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2863A - 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 - Google Patents

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2863A
CN116092863A CN202310106668.3A CN202310106668A CN116092863A CN 116092863 A CN116092863 A CN 116092863A CN 202310106668 A CN202310106668 A CN 202310106668A CN 116092863 A CN116092863 A CN 116092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board assembly
base body
assembly
brush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66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圣珑
曾传传
雷善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be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b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be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b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066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28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2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2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52Cooling of switch part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中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包括基座体、左盖、右盖、以及推轴,推轴一端设置在基座体与左盖、右盖构成的箱体内,另一端延伸出箱体;推轴下方设有与推轴接触的动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的下方设有拉簧、支撑动触头组件的动触头支架、静触脚组件、以及输入脚,推轴上方设有三组输出脚;推轴一侧设有第一线路板组件,另一侧设有第二线路板组件,第一线路板组件与第二线路板组件之间设有柔性连接线;每组输出脚均与第二线路板组件上的一组焊接点分别连接,动触头支架、静触脚组件和输入脚分别与第二线路板组件上的另一组焊接点分别连接;推轴上靠近第一线路板组件的一侧设有调速簧片;拉簧的一端与动触头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基座体连接。

Description

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中涉及一种调速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无刷直流工具一般是通过采用无刷直流信号开关外加一块控制板组件的方案来实现各类控制和保护功能的,这种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无刷直流开关内部只有简单的电位器、通断及换向功能,开关外部接上控制板组件需要占用机壳很大的空间,而且无刷直流开关和控制板模组之间的连接导线非常多,这样使得电动工具装配工艺非常复杂,生产效率低下。
2、现有无刷直流开关和控制板组件之间的导线,尤其是控制导线的线径很小,在电动工具装配过程中很容易断裂,如导线在连接过程中,将会影响电动工具的功能,严重时部分导线还存在连接不可靠的情况,当手持电动工具高空作业时,突然的功能异常可能会引起电动工具高空坠落,对人身安全存在重大隐患,不符合GB15092国家标准的要求。
为此,设计一种高度集成结构的无刷直流集成调速开关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中的开关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
本公开中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基座体、左盖、右盖、以及推轴,所述推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基座体与左盖、右盖构成的箱体内,另一端延伸出箱体;
所述推轴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推轴接触的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拉簧、支撑所述动触头组件的动触头支架、与所述动触头组件配合的静触脚组件、以及输入脚,所述推轴的上方设置有三组输出脚;
所述推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线路板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线路板组件,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与第二线路板组件之间设置有将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和第二线路板组件电连接的柔性连接线;
每组所述输出脚均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上的一组焊接点分别连接,所述动触头支架、静触脚组件和输入脚分别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上的另一组焊接点分别连接;
所述推轴上靠近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上滑动的调速簧片;
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体连接。
本公开中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轴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配合的换向滑块,所述换向滑块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换向滑块配合的换向拨杆,所述换向拨杆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换向拨杆配合的定位弹片;
所述换向滑块上靠近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上滑动的换向簧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轴的底部与所述动触头组件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推轴卡接槽,所述推轴卡接槽内设置有推轴保护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体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之间还设置有隔离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滑块上设置有斜凹槽,所述换向拨杆的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够在所述斜凹槽中滑动;
