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43270B - 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43270B
CN116143270B CN202310100804.8A CN202310100804A CN116143270B CN 116143270 B CN116143270 B CN 116143270B CN 202310100804 A CN202310100804 A CN 202310100804A CN 116143270 B CN116143270 B CN 1161432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pipe
water
water outlet
tank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08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43270A (zh
Inventor
朱磊
鄞铃
郭东方
顾振宇
俞昆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Shidongkou Second Power Plant of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Shidongkou Second Power Plant of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Shidongkou Second Power Plant of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filed Critical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01008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432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43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3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43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3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0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6Cleaning-out devices, e.g. for removing the cake from the filter casing or for evacuating the last remnants of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8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 B08B9/087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e.g. brushes, scrap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8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4NH3-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6Total nitrogen (tkN-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6Nutrients for stimulating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水箱机构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侧上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两端端口处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箱体一端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且位于箱体内部的清洁组件;水泵机构其包括所述进水管另一端的泵体,以及所述转动轴另一端且位于泵体内部的第一叶轮;喷淋机构其包括所述泵体上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的驱动组件、所述出水管外壁上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的调节组件,以及所述出水管另一端的喷头组件,用于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捕集单元、反应单元,以及输送单元,实现通过水流驱动清洁箱体内壁、调节喷淋距离和范围、有效去除氨氮废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针对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进行捕集吸收的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CCUS)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目前CCUS技术在燃煤电厂烟气处理领域得到一定研究成果并完成初步工程应用,但在实际工程中,鲜少考虑将厂区污水处理区域产生的废气纳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系统中,而污水处理、污泥处置过程会直接向空气排放大量CH4、N2O、CO2等温室气体,且生化处理段外加碳源转化排放的CO2总量较大,如不进行合理捕集利用,会造成厂区整体碳排放量增大,也是一种可利用资源浪费,亟需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处置。
