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1245A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1245A
CN116111245A CN202310129994.6A CN202310129994A CN116111245A CN 116111245 A CN116111245 A CN 116111245A CN 202310129994 A CN202310129994 A CN 202310129994A CN 116111245 A CN116111245 A CN 116111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surface
main body
cover
housing
insul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99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永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299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112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11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12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2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66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6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in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可以避免金属屑等杂质掉入储能装置的壳体内部,从而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端盖组件包括绝缘部件和盖体,绝缘部件位于盖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盖体包括装配部和从装配部凸出的凸台部,凸台部邻近绝缘部件,装配部远离绝缘部件,装配部的周面环绕凸台部的周面设置;其中,在与盖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绝缘部件的周面位于凸台部的周面和装配部的周面之间。

Description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在储能装置的端盖组件与壳体的装配过程中,端盖组件的盖体与壳体接触摩擦产生的金属屑等杂质容易掉入壳体内部,造成储能装置短路,降低了储能装置的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能够避免金属屑等杂质掉入壳体内部,从而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组件,应用于储能装置。端盖组件包括绝缘部件和盖体,所述绝缘部件位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盖体包括装配部和从所述装配部凸出的凸台部,所述凸台部邻近所述绝缘部件,所述装配部远离所述绝缘部件,所述装配部的周面环绕所述凸台部的周面设置;其中,在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绝缘部件的周面位于所述凸台部的周面和所述装配部的周面之间。
其中,所述绝缘部件包括主体部和环状部,所述环状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周面,且环绕所述主体部的周面设置,所述环状部的外周面为所述绝缘部件的周面,在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环状部的内周面朝向所述凸台部的周面,且与所述凸台部的周面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环状部比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盖体的表面更靠近所述装配部。
其中,所述主体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盖体的表面凹陷形成,所述凹槽沿着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盖体的表面的周缘设置,在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外周面朝向所述凸台部的周面,且与所述凸台部的周面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环状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凹槽的外周面重合。
其中,所述主体部还设有倒角,所述倒角设于所述主体部的背离所述盖体的表面的周缘,且沿着所述主体部的背离所述盖体的表面的周缘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背离所述盖体的表面和所述主体部的周面之间。
其中,所述绝缘部件还包括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背离所述盖体的表面,在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突起部的周面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周面的内侧。
其中,在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主体部的周面与所述突起部的周面之间的距离l1大于等于1mm。
其中,所述盖体设有安装孔,所述盖体的安装孔沿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盖体;所述主体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主体部,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分隔部件、导电压块和极柱,所述分隔部件安装于所述盖体的远离所述绝缘部件的一侧,所述分隔部件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沿所述分隔部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分隔部件,且与所述盖体的安装孔连通,所述导电压块安装于所述分隔部件的远离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导电压块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沿所述导电压块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导电压块,且与所述分隔部件的配合孔连通;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主体部的通孔、所述盖体的安装孔、所述分隔部件的配合孔和所述导电压块的装配孔,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电压块。