所述定位弹片上设置有V型槽,所述换向拨杆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V型槽配合的倒勾。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快接端子插座,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上设置第二快接端子插座,所述第一快接端子插座用于与第一导线组连接,所述第二快接端子插座用于与第二导线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上设置有控制部分电路,所述控制部分电路包括电容、电阻、电感、热敏电阻、LED输出和控制集成芯片;
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上设置有功率部分电路,所述功率部分电路包括MOS管、外围电子元件和散热块;
所述MOS管上远离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的一面贴装有内散热片,所述内散热片表面设置有导热贴或导热硅脂层;
所述右盖上远离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外散热片,所述右盖上设置有散热孔。
所述外散热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连接孔,紧固件穿过该连接孔将外散热片固定于基座体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还包括复位弹簧、定位柱、密封套和扳机;
所述推轴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一端设置有推轴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推轴孔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定位柱上;
所述密封套设置于所述推轴上延伸出所述箱体的位置,所述扳机设置于所述推轴上延伸出所述箱体的一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轴上靠近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推轴凹槽,所述推轴凹槽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调速簧片设置于所述推轴凹槽内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
所述基座体上设置有第一基座体卡槽、第二基座体卡槽、第三基座体卡槽、第四基座体卡槽、第五基座体卡槽和第六基座体卡槽;
所述动触头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体卡槽上,所述静触脚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体卡槽上,所述输入脚设置于所述第三基座体卡槽上;所述动触头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体卡槽上,所述三组输出脚分别设置于所述第四基座体卡槽、第五基座体卡槽和第六基座体卡槽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拉簧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柱连接于所述基座体上;
所述基座体的两个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所述左盖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楔形块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右盖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楔形块配合的第二连接孔。
本公开中的开关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公开为一新型直流无刷集成调速开关,将智能调速功能和控制保护功能集中到开关内部的线路板上,使得电动工具装配工艺变得非常简单。
2、本公开为一新型直流无刷集成调速开关,在装配完成后,用隔离片压住线路板组件,以防止电子元器件在电动工具使用过程中产生震动而脱落。
3、本公开的开关结构新颖,集成度高,有一定的减振性,可广泛用于直流无刷充电式电钻、直流无刷充电式电动扳手等各类直流无刷充电式电动工具,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4、本公开的直流无刷集成调速开关,不需要外接其他控制板,这样使得电动工具内部的接线非常少,只需要2根输入导线,3根输出导线,外加电池温度检测线和LED等输出线,大大简化了电动工具的装配工艺。另外,信号线插座(编程接口)也外露于开关,插上配套的插头后可随时对开关内部的程序进行读取、变更等操作,使得开关内部程序修改和读取变得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的立体图。
图2为本公开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的背面立体图。
图3为图1的剖面图。
图4为图2的剖面图。
图5为本公开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的爆炸图。
图6为本公开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的支架组件装配图。
图7为本公开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的两块线路板组件用软排线连接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背面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支架组件和线路板组件的装配图。
图10为现有机械开关和控制板组合的原理图。
图11为本公开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的原理图。
图12为本公开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电子控制板的电气原理图。
图13为本公开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功率板的电气原理图。
图中,1-基座体,2-左盖,3-右盖,4-推轴,5-动触头组件,6-拉簧,7-动触头支架,8-静触脚组件,9-输入脚,10-输出脚,11-第一线路板组件,12-第二线路板组件,13-柔性连接线,14-调速簧片,15-换向滑块,16-换向拨杆,17-定位弹片,18-换向簧片,19-推轴保护片,20-隔离片,21-内散热片,22-外散热片,23-紧固件,24-复位弹簧,25-定位柱,26-密封套,27-扳机,41-推轴卡接槽,51-动触点,71-接触点,81-静触点,151-斜凹槽,161-凸起,171-V型槽,162-倒勾,111-第一快接端子插座,121-第二快接端子插座,301-散热孔,221-连接头,222-连接孔,101-第一基座体卡槽,102-第二基座体卡槽,103-第三基座体卡槽,104-第四基座体卡槽,105-第五基座体卡槽,106-第六基座体卡槽,107-连接柱,108-第一楔形块,109-第二楔形块,201-第一连接孔,302-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公开中的开关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公开中的开关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本申请中所述的方位例如上下左右均为对照附图描述的方便而使用,并不构成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公开中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如图1-9所示,包括基座体1、左盖2、右盖3、以及推轴4,所述推轴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基座体1与左盖2、右盖3构成的箱体内,另一端延伸出箱体;
