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1380A - 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1380A
CN116111380A CN202310369020.5A CN202310369020A CN116111380A CN 116111380 A CN116111380 A CN 116111380A CN 202310369020 A CN202310369020 A CN 202310369020A CN 116111380 A CN116111380 A CN 116111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odule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side wall
symmetrical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690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11380B (zh
Inventor
牛林
屈峰成
邓瑞林
张茂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st Point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st Point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st Point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st Point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690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11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11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1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11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1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PCB板上的双层连接器本体,所述双层连接器本体包括壳体,且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上端子模块、第二上端子模块、第一下端子模块和第二下端子模块,所述第一上端子模块以及第二上端子模块通过第一安装机构与壳体的内部连接,且第二下端子模块通过第二安装机构与壳体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一下端子模块通过第三安装机构与壳体的内部连接。该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在能够实现双层应用的基础上,整体结构相对简单、加工更加简单,同时,结构密度高,在同样的空间下可以实现双倍通道,并且,使得屏蔽片与接地端子的接触更加可靠,从而能够提高有效的屏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工程和通信领域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信号的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双层连接器属于连接器的一种,常用于将印刷电路板(PCB)与子卡(card)进行连接。
然而,现有的双层连接器基本都是全molding(注塑)结构,结构复杂且加工难度高,并且,其内部设置的屏蔽片的屏蔽效果较差。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包括设置在PCB板上的双层连接器本体,所述双层连接器本体包括壳体,且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上端子模块、第二上端子模块、第一下端子模块和第二下端子模块,所述第一上端子模块以及第二上端子模块通过第一安装机构与壳体的内部连接,且第二下端子模块通过第二安装机构与壳体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一下端子模块通过第三安装机构与壳体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一上端子模块以及第二上端子模块均包括绝缘本体、屏蔽片和多个阵列设置的接地端子,且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设置有多个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包括平坦接触部,且屏蔽片和接地端子之间通过第四安装机构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下端子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插针,且第二下端子模块包括多个第二插针。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开设在壳体两个相对侧壁上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容纳槽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容纳槽,且第一上端子模块以及第二上端子模块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设置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在第一容纳槽以及第二容纳槽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的安装块,且安装块的上侧壁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三容纳槽,各个所述第三容纳槽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槽,且各个第二插针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条。
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三容纳槽底部的第四容纳槽,且各个第四容纳槽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导向槽,各个所述第一插针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导向条。
优选的,所述第四安装机构开设在平坦接触部处的接地端子孔,且屏蔽片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设置的鱼眼接地部,所述鱼眼接地部包括凸部、卡槽和镂空槽。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对第一上端子模块、第二上端子模块、第一下端子模块以及第二下端子模块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壳体侧壁多个对称设置的滑动槽,且各个滑动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套,所述移动套内插设有导热绝缘管,且导热绝缘管内固定插设有铜管,所述移动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通过复位机构与壳体的侧壁连接,且相邻两个第一齿条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第一齿条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各个第一齿条侧壁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侧壁插设有T形导杆,所述T形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与壳体的侧壁固定,所述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侧壁的多个L形板,且L形板的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移动板,且移动板通过升降机构与壳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且位于上方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的侧壁固定。