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88607B - 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88607B
CN116088607B CN202310080925.0A CN202310080925A CN116088607B CN 116088607 B CN116088607 B CN 116088607B CN 202310080925 A CN202310080925 A CN 202310080925A CN 116088607 B CN116088607 B CN 1160886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control
preset
stop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09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88607A (zh
Inventor
刘涛
郭浩浩
马天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809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88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88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8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88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8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在仓内环境温度达到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启动控温设备,对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进行调整;当仓内环境温度达到停止温度时,执行如下两种动作的任意一种:若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之间,停止控温设备的运行;若运行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或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利用预设步长对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控温设备继续工作;若运行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且仓内环境温度未达到停止温度,则控制控温设备进行间歇性工作。本公开实施例能够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并提高系统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侧户外储能装置采用分仓式设计,分为PCS(Power Conversion System,储能变流器)仓和电池仓,a)PCS仓冷却方式采用强制风冷,PCS仓产生了绝大部分热量,因此必须要与电池仓进行物理隔离处理,b)电池仓采用暖通空调空气内循环方式进行管理。
目前,相关技术中,用户侧户外储能装置配备的空调热管理控制方式比较简单,一般是设定固定的空调制冷启停温度、固定的空调制热启停温度,这样的控制方式会使得空调频繁启动、长时间的运行,以至于增加了系统能耗,并且若空调频繁启动,由于启动电流基本上为额定电流5倍以上,会降低用户侧户外储能装置的可靠性、稳定性,甚至影响了系统使用寿命,因此亟需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应用于储能装置的控温设备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对负载供电,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
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启动所述控温设备,对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当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停止温度时,执行如下两种动作的任意一种: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之间,则停止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且所述仓内环境温度未达到所述停止温度,则控制所述控温设备进行间歇性工作,所述间歇性工作为所述控温设备以预设周期启动、停止,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包括:
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
获取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预设制冷启动温度、制冷负载功率系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将所述预设制冷启动温度作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启动温度;
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其中,所述制冷启动温度与所述制冷停止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包括: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
其中,/>表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表示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表示所述负载功率,/>表示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Tambient表示所述外部环境温度,/>表示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包括: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减小所述制冷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一目标制冷停止温度;或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增加所述制冷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二目标制冷停止温度,所述制冷启动温度与所述第二目标制冷停止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包括:
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
获取所述制热模式对应的预设制热启动温度、制热负载功率系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将所述预设制热启动温度作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启动温度;
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热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其中,所述制热停止温度与所述制热启动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热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包括: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
Tac_hot_sp=kp_ac_hot*Pload_dmd+kt_ac_hot*Tambient+bac_hot,其中,Tac_hot_sp表示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kp_ac_hot表示制热负载功率系数,Ploaddmd表示负载功率,kt_ac_hot表示制热环境温度系数,Tambient表示外部环境温度,bac_hot表示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包括: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增加所述制热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一目标制热停止温度;或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减少所述制热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二目标制热停止温度,所述制热启动温度与所述第二目标制热停止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包括:
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及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情况下,获取预置的制冷启动温度、制冷停止温度、制热启动温度、制热停止温度对所述控温设备进行参数设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温设备为空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组实测参数,每组实测参数均包括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
