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8866A - 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8866A
CN116078866A CN202211447397.XA CN202211447397A CN116078866A CN 116078866 A CN116078866 A CN 116078866A CN 202211447397 A CN202211447397 A CN 202211447397A CN 116078866 A CN116078866 A CN 116078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part
long shaft
heating
assembly
straigh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473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伟民
杨雷
郝庆乐
陈睿博
宋亚南
王珲
王冰
宋俊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cademy of Intelligent Machine Tool Co Ltd of China Academy of Machiner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cademy of Intelligent Machine Tool Co Ltd of China Academy of Machine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cademy of Intelligent Machine Tool Co Ltd of China Academy of Machinery filed Critical Ningbo Academy of Intelligent Machine Tool Co Ltd of China Academy of Machinery
Priority to CN2022114473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788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78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8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00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51/00Measuring, gauging, indicating, counting, or mar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manipulation of material in accordance with subclasses B21B - B21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6Heating or coo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用于对长轴零件进行无损校直,无损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底板和两个移动组件;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设于机架上,且检测组件用于对长轴零件的形变量进行检测;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设于机架上,且加热组件用于对检测后的长轴零件进行加热;校直组件,校直组件设于机架上,且校直组件用于对加热后的长轴零件进行校直;其中,移动组件用于带动长轴零件在检测组件、加热组件和校直组件之间移动,且加热组件设于检测组件和校直组件之间。本发明解决的在长轴零件校直过程中校直装置与长轴零件直接接触导致长轴零件出现划痕、磨损的技术问题,实现无损校直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长轴零件由于形状的特点,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弯曲变形,影响其正常使用。例如丝杠,丝杠是一种精度很高的细长柔性轴零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所以在精度、强度及耐磨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加工或热处理过程中,在切削力、离心力、自重及热的综合作用下,会使丝杆产生弯曲变形,影响滚珠丝杠的使用,因此需要对轴杆类产品的弯曲变形进行校直,使其直线度满足一定要求才能正常工作。
但是,在校直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传统的校直方式,一般通过多个校直辊或圆筒等方式进行校直,例如专利CN209736378U、CN213079609U,这类方式为无损校直装置与长轴零件直接接触式校直,此过程中长轴零件由于无损校直装置产生的摩擦力极大可能出现划痕、磨损等现象,即使长轴零件直线度达到使用要求,但缺损部位也会影响整个长轴零件的功能正常发挥,严重时将导致直接报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解决了在长轴零件校直过程中校直装置与长轴零件直接接触导致长轴零件出现划痕、磨损校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用于对长轴零件进行无损校直,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底板和两个移动组件,移动组件设于底板上;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设于机架上,且检测组件用于对长轴零件的形变量进行检测;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设于机架上,且加热组件用于对检测后的长轴零件进行加热;校直组件,校直组件设于机架上,且校直组件用于对加热后的长轴零件进行校直;其中,移动组件用于带动长轴零件在检测组件、加热组件和校直组件之间移动,且加热组件设于检测组件和校直组件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检测组件、加热组件和校直组件,机架包括底板和两个移动组件,检测组件、加热组件、校直组件和两个移动组件均设于底板上,检测组件、校直组件均与加热组件相邻放置,加热组件设于检测组件和校直组件之间,长轴零件的两端可以固定在移动组件上,移动组件用于带动长轴零件在检测组件、加热组件和校直组件之间移动。