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开孔,所述装配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开孔,所述凸台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凸台部的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间隔设置,所述绝缘部件的周面抵持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其中,所述绝缘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绝缘部件呈圆盘状,所述壳体呈圆筒状,所述绝缘部件的直径d1大于或等于所述壳体的内径D。
其中,所述绝缘部件的直径d1与所述壳体的内径D之间的差值在0.1mm-0.2mm之间。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本申请所示的端盖组件中,通过将盖体的凸台部设于绝缘部件的内侧,当端盖组件安装至壳体时,可以使壳体先与绝缘部件接触,从而避免壳体与盖体摩擦产生金属屑。另外,绝缘部件与壳体过盈配合,且绝缘部件设有凹槽,凹槽可以容纳金属屑等杂质,能够进一步规避因金属屑等杂质掉入壳体内部而引起的安全隐患,从而有助于提高储能装置的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储能装置沿A-A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储能装置中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端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端盖组件沿B-B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端盖组件中绝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绝缘部件沿C-C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端盖组件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所示端盖组件中盖体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盖体沿D-D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4所示端盖组件中电极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电极单元中分隔部件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电极单元中导电压块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储能装置100,壳体110,收容腔111,端盖组件120,绝缘部件10,盖体20,防爆阀30,电极单元40,主体部101,突起部102,环状部103,内周面103a,凹槽104,外周面104a,通孔105,进液孔106,沉槽107,定位柱108,透气孔109,倒角101a,安装孔201,注液孔202,防爆孔203,凸台部204,装配部205,定位孔206,限位槽207,分隔部件41,导电压块42,极柱43,密封圈44,电连接件45,装配槽411,配合孔412,凸沿413,槽底壁面414,装配孔421,第一部分422,第二部分423,法兰部431,固定部432,第一密封部441,第二密封部4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储能装置100沿A-A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沿“A-A处剖开”是指沿A-A线所在的平面剖开,后文类似的描述可作相同理解。为了便于描述,定义储能装置100的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
本实施例中,储能装置100为圆柱电池。储能装置100包括壳体110、电芯(图未示)和端盖组件120。示例性的,壳体110可采用铝制成。其中,壳体110呈圆筒状,且壳体110的内径为D。壳体110具有开孔(图未标)和收容腔111。电芯收容于收容腔。收容腔111还用于收容电解液,电芯浸泡于电解液中。端盖组件120安装于壳体110的顶侧,且封闭开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装置100也可以为方形电池或其他具有电力存储功能的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顶”、“底”、“外”和“内”等方位词,均以图1所示储能装置100的方位进行描述,以朝向Z轴正方向为“顶”,以朝向Z轴负方向为“底”,以背离壳体110的一侧为“外”,以朝向壳体110的一侧为“内”,后文类似的描述可做相同理解。
请结合参阅图3、图4和图5,图3是图1所示储能装置100中端盖组件12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端盖组件12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端盖组件120沿B-B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端盖组件120包括绝缘部件10、盖体20、防爆阀30和电极单元40。绝缘部件10位于盖体20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示例性的,盖体20安装于绝缘部件10的顶侧。防爆阀30安装于盖体20。电极单元40安装于绝缘部件10和盖体20,且与防爆阀30间隔设置。
请结合参阅图2、图6和图7,图6是图4所示端盖组件120中绝缘部件1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绝缘部件10沿C-C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绝缘部件10包括主体部101、突起部102和环状部103,突起部102和环状部103均固定连接于主体部101。其中,主体部101、突起部102和环状部103可一体成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01、突起部102和环状部103也可以通过组装形成一体化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主体部101大致呈圆形平面状。主体部101的直径d2小于或等于壳体110的内径D。主体部101设有凹槽104、通孔105、进液孔106和沉槽107。凹槽104、通孔105、进液孔106和沉槽107的开口均位于主体部101的顶面(图未标)。具体的,凹槽104从主体部101朝向盖体20的表面凹陷形成。凹槽104沿着主体部101的朝向盖体20的表面的周缘设置,且贯穿主体部101的周面。示例性的,凹槽104为圆环形槽。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04也可以为方环形槽或其他异形槽。其中,凹槽104包括朝向环状部103的外周面104a。