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得到获取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负载功率系数、环境温度系数、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存储所述模型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得到获取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包括: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得到获取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装置,应用于储能装置的控温设备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对负载供电,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
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启动所述控温设备,对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停止温度时,执行如下两种动作的任意一种: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之间,则停止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
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且所述仓内环境温度未达到所述停止温度,则控制所述控温设备进行间歇性工作,所述间歇性工作为所述控温设备以预设周期启动、停止,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启动所述控温设备,对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进行调整;当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停止温度时,执行如下两种动作的任意一种: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之间,则停止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且所述仓内环境温度未达到所述停止温度,则控制所述控温设备进行间歇性工作,所述间歇性工作为所述控温设备以预设周期启动、停止,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这样,本公开实施例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这些电池仓的舱内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确定空调的制冷启停温度以及空调制热启停温度,同时又根据空调制冷启停时间间隔、空调制热启停时间间隔,利用预设步长微调启停温度,从而快速找到空调系统最佳工作点,解决空调频繁启动,或空调长时间的运行的问题,从而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并提高系统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装置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利用HVAC(英语:Heating,Ventilation,Air-conditioningand Cooling,中文:包含温度、湿度、空气清净度以及空气循环的空气调节系统)对储能装置的电池仓进行温度控制。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空调系统,空调系统供应冷气、暖气或除湿的作用原理均类似,利用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发生蒸发或凝结,从而引发周遭空气的蒸发或凝结,以达到改变温、湿度的目的。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一般包括压缩机、蒸发器、节流装置、冷凝器。示例性的,在制冷时,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同时储能装置外风扇吸入的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节流装置后喷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柜内风扇使空气不断通过蒸发器的翅片进行热交换,并将被冷却的空气送向储能装置内。如此不断循环,可以达到降低储能装置内部温度的目的。
当然,除了可以通过设置参数如制冷开启温度和制冷停止温度进行制冷外(当储能装置内温度高于制冷开启温度时,开始制冷;当储能装置内温度低于制冷停止温度时,停止制冷),空调还可以制热,如可以通过设置参数(如制热开启温度和制热停止温度),当储能装置内温度低于制热开启温度时,开始制热;当储能装置内温度高于制热停止温度时,停止制热。还可以通过送风功能来实现储能装置内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储能装置内发生局部过热的现象,如当空调不进行制冷或制热运行时,就自动开启送风功能,只有内风机运行。还可以具有其他功能,如当排氢周期到达时,输出排氢风机开启信号,控制排氢风机工作;当储能装置内部温度达到应急风机开启温度点,输出风机开启信号控制应急风机工作;当储能装置内部温度达到应急风机停止温度点,输出风机停止信号以停止风机。
目前,储能装置包括电池仓内循环风道设计以及电池仓密封性设计,电池仓内循环风道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得电池仓内部空气循环流动起来,使得内部温度分布均匀,电池仓密封性设计主要是取决于柜体的结构设计,由于排氢风机的存在以及装置底部进出线孔的存在,很难做到完全密封,可见,外界环境温度是电池仓内部环境温度的一个重要的影响量;另外,储能装置运行工况,主要是在不同功率条件下运行,电池仓内电池(如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电流不同,造成运行损耗不同,产生热量不同,例如运行功率需量越大,产生热量就越多,电池仓内部环境温度就越高;同时PCS仓由于运行功率需量越大,也会与电池仓有更大热交换发生,可见储能装置的运行功率需量(负载功率)也是电池仓内部环境温度一个重要的影响量。
然而,如背景技术所述,相关技术一般是设定固定的空调制冷启停温度,固定的空调制热启停温度,可见相关技术显然没有考虑储能装置电池仓的外界环境温度、储能装置运行功率需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技术会使得空调频繁启动、长时间的运行,以至于增加了系统能耗,并且若空调频繁启动,由于启动电流较大(基本上为额定电流5倍以上),会降低用户侧户外储能装置的可靠性、稳定性,甚至影响了系统使用寿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应用于储能装置的控温设备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对负载供电,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启动所述控温设备,对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进行调整;当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停止温度时,执行如下两种动作的任意一种: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之间,则停止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且所述仓内环境温度未达到所述停止温度,则控制所述控温设备进行间歇性工作,所述间歇性工作为所述控温设备以预设周期启动、停止,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这样,本公开实施例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这些电池仓的舱内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确定空调的制冷启停温度以及空调制热启停温度,同时又根据空调制冷启停时间间隔、空调制热启停时间间隔,利用预设步长微调启停温度,从而快速找到空调系统最佳工作点,解决空调频繁启动,或空调长时间的运行的问题,从而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并提高系统使用寿命。
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装置。例如,所述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或服务器或其它处理设备执行,以向空调发送指令。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者车载设备等,示例性的,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车联网中的无线终端等。例如,服务器可以是本地服务器,也可以是云服务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可以通过处理组件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方式来实现。在一个示例中,处理组件包括但不限于单独的处理器,或者分立元器件,或者处理器与分立元器件的组合。所述处理器可以包括电子设备中具有执行指令功能的控制器,所述处理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在所述处理器内部,可以通过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硬件电路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的流程图。
所述方法应用于储能装置的控温设备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对负载供电,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
步骤S12,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启动所述控温设备,对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步骤S13,当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停止温度时,执行如下两种动作(步骤S131、步骤S132)的任意一种:
步骤S131,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之间,则停止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步骤S132,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
