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42042A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42042A
CN116142042A CN202211423847.1A CN202211423847A CN116142042A CN 116142042 A CN116142042 A CN 116142042A CN 202211423847 A CN202211423847 A CN 202211423847A CN 116142042 A CN116142042 A CN 116142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ation angle
seat
impact absorbing
absorbing hole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238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谷优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142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20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在碰撞时对倾斜角度调节器施加的扭矩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下臂,下臂安装在坐垫框架上;以及倾斜角度调节器,倾斜角度调节器与靠背框架连结且与下臂连结,并且使靠背框架相对于下臂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下臂具有呈板状的倾斜角度调节板以及冲击吸收孔,倾斜角度调节器固定于倾斜角度调节板,并且倾斜角度调节板在多个固定部处固定于坐垫框架,冲击吸收孔设置在倾斜角度调节板上。当从与倾斜角度调节器的旋转中心轴平行的方向进行观察时,冲击吸收孔配置在夹在倾斜角度调节器的旋转中心轴与多个固定部中位于最下方的固定部之间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已知在配置于车辆等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为了使座椅靠背能够相对于座椅坐垫进行摆动,而在靠背框架和连结到坐垫框架的下臂之间设置有倾斜角度调节器(参照美国专利第1075213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在下臂安装有倾斜角度调节器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在交通工具碰撞时所产生的施加给靠背框架的载荷会作为扭矩而传递到倾斜角度调节器。若该扭矩持续地输入到倾斜角度调节器,则会产生倾斜角度调节器的损坏、倾斜角度调节器与靠背框架的接合部分的损坏等。从而有可能导致靠背框架发生倾倒。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优选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在碰撞时对倾斜角度调节器施加的扭矩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具备:座椅坐垫;座椅靠背,座椅靠背能够相对于座椅坐垫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坐垫框架,坐垫框架支承座椅坐垫;靠背框架,靠背框架支承座椅靠背;下臂,下臂安装在坐垫框架上;以及倾斜角度调节器,倾斜角度调节器与靠背框架连结且与下臂连结,并且倾斜角度调节器构成为,使靠背框架相对于下臂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
下臂具有呈板状的倾斜角度调节板和冲击吸收孔,倾斜角度调节器固定于倾斜角度调节板,并且倾斜角度调节板在多个固定部处固定于坐垫框架,冲击吸收孔设置在倾斜角度调节板上。当从与倾斜角度调节器的旋转中心轴平行的方向进行观察时,冲击吸收孔配置在夹在倾斜角度调节器的旋转中心轴与多个固定部中位于最下方的固定部之间的位置处。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在从被输入有扭矩的倾斜角度调节器向坐垫框架传递载荷的路径上配置冲击吸收孔。因此,能够在下臂的位于冲击吸收孔附近处引发吸收能量的应变。由此,能够减小对倾斜角度调节器施加的扭矩。
其结果为,抑制倾斜角度调节器的损坏,并且抑制坐垫框架的变形。此外,通过冲击吸收孔来吸收倾斜角度调节器与靠背框架接合时产生的应变。因此,可抑制在对倾斜角度调节器产生有扭矩输入时,倾斜角度调节器与靠背框架的接合部分处发生损坏的情况。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下臂还可以具有弯曲部和第1筋条,弯曲部在比冲击吸收孔靠座椅后方处与冲击吸收孔连续地设置,并且弯曲部以将冲击吸收孔作为起点而变形的方式朝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厚度方向弯曲,第1筋条在比冲击吸收孔靠座椅前方处以冲击吸收孔为起点而延伸,并且第1筋条朝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厚度方向突出。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在对倾斜角度调节器输入扭矩时能够通过使弯曲部积极地变形来吸收能量。此外,能够通过第1筋条向座椅前方传播下臂的应变。从而可促进减小倾斜角度调节器中的扭矩的效果。此外,通过第1筋条可抑制下臂在厚度方向上产生的弯曲。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第1筋条在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大于弯曲部在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与第1筋条的变形相比,优先引发弯曲部的变形。因此,可促进减小倾斜角度调节器中的扭矩的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第1筋条的处在座椅前方的端部可以位于比倾斜角度调节器与倾斜角度调节板的接合部靠座椅前方的位置处。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抑制向接合部传播应变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接合部的损伤。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下臂还可以具有第2筋条,第2筋条在弯曲部的上方从倾斜角度调节板的端部朝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内部延伸,并且第2筋条朝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厚度方向突出。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在对下臂输入载荷时第2筋条产生变形,由此能够提高下臂的能量吸收功能。