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1456A -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 Google Patents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71456A CN116171456A CN202180061557.4A CN202180061557A CN116171456A CN 116171456 A CN116171456 A CN 116171456A CN 202180061557 A CN202180061557 A CN 202180061557A CN 116171456 A CN116171456 A CN 1161714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ticle
- storage
- type
- user
- artic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9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442 weekl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50 audi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90 cross-valid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99 data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66 decision tre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8 internal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87 long-term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1/00—Use of pick-up or transfer devices or of manipulators for stacking or de-stack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物流管理装置对使用第一保管所、第二保管所以及第三保管所的物流系统进行管理,第一保管所用于保管由使用物品的用户进行领取的第一类物品,第二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第一保管所的各个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二类物品,第三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第二保管所各自对应的多个第一保管所的各个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三类物品,该物流管理装置具备:获取部件,其获取各用户使用物品的使用频度;以及分类部件,其基于属于针对第三保管所设定的输送对象区域的多个用户的使用频度,将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的物品分类为第一类物品,将与比第一使用频度低的第二使用频度对应的物品分类为第二类物品,将与比第二使用频度低的第三使用频度对应的物品分类为第三类物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效率和仓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需要物品流通的各企业来说,仓库位置和库存水平极为重要。不合理的仓库位置和库存水平有可能大幅地降低供应链的运用效率、对企业的收益造成影响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当前,一些企业自己设置仓库空间来储存物品,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另外,各种物品被堆放在一起,在处理、更换时需要繁杂的作业,作业效率极差。在物流领域,关于当前的仓库位置的选择及供应方法,通过将供应区域进行分割,在不同的供应区域设置仓库,该仓库中所保管的物品实质上覆盖该区域内的用户需求,由此实现物流供应链的运用。
另一方面,在一个或多个仓库覆盖的区域内依然存在仓库的中心区域和靠近边缘区域的区域。而且,现有的供应方法无法保证边缘区域的供应速度。另外,一个区域内的用户需求比较复杂,仓库需要保管许多品种。并且,不同的品种常常在保管空间和保管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条件。这使仓库的成本升高,并且由于复杂的品类的堆放而导致仓库的安全风险也增加。因此,在物流领域,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物品的积压风险并同时提高供应效率的物流系统及方法是当务之急。
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智能仓库的保管管理方法。该保管管理方法是对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材料进行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步骤,获取产品的生产计划数据和材料的安全系数;以及预测步骤,基于生产计划数据和安全系数来预测材料的预测使用量。而且,基于生产计划数据和预测使用量的生产数据被发送到无人智能仓库保管设备。另外,根据该无人智能仓库保管设备中存储的材料的使用状况来实时地更新生产数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363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对上述的技术问题的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物流管理装置,对使用第一保管所、第二保管所以及第三保管所的物流系统进行管理,所述第一保管所用于保管由使用物品的用户进行领取的第一类物品,所述第二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各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二类物品,所述第三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所述第二保管所各自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各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三类物品,所述物流管理装置具备:获取部件,其获取各用户使用所述物品的使用频度;以及分类部件,其基于属于针对所述第三保管所设定的输送对象区域的多个用户的所述使用频度,将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一类物品,将与比所述第一使用频度低的第二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二类物品,将与比所述第二使用频度低的第三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三类物品。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物流管理装置对使用第一保管所、第二保管所以及第三保管所的物流系统进行管理,所述第一保管所用于保管由使用物品的用户进行领取的第一类物品,所述第二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各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二类物品,所述第三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所述第二保管所各自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各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三类物品,在所述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中,获取各用户使用所述物品的使用频度;以及基于属于针对所述第三保管所设定的输送对象区域的多个用户的所述使用频度,将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一类物品,将与比所述第一使用频度低的第二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二类物品,将与比所述第二使用频度低的第三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三类物品。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程序,所述物流管理装置对使用第一保管所、第二保管所以及第三保管所的物流系统进行管理,所述第一保管所用于保管由使用物品的用户进行领取的第一类物品,所述第二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各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二类物品,所述第三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所述第二保管所各自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各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三类物品,所述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用于使所述物流管理装置的处理器作为以下部件发挥功能:获取部件,其获取各用户使用所述物品的使用频度;以及分类部件,其基于属于针对所述第三保管所设定的输送对象区域的多个用户的所述使用频度,将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一类物品,将与比所述第一使用频度低的第二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二类物品,将与比所述第二使用频度低的第三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三类物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按使用频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了分类的物品分配给多个保管所来进行保管,并覆盖多个保管所来向用户供应,由此能够解决使用频度低的物品积压、供应效率差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物流系统的各保管所的分布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与1个第一保管所对应的输送路径及信号链路的概要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以单个保管所为对象的物流系统的系统概要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储物柜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助机数据库的概要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自助机数据库中的不同种类的物品数据库的概要图。
图7是由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权限数据库的概要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物品处理方法的流程的概要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供应路径的概要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另一个供应路径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此外,下面的实施方式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非用于以任何形式来限定本发明。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施加变更或改良。而且,施加变更或改良后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物流领域,在当前的进货方法中,划分出进货区域,并对不同的进货区域设立仓库。该仓库内所保管的物品基本上能够满足该进货区域内的用户需求。由此实现物流供应链的运作。在某一个或多个仓库所覆盖的进货区域内存在以仓库为中心的区域和靠近进货区域的边缘的边缘区域。因此,以往的进货方法无法保证边缘区域的进货速度。
