氨水的稀释和补充。
实施例5
将实施例5和实施例4进行对比,实施例5和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如图4所示,氨水存储部4包括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
中和部3包括中和塔31、中和泵32和中和罐33,中和塔31设有中和部3的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中和塔31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洗涤部2的出料口,中和塔31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氨水存储部4的第一出料口,中和塔31的第三进料口连通中和泵32的出料口,中和泵32的进料口连通中和罐33的出料口,中和罐33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中和罐33的第一进料口连通离心单元51的第二出料口,中和罐33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氨水存储部4的第二出料口。
实施例6
将实施例6和实施例5进行对比,实施例6和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
系统还包括:
尾气处理部6,尾气处理部6包括尾气塔61和气液分离器62;尾气塔61的进气口连通中和部3的出气口,尾气塔61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尾气塔61第一出料口连通洗涤部2的第二进料口,尾气塔61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气液分离器62。
实施例7
将实施例7和实施例6进行对比,实施例7和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
系统还包括:
软水部7,软水部7包括软水输送单元71、软水存储罐72和输送泵73,软水输送单元71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软水输送单元71的第一出料口连通氨水存储部4的进料口,软水输送单元71的第二出料口连通软水存储罐72的进料口,软水存储罐72的出料口连通输送泵73的进料口,输送泵73的出料口连通尾气塔61的进液口。
对比例1
将对比例1和实施例1进行对比,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将石灰窑尾气直接同氨水反应。
对比例2
将对比例2和实施例1进行对比,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让浓氨水不以逆流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
相关实验:
在以500m3石灰窑每年外排尾气中CO2达15万吨为标准,分别统计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中所施行方法后,石灰窑尾气中CO2的残余率,结果如表1所示。
相关实验方法:CO2的残余率=所产生的碳酸氢铵中的CO2量/石灰窑尾气中CO2总量。
表1
组别 CO2的残余率(%)
实施例1 5
实施例2 6
实施例3 8
对比例1 22
对比例2 10
表1的具体分析:
CO2的残余率是指经过各方法处理后石灰窑尾气的排出气中剩余的CO2含量。
从实施例1-3的数据可知:
当采用本申请的方法时,通过先将石灰窑的尾气进行除尘和喷淋降温,再通过脱硫除硝,再通过浓氨水进行中和反应,最后利用碳酸氢铵溶解度,并通过离心和低温干燥,从而得到碳酸氢铵的成品,进而有效的利用石灰窑尾气的CO2制备出碳酸氢铵成品。
从对比例1-2的数据可知
若不采用本申请的方法,直接同氨水反应,或者不采用逆流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多次反应后二氧化碳的残余率较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通过将石灰尾气依次进行除尘、喷淋降温、脱硫脱硝、中和反应、离心和低温干燥,从而得到碳酸氢铵成品,进而有效的利用石灰窑尾气的CO2制备出碳酸氢铵成品。
(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在以500m3石灰窑每年外排尾气中CO2达15万吨为标准,能生产碳酸氢铵25万吨,每年利润5000万元,减排尾气CO215万吨。
(3)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能以多个循环工艺,减少部分氨水的消耗,同时进一步增加对石灰窑尾气后处理的方式,进而保证石灰窑尾气中CO2的充分去除,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石灰窑尾气进行除尘和喷淋降温,得到混合气;
对所述混合气和氨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得到碳酸氢铵溶液;
对所述碳酸氢铵溶液进行过滤,分别得到碳酸氢铵固体和滤液;
对所述滤液和浓氨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
以所述混合液代替所述氨水溶液进行所述中和反应,后进行过滤,循环多次,得到多组碳酸氢铵固体;
混合多组所述碳酸氢铵固体,后进行干燥,得到碳酸氢铵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溶液和所述混合液中氨水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混合气和氨水溶液进行中和反应,还得到:残余尾气;
对所述残余尾气以软水进行吸收,分别得到洗涤液和洗涤尾气;
对所述洗涤尾气进行气液分离,后排空,得到排放气;
其中,所述洗涤液返回至所述喷淋降温中,用于所述喷淋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包括布袋除尘、滤筒除尘、静电除尘和旋风除尘中至少一种。
6.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适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储气部(1),所述储气部(1)用于存储石灰窑尾气;
洗涤部(2),所述洗涤部(2)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洗涤部(2)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储气部(1)的出料口;
中和部(3),所述中和部(3)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所述中和部(3)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洗涤部(2)的出料口;
氨水存储部(4),所述氨水存储部(4)的出料口连通所述中和部(3)的第二进料口;
离心成品部(5),所述离心成品部(5)包括离心单元(51)和成品包装单元(52),所述离心单元(51)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离心单元(51)的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成品包装单元(52)的进料口,所述离心单元(51)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中和部(3)的出料口,所述离心单元(51)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中和部(3)的第三进料口,用于实现滤液对氨水的稀释和补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存储部(4)包括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
