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48106B - 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48106B
CN116148106B CN202310433456.6A CN202310433456A CN116148106B CN 116148106 B CN116148106 B CN 116148106B CN 202310433456 A CN202310433456 A CN 202310433456A CN 116148106 B CN116148106 B CN 1161481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leration
impact
stress
test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334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48106A (zh
Inventor
杨先龙
边明松
汲亚娟
李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EIRI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EIRI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EIRI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EIRI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4334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48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48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8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48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8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32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repeated or pulsating forces
    • G01N3/34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repeated or pulsating forces gener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hammer blow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应力联合加速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采用有的放矢的“分离式”试验模式,步骤如下:获取整机结构单元侧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获取电控单元侧温湿度加速应力条件下的温湿度总施加时间,基于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以及温湿度总施加时间确定可靠性加速试验应力施加方式及施加时长;开展可靠性加速试验。本加速试验方法可对落球式冲击耐久性试验实现大幅加速;采用有的放矢的“分离式”试验模式实现分离式的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能够更好地反映产品问题,也可对解决试验耗时过程、“矫枉过正”等问题有较好的作用和效果。

Description

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应力联合加速试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落球冲击试验(falling ball impact test)是将规定质量的球(或其它重物)从不同高度落下;或在规定高度下将不同质量的球(或其它重物)落下,以评估样品耐冲击强度的标准试验,具体参见图3所示的常规落球冲击试验示意。
落球冲击试验主要测试对象为数码相机、手机、PDA、计算器、记事本、电话机等通讯、IT产品的整机或胶壳及陶瓷、玻璃等材料。同时,在电力设备以及运动器械等领域,落球冲击试验往往用于评估产品的抗“X万次”或抗“X百天”的长时间冲击评估之中,而这些试验基本都是在“落球”原理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用与实际使用时的相似冲击物对外部冲击应力进行模拟,因此称之为“落球式耐久冲击试验”。
传统落球冲击试验主要是针对材料、部件以及整机等样品冲击强度进行单次试验评价,由于该种验证试验的方法已完全标准化,因此该试验改进方向主要集中在试验设备的关键部件材料和结构、设备整体框架结构及其自动化测试装置和控制方法等方面。一般情况下,试验人员仅仅通过调节冲击频率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增速,例如:将冲击频率由30次/min提升至45次/min。
而上述加速方法存在两个制约:参见图4所示,其一是冲击结构一般为“重物+执行机构”组成,执行机构通常为电机或气压/液压杆,为保障重物自由落体,执行机构需要充分保证下落时间不对重物产生干扰,因此重物下落过程和时间不允许控制,致使冲击频率是不能够无限制增加的,该种方法的加速能力有限;其二是加速可调节维度极其有限,目前仅频率一项。
目前针对多应力联合加速试验,一般为建造一个密闭箱体,构建集成温度、湿度、振动、电等多种试验应力的测试换机,而后将整机放入其中进行综合环境可靠性试验;对于部件、组件以及器件的测试,该测试方法可有效暴露产品多种类型故障,但对于整机产品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受困于整机体积和集成度,以整机的方式同时进行多应力联合加速试验,并不能完全反应部件特性,产品所受的外部主要应力无法完全囊括在箱体环境中,如本发明所述的落球式连续冲击应力,因此多应力试验时只能放弃该项应力;另一方面,一般整机产品都是“结构件+执行机构+控制器”的组合方式,而几种部件的实际使用环境完全不同,结构件和执行机构受机械类应力居多,而控制器受温湿度影响较大,两种部件的应力耐久试验应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反映产品问题;最后,不考虑部件和组件的敏感应力构成和实际使用情况,一味将产品以整体的方式进行试验,除了产生故障掩盖问题外,还有可能在单一应力下试验导致“矫枉过正”,使企业付出较大的质量成本,丧失价格竞争力和利润优势。综上所述,有的放矢的“分离式”试验模式更能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从试验原理和疲劳累计试验本质物理问题触发进行加速研究,采用有的放矢的“分离式”试验模式,将整机系统的整机结构单元侧以及电控单元侧分离同时进行试验,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将整机系统分离为整机结构单元侧以及电控单元侧同时进行试验,所述电控单元侧和整机结构单元侧电连接,形成整机系统功能整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整机结构单元侧的正常应力基准及正常应力下整机结构单元侧可靠性试验统计量;