步骤S133,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且所述仓内环境温度未达到所述停止温度,则控制所述控温设备进行间歇性工作,所述间歇性工作为所述控温设备以预设周期启动、停止,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本公开实施例对储能装置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本公开实施例能够用于各种类型的储能装置,对储能装置的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进行调整,示例性的,电池仓中的电池的电池类型可以为磷酸铁锂电池,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电池。
本公开实施例对控温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示例性的,控温设备可以为空调,如前述的HVAC空调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对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下面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介绍。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的流程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1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可以包括:
步骤S111,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
步骤S112,获取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预设制冷启动温度、制冷负载功率系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将所述预设制冷启动温度作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启动温度;
步骤S113,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其中,所述制冷启动温度与所述制冷停止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差。
通过以上方法,本公开实施例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获取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预设制冷启动温度、制冷负载功率系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将所述预设制冷启动温度作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启动温度,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以快速实现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13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可以包括:
步骤S1131,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
其中,/>表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表示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表示所述负载功率,/>表示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Tambient表示所述外部环境温度,/>表示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即,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将所述负载功率与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之积、所述外部环境温度与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之积、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三者的和作为所述制冷停止温度。
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预设温度的具体大小不做限定,对空调工作模式与各个参数的对应关系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对制冷负载功率系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的具体大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设置。
示例性的,第一预设温度可以为电池仓中的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值,以电池仓中的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假设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18℃~20℃,则可以设置第一预设温度为20℃,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20℃)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对电池仓进行降温,因此,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并计算相应的制冷启停温度。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大量的试验实测的数据,找到影响储能装置电池仓内部环境温度相关物理量:负载功率需量、外界环境温度,并根据这些影响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给出空调制冷启停温度这些影响量的拟合线性函数,下面进行示例性介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1,获取多组实测参数,每组实测参数均包括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
步骤S22,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得到获取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负载功率系数、环境温度系数、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步骤S23,存储所述模型参数。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包括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多组实测参数,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可以获取包括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通过将模型参数进行存储,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快速调用该模型,以根据负载功率需量、外界环境温度确定温度。应该明白的是,控温设备可以进行制冷、制热,因此可以对应不同的模型,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假设对空调制冷实测得到的实测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2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得到获取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可以包括: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得到获取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
当然,本公开实施例仅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示例性介绍,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以上实测参数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模型参数,对此,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为例,可以建立如公式1所示的多元线性方程。
/>
其中,表示空调制冷停止温度,/>表示制冷负载功率系数,/>表示负载功率,/>表示制冷环境温度系数,Tambient表示外部环境温度,/>表示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表1中的数据进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公式1中制冷负载功率系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的值。
下面给出制冷模式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各个参数的一种示例。
表2
表3方差分析
表4
表2~表4中,标准误差即标准估计误差Multiple R表示线性回归的系数,RSquare表示拟合系数,Adjusted R Square表示调整后的拟合系数,df表示自由度,SS表示样本数据平方和,MS表示样本数据平均平方和,F表示F统计量的值,Significance F表示p值,tStat表示t值即T检验,主要用于样本含量较小(例如n<30),总体标准差σ未知的正态分布资料,T检验表示用t分布理论来推论差异发生的概率,从而比较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P-value表示p值即当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或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Intercept表示截距。