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当从与倾斜角度调节器的旋转中心轴平行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第1筋条的纵长方向可以与第2筋条的纵长方向相交叉。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第2筋条产生与第1筋条的能量吸收抵抗的反作用力。因此,能够抑制下臂的损坏。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冲击吸收孔可以具有第1边缘、第2边缘、上方突出部、以及下方突出部,第1边缘与弯曲部连接,第2边缘与第1筋条连接,上方突出部位于比第1边缘以及第2边缘靠上方的位置,下方突出部位于比第1边缘以及第2边缘靠下方的位置。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促进从冲击吸收孔向弯曲部以及第1筋条传播应变。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冲击吸收孔可以具有宽度朝着下方而变小的形状。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提高冲击吸收孔附近的能量吸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下臂以及倾斜角度调节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A是图2的下臂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B是图3A的下臂的示意性背视图。
图4是图2的下臂以及倾斜角度调节器的示意性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1实施方式]
[1-1.结构]
图1所示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具备座椅坐垫2、座椅靠背3、坐垫框架4、靠背框架5、下臂6、以及倾斜角度调节器7。
交通工具用座椅1被用作乘用车的座席座椅。此外,下文的说明以及各附图中标注的方向表示交通工具用座椅1被安装到交通工具(即,乘用车)中的状态下的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宽度方向与交通工具的左右方向一致,座椅前方与交通工具的前方一致。
座椅坐垫2是用于支承就坐者的臀部等的部位。座椅靠背3是用于支承就坐者的背部的部位。座椅靠背3能够相对于座椅坐垫2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
<坐垫框架>
坐垫框架4支承着座椅坐垫2。坐垫框架4具有第1侧架41、第2侧架42、以及前板43。
第1侧框架41以及第2侧框架42各自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是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配置的呈板状的部件。第1侧框架41配置在第2侧框架42的左侧。第1侧架41以及第2侧架42的厚度方向与座椅宽度方向平行。前板43以跨越第1侧框架41的前端部和第2侧框架42的前端部的方式而配置。
<靠背框架>
靠背框架5支承座椅靠背3,并且能够与座椅靠背3共同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靠背框架5具有第3侧架51、第4侧架52、上板53、以及下板54。
第3侧架51以及第4侧架52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配置。第3侧架51相对于第4侧架52配置在左侧。第3侧架51以及第4侧架52的厚度方向与座椅宽度方向平行。
上板53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连结第3侧架51的上端部和第4侧架52的上端部。下板54在比上板53靠下方的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上连结第3侧架51和第4侧架52。
<下臂>
下臂6是安装在坐垫框架4的第1侧架41上的呈板状的框架。
此外,下臂6经由倾斜角度调节器7而与靠背框架5的第3侧架51的下端部连结。即,第3侧架51通过下臂6而与坐垫框架4连结。下臂6配置在比第1侧架41以及第3侧架51靠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处。下文将对下臂6的特征进行说明。
<倾斜角度调节器>
倾斜角度调节器7与靠背框架5的第3侧架51连结,并且与下臂6连结。
倾斜角度调节器7是被构成为使靠背框架5相对于下臂6以及坐垫框架4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的公知的装置。倾斜角度调节器7使靠背框架5绕与座椅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中心轴摆动。如图2所示,倾斜角度调节器7具有倾斜角度调节器主体71、操作销72、以及复位弹簧73。
倾斜角度调节器主体71具有第1接合部71A、第2接合部71B以及第3接合部71C。第1接合部71A、第2接合部71B以及第3接合部71C分别是朝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并且分别被插入到在下臂6设置的第1开口614、第2开口615以及第3开口616中的任意一个开口。第1接合部71A、第2接合部71B以及第3接合部71C分别通过焊接而与下臂6接合。
倾斜角度调节器主体71具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对是否限制(即锁定)第3侧架51的摆动进行切换。通过操作销72的旋转来对倾斜角度调节器主体71的锁定进行切换控制。例如通过来自与操作销72连结的操作杆(省略图示)的操作输入而使操作销72进行轴旋转。
在操作销72安装有复位弹簧73。复位弹簧73的一个端部固定于操作销72。复位弹簧73的另一个端部固定于下臂6的卡止部66。
复位弹簧73朝着对倾斜角度调节器主体71实施锁定的方向对操作销72施力。因此,若解除对操作销72的操作输入,则操作销72朝锁定倾斜角度调节器主体71的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所示的坐垫框架4的第2侧架42与靠背框架5的第4侧架52之间也设置有与下臂6以及倾斜角度调节器7相当的部件。
<下臂的特征>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下臂6具有倾斜角度调节板61、冲击吸收孔62、弯曲部63、第1筋条64、第2筋条65、以及卡止部66。
(倾斜角度调节板)
倾斜角度调节板61是固定有倾斜角度调节器7的呈平板状的部位。倾斜角度调节板61配置成从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叠合于倾斜角度调节器主体71。
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厚度方向与座椅宽度方向平行。倾斜角度调节板61具有第1固定部611、第2固定部612、插通孔613、第1开口614、第2开口615、以及第3开口616。