所述推轴4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推轴4接触的动触头组件5,所述动触头组件5的下方设置有拉簧6、支撑所述动触头组件5的动触头支架7、与所述动触头组件5配合的静触脚组件8、以及输入脚9,所述推轴4的上方设置有三组输出脚10;
所述推轴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线路板组件1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线路板组件12,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与第二线路板组件12之间设置有将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11和第二线路板组件12电连接的柔性连接线13;
每组所述输出脚10均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上的一组焊接点分别连接,所述动触头支架7、静触脚组件8和输入脚9分别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上的另一组焊接点分别连接;
所述推轴4上靠近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1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滑动的调速簧片14;
所述拉簧6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组件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体1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6所示,所述动触头组件5上设置有动触点51,所述静触脚组件8上设置有与所述动触点51配合的静触点8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动触头支架7、静触脚组件8和输入脚9分别与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下面的各自对应不同焊点焊接,输出脚10的三个脚片分别与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上面的各自对应不同焊点焊接。
本公开的开关为一新型直流无刷集成调速开关,将智能调速功能和控制保护功能集中到开关内部的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而把功率器件和其周边元器件集中到第二线路板组件12,并在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设置第一快接端子插座111,在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上设置第二快接端子插座121,再用一柔性连接线13进行连接,使得第二线路板组件12产生的热量几乎不会传递给第一线路板组件11,进而使得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不会因为发热而引起电子元器件的错误输出。并且,本公开的开关结构新颖,集成度高,可广泛用于直流无刷充电式电钻、直流无刷充电式电锤、直流无刷充电式电动扳手等各类直流无刷充电式电动工具,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再者,本公开的高度集成结构的直流无刷集成调速开关,不需要外接其他控制板,这样使得电动工具内部的接线非常少,其只需要2根输入导线,3根输出导线,外加电池温度检测线和LED等输出线,大大简化了电动工具的装配工艺。另外,两块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留有信号线插座(编程接口),装配完成后也外露于开关,插上配套的插头后可随时对开关内部的程序进行读取、变更等操作,使得开关内部程序修改和读取变得非常方便。
如图1-5所示,所述推轴4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11配合的换向滑块15,所述换向滑块15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换向滑块15配合的换向拨杆16,所述换向拨杆16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换向拨杆16配合的定位弹片17;
所述换向滑块15上靠近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1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滑动的换向簧片18。
本实施中,通过在推轴的上方设置与第一线路板组件11配合的换向滑块15,并在换向滑块15的上方设置与换向滑块15配合的换向拨杆16,同时在换向拨杆的尾部设置与换向拨杆16配合的定位弹片17,并进一步在换向滑块15上靠近第一线路板组件11的一侧设置能够在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滑动的换向簧片18,以使得的本实施中的开关具有换向功能。
如图5所示,所述换向滑块15上设置有斜凹槽151,所述换向拨杆16的底部设置有凸起161,所述凸起161能够在所述斜凹槽151中滑动;
所述定位弹片17上设置有V型槽171,所述换向拨杆16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V型槽171配合的倒勾16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换向滑块15上设置有斜凹槽151,同时在换向拨杆16的底部设置有凸起161,并使该凸起161能够在该斜凹槽151内滑动,以使得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换向拨杆16带动设置在换向滑块15上的换向簧片18在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滑动。优选地,所述凸起151可以设置成圆柱形凸起,以减小凸起与斜凹槽之间的摩擦,从而便于凸起在斜凹槽141内滑动。
优选地,所述凸起161可以设置成圆柱形凸起,以减小凸起161与斜凹槽151之间的摩擦,从而便于凸起161在斜凹槽151内滑动。
如图5所示,所述推轴4的底部与所述动触头组件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推轴卡接槽41,所述推轴卡接槽41内设置有推轴保护片19。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推轴4的底部与动触头组件接触的部位设置推轴卡接槽41,并在推轴卡接槽41内设置推轴保护片19,以防止开关通过大电流时因动触头组件的发热将推轴融化而造成开关无法断开的不良现象发生的问题。
如图5所示,所述基座体1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1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动触头支架7、静触脚组件8和输入脚9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上的MOS管短路的隔离片20。