当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开始工作时,长轴零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移动组件上,当移动组件将长轴零件带动至检测组件时,检测组件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开始对长轴零件的变形量进行检测,通过监测压力传感器上的数值变化,换算出长轴零件在压力传感器处的变形量;当对长轴零件完成变形量检测后,移动组件将长轴零件带动至加热组件处,加热组件上的多个感应线圈快速对长轴零件的变形处进行加热;当对长轴零件完成变形处加热后,再将加热过的长轴零件快速移动至校直组件上方,由冷却气缸将长轴零件快速放入冷却液中,通过淬火的原理,从而将长轴零件校直。在校直过程中,长轴零件与冷却液接触,在其余的过程中,长轴零件仅两端部位接触移动组件,从而达到无损校直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设于底板上;多个第一升降机,第一升降机设于底板和第一固定座之间;第一导轨,第一导轨设于第一固定座上;多个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于第一导轨上;其中,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长轴零件的变形量,且检测装置能够延第一导轨轴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底板上设有第一升降机,且第一升降机设于底板和第一固定座之间,第一升降机可以将第一固定座抬起,能够根据长轴零件的直径调整检测组件的高度,通过调整检测组件的高度可以避免检测组件和不同直径的长轴零件接触;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有多个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能够沿着长轴零件的长度方向在第一导轨上进行轴向移动,通过设置多个可移动的检测装置,能够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整体校直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检测装置上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每个检测装置上都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每个压力传感器均能对长轴零件进行形变量的检测,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并且能够增加检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使检测时间保持在同一速率,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加热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设于底板上;多个第二升降机,第二升降机设于底板和第二固定座之间;第二导轨,第二导轨设于第二固定座上;多个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于第二导轨上,且加热装置用于对长轴零件进行加热;其中,加热装置用于对长轴零件进行加热,且加热装置能够延第二导轨轴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底板上设有第二升降机,且第二升降机设于底板和第二固定座之间,第二升降机可以将第二固定座抬起,能够根据长轴零件的直径调整加热组件的高度,通过调整加热组件的高度可以避免加热组件和不同直径的长轴零件接触;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设有多个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能够沿着长轴零件的长度方向在第二导轨上进行轴向移动,通过设置多个可移动的加热装置,能够提高加热效率,节约整体校直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固定于第二底座上;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固定于第二固定块上;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固定于第二固定块上,第二齿轮啮合于第一齿轮的上端,第二齿轮中间存在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用于容纳长轴零件,且第二齿轮设有内表面;多个感应线圈,感应线圈设于内表面上,且感应线圈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二底座设于第二导轨上,用于在第二导轨上进行移动,第二底座还用于支撑固定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通过第一齿轮的转动来带动第二齿轮的旋转,第二齿轮中间存在第二空腔,且第二齿轮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用于使长轴零件进入第二空腔,为长轴零件进入和离开第二空腔提供一个入口和出口,第二空腔用于容纳长轴零件。且在第二齿轮上存在内表面,多个感应线圈设于内表面上,每个感应线圈均能对长轴零件的形变处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加热装置设置多个感应线圈可以进一步保证精准的对变形处进行加热,多个感应线圈可单独控制加热参数;其中本发明设置多个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可沿长轴零件轴向方向移动,加热装置的数量对应着单次校直位置的个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移动组件包括: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固定于底板上;第三导轨,第三导轨设于第三固定块上;第三移动块,第三移动块可以在第三导轨上移动;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固定于第三移动块上;第三转盘卡座,第三转盘卡座固定于第三移动块上,且第三转盘卡座上固定有第三气动卡盘和第四伺服电机;其中,第三气动卡盘用于夹紧长轴零件的任一端,第四伺服电机用于驱动长轴零件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移动组件包括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用于支撑第三导轨等结构,并为多点无损校直装置提供一个高度,第三导轨设于第三固定块上,为第三移动块的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直线环境;第三移动块用于连接固定第三伺服电机和第三转盘卡座,第三伺服电机用于给第三移动块的移动提供一个动力,第三转盘卡座用于连接固定第三气动卡盘和第四伺服电机;第三气动卡盘用于夹紧长轴零件的任一端,第四伺服电机用于给长轴零件的转动提供动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底板上还设有第四导轨,且任一移动组件能够延第四导轨轴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底板上还设有第四导轨,且任一移动组件能够延第四导轨轴向移动,由于需要校直的长轴零件存在长度不同的情况,使其中任一移动组件能够沿着第四导轨和长轴零件的长度方向轴向移动,用于配合不同长轴零件的使用情况,提高多点无损校直装置的可使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校直组件包括:冷却槽,冷却槽设于底板上;冷却气缸,冷却气缸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冷却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校直组件包括冷却槽,冷却槽固定于底板上,且在冷却槽内装有冷却液用于对加热后的长轴零件进行冷却;校直组件还包括冷却气缸,冷却气缸支撑长轴零件,用于实现将长轴零件快速放入冷却液和将长轴零件带出冷却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控制方法,将多点无损校直装置进行控制,多点无损校直装置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检测组件检测长轴零件的形变量,得到变形曲线图;
