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3604A - 签封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签封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3604A
CN116163604A CN202310191817.0A CN202310191817A CN116163604A CN 116163604 A CN116163604 A CN 116163604A CN 202310191817 A CN202310191817 A CN 202310191817A CN 116163604 A CN116163604 A CN 116163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assembly
sliding
piec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918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长庆
柳伟生
毕元圣
齐相云
洪振福
张富刚
张焕章
李璐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y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y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918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36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3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36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5/00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 E05B65/52Other locks for chests, boxes, trunks, baskets, travelling bag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14Closures or guards for keyholes
    • E05B17/18Closures or guards for keyholes shaped as lids or slides
    • E05B17/186Closures or guards for keyholes shaped as lids or slides slid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9/00Locks giving indication of authorised or unauthorised unlock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9/00Lock casings or latch-mechanism casings ; Fastening locks or fasteners or parts thereof to the w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48Circuits, feeding, monitoring
    • E05B2047/0057Feed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48Circuits, feeding, monitoring
    • E05B2047/0067Monito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签封锁装置,涉及货币运输防护设备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签封锁无法二次利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签封锁装置,包括上盖组件、锁闭机构、控制板组件、供电机构以及拉锁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滑盖和滑块,上盖上形成有滑槽,滑槽内形成有定位部和穿孔部,滑盖为透明材料制成,以通过穿孔部观察锁闭机构;拉锁组件与定位部可拆卸连接,滑盖与上盖滑动连接,滑块与滑盖相连接,且滑盖能够遮挡或露出定位部;锁闭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锁杆,驱动组件能够驱动锁杆向接近或远离滑块的方向移动并与滑块相抵接;供电机构与控制板组件相连接,控制板组件与驱动组件相连接,以对驱动组件的启停提供电力和控制。

Description

签封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币运输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签封锁装置。
背景技术
金融系统中常采用运钞袋来盛放以及转运硬币或纸币,并在运钞袋的开口处安装上拉链。拉链闭合后,在拉链的拉头上用保险止退装置或锁舌或铅封等结构进行封装,以免被不法分子拆除更换,带来不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保险止退装置进行封装,保险锁片的前部一旦插入到固定盒和活动拉盖的内部就无法再相互分开,因此工作人员能够很容易判断出保险止退装置是否完好。
但是,当采用这种保险止退装置进行封装时,工作人员需要拉动拉头时,只能采用折断保险锁片的折口,以将其结构破坏的方式才能使固定盒和活动拉盖相互分离而露出拉链。使得保险止退装置只能一次性使用,不仅使用成本较高,而且对于拉链的锁闭和开启的操作较为繁琐。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签封锁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签封锁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签封锁无法二次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签封锁装置,包括上盖组件、锁闭机构、控制板组件、供电机构以及拉锁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滑盖和滑块,所述上盖上形成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形成有定位部和穿孔部,所述滑盖为透明材料制成,以通过所述穿孔部观察所述锁闭机构,所述拉锁组件与所述定位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滑盖与所述上盖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滑盖相连接,且所述滑盖能够遮挡或露出所述定位部;所述锁闭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锁杆,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锁杆向接近或远离所述滑块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滑块相抵接;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控制板组件相连接,所述控制板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以对所述驱动组件的启停提供电力和控制。