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顶部的套管,且套管内插设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上端与移动板的下侧壁固定,且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上端与移动板的下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摇轮。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屏蔽片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侧壁的多个转动盘,且转动盘的端部贯穿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屏蔽片的侧壁贯穿设置有插槽,且条形开口内插设有插条,所述转动盘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转动盘侧壁的第二齿轮,且第三连接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且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能够实现双层应用的基础上,整体结构相对简单、加工更加简单,同时,结构密度高,在同样的空间下可以实现双倍通道,并且,使得屏蔽片与接地端子的接触更加可靠,从而能够提高有效的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壳体另一个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上端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四安装机构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二上端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屏蔽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第二下端子模块以及第一下端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3为图4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4为图5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5为图6中D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6为图8中E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7为图12中F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8为本发明结构与现有结构的串扰对比图。
图中:1、双层连接器本体;201、第一容纳槽;202、第二容纳槽;203、导向块;301、安装块;302、第三容纳槽;303、第一导向槽;304、第一导向条;401、第四容纳槽;402、第二导向槽;403、第二导向条;501、接地端子孔;502、鱼眼接地部;503、卡槽;504、镂空槽;505、凸部;601、滑动槽;602、移动套;603、第一连接板;604、第一齿条;605、导热绝缘管;606、铜管;701、第三连接板;702、移动板;703、第二连接板;801、L形板;802、转轴;803、第一齿轮;901、转动盘;902、条形开口;903、插槽;904、插条;1001、连接块;1002、T形导杆;1003、支撑块;1004、弹簧;11、壳体;12、第一上端子模块;13、第二上端子模块;14、第二下端子模块;1401、第二插针;15、绝缘本体;16、接地端子;1601、平坦接触部;17、信号端子;18、屏蔽片;19、第一下端子模块;1901、第一插针;2001、套管;2002、套杆;2003、螺纹管;2004、螺纹杆;2005、摇轮;2101、第二齿轮;2102、第四连接板;2103、第二齿条;22、PCB板;23、子卡(car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8,图示中的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包括设置在PCB板22上的双层连接器本体1,双层连接器本体1包括壳体11,且壳体11内设置有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一下端子模块19和第二下端子模块14,第一上端子模块12以及第二上端子模块13通过第一安装机构与壳体11的内部连接,且第二下端子模块14通过第二安装机构与壳体11的内部连接,第一下端子模块19通过第三安装机构与壳体11的内部连接,第一上端子模块12以及第二上端子模块13均包括绝缘本体15、屏蔽片18和多个阵列设置的接地端子16,且相邻两个接地端子16之间设置有多个信号端子17,接地端子16包括平坦接触部1601,且屏蔽片18和接地端子16之间通过第四安装机构进行连接,第一下端子模块19包括多个第一插针1901,且第二下端子模块14包括多个第二插针1401,在能够实现双层应用的基础上,整体结构相对简单、加工更加简单,同时,结构密度高,在同样的空间下可以实现双倍通道,并且,使得屏蔽片18与接地端子16的接触更加可靠,从而能够提高有效的屏蔽效果。
第一安装机构开设在壳体11两个相对侧壁上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容纳槽20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容纳槽202,且第一上端子模块12以及第二上端子模块13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设置的导向块203,导向块203在第一容纳槽201以及第二容纳槽202内滑动,在进行装配时,将第二上端子模块13通过导向块203插设到壳体11内的第二容纳槽202内,将第一上端子模块12通过导向块203插设到壳体11内的第一容纳槽201和第二容纳槽202内。
第二安装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1内部的安装块301,且安装块301的上侧壁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三容纳槽302,各个第三容纳槽302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槽303,且各个第二插针14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条304,在进行装配时,将第二插针1401插设到第三容纳槽302内,并且,第一导向条304插设到第一导向槽303内。
第三安装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三容纳槽302底部的第四容纳槽401,且各个第四容纳槽401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导向槽402,各个第一插针19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导向条403,在进行装配时,将第一插针1901插设到第四容纳槽401内,并且,第二导向条403插设到第二导向槽402内。
第四安装机构开设在平坦接触部1601处的接地端子孔501,且屏蔽片1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设置的鱼眼接地部502,鱼眼接地部502包括凸部505、卡槽503和镂空槽504,将屏蔽片18的鱼眼接地部502插设到接地端子16平坦接触部1601处的接地端子孔501,卡槽503与接地端子孔501以及平坦接触部1601相抵接触,鱼眼接地部502具有弹性,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持力,保证接触可靠,能够提供有效的屏蔽效果。