另外,一个进货区域内的用户需求比较复杂,仓库需要保管许多物品。而且,使用频度低的物品在仓库内积压的风险比较高。并且,由于仓库内的物品的种类比较多,因此存在产生少于进货量的物品的问题或物品不集中的问题等。此外,不同的物品大多在保管空间和保管方法上具有规定的条件。这使仓库的成本升高,并且复杂的物品种类的堆放也使仓库的安全风险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物流系统100。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物流系统100的各保管所的分布图。参照图1,物流系统100具备第一保管所1、第二保管所2以及第三保管所3。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进行的物品输送包括各种方式。例如,物品也可以被输送到使用物品的多个使用用户所属的用户所在地、例如企业用户的所在地。在该情况下,企业用户成为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另外,物品也可以被输送到属于企业用户的工厂用户的所在地。在该情况下,工厂用户成为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并且,物品也可以被输送到第一保管所1的设置场所,并且输送来的物品被补充到第一保管所1。
第一保管所1保管由使用物品的用户进行领取的第一类物品。而且,第一保管所1设置在用户所在的区域内或该区域附近,覆盖小规模的区域且具有小的容纳空间。例如,第一保管所1在用户处于工厂的情况下被设置在工厂内或工厂附近。作为一例,第一保管所1为自动售货机(下面也称为“自助机”)、或者用户亲自取出物品的自动储物柜。此外,第一保管所1是向用户直接供应物品的场所,也可以是用户自己直接领取物品的箱、库房或小型的仓库。
第一保管所1的至少一部分空间用于容纳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的第一类物品。第一使用频度为比较高的使用频度。例如,在该空间内容纳手套或口罩等消耗品。用户在紧急需要第一类物品时能够从工厂内或工厂附近的第一保管所1直接进行获取。由此,第一类物品的输送效率大幅地提高。
第二保管所2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第一保管所1的各个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的第二类物品。即,第二保管所2用于保管应该向利用各第一保管所1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输送的第二类物品。具体地说,第二保管所2为子仓库,例如是覆盖中等规模的区域的仓库或者是具有中等程度的容纳空间的仓库。而且,在多个第二保管所2覆盖的输送对象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保管所1。此外,第二保管所2既可以是自动地搬出物品的中型的保管装置,也可以是生产厂家的工厂或销售商的仓库。在中等规模的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保管所1。作为一例,第二保管所2与用户之间的输送距离是能够在4小时以内送到的程度的距离。
第二保管所2的至少一部分空间用于容纳与比第一使用频度低的第二使用频度对应的第二类物品。第二使用频度是中等程度的使用频度。例如,第二类物品是在用户产生需求时迫切需要使用、但与第一类物品相比使用频度比较低的物品,例如是扳手、螺丝刀或卷尺等。通过将这种第二类物品配置在子仓库,能够确保第二类物品的流通速度,并且能够降低第二类物品的输送成本。
第三保管所3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第二保管所2各自对应的多个第一保管所1的各个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的第三类物品。即,第三保管所3用于保管应该向利用各第一保管所1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输送的第三类物品。具体地说,第三保管所3为主仓库,是覆盖比较大规模的区域的仓库或者是具有大的容纳空间的仓库。而且,在第三保管所3覆盖的输送对象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二保管所2。此外,第三保管所3既可以是自动地搬出物品的大型的保管装置,也可以是生产厂家的工厂或销售商的仓库。第三保管所3覆盖的覆盖区域包括与第三保管所3对应的多个第二保管所2覆盖的覆盖区域的全部。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三保管所3与用户之间的输送距离比第二保管所2与用户之间的距离长。该距离是用于比较长距离的输送物流、例如能够在24小时以内送到的程度的距离。
第三保管所3用于保管与至少比第二使用频度低的第三使用频度对应的第三类物品。第三类物品是用户通常不会紧急需要且使用频度比第二类物品的使用频度低的物品,例如为脚轮或联轴器。但是,在第三类物品中也包括一部分种类的使用频度高但其它种类的使用频度不高那样的、根据种类不同而使用频度不高的物品。例如,轴承整体上的使用频度高,但种类也丰富。因此,特定种类的轴承的实际使用频度不高,并且用户通常也不需要迅速领取该物品。因此,这种物品能够作为第三类物品而被保管于第三保管所3。
根据一定期间(例如,4周)内的物品的使用数量、消耗数量或购买数量等来判断用户使用物品的使用频度。在第一保管所1中供应或销售使用频度高的第一类物品组。而且,从第二保管所2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使用频度为中等程度的第二类物品组。另外,从第三保管所3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使用频度低的第三类物品组。
根据物品的使用数量、消耗数量或购买数量等来适当优化物品的分类。作为一例,在第二保管所2覆盖的区域内,将按使用频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并考虑第一保管所1的可容纳数量所得到的数量的物品分类为第一类物品并保管在第一保管所1中。由此,在第二保管所2覆盖的区域内能够使在第一保管所1中保管的物品共通化。另外,在第三保管所3覆盖的区域内,将使用频度为中等程度的其它物品分类为第二类物品并保管在第二保管所2中。由此,在第三保管所3覆盖的区域内能够使在第二保管所2中保管的物品共通化。而且,将剩余的使用频度低的物品分类为第三类物品并保管在第三保管所3中。
另外,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以及第三类物品的分类基准也可以由用户改变。例如,对于在工厂的用户而言,也可以将手套或防护服等加工中常用的物品包含于第一类物品。但是,对于在设计公司的用户而言,手套或防护服等物品不常用,从而不被包含于第一类物品。另一方面,对于在设计公司的用户而言,一部分的测量工具或绘图工具被包含于第一类物品的可能性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以及第三类物品的分类基准能够通过物品供应商与用户达成协议来决定。例如,用户与供应商之间能够签订合同,并将分类以数据形式保存在物流系统100的数据库中。由此,能够向用户进一步提供定制的服务。另外,在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以及第三类物品中也可以包括相同的物品。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与一个第一保管所1对应的输送路径及信号链路的概要图。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物流系统100还具备作为物流监视装置的一例的服务器4、以及订购装置5。订购装置5能够用于接受用户的订购,既可以是安装有客户端应用程序的移动设备,也可以是设置于第一保管所1的终端装置。取而代之地,订购装置5也可以是不包括在物流系统100中的外部装置。
接受用户的订购的方法也可以是用户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或终端装置中直接订购并且将处理后的订购信息发送到服务器4的方法。另外,也可以是用户与物品订购的服务提供者签订合同并由服务提供者将订购信息发送到服务器4的方法。例如,服务提供者将用户想要订购的物品的内容输入到终端装置来生成与该用户对应的账户。然后,在与该用户对应的账户下生成订购信息,从服务提供者的终端装置将通过生成处理而得到的订购信息发送到服务器4。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针对一个第一保管所1的物流系统100的系统概要图。参照图3,本实施方式的服务器4具有存储器4a和处理器4b。在存储器4a中保存有用于执行本实施方式的各种处理的指令或数据。然后,由处理器4b读取指令或数据。数据包含自助机数据库DB。
处理器4b具有输送指令单元41来作为逻辑装置。处理器4b作为获取部件和分类部件而发挥功能,其中,该获取部件获取各用户使用物品的使用频度,该分类部件分类出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以及第三类物品。而且,作为分类部件的处理器4b基于属于针对第三保管所3设定的输送对象区域的多个用户的使用频度,来执行将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的物品分类为第一类物品的分类处理。另外,在该分类处理中,处理器4b将与比第一使用频度低的第二使用频度对应的物品分类为第二类物品,将与比第二使用频度低的第三使用频度对应的物品分类为第三类物品。
处理器4b定期(例如,按季度)地执行分类处理。另外,处理器4b也可以在设定了新用户的情况下、设定了新物品的情况下、或者重新设定了第一保管所、第二保管所或第三保管所的情况下执行分类处理。并且,处理器4b也可以响应于服务器4的管理者进行的操作或响应于来自用户的请求来执行分类处理。另外,处理器4b也可以在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或第三类物品的消耗量达到规定量时执行分类处理。此外,处理器4b也可以以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以及第三类物品为对象同时执行分类处理,还可以针对每个物品执行分类处理。
并且,作为分类部件的处理器4b将物品按用户分类为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以及第三类物品。也就是说,根据用户的不同,被分类为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以及第三类物品的物品有时会不同。例如,针对在工厂的用户而被分类为第一类物品的手套有时针对在设计企业的用户而被分类为第三类物品。
第一保管所1用于保管针对各用户分类出的第一类物品。而且,第二保管所2在第二保管所2覆盖的输送对象区域内保管针对与多个第一保管所1对应的多个用户分别分类出的第二类物品。另外,第三保管所3在第三保管所3覆盖的输送对象区域内保管针对与多个第一保管所1对应的多个用户分别分类出的第三类物品。例如,第三保管所3用于保管针对在工厂的用户而被分类为第三类物品的测量工具和针对在设计企业的用户而被分类为第三类物品的手套。
作为一例,输送指令单元41基于所分类出的第一类物品的信息向第一类物品的供应商发送用于指示输送的输送指令。例如,输送指令单元41发出用于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初次输送第一类物品的初始输送指令。然后,供应商输送第一类物品,第一类物品被保管在第一保管所1中。
另外,输送指令单元41也可以基于所分类出的第二类物品的信息向第二类物品的供应商发送第二类物品的输送指令。然后,供应商输送第二类物品,第二类物品被保管在第二保管所2中。另外,输送指令单元41也可以将分类出的第二类物品的信息和输送指令发送到管理第二保管所2的管理者或管理系统。然后,管理者或管理系统基于第二类物品的信息来采购第二类物品,并将第二类物品保管在第二保管所2中。另外,输送指令单元41也可以将输送指令发送到管理第二保管所2的管理者或管理系统。然后,管理者或管理系统从数据库(例如图6)获取第二类物品的信息。进而,管理者或管理系统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采购第二类物品,并将第二类物品保管在第二保管所2中。
另外,输送指令单元41也可以基于所分类出的第三类物品的信息向第三类物品的供应商发送第三类物品的输送指令。然后,供应商输送第三类物品,第三类物品被保管在第三保管所3中。另外,输送指令单元41也可以将分类出的第三类物品的信息和输送指令发送到管理第三保管所3的管理者或管理系统。然后,管理者或管理系统基于第三类物品的信息来采购第三类物品,并将第三类物品保管在第三保管所3中。另外,输送指令单元41也可以将输送指令发送到管理第三保管所3的管理者或管理系统。然后,管理者或管理系统从数据库(例如图6)获取第三类物品的信息。进而,管理者或管理系统基于获取到的信息来采购第三类物品,并将第三类物品保管在第三保管所3中。
作为获取部件的处理器4b从物流系统100的订购装置5获取订购信息。并且,处理器4b从第一保管所1获取物品配达信息。
另外,处理器4b也作为输送指令部件发挥功能,该输送指令部件响应于获取到订购信息而向第二保管所2发送第一输送指令或者向第三保管所3发送第二输送指令。在此,第一输送指令包含用于确定从第二保管所2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的第二类物品的信息。另外,第二输送指令包含用于确定从第三保管所3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的第三类物品的信息。并且,作为输送指令部件的处理器4b在从获取到订购信息之后的一定期间内未获取到与第一保管所1相关联的后续订购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第一输送指令或第二输送指令。