其中,所述定位部形成于所述滑槽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滑盖的锁定位置,所述滑槽对应所述第一位置处还形成有第一避让部,以容纳所述拉锁组件;所述穿孔部形成于所述滑槽的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滑盖的解锁位置;所述上盖的端部还形成有导向槽,所述滑盖对应所述导向槽的位置形成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插入所述导向槽内,以使所述滑盖沿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
其中,所述拉锁组件包括拉头片和拉头,所述拉头片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段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定位部相连接,所述拉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拉头片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上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位置还形成有插接柱,所述上盖上对应所述插接柱的位置形成有定位孔,所述插接柱插入所述定位孔使所述拉头片与所述上盖相连接。
其中,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基板和连接块,所述基板位于所述上盖背离所述滑盖的一侧,且与所述上盖间隔设置,以形成滑动空间;所述上盖对应所述滑槽的位置还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滑盖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滑道进入所述滑动空间内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所述基板上对应所述滑块的位置形成有第二滑道,且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具体地,所述滑盖与所述连接块相卡接,所述基板呈阶梯式结构,所述滑盖的端部搭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面上,所述第二滑道形成于所述第二台阶面上;所述第一台阶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滑盖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的位置形成有配合部,当所述滑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部卡入所述配合部,当所述滑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锁定部卡入所述配合部。
具体地,所述锁闭机构还包括底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壳、驱动件、传动杆、驱动轮以及第一轴承;所述连接壳与所述锁杆相连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杆相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驱动轮相啮合,所述驱动轮上设有沿所述驱动轮的轴向延伸的偏心轴,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偏心轴远离所述驱动轮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能够与所述连接壳的内壁面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以及第三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锁杆两端的第一定位座和与所述第一定位座一一对应的第一压紧件,所述第一定位座和所述第一压紧件相配合形成第一限位空间,所述锁杆的两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空间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运动;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座和第二压紧件,所述第二定位座和所述第二压紧件相配合形成第二限位空间,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空间内;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连接壳两端的第三定位座以及与所述第三定位座一一对应的、定位轴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三定位座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轴架设于所述定位槽上,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与所述定位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与所述连接壳的端部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还形成有第一承载槽,所述第一承载槽内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供电机构对应所述第一承载槽的位置形成有第二磁吸件,以使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组件包括主板以及设置在主板上的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第三检测件、第四检测件、发光件、RF I D电子标签芯片和母座连接器;所述主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且所述主板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三检测件以及所述第四检测件围绕所述第二避让部设置,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相对设置于所述锁杆的两端,且所述锁杆的端部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相抵接;所述第三检测件对应所述滑块设置,且所述滑块的端部能够与所述第三检测件相抵接;所述第四检测件对应所述定位孔设置,且所述插接柱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四检测件相抵接;所述基板上设有导光件,所述上盖对应所述导光件的位置形成有透光孔,所述发光件设置于所述主板上,且与所述导光件相对应;所述母座连接器对应所述第一承载槽设置,且与所述供电机构的导通组件相插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盒体、第一盒盖、第二盒盖、第二磁吸件、连接片组件、导线组件以及导通组件;所述盒体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连接片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连接片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以及第四连接片,且所述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三连接片以及所述第四连接片均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穿过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盒体朝向