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03978A - 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03978A
CN116103978A CN202310140303.2A CN202310140303A CN116103978A CN 116103978 A CN116103978 A CN 116103978A CN 202310140303 A CN202310140303 A CN 202310140303A CN 116103978 A CN116103978 A CN 116103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halt
bearing
aged asphalt
plate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403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03978B (zh
Inventor
韩冬青
刘峰
肖萌
马志诚
杜松
谢晋鑫
袁东
王兴飞
程燕
王政帅
马修印
梁世超
许振涛
赵伟
王利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zhou 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nzhou 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zhou 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nzhou 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403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039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03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3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03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3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1/00Investigating flow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e.g. viscosity, plasticity;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flow properties
    • G01N11/10Investigating flow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e.g. viscosity, plasticity;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flow properties by moving a body within the material
    • G01N11/12Investigating flow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e.g. viscosity, plasticity;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flow properties by moving a body within the material by measuring rising or falling speed of the body; by measuring penetration of wedged gau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CWORKING-UP PITCH, ASPHALT, BITUMEN, TAR; PYROLIGNEOUS ACID
    • C10C3/00Working-up pitch, asphalt, bitumen
    • C10C3/005Working-up pitch, asphalt, bitumen by mixing several fractions (also coaltar fractions with petroleum fra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0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 E01C19/10Apparatus or plants for premixing or precoating aggregate or fillers with non-hydraulic binders, e.g. with bitumen, with resins, i.e. producing mixtures or coating aggregates otherwise than by penetrating or surface dressing; Apparatus for premixing non-hydraulic mixtures prior to placing or for reconditioning salvaged non-hydraulic compositions
    • E01C19/1004Reconditioning or reprocessing bituminous mixtures, e.g. salvaged paving, fresh patching mixtures grown unserviceable; Recycling salvaged bituminous mixtures; Apparatus for the in-plant recycling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老化沥青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活动设置有承载装置,传动装置连接承载装置,支撑板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连接支撑,连接支撑之间设置有横撑,沿承载装置移动方向,立柱和横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推动装置、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第二再生剂添加装置、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本申请利用常见的废机油作为再生剂,利用针入度检测总成对老化沥青进行针入度检测进而粗略的快速判断老化沥青的再生条件,根据符合条件的老化沥青再进行粗加机油、钻孔及细加机油、阵列钢针压孔疏松沥青等处理,实现老化沥青与废机油的混合,将老化沥青恢复为再生沥青。

Description

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老化沥青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在老化后,其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其中,基质沥青在老化后沥青质增多,轻质油分降低进而导致沥青变硬,而沥青在老化后加入再生剂,会使得老化程度较低的沥青的物理性能得到恢复,这一点在实验室中以获得验证,而废机油作为再生剂的使用和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掺配率以及加工再生工艺则直接决定了再生沥青的物理性能,这一发展方向成为沥青再生或废弃沥青再处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