第1固定部611以及第2固定部612分别是供第1螺栓81以及第2螺栓82(参照图2)插通的孔。第1螺栓81以及第2螺栓82紧固倾斜角度调节板61和第1侧架41。即,倾斜角度调节板61在第1固定部611以及第2固定部612处固定于坐垫框架4。
第1固定部611位于比第2固定部612靠下方且靠座椅后方的位置。此外,第1固定部611位于比冲击吸收孔62、弯曲部63、以及第1筋条64靠下方的位置。
插通孔613配置在被第1开口614、第2开口615以及第3开口616包围的位置。插通孔613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与倾斜角度调节器7重叠。操作销72插通插通孔613。
倾斜角度调节器主体71的第1接合部71A插入第1开口614并与第1开口614接合。倾斜角度调节器主体71的第2接合部71B插入第2开口615并与第2开口615接合。倾斜角度调节器主体71的第3接合部71C插入第3开口616并与第3开口616接合。
第1开口614位于比插通孔613靠座椅前方的位置处,并且在三个开口614、615、616中位于最靠座椅前方的位置。第2开口615位于插通孔613的下方。第3开口616位于比插通孔613靠座椅后方的位置处,并且在三个开口614、615、616中位于最靠座椅后方的位置。
(冲击吸收孔)
冲击吸收孔62是设置在倾斜角度调节板61中的比插通孔613以及第2开口615靠下方且比第1固定部611靠上方的区域的开口。
如图4所示,从与倾斜角度调节器7的旋转中心轴O平行的方向(即座椅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冲击吸收孔62配置在夹在倾斜角度调节器7的旋转中心轴O与多个固定部611、612中位于最下方的第1固定部611之间的位置。
从上方朝下方依次配置有倾斜角度调节器7的旋转中心轴O、倾斜角度调节器主体71的第2接合部71B、冲击吸收孔62、以及第1螺栓81(即第1固定部611)。
冲击吸收孔62具有第1边缘62A、第2边缘62B、上方突出部62C、以及下方突出部62D。第1边缘62A与弯曲部63连接。第1边缘62A形成冲击吸收孔62的后边缘。第2边缘62B与第1筋条64连接。第2边缘62B形成冲击吸收孔62的前边缘。
上方突出部62C是位于比第1边缘62A以及第2边缘62B靠上方的位置处的空间。上方突出部62C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与第2筋条65对置。下方突出部62D是位于比第1边缘62A以及第2边缘62B靠下方的位置处的空间。下方突出部62D在上下方向上与第1固定部611对置。
冲击吸收孔62具有以下形状,即,冲击吸收孔62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朝着下方而变小。具体而言,冲击吸收孔62呈使得第1边缘62A与第2边缘62B之间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距离朝着下方而缩小的楔状。
(弯曲部)
弯曲部63在比冲击吸收孔62靠座椅后方处与冲击吸收孔62连续地设置。具体而言,弯曲部63从冲击吸收孔62的第1边缘62A延伸到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后端部。弯曲部63位于比第1固定部611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弯曲部63以将冲击吸收孔62作为起点而产生变形的方式朝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厚度方向弯曲。具体而言,弯曲部63朝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即左侧)突出,并且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产生压缩变形的方式而弯曲。如图4所示,弯曲部63的弯曲的中心线L1与上下方向相交叉,并且以连结冲击吸收孔62和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后端的方式而延伸。
(第1筋条)
第1筋条64是在比冲击吸收孔62靠座椅前方处以冲击吸收孔62为起点而延伸的凸条部。具体而言,第1筋条64从冲击吸收孔62的第2边缘62B朝座椅前方延伸到第1固定部611与第2固定部612之间的位置。第1筋条64位于第1接合部71A以及第2接合部71B的下方。
第1筋条64朝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厚度方向突出。第1筋条64的突出方向是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与弯曲部63的突出方向相同。与弯曲部63相同,第1筋条64也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产生压缩变形的方式而弯曲。
第1筋条64的纵长方向(即中心线L2)与上下方向相交叉。此外,从与倾斜角度调节器7的旋转中心轴O平行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第1筋条64的纵长方向与弯曲部63的弯曲的中心线L1平行。
如图3B所示,第1筋条64在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W2大于弯曲部63在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W1。此外,“在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是指,在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厚度方向(即座椅宽度方向)上,最突出的部位与最凹陷的部位之间的距离差。
如图4所示,第1筋条64的处在座椅前方的端部位于比使倾斜角度调节器7和倾斜角度调节板61相接合的第1接合部71A、第2接合部71B以及第3接合部71C靠座椅前方的位置。
不过,第1筋条64未及至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端部,第1筋条64的处在座椅前方的端部位于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内侧。第1筋条64沿着中心线L2的长度大于弯曲部63沿着弯曲的中心线L1的长度。
(第2筋条)
第2筋条65是在弯曲部63的上方从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后端部朝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内部延伸的凸条部。第2筋条65位于第2接合部71B以及第3接合部71C的下方。
第2筋条65朝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厚度方向突出。第2筋条65的突出方向是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与第1筋条64的突出方向相同。第2筋条65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产生压缩变形的方式而弯曲。
第2筋条65的纵长方向(即中心线L3)与上下方向相交叉。此外,从与倾斜角度调节器7的旋转中心轴O平行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第2筋条65的纵长方向与第1筋条64的纵长方向相交叉。