现有的喷淋设备在从循环水箱抽水时,其水箱内壁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污垢,不方便进行清理,并且喷淋头固定安装,无法进行喷淋距离的调节,同时在污水处理单元运行过程中,常存在出水COD、氨氮、总氮等出水指标不达标的情况,为保证脱氮效果,常规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外部投加碳源的方式提高反硝化菌的脱氮效果,但在污水处理单元长期运行条件下,外加碳源的做法往往存在运行成本高,加药不稳定,运维难度大,导致污泥膨胀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存在水箱内壁不方便清理、喷淋头无法调节,以及污水脱氮运维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水箱机构,其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侧上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两端端口处均设置有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箱体一端的转动轴,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一端且位于箱体内部的清洁组件;水泵机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水管另一端的泵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另一端且位于泵体内部的第一叶轮;以及,喷淋机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泵体上的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的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出水管外壁上的转动件、设置于所述转动件上的调节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出水管另一端的喷头组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一端外壁上的凸轮套、设置于所述凸轮套外表面上的斜盘-、设置于所述斜盘-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等间距设置四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等间距开设有四组导向孔、设置于所述固定杆外侧上的固定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毛刷-。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轴另一端位于泵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设置于所述泵体内进水管端口处,所述泵体输出端设置有出水管。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水管顶端外表面设置有往复螺纹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管内壁上的分流板、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的驱动轴、设置于所述驱动轴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分流板下方的第二叶轮,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一端的齿轮。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管外壁上的齿盘,所述齿轮与齿盘啮合、设置于所述齿盘下方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转动连接在出水管外壁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套两侧的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的滑槽-、设置于所述滑槽-上的滑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块内侧的滑环,所述滑块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支撑杆的滑槽-上,所述滑环滑动连接在出水管上的往复螺纹槽处。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喷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滑块下端的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出水管顶端内壁上的活动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管外端的喷淋头。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捕集单元,其包括引风件、设置于所述引风件输出端的预处理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外侧设置有水箱机构,所述预处理模块内腔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水箱机构通过水泵机构与喷淋机构相连通、设置于所述预处理模块上的连接风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风管另一端的吸收模块;反应模块,其包括设置于吸收模块外的富液水泵、设置于所述富液水泵输出端的贫富液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输出端的再生模块、设置于所述再生模块上的热贫液水泵,所述热贫液水泵通过贫富液换热器连接冷贫液储罐,以及所述冷贫液储罐通过冷贫液水泵与吸收模块相连接;输送单元,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再生模块上的再生器冷却器、设置于所述再生器冷却器输出端上的二氧化碳储罐、设置于所述二氧化碳储罐上的外送开关阀和碳源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碳源开关阀上的管道风机,以及设置于所述管道风机输出端的生化池,所述生化池上设置有二氧化碳检测仪表,所述生化池与引风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预处理模块设置为多级结构,设置于所述预处理模块内腔的第一填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填料层上方的第一除雾层,所述预处理模块内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吸收模块设置为多级结构,设置于所述吸收模块内腔的第二填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填料层上方的第二除雾层,所述吸收模块内设置有喷淋机构。