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实施例1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斜锆石3份;碳化硅晶须4份;碳化钛晶须3份;碳纳米纤维2份;氧化镨3份;氧化镝2份;氧化镱4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20μm;
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3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硅晶须、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实施例2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60份;一水软铝石10份;斜锆石4份;碳化硅晶须2份;碳化钛晶须5份;碳纳米纤维1份;氧化镨4份;氧化镝1份;氧化镱5份;聚乙烯醇4份;水5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3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3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30μm;
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50:1;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20nm,长径比为20: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8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5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2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4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硅晶须、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600rpm,球磨时间为25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3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40℃,干燥时间为10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800℃下预煅烧3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4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6℃/min,升温至700℃,保温4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2℃/min,升温至1600℃烧结,烧结压力30MPa,烧结1h,然后降温至1000℃,保温0.5h,升温至1300℃,保温0.5h,然后再降温至800℃保温2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实施例3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40份;一水软铝石30份;斜锆石2份;碳化硅晶须6份;碳化钛晶须1份;碳纳米纤维3份;氧化镨2份;氧化镝3份;氧化镱3份;聚乙烯醇8份;水3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1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5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10μm;
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30nm,长径比为30:1;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6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20nm,长径比为20: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1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4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2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硅晶须、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200rpm,球磨时间为35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1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20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600℃下预煅烧7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2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2℃/min,升温至500℃,保温8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8℃/min,升温至1500℃烧结,烧结压力20MPa,烧结3h,然后降温至800℃,保温1.5h,升温至1100℃,保温1.5h,然后再降温至600℃保温6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1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斜锆石7份;碳化钛晶须3份;碳纳米纤维2份;氧化镨3份;氧化镝2份;氧化镱4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20μm;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3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2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碳化硅晶须7份;碳化钛晶须3份;碳纳米纤维2份;氧化镨3份;氧化镝2份;氧化镱4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3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碳化硅晶须、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3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斜锆石3份;碳化硅晶须7份;碳纳米纤维2份;氧化镨3份;氧化镝2份;氧化镱4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20μm;
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3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硅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4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斜锆石3份;碳化钛晶须7份;碳纳米纤维2份;氧化镨3份;氧化镝2份;氧化镱4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20μm;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3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5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斜锆石3份;碳化硅晶须4份;碳化钛晶须5份;氧化镨3份;氧化镝2份;氧化镱4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20μm;
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3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硅晶须、碳化钛晶须、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6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斜锆石3份;碳化硅晶须4份;碳纳米纤维5份;氧化镨3份;氧化镝2份;氧化镱4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20μm;
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3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硅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7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斜锆石3份;碳化硅晶须4份;碳化钛晶须3份;碳纳米纤维2份;氧化镨5份;氧化镱4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20μm;
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3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硅晶须、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8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斜锆石3份;碳化硅晶须4份;碳化钛晶须3份;碳纳米纤维2份;氧化镝5份;氧化镱4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20μm;
