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32669A -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32669A
CN116132669A CN202310113842.7A CN202310113842A CN116132669A CN 116132669 A CN116132669 A CN 116132669A CN 202310113842 A CN202310113842 A CN 202310113842A CN 116132669 A CN116132669 A CN 116132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deblocking filter
bit depth
paramete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138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村俊辅
根本慎平
市谷敦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Broadcast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Hoso Kyokai NH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Hoso Kyokai NHK filed Critical Nippon Hoso Kyokai NHK
Publication of CN116132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32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7Filters, e.g. for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bits, e.g. of the compressed video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0Details of filter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e.g. for pixel interpolation
    • H04N19/82Details of filter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e.g. for pixel interpolation involving filtering within a prediction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reduction of coding artifacts, e.g. of blocki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 Oscillato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控制针对已解码图像的去块滤波处理的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其具备:参数导出部,导出控制所述去块滤波处理中的滤波强度的参数值;以及参数变换部,基于输入位深度对所述参数值进行变换,来输出变换参数值,输入位深度是图像信号的位深度,在所述输入位深度小于规定位深度的情况下,所述参数变换部通过对将偏移值与所述参数值相加的结果进行位移位,来输出所述变换参数值,所述参数变换部基于所述输入位深度来改变所述偏移值。

Description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及程序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1年4月1日、申请号为202180005434.9且名称为“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及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去块滤波控制装置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图像编码方式中,由于将原始图像分割为块,以分割得到的块单位应用预测处理、变换处理、量化处理,所以存在有在解码图像产生块失真的情况。因此,在HEVC(高效率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和/或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VVC(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的标准方案(以下VVC)等图像编码方式中,采用了通过对解码图像实施环路滤波处理由此减轻块失真的去块滤波。
HEVC和/或VVC中的去块滤波对于进行变换处理的块(变换块)的各边界,根据去块滤波处理前的解码图像的边界附近区域的像素值以及应用于跨越边界的变换块的量化参数等,进行应用控制。存在“tC”作为这样的去块滤波处理中的控制滤波强度的参数值的一个。
在HEVC中,由于将位深度为8比特(bit)的图像信号作为主编码对象的目标,所以在HEVC中与规定的量化参数QP对应的tC的值的表存储与位深度为8比特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值。另一方面,在VVC中,由于将位深度为10比特的图像信号作为主编码对象的目标,所以在tC的表中规定与10比特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值。
如上所述地,在VVC中,对于去块滤波处理,由于规定了与10比特图像信号对应的tC表,所以在编码对象的图像的位深度不是10比特的情况下,基于输入图像的位深度实施tC的变换处理。具体地,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面的式子所示地通过位移位(bitshift)以及偏移(offset)进行变换处理。