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再生模块设置为多级结构、设置于所述再生模块上的再沸器、设置于所述再生模块内腔的第三填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三填料层上方的第三除雾层;所述生化池顶部设置有盖板,液面及盖板之间设置二氧化碳检测仪表,所述二氧化碳检测仪表信号连接管道风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抽水时水流驱动清洁组件运行,对水箱内壁进行清刷,并且通过喷淋时水流驱动喷淋头进行旋转及距离调节,从而改变喷淋距离和喷淋范围,同时采用引风件对电厂烟气及污水处理单元产生的废气进行整体收集,利用二氧化碳吸收-再生工艺定向捕集烟气+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再将二氧化碳作为高纯度无机碳源,反哺自养反硝化菌以提高其脱氮效果,协同降低出水COD、氨氮及总氮浓度,确保污水处理单元出水达标,运行稳定,与此同时,多余的CO2也可作为工业制甲烷、甲酸等化学品的原材料进行外运,以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水箱机构和水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水泵机构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清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喷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喷淋机构轴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此装置包括水箱机构100,其包括箱体101、设置于箱体101外侧上的进水管102、,进水管102两端端口处均设置有过滤网、设置于箱体101一端的转动轴103,以及设置于转动轴103一端且位于箱体101内部的清洁组件104;水泵机构200,其包括设置于进水管102另一端的泵体201,以及设置于转动轴103另一端且位于泵体201内部的第一叶轮202;箱体101通过进水管102与泵体201进行连通,连通的端口处设有过滤网,有效避免水箱内壁污垢进入泵体201中,箱体101和泵体201之间安装有转动轴103,与转动轴103的连接处均密封设置,当泵体201启动通过进水管102进行抽水时,水流冲击第一叶轮202,使转动轴103带动清洁组件104在箱体101内运行。
其中,清洁组件104包括设置于转动轴103一端外壁上的凸轮套104a、设置于凸轮套104a外表面上的斜盘104a-1、设置于斜盘104a-1上的固定杆104b,固定杆104b等间距设置四组、设置于箱体101内部的导向板104c,导向板104c上等间距开设有四组导向孔、设置于固定杆104b外侧上的固定板104d,以及设置于固定板104d上的毛刷104d-1,当转动轴103转动时带动其位于箱体101内一端上固定连接的凸轮套104a转动,凸轮套104a外表面固定连接斜盘104a-1,并在斜盘104a-1外边缘四周等距滑动安装固定杆104b,固定杆104b通过导向孔贯穿导向板104c,当凸轮套104a转动时带动固定杆104b通过斜盘104a-1在导向板104c上往复直线运动,从而使固定杆104b上与箱体101内壁接触的固定板104d往复直线运动,并通过固定板104d外侧的毛刷104d-1在固定板104d运动时对箱体101内壁进行清刷。
进一步的,转动轴103另一端位于泵体201内部设置有第一叶轮202,第一叶轮202设置于泵体201内进水管102端口处,泵体201输出端设置有出水管301,启动泵体201通过进水管102对水箱内进行抽水时,位于泵体201内进水管102的端口处设置第一叶轮202,当抽水时水流冲击第一叶轮202使其转动,从而第一叶轮202通过转动轴103带动清洁组件104运行。
使用过程中,箱体101通过进水管102与泵体201进行连通,连通的端口处设有过滤网,有效避免水箱内壁污垢进入泵体201中,箱体101和泵体201之间安装有转动轴103,与转动轴103的连接处均密封设置,启动泵体201通过进水管102对水箱内进行抽水时,位于泵体201内进水管102的端口处设置第一叶轮202,当抽水时水流冲击第一叶轮202使其转动,从而第一叶轮202带动转动轴103转动,进而转动轴103转动时带动其位于箱体101内一端上固定连接的凸轮套104a转动,凸轮套104a外表面固定连接斜盘104a-1,并在斜盘104a-1外边缘四周等距滑动安装固定杆104b,固定杆104b通过导向孔贯穿导向板104c,当凸轮套104a转动时带动固定杆104b通过斜盘104a-1在导向板104c上往复直线运动,从而使固定杆104b上与箱体101内壁接触的固定板104d往复直线运动,并通过固定板104d外侧的毛刷104d-1在固定板104d运动时对箱体101内壁进行清刷,实现泵体201在抽水时通过水流驱动清洁组件104对箱体101内壁进行自清洁。
实施例2
参照图1-6,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喷淋机构300,其包括设置于泵体201上的出水管301、设置于出水管301上的驱动组件302、设置于出水管301外壁上的转动件303、设置于转动件303上的调节组件304,以及设置于出水管301另一端的喷头组件305,在泵体201输出端上安装出水管301,启动泵体201使水流通过出水管301冲击驱动组件302,从而使转动件303转动,进而带动调节组件304运行,使喷头组件305进行在出水管301外端进行旋转的同时往复直线运动。
