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24445A - 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24445A
CN116124445A CN202310409769.8A CN202310409769A CN116124445A CN 116124445 A CN116124445 A CN 116124445A CN 202310409769 A CN202310409769 A CN 202310409769A CN 116124445 A CN116124445 A CN 116124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outer side
fuel cell
hydrogen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097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24445B (zh
Inventor
李政国
周利升
王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ujinlong Automobil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ujinlong Automobil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ujinlong Automobil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ujinlong Automobil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097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24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24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24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24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24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05Sealing 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9Compress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uel Cell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涉及电池密封圈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外侧板,两个外侧板之间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两个外侧板之间设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连接收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两个外侧板之间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还设有上料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输送机构和上料组件能够实现对多个电池密封圈的依次上料,通过设置检测机构能够对电池密封圈在装配状态下的抗压能力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收料机构能够对检测后的密封圈进行自动收集,收料机构、上料机构以及输送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显著的提高电池密封圈的检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密封圈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是氢能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在氢能交通运输应用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储能中起到关键作用。氢燃料电池属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主要包括燃料电池堆、空气供应、氢气供应、热管理及水管理五个子系统。燃料电池堆主要由单电池以堆栈的方式构成,单电池包括双极板、膜电极和密封圈。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和气体扩散层。
对于氢燃料电池而言,其密封性能的好坏,决定了燃料电池性能的好坏,若发生泄漏,甚至会产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在氢燃料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密封圈的性能进行检测,而密封圈的强度是密封圈性能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进行装配时,密封圈强度若是不够,容易发生破裂,目前在对密封圈的强度进行检测时,对于密封圈的上料,自动化程度较低,完全需要手工上料,此外在进行装配检测时,每次检测完毕后需要人工将检测后的密封圈拆下,导致检测效率较低,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包括两个外侧板,两个外侧板之间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两个外侧板之间设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连接收料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两个外侧板之间的输送带,输送带的内部两端均设有输送辊,输送辊与外侧板转动连接;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两个外侧板顶端的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气缸,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升降顶板,升降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升降柱,升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检测插杆,所述输送带的外侧固定设有多个装配座,装配座上贯穿开设有与检测插杆相对应的插孔;
所述收料机构包括开设于升降柱侧边的侧槽,侧槽内设有侧齿,侧齿啮合连接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联动轴,联动轴远离被动齿轮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联动齿轮,联动齿轮的底端啮合连接有齿板,齿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底杆,底杆远离齿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料盒。
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还设有上料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板的两侧均设有导向轨,齿板与导向轨滑动连接,导向轨与外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联动轴穿过安装座并与之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柱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侧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上贯穿开设有与检测插杆相对应的通过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侧板的外部固定连接输送电机,输送电机与其中一个输送辊同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外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承载座,承载座与输送带的内侧顶面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分别与两个外侧板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上料座,上料座位于装配座的上方,上料座内设有存料管,存料管的底端与上料座之间设有推料通道,推料通道内设有推料板,推料板连接推动组件,上料座的一端贯穿设有下料口,下料口与推料通道之间的上料座内设有倾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上料座内的固定端板,固定端板靠近存料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端板与存料管之间设有推拉块,推拉块与推料板固定连接,固定杆贯穿推拉块并与之滑动连接,推拉块与固定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缠绕设置于固定杆的外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之处:本发明通过设置输送机构和上料组件能够实现对多个电池密封圈的依次上料,通过设置检测机构能够对电池密封圈在装配状态下的抗压能力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收料机构能够对检测后的密封圈进行自动收集,收料机构、上料机构以及输送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显著的提高电池密封圈的检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中输送机构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中检测机构和收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中上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中上料组件的立体剖视图。