tC=BitDepth<10?(tC’+2)>>(10-BitDepth):tC’×(1<<
(BitDepth-10))
其中,“BitDepth”是输入图像的位深度,“tC’”是变换前的tC,“>>”表示右移位运算,“<<”表示左移位运算。该变换式的意思是指:在输入图像的位深度小于10比特的情况下,通过
tC=(tC’+2)>>(10-BitDepth)
计算变换后的tC,在输入图像的位深度为10比特以上的情况下,通过
tC=tC’×(1<<(BitDepth-10))
计算变换后的tC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VET-Q2001“Versatile Video Coding(Draft 8)”
发明内容
第一方式的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其主旨在于:所述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在对图像信号进行编码的编码装置或对编码后的图像信号进行解码的解码装置中,控制针对已解码图像的去块滤波处理,所述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具备:参数导出部,导出控制所述去块滤波处理中的滤波强度的参数值;以及参数变换部,通过基于输入位深度对所述参数值进行变换,来输出变换参数值,输入位深度是所述图像信号的位深度,在所述输入位深度小于规定位深度的情况下,所述参数变换部通过对将偏移值与所述参数值相加的结果进行位移位,来输出所述变换参数值,所述偏移值基于所述输入位深度被改变。
第二方式的程序,其主旨在于:所处程序使计算机作为第一方式的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发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示出实施方式的去块滤波器的操作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参数变换部的操作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解码装置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发明人进行专心研究,结果发现了: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变换式在规定的条件下不能正确地发挥作用这样的问题点。尤其是,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变换式在输入图像的位深度为9比特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合适的变换处理,因此存在如下的问题:产生由非预期的去块滤波处理导致的像素值的校正,引起图像的劣化。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能够根据输入图像的位深度适当地控制去块滤波处理。
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以及解码装置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以及解码装置分别进行由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代表的运动图像的编码以及解码。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针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赋予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
<编码装置>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1的构成的图。编码装置1是以对图像进行分割而得到的块单位进行编码的装置。
如图1所示,编码装置1具有块分割部100、减法部110、变换量化部120、熵编码部130、逆量化逆变换部140、合成部150、去块滤波器160、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存储器170以及预测部180。
块分割部100将构成运动图像的帧(或图像)单位的输入图像分割成多个图像块,向减法部110输出通过分割得到的图像块。图像块的尺寸例如为32×32像素、16×16像素、8×8像素或4×4像素等。图像块的形状不限于正方形,也可以是矩形(非正方形)。图像块是编码装置1进行编码的单位(编码对象块),并且是解码装置进行解码的单位(解码对象块)。这样的图像块被称为CU(编码单元(Coding Unit))。
向块分割部100输入的图像信号的位深度(以下称为“输入位深度”)基本上设为10比特。但是,输入位深度可以在8比特至14比特的范围内改变。表示输入位深度的值(比特数)可以从块分割部100向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输出,也可以从块分割部100的前段的功能部(所谓的前处理部)向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输出。
块分割部100对亮度信号以及色差信号进行块分割。在不特别区别亮度块以及色差块时只称为编码对象块。
减法部110计算预测残差,所述预测残差表示从块分割部100输出的编码对象块与预测部180对编码对象块进行预测得到的预测块的差分(误差)。减法部110通过从块的各像素值减去预测块的各像素值来计算预测残差,向变换量化部120输出计算出的预测残差。
变换量化部120以块单位进行变换处理以及量化处理。变换量化部120具有变换部121以及量化部122。
变换部121针对从减法部110输出的预测残差进行变换处理,计算每个频率分量的变换系数,向量化部122输出计算出的变换系数。变换处理(变换)是指将像素域的信号变换成频率域的信号的处理(例如离散余弦变换(DCT)、离散正弦变换(DST)、卡-洛变换(KLT))以及将它们整数化的变换等。另外,变换处理也可以包括不将像素域的信号变换成频率域的信号而通过缩放等进行调整的变换跳过。