所述第一盒盖的一侧相贴合;所述第一盒盖与所述盒体相卡接,且所述第一盒盖朝向所述盒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二承载槽,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槽内;所述第一盒盖朝向所述盒体的一侧还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导通组件包括第一弹簧针和第二弹簧针,所述导线组件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弹簧针和所述第二弹簧针的一端插入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弹簧针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弯折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针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弯折部相连接;所述第二盒盖与所述盒体相卡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签封锁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签封锁装置,包括上盖组件、锁闭机构、控制板组件、供电机构以及拉锁组件;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滑盖和滑块,上盖上形成有滑槽,滑槽内形成有定位部和穿孔部,滑盖为透明材料制成,以通过穿孔部观察锁闭机构,拉锁组件与定位部可拆卸连接,滑盖与上盖滑动连接,滑块与滑盖相连接,且滑盖能够遮挡或露出定位部;锁闭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锁杆,驱动组件能够驱动锁杆向接近或远离滑块的方向移动并与滑块相抵接;供电机构与控制板组件相连接,控制板组件与驱动组件相连接,以对驱动组件的启停提供电力和控制。
由此分析可知,通过在滑槽内形成的定位部,能够使拉锁组件与上盖相结合,并且,由于定位部形成于滑槽内,且滑盖与上盖滑动连接,并能够对定位部进行遮挡或露出,因此,当拉锁组件与定位部相连接后,能够通过滑动滑盖,使滑盖对定位部进行遮挡或露出。
当需要防止对拉锁组件操作时,则可以操作滑盖遮挡定位部,即可对拉锁组件进行遮挡以实现防止对拉锁组件的操作。当需要对拉锁组件进行解锁时,则可通过操作滑盖露出定位部,即可实现拉锁组件的露出,从而能够对拉锁组件进行操作。
而本申请还包括有锁闭机构,且滑盖上还连接有滑块,锁闭机构包括锁杆和驱动组件,从而能够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锁杆向接近滑块的方向移动,直至锁杆与滑块的侧壁面相抵接,既能够对滑块进行限位,进而实现对滑盖的限位。当滑盖无法滑动后,便能够始终保持对拉锁组件进行遮挡,以防止对拉锁组件进行操作。
当需要露出拉锁组件时,则驱动组件驱动锁杆向远离滑块的方向运动,直至锁杆与滑块的侧壁面相分离,便能够解除对滑盖的锁定,从而能够通过滑动滑盖以露出拉锁组件,实现对拉锁组件的解锁。
因此,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签封锁装置能够实现对拉锁组件的锁闭和解锁,并能够多次利用,从而能够解决现有签封锁无法二次利用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中需要通过驱动组件对锁杆进行驱动,因此,通过设置的供电机构能够为控制板组件进行供电,从而通过控制板组件能够控制驱动组件的开启和关闭,进而实现对锁杆运动的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签封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签封锁装置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签封锁装置中拉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签封锁装置中滑盖与基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签封锁装置中锁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签封锁装置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签封锁装置中控制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签封锁装置中供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签封锁装置中供电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签封锁装置中连接片组件与导通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上盖;101-滑槽;1011-第一位置;1012-第二位置;1013-定位部;1014-定位孔;102-第一避让部;103-导向槽;104-透光孔;105-第一滑道;106-穿孔部;2-滑盖;201-卡接孔;202-导向部;3-滑块;301-连接块;4-基板;401-第一台阶面;4011-第一锁定部;402-第二台阶面;4021-第二滑道;403-导光件;5-拉头片;501-第一连接段;5011-插接柱;5012-第一连接孔;502-第二连接段;5021-第二连接孔;6-拉头;7-锁杆;8-驱动组件;801-连接壳;802-驱动件;803-传动杆;804-驱动轮;8041-偏心轴;8042-第一轴承;9-底板;901-第一定位座;902-第一压紧件;903-第二定位座;904-第二压紧件;905-第三定位座;906-定位轴;907-第二轴承;908-第一承载槽;10-主板;1001-第二避让部;1002-第一检测件;1003-第二检测件;1004-第三检测件;1005-第四检测件;1006-发光件;1007-RF I D电子标签芯片;1008-母座连接器;11-供电机构;1101-盒体;1102-第一盒盖;1103-第二盒盖;1104-第一连接片;1105-第二连接片;1106-第三连接片;1107-第四连接片;1108-第一导线;1109-第二导线;1110-第一弹簧针;1111-第二弹簧针;1112-弯折部;1113-第二承载槽;1114-安装孔;1115-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签封锁装置,包括上盖组件、锁闭机构、控制板组件、供电机构11以及拉锁组件;上盖组件包括上盖1、滑盖2和滑块3,上盖1上形成有滑槽101,滑槽101内形成有定位部1013和穿孔部106,滑盖2为透明材料制成,以通过穿孔部106观察锁闭机构,拉锁组件与定位部1013可拆卸连接,滑盖2与上盖1滑动连接,滑块3与滑盖2相连接,且滑盖2能够遮挡或露出定位部1013;锁闭机构包括驱动组件8和锁杆7,驱动组件8能够驱动锁杆7向接近或远离滑块3的方向移动并与滑块3相抵接;供电机构11与控制板组件相连接,控制板组件与驱动组件8相连接,以对驱动组件8的启停提供电力和控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签封锁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签封锁装置,通过在滑槽101内形成的定位部1013,能够使拉锁组件与上盖1相结合,并且,由于定位部1013形成于滑槽101内,且滑盖2与上盖1滑动连接,并能够对定位部1013进行遮挡或露出,因此,当拉锁组件与定位部1013相连接后,能够通过滑动滑盖2,使滑盖2对定位部1013进行遮挡或露出。
当需要防止对拉锁组件操作时,则可以操作滑盖2遮挡定位部1013,即可对拉锁组件进行遮挡以实现防止对拉锁组件的操作。当需要对拉锁组件进行解锁时,则可通过操作滑盖2露出定位部1013,即可实现拉锁组件的露出,从而能够对拉锁组件进行操作。