相较于实施例1,进一步的,出水管301顶端外表面设置有往复螺纹槽301a,驱动组件302包括设置于出水管301内壁上的分流板302a、设置于出水管301上的驱动轴302b、设置于驱动轴302b外表面且位于分流板302a下方的第二叶轮302c,以及设置于驱动轴302b一端的齿轮302d,当水流冲击时,通过出水管301内腔设置分流板302a进行阻挡进行分流,使水流单方向冲击第二叶轮302c,使第二叶轮302c单一方向转动,从而使套接第二叶轮302c的驱动轴302b进行转动,进而使驱动轴302b一端固定安装的齿轮302d随之转动。
进一步的,转动件303包括设置于出水管301外壁上的齿盘303a,齿轮302d与齿盘303a啮合、设置于齿盘303a下方的转动套303b,转动套303b转动连接在出水管301外壁上,当齿轮302d转动时,与之啮合的齿盘303a在出水管301外表面转动,从而使齿盘303a下端固定连接的转动套303b在出水管301外表面随之转动。
进一步的,调节组件304包括设置于转动套303b两侧的支撑杆304a、设置于支撑杆304a上的滑槽304a-1、设置于滑槽304a-1上的滑块304b,以及设置于滑块304b内侧的滑环304c,滑块304b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支撑杆304a的滑槽304a-1上,滑环304c滑动连接在出水管301上的往复螺纹槽301a处,当转动套303b转动时带动其外侧固定安装的支撑杆304a随之围绕出水管301进行旋转,支撑杆304a上开设有滑槽304a-1,滑槽304a-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304b,滑块304b内侧以及往复螺纹槽301a处设置滑环304c,滑环304c内环处设置有月牙形凸块,方便滑环304c在往复螺纹槽301a内运动,支撑杆304a在出水管301外侧旋转时,使滑环304c在出水管301的往复螺纹槽301a处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同时滑块304b在支撑杆304a上的滑槽304a-1内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喷头组件305包括设置于滑块304b下端的连接杆305a、设置于出水管301顶端内壁上的活动管305b,以及设置于活动管305b外端的喷淋头305c,通过滑块304b及滑环304c下端固定安装的连接杆305a与喷淋头305c进行连接,使喷淋头305c随之进行旋转的同时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此时活动管305b在出水管301内腔进行旋转以及上下滑动。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
使用过程中,在泵体201输出端上安装出水管301,启动泵体201使水流通过出水管301冲击驱动组件302,分流板302a进行阻挡进行分流,使水流单方向冲击第二叶轮302c,使第二叶轮302c单一方向转动,从而使套接第二叶轮302c的驱动轴302b进行转动,进而使驱动轴302b一端固定安装的齿轮302d随之转动,当齿轮302d转动时,与之啮合的齿盘303a在出水管301外表面转动,从而使齿盘303a下端固定连接的转动套303b在出水管301外表面随之转动,当转动套303b转动时带动其外侧固定安装的支撑杆304a随之围绕出水管301进行旋转,支撑杆304a上开设有滑槽304a-1,滑槽304a-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304b,滑块304b内侧以及往复螺纹槽301a处设置滑环304c,支撑杆304a在出水管301外侧旋转时,使滑环304c在出水管301的往复螺纹槽301a处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同时滑块304b在支撑杆304a上的滑槽304a-1内上下滑动,通过滑块304b及滑环304c下端固定安装的连接杆305a与喷淋头305c进行连接,使喷淋头305c随之进行旋转的同时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此时活动管305b在出水管301内腔进行旋转以及上下滑动,实现喷淋头305能够通过水流驱动进行旋转的同时上下往复直线运动,从而改变喷淋的距离及范围。
实施例3
参照图1-7,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捕集单元400,其包括引风件401、设置于引风件401输出端的预处理模块402,预处理模块402外侧设置有水箱机构100,预处理模块402内腔设置有喷淋机构300,水箱机构100通过水泵机构200与喷淋机构300相连通、设置于预处理模块402上的连接风管403,以及设置于连接风管403另一端的吸收模块404;反应单元500,其包括设置于吸收模块404外的富液水泵501、设置于富液水泵501输出端的贫富液换热器502、设置于贫富液换热器502输出端的再生模块503、设置于再生模块503上的热贫液水泵504,热贫液水泵504通过贫富液换热器502连接冷贫液储罐505,以及冷贫液储罐505通过冷贫液水泵506与吸收模块404相连接;输送单元600,其包括设置于再生模块503上的再生器冷却器601、设置于再生器冷却器601输出端上的二氧化碳储罐602、设置于二氧化碳储罐602上的外送开关阀603和碳源开关阀604、设置于碳源开关阀604上的管道风机605,以及设置于管道风机605输出端的生化池606,生化池606上设置有二氧化碳检测仪表606a,生化池606与引风件401相连接,引风件401可采用引风机等设备,通过引风件401将烟气及废气进行收集输送至预处理模块402中进行冷却预处理,降低烟气温度和废气中的颗粒物和部分溶于水的污染物质后,气体进入吸收模块404中进行充分的气液反应,随动力作用回落,通过富液水泵501的动力作用打入贫富液换热器502,吸收热量后进入再生模块503中,通过再沸器503a作用加热析出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经过再生器冷却器601压缩冷却处理进入二氧化碳储罐602进行储存,贫液通过热贫液水泵504输送至贫富液换热器502,与冷富液进行热量交换并降温,降温后的冷贫液重新作为吸收剂进入吸收模块404,自上而下与气体进行逆向反应,二氧化碳储罐602中的高纯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碳源开关阀604控制,与生化池606内设置的二氧化碳检测仪表606a连锁,当池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碳源开关阀604打开,储罐内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风机605输送至生化池606,作为外加碳源打入池底,逸散出液面之上的剩余二氧化碳气体随引风件401作用重新被收集,避免逸散,其余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外送开关阀603控制,输送至其他利用点位。