图中:1、外侧板;2、输送辊;3、输送带;4、底板;5、支撑座;6、输送电机;7、装配座;8、第一固定架;9、气缸;10、升降顶板;11、升降柱;12、侧槽;13、被动齿轮;14、联动轴;15、联动齿轮;16、齿板;17、导向轨;18、支撑杆;19、检测插杆;20、第二固定架;21、通过孔;22、底杆;23、收集盒;24、上料组件;25、固定板;26、上料座;27、存料管;28、固定端板;29、推拉块;30、固定杆;31、复位弹簧;32、推料板;33、倾斜面;34、下料口;35、承载座;36、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5,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包括两个外侧板1,两个外侧板1之间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底板4,底板4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5,两个外侧板1之间设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连接收料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两个外侧板之间的输送带3,输送带3的内部两端均设有输送辊2,输送辊2与外侧板1转动连接;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两个外侧板1顶端的第一固定架8,第一固定架8的顶端固定连接气缸9,气缸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升降顶板10,升降顶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升降柱11,升降柱11的底端固定连接检测插杆19,所述输送带3的外侧固定设有多个装配座7,装配座7上贯穿开设有与检测插杆19相对应的插孔;
其中,检测插杆19的直径大于密封圈的内径。在检测插杆19插入密封圈内之后,能够对密封圈形成对外扩张的压力,若密封圈的强度不够,则会发生破裂。
所述收料机构包括开设于升降柱11侧边的侧槽12,侧槽12内设有侧齿,侧齿啮合连接有被动齿轮13,被动齿轮13同轴固定连接联动轴14,联动轴14远离被动齿轮13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联动齿轮15,联动齿轮15的底端啮合连接有齿板16,齿板16的底端固定连接底杆22,底杆22远离齿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料盒。
所述输送带3的上方还设有上料组件24。
所述齿板16的两侧均设有导向轨17,齿板16与导向轨17滑动连接,导向轨17与外侧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8。
所述导向轨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6,联动轴14穿过安装座36并与之转动连接。
所述升降柱11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架20,第二固定架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侧板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20上贯穿开设有与检测插杆19相对应的通过孔21。
所述外侧板1的外部固定连接输送电机6,输送电机6与其中一个输送辊2同轴固定连接。
两个外侧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承载座35,承载座35与输送带3的内侧顶面相贴合。
所述上料组件24包括两个固定板25,两个固定板25分别与两个外侧板1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25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上料座26,上料座26位于装配座7的上方,上料座26内设有存料管27,存料管27的底端与上料座26之间设有推料通道,推料通道内设有推料板32,推料板32连接推动组件,上料座26的一端贯穿设有下料口34,下料口34与推料通道之间的上料座26内设有倾斜面33。
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上料座26内的固定端板28,固定端板28靠近存料管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固定端板28与存料管27之间设有推拉块29,推拉块29与推料板32固定连接,固定杆30贯穿推拉块29并与之滑动连接,推拉块29与固定端板28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1,复位弹簧31缠绕设置于固定杆30的外部。
其中,推料通道的高度大于一个密封圈的厚度,并且小于两个密封圈的厚度,推料板32的厚度低于一个密封圈的厚度。如此能够保证在推料板32推动时,每次都能将一个密封圈推出。
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将多个密封圈依次叠放在存料管27内,然后控制输送带3运转使其中一个装配座7位于下料口34的正下方,然后推动一次推拉块29,推拉块29带动推料板32移动将位于最下方的密封圈推入至倾斜面33,密封圈沿着倾斜面33滑入至下料口34内实现下料,密封圈最终进入装配座7内;
然后控制输送带3继续运转,使装有密封圈的装配座7移动至检测插杆19的正下方,然后控制气缸9进行一次收缩和伸长,在气缸9收缩时,通过升降顶板10带动升降柱11以及检测插杆19下移,检测插杆19最终插入密封圈内,在升降柱11下移过程中,带动被动齿轮13和联动齿轮15转动,联动齿轮15在转动时带动齿板16移动,齿板16通过底杆22带动收集盒23移动,收集盒23移动后使检测插杆19能够顺利下移而未被阻挡,当检测插杆19插入密封圈之后,气缸9伸长,带动升降柱11和检测插杆19上移,此时密封圈套设于检测插杆19的外部,并跟随检测插杆19上移,并且收集盒23跟随进行复位移动,当收集盒23移动至检测插杆19下方时,检测插杆19即将脱离通过孔21,密封圈由于受第二固定架20的阻挡无法继续上移,然后从检测插杆19上脱离并掉落至收集盒23内,完成一次检测和对检测后的密封圈的收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包括两个外侧板(1),两个外侧板(1)之间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底板(4),底板(4)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5),其特征在于,两个外侧板(1)之间设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连接收料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两个外侧板之间的输送带(3),输送带(3)的内部两端均设有输送辊(2),输送辊(2)与外侧板(1)转动连接;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两个外侧板(1)顶端的第一固定架(8),第一固定架(8)的顶端固定连接气缸(9),气缸(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升降顶板(10),升降顶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升降柱(11),升降柱(11)的底端固定连接检测插杆(19),所述输送带(3)的外侧固定设有多个装配座(7),装配座(7)上贯穿开设有与检测插杆(19)相对应的插孔;
所述收料机构包括开设于升降柱(11)侧边的侧槽(12),侧槽(12)内设有侧齿,侧齿啮合连接有被动齿轮(13),被动齿轮(13)同轴固定连接联动轴(14),联动轴(14)远离被动齿轮(13)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联动齿轮(15),联动齿轮(15)的底端啮合连接有齿板(16),齿板(16)的底端固定连接底杆(22),底杆(22)远离齿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料盒;
所述输送带(3)的上方还设有上料组件(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16)的两侧均设有导向轨(17),齿板(16)与导向轨(17)滑动连接,导向轨(17)与外侧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6),联动轴(14)穿过安装座(36)并与之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11)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架(20),第二固定架(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侧板(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20)上贯穿开设有与检测插杆(19)相对应的通过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1)的外部固定连接输送电机(6),输送电机(6)与其中一个输送辊(2)同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外侧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承载座(35),承载座(35)与输送带(3)的内侧顶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24)包括两个固定板(25),两个固定板(25)分别与两个外侧板(1)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25)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上料座(26),上料座(26)位于装配座(7)的上方,上料座(26)内设有存料管(27),存料管(27)的底端与上料座(26)之间设有推料通道,推料通道内设有推料板(32),推料板(32)连接推动组件,上料座(26)的一端贯穿设有下料口(34),下料口(34)与推料通道之间的上料座(26)内设有倾斜面(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上料座(26)内的固定端板(28),固定端板(28)靠近存料管(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固定端板(28)与存料管(27)之间设有推拉块(29),推拉块(29)与推料板(32)固定连接,固定杆(30)贯穿推拉块(29)并与之滑动连接,推拉块(29)与固定端板(28)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1),复位弹簧(31)缠绕设置于固定杆(30)的外部。