而本申请还包括有锁闭机构,且滑盖2上还连接有滑块3,锁闭机构包括锁杆7和驱动组件8,从而能够通过驱动组件8驱动锁杆7向接近滑块3的方向移动,直至锁杆7与滑块3的侧壁面相抵接,既能够对滑块3进行限位,进而实现对滑盖2的限位。当滑盖2无法滑动后,便能够始终保持对拉锁组件进行遮挡,以防止对拉锁组件进行操作。
当需要露出拉锁组件时,则驱动组件8驱动锁杆7向远离滑块3的方向运动,直至锁杆7与滑块3的侧壁面相分离,便能够解除对滑盖2的锁定,从而能够通过滑动滑盖2以露出拉锁组件,实现对拉锁组件的解锁。
因此,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签封锁装置能够实现对拉锁组件的锁闭和解锁,并能够多次利用,从而能够解决现有签封锁无法二次利用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中需要通过驱动组件8对锁杆7进行驱动,因此,通过设置的供电机构11能够为控制板组件进行供电,从而通过控制板组件能够控制驱动组件8的开启和关闭,进而实现对锁杆7运动的控制。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提供的签封锁装置主要用于对运钞袋上的拉索组件进行锁定封闭,而在本领域内需要能够直接观察到锁闭机构的状态,即锁杆7是否处于对滑块3进行锁定状态以及拉锁组件与上盖1之间的连接是否到位。因此,本申请通过使滑盖2为透明材料制成,并在上盖1上对应锁杆7的位置开设穿孔部106,从而能够直接从外部观察锁杆7的状态以及拉锁组件与定位部1013之间的状态,进而能够判断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提高运钞袋封锁的安全度。
此处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驱动组件8可以为电动伸缩机构,通过电动伸缩机构的伸缩以实现锁杆7向接近或远离滑块3的方向运动的功能,从而实现对滑块3的锁定和解锁。
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的定位部1013形成于滑槽101的第一位置1011,第一位置1011为滑盖2的锁定位置,滑槽101对应第一位置1011处还形成有第一避让部102,以容纳拉锁组件;穿孔部106形成于滑槽101的第二位置1012,且第二位置1012为滑盖2的解锁位置;上盖1的端部还形成有导向槽103,滑盖2对应导向槽103的位置形成有导向部202,导向部202插入导向槽103内,以使滑盖2沿导向槽103的延伸方向滑动。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图1中示出的滑盖2位于第一位置1011,露出的滑槽101的部分为第二位置1012。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上盖1在第一位置1011处形成有安装台,且安装台与第一避让部102形成的承载空间与拉头片5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从而既能够容纳拉锁组件,也能够使拉头片5的连接更加稳定。
并且,通过在安装台上形成的定位部1013能够实现对拉头片5的连接,即当拉头片5的第一连接孔5012与定位柱对应连接后,再通过滑动滑盖2,能够对拉头片5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拉头片5由定位部1013上脱出的问题。
如图1结合图2所示,由于本申请中滑盖2的一端伸入上盖1内,因此,为避免滑盖2的另一端产生起翘露出拉锁组件,本申请中上盖1上还形成有导向槽103,相应地,滑盖2对应导向槽103的位置形成有导向部202,从而通过导向部202与导向槽103的配合,一方面能够对滑盖2的移动进行导向和限位,另一方面,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滑盖2产生起翘露出拉锁组件的问题,提高了整体结构对拉锁组件的封闭性能,保证运钞袋的安全性。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导向槽103为U形槽,且导向部202为倒U形槽,通过导向部202与导向槽103之间的互相扣合,从而实现对滑盖2端部的限位。
可选地,如图3所示,本申请中拉锁组件包括拉头片5和拉头6,拉头片5包括第一连接段501和第二连接段502,第一连接段501和第二连接段502呈角度设置,第一连接段501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5012,第二连接段502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5021,第一连接孔5012与定位部1013相连接,拉头6通过第二连接孔5021与拉头片5相连接;第一连接段501上远离第二连接段502的位置还形成有插接柱5011,上盖1上对应插接柱5011的位置形成有定位孔1014,插接柱5011插入定位孔1014使拉头片5与上盖1相连接。
拉头6为能够锁定或开启运钞袋上的拉索的结构件,拉头片5为能够牵引拉头6运动的结构件,本申请通过在拉头片5的第一连接段501上开设的第一连接孔5012以及形成的插接柱5011,能够配合上盖1上对应形成的定位部1013和定位孔1014,从而通过定位部1013与第一连接孔5012的配合以及插接柱5011与定位孔1014的配合,能够使拉头片5与上盖1之间稳定连接,避免拉头片5与上盖1相分离的问题。
并且,由于本申请中主板10上的第四检测件1005对应定位孔1014设置,且本申请中的第四检测件1005为立式检测开关,因此,当插接柱5011穿过定位孔1014与立式检测开关相抵接时,能够实现驱动组件8的导通,即当插接柱5011与立式检测开关相抵接时,驱动组件8才能够通电,若拉头片5脱离上盖1或安装不到位时,则会使插接柱5011无法与立式检测开关相抵接,从而使驱动组件8无法通电启动,以保证整体装置对拉锁组件锁定或解锁的准确性,提高使用安全程度。
可选地,如图4所示,本申请中上盖组件还包括基板4和连接块301,基板4位于上盖1背离滑盖2的一侧,且与上盖1间隔设置,以形成滑动空间;上盖1对应滑槽101的位置还开设有第一滑道105,滑盖2的一端能够穿过第一滑道105进入滑动空间内与连接块301的一端相连接,连接块301的另一端与滑块3相连接;基板4上对应滑块3的位置形成有第二滑道4021,且第一滑道105与第二滑道4021的延伸方向相同。
本申请通过在上盖1内设置基板4,能够与上盖1形成滑动空间,并且,通过在上盖1对应滑动空间的位置开设第一滑道105,从而能够使滑盖2的一端穿过第一滑道105进入滑动空间内,进而能够实现对滑盖2的一端进行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作用,以保证滑盖2沿第一滑道105的稳定滑动。
而通过在基板4上形成的平行于第一滑道105的第二滑道4021,并使滑块3设置在第二滑道4021内,从而能够使滑盖2带动滑块3沿同一方向稳定滑动。而由于本申请中的基板4呈阶梯式结构,使得滑块3相对滑盖2的距离较远,因此,本申请通过在滑盖2与滑块3之间设置连接块301,能够实现滑盖2与滑块3之间的稳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所示,本申请中连接块301与滑块3为一体连接,且滑块3呈T形结构,连接块301为弧型结构,连接块301上形成有卡扣,相应地,滑盖2的端部对应卡扣的位置形成有卡接孔201,从而能够实现连接块301与滑盖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申请中滑盖2的端部搭设于基板4的第一台阶面401上,第二滑道4021形成于第二台阶面402上;第一台阶面40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锁定部4011和第二锁定部,滑盖2的端部对应第一锁定部4011和第二锁定部的位置形成有配合部,当滑盖2位于第一位置1011时,第一锁定部4011卡入配合部,当滑盖2位于第二位置1012时,第二锁定部卡入配合部。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配合部为卡接槽,第一锁定部4011和第二锁定部为回弹滚珠,当滑盖2移动与回弹滚珠相接触时,回弹滚珠收回,且在滑盖2继续移动遇到滑盖2上形成的配合部时,回弹滚珠再次弹出进入配合部内,实现对滑盖2位置的锁定。