并且,作为输送指令部件的处理器4b响应于获取到输送请求而发送第一输送指令或第二输送指令。另外,处理器4b将与订购信息相关联的物品追加到购买列表中。而且,处理器4b在被追加到购买列表中的物品的总金额大于预先设定的金额阈值的情况下发送第一输送指令或第二输送指令。并且,处理器4b基于第一保管所1的当前的交易记录或与第一保管所1对应的用户的当前的日志信息,来预测在一定期间内哪种物品属于第一类物品。然后,处理器4b基于预测结果来分类出所述第一类物品。
另外,处理器4b也作为更新部件发挥功能,该更新部件在从第一保管所1获取到物品配达信息时更新物品数据。物品数据表示由第一保管所1保管的物品的数量,由存储器4a存储该物品数据。
另外,存储器4a存储有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程序。通过处理器4b执行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程序,从而处理器4b作为获取部件、分类部件、输送指令部件以及更新部件而发挥功能。作为一例,处理器4b具有输送指令单元41。而且,输送指令单元41作为输送指令部件发挥功能。
输送指令单元41发出用于初次向第一保管所1输送第一类物品的初始输送指令。另外,输送指令单元41发出用于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第一类物品的输送指令。服务器4与第一保管所1(例如,自助机)及订购装置5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输送指令单元41能够从订购装置5接收订购信息。另外,订购装置5能够接收用户的订购信息并将订购信息发送到输送指令单元41。然后,输送指令单元41能够基于订购信息来执行订购信息的分割、计算、分发或其它适当的处理。
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服务器4能够处理的订单既可以是预约订单,也可以是临时订单。用户能够通过生成预约单来预约在之后的一定期间有可能要使用的物品。在生成预约单之后,输送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预约单上记载的规定的种类和数量的物品输送到规定的场所,并且周期性地重复输送。
在用户产生了临时的物品需求的情况下,能够生成临时凭单,输送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指定的物品输送到指定的场所。临时凭单与预约单相比,需求的产生是临时的。因此,基于临时凭单的输送速度成为物流系统100的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
由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输送指令单元41能够兼顾针对预约订单的处理和针对临时订单的处理。特别是,输送指令单元41能够使临时订单的整体的输送速度提高。以临时订单为例,在用户的临时订单中有时会同时包含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以及第三类物品。另外,在临时订单中有时也会仅包含第一类物品、仅包含第二类物品、或其它类似的状况。
在用户制作的临时凭单中同时包含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以及第三类物品的情况下,输送指令单元41能够根据物品的种类来决定物品的输送目的地。然后,输送指令单元41向与输送目的地对应的保管所发送输送指令。具体地说,临时订单被分成多个子订单。例如,多个子订单至少包括第一子订单、第二子订单以及第三子订单。该第一子订单是从原始订单中分割出第一类物品的子订单。然后,服务器4基于第一子订单向第一类物品的供应商(例如,运输商、生产厂家、销售商或销售店)发出用于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第一类物品的初始输送指令(或第三输送指令)。此外,也可以是,在第二保管所2中也保管第一类物品,由第二保管所2的管理员起到第一类物品的供应商的作用。同样地,也可以是,在第三保管所3中也保管第一类物品,由第三保管所3的管理员起到第一类物品的供应商的作用。
第二子订单是从原始订单中分割出第二类物品的子订单。输送指令单元41根据第二子订单来发送第一输送指令,第一输送指令包含用于从第二保管所2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第二类物品的输送指示。也就是说,在原始订单中包含某数量的第二类物品的情况下,输送指令单元41能够向第二保管所2发送第一输送指令,使得从第二保管所2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与所订购的数量相符的数量的第二类物品。
第三子订单是从原始订单中分割出第三类物品的子订单。同样地,在用户的原始订单中包含某数量的第三类物品的情况下,输送指令单元41能够向第三保管所3发送第二输送指令,使得从第三保管所3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与所订购的数量相符的数量的第三类物品。
在用户所生成的临时订单中仅包含第一类物品的情况下,如果第一类物品被保管在第二保管所2或第三保管所3中,则能够从第二保管所2或第三保管所3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配达第一类物品。取而代之地,也可以向第一类物品的制造商或销售商直接订购,由第一类物品的生产商或销售商负责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进行输送的输送作业。
另外,在来自用户的临时订单中仅包含第二类物品或第三类物品的情况下,输送指令单元41选择性地发送输送指令。具体地说,在临时订单中仅包含第二类物品的情况下,根据临时订单中的第二类物品的种类及数量等信息来生成第一输送指令。然后,第一输送指令被发送到第二保管所2,第二保管所2的计算机装置或负责人安排第二类物品的输送。在临时订单中仅包含第三类物品的情况下,与上述情况同样地安排输送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输送指令单元41进行通信的订单接收部21、31在接收到用户的订购信息之后安排输送。然后,由输送者输送对应的物品并保管在第一保管所1中,或者直接交给用户。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保管所1是设置在用户所在的场所附近的自动售货机,例如设置在工厂的场地内或工厂附近。
或者,第一保管所1是领取人自己取出部件的自动储物柜。而且,输送服务提供者将用户所订购的物品放置于自动储物柜的多个容纳隔间10中的一个容纳隔间。然后,输送服务提供者锁住该容纳隔间10。之后,用户利用动态密码、身份认证(例如图像识别或卡识别等)或者无线通信等方法来接受认证。在接受了认证之后,用户利用解锁单元12来解锁对应的容纳隔间10,并亲自取出对应的容纳隔间中的物品。通过设置自动储物柜并与在本实施方式中介绍的物流系统100协作,能够削减要单独配置的购买人员。并且,不需要购买人员就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物品购买需求,从而能够削减购买和结算等阶段的作业量。
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自动储物柜的概要构造图。参照图3和图4,自动储物柜包括认证装置11和多个容纳隔间10。认证装置11包括IC卡读取装置和摄像机,能够通过卡读取识别或图像识别的方法来认证用户的身份并判定子用户的权限。在不同的容纳隔间10中容纳有不同种类或不同数量的第一类物品。但是,也可以在不同的容纳隔间10中容纳相同种类且相同数量的第一类物品。在一部分实施方式中,一部分容纳隔间10也可以用于临时保存第二类物品或第三类物品。
在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主用户为企业用户的情况下,企业用户能够为使用物品的工作人员(子用户)中的至少一部分工作人员开设账户。各账户具有对应的权限,账户和对应的权限被记录在服务器4的用户权限数据库DB4中。当然,账户和对应的权限也可以被保存于自动储物柜。不同权限的账户具有不同种类或数量的第一类物品的领取权限。例如,高权限账户能够领取更多种类或更多数量的第一类物品。另一方面,低权限的账户能够领取的物品的种类或数量相对较少。
通过设定不同的权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流系统100能够根据由认证装置11识别出的子用户的权限来打开对应的容纳隔间10的储物柜门。特别是,储物柜门被打开的容纳隔间10也可以是容纳有对应的种类和数量的第一类物品的容纳隔间10。例如,具有普通权限的部门或工作人员能够每周领取8盒口罩,具有高权限的部门或工作人员能够每周领取10盒口罩。在该情况下,与普通权限对应的口罩以8盒为一组放置在一个容纳隔间10中,与高权限对应的口罩以10盒为一组放置在一个容纳隔间10中。
在具有普通权限的部门或工作人员需要领取口罩的情况下,容纳有8盒口罩的容纳隔间10被打开。而且,在具有更高权限的部门或工作人员需要领取口罩的情况下,容纳有10盒口罩的容纳隔间10被打开。基于上述内容,各子用户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来获取合理量的第一类物品,能够提高第一类物品获取的安全性和分配的合理性。
并且,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不熟悉便携式终端的使用的工作人员容易地处理,也能够在便携式终端中安装订购装置5,子用户能够在安装于便携式终端的订购装置5上直接进行订购。
在本实施方式的物流系统100中,在服务器4中存储有与每个自动售货机对应地配置的数据库即自助机数据库DB。参照图5,服务器4包括与各自动售货机对应的自助机数据库DB、第一类物品数据库DB1、第二类物品数据库DB2、第三类物品数据库DB3、用户权限数据库DB4以及其它数据库。
参照图6,在第一类物品数据库DB1中保存有包含被分类为第一类物品的所有物品的种类的至少第一类物品的种类列表。同样地,在第二类物品数据库DB2中包含被分类为第二类物品的所有物品的种类的种类列表。另外,在第三类物品数据库DB3中包含被分类为第三类物品的所有物品的种类的种类列表。第一类物品数据库DB1、第二类物品数据库DB2以及第三类物品数据库DB3被用于基于物品的种类来检索该物品属于哪个种类的物品。
参照图7,用户权限数据库DB4被设定为用于自动售货机的自助取出功能。具体地说,用户权限数据库DB4包含用户的多个子用户的信息以及与各子用户对应的权限设定。对于各权限的设定,存在能够使用的物品的种类、数量或总额的设定方法。各权限的子用户能够领取物品直至在1个月以内等指定的期间内能够取出的物品的种类、取出数量或总额达到上限为止。在一部分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在用户权限数据库DB4中记录各子用户所消耗的物品的每种物品的总量,在定期结算时发送给用户来与用户共享。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动售货机包括库存管理模块14(图3)。库存管理模块14用于监视自动售货机的第一类物品的库存量,并且在库存量少于阈值时发送输送请求。根据这一较佳的技术,在第一类物品的库存量下降到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自动地输送第一类物品,以能够将第一类物品的库存量始终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以上并且能够保障第一类物品的供应充足。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库存管理模块14也能够基于订购信息来定期地发送输送请求。例如,输送服务的提供者能够事先与用户签订合同来确定输送的时间间隔、输送的次数、各输送中的物品种类及输送量等信息。之后,服务提供者能够基于该事先确定的规则来定期地输送物品。而且,服务提供者能够更容易地安排和提供定期的结算和输送服务。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利用运算装置的指令运算来决定物品的保管和流通的方式的物品处理方法。该物品处理方法由配置于云端的服务器4、用户的终端装置、或对用户设置的自动售货机所使用的计算装置来执行。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物品处理方法通过执行运算装置能够读取的指令来调整不同种类的物品的保管场所和输送方法。而且,通过使用不同的覆盖范围的仓库来保管不同的使用频度的物品,从而提高输送效率且降低仓库的安全风险。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物品处理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S1至S4的处理。在设置步骤S0之后的输送步骤S1中,发出初始输送指令。该初始输送指令包含用于向第一保管所1输送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且直接供应给用户的第一类物品的指令。具体地说,执行物品处理方法的运算装置、即本实施方式的服务器4向第一类物品的输送服务提供者或制造商发送初始输送指令。然后,将初始数量的第一类物品保管在第一保管所1中,以便用户能够取出。