整机结构单元侧选取冲击为加速应力,计及应力寿命曲线计算冲击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并基于正常应力下整机结构单元侧可靠性试验统计量计算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
电控单元侧选取温度、湿度为加速应力,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利用Arrhenius模型计算温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将湿度加速应力条件下的湿度与正常湿度应力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湿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基于温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以及湿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计算总加速因子,基于总加速因子计算温湿度总施加时间;
基于所述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以及温湿度总施加时间确定可靠性加速试验应力施加方式及施加时长;
开展可靠性加速试验。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计及应力寿命曲线计算冲击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并基于正常应力下整机结构单元侧可靠性试验统计量计算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包括:
获取整机结构单元侧在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所述平均冲击力数据为整机结构单元侧在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进行n次下落试验所受的冲击力数据求平均得到;
获取整机结构单元侧在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冲击力数据,所述冲击力数据为整机结构单元侧在加速应力条件下进行下落试验所受的冲击力;
将所述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与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冲击力数据进行比较,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冲击的应力加速因子;
基于所述应力加速因子以及正常应力下整机结构单元侧可靠性试验统计量确定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采用应力传感器获取所述冲击力数据,所述应力传感器设置在整机结构单元侧的冲击试验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冲击力数据基于整机结构单元侧测试环境下的冲击高度、冲击重物2质量以及冲击重物2的下落碰撞时间算得。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采用高速摄像头获取所述冲击重物2的下落碰撞时间,所述高速摄像头的镜头中心点水平面与整机结构单元侧的冲击试验面重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与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冲击力数据进行比较,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冲击的应力加速因子,包括:
对整机结构单元侧在加速应力条件下进行n次下落试验所受的冲击力数据求平均,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将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与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进行比较,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冲击的应力加速因子。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对整机结构单元侧在加速应力条件下进行n次下落试验的过程中,当累计等效冲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正常应力下整机结构单元侧可靠性试验统计量的冲击次数时,试验结束,所述等效冲击次数由应力加速因子算得。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于正常应力下整机结构单元侧可靠性试验统计量计算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包括:
当正常应力下整机结构单元侧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为冲击次数时,通过将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与应力加速因子作除,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冲击次数,将所述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冲击次数与冲击频率作除,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的试验时间;
当正常应力下整机结构单元侧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为试验时间时,通过将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与应力加速因子作除,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的试验时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系统,应用到如上述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加速试验方法可对落球式冲击耐久性试验实现大幅加速;本加速试验方法可同时对产品的整机结构单元和电控单元实现分离式的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反映产品问题,另一方面可对解决试验耗时过程、“矫枉过正”等实际生产和工程问题有较好的作用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加速试验方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背景技术提供的常规落球冲击试验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背景技术提供的跑步机的落球式冲击耐久试验示意图;
