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7976A - 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7976A
CN116097976A CN202310112980.3A CN202310112980A CN116097976A CN 116097976 A CN116097976 A CN 116097976A CN 202310112980 A CN202310112980 A CN 202310112980A CN 116097976 A CN116097976 A CN 116097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ugarcane
feeding
base
conve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129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97976B (zh
Inventor
徐凤英
张豪杰
王康帅
杨浩宏
陈平
陈震
朱富源
孙竞成
刘庆庭
武涛
邹小平
罗菊川
张增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1129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7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7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7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97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7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5/00Harvesting of standing crops
    • A01D45/10Harvesting of standing crops of sugar ca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1/00Elevators or conveyors for binders or combin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pparatuses For Bulk Treatmen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Apparatuses For Preparing Feeds (AREA)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甘蔗整秆收割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通过喂入段将已经除叶、砍切的甘蔗喂入并导向夹送段,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使甘蔗在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双向挤压作用送出,同时,设置连接板和腰槽以适应甘蔗弯曲变化或直径变化,还设有缓冲机构平衡第二辊筒的重量,在对甘蔗输送牵引时能够实现更高效运输,同时防止第二辊筒的重量直接作用于甘蔗,减小对甘蔗的损伤,减少对甘蔗营养价值的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蔗整秆收割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甘蔗整秆联合收获是为了减少甘蔗多节切断而产生的汁液流失、霉菌感染、提升收获品质的重要收获方式。该收获包括扶蔗、剥叶、切稍、根切、夹持输送、集捆等环节。因工艺环节繁琐,目前甘蔗多以人工收获为主,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剧增,机械化甘蔗整秆联合收获已逐渐成为甘蔗产业发展的必走之路。
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在甘蔗入料过程中总会产生夹持甘蔗不稳或者过紧至甘蔗破裂的现象。由于整秆式联合收割机中的入料辊筒夹持力是应对大多数直秆甘蔗而设定的一个定值,无法有效的应对不同弯曲、不同直径的甘蔗,且在直秆甘蔗输送中使甘蔗破损,影响甘蔗的营养价值。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剥叶系统,包括驱动马达、驱动轴、输送滚筒组、剥叶滚筒组、输出滚筒组、传动链条和传动齿轮,驱动马达通过传动链条和传动齿轮分别带动输送滚筒组、剥叶滚筒组、输出滚筒组转动。该方案通过输送滚筒组喂入甘蔗,通过剥叶滚筒组对甘蔗剥叶,最终通过输出滚筒组将甘蔗送出,其中,所述驱动轴连接有浮动齿轮连接板和浮动连接板,输送滚筒组、剥叶滚筒组、输出滚筒组的上部滚筒装置均可在浮动齿轮连接板和浮动连接板的带动下绕驱动轴在圆弧槽内实现上下浮动,可随着甘蔗喂入量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但是输出滚筒自身重量会对甘蔗造成压伤,降低甘蔗质量,影响甘蔗的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可平衡辊筒的重量,减少对甘蔗的损伤,降低对甘蔗质量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包括基座、装设于所述基座的喂入段和夹送段,所述喂入段用于将甘蔗喂入所述夹送段,所述夹送段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辊筒、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辊筒位于所述第一辊筒上方,所述第一辊筒与所述第二辊筒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使所述第二辊筒与所述第一辊筒向相反方向转动;所述基座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二辊筒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基座两侧分别开设有腰槽,所述第二辊筒可在所述连接板的带动下在所述腰槽内浮