在订购步骤S2中,接收订购信息。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的订购步骤S2中,服务器4从订购装置5或用户的终端装置接收订购信息。该订购信息能够包含不同种类的物品。
在输送指令步骤S3中,根据在订购步骤S2中接收到的订购信息来选择性地发出输送指令。该输送指令包含第一输送指令和第二输送指令。第一输送指令包含用于从与第一保管所1不同的第二保管所2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与比第一使用频度低的第二使用频度对应的第二类物品的输送指示。第二输送指令包含用于从与第一保管所1及第二保管所2不同的第三保管所3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与比第二使用频度低的第三使用频度对应的第三类物品的输送指示。
具体地说,在订购步骤S2中从订购装置5接收到的订购信息至少包含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另外,在服务器4的存储器4a中记录有包含第一类物品数据库DB1、第二类物品数据库DB2以及第三类物品数据库DB3的不同种类物品的种类数据库。第一类物品数据库DB1、第二类物品数据库DB2以及第三类物品数据库DB3分别包含与用户对应的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以及第三类物品的列表。
列表有时因用户而异,且能够单独保存。通过基于物品的种类来在列表中进行检索的方法,能够确定该物品的种类符合哪种物品、即能够具体地确定是否为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或第三类物品。能够基于对物品种类的判断来具体地确定哪个保管所或销售者输送该种类的物品。
例如也可以在所判断出的物品的种类属于第一类物品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输送指令,并将所生成的输送指令发送到第一类物品的生产商或销售商、或者生产商或销售商所选择的输送服务提供者。在所判断出的物品的种类属于第二类物品的情况下,能够选择生成第一输送指令。第一输送指令是用于从第二保管所2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供应用户订单中的第二类物品的指令。所生成的第一输送指令被发送到第二保管所2或显示在第二保管所2的输送人员的任务列表中。在所判断出的物品的种类属于第三类物品的情况下,能够选择生成第二输送指令。第二输送指令是用于从第三保管所3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供应用户订单中的第三类物品的指令。所生成的第二输送指令被发送到第三保管所3或显示在第三保管所3的输送人员的任务列表中。
通过上面的方法,根据物品的使用频度而进行物品的分类,并将物品保存在不同的保管所中。而且,物品的分类被记录在服务器4或其它信息终端(计算机终端等)中,以借助预先设定的用户的需求信息或临时获取到的用户需求信息来生成初始输送指令。然后,基于初始输送指令,在第一保管所1中进行能够直接供应给用户的第一类物品的直接分发,以使得用户能够更加迅速且便利地获得频繁使用的物品。例如,在用户是拥有工厂的制造商的情况下,手套或胶带等第一类物品是使用最频繁的物品。而且,在第一保管所1基于初始输送指令分发了物品之后,能够事先配置手套或胶带等多个物品,在工厂生产的期间,无需再次订购就能够继续使用。因此,作业的便利性提高。
通过设置第二保管所2和/或第三保管所3来保管第二类物品和第三类物品,能够按照订单需求对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进行准确的输送。由此,针对使用频度高的物品进行迅速的输送,使中等频度的第二类物品的输送速度提高,以及削减使用频度低的第三类物品的库存积压。例如,在用户是拥有工厂的制造商的情况下,与手套等高频度消耗品相比,手工工具的使用频度较低,消耗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如果能够在需要时进行订购,就不会多余地占用保管空间。此外,此处所说的使用频度包含因使用而被消耗的意思,使用频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等同于消耗频度。
下面,与图9相关联地进行具体说明。图9是从多个保管所向1个用户的输送路径的概要图。如图9所示,第一保管所、第二保管所以及第三保管所的覆盖范围不同。在这些保管所之间,第一保管所1a、1b用于保管基于服务器4或计算机装置的初始输送指令来经由第一保管所1a向用户A直接供应或经由第一保管所1b向用户B直接供应的高使用频度的物品。除此以外,第二保管所2和/或第三保管所用于保管中等使用频度和/或低使用频度的物品。而且,通过利用用户周围的高使用频度的物品的小范围的仓库输送来向大范围的多个用户供应物品。通过使用这种方式,能够扩大从低频度到中等频度的物品的供应范围,能够削减保管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优选的物品处理方法的整体流程中还包括设置步骤S0,在该设置步骤S0中,进行根据第一类物品的尺寸来选择并设置对应的第一保管所1的设置指示。根据物品的尺寸进行对应,以使第一保管所1的构造与尺寸匹配。由此,第一保管所1针对不同物品的适应性增加,使得在各种状况下满足针对不同的第一类物品的保管需求。特别是,在物品处理方法的整体流程中包括设置步骤这一点说明物品的提供者能够设置保管所、作为用户的企业能够避免因设置保管所而导致成本的不必要的增加。
关于频繁使用的工业用小工具物品(第一类物品),大致采用抽屉式、旋转式或容纳式的保管所。在这些方式中,容纳式的保管所的保管空间大,更适于保管具有大体积的物品,但保管数量有限。旋转式的保管所能够保管大量物品,但在物品的移动过程中容易对物品造成损伤。抽屉式的保管所用于保管适当数量的不需要移动的物品。
在用户A的订单中的高使用频度的物品是具有大体积的多只手套和无尘布等的情况下,作为覆盖用户A的需求的第一保管所1,采用容纳式的保管所,使得更加便利地容纳具有大体积的物品。另外,在用户B的订单中的高使用频度的物品是小且容易损伤的切削工具或手工工具等的情况下,作为对应的第一保管所1,采用抽屉式的保管所,该抽屉式的保管所能够保管更多的物品,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并且能够保护物品免于破损。
在设置了第一保管所1之后,执行输送步骤S1。然后,将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的第一类物品输送给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步骤S1能够由第一类物品的制造商或销售商、或输送服务提供者来执行。或者,输送步骤S1能够由物流系统100的运营商执行,执行者没有限制。各订单的第一类物品能够单独输送,也能够与其它订单的物品组合地发送以节省输送成本。
之后,进入订购步骤S2,接收订购信息。具体地说,服务器4从订购装置5接收所收集到的订购信息。订购信息由第一保管所1所具有的订购装置5或设置在第一保管所1的附近的订购装置5收集并进行分析。订购信息包含关于用户需要的物品的种类的信息、即关于需要哪种利用频度的物品的信息。在物品的信息之后,订购装置5确认用户的身份信息和认证信息,获取用户的第一级订购信息和第二级审查信息。
此处所说的第一级订购信息优选为由实际进行订购动作的人生成的订购信息。另外,第二级审查信息优选为具有审查权限的其他人在审查订购信息之后生成的审查信息。将订购信息发送给具有审查权限的其他人的具体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了由其他人进行审查,能够使用邮件提醒或软件系统内的提醒的方法。由其他人审查后的反馈信息被发送到订购装置5以进入下一个步骤。当然,在第二级审查信息中也可以包含同意或不同意的信息。在接收到不同意的信息的情况下,订购装置5不进入下一个步骤,而返回到原来的界面。
在订购步骤S2中,使订购信息的来源更加明确,通过设置订购装置5而使人与机器之间的传达更加便利。另外,判断所请求的物品的种类,并将其结果反映到订购信息中。而且,能够使在后续的输送指令步骤S3中提供的输送作业更加便利且准确。另外,将用户的订购信息和在对照用户的个人权限信息且进行了审查之后所得到的审查信息反映在将用户与物品联系起来的订购信息中。由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统计的收集及管理、以及保管信息的管理。由于订购信息中的物品信息变得更加丰富,因此在输送指令步骤S3中搜索需要的物品的困难性降低,能够避免误输送。
另外,在此不限定订购装置5的位置。订购装置5能够内置于第一保管所1,通过将订购装置5和第一保管所1一体地设置,能够节约空间。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订购装置5能够作为设置于第一保管所1的独立装置来进行设置。独立装置的设置能够形成更大的空间以能够实现更多功能,从而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
例如,订购装置5也可以是第一保管所1所具有的或设置在第一保管所1的附近的认证装置11。其能够利用多种方法来订购物品,例如利用设置在认证装置11的上部的摄像机。摄像机扫描物品,基于扫描信息来自动地读出需要的物品并生成图像信息。在用户进行订购的情况下,点击基于读取而显示的物品信息的参数并进行确定,由此大幅地提高生产率。
在生成了订购信息之后,按照在订购步骤S2中生成的订购信息的第一级订购信息和第二级审查信息来判断该订购信息是否异常。而且,在异常的情况下,进入警告步骤S2a,在订购信息中包含警告信息并向用户发送订单除去信息。
其中,在警告信息中包含识别信息的异常、第一级订购信息的异常以及第二级审查信息的异常中的任一方或它们的组合。具体地说,警告信息包含表示用户ID与订购信息不一致的状况、用户不具有使用保管所的权限的状况、用户不具有订购所订购的物品的权限的状况以及所订购的物品的数量超过第一保管所1的最大保管量的状况等的信息,但不限定于这些状况。另外,有时是多种状况的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它识别信息的异常、其它第一级订购信息的异常以及其它第二级审查信息的异常也同样能够适用于本发明。例如,表示其它异常的信息示出用户的订购数量超过根据用户权限而设定的阈值的状况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定警告步骤S2a来确立包含订单获取、审查、警告以及向用户的反馈的循环链,使得仓库管理形成完整的闭环。由此,有利于仓库管理的强化以及输送准确性的提高。并且,针对用户识别信息、用户的订购信息以及第二级审查信息中的异常项目进行警告,以避免目标外的用户随便使用或者用户所使用的物品的数量超过使用权限的状况。并且,能够强化针对保管所内的物品数量及用户的使用状况的管理。
在生成了订购信息之后判断为订购信息是正常信息的情况下,接着执行输送指令步骤S3。然后,根据在订购步骤S2中接收到的订购信息来发出输送指令。该输送指令包含与第一类物品不同的第二类物品和/或第三类物品的输送指示。然后,从第二保管所2和/或第三保管所3向第一保管所1的所在地输送物品。当然,也可以在输送指令中包含第一类物品的输送指示。
在从第二保管所2和/或第三保管所3输送物品之后,执行接收步骤S4,接收物品发送信息并更新物品数据。具体地说,针对第一保管所1内的保管物品的总和适时地进行统计和更新,并且反馈接收信息。
通过设置接收步骤S4,第一保管所1的补充状态的适时反馈以及物品信息的适时更新变得容易。由此,能够提高补充过程的可靠性来避免误输送,并能够适时地更新物品信息,因此能够强化保管数量的控制和管理。更具体地说,物品信息的更新包含与订购信息的对照。而且,在判明了更新后的新物品信息与订购信息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将该差异呈现给用户或物品供应者。
优选的是,根据输送指令来变更输送指令步骤S3与接收步骤S4之间的时间差。即,使从不同的保管所(第二保管所2或第三保管所3)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物品的时间不同。具体地说,输送指令步骤S3与接收步骤S4之间的时间差是从在输送指令步骤S3中发出输送指令起直到在接收步骤S4中发出领取物品的配达信息为止的时间。对时间差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第二保管所2或第三保管所3与第一保管所1的所在地之间的距离、以及输送方法。另外,也能够通过将气象信息等其它因素作为参数添加到计算函数中来调整输送指令。
具体地说,在输送指令步骤S3中发出的输送指令表示从第二保管所2向第一保管所1的所在地进行的物品输送的情况下,输送指令步骤S3与接收步骤S4之间的时间差为4小时以内。另外,在输送指令步骤S3中发出的输送指令表示从第三保管所3向第一保管所1的所在地输送物品的情况下,输送指令步骤S3与接收步骤S4之间的时间差为24小时以内。时间差的设定是较佳的技术,第二保管所2被利用于输送,到达用户处的时间为从订购起的4个小时以内。由此实现“4小时覆盖”,使用户体验大幅地提升。