示例性的,通过对表1中的28组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分别为0.090571、0.203393、13.71696。
示例性的,预设制冷启动温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设置,例如预设制冷启动温度可以设置为28℃。
示例性的,预设温差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设置,例如设置为大于1的数,例如为3℃,所述制冷启动温度与所述制冷停止温度满足公式2。
当然,以上介绍是示例性的,不应视为是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
在得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且设置好预设制冷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可以将制冷模式及以上参数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模块中,供处理组件调用,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以实现对空调的控制。当然,该对应关系也可以是以查询表的形式存在,对此,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示例性的,在制冷模式中,还可以将制热模式的启停温度设置为默认值,例如设置Tac_hot_st=5℃,Tac_hot_sp=15℃。
在一个示例中,存储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示例性的,若仓内环境温度高于制冷启动温度,例如假设确定制冷启动温度为28摄氏度,若仓内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28摄氏度,则可以启动控温设备进行制冷。
示例性的,在制冷模式中,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之间,则停止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步骤S131),例如,如果空调制冷运行时长在30分钟(第一预设时长)与1小时(第二预设时长)之间,使得仓内环境温度Tess_ambient<制冷停止温度Tac_cool_sp,则时间间隔符合预期,空调制冷停止即可,相关的空调制冷启停温度参数不需要进行更改设置。
示例性的,在制冷模式中,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示例性的,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可以包括第一目标制冷停止温度、第一目标制热停止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32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可以包括:
步骤S1321,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减小所述制冷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一目标制冷停止温度;
例如,如果空调制冷运行时长不超过30分钟(第一预设时长),就使得Tess_ambient<Tac_cool_sp,即时间间隔太短,则空调制冷停止温度太高,需要减少Tac_cool_sp,示例性的,预设步长控制在0.1℃(或其他值,如0~1之间的任意值),进行小步长微调,示例性的,第一目标制冷停止温度可以大于18℃,当然,第一目标制冷停止温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对其具体的值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32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可以包括:
步骤S1322,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增加所述制冷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二目标制冷停止温度,所述制冷启动温度与所述第二目标制冷停止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差。
例如,如果空调制冷运行时长超过1小时(第二预设时长),才使得Tess_ambient<Tac_cool_sp,则时间间隔太长,则空调制冷停止温度太低,需要增加Tac_cool_sp,预设步长可以控制在0.1℃,进行小步长微调,预设温差可以大于或等于3℃(当然也可以为其他)。
示例性的,在制冷模式中,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且所述仓内环境温度未达到所述停止温度,则控制所述控温设备进行间歇性工作,所述间歇性工作为所述控温设备以预设周期启动、停止(步骤S133)。例如空调制冷运行时长超过2小时(第三预设时长),依然Tess_ambient>Tac_cool_sp,则强制进行间歇性工作,同时发出空调长时间运行警示,提示空调系统需要改善。
应该明白的是,以上对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的说明是示例性的,不应视为是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1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可以包括:
步骤S115,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
步骤S116,获取所述制热模式对应的预设制热启动温度、制热负载功率系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将所述预设制热启动温度作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启动温度;
步骤S117,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热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其中,所述制热停止温度与所述制热启动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差。
通过以上方法,本公开实施例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获取所述制热模式对应的预设制热启动温度、制热负载功率系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将所述预设制热启动温度作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启动温度,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热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以快速实现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17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热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可以包括:
步骤S1171,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
Tac_hot_sp=kp_ac_hot*Pload_dmd+kt_ac_hot*Tambient+bac_hot,其中,Tac_hot_sp表示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kp_ac_hot表示制热负载功率系数,表示负载功率,kt_ac_hot表示制热环境温度系数,Tambient表示外部环境温度,bac_hot表示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即,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将所述负载功率与所述制热负载功率系数之积、所述外部环境温度与所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之积、所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三者的和作为所述制热停止温度。
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二预设温度的具体大小不做限定,对空调工作模式与各个参数的对应关系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对制热负载功率系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的具体大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设置。
示例性的,第二预设温度可以为3~10℃,例如可以为5℃,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5摄氏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大量的试验实测的数据,找到影响储能装置电池仓内部环境温度相关物理量:负载功率需量、外界环境温度,并根据这些影响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给出空调制热启停温度这些影响量的拟合线性函数,下面进行示例性介绍。
假设对空调制热实测得到的实测参数如表5所示。
表5
示例性的,可以建立如公式3所示的多元线性方程。
Tac_hot_sp= kp_ac_hot* Pload_dmd+ kt_ac_hot* Tambient+ bac_hot 公式3
其中,Tac_hot_sp表示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kp_ac_hot表示制热负载功率系数,表示负载功率,kt_ac_hot表示制热环境温度系数,Tambient表示外部环境温度,bac_hot表示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表5中的数据进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公式3中制热负载功率系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的值。