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两侧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支撑板、套筒、滑杆和压簧,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滑杆滑动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压簧缠绕于所述套筒外周,且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和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本发明的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使用时,通过喂入段将已经除叶、砍切的甘蔗喂入并导向夹送段,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辊筒转动,同时,第一辊筒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辊筒向与第一辊筒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保证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运动的统一性,减少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运作时可能出现的系列问题,甘蔗从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之间的间隙经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双向挤压作用送出,其中,不同甘蔗生长过程中弯曲程度或直径大小不同,甘蔗进入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之间的间隙时,若甘蔗直径大,可挤压第二辊筒沿着腰槽上移,若甘蔗直径变小,第二辊筒可沿腰槽下移,且第二辊筒通过连接板与滑杆连接,第二辊筒浮动过程中带动压簧拉伸或回弹,通过压簧平衡第二辊筒的重量,在对甘蔗输送牵引时能够实现更高效运输,同时防止第二辊筒的重量直接作用于甘蔗,减小对甘蔗的损伤,减少对甘蔗营养价值的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筒包括圆筒和阵列分布于所述圆筒外周的若干柔性齿条,若干所述柔性齿条平行设置且所述柔性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圆筒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圆筒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辊筒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辊筒的结构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同步传动机构、第二同步传动机构、第一辊轴、第二辊轴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辊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辊筒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同步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辊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辊轴的一端通过第二同步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辊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辊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辊筒的一端,所述第二辊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喂入段包括第二驱动件、喂入辊筒、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辊筒,所述喂入辊筒的两端和第三辊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辊筒位于所述喂入辊筒上方,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喂入辊筒的一端连接,所述喂入辊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辊筒的一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使所述第三辊筒与所述喂入辊筒向相反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喂入辊筒包括辊体和阵列分布于所述辊体外周的若干喂入板,所述喂入板垂直所述辊体的中心轴线设置,且所述喂入板的边缘与所述辊体的距离从所述喂入板的中部向喂入板的两侧递减。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底部水平,所述喂入辊筒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三辊筒的中心轴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夹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装设于所述基座的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承接于所述夹送段末端,用于输送从夹送段输送出的甘蔗。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和传送带,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滚筒连接,所述第一滚筒的两端设有所述第一链轮,第二滚筒的两端设有所述第二链轮,所述第一滚筒与所述第二滚筒通过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外表面或所述链条设有若干阵列设置的挡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基座的两侧均设有调节槽和固定座,所述第二滚筒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调节槽,所述调节机构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调节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滚筒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二滚筒在所述调节槽内移动。