通孔105位于主体部101的中部。进液孔106和沉槽107分别位于通孔105的相对两侧,且均与通孔105间隔设置。其中,通孔105和进液孔106均自主体部101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贯穿主体部101。即,通孔105和进液孔106均沿主体部101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贯穿主体部101。示例性的,通孔105和进液孔106均为圆形孔。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通孔105和进液孔106也可以为方形孔或其他异形孔。
沉槽107自主体部101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图示Z轴负方向)凹陷。示例性的,沉槽107为圆形槽。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沉槽107也可以为方形槽或其他异形槽。此外,沉槽107的槽底壁还设有多个透气孔109,多个透气孔109的开口均位于沉槽107的槽底壁面(图未示)。多个透气孔109均自沉槽107的槽底壁面向主体部101的底面的方向凹陷,且贯穿主体部101的底面。即,多个透气孔109均绝缘部件10的周面沿主体部101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贯穿沉槽107的槽底壁。其中,多个透气孔109间隔排布。示例性的,多个透气孔109均为圆形孔。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透气孔109也可以为方形孔或其他异形孔。
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01还设有定位柱108。定位柱108设于主体部101的朝向盖体20的表面。也即为,定位柱108设于主体部101的顶面。其中,定位柱108有两个,两个定位柱108分别位于通孔105的相对两侧。具体的,一个定位柱108靠近进液孔106设置,另一个定位柱108靠近沉槽107设置。示例性的,定位柱108呈圆柱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108也可以为棱柱状或其他形状。
另外,主体部101还设有倒角101a。倒角101a设于主体部101的背离盖体20的表面的周缘,且沿着主体部101的背离盖体20的表面周缘设置,并连接于主体部101的背离盖体20的表面和主体部101的周面之间。也即为,倒角101a连接于主体部101的周面和底面之间。当端盖组件120安装至壳体110时,倒角101a位于壳体110的内部。其中,倒角101a的内周缘与壳体110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大于等于0.1mm。可以理解的是,当端盖组件120安装至壳体110时,倒角101a可起到导向作用,有助于端盖组件120安装于壳体110,能够降低端盖组件120与壳体110装配的工艺难度。
突起部102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01的背离所述盖体20的表面。也即为,突起部102固定连接于主体部101的底面。本实施例中,突起部102大致呈圆环状。在与盖体2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突起部102的周面位于主体部101的周面的内侧。示例性的,在与盖体2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主体部101的周面与突起部102的周面之间的距离l1大于等于1mm。具体的,主体部101的倒角101a的内周缘与突起部102的周面之间的距离l1大于等于1mm。
环状部103连接于主体部101的周面。环状部103自主体部101的顶面朝远离主体部101的底面的方向(图示Z轴正方向)延伸,且环绕主体部101的周面设置。其中,环状部103的顶面(图为标)高于主体部101的顶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环状部103的顶面也可以与主体部101的顶面齐平。本实施例中,环状部103的内周面103a与凹槽104的外周面104a重合。也即为,环状部103的内周面103a可作为凹槽104的外周面104a。环状部103的外周面(图未标)为绝缘部件10的周面。
请再次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0的直径d1大于或等于所述壳体的内径D。也即为,绝缘部件10与壳体110过盈配合。示例性的,壳体110的内径D与绝缘部件10的直径d1的差值在0.1mm-0.2mm之间。即,壳体110的内径D与环状部103的外径d1的差值在0.1mm-0.2mm之间。当端盖组件120安装至壳体110时,绝缘部件10的周面抵持壳体110的内表面。可以理解,由于绝缘部件10的质地较柔软,绝缘部件10的环状部103在外力的作用下会朝着绝缘部件10的径向方向发生变形,从而使绝缘部件10可以顺利进入壳体110内。当然,也可以进一步在壳体110的内侧壁设置容纳凹槽,只要确保绝缘部件10和壳体110内壁保证过盈配合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绝缘部件10与壳体110过盈配合,绝缘部件10与壳体110之间无缝隙。在端盖组件120安装至壳体110的过程中,盖体20与壳体110发生摩擦产生的金属屑等杂质被阻挡在主体部101的顶面,从而可以避免这些杂质掉入壳体110的内部而引起储能装置100短路。另外,绝缘部件的10的主体部101设有凹槽104,凹槽104可以容纳金属屑等杂质,能够进一步规避因金属屑等杂质掉入壳体110内部而引起的安全隐患,从而有助于提高储能装置100的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
请结合参阅图5、图8和图9,图8是图4所示端盖组件120中盖体20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4所示端盖组件120中盖体20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盖体20可通过冲压工艺制成。盖体20设有安装孔201、注液孔202、防爆孔203、定位孔206和限位槽207。安装孔201位于盖体20的中部,注液孔202和防爆孔203分别位于安装孔20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安装孔201间隔设置。安装孔201、注液孔202和防爆孔203均沿盖体20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贯穿盖体20。示例性的,安装孔201、注液孔202和防爆孔203均圆形孔。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注液孔202和防爆孔203也可以方形孔或其他异形孔。其中,安装孔201与绝缘部件10的通孔105连通。注液孔202与绝缘部件10的进液孔106连通。电解液可依次经盖体20的注液孔202和绝缘部件10的注液孔202注入壳体110的收容腔,以实现对储能装置100的电解液的灌注。防爆孔203与绝缘部件10的沉槽107对应设置。防爆孔203可通过沉槽107的多个透气孔109连通储能装置100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定位孔206为盲孔。具体的,定位孔206的开口位于盖体20的朝向绝缘部件10的表面。也即为,定位孔206的开口位于盖体20的底面。定位孔206自盖体20的的底面向顶面的方向(图示Z轴正方向)凹陷。示例性的,定位孔206为圆形孔。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孔206也可以为菱形孔或其他异形孔。本实施例中,定位孔206有两个,两个定位孔206分别位于安装孔201的相对两侧。具体的,一个定位孔206靠近注液孔202设置,另一个定位孔206靠近防爆孔203设置。