下面给出制热模式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各个参数的一种示例。
表6
表7
方差分析
表8
表5~表8中,标准误差即标准估计误差Multiple R表示线性回归的系数,RSquare表示拟合系数,Adjusted R Square表示调整后的拟合系数,df表示自由度,SS表示样本数据平方和,MS表示样本数据平均平方和,F表示F统计量的值,Significance F表示p值,tStat表示t值即T检验,主要用于样本含量较小(例如n<30),总体标准差σ未知的正态分布资料,T检验表示用t分布理论来推论差异发生的概率,从而比较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P-value表示p值即当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或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Intercept表示截距。
示例性的,通过对表5中的28组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表示制热负载功率系数kp_ac_hot、制热环境温度系数kt_ac_hot、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bac_hot分别为0.095143、0.095143、10.44286。
示例性的,预设制热启动温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设置,例如预设制热启动温度可以设置为与第二预设温度相同,例如均为5℃。
例性的,预设温差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设置,例如设置为大于1的数,例如为3℃,所述制热启动温度与所述制热停止温度满足公式4。
Tac_hot_sp- Tac_hot_st≥3℃ 公式4
当然,以上介绍是示例性的,不应视为是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
在得到制热负载功率系数kp_ac_hot、制热环境温度系数kt_ac_hot、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bac_hot且设置好预设制热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可以将制热模式及以上参数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模块中,供处理组件调用,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热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以实现对空调的控制。当然,该对应关系也可以是以查询表的形式存在,对此,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示例性的,在制热模式中,还可以将制冷模式的启停温度设置为默认值,例如设置Tac_cool_st=28℃,Tac_cool_sp=18℃。
示例性的,若仓内环境温度低于或等于制热启动温度,例如假设确定制冷启动温度为6摄氏度,若仓内环境温度低于或等于5℃,则可以启动控温设备进行制热。
示例性的,在制热模式中,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之间,则停止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步骤S131),例如,如果空调制热运行时长在30分钟(第一预设时长)与1小时(第二预设时长)之间,使得仓内环境温度Tess_ambient>制热停止温度Tac_hot_sp,则时间间隔符合预期,空调制热停止即可,相关的空调制热启停温度参数不需要进行更改设置。
示例性的,在制热模式中,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32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可以包括:
步骤S1323,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增加所述制热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一目标制热停止温度;
例如,如果空调制热运行时长不超过30分钟(第一预设时长),就使得Tess_ambient>Tac_hot_sp,则时间间隔太短,则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太低,需要增加Tac_hot_sp,预设步长控制在0.1℃(或其他值,如0~1之间的任意值),进行小步长微调,示例性的,第一目标制热停止温度可以小于或等于15℃,当然第一目标制热停止温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急需要设置,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32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可以包括:
步骤S1324,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减少所述制热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二目标制热停止温度,所述制热启动温度与所述第二目标制热停止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差。
例如,如果空调制热运行时长超过1小时(第二预设时长),才使得Tess_ambient>Tac_hot_sp,则时间间隔太长,则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太高,需要减少Tac_hot_sp,预设步长控制在0.1℃,进行小步长微调,预设温差可以大于或等于3℃(当然也可以为其他)。
示例性的,在制热模式中,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且所述仓内环境温度未达到所述停止温度,则控制所述控温设备进行间歇性工作,所述间歇性工作为所述控温设备以预设周期启动、停止(步骤S133),例如如果空调制热运行时长超过2小时,依然Tess_ambient<Tac_hot_sp,则强制进行间歇性工作,同时发出空调长时间运行警示,提示空调系统需要改善。
应该明白的是,以上对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的说明是示例性的,不应视为是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1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可以包括:
步骤S118,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及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情况下,获取预置的制冷启动温度、制冷停止温度、制热启动温度、制热停止温度对所述控温设备进行参数设定。
示例性的,若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在5~20℃之间,则直接从存储器中获取预置的制冷启动温度、制冷停止温度、制热启动温度、制热停止温度,并对所述控温设备进行参数设定,例如,假设得到预置的制冷启动温度、制冷停止温度、制热启动温度、制热停止温度分别为Tac_cool_st=28℃,Tac_cool_sp=18℃,Tac_hot_st=5℃,Tac_hot_sp=15℃,则可以利用Tac_cool_st=28℃、Tac_cool_sp=18℃、Tac_hot_st=5℃、Tac_hot_sp=15℃对空调的制冷启动温度、制冷停止温度、制热启动温度、制热停止温度进行设定。如前所述,制冷启动温度、制冷停止温度、制热启动温度、制热停止温度可预先设置,若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在5~20℃之间,可在温度高于制冷启动温度时开始制冷,并在温度达到制冷停止温度时停止制冷,可在温度低于制热启动温度时开始制热,并在温度达到制热停止温度时停止制热。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设置不同的负载功率需量、外界环境温度等影响量,进行大量的试验实测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相关自变量关联系数以及常数项,以便于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快速计算出因变量即空调制冷启停温度以及制热启动温度;在不同的舱内环境温度Tambient条件下,依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的拟合曲线,可以在不同的外界环境温度、负载功率需量状况下,快速计算出空调制冷启停温度以及制热启停温度,直接作为空调制冷、制热启停控制的温度设定值本公开实施例对获取负载功率Pload_dmd、外部环境温度Tambient、舱内环境温度Tess_ambient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与相应位置进行温度采集。
可以理解,本公开提及的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在不违背原理逻辑的情况下,均可以彼此相互结合形成结合后的实施例,限于篇幅,本公开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程序,上述均可用来实现本公开提供的任一种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相应技术方案和描述和参见方法部分的相应记载,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装置的框图。
所述装置应用于储能装置的控温设备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对负载供电,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10,用于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