本实施例中,在开关的开断结构装配完成后,在基座体1与第二线路板组件12之间设置隔离片20,该隔离片20不仅可以防止动触头支架7、静触脚组件8和输入脚9与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上的MOS管的管脚造成短路而失效,同时该隔离片20还可以顶住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上的MOS管,以防止电子元器件在电动工具使用过程中产生震动而脱落,从而延长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设置有第一快接端子插座111,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上设置第二快接端子插座121,所述第一快接端子插座111用于与第一导线组连接,所述第二快接端子插座121用于与第二导线组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设置有控制部分电路,所述控制部分电路包括电容、电阻、电感、热敏电阻、LED输出和控制集成芯片;
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上设置有功率部分电路,所述功率部分电路包括MOS管、外围电子元件和散热块;
所述MOS管上远离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12的一面贴装有内散热片21,所述内散热片21表面设置有导热贴或导热硅脂层;
所述右盖3上远离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12的一侧设置有外散热片22,所述右盖3上设置有散热孔301。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MOS管上远离第二线路板组件12的一面贴装内散热片21,并在内散热片21表面设置导热贴或导热硅脂层,以通过该内散热片21,以及设置于内散热片21表面的导热贴或导热硅脂层将第二线路板组件上MOS管产生的热量有效的传输到设置于右盖3上的外散热片22,以通过该外散热片22将热量传输到开关外部,以尽可能地减少因MOS管发热影响其本身功能失效的可能性。
如图5所示,所述外散热片22上设置有连接头221,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连接孔222,紧固件23穿过该连接孔将外散热片22固定于基座体1上。
如图5、6所示,所述开关还包括复位弹簧24、定位柱25、密封套26和扳机27;
所述推轴4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一端设置有推轴孔,所述复位弹簧24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推轴孔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定位柱25上;
所述密封套26设置所述推轴4上延伸出所述箱体的位置,所述扳机27设置于所述推轴4上延伸出所述箱体的一端。
如图所示,所述推轴4上靠近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11的一侧设置有推轴凹槽,所述推轴凹槽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调速簧片14设置于所述推轴凹槽内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
所述基座体1上设置有第一基座体卡槽101、第二基座体卡槽102、第三基座体卡槽103、第四基座体卡槽104、第五基座体卡槽105和第六基座体卡槽106;
所述动触头支架7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体卡槽101上,所述静触脚组件8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体卡槽102上,所述输入脚9设置于所述第三基座体卡槽103上;所述三组输出脚1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四基座体卡槽104、第五基座体卡槽105和第六基座体卡槽106上。
如5、6所示,所述基座体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107,所述拉簧6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柱107连接于所述基座体1上;
所述基座体1的两个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楔形块108和第二楔形块109,所述左盖2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楔形块108配合的第一连接孔201,所述右盖3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楔形块109配合的第二连接孔302。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在左盖、右盖上均设置有一圈凹槽,基座体两侧均设置有一圈凸台,组装完成后刚好形成迷宫对插结构,可以实现主体部位的防尘功能。基座体和右盖均设置有圆凸台,组装好后设置有防尘套再套装扳机,可以实现推轴部位的防尘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在基座体1和右盖3上均设置有半圆形凹槽,推轴4通过该两个半圆形凹槽构成的圆槽延伸出箱体中。
本公开实施例开关提供的一种无刷直流集成扳机27调速开关,其工作过程如下:
当按压扳机27时,推轴4在扳机27的带动下向右侧移动,推轴4从压住动触头组件5上的动触头尾部到逐步脱离,在拉簧6的作用下,动触头组件5上的动触头以动触头支架7上的接触点71为支点顺时针转动后,动触头组件5上的动触点51和静触脚组件8上的静触点81接触,实现了开关的接通功能,这时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上有电流接通,同时,电流通过柔性连接器13传递给第一线路板组件11,第一线路板组件11于是有控制信号输出给第二线路板组件。
继续按压扳机27,带动推轴4向右继续滑动时,将带动设置在推轴4一侧的调速簧片14在第一线路板组件上向右滑动,调速簧片14在电阻带上向右滑动,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的输出电阻逐渐变小,使得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的集成控制芯片输出相关调速电压升高的控制信号,通过柔性连接器13输出给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上的MOS管,通过输出脚10输出无刷控制信号给电动工具的无刷电机,从而实现了电动工具的电子调速升压功能。
当松开扳机27时,推轴4在复位弹簧24的作用下逐步复位,推轴4向左侧滑动,带动调速簧片14向左滑动,调速簧片14在电阻带上向左滑动,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的输出电阻逐渐变大,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的集成控制芯片输出调速电压降低的控制信号,通过柔性连接器13输出至第二线路板组件12上的MOS管,通过输出脚10输出无刷控制信号给电动工具的无刷电机,从而实现了开关的电子调速降压功能;最后推轴4压住动触头组件5上的动触头的尾部,使开关断开,线路板组件完全不带电,开关没有输出,实现了开关的断开功能。
当拨动换向拨杆16时,换向拨杆16尾部的圆柱形凸起161在换向滑块15上的斜凹槽151内滑动,从而带动换向滑块151上的换向簧片18在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的铜箔上滑动,使第一线路板组件11上铜箔间电阻不同,并使控制集成芯片输出换向信号到第二线路板组件12,从而实现了电动工具的换向功能。
本公开的开关通过线路板组件将电子调速、电池过温保护、电机过温保护、过流保护、欠压保护、电量显示、信号线插座(编程接口)等各类控制和保护功能均集中到开关内部的一块线路板组件上,而把功率器件集成到另一块线路板组件上,有效降低了发热带来的集成控制芯片输出错误控制信号的可能性。