在盖体20与绝缘部件10组装的过程中,两个定位孔206分别收容绝缘部件10的两个定位柱10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盖体20设置定位孔206,并使定位孔206收容绝缘部件10的定位柱108,可以使得盖体20的防爆孔203与绝缘部件10的沉槽107对应设置、以及盖体20的注液孔202与绝缘部件10的进液孔106对应设置,从而保证盖体20与绝缘部件10之间的准确装配。
限位槽207的开口位于盖体20的顶面。限位槽207自盖体20的顶面向底面的方向(图示Z轴负方向)凹陷。本实施例中,限位槽207呈十字形,且与盖体20的安装孔201同轴心设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207也可以为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10,图10是图8所示盖体20沿D-D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盖体20包括装配部205和从装配部205凸出的凸台部204。其中,凸台部204邻近绝缘部件10,装配部205远离绝缘部件10。其中,绝缘部件10的环状部103比主体部101的朝向盖体20的表面更靠近装配部205。本实施例中,装配部205的周面环绕凸台部204的周面设置。也即为,装配部205的直径d3大于凸台部204的直径d4。其中,凸台部204和装配部205均呈圆盘状,且同轴心设置。此外,凸台部204的顶面为盖体20的顶面,装配部205的底面为盖体20的底面。
当盖体20安装至绝缘部件10时,凸台部204安装于绝缘部件10的顶侧,凸台部204的底面覆盖绝缘部件10的凹槽104的至少部分开口。其中,在与盖体2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绝缘部件10的周面位于凸台部204的周面和装配部205的周面之间。具体的,在与盖体2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凹槽104的外周面104a朝向凸台部204的周面,且与凸台部204的周面间隔设置。也即为,环状部103的内周面103a朝向凸台部204的周面,且与凸台部204的周面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凸台部204的周面位于环状部103的内周面103a的内侧。也即为,凸台部204的直径d4小于环状部103的内径d5。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凸台部204的直径d4也可以等于环状部103的内径d5
装配部205相对绝缘部件10的周面凸出,且装配部205的底面与绝缘部件10的环状部103的顶面间隔设置。其中,绝缘部件10的周面位于凸台部204的周面和装配部205的周面之间。
可以理解,由于凸台部204的周面位于环状部103的内周面的内侧,当端盖组件120安装至壳体110时,壳体110会先与绝缘部件10接触,从而避免壳体110与盖体20摩擦产生金属屑。另外,由于绝缘部件10与壳体110接触不易产生金属屑,也能够规避因产生金属屑而带来的安全风险,从而有助于提升储能装置100的安全性能。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5。本实施例中,装配部205的直径d3大于壳体的内径D。当端盖组件120安装至壳体110时,装配部205安装于壳体110的开孔,凸台部204位于壳体110内。其中,装配部205的底面抵接壳体110的顶面。示例性的,装配部205焊接安装于壳体110的顶面。凸台部204位于壳体110的内侧,且凸台部204的周面与壳体110的内表面间隔设置。即,凸台部204与壳体110之间具有间隙。凸台部204与壳体110之间的间隙与绝缘部件10的凹槽104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在端盖组件120安装至壳体110的过程中,由于凸台部204与壳体110之间的间隙与绝缘部件10的凹槽104连通,且绝缘部件10与壳体110过盈配合,装配部205与壳体110的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以及盖体20本身的毛刺等杂质,可以通过凸台部204与壳体110之间的间隙掉入绝缘部件10的凹槽104中,而不会掉入壳体110的内部,从而有利于提高储能装置100的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
请再次参阅图4。防爆阀30安装于防爆孔203,且固定连接于防爆孔203的孔壁。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防爆孔203连通储能装置100的内部和外部,当储能装置100内部的气压过大时,防爆阀30会在气压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储能装置100内部的气体能依次经过绝缘部件10的沉槽107的多个透气孔109孔和盖体20的防爆孔203及时排向储能装置100的外部,避免储能装置100发生爆炸,提高储能装置100的使用可靠性。
请结合参阅图5、图11和图12,图11是图4所示端盖组件120中电极单元4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电极单元40中分隔部件41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电极单元40包括分隔部件41、导电压块42、极柱43、密封圈44和电连接件45。分隔部件41安装于盖体20的远离绝缘部件10的一侧。也即为,分隔部件41安装于盖体20的顶侧。分隔部件41设有装配槽411和配合孔412。装配槽411的开口位于分隔部件41的顶面(图为标)。装配槽411自分隔部件41的顶面向底面(图为标)的方向(图示Z轴负方向)凹陷。其中,装配槽411包括槽底壁面414。
配合孔412的开口位于分隔部件41的底面。配合孔412自分隔部件41的底面向装配槽411的方向(图示Z轴正方向)凹陷,且贯穿装配槽411的槽底壁面414,以与装配槽411连通。其中,配合孔412与盖体20的安装孔201连通。示例性的,配合孔412为圆形孔。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配合孔412也可以为方形孔或其他异形孔。