第2筋条65具有如下形状,即,随着从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内部接近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后端部(即,朝着后方),第2筋条65的宽度扩大且深度(即凹入量)增大。从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厚度方向进行观察时,第2筋条65具有呈如下三角形的形状,即,该三角形的顶点位于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内部,且由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后端部形成该三角形的底边。
第2筋条65的前端部(即,处在倾斜角度调节板61内侧的端部)位于冲击吸收孔62的上方。此外,第2筋条65的前端部位于比第1筋条64靠座椅后方的位置。即,第2筋条65在上下方向上不与第1筋条64重叠。
(卡止部)
卡止部66从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上端部朝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在卡止部66安装有复位弹簧73。
[1-2.效果]
根据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1a)在从被输入有扭矩的倾斜角度调节器7向坐垫框架4传递载荷的路径上配置冲击吸收孔62。因此,能够在下臂6的位于冲击吸收孔62附近处引发吸收能量的应变。由此,能够减小对倾斜角度调节器7施加的扭矩。
其结果为,抑制倾斜角度调节器7的损坏,并且抑制坐垫框架4的变形。此外,通过冲击吸收孔62来吸收倾斜角度调节器7与靠背框架5接合时产生的应变。因此,可抑制在对倾斜角度调节器7产生有扭矩输入时,倾斜角度调节器7与靠背框架5的接合部分处发生损坏的情况。
(1b)在对倾斜角度调节器7输入扭矩时能够通过使弯曲部63积极地变形来吸收能量。此外,能够通过第1筋条64向座椅前方传播下臂6的应变。从而可促进减小倾斜角度调节器7中的扭矩的效果。此外,通过第1筋条64可抑制下臂6在厚度方向上产生的弯曲。
(1c)第1筋条64在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弯曲部63在倾斜角度调节板61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由此,与第1筋条64的变形相比,优先引发弯曲部63的变形。因此,可促进减小倾斜角度调节器7中的扭矩的效果。
(1d)第1筋条64的处在座椅前方的端部位于比第1接合部71A、第2接合部71B以及第3接合部71C靠座椅前方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向第1接合部71A、第2接合部71B以及第3接合部71C传播应变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第1接合部71A、第2接合部71B以及第3接合部71C的损伤。
(1e)在对下臂6输入载荷时第2筋条65产生变形,由此能够提高下臂6的能量吸收功能。
(1f)第1筋条64的纵长方向与第2筋条65的纵长方向相交叉,由此,第2筋条65产生与第1筋条64的能量吸收抵抗的反作用力。因此,能够抑制下臂6的损坏。
(1g)冲击吸收孔62具有位于比第1边缘62A和第2边缘62B靠上方的位置处的上方突出部62C、以及比第1边缘62A和第2边缘62B靠下方的位置处的下方突出部62D,由此,能够促进从冲击吸收孔62向弯曲部63以及第1筋条64传播应变。
(1h)冲击吸收孔62具有宽度朝着下方而变小的形状,由此,能够提高冲击吸收孔62附近的能量吸收效率。
[2.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采用各种实施方式。
(2a)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第1筋条在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弯曲部在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此外,第1筋条的处在座椅前方的端部也可以位于比倾斜角度调节器和倾斜角度调节板的接合部靠座椅后方的位置。
(2b)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从与倾斜角度调节器的旋转中心轴平行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第1筋条的纵长方向也可以与第2筋条的纵长方向平行。
(2c)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冲击吸收孔也可以不具有上方突出部以及下方突出部。此外,冲击吸收孔也可以不具有宽度朝着下方而变小的形状。
(2d)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弯曲部、第1筋条以及第2筋条的突出方向也可以是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即,倾斜角度调节器所处的一侧)。此外,弯曲部、第1筋条以及第2筋条的突出方向也可以相互不同。
(2e)上述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还可以用于在除乘用车以外的汽车中使用的座椅、汽车以外的例如铁路车辆、船舶以及航空器等交通工具中使用的座椅。
(2f)可以由多个构成元素分担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或者可以将多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统合到一个构成元素中。此外,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此外,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添加到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中,或者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置换等。此外,由记载在权利要求中的语句确定的技术思想所包含的所有方式均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
座椅坐垫;
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能够相对于所述座椅坐垫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
坐垫框架,所述坐垫框架支承所述座椅坐垫;
靠背框架,所述靠背框架支承所述座椅靠背;
下臂,所述下臂安装在所述坐垫框架上;以及
倾斜角度调节器,所述倾斜角度调节器与所述靠背框架连结且与所述下臂连结,并且所述倾斜角度调节器构成为,使所述靠背框架相对于所述下臂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并且
所述下臂具有呈板状的倾斜角度调节板和冲击吸收孔,