调整模块20,用于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启动所述控温设备,对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执行模块30,用于当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停止温度时,执行如下两种动作的任意一种: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之间,则停止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
所述执行模块30,还用于: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且所述仓内环境温度未达到所述停止温度,则控制所述控温设备进行间歇性工作,所述间歇性工作为所述控温设备以预设周期启动、停止,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本公开实施例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启动所述控温设备,对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进行调整;当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停止温度时,执行如下两种动作的任意一种: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之间,则停止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且所述仓内环境温度未达到所述停止温度,则控制所述控温设备进行间歇性工作,所述间歇性工作为所述控温设备以预设周期启动、停止,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这样,本公开实施例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这些电池仓的舱内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确定空调的制冷启停温度以及空调制热启停温度,同时又根据空调制冷启停时间间隔、空调制热启停时间间隔,利用预设步长微调启停温度,从而快速找到空调系统最佳工作点,解决空调频繁启动,或空调长时间的运行的问题,从而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并提高系统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包括:
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
获取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预设制冷启动温度、制冷负载功率系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将所述预设制冷启动温度作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启动温度;
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其中,所述制冷启动温度与所述制冷停止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包括: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
其中,/>表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表示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表示所述负载功率,/>表示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Tambient表示所述外部环境温度,/>表示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包括: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减小所述制冷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一目标制冷停止温度;或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增加所述制冷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二目标制冷停止温度,所述制冷启动温度与所述第二目标制冷停止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差。
本公开实施例所说的“逐步”可以是每隔预设时长利用预设步长进行调整,例如,每隔N分钟进行调整,N为整数;也可以是每次调整达到当前调整步的指定温度后再利预设步长进行调整,以“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减小所述制冷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一目标制冷停止温度”为例,假设当前温度为T0,当前步的指定温度为T0-Tm,Tm为预设步长,则当控温设备运行使得温度达到T0-Tm后,在利用预设步长Tm对T0-Tm进行调整,得到下一步的指定温度T0-Tm-Tm,其余情况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包括:
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
获取所述制热模式对应的预设制热启动温度、制热负载功率系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将所述预设制热启动温度作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启动温度;
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热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其中,所述制热停止温度与所述制热启动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热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包括: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
Tac_hot_sp=kp_ac_hot*Pload_dmd+kt_ac_hot*Tambient+bac_hot,其中,Tac_hot_sp表示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kp_ac_hot表示制热负载功率系数,表示负载功率,kt_ac_hot表示制热环境温度系数,Tambient表示外部环境温度,bac_hot表示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包括: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增加所述制热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一目标制热停止温度;或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减少所述制热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二目标制热停止温度,所述制热启动温度与所述第二目标制热停止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包括:
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及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默认工作模式;
获取预置的制冷启动温度、制冷停止温度、制热启动温度、制热停止温度对所述控温设备进行参数设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温设备为空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组实测参数,每组实测参数均包括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得到获取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负载功率系数、环境温度系数、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模型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得到获取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包括: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得到获取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含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电子设备可以被提供为终端、服务器或其它形态的设备。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例如,电子设备19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5,电子设备1900包括处理组件1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电子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926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1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950被配置为将电子设备1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958。电子设备1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932的操作系统,例如微软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TM),苹果公司推出的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Mac OSXTM),多用户多进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UnixTM),自由和开放原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LinuxTM),开放原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932,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1900的处理组件19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体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结合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软件产品,例如软件开发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等等。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储能装置的控温设备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对负载供电,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