量化部122使用量化参数以及量化矩阵对从变换部121输出的变换系数进行量化,向熵编码部130以及逆量化逆变换部140输出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另外,量化部122向熵编码部130、逆量化部141以及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输出与量化处理有关的信息(具体地,在量化处理中使用过的量化参数以及量化矩阵的信息)。
在此,量化参数是针对一个块设定一个值的参数。具体地,量化参数是共同应用于块内的各变换系数的参数,并且是确定量化的粗糙度(步长)的参数。量化矩阵是由针对一个块内的每个分量设定的值构成的矩阵。具体地,量化矩阵是由根据块尺寸针对i×j个元素的每个分量设定的值(加权系数)构成的矩阵,用于针对变换系数的从低频一直到高频的每个分量调整量化的粗糙度。
熵编码部130对从量化部122输出的变换系数进行熵编码,进行数据压缩,生成编码流(比特流),向编码装置1的外部输出编码流。可以将哈夫曼编码和/或CABAC(Context-based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等用于熵编码。
另外,熵编码部130从块分割部100取得各编码对象块的尺寸·形状等的信息以及位深度,从量化部122取得与量化处理有关的信息,从预测部180取得与预测有关的信息(例如,预测模式、运动矢量的信息),也进行这些信息的编码。
逆量化逆变换部140以块单位进行逆量化处理以及逆变换处理。逆量化逆变换部140具有逆量化部141以及逆变换部142。
逆量化部141进行与量化部122进行的量化处理对应的逆量化处理。具体地,逆量化部141使用量化参数以及量化矩阵对从量化部122输出的变换系数进行逆量化,由此复原变换系数,向逆变换部142输出复原后的变换系数。
逆变换部142进行与变换部121进行的变换处理对应的逆变换处理。例如,在变换部121进行了DCT的情况下,逆变换部142进行逆DCT。逆变换部142对从逆量化部141输出的变换系数进行逆变换处理,复原预测残差,向合成部150输出复原后的预测残差亦即复原预测残差。
合成部150以像素单位将从逆变换部142输出的复原预测残差与从预测部180输出的预测块合成。合成部150将复原预测残差的各像素值与预测块的各像素值相加,复原(解码)编码对象块,向去块滤波器160输出复原后的块单位的解码图像(复原块)。
去块滤波器160进行针对由复原块以及与该复原块相邻的相邻块构成的两个块的块边界的滤波处理,向存储器170输出滤波处理后的复原块。滤波处理是用于减轻起因于块单位的处理的信号劣化的处理,是使相邻的两个块的块边界处的信号空隙平滑化的滤波处理。去块滤波器160通常构成为使信号的变动平缓的低通滤波器。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去块滤波器160的操作示例的图。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去块滤波器160将每个8×8像素的块的块边界作为对象进行滤波处理的一个示例,但是也可以将每个4×4像素的块的块边界作为对象进行滤波处理。另外,去块滤波器160以4行或4列为单位进行滤波处理。示出了图2所示的块P以及Q是去块滤波器160的滤波处理的1个单位、块尺寸为4×4像素的一个示例。块P以及Q可以分别被称为子块。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控制去块滤波器160。具体地,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控制表示是否进行针对对象块对的块边界的滤波处理的边界强度(Bs:Boundary strength)以及去块滤波器160的滤波强度。边界强度Bs是指是否应用滤波处理以及用于确定该滤波处理的种类的参数。另外,是否进行滤波处理的控制可以视为将边界强度Bs设为1以上或设为零的控制。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基于对象块对的边界附近区域的像素值的变动、预测模式、量化参数、用于运动补偿预测(帧间预测)的运动矢量的值,控制去块滤波器16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基于输入位深度以及在量化处理以及逆量化处理中使用的量化参数,控制去块滤波器160的滤波强度。在以下,将编码对象块或其子块设为块P,将相邻块或其子块设为块Q。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例如基于下述的表1确定边界强度Bs。边界强度Bs的值取0、1、2中的任意一个。另外,可以分别计算针对亮度信号以及色差信号的块的边界强度,也可以将亮度信号与色差信号的块的边界强度的组合作为一个边界强度进行判断。
[表1]
Bs值 确定Bs值的条件
2 至少对一方的块应用帧内预测
1 至少一方的块包括非零变换系数
1 两个块的运动矢量的数值或参照图像不同
1 两个块的运动矢量的差为阈值以上
0 上述以外
如表1所示,在对块P以及Q中的至少一方应用帧内预测的情况下,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将Bs的值设为2。
另一方面,在对块P以及Q双方应用帧间预测并且至少满足以下的(a)至(c)中的一个条件的情况下,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将Bs值设为1,在其它情况下,将Bs值设为0。
(a)块P以及Q的至少一方包含有意义的变换系数(即,非零变换系数)。
(b)块P以及Q的运动矢量的数值或参照图像不同。
(c)块P以及Q的运动矢量的差的绝对值为阈值(例如1像素)以上。
在边界强度Bs的值为0的情况下,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控制去块滤波器160不进行针对块P以及Q的边界的滤波处理。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具有参数导出部161a。参数导出部161a基于在针对块P的量化处理以及逆量化处理中使用的量化参数QpP、在针对块Q的量化处理以及逆量化处理中使用的量化参数QpQ、以及偏移值qpOffset,导出用于控制去块滤波器160的滤波强度的参数值(阈值)β以及tC’。