图标:1-耐久性冲击试验台,2-冲击重物,3-采集监测单元,4-整机结构单元侧,5-电控单元侧,6-高速摄像头,7-外部接线槽,8-温箱内部,9-置物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落球式冲击耐久试验中,涉及的参数量包括:冲击重物2质量(m)、下落高度(h)、冲击频率(f)以及冲击次数(N)。冲击试验中,实际作用于受试产品的单位为冲击力(F),冲击力的宏观指标为冲量(impulse),由于冲击或碰撞的时间极短,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动量守恒,因此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冲击重物2质量(m)与冲击重物2接触样品时速度(v)的乘积等于样品所受的冲击力(F)与冲击重物2速度从v到0经历时间(t)的乘积相等,即:
Figure SMS_1
(1)
上述公式表明:受试产品所受冲击力(F)与冲击重物2质量(m)以及冲击重物2接触样品时速度(v)有关,同时与受试产品的弹性性能有关,而冲击重物2接触时间(t)已包含受试产品的弹性性能信息。结合下落过程动能守恒可知:
Figure SMS_2
(2)
上式中,
Figure SMS_3
表示重力加速度。
基于上述已知信息可知,通过对冲击重物2接触时间(t)进行抓取,即可获得受试产品所承受的冲击力(F)。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高速摄像头6获取所述冲击重物2的下落碰撞时间(t),所述高速摄像头6的镜头中心点水平面与受试产品的冲击试验面重合,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采用有的放矢的“分离式”试验模式实现分离式的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将整机系统分离为整机结构单元侧4以及电控单元侧5同时进行试验,所述电控单元侧5和整机结构单元侧4电连接,形成整机系统功能整体。
其中,整机结构单元侧4包括结构件、执行机构和供电单元等;整机结构单元侧4的主要敏感应力为机械冲击,因此整机结构单元侧4将进行落球式耐久冲击试验,使用耐久性冲击试验台1。电控单元侧5的主要敏感应力为温度和湿度,因此电控单元侧5将进行温湿度试验,并放置于温湿度箱之中。整机结构单元侧4和电控单元侧5之间通过供电、信号和控制三组线进行连接,并于温箱内部8设置外部接线槽7以及置物架9放置电控单元,保证部件分离测试下仍能形成功能整体,避免无法反映实际工作情况的空载测试发生。同时,外部通过互感器或串(并)采集监测单元3进行在线采集监测,确保联合加速试验有效。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整机结构单元侧4的正常应力基准及正常应力条件下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靠性试验统计量;整机结构单元侧4选取冲击为加速应力,计及应力寿命曲线计算冲击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并基于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靠性试验统计量计算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步骤具体如下:
1.1)、平均冲击力的确定步骤,具体包括:
1.1.1)、获取整机结构单元侧4在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所述平均冲击力数据为整机结构单元侧4在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进行n次下落试验所受的冲击力数据求平均得到,其中,所述平均冲击力数据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4
(3)
上式中,
Figure SMS_5
表示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
Figure SMS_6
表示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冲击重物2质量,/>
Figure SMS_7
表示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下落高度,/>
Figure SMS_8
表示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
Figure SMS_9
次下落的碰撞时间。
1.1.2)、获取整机结构单元侧4在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所述参数量为下落高度、冲击重物2质量以及冲击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平均冲击力数据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10
(4)
上式中,
Figure SMS_11
表示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
Figure SMS_12
表示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冲击重物2质量,/>
Figure SMS_13
表示加速应力条件下的下落高度,/>
Figure SMS_14
表示加速应力条件下第/>
Figure SMS_15
次下落的碰撞时间。
1.2)、加速因子的确定步骤,本步骤基于Wohler-Basquin强度理论,应力(S)的
Figure SMS_16
阶与寿命(N)呈反比例关系,即所述的应力寿命曲线(S-N曲线),且应力幅值收敛于应力极限,寿命收敛于寿命极限,该理论可用下式表明:
Figure SMS_17
(5)
上式中,
Figure SMS_18
以及/>
Figure SMS_19
表示与整机结构单元侧4材料、结构相关的常数,可通过查表获得,此处/>
Figure SMS_20
的取值可按整机结构单元侧4最脆弱的部件进行取值,/>
Figure SMS_21
既可以代表试验时长,同时可以表示冲击次数,本质为表征可靠性试验的统计量。该步骤具体包括如下:
1.2.1)、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为冲击次数时,通过将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与应力加速因子作除,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冲击次数,将所述冲击次数与冲击频率作除,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的试验时长;当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为试验时长时,通过将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与总加速因子作除,得到加速试验方案的试验时长。
具体地,本实施例将所述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与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进行比较,得到加速试验方案的应力加速因子
Figure SMS_22
,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23
(6)
1.2.2)、若对冲击频率参数量进行了调整,则需进一步计算频率加速因子
Figure SMS_24