相较于实施例2,进一步的,预处理模块402设置为多级结构,设置于预处理模块402内腔的第一填料层402a、设置于第一填料层402a上方的第一除雾层402b,预处理模块402内设置有喷淋机构300;吸收模块404设置为多级结构,设置于吸收模块404内腔的第二填料层404a、设置于第二填料层404a上方的第二除雾层404b,吸收模块404内设置有喷淋机构300,气体通过引风件401自下而上经过两级第一填料层402a两级喷淋机构300和第一除雾层402b,提高气液接触效率,提高对烟气的冷却效果,兼具除尘效果,减少气体在输送过程中的压损,降低动力系统能耗,气体再通过连接风管403自下而上进入吸收模块404中,经过两级第二填料层404a、两级喷淋机构300和第二除雾层404b,使二氧化碳气体在第二填料层404a与吸收液进行充分反应并被去除,脱碳空气经过除雾层去除水汽并排除。
进一步的,再生模块503设置为多级结构、设置于再生模块503上的再沸器503a、设置于再生模块503内腔的第三填料层503b、设置于第三填料层503b上方的第三除雾层503c;生化池606顶部设置有盖板,液面及盖板之间设置二氧化碳检测仪表606a,二氧化碳检测仪表606a信号连接管道风机605,液体通过富液水泵501的动力作用打入贫富液换热器502,吸收热量后进入再生模块503,通过再沸器503a作用加热析出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自下而上经过两级第三填料层503b和第三除雾层503c经过再生器冷却器601压缩冷却处理,当二氧化碳检测仪表606a检测到生化池606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碳源开关阀604打开,二氧化碳储罐602内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风机605输送生化池606,作为外加碳源打入池底,逸散出液面之上的剩余二氧化碳气体随引风件401作用重新被收集并再次进入捕集单元400,其余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外送开关阀603控制,输送至其他利用点位。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的结构相同。
使用过程中,利用引风件401对烟气与废气进行整体收集,使电厂烟气、污水厂在运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统一输送进入捕集单元400,气体进入吸收模块404中进行充分的气液反应,随动力作用回落,通过富液水泵501的动力作用打入贫富液换热器502,吸收热量后进入再生模块503中,通过再沸器503a作用加热析出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经过再生器冷却器601压缩冷却处理进入二氧化碳储罐602进行储存,贫液通过热贫液水泵504输送至贫富液换热器502,与冷富液进行热量交换并降温,降温后的冷贫液重新作为吸收剂进入吸收模块404,自上而下与气体进行逆向反应,二氧化碳储罐602中的高纯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碳源开关阀604控制,与生化池606内设置的二氧化碳检测仪表606a连锁,当池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碳源开关阀604打开,储罐内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风机605输送至生化池606,作为外加碳源打入池底,利用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作用产生的HCO3 -和CO3 2-强化自养反硝化菌的新陈代谢作用,从而将水体中的NO3-N还原为N2,提高污水处理过程中对氨氮物质的去除作用,未被硝化菌吸收的过剩二氧化碳会随着引风件401的作用重新进入反应系统中进行循环,避免过剩二氧化碳逸散及资源浪费。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机构(100),其包括箱体(101)、设置于所述箱体(101)外侧上的进水管(102),所述进水管(102)两端均设置有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箱体(101)一端的转动轴(103),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轴(103)一端且位于箱体(101)内部的清洁组件(104);
水泵机构(200),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水管(102)另一端的泵体(201),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轴(103)另一端且位于泵体(201)内部的第一叶轮(202);以及,
喷淋机构(300),其包括设置于所述泵体(201)上的出水管(301)、设置于所述出水管(301)上的驱动组件(302)、设置于所述出水管(301)外壁上的转动件(303)、设置于所述转动件(303)上的调节组件(304),以及设置于所述出水管(301)另一端的喷头组件(305);
所述出水管(301)顶端外表面设置有往复螺纹槽(301a),所述驱动组件(302)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管(301)内壁上的分流板(302a)、设置于所述出水管(301)上的驱动轴(302b)、设置于所述驱动轴(302b)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分流板(302a)下方的第二叶轮(302c),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轴(302b)一端的齿轮(302d);
所述转动件(303)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管(301)外壁上的齿盘(303a),所述齿轮(302d)与齿盘(303a)啮合、设置于所述齿盘(303a)下方的转动套(303b),所述转动套(303b)转动连接在出水管(301)外壁上;