第一、参数导出部161a例如利用下面的式子计算变量qP。
qP=((QpQ+QpP+1)>>1)+qpOffset
其中,“>>”表示移位运算符(右移位运算)。该式子基本上是求取块P的量化参数QpP与块Q的量化参数QpQ的平均的计算式。
第二、参数导出部161a例如利用下面的式子计算用于导出参数值β的Q。
Q=Clip3(0,63,qP+(slice_beta_offset_div2<<1))
其中,“<<”表示移位运算符(左移位运算)。“Clip3(X,Y,Z)”是如果Z小于X则返回X、如果Z大于Y则返回Y、在这些以外的情况下返回Z的裁剪运算符。slice_beta_offset_div2是向解码装置2用信号发送的参数的一个。
另外,参数导出部161a例如利用下面的式子计算用于导出参数值tC’的Q。
Q=Clip3(0,65,qP+2*(bS-1)+(slice_tc_offset_div2<<1))
在此,“bS”是Bs值。slice_tc_offset_div2是向解码装置2用信号发送的参数的一个。
第三,参数导出部161a利用下面的表2,从各个计算出的Q导出参数值β以及tC’。
[表2]
Figure BDA0004077797200000081
在此,tC’是与10比特的位深度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值。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还具有参数变换部161b。参数变换部161b通过基于输入位深度对参数值tC’进行变换,来输出变换参数值tC。变换参数值tC表示以与输入位深度对应的方式实施变换处理后的tC’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入位深度小于规定位深度的情况下,参数变换部161b通过针对将偏移值与参数值tC’相加的结果进行位移位,来输出变换参数值tC。参数变换部161b基于输入位深度,改变偏移值。在后面叙述参数变换部161b的操作的细节。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还具有滤波强度控制部161c。滤波强度控制部161c根据边界强度Bs的值、参数值β以及tC,控制去块滤波器160的滤波强度。
在边界强度Bs的值为1或2的情况下,滤波强度控制部161c可控制去块滤波器160(参照图2)仅在满足下面的式子的情况下进行滤波处理。
[数学式1]
|p20-2p10+p00|+|p23-2p13+p03|+|q20-2q10+q00|+|q23-2q13+q03|<β
另外,在进行滤波处理的情况下,滤波强度控制部161c可以在完全满足以下的条件式的情况下,应用强滤波,在其以外的情况下,应用弱滤波(参照图2)。
[数学式2]
2(|p20-2p10+p00|+|q20-2q10+q00|)<β/4
2(|p23-2p13+p03|+|q23-2q13+q03|)<β/4
|p30-p00|+|q00-q30-|<β/8
|p33-p03|+|q03-q33|<β/8
|p00-q00|<(5tC+1)/2
|p03-q03|<(5tC+1)/2
返回图1,存储器170以帧单位存储从去块滤波器160输出的复原块作为解码图像。存储器170向预测部180输出存储的解码图像。
预测部180通过以块单位进行预测处理,生成与编码对象块对应的预测块,向减法部110以及合成部150输出生成的预测块。预测部180具有帧间预测部181、帧内预测部182以及切换部183。
帧间预测部181使用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解码图像作为参照图像,通过块匹配等方法计算运动矢量,对编码对象块进行预测,生成帧间预测块,向切换部183输出生成的帧间预测块。帧间预测部181从使用多个参照图像的帧间预测(典型而言,双预测)、使用一个参照图像的帧间预测(单方向预测)中选择最合适的帧间预测方法,使用所选择的帧间预测方法进行帧间预测。帧间预测部181向熵编码部130以及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输出与帧间预测有关的信息(运动矢量等)。
帧内预测部182从多个帧内预测模式中选择应用于编码对象块的最合适的帧内预测模式,使用所选择的帧内预测模式对编码对象块进行预测。帧内预测部182参照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解码图像中的、与编码对象块相邻的已解码像素值,生成帧内预测块,向切换部183输出生成的帧内预测块。另外,帧内预测部182向熵编码部130以及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输出与所选择的帧内预测模式有关的信息。
切换部183在从帧间预测部181输出的帧间预测块与从帧内预测部182输出的帧内预测块之间进行切换,向减法部110以及合成部150输出任意一种预测块。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参数变换部161b的操作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参数变换部161b的操作的图。
如图3所示,在步骤S1中,参数变换部161b判断输入位深度是否小于规定位深度。在下文中,将参数值设为tC’,将偏移值设为ofs,将输入位深度设为BitDepth,将规定位深度设为b,将变换参数值设为tC。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规定位深度b为10比特。
在输入位深度小于规定位深度的情况下(步骤S1:是),在步骤S2中,参数变换部161b利用下面的式子计算偏移值ofs。
ofs=1<<(b-1-BitDepth)
而且,在步骤S3中,参数变换部161b利用下面的式子计算变换参数值tC
tC=(tC’+ofs)>>(b-BitDepth)
另一方面,在输入位深度为规定位深度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否),在步骤S4中,参数变换部161b利用下面的式子计算变换参数值tC