所述中和部(3)包括中和塔(31)、中和泵(32)和中和罐(33),所述中和塔(31)设有所述中和部(3)的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三进料口,所述中和塔(31)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洗涤部(2)的出料口,所述中和塔(31)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氨水存储部(4)的第一出料口,所述中和塔(31)的第三进料口连通所述中和泵(32)的出料口,所述中和泵(3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中和罐(33)的出料口,所述中和罐(33)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中和罐(33)的第一进料口连通所述离心单元(51)的第二出料口,所述中和罐(33)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氨水存储部(4)的第二出料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尾气处理部(6),所述尾气处理部(6)包括尾气塔(61)和气液分离器(62);所述尾气塔(61)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中和部(3)的出气口,所述尾气塔(61)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尾气塔(61)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洗涤部(2)的第二进料口,所述尾气塔(61)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6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软水部(7),所述软水部(7)包括软水输送单元(71)、软水存储罐(72)和输送泵(73),所述软水输送单元(71)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软水输送单元(71)的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氨水存储部(4)的进料口,所述软水输送单元(71)的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软水存储罐(72)的进料口,所述软水存储罐(72)的出料口连通所述输送泵(73)的进料口,所述输送泵(73)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尾气塔(61)的进液口。
CN202211093996.6A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61775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3996.6A CN116177567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3996.6A CN116177567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7567A true CN116177567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44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3996.6A Pending CN116177567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775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3044B (zh) 基于臭氧的烟气治理系统及方法
CN105854560B (zh) 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
CN111701419B (zh) 一种钠碱干法脱硫灰循环利用方法
CN102282106B (zh) 淡化废水的利用
DE3729695A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entfernen von oxiden aus dem abgasstrom eines zementofens und zur gleichzeitigen herstellung nuetzlicher produkte hieraus
US4267155A (en) Process for cleaning flue gas
CN105457479A (zh) 一种烟气脱硫零排放资源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3301748A (zh) 湿式喷淋吸收塔添加有机催化剂烟气脱硫脱汞系统及方法
CN104447860B (zh) 甘氨酸法生产草甘膦联产硫酸铵的工艺方法
CN105348145A (zh) 氨法烟气脱硫副产环己酮肟的方法
CN103301719A (zh) 从废气中脱除二氧化硫的系统及方法
CN103626205B (zh) 一种分离硫酸钾与硫酸铵的方法
CN105540935A (zh) 脱除有机胺液中氟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的方法
CN102824824A (zh) 一种氨基湿法联合脱硫脱硝装置及工艺
CN116177567A (zh) 一种利用石灰窑尾气制备碳酸氢铵的方法和系统
CN205517223U (zh) 一种烟气脱硫零排放资源处理系统
CN203315977U (zh) 从废气中脱除二氧化硫的系统
DE102014207848B4 (de) Aufbereitungseinheit und Verfahren zur Aufbereitung für ein mit Schwefeloxiden und/oder Stickoxiden verunreinigtes Waschmedium sowie eine Abscheidevorrichtung
CN109803747B (zh) 用于清洁粘胶生产废气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催化剂
US4167578A (en) Method for removing sulfur and nitrogen compounds from a gas mixture
CN106731631A (zh) 烟气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工艺
CN107827896B (zh) 一种三聚氰胺尾气联产六亚甲基四胺的工艺方法及设备
CN104096466B (zh) 一种利用磷石膏过滤废水净化磷石膏制硫铵尾气的方法
CN210303123U (zh) 氨法脱硫副产物处理装置
CN219526435U (zh) 一种煤化工零排放高浓盐水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