本公开的高度集成结构的直流无刷集成调速开关,不需要外接其他控制板,这样使得电动工具内部的接线非常少,只需要2根输入导线,3根输出导线,另外提供电池温度检测线和LED输出线,大大简化了电动工具的装配工艺。另外,信号线插座(编程接口)也外露于开关,插上配套的插头后可随时对开关内部的程序进行读取、变更等操作,使得开关内部程序修改和读取变得非常方便。
从图10可以看到,现有的直流无刷信号开关和控制板连接,除了A和B为电源输入导线外,另外还有1~6六根信号控制线,装配复杂。从图11可以看到,本公开把机械控制开关和控制板、功率板全部集成到开关里面,只有A和B两根电源输入线,装配简单。
如图11、12和13所示,其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按下扳机,K0接通,MCU电源模块MK1的Q1导通,VHM电压等于电池电压,Q2、D1、D2、L1和MCU内部电路组成BUCK电源电路,使VP电压达到12V。MCU内部集成了LDO,把VP电压线性稳压到5V、3.3V和1.8V,这些电压分别给MCU内部的不同模块以及外部的电路提供电源。当MCU初始化完成后,I/O口的PE0输出高电平,Q3导通,这时即使K0断开,电源电路也能正常供电,实现了松开扳机也能操控人机接口。
基准电源模块MK2提供了一个精密的2.5V电源,用来给电池温度检测和FET温度检测电路提供电源,实现温度的高精度检测能力。
VR调速模块MK3,是一个滑动电阻VR1和R12分压VCCIO,通过R13、C9和R14低通滤波电路连接到MCU的内部ADC检测模块。MCU根据信号大小,调节PWM输出的占空比来实现调速功能。PWM占空比越大,电机输出的转速越高;反之PWM占空比越小,则电机输出的转速越低。
正反转功能模块MK4主要是由一个单刀双掷开关K2实现,K2往左边接通CW为低电平,CCW为高电平,电机正转。K2往右边接通CW为高电平,CCW为低电平,电机反转。CW和CCW如果同时为高电平或同时为低电平时,MCU认为是信号错误,电机不启动。
电池温度检测模块MK5是外接NTC负温度热敏电阻和R18电阻分压2.5V电源后经C12滤波后连接到MCU内部ADC模块,温度越高,电压越低,AD值越低,档满足保护条件的时候,MCU停止PWM输出,电机停机,进入保护状态。FET温度检查工作原理也一样。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MK7是两个电阻分压VHM电压,K0接通后,VHM电压就等于电池电压,这时ADC测试的就是电池电压。经滤波电容C26、C27后连接到MCU内部ADC模块,实现电压检测功能,其可以用于实现低压保护、高压保护、过放保护。MosFET驱动电路MK8和MCU内部的驱动模块MK14共同组成的自举电路用来驱动6路中的3路上管,下管则是MCU内部电路直接驱动。C14、C16和C17均是自举电容,用来储存打开管上的电荷。
霍尔检测电路MK9的霍尔元件安装在电机的顶部,用来检测电机转子和定子的相对位置。无刷电机转动是三相线按一定顺序轮流导通,而切换的时机非常重要,霍尔元件就是为了检测换相的时机。当霍尔电压出现变化的时候,延迟一定时间就需要换相。LED照明电路是MCU的PE5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的。PE5为高电平时Q4导通,P2端子的6、7脚外接的LED通电被点亮,R36是用来限制通过LED的电流。
电流检测电路MK12是用来检测电机工作电流,R38、R40通过P3端子接到功率模块板的电流采样电阻两端。AIO1、AIO0接MCU内部运算放大器,放大倍数可以通过程序调整,放大器的输出连接到内部比较器,当电流超过一定值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MCU控制电机刹车或者停止输出。放大器的输出连接到ADC模块,MCU检测不同电流延迟不同时间进行保护,可以有效保护电机和功率MosFET的安全运行。
电量显示模块MK11是P1端子外接的3个LED灯实现的。另外烧录接口也是P1端子,可以方便的更新MCU的固件。
整个电路分为两个PCB板,分为MCU主控板和MosFET功率板。使用软排线(FPC)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利用空间,使体积小型化。功率板的热量也不会传递到控制电路,使控制器寿命更长更可靠。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中的开关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公开中的开关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公开中的开关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公开中的开关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公开中的开关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体、左盖、右盖、以及推轴,所述推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基座体与左盖、右盖构成的箱体内,另一端延伸出箱体;
所述推轴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推轴接触的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拉簧、支撑所述动触头组件的动触头支架、与所述动触头组件配合的静触脚组件、以及输入脚,所述推轴的上方设置有三组输出脚;
所述推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线路板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线路板组件,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与第二线路板组件之间设置有将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和第二线路板组件电连接的柔性连接线;
每组所述输出脚均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上的一组焊接点分别连接,所述动触头支架、静触脚组件和输入脚分别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上的另一组焊接点连接;
所述推轴上靠近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上滑动的调速簧片;
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轴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配合的换向滑块,所述换向滑块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换向滑块配合的换向拨杆,所述换向拨杆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换向拨杆配合的定位弹片;
所述换向滑块上靠近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上滑动的换向簧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轴的底部与所述动触头组件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推轴卡接槽,所述推轴卡接槽内设置有推轴保护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体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之间还设置有隔离片。
5.根据权利要求2任一项所述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滑块上设置有斜凹槽,所述换向拨杆的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够在所述斜凹槽中滑动;