tC=tC’×(1<<(BitDepth-b))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上述的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变换式未考虑输入位深度为9比特的情况。如果针对9比特的图像信号应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变换式,则存在如下的问题,当将2与原始的tC’的值相加后进行1位移位时,不能得到恰当的值。
如表2所示,在对Q设定了较小的值的情况(即量化步长小的情况)下,在图像中基本不包含量化误差,因此配置成将tC’的值设定为0,且在应用了去块滤波处理的情况下也不对值进行校正。但是,对于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变换式,通过进行针对9比特图像信号的变换,即使将tC’设定为0,通过
tC=(tC’+2)>>1的处理,变换后的tC的值成为1。其结果,成为产生由非预期的去块滤波处理导致的像素值的校正、引起图像的劣化的原因。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导入根据输入位深度BitDept而改变的偏移值ofs这样的新的概念,利用下面的式子计算变换后的tC
tC=(tC’+ofs)>>(b-BitDepth)
ofs=1<<(b-1-BitDepth)
由此,能够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另外,在规定位深度b为10比特的情况下,利用下面的式子计算变换后的tC
tC=BitDepth<10?(tC′+ofs)>>(10-BitDepth):tC′×(1<<(BitDepth-10))
ofs=1<<(9-BitDepth)
<解码装置>
接着,以与上述的编码装置的构成的不同点为主对本实施方式的解码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解码装置2的构成的图。解码装置2是根据编码流对解码对象块进行解码的装置。
如图4所示,解码装置2具有熵解码部200、逆量化逆变换部210、合成部220、去块滤波器230、去块滤波控制装置231、存储器240以及预测部250。
熵解码部200对由编码装置1生成的编码流进行解码,对各种的信号信息进行解码。具体地,熵解码部200取得与应用于解码对象块的量化处理有关的信息,向逆量化部211以及去块滤波控制装置231输出取得的信息。另外,熵解码部200取得与应用于解码对象块的预测有关的信息(例如预测类别信息、运动矢量信息),向预测部250以及去块滤波控制装置231输出取得的信息。
另外,熵解码部200对编码流进行解码,取得量化后的变换系数,向逆量化逆变换部210(逆量化部211)输出取得的变换系数。
逆量化逆变换部210以块单位进行逆量化处理以及逆变换处理。逆量化逆变换部210具有逆量化部211以及逆变换部212。
逆量化部211进行与编码装置1的量化部122进行的量化处理对应的逆量化处理。逆量化部211使用量化参数以及量化矩阵对从熵解码部200输出的量化变换系数进行逆量化,由此复原解码对象块的变换系数,向逆变换部212输出复原后的变换系数。
逆变换部212进行与编码装置1的变换部121进行的变换处理对应的逆变换处理。逆变换部212针对从逆量化部211输出的变换系数进行逆变换处理,复原预测残差,向合成部220输出复原后的预测残差(复原预测残差)。
合成部220通过以像素单位将从逆变换部212输出的预测残差与从预测部250输出的预测块合成,复原(解码)解码对象块,向去块滤波器230输出复原块。
去块滤波器230进行与编码装置1的去块滤波器160同样的操作。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231基于从熵解码部200输出的信息(位深度的信息等),进行与编码装置1的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同样的操作。具体地,与编码装置1的去块滤波控制装置161同样地,去块滤波控制装置231具有参数导出部231a、参数变换部231b以及滤波强度控制部231c。在此,参数变换部231b按照图3的流程进行操作。
存储器240以帧单位存储从去块滤波器230输出的复原块作为解码图像。存储器240向解码装置2的外部输出帧单位的解码图像。
预测部250以块单位进行预测。预测部250具有帧间预测部251、帧内预测部252以及切换部253。
帧间预测部251使用存储在存储器240中的解码图像作为参照图像,通过帧间预测对解码对象块进行预测。帧间预测部251通过使用从熵解码部200输出的运动矢量信息进行帧间预测,生成帧间预测块,向切换部253输出生成的帧间预测块。
帧内预测部252参照存储于存储器240的解码图像中的与解码对象块相邻的参照像素,基于从熵解码部200输出的信息,通过帧内预测对解码对象块进行预测。而且,帧内预测部252生成帧内预测块,向切换部253输出生成的帧内预测块。
切换部253在从帧间预测部251输出的帧间预测块与从帧内预测部252输出的帧内预测块之间进行切换,向合成部220输出任意一种的预测块。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输入位深度为9比特的情况与该情况以外的情况下分别使用个别的变换式。在这样的方法中,在输入位深度为9比特的情况下,只要设定与用于该情况以外的情况的偏移值不同的偏移值即可。
可以提供使计算机执行编码装置1进行的各处理的程序。可以提供使计算机执行解码装置2进行的各处理的程序。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如果使用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可以将程序安装于计算机。在此,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非暂时性存储介质。非暂时性存储介质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是CD-ROM、DVD-ROM等存储介质。
也可以将执行编码装置1进行的各处理的电路集成化,通过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组、SoC)构成编码装置1。也可以将执行解码装置2进行的各处理的电路集成化,通过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组、SoC)构成解码装置2。