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3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硅晶须、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镝、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9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斜锆石3份;碳化硅晶须4份;碳化钛晶须3份;碳纳米纤维2份;氧化镨3份;氧化镝6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20μm;
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30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硅晶须、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镝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10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斜锆石3份;碳化硅晶须4份;碳化钛晶须3份;碳纳米纤维2份;氧化镨3份;氧化镱6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20μm;
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3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硅晶须、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11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斜锆石7份;碳化硅晶须4份;碳化钛晶须3份;碳纳米纤维2份;氧化镨3份;氧化镝2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20μm;
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30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硅晶须、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镝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12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碳化硅晶须4份;碳化钛晶须3份;碳纳米纤维2份;氧化镨3份;氧化镝2份;氧化镱7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3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碳化硅晶须、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900℃,保温1h,升温至1200℃,保温1h,然后再降温至700℃保温4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对比例13
一种耐腐蚀日用陶瓷,按重量份计,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包括以下原料:
一水硬铝石50份;一水软铝石20份;斜锆石3份;碳化硅晶须4份;碳化钛晶须3份;碳纳米纤维2份;氧化镨3份;氧化镝2份;氧化镱4份;聚乙烯醇6份;水45份;
所述一水硬铝石的粒径为20μm;所述一水软铝石的粒径为40μm;所述斜锆石的粒径为20μm;
所述碳化硅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40:1;
所述碳化钛晶须的长度为4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5:1;
所述氧化镨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镝的粒径为30nm;
所述氧化镱的粒径为35nm;
所述耐腐蚀日用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斜锆石、碳化硅晶须、碳化钛晶须、碳纳米纤维、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镱和水放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所述球磨转速为400rpm,球磨时间为30h;
(2)球磨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粉体过200目筛;所述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h;
(3)将过筛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700℃下预煅烧5h,煅烧后,将得到的粉体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采用干压成型法按造型制成坯体,干压成型压力为30MPa;然后将成型坯体进行热压烧结,在空气条件下,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600℃,保温6h,然后以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1550℃烧结,烧结压力25MPa,烧结2h,然后降温至700℃,保温6h,然后快速退火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3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测量材料的维氏硬度,载荷为10N,加载时间为5S,硬度值是测量五次的平均值;采用PT-1036PC型万能材料实验机测试样品的弯曲强度,试样尺寸为35mm×5mm×5mm,跨距为14mm,压头加载速度为0.4mm/min,弯曲强度取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
硬度Hv(MPa) |
弯曲强度(MPa) |
|
硬度Hv(MPa) |
弯曲强度(MPa) |
实施例1 |
1638.8 |
376.7 |
对比例6 |
1602.2 |
357.5 |
实施例2 |
1625.9 |
363.9 |
对比例7 |
1596.1 |
356.8 |
实施例3 |
1632.7 |
372.3 |
对比例8 |
1603.4 |
358.2 |
对比例1 |
1594.8 |
355.7 |
对比例9 |
1598.4 |
356.9 |
对比例2 |
1602.4 |
357.8 |
对比例10 |
1606.9 |
359.3 |
对比例3 |
1595.7 |
356.4 |
对比例11 |
1602.7 |
357.9 |
对比例4 |
1601.5 |
357.2 |
对比例12 |
1606.5 |
358.6 |
对比例5 |
1595.1 |
356.1 |
对比例13 |
1607.8 |
359.6 |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耐腐蚀日用陶瓷,利用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改善了日用陶瓷的力学性能。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3进行防腐性能测试。
除了不含水以外,测试所使用的原料与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13的中的原料种类和份数保持相同。
所述防腐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45#钢进行表面处理;对所需涂层的金属基体材料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随后在喷砂处理后的金属基体材料表面喷涂粘结底层,完成金属基体材料预处理;所述粘结底层为NiCrAl,厚度为50μm;
(2)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3中,除了不添加水以外,其它原料组分进行机械混合2h,然后进行超声震动2h,再研磨2h得到复合粉体;
(3)采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粉体喷涂在步骤(1)中得到的经过预处理的金属基体材料表面,涂层厚度为150μm,从而制备形成具有耐腐蚀性的陶瓷涂层;其中,喷涂功率在30KW,喷涂距离80mm,氩气送粉流量为0.8m3/h,氢气流量为1.2m3/h。
(4)然后采用RST5200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试样的耐蚀性能,采用标准三电极体系,环氧树脂封装后的试样作为工作电极,铂片作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在25℃的3.5%NaCl溶液中进行动电位计划曲线测试,电化学测试前工作电极在4%NaCl容易中浸泡0.5h。动电位扫描范围为-0.5~0.2V(相对于开路电位),扫描速率为0.5mV/s,测定腐蚀速率。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
|
腐蚀速率(mm/year) |
|
腐蚀速率(mm/year) |
实施例1 |
0.079 |
对比例6 |
0.106 |
实施例2 |
0.091 |
对比例7 |
0.113 |
实施例3 |
0.086 |
对比例8 |
0.102 |
对比例1 |
0.122 |
对比例9 |
0.111 |
对比例2 |
0.104 |
对比例10 |
0.097 |
对比例3 |
0.116 |
对比例11 |
0.103 |
对比例4 |
0.109 |
对比例12 |
0.101 |
对比例5 |
0.117 |
对比例13 |
0.094 |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耐腐蚀日用陶瓷,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