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启动所述控温设备,对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当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停止温度时,执行如下两种动作的任意一种: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之间,则停止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且所述仓内环境温度未达到所述停止温度,则控制所述控温设备进行间歇性工作,所述间歇性工作为所述控温设备以预设周期启动、停止,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包括:
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
获取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预设制冷启动温度、制冷负载功率系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将所述预设制冷启动温度作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启动温度;
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其中,所述制冷启动温度与所述制冷停止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包括: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
其中,/>表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冷停止温度,/>表示所述制冷负载功率系数,/>表示所述负载功率,/>表示所述制冷环境温度系数,Tambient表示所述外部环境温度,/>表示所述制冷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包括: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减小所述制冷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一目标制冷停止温度;或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增加所述制冷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二目标制冷停止温度,所述制冷启动温度与所述第二目标制冷停止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包括:
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
获取所述制热模式对应的预设制热启动温度、制热负载功率系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将所述预设制热启动温度作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启动温度;
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热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其中,所述制热停止温度与所述制热启动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功率、所述制热负载功率系数、所述制热环境温度系数、所述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包括: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
Tac_hot_sp=kp_ac_hot*Pload_dmd+kt_ac_hot*Tambient+bac_hot,其中,Tac_hot_sp表示所述控温设备的制热停止温度,kp_ac_hot表示制热负载功率系数,表示负载功率,kt_ac_hot表示制热环境温度系数,Tambient表示外部环境温度,bac_hot表示制热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包括: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增加所述制热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一目标制热停止温度;或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利用所述预设步长逐步减少所述制热停止温度,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第二目标制热停止温度,所述制热启动温度与所述第二目标制热停止温度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包括:
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及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情况下,获取预置的制冷启动温度、制冷停止温度、制热启动温度、制热停止温度对所述控温设备进行参数设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设备为空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组实测参数,每组实测参数均包括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
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得到获取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负载功率系数、环境温度系数、停止温度调整系数;
存储所述模型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得到获取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包括: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根据所述多组实测参数计算得到获取所述控温设备的停止温度的模型的模型参数。
12.一种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储能装置的控温设备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池仓,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对负载供电,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外部环境温度、所述负载的负载功率、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启动温度、停止温度;
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启动温度的情况下,启动所述控温设备,对所述电池仓的仓内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仓内环境温度达到所述停止温度时,执行如下两种动作的任意一种: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之间,则停止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则利用预设步长对所述停止温度逐步进行调整、并控制所述控温设备继续工作,直到所述停止温度达到预设的目标停止温度;
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控温设备的运行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且所述仓内环境温度未达到所述停止温度,则控制所述控温设备进行间歇性工作,所述间歇性工作为所述控温设备以预设周期启动、停止,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
CN202310080925.0A 2023-01-17 2023-01-17 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088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0925.0A CN116088607B (zh) 2023-01-17 2023-01-17 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0925.0A CN116088607B (zh) 2023-01-17 2023-01-17 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8607A CN116088607A (zh) 2023-05-09