本发明的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与背景技术相比,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压簧平衡第二辊筒的重量,在对甘蔗输送牵引时能够实现更高效运输,同时防止第二辊筒的重量直接作用于甘蔗,减小对甘蔗的损伤,减少对甘蔗营养价值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喂入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挡板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1-基座;11-侧板;12-加强板;13-腰槽;14-调节槽;15-固定座;2-喂入段;21-第二驱动件;22-喂入辊筒;221-辊体;222-喂入板;23-第三辊筒;3-夹送段;30-连接板;31-第一驱动件;32-第一辊筒;321-圆筒;322-柔性齿条;33-第一同步传动机构;34-第二同步传动机构;35-第二辊筒;36-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38-第一辊轴;39-第二辊轴;4-缓冲机构;41-支撑板;42-套筒;43-滑杆;44-压簧;5-运输机构;51-第三驱动件;52-第一滚筒;53-第二滚筒;54-传送带;55-第一链轮;56-第二链轮;57-链条;58-挡板;59-支撑骨架;6-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基座1、装设于基座1的喂入段2和夹送段3,喂入段2用于将甘蔗喂入夹送段3,夹送段3包括第一驱动件31、第一辊筒32、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辊筒35,第一辊筒32和第二辊筒35的两端分别与基座1转动连接,且第二辊筒35位于第一辊筒32上方,第一辊筒32与第二辊筒35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在第一驱动件31的驱动作用下使第二辊筒35与第一辊筒32向相反方向转动;基座1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30,第二辊筒35的两端分别穿设于连接板30,基座1两侧分别开设有腰槽13,第二辊筒35可在连接板30的带动下在腰槽13内浮动;还包括安装于基座1两侧的缓冲机构4,如图3所示,缓冲机构4包括支撑板41、套筒42、滑杆43和压簧44,支撑板41固定于基座1,套筒42固定于支撑板41顶部,滑杆43滑动于套筒42内,压簧44缠绕于套筒42外周,且压簧4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板41和滑杆43,滑杆43的顶部与连接板30连接。
上述的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使用时,通过喂入段2将已经除叶、砍切的甘蔗喂入并导向夹送段3,第一驱动件31驱动第一辊筒32转动,同时,第一辊筒32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辊筒35向与第一辊筒32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保证第一辊筒32和第二辊筒35运动的统一性,减少第一辊筒32和第二辊筒35运作时可能出现的系列问题,甘蔗从第一辊筒32与第二辊筒35之间的间隙经第一辊筒32和第二辊筒35的双向挤压作用送出,其中,不同甘蔗生长过程中弯曲程度或直径大小不同,甘蔗进入第一辊筒32与第二辊筒35之间的间隙时,若甘蔗直径大,可挤压第二辊筒35沿着腰槽13上移,若甘蔗直径变小,第二辊筒35可沿腰槽13下移,且第二辊筒35通过连接板30与滑杆43连接,第二辊筒35浮动过程中带动压簧44拉伸或回弹,通过压簧44平衡第二辊筒35的重量,适用于不同形态除叶赶着的输送,在对甘蔗输送牵引时能够实现更高效运输,同时防止第二辊筒35的重量直接作用于甘蔗,减小对甘蔗的损伤,减少对甘蔗营养价值的破坏。
其中,如图1、图2所示,基座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11,两个侧板11之间连接有加强板12,两个腰槽13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侧板11上,侧板11和加强板12可为钢板结构,以确保基座1的硬度,防止基座1变形。
如图4所示,第一辊筒32包括圆筒321和阵列分布于圆筒321外周的若干柔性齿条322,若干柔性齿条322平行设置且柔性齿条322的长度方向与圆筒321的中心轴线平行,圆筒321的两端转动安装于基座1,第二辊筒35的结构与第一辊筒32的结构一致。若干柔性齿条322可由弹性材料制成,柔性齿条322在与甘蔗接触过程可以发生弹性变形,对甘蔗施加较大的摩擦力,易于完成甘蔗的输送,同时,柔性材料质地较为柔软,可以减少碰撞过程对甘蔗的损伤。