本申请的第一目的是提供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利用常见的废机油作为再生剂,利用针入度检测总成对老化沥青进行针入度检测进而粗略的快速判断老化沥青的再生条件,根据符合条件的老化沥青再进行粗加机油、钻孔及细加机油、阵列钢针压孔疏松沥青等处理,实现老化沥青与废机油的混合,将老化沥青恢复为再生沥青。
为实现本申请的第一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承载装置,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承载装置,由传动装置带动承载装置在滑轨上移动,支撑板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连接支撑,连接支撑之间设置有横撑,沿承载装置移动方向,立柱和横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推动装置、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第二再生剂添加装置、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承载装置包括承载箱,承载箱两侧开口,承载箱两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连接升降挡板,承载箱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连接板连接,承载箱的箱体内设置有加热丝。
进一步的,承载箱下端设置有配合板,传动装置包括输送链,输送链上设置有电磁块,电磁块与配合板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均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水平移动板,水平移动板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针入度检测总成,水平移动板两侧设置有第一辅助杆,连接支撑上设置有第一辅助座,第一辅助座内设置有直线轴承,第一辅助杆活动设置在第一辅助座的直线轴承内。
进一步的,推动装置包括铰接升降板,铰接升降板位于立柱之间,铰接升降板与立柱铰接连接,铰接升降板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两侧设置有辅助升降杆,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辅助升降杆的升降杆向上布置,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辅助升降杆的升降杆与铰接升降板铰接连接,铰接升降板上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对准承载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推板,铰接升降板水平布置时,推板与承载装置底部具有间隔。
进一步的,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包括机油箱,机油箱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横撑上,机油箱上端设置有输送管,输送管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连接支撑上,机油箱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油管,第一出油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第二再生剂添加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横撑上,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五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向下布置,第五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钻孔总成,机油箱上设置有连接口,升降架上设置有第二出油管,第二出油管的内径小于第一出油管的内径,第二出油管的出口对准钻孔总成的钻头,第二出油管和连接口之间设置有软管,软管的一端与连接口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油管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的后方设置有阵列钢针装置,横撑上设置有第六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下端设置有阵列排布的钢针。
本申请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老化沥青的再生方法,本申请通过对老化沥青进行“运输-快速粗检测-分类-粗加机油-细加机油-混合-细检测”处理,实现沥青的快速处理,实现老化沥青与废机油的混合以及老化沥青的再生。
为实现本申请的第二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老化沥青的再生方法,采用上述的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调节老化沥青所处的环境至常温,将老化沥青布置在承载装置内,由传动装置带动承载装置在滑轨上移动;
S2、传动装置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到达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处,由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对承载装置内常温状态下的老化沥青进行针入度检测,确定常温状态下老化沥青的针入度参数,进而判断老化沥青是否具备再生条件;
S3、若老化沥青具备再生条件,传动装置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通过推动装置到达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若老化沥青不具备再生条件,传动装置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到达推动装置处,承载装置升温,由第一驱动装置带动升降挡板向上升起,由推动装置将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推出承载装置;
S4、当传动装置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到达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时,电磁阀开启,机油箱内的废机油流经第一出油管定量的进入承载装置内,使得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与废机油混合在一起;
S5、传动装置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到达第二再生剂添加装置,由第五驱动装置带动升降架向承载装置方向运动,使得钻孔总成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上钻出若干孔洞,机油箱内的废机油流经软管,从第二出油管定量的进入承载装置内,形成再生沥青;
S6、传动装置带动承载装置内的再生沥青到达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处,由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对承载装置内的再生沥青进行针入度检测,确定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参数,进而判断再生沥青的再生质量;