当需要再次滑动滑盖2时,可用力推动滑盖2,使回弹滚珠受力回收,实现对滑盖2的解锁。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本申请中的第一锁定部4011(图中未示出)能够在滑盖2处于第一位置1011时,与配合部相卡接,第二锁定部能够在滑盖2处于第二位置1012时,与配合部相卡接,以实现滑盖2在第一位置1011和第二位置1012的稳定。
可选地,如图5所示,本申请中的锁闭机构还包括底板9,驱动组件8包括连接壳801、驱动件802、传动杆803、驱动轮804以及第一轴承8042;连接壳801与锁杆7相连接,驱动件802的输出端与传动杆803相连接,传动杆803与驱动轮804相啮合,驱动轮804上设有沿驱动轮804的轴向延伸的偏心轴8041,第一轴承8042与偏心轴8041远离驱动轮804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一轴承8042的外环能够与连接壳801的内壁面相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驱动组件8设置在底板9上,且上述的上盖1与底板9之间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传动杆803为蜗杆,驱动轮804为涡轮或齿轮,驱动件802为驱动电机,通过蜗杆能够将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轮804上,从而能够带动驱动轮804转动。
如图5结合图6所示,由于驱动轮804上设有偏心轴8041,偏心轴8041上设有第一轴承8042,因此,当驱动轮804转动时,偏心轴8041能够跟随驱动轮804移动,由于本申请中的连接壳801呈腰形,且第一轴承8042的外环能够与连接壳801的内壁相抵接,因此,能够驱动连接壳801产生沿锁杆7轴向上的往复运动。
而由于本申请中的连接壳801与锁杆7相连接,因此,当连接壳801移动时能够带动锁杆7移动,从而实现锁杆7向接近或远离滑块3的方向移动的动作。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5结合图6所示,本申请中底板9上设有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以及第三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锁杆7两端的第一定位座901和与第一定位座901一一对应的第一压紧件902,第一定位座901和第一压紧件902相配合形成第一限位空间,锁杆7的两端位于第一限位空间内,且能够相对第一定位组件运动;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座903和第二压紧件904,第二定位座903和第二压紧件904相配合形成第二限位空间,驱动件802设置于第二限位空间内;第三定位组件包括位于连接壳801两端的第三定位座905以及与第三定位座905一一对应的定位轴906和第二轴承907;第三定位座905形成有定位槽,定位轴906架设于定位槽上,第二轴承907设置于定位槽内,且第二轴承907的内环与定位轴906相连接,第二轴承907的外环与连接壳801的端部相抵接。
通过第一定位组件能够对锁杆7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使锁杆7能够稳定的沿轴向往复运动。通过第二定位组件能够对驱动件802进行定位,避免驱动件802启动时产生的振动,导致位置产生窜动的问题。通过第三定位组件,一方面能够对连接壳801进行承托,另一方面,当连接壳801产生沿锁杆7轴向移动时,通过第二轴承907能够起到导向作用,提高整体结构的平顺度。
可选地,如图5结合图8和图9所示,本申请中底板9上还形成有第一承载槽908,第一承载槽908内设有第一磁吸件,供电机构11对应第一承载槽908的位置形成有第二磁吸件,以使供电机构11与底板9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中的第一磁吸件为磁铁,通过在第一承载槽908内设置磁铁,并在供电机构11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磁吸件,且第二磁吸件也为磁铁,从而能够实现供电机构11与底板9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提高结构间的装配速度。
在实际应用时,当锁杆7对滑块3产生锁定后,将供电机构11拔出,从而使控制板组件彻底断电,因此,使锁杆7能够始终处于锁定状态,而再次状态下,除非破坏性拆除签封锁装置,否则各结构均处于保持断电前的状态,从而能够提高整体装置的安全性能。
而当需要解锁时,可再次将供电机构11对应连接,从而能够实现控制板组件的再次通电,进而能够为驱动组件8提供电力,实现对锁杆7的解锁动作。
更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本申请中控制板组件包括主板10以及设置在主板10上的第一检测件1002、第二检测件1003、第三检测件1004、第四检测件1005、发光件1006、RF I D电子标签芯片1007和母座连接器1008;主板10与底板9相连接,且主板10对应驱动组件8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避让部1001;第一检测件1002、第二检测件1003、第三检测件1004以及第四检测件1005围绕第二避让部1001设置,第一检测件1002和第二检测件1003相对设置于锁杆7的两端,且锁杆7的端部能够与对应的第一检测件1002和第二检测件1003相抵接;第三检测件1004对应滑块3设置,且滑块3的端部能够与第三检测件1004相抵接;第四检测件1005对应定位孔1014设置,且插接柱5011能够穿过定位孔1014与第四检测件1005相抵接;基板4上设有导光件403,上盖1对应导光件403的位置形成有透光孔104,发光件1006设置于主板10上,且与导光件403相对应;母座连接器1008对应第一承载槽908设置,且与供电机构11的导通组件相插接。
通过RF I D电子标签芯片1007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写入或读取功能,本申请中的母座连接器1008为7P i n母座连接器1008,能够与供电组件中的第一弹簧针1110和第二弹簧针1111对应插接,以实现对主板10的电力输送。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主板10上设置的发光件1006,并在基板4上对应导光件403的位置设置导光件403以及上盖1对应导光件403的位置形成的透光孔104,从而能够使发光件1006发出的光线经过导光件403导出透光孔104。根据发光件1006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能够配合透明的滑盖2向运输人员反馈锁杆7的实时状态,使本申请提供的签封锁装置的使用更加明确清晰。
本申请中第一检测件1002、第二检测件1003以及第三检测件1004均为水平检测开关,在实际应用中,当拉头片5与定位部1013对应连接后,扳动滑盖2,当滑盖2带动滑块3移动到第一位置1011时,能够与第三检测件1004相抵接,此时主板10上的控制芯片能够控制电源导通,实现驱动组件8的通电。
驱动组件8通电后驱动锁杆7向接近滑块3的方向运动,直至锁杆7的端部与第一检测件1002相抵接,且当锁杆7与第一检测件1002相抵接时,主板10控制驱动组件8停止,以使锁杆7能够保持在与滑块3的侧壁相抵接的状态,实现对滑块3的锁定,从而能够实现对拉锁组件的遮挡。
当需要露出拉锁组件时,驱动组件8先驱动锁杆7向远离滑块3的方向运动,直至锁杆7的端部与第二检测件1003相抵接,且当锁杆7与第二检测件1003相抵接时,主板10控制驱动组件8停止,以使锁杆7能够保持在与滑块3相分离的状态,实现对滑块3的解锁,从而能够通过滑动滑盖2,实现对拉锁组件的露出。