以上,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是具体的构成不限于上述的构成,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变形等。
本申请要求第2020-067043号(2020年4月2日申请)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说明书。

Claims (6)

1.一种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在对图像信号进行编码的编码装置或对编码后的图像信号进行解码的解码装置中,控制针对已解码图像的去块滤波中的处理,
所述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具备:
参数导出部,导出控制所述去块滤波中的所述处理的参数值(tC’);以及
参数变换部,通过基于输入位深度对所述参数值(tC’)进行变换,来输出变换参数值(tC),所述输入位深度是所述图像信号的位深度,
在所述输入位深度小于规定位深度的情况下,所述参数变换部通过针对将偏移值与所述参数值(tC’)相加的结果进行位移位,来输出所述变换参数值(tC),
所述参数变换部基于所述输入位深度改变所述偏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入位深度小于所述规定位深度的情况下,在将所述参数值设为tC’、将所述偏移值设为ofs、将所述输入位深度设为BitDepth、将所述规定位深度设为b、将所述变换参数值设为tC时,所述参数变换部通过
tC=(tC’+ofs)>>(b-BitDepth)
计算所述变换参数值,通过
ofs=1<<(b-1-BitDepth)
计算所述偏移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入位深度为在所述规定位深度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参数变换部通过
tC=tC’×(1<<(BitDepth-b))
计算所述变换参数值(tC)。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位深度为10比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位深度为9比特。
6.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作为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发挥作用。
CN202310113842.7A 2020-04-02 2021-04-01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及程序 Pending CN1161326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7043 2020-04-02
JP2020-067043 2020-04-02
PCT/JP2021/014144 WO2021201215A1 (ja) 2020-04-02 2021-04-01 デブロッキングフィルタ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2180005434.9A CN114503565B (zh) 2020-04-02 2021-04-01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及程序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5434.9A Division CN114503565B (zh) 2020-04-02 2021-04-01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及程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32669A true CN116132669A (zh) 2023-05-16

Family

ID=779295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3842.7A Pending CN116132669A (zh) 2020-04-02 2021-04-01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及程序
CN202180005434.9A Active CN114503565B (zh) 2020-04-02 2021-04-01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及程序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5434.9A Active CN114503565B (zh) 2020-04-02 2021-04-01 去块滤波控制装置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1595645B2 (zh)
EP (1) EP4131953A4 (zh)
JP (2) JP7080424B2 (zh)
KR (2) KR20220133321A (zh)
CN (2) CN116132669A (zh)
BR (1) BR112022005312A2 (zh)
MX (2) MX2022003395A (zh)
WO (1) WO20212012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133321A (ko) * 2020-04-02 2022-10-04 닛폰 호소 교카이 디블로킹 필터 제어 장치 및 프로그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96884B2 (ja) 2011-11-03 2014-09-2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フィルタリング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タリング装置