如图1、图2所示,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同步传动机构33、第二同步传动机构34、第一辊轴38、第二辊轴39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6和第二齿轮37,第一辊轴38和第二辊轴39分别转动安装于基座1,第一驱动件31的输出端与第一辊筒32的一端连接,第一辊筒3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同步传动机构33与第一辊轴38的一端连接,第一辊轴38的一端通过第二同步传动机构34与第二辊轴39的一端连接,第二辊轴3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36,第二齿轮37固定连接于第二辊筒35的一端,第二辊轴39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30。实施时,第一驱动件31驱动第一辊筒32转动,通过第一同步传动机构33使第一辊轴38与第一辊筒32同向转动,通过第二同步传动机构34使第二辊轴39与第一辊轴38和第一辊筒32同向转动,通过第一齿轮36和第二齿轮37的啮合使第二辊筒35与第二辊轴39同向转动,即第二辊筒35与第一辊筒32反向转动,使得甘蔗进入第一辊筒32与第二辊筒35之间的间隙时可以经第一辊筒32和第二辊筒35的双向挤压作用送出,且能保证第一辊筒32和第二辊筒35运动的统一性,减少第一辊筒32和第二辊筒35运作时可能出现的系列问题。且第二辊轴39与第二辊筒35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连接板30,当甘蔗尺寸变化时,第二辊筒35可在连接板30的带动下绕第二辊轴39在腰槽13内浮动,此时,第一齿轮36与第二齿轮37依旧保持相互啮合状态,确保传动可靠。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图2所示,喂入段2包括第二驱动件21、喂入辊筒22、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辊筒23,喂入辊筒22的两端和第三辊筒23的两端分别与基座1转动连接,第三辊筒23位于喂入辊筒22上方,第二驱动件21的输出端与喂入辊筒22的一端连接,喂入辊筒22的另一端与第三辊筒23的一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在第二驱动件21的驱动作用下使第三辊筒23与喂入辊筒22向相反方向转动。实施时,第二驱动件21驱动喂入辊筒22转动,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第三辊筒23转动,甘蔗从喂入辊筒22喂入时,可通过喂入辊筒22进一步将甘蔗提升至喂入辊筒22与第三辊筒23之间,第三辊筒23与喂入辊筒22反向转动,将甘蔗引入装置内并将甘蔗向后输送至夹送段3。
如图5所示,喂入辊筒22包括辊体221和阵列分布于辊体221外周的若干喂入板222,喂入板222垂直辊体221的中心轴线设置,且喂入板222的边缘与辊体221的距离从喂入板222的中部向喂入板222的两侧递减。具体地,第三辊筒23的结构与第一辊筒32一致,实施时,喂入辊筒22将甘蔗引导入装置内,多根甘蔗同时喂入时,甘蔗可沿着喂入板222向两侧运动分散开,实现甘蔗的平稳输送。且第三辊筒23外周设有若干柔性齿条322,减小甘蔗喂入时的碰撞损伤,第三辊筒23与喂入辊筒22配合喂入甘蔗,降低因甘蔗表面摩擦系数低导致运输过程打滑的风险。
传统的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中,部分甘蔗在入料时无法进入喂入辊筒22,因为甘蔗的弯曲程度和直径各不相同,但喂入辊筒22设置为水平喂入甘蔗时,需要人为调整机器的倾斜角度,提高了劳动成本且甘蔗卧式输送,使得输送通道较为庞大,无法应对我国的小农户小面积种植甘蔗的特点,因此,本实施例中,基座1的底部水平,喂入辊筒22的中心轴线和第三辊筒23的中心轴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夹角,便于已砍切的不同直径、不同弯曲度自然生长甘蔗能斜向导入装置中,且第一辊筒32的中心轴线、第二辊筒35的中心轴线所在平面始终与水平面成夹角,减小了装置的占地面积,配合喂入段2有序提升甘蔗茎秆,并减少辊筒挤压损失。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图2所示,还包括装设于基座1的运输机构5,运输机构5承接于夹送段3末端,夹送段3将甘蔗送至运输机构5上,运输机构5带动甘蔗运动至掉落在集捆装置。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运输机构5包括第三驱动件51、第一滚筒52、第二滚筒53、第一链轮55、第二链轮56、链条57和传送带54,第三驱动件51的输出端与第一滚筒52连接,第一滚筒52的两端设有第一链轮55,第二滚筒53的两端设有第二链轮56,第一滚筒52与第二滚筒53通过传送带54连接,第一链轮55与第二链轮56通过链条57连接,第一滚筒52和第二滚筒53分别转动安装于基座1。实施时,甘蔗在第一辊筒32和第二辊筒35的双向挤压作用下送出并落于传送带54上,第三驱动件51驱动第一滚筒52及其上的第一链轮55转动,通过链条57带动第二链轮56和第二滚筒53,通过第一滚筒52和第二滚筒53使传送带54运动以进一步输送甘蔗至集捆装置。
如图6、图7所示,运输机构5还包括有支撑骨架59,支撑骨架59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辊筒32和第二辊筒35转动连接,传送带54覆盖支撑骨架59,通过支撑骨架59对传送带54及其上的甘蔗进行支撑。
甘蔗在传送带54上依靠摩擦力输送至集捆装置,但不同弯曲程度的甘蔗对传送带54的接触面积可能随弯曲程度的加大而减小,使得甘蔗产生偏移或打滑,甘蔗无法顺利运送至集捆装置,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8所示,链条57设有若干阵列设置的挡板58,且挡板58的长度方向与运送甘蔗的方向垂直,挡板58随着传动带或链条57运动,在传送带54上发生偏移或打滑的甘蔗可与挡板58接触,通过挡板58将甘蔗推入集捆装置。需要说明的是,若干挡板58可阵列设置于传送带54外表面。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还包括调节机构6,基座1的两侧均设有调节槽14和固定座15,第二滚筒53的两端分别穿设于调节槽14,调节机构6的底部与固定座15铰接,调节机构6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滚筒53的两端转动连接,调节机构6可驱动第二滚筒53在调节槽14内移动。传统的整杆式甘蔗收获机中,传送带54始终位于水平位置,从而在输送后的甘蔗落于集捆装置上时会有倾斜,影响后续集捆过程。而本实施例中,当要增大或减小传动带的倾斜角度时,调节机构6的输出端推动第二滚筒53沿调节槽14上移或拉动第二滚筒53沿调节槽14下移,调节机构6的底部与固定座15相对转动,保证第二滚筒53移动过程中,链条57和传送带54保持张紧状态,通过调节机构6可以调整传送带54的倾斜角度,传送带54上的甘蔗保持与挡板58平行的状态落于集捆装置,使后续集捆装置能够有序运作。需要说明的是,调节机构6可为电动推杆、液压油缸或其他能实现本实施例中推动第二滚筒53沿调节槽14移动的调节机构6。