S7、对承载装置内的再生沥青进行取样,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对再生沥青的参数进行检测,判断再生沥青是否符合使用条件。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推动装置启动时,先由第三驱动装置带动铰接升降板抬升,使得铰接升降板与水平面具有夹角,第四驱动装置推动推板运动,在第四驱动装置推动推板运动的同时,第三驱动装置带动铰接升降板不断下降,使得铰接升降板与水平面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利用常见的废机油作为再生剂,在未完全老化的沥青添加废机油,未完全老化的沥青中的胶质和芳香分含量降低,将适量的废机油加入沥青中时,沥青的老化过程是部分可逆的,基本能恢复沥青的状态,本申请经过多根针入度检测总成对老化沥青进行针入度检测,进而根据针入度判断老化沥青是否具备再生条件,针对不符合再生条件的老化沥青,由推动装置将老化沥青推出承载装置,针对符合再生条件的老化沥青,先由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将大量的废机油添加至老化沥青内,再由第二再生剂添加装置在老化沥青上钻孔,再由第二出油管将少量的废机油加至钻孔处,实现废机油的适量添加,也保证老化沥青与废机油的混合。
2、本申请利用推动装置推动承载装置内不具备再生条件的老化沥青,这种状态的沥青组分损失严重,且剩余组分的分子结构也存在破坏,沥青的延性下降,沥青边缘会黏在承载箱体内,本申请将老化沥青推出承载装置内,负责推动工作的第四驱动装置安装在铰接升降板上,且第四驱动装置上的推板与承载装置底部具有间隔,在一开始推动老化沥青时,承载装置已被加热使得沥青边缘部分软化,第三驱动装置先使得铰接升降板倾斜布置,使得推板倾斜推动沥青进而使得沥青下方粘结部分被挤压刮动,铰接升降板恢复至水平状态的过程中,推板也逐渐恢复至水平装置并将沥青连带着沥青软化部分、黏结部分推出承载装置。
3、本申请对老化沥青的处理为“运输-再生条件检测-分类”,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针入度检测方案,利用针入度检测总成对老化沥青进行针入度检测进而粗略的快速判断老化沥青的再生条件,根据符合条件的老化沥青再进行粗加机油、钻孔及细加机油、阵列钢针压孔疏松沥青等处理,实现老化沥青与废机油的混合,并对混合后的沥青混合物进行取样检测,精细的判断再生沥青能否使用。
4、沥青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老化,若不快速进行处理,部分残留的沥青便会丧失再生条件,本申请通过对老化沥青进行“运输-快速粗检测-分类-粗加机油-细加机油-混合-细检测”处理,实现沥青的快速处理,减少沥青的老化程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沿A-A截面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沿B-B截面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沿C-C截面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板,2、滑轨,3、立柱,4、横撑,5、传动装置,6、承载箱,7、升降挡板,8、第一驱动装置,9、第二驱动装置,10、水平移动板,11、针入度检测总成,12、第一辅助杆,13、第一辅助座,14、底板,15、第三驱动装置,16、辅助升降杆,17、第四驱动装置,18、铰接升降板,19、推板,20、第二辅助杆,21、第二辅助座,22、第一固定板,23、机油箱,24、输送管,25、支撑架,26、第一出油管,27、软管,28、第二固定板,29、第五驱动装置,30、升降架,31、钻孔总成,32、电磁阀,33、第二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申请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申请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未完全老化的沥青中的胶质和芳香分含量降低,通过将短时间内老化的沥青和适量的废机油进行混合,将适量的废机油加入沥青中时,使得沥青的老化过程部分可逆的,基本恢复沥青的状态。
本实施例包括支撑板1,在支撑板1上端安装有滑轨2,滑轨2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1上,滑轨2上滑动安装有若干间隔布置的承载装置,承载装置包括承载箱6,承载箱6为铁质箱体,承载箱6两侧开口,并在承载箱6两侧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连接升降挡板7,升降挡板7与承载箱6具有间隙,因沥青的特性,沥青不会从升降挡板7、承载箱6之间的间隙露出,承载箱6上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8,第一驱动装置8采用气缸,第一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连接板连接,由第一驱动装置8带动升降挡板7进行升降运动,实现承载箱6的开启和关闭,另外,承载箱6的箱体内安装有加热丝,实现承载箱6的箱体的加热,在必要的工位使得承载箱6内的沥青边缘软化,沥青边缘位于沥青与承载箱6的连接处,承载箱6的下端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滑轨2上。
作为承载装置的移动方案,本实施例在支撑板1之间安装有传动装置5,传动装置5位于承载装置的下方,传动装置5连接承载装置,由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在滑轨2上移动,具体的,承载箱6下端安装有配合板,传动装置5包括输送链,传动装置5的一端安装主动辊总成,另一端安装从动辊总成,主动辊、从动辊的外周安装有输送链,输送链上有绝缘块,绝缘块上安装有推动块,由推动块推动配合块移动,进而使得承载装置沿着滑轨2移动,具体的,推动块采用电磁块,电磁块与配合板配合使用,使得电磁块能够与配合块紧密连接,使得承载装置稳定移动。
本实施例的支撑板1上安装有立柱3,立柱3为方钢管,材质为Q235B材质,立柱3上端安装有连接支撑,具体的,立柱3两侧安装有L型连板,L型连板通过螺栓将立柱3和连接支撑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支撑之间安装有横撑4,横撑4采用工字钢等常见钢结构,沿承载装置移动方向,立柱3和横撑4上依次安装有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推动装置、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第二再生剂添加装置、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
具体的,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均包括第二驱动装置9,第二驱动装置9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水平移动板10,水平移动板10上安装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针入度检测总成11,由水平移动板10带动针入度检测总成11进行水平移动,进而使得针入度检测总成11能够在沥青的不同位置进行针入度的检测,针入度检测总成11是具备升降功能的现有设备,针入度检测总成11又可以称为针入度仪,其使用的标准针为符合相应洛氏硬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钢针,水平移动板10两侧安装有第一辅助杆12,第一辅助杆12为光杆,连接支撑上安装有第一辅助座13,第一辅助座13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支撑上,第一辅助座13内安装有直线轴承,第一辅助杆12活动安装在第一辅助座13的直线轴承内,由第一辅助座13辅助第一辅助杆12运动,进而使得水平移动板10上的针入度检测总成11稳定移动,由针入度检测总成11确定沥青不同位置的针入度进而进行沥青老化程度和是否具备再生条件的判断。