CN116088607B true CN116088607B (zh) 2023-10-13

Family

ID=86206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0925.0A Active CN116088607B (zh) 2023-01-17 2023-01-17 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88607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61338A (ja) * 1986-12-24 1988-07-05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前倒し運転制御方法
JP2000142093A (ja) * 1998-11-13 2000-05-2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空調制御装置
CN102148413A (zh) * 2011-03-08 2011-08-10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蓄电池组温度控制器
CN102315593A (zh) * 2010-06-30 2012-01-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电源柜热管理方法
CN106679118A (zh) * 2017-01-24 2017-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37743A (zh) * 2018-09-07 2019-01-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68249A (zh) * 2018-11-13 2019-04-23 深圳市绿创人居环境促进中心 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425692A (zh) * 2019-08-05 2019-1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5873A (zh) * 2020-07-09 2020-09-29 佛山市唯汇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系统
WO2021022975A1 (zh) * 2019-08-07 2021-02-1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6248A (zh) * 2021-05-19 2021-06-25 江苏申港锅炉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锂枝晶生长的全固态锂电池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281129A (zh) * 2021-12-28 2022-04-05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支撑型的储能电站温控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67239B1 (ko) * 2015-07-27 2024-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 관리를 위한 배터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90089023A1 (en) * 2017-09-15 2019-03-21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61338A (ja) * 1986-12-24 1988-07-05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前倒し運転制御方法
JP2000142093A (ja) * 1998-11-13 2000-05-2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空調制御装置
CN102315593A (zh) * 2010-06-30 2012-01-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电源柜热管理方法
CN102148413A (zh) * 2011-03-08 2011-08-10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蓄电池组温度控制器
CN106679118A (zh) * 2017-01-24 2017-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37743A (zh) * 2018-09-07 2019-01-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68249A (zh) * 2018-11-13 2019-04-23 深圳市绿创人居环境促进中心 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425692A (zh) * 2019-08-05 2019-1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22975A1 (zh) * 2019-08-07 2021-02-1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5873A (zh) * 2020-07-09 2020-09-29 佛山市唯汇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系统
CN113036248A (zh) * 2021-05-19 2021-06-25 江苏申港锅炉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锂枝晶生长的全固态锂电池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281129A (zh) * 2021-12-28 2022-04-05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支撑型的储能电站温控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8607A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61962B (zh) 空调器及其凝露判断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0353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ystem that includes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US11262092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a ventilator that supplies humidified outdoor air
CN104676996A (zh) 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289575B (zh) 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34101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9780673B (zh) 一拖多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拖多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9237749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09323414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86326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20197316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14636241A (zh) 空调器及其温湿度调控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8738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1023523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6088607B (zh) 面向储能装置的控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1177122A (ja) 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CN107560086B (zh)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中央空调
JP6849345B2 (ja) 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935274B2 (en) Hybrid tandem compresso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11703248B2 (en) Proactive system control using humidity prediction
WO2023138059A1 (zh) 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JP6982146B2 (ja) 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JP2015132388A (ja) 空調制御方法および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CN114704949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JP738509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空気調和装置、情報処理方法、空気調和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