所述倾斜角度调节器固定于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板,并且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板在多个固定部处固定于所述坐垫框架,
所述冲击吸收孔设置在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板上,
当从与所述倾斜角度调节器的旋转中心轴平行的方向进行观察时,所述冲击吸收孔配置在夹在所述倾斜角度调节器的旋转中心轴与所述多个固定部中位于最下方的固定部之间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臂还具有弯曲部和第1筋条,
所述弯曲部在比所述冲击吸收孔靠座椅后方处与所述冲击吸收孔连续地设置,并且所述弯曲部以将所述冲击吸收孔作为起点而变形的方式朝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厚度方向弯曲,
所述第1筋条在比所述冲击吸收孔靠座椅前方处以所述冲击吸收孔为起点而延伸,并且所述第1筋条朝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厚度方向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筋条在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弯曲部在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筋条的处在座椅前方的端部位于比所述倾斜角度调节器与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板的接合部靠座椅前方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臂还具有第2筋条,所述第2筋条在所述弯曲部的上方从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板的端部朝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内部延伸,并且所述第2筋条朝所述倾斜角度调节板的厚度方向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当从与所述倾斜角度调节器的旋转中心轴平行的方向进行观察时,所述第1筋条的纵长方向与所述第2筋条的纵长方向相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孔具有第1边缘、第2边缘、上方突出部、以及下方突出部,
所述第1边缘与所述弯曲部连接,
所述第2边缘与所述第1筋条连接,
所述上方突出部位于比所述第1边缘以及所述第2边缘靠上方的位置,
所述下方突出部位于比所述第1边缘以及所述第2边缘靠下方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孔具有宽度朝着下方而变小的形状。
CN202211423847.1A 2021-11-19 2022-11-15 交通工具用座椅 Pending CN1161420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88804 2021-11-19
JP2021188804A JP2023075726A (ja) 2021-11-19 2021-11-19 乗物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2042A true CN116142042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7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23847.1A Pending CN116142042A (zh) 2021-11-19 2022-11-15 交通工具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75726A (zh)
CN (1) CN116142042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75726A (ja) 2023-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16149B1 (en) Frame structure of seatback for vehicle
JP505576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529200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5186670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8312911B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US20150091346A1 (en) Seat frame of conveyance seat
KR20140105365A (ko) 승용물용 시트를 위한 시트 프레임
US20100320800A1 (en) Floor underframe of vehicles
JP2007062539A (ja) シート支持構造
US20130193737A1 (en) Seat cushion frame for vehicle
WO2014033963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35864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WO2006075413A1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
CN116142042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JP4222235B2 (ja) シート
JP2011255860A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バックの支持構造
JP2003335163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3067281A (ja) 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
CN117841802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US11999276B2 (en) Vehicle seat
JP2017052308A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
JP2000203449A (ja) 自動車の車体の下部構造
JP2004154390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フレーム構造体
JP7031339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7332260B2 (ja) 車両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