作为推动装置具体的实施方案,本实施例的推动装置包括铰接升降板18,铰接升降板18位于立柱3之间,铰接升降板18与立柱3铰接连接,使得铰接升降板18具备绕轴方向的旋转能力,铰接升降板18下方安装有底板14,底板14上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15,第三驱动装置15采用电动缸而不采用气缸,进而实现铰接升降板18的连续不间隔的铰接升降运动,第三驱动装置15两侧安装有辅助升降杆16,辅助升降杆16辅助铰接升降板18运动,第三驱动装置15的输出轴、辅助升降杆16的升降杆向上布置,第三驱动装置15的输出轴、辅助升降杆16的升降杆与铰接升降板18铰接连接,铰接升降板18上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17,第四驱动装置17的输出轴对准承载装置,第四驱动装置17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推板19,铰接升降板18水平布置时,推板19与承载装置底部具有间隔,另外,铰接升降板18上安装第二辅助座21,第二辅助座21内安装有直线轴承,推板19上安装有第二辅助杆20,第二辅助杆20采用光杆,第二辅助杆20安装在第二辅助座21的直线轴承内,本实施例利用推动装置推动承载装置内不具备再生条件的老化沥青,这种状态的沥青组分损失严重,且剩余组分的分子结构也存在破坏,沥青的延性下降,沥青边缘会黏在承载箱6体内,本实施例将老化沥青推出承载装置内,负责推动工作的第四驱动装置17安装在铰接升降板18上,且第四驱动装置17上的推板19与承载装置底部具有间隔,在一开始推动老化沥青时,承载装置已被加热使得沥青边缘部分软化,第三驱动装置15先使得铰接升降板18倾斜布置,使得推板19倾斜推动沥青进而使得沥青下方粘结部分被挤压刮动,铰接升降板18恢复至水平状态的过程中,推板19也逐渐恢复至水平装置并将沥青连带着沥青软化部分、黏结部分推出承载装置。
更具体的,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包括机油箱23,机油箱23两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2,第一固定板2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横撑4上,机油箱23上端安装有输送管24,输送管24上安装有支撑架25,并利用螺栓将支撑架25安装在连接支撑上,机油箱23下端安装有第一出油管26,第一出油管26上安装有电磁阀32,通过电磁阀32的开启实现第一出油管26是否出油,废机油通过输送管24输送至机油箱23内,第二再生剂添加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28,第二固定板2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横撑4上,第二固定板28上安装有第五驱动装置29,第五驱动装置29的输出轴向下布置,第五驱动装置29采用气缸,第五驱动装置29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升降架30,升降架30上安装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钻孔总成31,机油箱23上安装有连接口,升降架30上安装有第二出油管33,第二出油管33的内径小于第一出油管26的内径,使得第二出油管33能够缓慢的少量的流出废机油,第二出油管33的出口对准钻孔总成31的钻头,第二出油管33和连接口之间安装有软管27,软管27的一端与连接口连接,软管27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油管33连接。
作为后续的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本实施例在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的后方安装有阵列钢针装置,横撑4上安装有第六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9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被第六驱动装置驱动进而实现升降运动,安装板下端安装有阵列排布的钢针,本实施例通过阵列钢针对沥青进行压孔进而达到疏松沥青的处理方案,实现老化沥青与废机油的混合。
根据本实施例公开的整体装置以及布置方案,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老化沥青的再生方法,采用上述的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调节老化沥青所处的环境至常温,此处的室温是指15摄氏度-3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比如25摄氏度,后续针入度的标准参数对比也需要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对比,将老化沥青布置在承载装置内,由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在滑轨2上移动;
S2、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到达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处,由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对承载装置内常温状态下的老化沥青进行针入度检测,确定常温状态下老化沥青的针入度参数,进而判断老化沥青是否具备再生条件,该再生条件是指针入度标准值与所检测数值的对比,在差值范围内则确定符合再生条件,在差值范围外则确定不符合再生条件,是一种针对老化沥青是否具备再生条件的快速判断方法且判断一般也较为准确;
S3、若老化沥青具备再生条件,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通过推动装置到达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若老化沥青不具备再生条件,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到达推动装置处,承载装置升温,由第一驱动装置8带动升降挡板7向上升起,由推动装置将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推出承载装置;
S4、当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到达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时,电磁阀32开启,机油箱23内的废机油流经第一出油管26定量的进入承载装置内,使得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与废机油混合在一起;
S5、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到达第二再生剂添加装置,由第五驱动装置29带动升降架30向承载装置方向运动,使得钻孔总成31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上钻出若干孔洞,机油箱23内的废机油流经软管27,从第二出油管33定量的进入承载装置内,形成再生沥青;
S6、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内的再生沥青到达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处,由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对承载装置内的再生沥青进行针入度检测,确定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参数,进而判断再生沥青的再生质量;
S7、对承载装置内的再生沥青进行取样,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对再生沥青的参数进行检测,判断再生沥青是否符合使用条件。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步骤S3中,推动装置启动时,先由第三驱动装置15带动铰接升降板18抬升,使得铰接升降板18与水平面具有夹角,第四驱动装置17推动推板19运动,在第四驱动装置17推动推板19运动的同时,第三驱动装置15带动铰接升降板18不断下降,使得铰接升降板18与水平面平行。