壳体11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对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一下端子模块19以及第二下端子模块14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壳体11侧壁多个对称设置的滑动槽601,且各个滑动槽601的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套602,移动套602内插设有导热绝缘管605,且导热绝缘管605内固定插设有铜管606,保证绝缘的同时,使得散热效果更好,移动套6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设置的第一连接板603,且第一连接板6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604,第一齿条604通过复位机构与壳体11的侧壁连接,且相邻两个第一齿条604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第一齿条604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待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一下端子模块19和第二下端子模块14全部插入壳体11内后,将导热绝缘管605插入移动套602和滑动槽601内并贯穿至另一侧的移动套602中,接着,通过推动机构推动两个第一齿条604进行移动,并带动两个移动套602相互靠近移动,进而带动导热绝缘管605相互靠近移动,并与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二下端子模块14以及第一下端子模块19的侧壁相抵,并逐渐滑动至弯折处并抵紧,不仅能够对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二下端子模块14以及第一下端子模块19的位置进行自动调整,保证其插入到位,同时,能够防止其因震动等发生松动,更加稳定可靠,并且,在子卡(card)23插入后,使其与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二下端子模块14以及第一下端子模块19的连接更加紧固,使得子卡(card)23和双层连接器本体1的插接更加稳定可靠,连接效果更好。
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各个第一齿条604侧壁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块1001,且连接块1001的侧壁插设有T形导杆1002,T形导杆10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03,且支撑块1003与壳体11的侧壁固定,T形导杆1002的侧壁套设有弹簧1004,对第一齿条604的移动起到导向与复位作用。
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1侧壁的多个L形板801,且L形板801的侧壁通过转轴802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803,第一齿轮803与第一齿条604啮合设置,保证两个第一齿条604的移动方向相反。
推动机构包括移动板702,且移动板702通过升降机构与壳体11的顶部连接,移动板70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板703,第二连接板703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701,且位于上方的第一连接板603与第三连接板701的侧壁固定,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移动板702和第二连接板703向下移动,并带动第三连接板701向下移动,第三连接板701向下移动时,使得第一齿轮803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齿条604和第一连接板603带动两个移动套602相互靠近移动。
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1顶部的套管2001,且套管2001内插设有套杆2002,套杆2002的上端与移动板702的下侧壁固定,且壳体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2003,螺纹管200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004,且螺纹杆2004的上端与移动板702的下侧壁转动连接,螺纹杆20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摇轮2005,转动摇轮2005,摇轮2005的转动带动螺纹杆2004的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702和第二连接板703向下移动。
壳体11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屏蔽片18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1侧壁的多个转动盘901,且转动盘901的端部贯穿开设有条形开口902,屏蔽片18的侧壁贯穿设置有插槽903,且条形开口902内插设有插条904,采用导热绝缘材质,转动盘901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待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一下端子模块19和第二下端子模块14全部插入壳体11内后,将插条904插入条形开口902中并穿过插槽903、镂空槽504后插设在另一侧的条形开口902中,并且,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盘901进行转动,转动盘901进行转动时带动插条904进行同步转动,使得插条904转动后与镂空槽504两个相对的侧壁相抵,使其向两侧外扩,使得卡槽503与接地端子孔501抵紧,从而使得鱼眼接地部502与卡槽503以及平坦接触部1601的接触更加稳定可靠,避免震动造成其连接处松动,保证屏蔽效果。
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转动盘901侧壁的第二齿轮2101,且第三连接板701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四连接板2102,第四连接板21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2103,且第二齿条2103与第二齿轮2101啮合设置,当第三连接板701向下移动时,通过第四连接板2102带动第二齿条210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2101和转动盘901进行转动,转动盘901进行转动时带动插条904进行同步转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在进行装配时,通过第四安装机构将屏蔽片18与接地端子16连接固定,屏蔽片18设置于绝缘本体15,多个屏蔽片18分别覆盖多个信号端子17,将屏蔽片18的鱼眼接地部502插设到接地端子16平坦接触部1601处的接地端子孔501,卡槽503与接地端子孔501以及平坦接触部1601相抵接触,鱼眼接地部502具有弹性,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持力,保证接触可靠,能够提供有效的屏蔽效果;
接着,将第一插针1901插设到第四容纳槽401内,并且,第二导向条403插设到第二导向槽402内,将第二插针1401插设到第三容纳槽302内,并且,第一导向条304插设到第一导向槽303内,将第二上端子模块13通过导向块203插设到壳体11内的第二容纳槽202内,将第一上端子模块12通过导向块203插设到壳体11内的第一容纳槽201和第二容纳槽202内,从而将第一下端子模块19、第二下端子模块14、第二上端子模块13和第一上端子模块12从下而上堆叠插设安装在壳体11内,在能够实现双层应用的基础上,整体结构相对简单、加工更加简单,同时,结构密度高,在同样的空间下可以实现双倍通道;
待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一下端子模块19和第二下端子模块14全部插入壳体11内后,将导热绝缘管605插入移动套602和滑动槽601内并贯穿至另一侧的移动套602中,将插条904插入条形开口902中并穿过插槽903、镂空槽504后插设在另一侧的条形开口902中;
然后,转动摇轮2005,摇轮2005的转动带动螺纹杆2004的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702和第二连接板703向下移动,并带动第三连接板701向下移动,第三连接板701向下移动时,使得第一齿轮803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齿条604和第一连接板603带动两个移动套602相互靠近移动,进而带动导热绝缘管605相互靠近移动,并与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二下端子模块14以及第一下端子模块19的侧壁相抵,并逐渐滑动至弯折处并抵紧,不仅能够对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二下端子模块14以及第一下端子模块19的位置进行自动调整,保证其插入到位,同时,能够防止其因震动等发生松动,更加稳定可靠,并且,在子卡(card)23插入后,使其与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二下端子模块14以及第一下端子模块19的连接更加紧固,使得子卡(card)23和双层连接器本体1的插接更加稳定可靠,连接效果更好;