实现4小时以内的具体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基于距离、输送方法以及气象信息等参数而输入到函数,并基于计算结果来调整输送指令中的信息、例如输送方法和物品出库时间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输送指令不同,从而限制从不同的保管所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不同的使用频度的物品所需的时间。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第三保管所3和第二保管所2所覆盖的用户需求的范围,保证了输送时间和供应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定了从第二保管所2到第一保管所1的设置场所的最长输送时间以及从第三保管所3到第一保管所1的设置场所的最长输送时间。但是,并未限定两个保管所之间的绝对距离。在图10中,在向用户C供应物品的情况下,从第三保管所3到第一保管所1的设置场所的输送距离D3比从第二保管所2到第一保管所1的设置场所的输送距离D2短。同样地,从第三保管所3到第一保管所1的设置场所的输送时间比从第二保管所2到第一保管所1的设置场所的输送时间短。取而代之地,从第三保管所3到第一保管所1的设置场所的输送距离也可以与从第二保管所2到第一保管所1的设置场所的输送距离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的内容。即,从第三保管所3将第三类物品输送到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处为止的输送时间比从第二保管所2将第二类物品输送到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处为止的输送时间长。例如,如果从第二保管所2到第一保管所1的设置场所为止的输送时间为4小时以内、从第三保管所3到第一保管所1的设置场所为止的输送时间为24小时以内,则与其它输送时间的关系不会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订购步骤S2中接收订购信息并发送输送指令。由此,如果在接收到订购信息之后的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与第一保管所1相关联的后续订购信息,则发出输送指令。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送指令步骤S3中,将接收到订购信息之后发出输送指令的条件限定为在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后续订购信息的情况。由此,能够避免在接收到订购信息之后的短时间内接收到用于请求第二次输送的下一个订单从而根据后一输送指令进行输送的情况。此外,此处所说的后续订购信息中包含与前一订单的物品相同的物品的订购信息以及尽管物品不同但输送目的地(例如第一保管所1的所在地)相同的订购信息。因此,即使是不同的状况,也能够统一进行输送。
作为变形例,也可以将与订购信息相关联的需要物品追加到购买列表中。在与购买列表对应的物品的金额大于预先设定的金额阈值的情况下发出输送指令。在该变形例中,以预先设定的金额为前提来统一地集中供应达到一定金额的订单。由此,能够有效地提高供应效率。优选的是,在输送指令步骤S3中,输送指令还包含第三输送指令。第三输送指令包含向第一保管所1输送的第一类物品或向用户输送的第一类物品的列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保管所1中第一类物品不足时,能够适时地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物品。在该方法中,即使事先与用户签订了基本合同,作为合同的一部分,也能够将第一类物品保管在其它保管所中。而且,能够在第一类物品偶尔被消耗掉的情况下利用被保管在其它保管所中的物品来迅速且灵活地进行输送。
更为优选的是,输送指令步骤S3包括下面的预测步骤。在该预测步骤中,至少基于第一保管所1的当前的交易记录或与第一保管所1对应的用户的当前的日志信息,在之后的一定期间内判断哪个物品属于第一类物品。作为一例,作为分类部件发挥功能的处理器4b执行预测步骤。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保管所1的当前交易记录能够有效地反映用户过去的交易习惯。而且,与第一保管所1对应的用户的当前的日志信息能够有效地反映用户未来需要的物品的种类。通过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利用频度高的第一类物品。由此,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第一类物品的物品种类,能够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的种类的物品保管在第一保管所1中。
更为优选的是,预测步骤包括建模步骤和模型应用步骤。建模步骤提供具有不同阶段的用户的项目模型和预测模型。项目模型的各阶段具有属于第一类物品的独特的物品种类。模型应用步骤将预测模型应用于当前的交易记录或当前的日志信息来判断当前的项目阶段和项目阶段的期限。在输送指令步骤S3中,在当前的时刻超过当前的项目阶段的期限的情况下发出第三输送指令。然后,基于属于下一个项目阶段的第一类的物品种类来判断第三输送指令内的第一类物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物品的处理方法中,预测用户正在进行的项目以及当前的项目阶段。然后,在进入下一个项目阶段时,适时地更新第一保管所1中的物品的种类。由此,能够满足随着正在进行的项目而持续地变化的用户的实际需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具体地明确利用机器学习来预测机械设备的设计项目的方法。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方法,通过其它方法预测物品的使用频度的方法也同样能够应用于本发明。
此外,在使用机器学习生成预测模型时,也可以使用在第一保管所1、第二保管所2以及第三保管所3中的至少一个保管所中收集到的数据。例如,在各第一保管所1中,由用户收集各物品的使用频度来作为数据,将该数据发送到服务器4来用于生成预测模型。另外,也可以在各第一保管所1中按使用频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能够容纳的数量的物品分类为第一类物品,并将分类数据发送到服务器4。这些数据对于各第一保管所1是不同的。
另外,以第二保管所2覆盖的区域内的多个第一保管所1为对象,收集各物品的使用频度来作为数据,将该数据发送到服务器4来用于生成预测模型。另外,也可以对该多个第一保管所1中的使用量进行求和,将使用频度为中等程度的物品分类为第二类物品,并将分类数据发送到服务器4。在该情况下,在一部分第一保管所1中被高频度地使用但在其它第一保管所1中被低频度地使用的物品有时也会被分类为第二类物品。这些数据对于各第二保管所2是不同的。
另外,以第三保管所3覆盖的区域内的第二保管所2覆盖的区域内的多个第一保管所1为对象,收集各物品的使用频度来作为数据,将该数据发送到服务器4来用于生成预测模型。另外,也可以对该多个第一保管所1中的使用量进行求和,将使用频度低的物品分类为第三类物品,并将分类数据发送到服务器4。在该情况下,在一部分第二保管所2中被高频度地向第一保管所1输送但在其它第二保管所2中被低频度地向第一保管所1输送的物品有时也会被分类为第三类物品。这些数据对于各第三保管所3是不同的。
优选的是,输送指令步骤S3也包括下面的预测步骤。在该预测步骤中,至少基于第一保管所1的当前的交易记录,在之后的一定期间内计算每种第一类物品在不同的保管所中的分配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保管所1的当前的交易记录能够有效地反映用户过去的交易习惯。在当前的交易记录反映出几个第一类物品的实际消耗量比较大且超出预想消耗量的情况下,能够考虑物流速度和保管所的空间利用率来迅速且适时地调整向不同保管所的分配量。
下面,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相关联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预测步骤。
[应用场景1]
在本应用场景中,用户的订购信息为“订购50副手套和60根胶带”。但是,在用户的当前的交易记录中,用户虽然在上一季度订购了50副“手套”和60根“胶带”,但却仅使用了50只“手套”和20根“胶带”。基于上述的数据,在预测步骤中,能够计算一定时间(例如,一个季度)内的“手套”和“胶带”在不同保管所中的适当的保管量、即分配量。
例如,能够预测出在下一个阶段中“手套”这种物品的使用量更大。因此,能够将更多的“手套”作为第一类物品送到第一保管所1。并且,能够调整第一保管所1的“胶带”的数量,从而在第二保管所2或第三保管所3中保管订购信息中的“胶带”部分的数量,并根据需要进行输送。
[应用场景2]
在本应用场景中,用户的订购信息为“订购40个防毒面具”。但是,在用户的当前的交易记录中,用户与“防毒面具”这一物品的种类的订购相应地还订购了“过滤芯”这一物品的种类。因此,在判定为“防毒面具”这种物品是用户的下一个项目阶段的第一类物品的情况下,在进入下一个项目阶段时,判断为作为“防毒面具”的关联物品的“过滤芯”也是第一类物品,将两种关联物品成套地输送到第一保管所1。
[应用场景3]
设计部门在明确了机械设备的需求之后开始进行设计作业。首先,设计部门需要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和主结构设计,并不断地进行修改和优化,直到满足结构审核、成本审核以及外观审核等要求为止。之后,进行整体结构、详细结构以及辅助结构的设计来实现机械设备的基本功能,从而功能评价合格。接着,推进机械设备的试验生产,对原型机的生产过程和功能实现进行生产性评价和产品性评价,结束设计验收并实现批量生产。在本应用场景下,构建与各设计项目对应的数据模型,将用户信息与构建出的数据模型进行比较而获得用户的当前的设计阶段,由此能够预测用户之后使用物品的使用频度信息。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执行建模步骤来提供具有不同阶段的用户的项目模型和预测模型。项目模型的各阶段具有属于第一类物品的独特的物品种类。具体地说,在建模步骤中,模型既可以是现有的生产项目模型和预测模型,也可以是基于与用户的信息相应的机器学习方法而构建出的项目模型和预测模型。
其中,基于机器学习进行建模的方法能够更正确地适应用户的实际生产状况。具体地说,在该应用场景中,执行建模步骤来收集实际生产中的机械设备设计项目的信息。然后,将该机械设备设计项目的过程分为设计前、中期阶段以及后期阶段。具体地说,不同机械设备的具体的物品信息能够由不同的用户根据所公开的项目信息来获取。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能够获取机械装置的物品信息的其它方法也能够同样应用于本发明。
之后,执行特征分析步骤。由于在非标准机械设备的开发期间内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将关联过程以天为单位进行分割。具体地说,分别用标签对设计前期的日期、设计中期的日期以及设计后期的日期做标记。另外,在设计开始之前,选择设计周期的总天数中被分到三个阶段后的天数来作为无设计的日期,并附加标签。然后,在决定了与某个日期对应的标签之后,分别使用当前的日期和比当前的日期稍靠前的日期的用户数据、日志数据以及订购数据来进行特征附加作业。
在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保管所的补充方法。该补充方法适用于第一保管所1、第二保管所2以及第三保管所3的补充过程。该补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即,对保管所信息、用户信息以及包含消耗经过的物品信息应用预测模型来预测未来的物品消耗量。然后,基于物品的未来消耗量和物品的库存量来确定补充信息。
其中,保管所的信息是保管所的编号、大小、容量以及利用信息等。另外,用户信息能够设为用户的信息源、业务范围、楼层、楼层内人数、层数、场地(日语:階床)以及作业周期中的一种或多种。物品信息既可以是物品的基本信息,也可以是例如物品的名称、类型、型号、价格及其它信息等,或者也可以是物品所属的种类的多级的分类信息,或者还可以是物品所属的物品主体数据。
物品信息包含物品的消耗/销售信息。而且,消耗/销售信息包含不同时期的物品所对应的消耗量/销售量,例如是每天或每周等记录的物品的消耗量/销售量,是与时间一起动态地变化的数据。补充信息能够包含补充频度、临时订单的频度、补充时间、上架时间、补充量以及其它信息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信息。
在一部分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下面的方法来确立和训练预测模型。即,基于保管所信息、用户信息、包含消耗历史记录的物品信息以及物品的库存量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来构建特征矩阵。该特征矩阵是反映时间序列上的每个物品的数量的特征矩阵。之后,基于特征矩阵和各物品的不随时间变化的静态特征来训练预测模型以获得预测模型。
模型的训练算法包括长短期记忆网络、LightGBM算法以及XgBoost算法,但不限定于这些算法。在几个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未来的消耗量与实际产生的消耗量进行比较以进行误差计算。误差计算能够使用均方根误差或基于均方根误差的定制度量。定制度量反映销售预测中的非对称风险。非对称风险意味着预测数据比实际数据小的情况下的风险高于预测数据比实际数据大的情况下的风险。
通过如上面那样构建定制指标,能够进一步减少库存中的物品不足的发生,从而能够确保库存的安全性来提升用户体验。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为了提供预测周的未来的消耗量,例如也可以计算预测期间之前的历史记录期间的平均值、最大值或最小值等,由此使用于物品的消耗量/销售量信息。例如,能够基于预测周之前的n周的消耗量/销售量、预测周之前的n周的消耗量/销售量的平均值、在预测周之前的n周是否产生了消耗记录、以及在预测周之前的n周产生了消耗记录的情况。预测周之前的n周内的周平均值或消耗次数被用于提供预测周的未来消耗的预测量。