,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25
(7)
上式中,
Figure SMS_26
表示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冲击频率,/>
Figure SMS_27
表示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冲击频率。
1.2.3)、进一步地,综合应力加速因子以及频率加速因子,得到总加速因子
Figure SMS_28
,所述总加速因子/>
Figure SMS_29
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30
(8)
1.3)、基于所述应力加速因子以及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靠性试验统计量确定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该步骤具体包括:
1.3.1)、根据公式(6)计算加速应力条件下的等效冲击次数,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31
(9)
上式中,
Figure SMS_32
表示加速应力条件下的等效冲击次数,/>
Figure SMS_33
表示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靠性试验统计量,此处为冲击次数;
1.3.2)、若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为试验时长,则加速应力条件下的试验时长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34
(10)
2)、温湿度加速因子的确定步骤,不同应力类型对产品产生的影响以及反应的问题均不相同,参见下表1所示,对整机系统实时可靠性、耐久性及潜在故障暴露试验必须从其敏感应力方向入手。
表1.不同应力的主要影响
Figure SMS_35
本实施例采用一般性的温湿度联合加速电控加速试验方案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2.1)、电控单元侧5选取温度、湿度为加速应力;温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确定步骤如下: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利用Arrhenius模型,即阿伦尼斯方程计算温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具体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36
(11)
上式中,
Figure SMS_37
表示温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
Figure SMS_38
表示激活能,/>
Figure SMS_39
表示玻尔兹曼常数,
Figure SMS_40
表示正常温度应力基准,/>
Figure SMS_41
表示温度加速应力。
湿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确定步骤如下:将湿度加速应力条件下的湿度与正常湿度应力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湿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42
(12)
上式中,
Figure SMS_43
表示湿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
Figure SMS_44
表示正常湿度应力基准,/>
Figure SMS_45
表示湿度加速应力,/>
Figure SMS_46
表示湿度加速因子的幂指数。
基于温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以及湿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计算总加速因子,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47
(13)
将可靠性试验统计量的试验时长与总加速因子作除,计算温湿度总施加时间。
3)、基于所述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以及温湿度总施加时间确定可靠性加速试验应力施加方式及施加时长。
4)、开展可靠性加速试验。
以下对上述所提供的加速试验方法的整机结构单元侧4试验时长以及电控单元侧5试验时长分别进行举例说明:
整机结构单元侧4试验时长部分:
针对公式(8),为方便计算,本实施例假设
Figure SMS_48
,则公式(8)可简化为:
Figure SMS_49
(14)
本实施例以跑步机为例,其由受拉、压的结构件组合而成,因此根据相关文献及Paris参数表查询可知,
Figure SMS_50
假设正常应力基准条件和加速应力条件如下表2所示,正常应力基准条件和加速应力条件冲击频率不变,即
Figure SMS_51
,以保证受试产品寿命。
表2.加速应力条件与正常应力基准条件对比
Figure SMS_52
根据公式(11)可知:
Figure SMS_53
加速应力条件下的总加速因子为12.64,因此原3000小时的试验时长加速后仅需237.3小时即可完成。此处由于假设的
Figure SMS_54
,实际利用高速摄像头6对碰撞时间进行监测后,加速因子计算将更加准确。
电控单元侧5试验时长部分:
仍以跑步机为例,通过上述方法确定整机结构单元侧4需进行237.3小时的加速试验。现针对电控单元侧5,假设正常温湿度应力基准条件下需进行3年试验,跑步机每天工作时长为2小时,非工作时长为22小时,非工作时电控单元侧5所处环境温度为25℃(转换为开氏温度约为298K),工作时所处环境温度为35℃(转换为开氏温度约为308K),在3年时间中非工作时间为365*22*3=24090h。根据公式(11),非工作时间换算为工作时间为:
Figure SMS_55
则总体工作时间为:
Figure SMS_56
。假设跑步机一般环境相对湿度为45%,试验时温度加速应力为75℃,相对湿度加速应力为75%,则根据公式(11)、(12)及(13)可知,施加时长为:
Figure SMS_5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控单元侧5试验时长部分旨在通过构建反应率方程实现试验加速,并不涉及寿命统计,但此处并不对此做具体限制。
综上所述,跑步机按照冲击应力条件进行分离式测试环境搭建后,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通过237.3小时的加速试验对3000小时的落球式耐久冲击试验进行等效模拟;电控单元侧5可通过212小时的温湿度加速试验对3年(包括2190小时的工作时长)使用进行模拟;两项加速试验同时开始,237.3小时后可完成所有试验,同时试验条件更为接近跑步机实际使用工况。
实施例2
区别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利用高速摄像头6对加速应力条件下每一次下落的碰撞时间均进行采集计算,从而确定每一次碰撞的加速因子和等效冲击次数,替代实施例1中“平均冲击力确定步骤”以及“加速因子确定步骤”中有关加速试验方案的计算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
Figure SMS_58