此外,分隔部件41还设有凸沿413。凸沿413设于分隔部件41的底面,且自分隔部件41的底面向背离分隔部件41的顶面的方向(图示Z轴负方向)凸出,并环绕配合孔412的周缘设置。其中,凸沿413的底面为平面。示例性的,凸沿413呈圆环状,且与配合孔412同轴心设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凸沿413也可以呈方环状或者其他异形环状。
具体的,凸沿413安装至盖体20的限位槽207。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凸沿413与限位槽207的配合,既能够使分隔部件41精准安装至盖体20,又可以防止分隔部件41相对于盖体20发生扭转,从而可以提高分隔部件41与盖体2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
请结合参阅图5、图11和图13,图13是图11所示电极单元40中导电压块42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导电压块42安装于分隔部件41远离盖体20的一侧。也即为,导电压块42安装于分隔部件41的顶侧。其中,分隔部件41位于导电压块42和盖体20之间,以实现导电压块42与盖体20之间的绝缘。导电压块42设有装配孔421,装配孔421位于导电压块42的中部。装配孔421沿导电压块42的厚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贯穿导电压块42。其中,装配孔421与分隔部件41的配合孔412连通。示例性的,装配孔421为圆形孔。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装配孔421也可以为方形孔或其他异形孔。
本实施例中,导电压块42包括第一部分422和第二部分423,第二部分423固定连接于第一部分422的顶侧。第二部分423的周面环绕第一部分422的周面设置,且相对第一部分422的周面凸出。具体的,第一部分422安装于装配槽411,第二部分423相对装配槽411凸出。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8。极柱43包括法兰部431和固定部432,固定部432位于法兰部431的顶侧。具体的,固定部432穿设于绝缘部件10的通孔105、盖体20的安装孔201、分隔部件41的配合孔412和导电压块42的装配孔421,且与导电压块42的装配孔421的孔壁固定连接。其中,法兰部431可位于绝缘部件10的内侧,且法兰部431的顶面可抵持绝缘部件10中主体部101的底面。
密封圈44包括第一密封部441和第二密封部442,第二密封部442固定连接于第一密封部441的底部,且环绕第一密封部441设置。具体的,密封圈44套设于极柱43的固定部432。其中,第一密封部441夹持于极柱43的固定部432和盖体20的安装孔201的孔壁之间,且第一密封部441的顶面(图未标)抵持于分隔部件41的底面。第二密封部442位于绝缘部件10的内部,且夹持于盖体20和极柱43的法兰部431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圈44不仅可以避免极柱43与盖体20直接接触导电,实现极柱43与盖体20之间的绝缘,还可以保证储能装置100的密封性良好。
电连接件45位于绝缘部件10的内侧,且位于极柱43的法兰部431背离固定部432的一侧。具体的,电连接件45的一端电连接极柱43的法兰部431,另一端电连接电芯的极耳,以实现极柱43与电芯的极耳之间的电连接。示例性的,电连接件45可通过焊接的方式电连接于极柱43的法兰部431和/或电芯的极耳。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储能装置100,储能装置100为用电设备供电。其中,用电设备可为新能源汽车、储电站和服务器等需要用电的设备。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端盖组件,应用于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绝缘部件和盖体,所述绝缘部件位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盖体包括装配部和从所述装配部凸出的凸台部,所述凸台部邻近所述绝缘部件,所述装配部远离所述绝缘部件,所述装配部的周面环绕所述凸台部的周面设置;
其中,在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绝缘部件的周面位于所述凸台部的周面和所述装配部的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包括主体部和环状部,所述环状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周面,且环绕所述主体部的周面设置,所述环状部的外周面为所述绝缘部件的周面,在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环状部的内周面朝向所述凸台部的周面,且与所述凸台部的周面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部比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盖体的表面更靠近所述装配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盖体的表面凹陷形成,所述凹槽沿着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盖体的表面的周缘设置,在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外周面朝向所述凸台部的周面,且与所述凸台部的周面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凹槽的外周面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设有倒角,所述倒角设于所述主体部的背离所述盖体的表面的周缘,且沿着所述主体部的背离所述盖体的表面的周缘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背离所述盖体的表面和所述主体部的周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还包括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背离所述盖体的表面,在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突起部的周面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周面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主体部的周面与所述突起部的周面之间的距离l1大于等于1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安装孔,所述盖体的安装孔沿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盖体;所述主体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主体部,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