所述调节组件(304)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套(303b)两侧的支撑杆(304a)、设置于所述支撑杆(304a)上的滑槽(304a-1)、设置于所述滑槽(304a-1)上的滑块(304b),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块(304b)内侧的滑环(304c),所述滑块(304b)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支撑杆(304a)的滑槽(304a-1)上,所述滑环(304c)滑动连接在出水管(301)上的往复螺纹槽(301a)处;
所述喷头组件(305)包括设置于所述滑块(304b)下端的连接杆(305a)、设置于所述出水管(301)顶端内壁上的活动管(305b),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管(305b)外端的喷淋头(305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104)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轴(103)一端外壁上的凸轮套(104a)、设置于所述凸轮套(104a)外表面上的斜盘(104a-1)、设置于所述斜盘(104a-1)上的固定杆(104b),所述固定杆(104b)等间距设置四组、设置于所述箱体(101)内部的导向板(104c),所述导向板(104c)上等间距开设有四组导向孔、设置于所述固定杆(104b)外侧上的固定板(104d),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04d)上的毛刷(104d-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03)另一端位于泵体(201)内部设置有第一叶轮(202),所述第一叶轮(202)设置于所述泵体(201)内进水管(102)端口处,所述泵体(201)输出端设置有出水管(301)。
4.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
捕集单元(400),其包括引风件(401)、设置于所述引风件(401)输出端的预处理模块(402),所述预处理模块(402)外侧设置有水箱机构(100),所述预处理模块(402)内腔设置有喷淋机构(300),所述水箱机构(100)通过水泵机构(200)与喷淋机构(300)相连通、设置于所述预处理模块(402)上的连接风管(403),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风管(403)另一端的吸收模块(404);
反应单元(500),其包括设置于吸收模块(404)外的富液水泵(501)、设置于所述富液水泵(501)输出端的贫富液换热器(502)、设置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502)输出端的再生模块(503)、设置于所述再生模块(503)上的热贫液水泵(504),所述热贫液水泵(504)通过贫富液换热器(502)连接冷贫液储罐(505),以及所述冷贫液储罐(505)通过冷贫液水泵(506)与吸收模块(404)相连接;
输送单元(600),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再生模块(503)上的再生器冷却器(601)、设置于所述再生器冷却器(601)输出端上的二氧化碳储罐(602)、设置于所述二氧化碳储罐(602)上的外送开关阀(603)和碳源开关阀(604)、设置于所述碳源开关阀(604)上的管道风机(605),以及设置于所述管道风机(605)输出端的生化池(606),所述生化池(606)上设置有二氧化碳检测仪表(606a),所述生化池(606)与引风件(40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402)设置为多级结构,设置于所述预处理模块(402)内腔的第一填料层(402a)、设置于所述第一填料层(402a)上方的第一除雾层(402b),所述预处理模块(402)内设置有喷淋机构(300);
所述吸收模块(404)设置为多级结构,设置于所述吸收模块(404)内腔的第二填料层(404a)、设置于所述第二填料层(404a)上方的第二除雾层(404b),所述吸收模块(404)内设置有喷淋机构(3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模块(503)设置为多级结构、设置于所述再生模块(503)上的再沸器(503a)、设置于所述再生模块(503)内腔的第三填料层(503b)、设置于所述第三填料层(503b)上方的第三除雾层(503c);
所述生化池(606)顶部设置有盖板,液面及盖板之间设置二氧化碳检测仪表(606a),所述二氧化碳检测仪表(606a)信号连接管道风机(605)。
CN202310100804.8A 2023-02-12 2023-02-12 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116143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0804.8A CN116143270B (zh) 2023-02-12 2023-02-12 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0804.8A CN116143270B (zh) 2023-02-12 2023-02-12 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3270A CN116143270A (zh) 2023-05-23
CN116143270B true CN116143270B (zh) 2024-04-23

Family

ID=86357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0804.8A Active CN116143270B (zh) 2023-02-12 2023-02-12 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4327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62653A (ja) * 2009-09-18 2011-03-31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窒素含有排水の処理方法