步骤S200:根据变形曲线图,确定长轴零件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并将长轴零件移动至加热组件;
步骤S300:加热组件根据确定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对检测完成的长轴零件进行加热,并将长轴零件移动至校直组件;
步骤S400:校直组件对加热完成的长轴零件进行校直;
步骤S500:待校直完成,将长轴零件再次移动至检测组件,并进行检测,若长轴零件仍存在变形,则重复步骤S100-步骤S500;若长轴零件不存在变形,则完成校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工作时,先将长轴零件的两端固定在移动组件的第三气动卡盘上,移动组件上的第三伺服电机给第三移动块提供一个动力,第三移动块带动长轴零件将长轴零件移动至检测组件上方,检测组件上的压力传感器对长轴零件的所有部位进行检测,并得到长轴零件的变形曲线图;系统根据形成的变形曲线图确定长轴零件的变形处,并确定所需的加热区域及加热温度,形成加热决策,同时将长轴零件移动至加热组件;加热组件根据系统提供的决策对长轴零件的加热区域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加热结束后将长轴零件移动至校直组件上方,冷却气缸将长轴零件快速放入冷却槽内的冷却液中,对长轴零件进行冷却,通过淬火的原理从而将长轴零件校直,冷却过后的长轴零件由冷却气缸带出冷却液,重新搬运至检测组件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区域,再次检测,重复上述步骤S直至长轴零件校直完成,达到产品要求。本方法利用将长轴零件的变形凸出段快速加热再快速冷却,释放内部应力,消除内部由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不平衡,从而达到校直的效果。移动组件可以带动长轴零件在检测组件、加热组件、校直组件之间反复移动,通过多次检测-加热-校直的步骤,从而提高校直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根据变形曲线图,确定长轴零件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并将长轴零件移动至加热组件,包括:
步骤S210:根据变形曲线图选取长轴零件上形变量最大的多个位置;
步骤S220:计算出位置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
步骤S230:将长轴零件移动至加热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确定长轴零件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并将长轴零件移动至加热组件的过程中,选取长轴零件上形变量最大的几个位置,计算这几个位置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优先加热形变量最大的几个位置,能够优先进行长轴零件的整体校直,后续再对长轴零件进行细节校直,提高了校直效率。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无损校直,校直过程中不接触、不损伤长轴零件;
(2)多点式校直,提高校直效率;
(3)可自主调节长轴零件校直量,可适用于校直不同直径/长度的长轴零件;
(4)移动组件可以带动长轴零件在检测组件、加热组件、校直组件之间反复移动,通过多次检测-加热-校直的步骤,从而提高校直的准确性;
(5)利用将长轴零件的变形凸出段快速加热再快速冷却,释放内部应力,消除内部由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不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检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加热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的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校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检测组件;110-第一固定座;120-第一升降机;130-第一导轨;140-检测装置;141-压力传感器;200-加热组件;210-第二固定座;220-第二升降机;230-第二导轨;240-加热装置;241-第二底座;242-第二固定块;243-第一齿轮;250-第二齿轮;251-内表面;252-感应线圈;300-校直组件;310-冷却槽;320-冷却气缸;400-机架;410-底板;420-移动组件;421-第三固定块;422-第三导轨;423-第三移动块;424-第三伺服电机;425-第三转盘卡座;426-第三气动卡盘;427-第四伺服电机;430-第四导轨;500-长轴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包括:机架400,机架400包括底板410和两个移动组件420,移动组件420设于底板410上;检测组件100,检测组件100设于机架400上,且检测组件100用于对长轴零件500的形变量进行检测;加热组件200,加热组件200设于机架400上,且加热组件200用于对检测后的长轴零件500进行加热;校直组件300,校直组件300设于机架400上,且校直组件300用于对加热后的长轴零件500进行校直;其中,移动组件420用于带动长轴零件500在检测组件100、加热组件200和校直组件300之间移动,且加热组件200设于检测组件100和校直组件300之间。
具体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包括机架400、检测组件100、加热组件200和校直组件300,机架400包括底板410和两个移动组件420,检测组件100、加热组件200、校直组件300和两个移动组件420均设于底板410上,检测组件100、校直组件300均与加热组件200相邻放置,加热组件200设于检测组件100和校直组件300之间,长轴零件500的两端可以固定在移动组件420上,移动组件420用于带动长轴零件500在检测组件100、加热组件200和校直组件300之间移动。
当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开始工作时,根据长轴零件500的长度,将两个移动组件420移动至合适位置并进行固定,使长轴零件5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移动组件420的第三气动卡盘426上,移动组件420上的第三伺服电机424给移动组件420的移动提供一个动力。
当移动组件420将长轴零件500带动至检测组件100时,检测组件100处的第一升降机120根据长轴零件500的直径进行升降,将检测组件100调整至合适高度(抬起至压力传感器141平面和第三气动卡盘426中心之间的距离略高于长轴零件500半径时停止),同时移动组件420上的第四伺服电机427开始运行并带动长轴零件500转动,此时检测组件100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141能够对长轴零件500的所有部位进行检测。