并且,当第三连接板701向下移动时,通过第四连接板2102带动第二齿条210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2101和转动盘901进行转动,转动盘901进行转动时带动插条904进行同步转动,使得插条904转动后与镂空槽504两个相对的侧壁相抵,使其向两侧外扩,使得卡槽503与接地端子孔501抵紧,从而使得鱼眼接地部502与卡槽503以及平坦接触部1601的接触更加稳定可靠,避免震动造成其连接处松动,保证屏蔽效果;
在进行使用时,将壳体11与PCB板22安装固定,并将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一下端子模块19以及第二下端子模块14的一端与PCB板22固定,待子卡(card)23插入双层连接器本体1中时,子卡(card)23的触点在与第一上端子模块12和第一下端子模块19连接的同时,还能够与第二上端子模块13和14第二下端子模块连接,在同样的空间下可以实现双倍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包括设置在PCB板(22)上的双层连接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连接器本体(1)包括壳体(11),且壳体(11)内设置有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一下端子模块(19)和第二下端子模块(14),所述第一上端子模块(12)以及第二上端子模块(13)通过第一安装机构与壳体(11)的内部连接,且第二下端子模块(14)通过第二安装机构与壳体(11)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一下端子模块(19)通过第三安装机构与壳体(11)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一上端子模块(12)以及第二上端子模块(13)均包括绝缘本体(15)、屏蔽片(18)和多个阵列设置的接地端子(16),且相邻两个接地端子(16)之间设置有多个信号端子(17),所述接地端子(16)包括平坦接触部(1601),且屏蔽片(18)和接地端子(16)之间通过第四安装机构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下端子模块(19)包括多个第一插针(1901),且第二下端子模块(14)包括多个第二插针(1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开设在壳体(11)两个相对侧壁上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容纳槽(20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容纳槽(202),且第一上端子模块(12)以及第二上端子模块(13)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设置的导向块(203),所述导向块(203)在第一容纳槽(201)以及第二容纳槽(202)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1)内部的安装块(301),且安装块(301)的上侧壁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三容纳槽(302),各个所述第三容纳槽(302)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槽(303),且各个第二插针(14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条(3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三容纳槽(302)底部的第四容纳槽(401),且各个第四容纳槽(401)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导向槽(402),各个所述第一插针(19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导向条(4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安装机构开设在平坦接触部(1601)处的接地端子孔(501),且屏蔽片(1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设置的鱼眼接地部(502),所述鱼眼接地部(502)包括凸部(505)、卡槽(503)和镂空槽(5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对第一上端子模块(12)、第二上端子模块(13)、第一下端子模块(19)以及第二下端子模块(14)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壳体(11)侧壁多个对称设置的滑动槽(601),且各个滑动槽(601)的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套(602),所述移动套(602)内插设有导热绝缘管(605),且导热绝缘管(605)内固定插设有铜管(606),所述移动套(6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设置的第一连接板(603),且第一连接板(6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604),所述第一齿条(604)通过复位机构与壳体(11)的侧壁连接,且相邻两个第一齿条(604)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第一齿条(604)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各个第一齿条(604)侧壁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块(1001),且连接块(1001)的侧壁插设有T形导杆(1002),所述T形导杆(10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03),且支撑块(1003)与壳体(11)的侧壁固定,所述T形导杆(1002)的侧壁套设有弹簧(100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1)侧壁的多个L形板(801),且L形板(801)的侧壁通过转轴(802)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803),所述第一齿轮(803)与第一齿条(604)啮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移动板(702),且移动板(702)通过升降机构与壳体(11)的顶部连接,所述移动板(70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板(703),所述第二连接板(703)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701),且位于上方的第一连接板(603)与第三连接板(701)的侧壁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1)顶部的套管(2001),且套管(2001)内插设有套杆(2002),所述套杆(2002)的上端与移动板(702)的下侧壁固定,且壳体(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2003),所述螺纹管(200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004),且螺纹杆(2004)的上端与移动板(702)的下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20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摇轮(200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屏蔽片(18)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1)侧壁的多个转动盘(901),且转动盘(901)的端部贯穿开设有条形开口(902),所述屏蔽片(18)的侧壁贯穿设置有插槽(903),且条形开口(902)内插设有插条(904),所述转动盘(901)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转动盘(901)侧壁的第二齿轮(2101),且第三连接板(701)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四连接板(2102),所述第四连接板(21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2103),且第二齿条(2103)与第二齿轮(2101)啮合设置。