CN202310409769.8A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 Active CN116124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9769.8A CN116124445B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9769.8A CN116124445B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24445A true CN116124445A (zh) 2023-05-16
CN116124445B CN116124445B (zh) 2023-06-30

Family

ID=86299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09769.8A Active CN116124445B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2444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1772A (zh) * 2017-07-21 2018-08-28 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设备
CN108655689A (zh) * 2018-05-22 2018-10-16 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o型密封圈自动化装配装置及方法
CN111115176A (zh) * 2019-12-02 2020-05-08 浙江翔宇密封件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圈的生产装置中的下料机构
CN210834480U (zh) * 2019-08-30 2020-06-23 天津市丰润美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圈生产用拉力测试装置
CN213134070U (zh) * 2020-08-18 2021-05-07 嘉善辉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垫圈检测机
CN112781863A (zh) * 2021-02-02 2021-05-11 合肥安徒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盘密封圈检测装置
CN113325007A (zh) * 2021-05-18 2021-08-31 无锡市计量测试院 一种密封圈检测装置
CN113644294A (zh) * 2021-07-23 2021-11-12 浙江嘉杰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燃料电池密封圈装配设备
WO2021258710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圈密封性能粗检漏用测试装置及方法
WO2022021891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南京灵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生产线上的问题电池下料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17425233U (zh) * 2021-12-28 2022-09-13 苏州美克美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拉伸式o型圈隐形裂纹取像检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1772A (zh) * 2017-07-21 2018-08-28 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设备
CN108655689A (zh) * 2018-05-22 2018-10-16 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o型密封圈自动化装配装置及方法
CN210834480U (zh) * 2019-08-30 2020-06-23 天津市丰润美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圈生产用拉力测试装置
CN111115176A (zh) * 2019-12-02 2020-05-08 浙江翔宇密封件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圈的生产装置中的下料机构
WO2021258710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圈密封性能粗检漏用测试装置及方法
WO2022021891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南京灵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生产线上的问题电池下料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13134070U (zh) * 2020-08-18 2021-05-07 嘉善辉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垫圈检测机
CN112781863A (zh) * 2021-02-02 2021-05-11 合肥安徒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盘密封圈检测装置
CN113325007A (zh) * 2021-05-18 2021-08-31 无锡市计量测试院 一种密封圈检测装置
CN113644294A (zh) * 2021-07-23 2021-11-12 浙江嘉杰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燃料电池密封圈装配设备
CN217425233U (zh) * 2021-12-28 2022-09-13 苏州美克美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拉伸式o型圈隐形裂纹取像检测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金成昌,王胜兵,郭龙: "无汞碱锰电池密封圈的检测方法", 电池工业, no. 06, pages 255 - 25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24445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24445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密封圈检测装置
CN208189550U (zh) 一种料架及具有其的料盒转移系统
KR102064834B1 (ko) 수소연료전지용 셀의 자동 레이아웃 장치
CN213093241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压合机构
CN108987784B (zh) 一种圆柱电池自动分间距机构
CN115832499A (zh) 一种柔性电池包刺破机构
CN21204947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密封条的连续上料装置
CN213093242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送料装置
CN211455875U (zh) 固态电池堆叠生产线
CN110216396B (zh) 管式电池翻转焊接设备及焊接入壳一体化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1180802A (zh) 固态电池堆叠生产线
CN117790859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CN215357164U (zh) 一种组装系统
CN218577038U (zh) 一种铝塑膜冲压吸取热熔装置
CN215903021U (zh) 一种太阳能钢边框生产用的角码安装装置
CN116296911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冲击检测设备
CN115036654B (zh) 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
CN217323216U (zh) 一种物料升降自锁机构及其吸液注液一体机
CN114644231B (zh) 一种用于电池极板的码料装置
CN219498138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真空注液装置
CN218241907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连续化组装装置
CN216954069U (zh) 一种三轴四头装钵机
CN220886001U (zh) 一种制氢电解槽板材连续上料装置
CN115064735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电堆维修方法
CN115415766B (zh) 纽扣电池的正极壳和负极壳的一体式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