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包括基座(1)、装设于所述基座(1)的喂入段(2)和夹送段(3),所述喂入段(2)用于将甘蔗喂入所述夹送段(3),所述夹送段(3)包括第一驱动件(31)、第一辊筒(32)、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辊筒(35),所述第一辊筒(32)和第二辊筒(3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1)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辊筒(35)位于所述第一辊筒(32)上方,所述第一辊筒(32)与所述第二辊筒(35)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在所述第一驱动件(31)的驱动作用下使所述第二辊筒(35)与所述第一辊筒(32)向相反方向转动;所述基座(1)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30),所述第二辊筒(35)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板(30),所述基座(1)两侧分别开设有腰槽(13),所述第二辊筒(35)可在所述连接板(30)的带动下在所述腰槽(13)内浮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1)两侧的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支撑板(41)、套筒(42)、滑杆(43)和压簧(44),所述支撑板(41)固定于所述基座(1),所述套筒(42)固定于所述支撑板(41)顶部,所述滑杆(43)滑动于所述套筒(42)内,所述压簧(44)缠绕于所述套筒(42)外周,且所述压簧(4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板(41)和滑杆(43),所述滑杆(43)的顶部与所述连接板(3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筒(32)包括圆筒(321)和阵列分布于所述圆筒(321)外周的若干柔性齿条(322),若干所述柔性齿条(322)平行设置且所述柔性齿条(32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圆筒(321)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圆筒(321)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1),所述第二辊筒(35)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辊筒(32)的结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同步传动机构(33)、第二同步传动机构(34)、第一辊轴(38)、第二辊轴(39)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6)和第二齿轮(37),所述第一辊轴(38)和第二辊轴(39)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1),所述第一驱动件(3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辊筒(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辊筒(3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同步传动机构(33)与所述第一辊轴(3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辊轴(38)的一端通过第二同步传动机构(34)与所述第二辊轴(3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辊轴(3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6),所述第二齿轮(37)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辊筒(35)的一端,所述第二辊轴(39)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板(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段(2)包括第二驱动件(21)、喂入辊筒(22)、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辊筒(23),所述喂入辊筒(22)的两端和第三辊筒(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辊筒(23)位于所述喂入辊筒(22)上方,所述第二驱动件(21)的输出端与所述喂入辊筒(22)的一端连接,所述喂入辊筒(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辊筒(23)的一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在第二驱动件(21)的驱动作用下使所述第三辊筒(23)与所述喂入辊筒(22)向相反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辊筒(22)包括辊体(221)和阵列分布于所述辊体(221)外周的若干喂入板(222),所述喂入板(222)垂直所述辊体(221)的中心轴线设置,且所述喂入板(222)的边缘与所述辊体(221)的距离从所述喂入板(222)的中部向喂入板(222)的两侧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水平,所述喂入辊筒(22)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三辊筒(23)的中心轴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于所述基座(1)的运输机构(5),所述运输机构(5)承接于所述夹送段(3)末端,用于输送从夹送段(3)输送出的甘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5)包括第三驱动件(51)、第一滚筒(52)、第二滚筒(53)、第一链轮(55)、第二链轮(56)、链条(57)和传送带(54),所述第三驱动件(