的确认方法不变,同样通过n次下落试验所受的冲击力数据求平均得到。本实施例区别于实施例1,主要改进的点为加速应力条件下相关数据获得和计算方法,具体如下:
获取整机结构单元侧4在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冲击力数据,所述参数量为下落高度、冲击重物2质量以及冲击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冲击力数据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59
(15)
上式中,
Figure SMS_60
表示加速应力条件下第/>
Figure SMS_61
次碰撞的冲击力。
将所述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冲击力数据与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进行比较,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第
Figure SMS_62
次下落冲击的应力加速因子,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63
(16)
上式中,
Figure SMS_64
表示加速应力条件下第/>
Figure SMS_65
次下落冲击的应力加速因子。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应力加速因子以及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靠性试验统计量确定加速应力条件下的试验时长。
针对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为冲击次数的情况,首先根据公式(16)计算加速应力条件下第
Figure SMS_66
次下落的等效冲击次数,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67
(17)
上式(17)表明,加速应力条件下冲击1次相当于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冲击
Figure SMS_68
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对试验设置有试验截止条件,试验截止条件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SMS_69
(18)
上式(15)表明,在所述对整机结构单元侧4在加速应力条件下进行n次下落试验的过程中,当累积等效冲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冲击次数时,试验结束。
实施例3
区别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利用应力传感器对加速应力条件下每一次下落冲击力数据进行采集计算,所述应力传感器设置在整机结构单元侧4的冲击试验面,从而确定每一次碰撞的加速因子和等效碰撞次数,替代上述实施例中“平均冲击力的确定步骤”以及“加速因子的确定步骤”中有关加速试验方案的计算内容,具体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系统,应用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Claims (7)

1.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整机系统分离为整机结构单元侧(4)以及电控单元侧(5)同时进行试验,所述电控单元侧(5)和整机结构单元侧(4)电连接,形成整机系统功能整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整机结构单元侧(4)的正常应力基准及正常应力下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靠性试验统计量,所述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为冲击次数或试验时间;
整机结构单元侧(4)选取冲击为加速应力,基于正常应力基准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以及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计算S-N曲线,将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与正常应力基准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冲击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并基于正常应力下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靠性试验统计量计算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其中,当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为冲击次数时,通过将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与应力加速因子作除,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冲击次数,将所述冲击次数与冲击频率作除,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
当正常应力基准下受试产品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为试验时间时,将可靠性试验统计量与应力加速因子作除,得到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
电控单元侧(5)选取温度、湿度为加速应力,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利用Arrhenius模型计算温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将湿度加速应力条件下的湿度与正常湿度应力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湿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基于温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以及湿度加速应力的加速因子计算总加速因子,基于总加速因子计算温湿度总施加时间;
基于所述冲击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时间以及温湿度总施加时间确定可靠性加速试验应力施加方式及施加时长;
开展可靠性加速试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机结构单元侧(4)在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为整机结构单元侧(4)在正常应力基准条件下进行n次下落试验所受的冲击力数据求平均得到;