US10085020B2 (en) * 2012-04-05 2018-09-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ample adaptive filtering with offsets
US9591302B2 (en) * 2012-07-02 2017-03-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se of chroma quantization parameter offsets in deblocking
US20150016516A1 (en) * 2013-07-15 2015-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intra prediction improvements for oblique modes in video coding
WO2018067051A1 (en) * 2016-10-05 2018-04-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ringing filter for video coding
CN116320497A (zh) * 2016-11-28 2023-06-23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滤波的方法和装置
US11284116B2 (en) * 2017-10-09 2022-03-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blocking filtering a block of pixels
US10616577B2 (en) * 2017-10-16 2020-04-07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video deblocking
KR102643116B1 (ko) * 2018-03-30 2024-03-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영상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장치 및 비트스트림을 저장한 기록 매체
JP2020067043A (ja) 2018-10-25 2020-04-30 中川産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消音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220133321A (ko) * 2020-04-02 2022-10-04 닛폰 호소 교카이 디블로킹 필터 제어 장치 및 프로그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23001472A (es) 2023-03-06
CN114503565A (zh) 2022-05-13
EP4131953A1 (en) 2023-02-08
KR20220133321A (ko) 2022-10-04
JP7357721B2 (ja) 2023-10-06
US20230179765A1 (en) 2023-06-08
JP7080424B2 (ja) 2022-06-03
US11991356B2 (en) 2024-05-21
JP2022105653A (ja) 2022-07-14
EP4131953A4 (en) 2024-05-22
US20220217338A1 (en) 2022-07-07
US11595645B2 (en) 2023-02-28
KR102448226B1 (ko) 2022-09-27
BR112022005312A2 (pt) 2022-11-29
JPWO2021201215A1 (zh) 2021-10-07
CN114503565B (zh) 2023-03-10
WO2021201215A1 (ja) 2021-10-07
MX2022003395A (es) 2023-03-02
KR20220039847A (ko)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329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13810694A (zh) 编码装置、解码装置、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
CN114450950B (zh) 编码装置、解码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991356B2 (en) Deblocking filter control device and program
CN114342383B (zh) 编码装置、解码装置及程序
CN114051727B (zh) 编码装置、解码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45059A1 (ja) 符号化装置、復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43702B2 (ja) デブロッキングフィルタ装置、復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74772B2 (ja) 符号化装置、復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251400A1 (ja) 復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52249A (ja) 符号化装置、復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