5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滚筒(52)连接,所述第一滚筒(52)的两端设有所述第一链轮(55),第二滚筒(53)的两端设有所述第二链轮(56),所述第一滚筒(52)与所述第二滚筒(53)通过所述传送带(54)连接,所述第一链轮(55)与所述第二链轮(56)通过所述链条(57)连接,所述第一滚筒(52)和第二滚筒(53)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54)外表面或所述链条(57)设有若干阵列设置的挡板(5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6),所述基座(1)的两侧均设有调节槽(14)和固定座(15),所述第二滚筒(53)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调节槽(14),所述调节机构(6)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座(15)铰接,所述调节机构(6)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滚筒(53)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6)可驱动所述第二滚筒(53)在所述调节槽(14)内移动。
CN202310112980.3A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 Active CN116097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2980.3A CN116097976B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2980.3A CN116097976B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7976A true CN116097976A (zh) 2023-05-12
CN116097976B CN116097976B (zh) 2024-04-12

Family

ID=8625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2980.3A Active CN116097976B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797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5243A (zh) * 2007-02-15 2007-08-15 卢志乐 甘蔗联合收割机
CN103098615A (zh) * 2013-01-28 2013-05-15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物流输送方式的甘蔗联合收割机
CN107343417A (zh) * 2017-08-04 2017-11-14 浙江大学 一种倒喂入整秆式甘蔗收获机
CN111887017A (zh) * 2020-08-17 2020-11-06 朱季华 整杆甘蔗脱叶断梢纵横向叶杆分离装置
CN113711768A (zh) * 2021-08-30 2021-11-30 海南大学 一种甘蔗收获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5243A (zh) * 2007-02-15 2007-08-15 卢志乐 甘蔗联合收割机
CN103098615A (zh) * 2013-01-28 2013-05-15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新型物流输送方式的甘蔗联合收割机
CN107343417A (zh) * 2017-08-04 2017-11-14 浙江大学 一种倒喂入整秆式甘蔗收获机
CN111887017A (zh) * 2020-08-17 2020-11-06 朱季华 整杆甘蔗脱叶断梢纵横向叶杆分离装置
CN113711768A (zh) * 2021-08-30 2021-11-30 海南大学 一种甘蔗收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7976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7082B (zh) 全自动管材切割生产线装置
US5878559A (en) Corn head snapping and gathering row unit
CN101836537B (zh) 甘蔗整秆剥叶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收获机及其剥叶方法
CN106903738A (zh) 一种甘蔗自动输送和切割装置
CN110946003A (zh) 青菜头收获机
CN116097976B (zh) 一种除叶甘蔗整秆输送装置
CN201422260Y (zh) 一种甘蔗整秆收获机
CN210928650U (zh) 一种穗茎兼收割装置
CN215980656U (zh) 一种割晒台驱动用稳定型传动组件
CN216088039U (zh) 一种海鲜菇采收设备
CN219395596U (zh) 一种立式自适应甘蔗连续输送机构
CN114732137A (zh) 一种带有弹性夹持传送机构的甘蔗机及其夹持方法
JP2009089692A (ja) 収穫機
CN210352230U (zh) 一种棉花秸秆输送装置及棉花秸秆收获机
CN111052934B (zh) 一种青菜头柔性夹送装置
CN217064624U (zh) 一种亚麻收割用打捆机
CN219068915U (zh) 一种小型魔芋采收机
CN218752995U (zh) 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输送线
CN220786378U (zh) 热熔胶的切割装置
JP3883489B2 (ja) 鱗茎作物調製機
CN218277902U (zh) 一种畜牧秸秆饲料生产切割装置
CN220501719U (zh) 一种荒管平头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4961144U (zh) 绿叶菜收获机
CN218087288U (zh) 一种夹板输送机构
CN215454064U (zh) 一种鲜食玉米收获机割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