之后,在本应用场景中,优选使用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轻型梯度提升机)算法来进行预测模型的训练。其中,LightGBM是基于决策树算法的方差梯度提升框架,能够使用于分类和回归等机器学习任务。而且,能够不损害精度地加快预测模型的训练速度,同时在特征稀疏的情况下也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使用组合简单交叉验证和K折交叉验证的方法来进行预测模型的训练和选择。具体地说,将数据集以某比例分割为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使用训练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和验证,使用测试数据进行学习方法的最终评价。并且,将训练数据随机地分割为彼此不交叉的相同大小的几个子数据集,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子数据集来训练模型,使用其它子数据集来验证模型。然后,在多次重复之后,选择其中精度最高的模型或者将模型进行融合来获得最终的预测模型。
接着,执行模型应用步骤,将在上述建模步骤中得到的预测模型应用于当前的交易记录或当前的日志信息。然后,基于当前的用户信息来决定用户的当前的项目阶段和当前的项目阶段的期限。在超过了当前的项目阶段的期限的情况下、即当前的项目阶段结束并进入了下一个项目阶段的情况下,在输送指令步骤S3中发出第三输送指令。然后,向利用第一保管所1的用户输送基于预测模型的下一个项目阶段的第一类物品,或者向用户提供第一类物品的列表。
例如,按照通过建模步骤生成的项目模型,将用户的项目根据项目的进行时间分为前期阶段、中期阶段以及后期阶段这三个阶段。在此,与三个阶段对应的各个第一类物品设为“手套”、“口罩”以及“胶带”。在该情况下,从日志信息中获取用户的当前的交易记录和当前的项目信息,将当前的项目信息与项目模型进行比较而得到用户当前处于项目的中期阶段。也就是说,当前的第一类物品为“口罩”。在此,在中期阶段的期间,“口罩”被输送到第一保管所1。如果比较的结果得到用户不是处于中期阶段而是处于后期阶段,则将第一类物品调整为“胶带”并将“胶带”输送到第一保管所1,以提供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相应的适时的输送。
[库存的试行计算方法]
另外,为了确保针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在两次输送之间不受影响,也可以按照第一保管所1的实际容量或可保管数量来计算被保管在第一保管所1中的物品的保管量。作为一例,基于用户的实际的使用特性、输送周期以及产品变动系数(变动系数)来计算理论上的保管量。例如,在计算中包括下面记述的方式,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
在第一方式中,获取第一保管所1的保管空间和单个隔间的最大收容容量等与第一保管所1相关联的信息。另外,获取过去的一定期间的用户获得记录。在该用户获得记录中包含领取物品的用户的数量、领取的频度、领取的次数以及用于确定领取负责人的信息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是主要信息。如果信息的获取完成,则获取多个第一保管所1彼此之间的距离以及各用户的特殊条件等辅助信息。
然后,当信息的获取完成时,执行第一级逻辑计算,并记录计算结果。具体地说,按照用户的请求数据来计算用户的平均每周请求量、每周最大请求量、每周标准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变动系数)以及其它关联信息,然后,设定各物品的安全率。并且,与当前的输送频度相结合地计算第一级的各物品的保管量。然后,记录计算结果。
接着,将计算结果与第一保管所1的空间进行比较。在空间被所计算出的量的物品填满的情况下,使用试行计算逻辑来按照计算结果设定第一保管所1的保管量。另一方面,在空间未被所计算出的量的物品填满的情况下,执行跟进支持。
在第二方式中,在第一保管所1的空间不充分的情况下,使用多个量。即,为了与计算结果相匹配,而基于现有的最小量来追加新的最小量。在下面的说明中,采用追加的最小量,但并不限定于此。
使用用户的订购数据(或购买委托数据),将订购时间点和订购人等详细信息分配给每个订单的用户的订购量,并记录为单位订购量。在一定期间内,各单位订购量中频度最高的模式成为新追加的最小量。另外,在与当前的最小量一致的情况下,选择第二个模式。然后,记录所采用的新的追加最小量。理论上的追加最小量与第一保管所1的容纳隔间所能够配置的实际最大量进行比较。然后,选择较小一方的值来作为最终的追加最小量。
结合上述情况来获取与各物品对应的两个最小请求量。然后,将当前的输送频度期间内的单位请求量的发生数进行组合来分配两个最小补充隔间编号。具体地说,请求单元中包含的最终的追加最小量的数量比新追加的最小请求量大。然后,在输送频度期间内产生的请求的数量被用作与新追加的最小请求量对应的隔间的数量。之后,按照上述的试行计算逻辑来预测保管量,作为计算结果的保管量被分配给隔间编号。
在分配给上述隔间编号之后,与第一保管所1的空间进行比较。然后,在空间被物品填满的情况下,使用作为计算结果的保管量、两个最小请求量以及对应的隔间编号。另一方面,在未填满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在第三方式中,在即使通过上述方式也不满足最小量的情况下,按照物品的变动系数来再次调整安全率,但并不限定于此。
具体地说,基于两个最小请求量的固定来设定安全率。如果变动系数大,则安全率变大,如果变动系数小,则安全率变小。以填满第一保管所1的空间为前提,以最大库存为目标,对整体的安全率进行上下调整,直到达到最大库存为止。在该时间点决定各物品的库存。该调整被记录为第二级的调整结果。
总之,保管库存计算的整体包含上述的解决方案,但并不限定于此。所有的方面均是联动的,能够通过一个方式或两个方式的组合来实现。目标始终是改善用户的使用效率以及提高顾客服务的水平。同时,能够减少输送的频度。
在本说明书的上面的各实施例中,对各步骤附加了编号S1、S4,但该编号是为了便于说明而附加的,并非用于限定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器4a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能够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或者在施加了电力或没有施加电力的情况下能够存储程序指令或数据的其它任意设备等非易失性存储器。
另外,存储器4a能够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存储器4a也可以使用其它种类的RAM来实现。
存储器4a能够使用单个的存储器模块或多个存储器模块来实现。此外,虽然存储器4a作为计算装置的一部分进行了图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将存储器4a从计算装置分离。
处理器4b包括通用处理器、处理器内核、多处理器、可重定位处理器、微控制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D(Programable Logic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其它任意的处理单元、以及一个或多个这些处理器的组合。
另外,计算机装置是普通的计算系统、嵌入式控制器、便携式计算设备、服务器、移动设备、智能手机、车载信息系统、与监视器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定制机、其它硬件平台、或这些计算机装置的组合。并且,计算机装置也能够构成为由通过网络数据或总线系统相互连接的多个计算机装置形成的分布系统。
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实施方式的说明将重点放置在各个特征,在某个实施方式中没有详细地说明的部分也可以参照其它实施方式的关联说明。另外,不同实施方式的技术解决方案也可以相互组合。进行该组合后的该解决方案依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变更而得到的发明以及与本发明等同的发明也包含于本发明。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也能够如下面那样记载,但不限于下面的记载。
物品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送步骤,发出初始输送指令,该初始输送指令用于将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的第一类物品输送到能够直接向用户进行供应的第一保管所;订购步骤,接收订购信息;以及输送指令步骤,经由订购步骤接收订购信息,并且选择性地发出输送指令,其中,输送指令包含第一输送指令和第二传送指令,第一输送指令包含用于从与第一保管所不同的第二保管所向第一保管所输送与比第一使用频度低的第二使用频度对应的第二类物品的输送指示,第二输送指令包含用于从与第一保管所及第二保管所不同的第三保管所向第一保管所输送与比第二使用频度低的第三使用频度对应的第三类物品的输送指示。
物流系统具备:第一保管所,其至少保管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的第一类物品,并且能够直接向用户供应第一类物品;第二保管所,其至少保管与比第一使用频度低的第二使用频度对应的第二类物品;第三保管所,其至少保管与比第二使用频度低的第三使用频度对应的第三类物品;订购装置,其接收物品的订购信息;以及输送指令单元,其响应于从订购装置接收订购信息而选择性地发出输送指令,其中,输送指令包含第一输送指令和第二输送指令,第一输送指令包含用于从第二保管所向第一保管所输送第二类物品的输送指示,第二输送指令包含用于从第三保管所向第一保管所输送第三类物品的输送指示。
由此,能够根据物品的使用频度对物品进行分类,并将物品保管在各种各样的保管所。然后,通过预先设定的用户需求信息或临时获取到的用户需求信息等,在服务器或其它信息终端生成初始输送指令。另外,基于初始输送指令向第一保管所供应能够直接供应给用户的第一类物品。而且,设置用于保管第二类物品和/或第三类物品的第二保管所和/或第三保管所。由此,用户能够更加迅速且便利地领取频繁使用的第一类物品。另外,根据订购需求向第一保管所迅速地输送被高频度地使用的物品。并且,能够提高使用频度为中等频度的第二类物品的输送速度,并进一步减少使用频度低的第三类物品的库存的积压。
优选的是,第三保管所与第一保管所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保管所与第一保管所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是,物品处理方法还包括设置步骤,在该设置步骤中,发出设置指令,根据第一类物品的尺寸来选择并设置对应的第一保管所。
由此,根据物品的尺寸来选择并设置具有对应的结构或大小的第一保管所。因此,能够提高第一保管所对不同物品的适应性,能够在各种状况下满足不同的第一类物品的保管需求。特别是,在整个系统中包括设置工序这一点说明物品提供者能够设置保管所,作为用户的企业能够避免因设置保管所而导致成本的不必要的增加。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物品处理方法的订购步骤中,订购信息具体是指内置于第一保管所或设置在第一保管所附近的订购装置的订购信息,在订购信息中包含物品的种类信息。
由此,能够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物品处理方法中的订购信息的来源,通过追加订购装置来使人与机械的相互作用变得更容易。另外,判断对象物品所属的种类信息并将其结果反映到订购信息中,由此通过后续的输送指令步骤提供的作业方法变得更便利且正确。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物品处理方法中,在订购信息中包含用户的第一级订购信息和第二级审查信息。
由此,在订购信息中反映用户的订购信息和审查信息,将审查信息与用户及物品相结合,能够更容易地进行保管/补充信息的统计和管理。另外,即使在用户的订购信息不妥当或无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审查功能进行限制。而且,在包含审查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开始进行下一个输送动作,能够避免用户的不恰当的购买。
优选的是,在订购步骤中接收到的订购信息中包含期望的物品的图像信息。
由此,图像信息能够丰富订购信息中的物品信息,因此能够降低物品的检索难度并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误输送。特别是能够通过第一保管所或设置在第一保管所附近的订购装置来扫描物品。由此,通过直接向服务器提供产品的图像信息且之后进一步识别该图像信息来完成订购步骤。因此,订购变得非常便利且迅速,大幅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优选的是,在订购步骤之后还包括警报步骤,在订购信息中包含警报信息的情况下,向用户发送订购异常信息。
由此,在订购步骤之后追加警报步骤来确立订单获取、审查、警报以及向用户的反馈这样的循环链。因此,进一步加强仓库管理,有利于提高输送的正确性。特别是在作为用户的一部分工作人员大量地进行了误订购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警告信息通知给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内部调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是,警报信息包含识别信息的异常、第一级订购信息的异常以及第二级审查信息的异常中的任一个异常。