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分隔部件、导电压块和极柱,所述分隔部件安装于所述盖体的远离所述绝缘部件的一侧,所述分隔部件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沿所述分隔部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分隔部件,且与所述盖体的安装孔连通,所述导电压块安装于所述分隔部件的远离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导电压块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沿所述导电压块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导电压块,且与所述分隔部件的配合孔连通;
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主体部的通孔、所述盖体的安装孔、所述分隔部件的配合孔和所述导电压块的装配孔,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电压块。
10.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开孔,所述装配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开孔,所述凸台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凸台部的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间隔设置,所述绝缘部件的周面抵持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过盈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呈圆盘状,所述壳体呈圆筒状,所述绝缘部件的直径d1大于或等于所述壳体的内径D。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的直径d1与所述壳体的内径D之间的差值在0.1mm-0.2mm之间。
14.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CN202310129994.6A 2023-02-17 2023-02-17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Pending CN1161112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9994.6A CN116111245A (zh) 2023-02-17 2023-02-17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9994.6A CN116111245A (zh) 2023-02-17 2023-02-17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1245A true CN116111245A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57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9994.6A Pending CN116111245A (zh) 2023-02-17 2023-02-17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112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0640A (zh) * 2023-10-13 2023-11-17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0640A (zh) * 2023-10-13 2023-11-17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7080640B (zh) * 2023-10-13 2023-12-22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87247B (zh)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
CN108428824B (zh)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WO2020063584A1 (zh) 顶盖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顶盖板的制造方法和电池单体
CN115939611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210379128U (zh) 纽扣电池
CN107112492B (zh) 蓄电元件
JP2011233399A (ja) 二次電池
EP4053977A1 (en) Sealing assembly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CN216389662U (zh) 一种圆柱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WO2023036291A1 (zh) 一种复合极柱、顶盖和电池
KR100525533B1 (ko) 방폭밸브군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밀폐형 이차전지
CN213660514U (zh) 电池的顶盖组件及电池
CN116111245A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1238301U (zh) 一种密封壳体结构及电池
CN115863863A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WO2020057442A1 (zh) 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CN117543143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09755422B (zh)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112864502A (zh) 一种顶盖组件、外壳及二次电池
KR101113557B1 (ko) 이차전지
JP4792697B2 (ja) 二次電池
EP3968443A1 (en) Battery and electrical device provided with said battery
CN220627988U (zh) 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包
CN220914508U (zh) 电池的壳体组件、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EP4254632A1 (en) Battery cover plate assembly, cylindrical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