另外,在步骤S6之后,采用阵列钢针装置对沥青进行针孔式按压,通过压孔实现疏松沥青的处理工艺,实现老化沥青与废机油的混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上设置有滑轨(2),滑轨(2)上滑动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承载装置,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5),传动装置(5)连接承载装置,由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在滑轨(2)上移动,支撑板(1)上设置有立柱(3),立柱(3)上端设置有连接支撑,连接支撑之间设置有横撑(4),沿承载装置移动方向,立柱(3)和横撑(4)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推动装置、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第二再生剂添加装置、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承载箱(6),承载箱(6)两侧开口,承载箱(6)两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连接升降挡板(7),承载箱(6)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8),第一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连接板连接;
所述承载箱(6)的箱体内设置有加热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箱(6)下端设置有配合板,所述传动装置(5)包括输送链,输送链上设置有电磁块,电磁块与配合板配合使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均包括第二驱动装置(9),第二驱动装置(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水平移动板(10),水平移动板(10)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针入度检测总成(11);
所述水平移动板(10)两侧设置有第一辅助杆(12),连接支撑上设置有第一辅助座(13),第一辅助座(13)内设置有直线轴承,第一辅助杆(12)活动设置在第一辅助座(13)的直线轴承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铰接升降板(18),铰接升降板(18)位于立柱(3)之间,铰接升降板(18)与立柱(3)铰接连接;
所述铰接升降板(18)下方设置有底板(14),底板(14)上设置有第三驱动装置(15),第三驱动装置(15)两侧设置有辅助升降杆(16),第三驱动装置(15)的输出轴、辅助升降杆(16)的升降杆向上布置,第三驱动装置(15)的输出轴、辅助升降杆(16)的升降杆与铰接升降板(18)铰接连接;
所述铰接升降板(18)上设置有第四驱动装置(17),第四驱动装置(17)的输出轴对准承载装置,第四驱动装置(17)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推板(19),铰接升降板(18)水平布置时,推板(19)与承载装置底部具有间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包括机油箱(23),机油箱(23)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2),第一固定板(22)设置在横撑(4)上,机油箱(23)上端设置有输送管(24),输送管(24)上设置有支撑架(25),支撑架(25)设置在连接支撑上;
所述机油箱(23)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油管(26),第一出油管(26)上设置有电磁阀(3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再生剂添加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28),第二固定板(28)设置在横撑(4)上,第二固定板(28)上设置有第五驱动装置(29),第五驱动装置(29)的输出轴向下布置,第五驱动装置(2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升降架(30),升降架(30)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钻孔总成(31);
所述机油箱(23)上设置有连接口,所述升降架(30)上设置有第二出油管(33),第二出油管(33)的内径小于第一出油管(26)的内径,第二出油管(33)的出口对准钻孔总成(31)的钻头,第二出油管(33)和连接口之间设置有软管(27),软管(27)的一端与连接口连接,软管(27)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油管(33)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的后方设置有阵列钢针装置,横撑(4)上设置有第六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下端设置有阵列排布的钢针。
9.一种老化沥青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调节老化沥青所处的环境至常温,将老化沥青布置在承载装置内,由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在滑轨(2)上移动;
S2、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到达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处,由第一针入度检测装置对承载装置内常温状态下的老化沥青进行针入度检测,确定常温状态下老化沥青的针入度参数,进而判断老化沥青是否具备再生条件;
S3、若老化沥青具备再生条件,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通过推动装置到达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若老化沥青不具备再生条件,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到达推动装置处,承载装置升温,由第一驱动装置(8)带动升降挡板(7)向上升起,由推动装置将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推出承载装置;
S4、当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到达第一再生剂添加装置时,电磁阀(32)开启,机油箱(23)内的废机油流经第一出油管(26)定量的进入承载装置内,使得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与废机油混合在一起;
S5、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到达第二再生剂添加装置,由第五驱动装置(29)带动升降架(30)向承载装置方向运动,使得钻孔总成(31)在承载装置内的老化沥青上钻出若干孔洞,机油箱(23)内的废机油流经软管(27),从第二出油管(33)定量的进入承载装置内,形成再生沥青;
S6、传动装置(5)带动承载装置内的再生沥青到达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处,由第二针入度检测装置对承载装置内的再生沥青进行针入度检测,确定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参数,进而判断再生沥青的再生质量;