由此,通过对用户识别信息、用户的订购信息、第二级审查信息的异常项目发出警报,能够防止发生外部用户随便地使用内部信息或用户超出使用权限或使用数量地使用物品的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强化保管所内的物品的取出管理。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物品处理方法还包括接收步骤,在该接收步骤中接收物品配达信息并更新物品数据。
由此,通过增加接收步骤,能够适时地反馈第一保管所的补充状态并适时地更新物品信息。因此,能够提高输送过程的可靠性,通过适时更新库存信息,能够强化对仓库的数量的控制及管理。
优选的是,根据输送指令来适当变更该物品处理方法的输送指令步骤与接收步骤的时间差。
由此,根据不同的输送指令,从不同的保管所向利用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物品的时间不同。例如,从第二保管所向利用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进行输送所需的时间(优选为4小时以内)根据距离等参数的不同而不同。能够基于距离等参数来调节传输指令,由此形成不同的时间差。
优选的是,在输送指令步骤中,经过订购步骤接收订购信息后发出输送指令,并且如果在从接收到订购信息之后的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与第一保管所相关联的后续订购信息,则发出该输送指令。
由此,在输送指令步骤中,将从接收到订购信息起直到发出订购信息为止的条件限定为在一定期间内未接收到后续订购信息的情况。因此,能够避免在接收到订购信息之后不久发出输送指令并为了后续的订单而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两次输送。
此外,在输送指令步骤中,在对从订购步骤接收到的订购信息进行响应的指令中包含将与订购信息相关联的需要物品追加到保留列表中的指令。另外,在该指令中包含:如果与购买列表对应的物品金额为预先设定的金额的阈值以上,则发出输送指令。由此,通过事先设定金额并统一集中地供应达到一定金额的订单,能够有效地提高供应效率。
优选的是,在输送指令步骤中发出的输送指令是从第二保管所向第一保管所的所在地的输送的情况下,输送指令步骤与输送步骤之间的时间差为4小时以内,在输送指令步骤中发出的输送指令是从第三保管所向第一保管所的所在地的输送的情况下,时间差为24小时以内。
由此,能够限定不同的输送指令、即能够限定将不同使用频度的物品从不同的保管所输送到第一保管所的所在地的时间。因此,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第三保管所和第二保管所覆盖的用户范围,从而能够在保证输送时间的同时还提高输送效率。
优选的是,在输送指令步骤中,响应于从订购步骤接收到订购信息而发出输送指令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规定的函数运算订购信息中的物品和关联物品信息,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发出用于同时输送订购信息中的物品和关联物品的输送指令。
由此,通过根据数据相关性来预测后续的关联物物品损耗,能够进一步提高供应效率。
优选的是,在输送指令步骤中,在输送指令中也包含第三输送指令,第三输送指令包含用于向利用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第一类物品或提供第一类物品的列表。
由此,能够在第一保管所的第一类物品不足时向利用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进行输送。另外,即使事先与用户签订了合同,作为合同的一部分的第一类物品也能够放置在其它保管所,且能够迅速地从其它保管所输送。
优选的是,输送指令步骤包括预测步骤,在预测步骤中,至少基于第一保管所的当前的交易记录或与第一保管所对应的用户的当前的日志信息来判断在之后的一定时间内哪个物品属于第一类物品。
由此,第一保管所的当前的交易记录能够有效地反映用户过去的交易习惯。另外,与第一保管所对应的用户的当前的日志信息能够有效地反映用户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交易种类。因此,能够正确地预测第一使用频度的第一类物品。而且,能够灵活地调整第一类物品,并能够根据被保管在第一保管所中的物品的种类来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优选的是,预测步骤包括建模步骤和模型应用步骤,在建模步骤中,提供具有不同阶段的项目模型和预测模型,项目模型的各阶段具有属于第一类物品的独特的物品种类,在模型应用步骤中,在超过了当前的项目阶段的期限的情况下发出第三输送指令,基于下一个项目阶段的第一类物品来决定第三输送指令中的第一类物品。
由此,物品的处理方法预测用户的项目以及用户当前所在的项目阶段。然后,在进入下一个项目阶段时,适时地更新第一保管所的物品的种类,来满足与用户的项目相应地持续变化的实际需求。
优选的是,预测步骤包括建模步骤和模型应用步骤,在建模步骤中提供具有不同阶段的项目模型和预测模型,项目模型的各阶段具有属于第一类物品的独特的物品种类,在模型应用步骤中,基于当前的交易记录或当前的日志信息来判断当前的项目阶段以及当前的项目阶段的期限。
优选的是,在输送步骤中,物品信息的更新包括更新后的新物品信息与订购信息之间的对照。
优选的是,输送指令步骤包括预测步骤,在该预测步骤中,至少根据第一保管所、第二保管所或第三保管所的当前的交易记录来计算第一类物品、第二类物品或第三类物品在不同保管所中的一定期间内的分配量。
由此,第一保管所的当前的交易记录能够有效地反映用户过去的交易习惯。而且,在当前的交易记录中,当由于一部分第一类物品的实际消耗量比较大而偏离预想消耗量时,能够迅速且适时地调整不同的保管所的分配量。因此,能够兼顾物流速度和保管所的空间利用率的提高。
优选的是,第一保管所是设置在用户所在的场所或该场所附近的自动售货机。
由此,用户能够自己取出物品,因此能够减小保管所的设置面积。另外,不仅能够便利且迅速地领取物品,还能够节约由用户单独配置保管所的管理者而产生的人工费。
优选的是,第一保管所包括认证装置和多个容纳隔间,用户包括多个子用户,物流系统记录各子用户各自的权限,第一保管所基于由认证装置识别出的子用户的权限来打开对应的保管库的门。
由此,子用户、例如公司的工作人员至少能够自己订购自己权限内的第一类物品(例如常用消耗品),并通过物流系统汇总结算。因此,能够简化订购和结算的流程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用效率。
优选的是,权限对应于子用户能够领取的第一类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第一保管所根据由认证装置识别出的子用户的权限而打开收容有对应的种类和数量的第一类物品的容纳隔间的门。
由此,各子用户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获取合理的量的第一类物品,能够提高第一类物品的安全性和分配的合理性。
优选的是,第一保管所还包括库存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监视第一保管所的第一类物品的库存量,并且在库存量小于阈值时发送输送请求。
由此,在第一类物品的库存量降低到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自动地输送第一类物品。因此,能够将第一类物品的库存量始终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以上,能够保障第一类物品的供应充分。
作为优选的方式,第一保管所还包括基于订购信息来定期地发送输送请求的库存管理模块。
由此,能够基于预先确定的规则定期地输送物品,能够使结算的安排以及输送变得更加便利。
优选的是,服务器具备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保存有在处理器执行上述物品处理方法时能够读取的指令。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当被计算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计算装置执行上述物品处理方法的指令。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第一保管所;10:容纳隔间;11:认证装置;12:解锁单元;13:领取单元;14:库存管理模块;2:第二保管所;3:第三保管所;21:订单接收部;31:订单接收部;4:服务器;41:输送指令单元(输送指令部件);4:服务器(物流管理装置);4a:存储器;4b:处理器(获取部件、分类部件以及更新部件);5:订购装置;DB:自助机数据库;DB1:第一类物品数据库;DB2:第二类物品数据库;DB3:第三类物品数据库;DB4:用户权限数据库。
Claims (12)
1.一种物流管理装置,对使用第一保管所、第二保管所以及第三保管所的物流系统进行管理,所述第一保管所用于保管由使用物品的用户进行领取的第一类物品,所述第二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各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二类物品,所述第三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所述第二保管所各自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各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三类物品,所述物流管理装置具备:
获取部件,其获取各用户使用所述物品的使用频度;以及
分类部件,其基于属于针对所述第三保管所设定的输送对象区域的多个用户的所述使用频度,将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一类物品,将与比所述第一使用频度低的第二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二类物品,将与比所述第二使用频度低的第三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三类物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分类部件将所述物品按各用户分类为所述第一类物品、所述第二类物品以及所述第三类物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分类部件基于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当前的交易记录或与所述第一保管所对应的用户的当前的日志信息,来预测在一定期间内哪个物品属于所述第一类物品,基于预测结果分类出所述第一类物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部件从订购装置获取订购信息,
所述物流管理装置还具备输送指令部件,所述输送指令部件响应于获取到所述订购信息而向所述第二保管所发送第一输送指令、或者向所述第三保管所发送第二输送指令,
所述第一输送指令包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类物品的信息,
所述第二输送指令包含用于确定所述第三类物品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输送指令部件在所述获取部件从获取到所述订购信息之后的一定期间内未获取到与所述第一保管所相关联的后续订购信息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输送指令或所述第二输送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部件从所述第一保管所获取输送请求,
所述输送指令部件响应于所述输送请求而向所述第一类物品的供应商发送包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类物品的信息的第三输送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输送指令部件将与所述订购信息相关联的物品追加到购买列表中,在被追加到所述购买列表中的物品的总金额大于预先设定的金额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输送指令或所述第二输送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保管所为自动售货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类物品的输送时间比所述第二类物品的输送时间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物流管理装置,还具备:
存储器,其存储表示由所述第一保管所保管的物品的数量的物品数据;以及
更新部件,其在所述获取部件从所述第一保管所获取到物品配达信息时更新所述物品数据。