待拉锁组件露出后,便可将拉头片5与定位柱相分离,从而通过拉锁组件实现对运钞袋的锁链进行解锁。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主板10上具有能够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接收器以及控制芯片,控制芯片能够根据上述第一检测件1002、第二检测件1003、第三检测件1004以及第四检测件1005发出的信号对驱动件802进行启停控制,以实现对锁杆7的驱动。在实际应用时,本申请提供的签封锁装置还包括遥控器,通过遥控器发出开锁或锁定指令,以实现锁杆7运动的自动控制。
更进一步地,如图8-图10所示,本申请中的供电机构11包括盒体1101、第一盒盖1102、第二盒盖1103、第二磁吸件、连接片组件、导线组件以及导通组件;盒体1101形成有容纳槽1115,连接片组件设置于容纳槽1115内,连接片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片1104、第二连接片1105、第三连接片1106以及第四连接片1107,且第一连接片1104、第二连接片1105、第三连接片1106以及第四连接片1107均包括弯折部1112,弯折部1112穿过容纳槽1115与盒体1101朝向第一盒盖1102的一侧相贴合;第一盒盖1102与盒体1101相卡接,且第一盒盖1102朝向盒体110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承载槽1113,第二磁吸件设置于第二承载槽1113内;第一盒盖1102朝向盒体1101的一侧还形成有安装孔1114,导通组件包括第一弹簧针1110和第二弹簧针1111,导线组件包括第一导线1108和第二导线1109,第一弹簧针1110和第二弹簧针1111的一端插入对应的安装孔1114内,第一弹簧针11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导线1108与第一连接片1104的弯折部1112相连接,第二弹簧针11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线1109与第二连接片1105的弯折部1112相连接;第二盒盖1103与盒体1101相卡接。
盒体1101能够为连接片组件提供安装空间,并且形成用于承装电池的电池盒,且如图9所示,本申请中的电池盒能够承装三节电池。相应地,本申请中的连接片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片1104、第二连接片1105、第三连接片1106以及第四连接片1107,且如图10所示,本申请中第一连接片1104与第二连接片1105位于同一侧,且第一连接片1104与第三连接片1106相对设置,第三连接片1106和第四连接片1107位于同一侧,且第四连接片1107与第二连接片1105相对设置,第一连接片1104和第四连接片1107具有一个电池连接柱和弹簧,第二连接片1105和第三连接片1106具有两个电池连接柱和弹簧。实际连接时,通过第一导线1108将第一连接片1104的弯折部1112与第一弹簧针1110相连接,通过第二导线1109将第四连接片1107的弯折部1112与第二弹簧针1111相连接,从而在电池安装后,能够形成通电回路实现对主板10的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签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组件、锁闭机构、控制板组件、供电机构以及拉锁组件;
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滑盖和滑块,所述上盖上形成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形成有定位部和穿孔部,所述滑盖为透明材料制成,以通过所述穿孔部观察所述锁闭机构;
所述拉锁组件与所述定位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滑盖与所述上盖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滑盖相连接,且所述滑盖能够遮挡或露出所述定位部;
所述锁闭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锁杆,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锁杆向接近或远离所述滑块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滑块相抵接;
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控制板组件相连接,所述控制板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以对所述驱动组件的启停提供电力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签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形成于所述滑槽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滑盖的锁定位置,所述滑槽对应所述第一位置处还形成有第一避让部,以容纳所述拉锁组件;
所述穿孔部形成于所述滑槽的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滑盖的解锁位置;
所述上盖的端部还形成有导向槽,所述滑盖对应所述导向槽的位置形成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插入所述导向槽内,以使所述滑盖沿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签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锁组件包括拉头片和拉头,所述拉头片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段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定位部相连接,所述拉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拉头片相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段上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位置还形成有插接柱,所述上盖上对应所述插接柱的位置形成有定位孔,所述插接柱插入所述定位孔使所述拉头片与所述上盖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签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基板和连接块,所述基板位于所述上盖背离所述滑盖的一侧,且与所述上盖间隔设置,以形成滑动空间;
所述上盖对应所述滑槽的位置还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滑盖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滑道进入所述滑动空间内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相连接;
所述基板上对应所述滑块的位置形成有第二滑道,且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签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与所述连接块相卡接,所述基板呈阶梯式结构,所述滑盖的端部搭设于第一台阶面上,所述第二滑道形成于第二台阶面上;