所述整机结构单元侧(4)在加速应力条件下的平均冲击力数据为整机结构单元侧(4)在加速应力条件下进行n次下落试验所受的冲击力求平均得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应力传感器获取所述冲击力数据,所述应力传感器设置在整机结构单元侧(4)的冲击试验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力数据基于整机结构单元侧(4)测试环境下的冲击高度、冲击重物(2)质量以及冲击重物(2)的下落碰撞时间算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速摄像头(6)获取所述冲击重物(2)的下落碰撞时间,所述高速摄像头(6)的镜头中心点水平面与整机结构单元侧(4)的冲击试验面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机结构单元侧(4)在加速应力条件下进行n次下落试验的过程中,当累计等效冲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正常应力下整机结构单元侧(4)可靠性试验统计量的冲击次数时,试验结束,所述等效冲击次数由应力加速因子算得。
7.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433456.6A 2023-04-21 2023-04-21 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148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3456.6A CN116148106B (zh) 2023-04-21 2023-04-21 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3456.6A CN116148106B (zh) 2023-04-21 2023-04-21 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8106A CN116148106A (zh) 2023-05-23
CN116148106B true CN116148106B (zh) 2023-07-14

Family

ID=8635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33456.6A Active CN116148106B (zh) 2023-04-21 2023-04-21 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48106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0002A2 (en) * 1989-01-25 1990-08-01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Optical disk substrate and optical information-storage medium
KR100660730B1 (ko) * 2005-07-08 2006-12-21 주식회사 만도 감쇠력 가변형 쇽업소버
CN102155958A (zh) * 2010-12-31 2011-08-17 北京兴华机械厂 一种基于微惯性器件的运输状态监测记录仪
CN102252898A (zh) * 2011-03-09 2011-11-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寿命-应力”模型的电子产品加速寿命试验方法
CN206806760U (zh) * 2017-05-09 2017-12-26 江苏宏强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冲击抗腐蚀低压开关柜
CN108062134A (zh) * 2017-12-29 2018-05-22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重载冲击试验台环境温度湿度控制装置
CN109085054A (zh) * 2018-08-30 2018-12-25 吉林大学 一种测量材料温度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
EP3483803A1 (en) * 2017-11-13 2019-05-15 GE Energy Power Conversion Technology Ltd.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system through predictive analysis and usage intensity
CN111208364A (zh) * 2019-12-17 2020-05-29 中国人民解放军92942部队 基于多模型的综合应力可靠性加速试验方法
CN111274723A (zh) * 2020-01-09 2020-06-12 东南大学 一种力/热环境下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分离及强度可靠性分析方法
CN111380771A (zh) * 2019-04-30 2020-07-0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1部队 具有两阶段失效机制的长期贮存产品贮存寿命的测定方法
CN111380772A (zh) * 2019-04-30 2020-07-0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1部队 长期贮存产品内部的橡胶类密封件贮存寿命的测定方法
CN111914370A (zh) * 2020-08-07 2020-11-10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电驱动系统高速轴承可靠性试验载荷谱的编制方法
CN113624506A (zh) * 2020-05-09 2021-11-09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寿命验证方法
CN113919151A (zh) * 2021-09-30 2022-01-11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基于主动触发的电测量设备加速可靠性试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6988B2 (en) * 2004-10-15 2007-09-11 Morgan Research Corporation Resettable latching MEMS shock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609416B2 (en) * 2009-12-18 2013-12-17 Ventria Bioscience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heat shock proteins
TWI441591B (zh) * 2010-09-07 2014-06-21 Univ Nat Central 使植物表現後天性高溫逆境耐受性狀的方法及其應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0002A2 (en) * 1989-01-25 1990-08-01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Optical disk substrate and optical information-storage medium
KR100660730B1 (ko) * 2005-07-08 2006-12-21 주식회사 만도 감쇠력 가변형 쇽업소버