所述定位弹片上设置有V型槽,所述换向拨杆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V型槽配合的倒勾。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快接端子插座,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上设置第二快接端子插座,所述第一快接端子插座用于与第一导线组连接,所述第二快接端子插座用于与第二导线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上设置有控制部分电路,所述控制部分电路包括电容、电阻、电感、热敏电阻、LED输出和控制集成芯片;
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上设置有功率部分电路,所述功率部分电路包括MOS管、外围电子元件和散热块;
所述MOS管上远离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的一面贴装有内散热片,所述内散热片表面设置有导热贴或导热硅脂层;
所述右盖上远离所述第二线路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外散热片,所述右盖上设置有散热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还包括复位弹簧、定位柱、密封套和扳机;
所述推轴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一端设置有推轴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推轴孔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定位柱上;
所述密封套设置于所述推轴上延伸出所述箱体的位置,所述扳机设置于所述推轴上延伸出所述箱体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轴上靠近所述第一线路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推轴凹槽,所述推轴凹槽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调速簧片设置于所述推轴凹槽内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柱上;
所述基座体上设置有第一基座体卡槽、第二基座体卡槽、第三基座体卡槽、第四基座体卡槽、第五基座体卡槽和第六基座体卡槽;
所述动触头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体卡槽上,所述静触脚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体卡槽上,所述输入脚设置于所述第三基座体卡槽上;所述动触头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体卡槽上,所述三组输出脚分别设置于所述第四基座体卡槽、第五基座体卡槽和第六基座体卡槽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拉簧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柱连接于所述基座体上;
所述基座体的两个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所述左盖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楔形块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右盖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楔形块配合的第二连接孔。
CN202310106668.3A 2023-02-13 2023-02-13 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 Pending CN1160928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6668.3A CN116092863A (zh) 2023-02-13 2023-02-13 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6668.3A CN116092863A (zh) 2023-02-13 2023-02-13 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2863A true CN116092863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99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6668.3A Pending CN116092863A (zh) 2023-02-13 2023-02-13 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28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04984B2 (ja) エアポンプを備えた携帯型車両バッテリジャンプスタート装置
US4769557A (en) Modular electric load controller
US5200657A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equipment powered by batteries
EP1903588B1 (en) Trigger Switch
US9413113B2 (en) Power supply connection structure device
US20040112616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an electric motor
FR2357082A1 (fr) Interrupteur a effleurement commandant l'alimentation d'un appareil electrique
US20150236455A1 (en) Power Supply Connection Structure Device
CN104470092B (zh) 一种调光手电筒的控制电路及无极调光手电筒
CN108696211B (zh) 一种具有高度集成结构的无刷直流调速开关
CN116092863A (zh) 无刷直流集成扳机调速开关
US6555775B1 (en) Switch for electric tools
JP2013000863A (ja) 電動工具
JP6830196B2 (ja) 照明器具
CN1373536A (zh) 固定在主机外且具有扩充接头的装置
JP7364421B2 (ja) Acアダプタ装置
CN213637561U (zh) 具有高度集成结构的无刷直流调速开关
US20220166291A1 (en) Brushless direct-current speed regulation switch with highly integrated structure
CN220985540U (zh) 光伏逆变器和旋转开关
CN219626500U (zh) 迷你型直流调速开关
JP2000252022A (ja) スイッチコンセント
CN216981001U (zh) 一种电动汽车便携用电转换插座的滑盖结构
CN216749661U (zh) 直流无刷集成智能调速开关
CN220984376U (zh) 玩具开关组件及积木玩具
BR112017008555B1 (pt) Dispositivo elétrico, sequência de dispositivos elétricos e método para produção de duas variações de um dispositivo elétric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