所述第一台阶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滑盖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一锁定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的位置形成有配合部,当所述滑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部卡入所述配合部,当所述滑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锁定部卡入所述配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签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机构还包括底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壳、驱动件、传动杆、驱动轮以及第一轴承;
所述连接壳与所述锁杆相连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杆相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驱动轮相啮合,所述驱动轮上设有沿所述驱动轮的轴向延伸的偏心轴,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偏心轴远离所述驱动轮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能够与所述连接壳的内壁面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签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以及第三定位组件;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锁杆两端的第一定位座和与所述第一定位座一一对应的第一压紧件,所述第一定位座和所述第一压紧件相配合形成第一限位空间,所述锁杆的两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空间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运动;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座和第二压紧件,所述第二定位座和所述第二压紧件相配合形成第二限位空间,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空间内;
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连接壳两端的第三定位座以及与所述第三定位座一一对应的、定位轴和第二轴承;
所述第三定位座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轴架设于所述定位槽上,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与所述定位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与所述连接壳的端部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签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形成有第一承载槽,所述第一承载槽内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供电机构对应所述第一承载槽的位置形成有第二磁吸件,以使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签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组件包括主板以及设置在主板上的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第三检测件、第四检测件、发光件、RFID电子标签芯片和母座连接器;
所述主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且所述主板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避让部;
所述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三检测件以及所述第四检测件围绕所述第二避让部设置,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相对设置于所述锁杆的两端,且所述锁杆的端部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相抵接;
所述第三检测件对应所述滑块设置,且所述滑块的端部能够与所述第三检测件相抵接;
所述第四检测件对应所述定位孔设置,且所述插接柱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四检测件相抵接;
所述基板上设有导光件,所述上盖对应所述导光件的位置形成有透光孔,所述发光件设置于所述主板上,且与所述导光件相对应;
所述母座连接器对应所述第一承载槽设置,且与所述供电机构的导通组件相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签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盒体、第一盒盖、第二盒盖、第二磁吸件、连接片组件、导线组件以及导通组件;
所述盒体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连接片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连接片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以及第四连接片,且所述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三连接片以及所述第四连接片均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穿过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盒体朝向所述第一盒盖的一侧相贴合;
所述第一盒盖与所述盒体相卡接,且所述第一盒盖朝向所述盒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二承载槽,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槽内;
所述第一盒盖朝向所述盒体的一侧还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导通组件包括第一弹簧针和第二弹簧针,所述导线组件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弹簧针和所述第二弹簧针的一端插入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弹簧针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弯折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针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弯折部相连接;
所述第二盒盖与所述盒体相卡接。