CN111250456A (zh) * 2020-01-16 2020-06-09 秦皇岛明远瑞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解水处理机组内部的喷淋冲刷装置
DE202020105739U1 (de) * 2020-10-07 2021-01-14 Tongji University Systemvorrichtung zur Dekarbonisierung und synchronen Rückgewinnung von Stickstoff und Phosphor aus Unterdruck-Biogasaufschlämmung
CN213738751U (zh) * 2020-11-10 2021-07-20 南京索科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去除氨氮一体化装置
CN113476927A (zh) * 2021-08-04 2021-10-08 江苏亚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清洗过滤滤芯净水器
WO2022242317A1 (zh) * 2021-05-20 2022-11-24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富液闪蒸再生余热回收系统
CN218358358U (zh) * 2022-09-22 2023-01-24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2099B2 (ja) * 2014-12-01 2018-09-19 株式会社東芝 二酸化炭素回収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62653A (ja) * 2009-09-18 2011-03-31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窒素含有排水の処理方法
CN111250456A (zh) * 2020-01-16 2020-06-09 秦皇岛明远瑞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解水处理机组内部的喷淋冲刷装置
DE202020105739U1 (de) * 2020-10-07 2021-01-14 Tongji University Systemvorrichtung zur Dekarbonisierung und synchronen Rückgewinnung von Stickstoff und Phosphor aus Unterdruck-Biogasaufschlämmung
CN213738751U (zh) * 2020-11-10 2021-07-20 南京索科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去除氨氮一体化装置
WO2022242317A1 (zh) * 2021-05-20 2022-11-24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富液闪蒸再生余热回收系统
CN113476927A (zh) * 2021-08-04 2021-10-08 江苏亚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清洗过滤滤芯净水器
CN218358358U (zh) * 2022-09-22 2023-01-24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3270A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74348B (zh) 一种工业废气净化用高效处理装置
CN101890283A (zh) 烟气中脱除二氧化碳并制备铵复合肥和轻质碳酸钙的生产工艺
CN201067664Y (zh) 废气排放的净化处理装置
CN116143270B (zh) 一种自清洁循环喷淋装置及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TWI660770B (zh) 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之裝置及處理方法
CN211245978U (zh) 一种环保型废气净化装置
CN209271081U (zh) 一种发酵罐尾气处理装置
CN111715058A (zh) 一种火力电厂用烟气脱硫净化装置及其方法
CN212548968U (zh) 废气处理系统
CN210584416U (zh) 废气处理装置
CN110748901B (zh) 一种高温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及高温催化污水处理工艺
CN113800682A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循环净化装置
CN220597187U (zh) 自养脱氮填料的生物转盘结构
CN111558287A (zh) 废气处理系统及废气处理工艺
CN219764866U (zh) 新型高效浸渍ptfe特种石墨水洗塔
CN209456244U (zh) 一种丁腈橡胶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19333756U (zh) 一种用于高温好氧发酵罐的废气自动处理装置
CN110686547B (zh) 一种废气环保处理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173407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浓度工业废水催化氧化设备
CN212548973U (zh) 一种火力电厂用烟气脱硫净化装置
CN213492744U (zh) 一种水封换热型烟气除尘器
CN213446531U (zh) 一种热电厂废水处理装置
CN212039558U (zh) 一种环保型湿式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8943767U (zh) 一种海关气液分离罐
CN212859899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用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