CN202310369020.5A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 Active CN116111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9020.5A CN116111380B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9020.5A CN116111380B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1380A true CN116111380A (zh) 2023-05-12
CN116111380B CN116111380B (zh) 2023-06-27

Family

ID=86256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9020.5A Active CN116111380B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1138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97733B1 (en) * 2008-02-13 2009-03-0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Shielded connector adapted to be mounted at different profile
US7547217B1 (en) * 2008-09-12 2009-06-16 U.D. Electronic Corp.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10021068A1 (en) * 2009-07-24 2011-01-27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Usb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969619A (zh) * 2011-09-01 2013-03-13 至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113285309A (zh) * 2021-04-27 2021-08-20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5441263A (zh) * 2022-07-14 2022-12-06 深圳市方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串扰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97733B1 (en) * 2008-02-13 2009-03-0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Shielded connector adapted to be mounted at different profile
US7547217B1 (en) * 2008-09-12 2009-06-16 U.D. Electronic Corp.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10021068A1 (en) * 2009-07-24 2011-01-27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Usb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969619A (zh) * 2011-09-01 2013-03-13 至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113285309A (zh) * 2021-04-27 2021-08-20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5441263A (zh) * 2022-07-14 2022-12-06 深圳市方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串扰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1380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3181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517254B2 (en) Modular jack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base element
US4331370A (en) Connection system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WO2018140921A1 (en) Multi-piece power connector with cable pass through
US20140273551A1 (en) Cable module connector assembly suitable for use in blind-mate applications
US4631637A (en) Dual backplane interconnect system
CN108241412B (zh) 服务器机架
US8801439B2 (en) Module socket
JPH069151B2 (ja)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101212090A (zh) 电连接器
US4679872A (en) Cylindrical back plane structure for receiv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4834660A (en) Flexible zero insertion force interconnector between circuit boards
TWM273850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ifferent pitch terminals
US6445571B1 (en) Combined DC/data bu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CN116111380B (zh) 一种双层连接器及屏蔽结构
US20110170828A1 (en) Connectors and assembli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moveable mating arrays
TWM280014U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CN101350462B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104485532A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卡托
TWM260896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interconnecting two intersecte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4211458A (en)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CN1868245B (zh) 具有释放机构的存储器模块连接器
TWI493808B (zh) Transmission connector
CN2737012Y (zh) 电子转接器
CN201112673Y (zh) 电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