CN202310191817.0A 2023-02-24 2023-02-24 签封锁装置 Pending CN1161636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1817.0A CN116163604A (zh) 2023-02-24 2023-02-24 签封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1817.0A CN116163604A (zh) 2023-02-24 2023-02-24 签封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3604A true CN116163604A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13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1817.0A Pending CN116163604A (zh) 2023-02-24 2023-02-24 签封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3604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5607A (zh) * 2012-06-13 2014-01-01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运钞袋电子签封系统
CN203386259U (zh) * 2013-07-12 2014-01-08 北京科创融安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银行款包电子锁及银行款包
CN103895938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中钞海思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可安全访问的运钞袋装置
CN204680074U (zh) * 2015-03-30 2015-09-30 深圳市融钞科技有限公司 运钞袋可循环使用的电子锁
CN107255000A (zh) * 2017-08-02 2017-10-17 广东宾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旅行箱滑动锁
CN107489315A (zh) * 2017-09-19 2017-12-19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能遮盖住拉链片的扣锁
CN109403729A (zh) * 2018-11-02 2019-03-01 深圳市融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银行运钞袋用锁具及锁具的开/闭方法
CN211224658U (zh) * 2019-08-30 2020-08-11 北京科创融安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行库专用包装袋上的电子签封装置
CN213482928U (zh) * 2020-12-10 2021-06-18 深圳市威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签封包装袋上的rfid电子签封锁
CN113107286A (zh) * 2021-04-16 2021-07-13 黄建 银行款包及拉链锁盒和锁盒的开/关锁方法
CN214996997U (zh) * 2021-04-16 2021-12-03 黄建 高安全性的银行款包锁盒及银行款包
CN215291930U (zh) * 2021-06-04 2021-12-24 四川金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签封锁以及封装件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5607A (zh) * 2012-06-13 2014-01-01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运钞袋电子签封系统
CN103895938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中钞海思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可安全访问的运钞袋装置
CN203386259U (zh) * 2013-07-12 2014-01-08 北京科创融安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银行款包电子锁及银行款包
CN204680074U (zh) * 2015-03-30 2015-09-30 深圳市融钞科技有限公司 运钞袋可循环使用的电子锁
CN107255000A (zh) * 2017-08-02 2017-10-17 广东宾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旅行箱滑动锁
CN107489315A (zh) * 2017-09-19 2017-12-19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能遮盖住拉链片的扣锁
CN109403729A (zh) * 2018-11-02 2019-03-01 深圳市融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银行运钞袋用锁具及锁具的开/闭方法
CN211224658U (zh) * 2019-08-30 2020-08-11 北京科创融安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行库专用包装袋上的电子签封装置
CN213482928U (zh) * 2020-12-10 2021-06-18 深圳市威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签封包装袋上的rfid电子签封锁
CN113107286A (zh) * 2021-04-16 2021-07-13 黄建 银行款包及拉链锁盒和锁盒的开/关锁方法
CN214996997U (zh) * 2021-04-16 2021-12-03 黄建 高安全性的银行款包锁盒及银行款包
CN215291930U (zh) * 2021-06-04 2021-12-24 四川金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签封锁以及封装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31907A (en) Electric module latch assembly
US8646295B2 (en) Steering lock device
US10030417B1 (en) Induction type padlock
CN103863214A (zh) 锁闭装置及锁闭系统
JP2014120229A (ja) ロック装置
US20130240732A1 (en) Portable radiographic detector exterior battery latch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KR0166392B1 (ko) 자기 자물쇠
CN116163604A (zh) 签封锁装置
JPH0653477B2 (ja) 小形電子機器の着脱装置
CN110984724A (zh) 柜锁
JP4711357B2 (ja) 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CN211818669U (zh) 一种锁壳用阻挡结构
CN214330266U (zh) 一种折叠箱用的联动锁及折叠箱
CN214740605U (zh) 锁具和储物柜
CN210948094U (zh) 一种具有防撬防砸功能的锁具
TWI538830B (zh) Anti - theft equipment for vehicles
CN102094548B (zh) 接插式万能通用防盗锁
CN113090124A (zh) 一种可一键开锁的电子锁
CN213962122U (zh) 具有磁吸式锁扣的电磁感应锁具
CN219917045U (zh) 断路器的防拉拔装置
CN220190015U (zh) 电子锁和充电座组件
KR102179073B1 (ko) 무선 인증 방식의 잠금 기기
KR20130060019A (ko) 충전커넥터 잠금장치
CN215435671U (zh) 防拆卸印章结构
CN215362764U (zh) 防伪组件及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