11.一种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物流管理装置对使用第一保管所、第二保管所以及第三保管所的物流系统进行管理,所述第一保管所用于保管由使用物品的用户进行领取的第一类物品,所述第二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各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二类物品,所述第三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所述第二保管所各自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各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三类物品,在所述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中,
获取各用户使用所述物品的使用频度;以及
基于属于针对所述第三保管所设定的输送对象区域的多个用户的所述使用频度,将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一类物品,将与比所述第一使用频度低的第二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二类物品,将与比所述第二使用频度低的第三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三类物品。
12.一种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程序,所述物流管理装置对使用第一保管所、第二保管所以及第三保管所的物流系统进行管理,所述第一保管所用于保管由使用物品的用户进行领取的第一类物品,所述第二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各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二类物品,所述第三保管所用于保管向利用多个所述第二保管所各自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各个所述第一保管所的用户输送的第三类物品,所述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用于使所述物流管理装置的处理器作为以下部件发挥功能:
获取部件,其获取各用户使用所述物品的使用频度;以及
分类部件,其基于属于针对所述第三保管所设定的输送对象区域的多个用户的所述使用频度,将与第一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一类物品,将与比所述第一使用频度低的第二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二类物品,将与比所述第二使用频度低的第三使用频度对应的所述物品分类为所述第三类物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21/034392 WO2023042394A1 (ja) | 2021-09-17 | 2021-09-17 |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71456A true CN116171456A (zh) | 2023-05-26 |
Family
ID=83152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61557.4A Pending CN116171456A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5) | JP7130884B1 (zh) |
CN (1) | CN116171456A (zh) |
WO (1) | WO202304239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50750B (zh) * | 2023-10-20 | 2024-06-18 | 湖北卓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大数据的营销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23134A (zh) * | 2012-09-05 | 2015-11-04 |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 寄存柜终端和自动式配送方法以及自助式配送系统 |
CN107408285A (zh) * | 2015-02-20 | 2017-11-28 | 株式会社日立物流 | 仓库管理系统、仓库和仓库管理方法 |
CN109703969A (zh) * | 2017-10-26 | 2019-05-03 | 株式会社日立物流 | 货架管理系统及货架管理方法 |
CN110520372A (zh) * | 2017-04-12 | 2019-11-29 | 株式会社日立物流 | 物品管理支援装置、物品管理支援系统及物品管理支援方法 |
CN110650170A (zh) * | 2018-06-27 | 2020-01-03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JP6669827B1 (ja) * | 2018-09-25 | 2020-03-18 | 和則 藤沢 | 商品配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95394B2 (ja) * | 2016-06-09 | 2018-03-20 | 和則 藤沢 | 商品出荷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7121565B2 (ja) * | 2018-06-29 | 2022-08-18 | 株式会社オービック | 店舗発注管理装置、店舗発注管理方法、及び店舗発注管理プログラム |
JP6644185B1 (ja) * | 2019-09-11 | 2020-02-12 | 和則 藤沢 | ロッカー管理システム |
JP2021096841A (ja) * | 2019-12-12 | 2021-06-24 | 株式会社souco | マッチングシステム |
JP6880274B1 (ja) * | 2020-03-30 | 2021-06-02 | 和則 藤沢 | 配達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及び管理サーバ |
-
2021
- 2021-09-17 CN CN202180061557.4A patent/CN116171456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9-17 WO PCT/JP2021/034392 patent/WO202304239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9-17 JP JP2021562349A patent/JP7130884B1/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8-24 JP JP2022133016A patent/JP2023044641A/ja active Pending
- 2022-08-24 JP JP2022133015A patent/JP2023044640A/ja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12-19 JP JP2023213441A patent/JP2024015524A/ja active Pending
- 2023-12-19 JP JP2023213442A patent/JP2024015525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23134A (zh) * | 2012-09-05 | 2015-11-04 |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 寄存柜终端和自动式配送方法以及自助式配送系统 |
CN107408285A (zh) * | 2015-02-20 | 2017-11-28 | 株式会社日立物流 | 仓库管理系统、仓库和仓库管理方法 |
CN110520372A (zh) * | 2017-04-12 | 2019-11-29 | 株式会社日立物流 | 物品管理支援装置、物品管理支援系统及物品管理支援方法 |
CN109703969A (zh) * | 2017-10-26 | 2019-05-03 | 株式会社日立物流 | 货架管理系统及货架管理方法 |
CN110650170A (zh) * | 2018-06-27 | 2020-01-03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JP6669827B1 (ja) * | 2018-09-25 | 2020-03-18 | 和則 藤沢 | 商品配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23042394A1 (zh) | 2023-03-23 |
JP2024015525A (ja) | 2024-02-02 |
JP2023044640A (ja) | 2023-03-30 |
WO2023042394A1 (ja) | 2023-03-23 |
JP7130884B1 (ja) | 2022-09-05 |
JP2023044641A (ja) | 2023-03-30 |
JP2024015524A (ja) | 2024-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251187B1 (ko) | 인바운드 구매 주문의 지능적 조정에 의해 제품 재고를 최적화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Žunić et al. | Smart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concept with implementation | |
TWI810488B (zh) | 用於智能化產生採購訂單的電腦實施系統及電腦實施方法 | |
Sendil Kumar et al. | Literature review of JIT-KANBAN system | |
KR102354795B1 (ko) | 자동화된 아웃바운드 프로파일 생성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JP7223779B2 (ja) | インバウンド製品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な分配による製品在庫の最適化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によって実装され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TWI824220B (zh) | 用於智慧分配產品的電腦實行系統以及方法 | |
CN113592440B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物流取件分析系统及方法 | |
JP2024015525A (ja) | 物流管理装置、物流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
KR20230000395A (ko) | 대체 가능성 로직을 사용하는 인공 지능(ai)-기반 인바운드 계획 생성을 위한 컴퓨터 구현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20230070425A (ko) | 응답적이고 자동 예측적인 패키징 획득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JP2004013699A (ja) | 企業間受発注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企業間受発注処理方法 | |
Sartangi et al. | A Mixed Integer Linear Formulation and a Grouping League Championship Algorithm for a Multiperiod-Multitrip Order Picking System with Product Replenishment to Minimize Total Tardiness | |
Wang et al. | Cellular warehousing for omnichannel retailing: Internet of things and physical internet perspectives | |
Hoogendoorn | A capacity-driven due date assignment and workload spreading approach in a make-to-order production environment | |
CN118628024A (zh) | 一种物流仓储管理方法及系统 | |
van der Burg | Workload Optimization Through Items Re-allocation: The Destil’s Central Warehouse Case | |
Hoyur | A simulation model for distribution warehous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