CN102155958A (zh) * 2010-12-31 2011-08-17 北京兴华机械厂 一种基于微惯性器件的运输状态监测记录仪
CN102252898A (zh) * 2011-03-09 2011-11-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寿命-应力”模型的电子产品加速寿命试验方法
CN206806760U (zh) * 2017-05-09 2017-12-26 江苏宏强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冲击抗腐蚀低压开关柜
EP3483803A1 (en) * 2017-11-13 2019-05-15 GE Energy Power Conversion Technology Ltd.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system through predictive analysis and usage intensity
CN108062134A (zh) * 2017-12-29 2018-05-22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重载冲击试验台环境温度湿度控制装置
CN109085054A (zh) * 2018-08-30 2018-12-25 吉林大学 一种测量材料温度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
CN111380771A (zh) * 2019-04-30 2020-07-0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1部队 具有两阶段失效机制的长期贮存产品贮存寿命的测定方法
CN111380772A (zh) * 2019-04-30 2020-07-0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1部队 长期贮存产品内部的橡胶类密封件贮存寿命的测定方法
CN111208364A (zh) * 2019-12-17 2020-05-29 中国人民解放军92942部队 基于多模型的综合应力可靠性加速试验方法
CN111274723A (zh) * 2020-01-09 2020-06-12 东南大学 一种力/热环境下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分离及强度可靠性分析方法
CN113624506A (zh) * 2020-05-09 2021-11-09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寿命验证方法
CN111914370A (zh) * 2020-08-07 2020-11-10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电驱动系统高速轴承可靠性试验载荷谱的编制方法
CN113919151A (zh) * 2021-09-30 2022-01-11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基于主动触发的电测量设备加速可靠性试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 Numerical Research on Rock Breaking and Rising Mechanism of Rotary-Percussive Drilling;Wu Kaihao 等;《Arabian Journal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第44卷(第12期);10561-10580 *
基于高加速极限试验与加速寿命试验的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案研究;叶奇 等;《科技视界》(第17期);223-22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8106A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n et al. Contact forces generated by hailstone impact
CN108399278A (zh) 一种电子装备多因素加速因子计算方法
CA2829843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friction coefficient for an aircraft landing event
CN201965010U (zh) 冲击刚度的测量装置
CN110455658A (zh)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的动态载荷压痕测试方法
CN112796953A (zh) 一种风电机组塔筒寿命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879163A (zh) 冲击试验机及冲击试验方法
CN116148106B (zh) 落球式耐久冲击与温湿度联合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
CN106770467A (zh) 一种监测铁轨结构用橡胶垫板老化程度的装置和方法
Ong et al. Comparison of mechanical response of PCBs subjected to product-level and board-level drop impact tests
CN110887899B (zh) 一种汽轮机叶片水蚀缺陷监测与识别方法
CN200989872Y (zh) 高精度电子式混凝土回弹仪
KR100809588B1 (ko) 소형 위성 분리 시험장치
CN109470888A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g值加速度计的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
CN112926698A (zh) 一种大型旋转装备振动预测与装配评价方法
CN116148105B (zh) 落球式耐久冲击试验的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
CN207147706U (zh) 一种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动平衡精度的评价装置
CN111189490A (zh) 一种飞机环境监测系统
Thukral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PCB changes in the latest published JEDEC board level drop test method
CN201072395Y (zh) 一种用于测量杨氏模量的测量装置
CN106353186A (zh) 一种确定金属材料接触碰撞中恢复系数的试验方法
WO2013034887A1 (en) Method &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work index
CN214201049U (zh) 一种道路检测用混凝土回弹仪
CN212110985U (zh) 一种沙漠砂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
CN220912457U (zh) 称重装置及装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