S7、对承载装置内的再生沥青进行取样,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对再生沥青的参数进行检测,判断再生沥青是否符合使用条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老化沥青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推动装置启动时,先由第三驱动装置(15)带动铰接升降板(18)抬升,使得铰接升降板(18)与水平面具有夹角,第四驱动装置(17)推动推板(19)运动,在第四驱动装置(17)推动推板(19)运动的同时,第三驱动装置(15)带动铰接升降板(18)不断下降,使得铰接升降板(18)与水平面平行。
CN202310140303.2A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 Active CN1161039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0303.2A CN116103978B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0303.2A CN116103978B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3978A true CN116103978A (zh) 2023-05-12
CN116103978B CN116103978B (zh) 2024-05-03

Family

ID=86257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40303.2A Active CN116103978B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0397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3409A (zh) * 2011-01-14 2011-09-14 东南大学 废旧沥青混凝土中老化沥青性能测试方法
CN205152751U (zh) * 2015-08-19 2016-04-13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再生沥青再生搅拌设备的连续式再生剂添加系统
CN207130588U (zh) * 2017-08-07 2018-03-23 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就地热再生成套机组
CN213337213U (zh) * 2020-09-17 2021-06-01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测定沥青再生剂渗透性的装置
CN214362696U (zh) * 2020-12-25 2021-10-08 重庆路安特路面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
CN114806199A (zh) * 2022-05-10 2022-07-29 长安大学 一种复合废机油基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219553A1 (en) * 2021-04-13 2022-10-20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Rejuvenator for recycling of aged bituminous mixes
CN218212505U (zh) * 2022-09-08 2023-01-03 武汉勤卓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针入度测定仪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3409A (zh) * 2011-01-14 2011-09-14 东南大学 废旧沥青混凝土中老化沥青性能测试方法
CN205152751U (zh) * 2015-08-19 2016-04-13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再生沥青再生搅拌设备的连续式再生剂添加系统
CN207130588U (zh) * 2017-08-07 2018-03-23 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就地热再生成套机组
CN213337213U (zh) * 2020-09-17 2021-06-01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测定沥青再生剂渗透性的装置
CN214362696U (zh) * 2020-12-25 2021-10-08 重庆路安特路面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
WO2022219553A1 (en) * 2021-04-13 2022-10-20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Rejuvenator for recycling of aged bituminous mixes
CN114806199A (zh) * 2022-05-10 2022-07-29 长安大学 一种复合废机油基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8212505U (zh) * 2022-09-08 2023-01-03 武汉勤卓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针入度测定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3978B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2481B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滑轨的装配机
CN207155176U (zh) 一种刹车片自动拆卸流水线的自动拆卸装置
KR20100082120A (ko) 차체 회전장치
CN204094148U (zh) 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
CN116103978B (zh) 基于废机油的老化沥青再生装置
CN103331548B (zh) 汽车车门总成的焊接夹具
CN101774222B (zh) 轨道板自动连续生产工艺及设备
CN105773004B (zh) 钢结构桥梁制造的柔性装备及其拆装方法
CN208515454U (zh) 一种用于预制构件运输及安装的自卸车
CN104611752B (zh) 吊具防漂浮自锁装置
CN108486345A (zh) 一种汽车板簧双摆式自动淬火设备及工艺
CN206318365U (zh) 膜片盘簧上料机
CN107817437A (zh) 一种用于pcb板的双层在线fct测试机
CN206438191U (zh) 一种汽车背门电泳固定工装
CN102126091A (zh) 一种门盖柔性生产工艺
CN106437765B (zh) 一种大跨变截面隧道二次衬砌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CN108801118B (zh) 一种汽车玻璃天窗的检测设备
CN211183906U (zh) 一种太阳能组件用移栽通电检测机构
CN101224549A (zh) 一种蹄片制造设备
CN205824482U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修复大口径管道的材料敷设机具
CN216912599U (zh) 一种楼承板的钢筋点焊机
CN207858142U (zh) 一种汽车侧围焊接滑轨活动工位及其流水线
CN220336112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CN207533681U (zh) 一种轴类零件轧机下料运输装置
CN218638922U (zh) 一种自卸车焊接工艺用工装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