通过监测压力传感器141上的数值变化,换算出长轴零件500在压力传感器141处的变形量,形成变形曲线图;当对长轴零件500完成变形量检测后,系统根据变形曲线图选取变形量最大的几个位置(一般根据长轴零件500的变形区域情况选取1-8处),并确定所需的加热区域及加热温度;移动组件420将长轴零件500带动至加热组件200处,加热组件200上设有多个加热装置240,可以根据系统要求同时对长轴零件500的不同加热区域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加热装置240上的多个感应线圈252快速对长轴零件500的变形处进行加热,感应线圈252还可以单独工作,方便加热长轴零件500不同周向位置;当对长轴零件500完成变形处加热后,再将加热过的长轴零件500快速移动至校直组件300上方,由冷却气缸320将长轴零件500快速放入冷却液中,通过淬火的原理,从而将长轴零件500校直,冷却过后的长轴零件500由冷却气缸320带出冷却液,重新搬运至检测组件100的压力传感器141检测区域,再次检测,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长轴零件500校直完成,达到产品要求。在校直过程中,长轴零件500与冷却液接触,在其余的过程中,长轴零件500仅两端部位接触移动组件420,从而达到无损校直的效果。
参见图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检测组件100包括:第一固定座110,第一固定座110设于底板410上;多个第一升降机120,第一升降机120设于底板410和第一固定座110之间;第一导轨130,第一导轨130设于第一固定座110上;多个检测装置140,检测装置140设于第一导轨130上;其中,检测装置140用于检测长轴零件500的变形量,且检测装置140能够延第一导轨130轴向移动。
具体的,检测组件100包括第一固定座110、多个第一升降机120、第一导轨130和多个检测装置140。底板410上设有第一升降机120,且第一升降机120设于底板410和第一固定座110之间,第一升降机120可以将第一固定座110抬起,能够根据长轴零件500的直径调整检测组件100的高度,通过调整检测组件100的高度可以避免检测组件100和不同直径的长轴零件500接触;第一固定座110上设有第一导轨130,第一导轨130上设有多个检测装置140,检测装置140能够沿着长轴零件500的长度方向在第一导轨130上进行轴向移动,通过设置多个可移动的检测装置140,能够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整体校直时间。
优选的,为了更好地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检测时间,检测装置140可以设置为4个及以上。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40上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141,且压力传感器141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每个检测装置140上都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141,每个压力传感器141均能对长轴零件500进行形变量的检测,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141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并且能够增加检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压力传感器141均匀分布使检测时间保持在同一速率,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优选的,为了更好地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压力传感器141可以设置为20个及以上。
参见图3-图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00包括:第二固定座210,第二固定座210设于底板410上;多个第二升降机220,第二升降机220设于底板410和第二固定座210之间;第二导轨230,第二导轨230设于第二固定座210上;多个加热装置240,加热装置240设于第二导轨230上,且加热装置240用于对长轴零件500进行加热;其中,加热装置240用于对长轴零件500进行加热,且加热装置240能够延第二导轨230轴向移动。
具体的,加热组件200包括第二固定座210、多个第二升降机220、第二导轨230和多个加热装置240。底板410上设有第二升降机220,且第二升降机220设于底板410和第二固定座210之间,第二升降机220可以将第二固定座210抬起,能够根据长轴零件500的直径调整加热组件200的高度,通过调整加热组件200的高度可以避免加热组件200和不同直径的长轴零件500接触;第二固定座210上设有第二导轨230,第二导轨230上设有多个加热装置240,加热装置240能够沿着长轴零件500的长度方向在第二导轨230上进行轴向移动,通过设置多个可移动的加热装置240,能够提高加热效率,节约整体校直时间。
优选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加热效率,节约加热时间,加热装置240可以设置为4个及以上。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240包括:第二底座241;第二固定块242,第二固定块242固定于第二底座241上;第一齿轮243,第一齿轮243固定于第二固定块242上;第二齿轮250,第二齿轮250固定于第二固定块242上,第二齿轮250啮合于第一齿轮243的上端,第二齿轮250中间存在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用于容纳长轴零件500,且第二齿轮250设有内表面251;多个感应线圈252,感应线圈252设于内表面251上,且感应线圈252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加热装置240包括第二底座241、第二固定块242、第一齿轮243、第二齿轮250和多个感应线圈252。第二底座241设于第二导轨230上,用于在第二导轨230上进行移动,第二底座241还用于支撑固定第二固定块242;第二固定块242上设有第一齿轮243和第二齿轮250,第二齿轮250和第一齿轮243啮合,通过第一齿轮243的转动来带动第二齿轮250的旋转,第二齿轮250中间存在第二空腔,且第二齿轮250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用于使长轴零件500进入第二空腔,为长轴零件500进入和离开第二空腔提供一个入口和出口,第二空腔用于容纳长轴零件500。且在第二齿轮250上存在内表面251,多个感应线圈252设于内表面251上,每个感应线圈252均能对长轴零件500的形变处进行高频感应加热,设置多个感应线圈252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感应线圈252均匀分布能够使长轴零件500受热更加均匀。
优选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加热效率,感应线圈252可以设置为5个及以上。
参见图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移动组件420包括:第三固定块421,第三固定块421固定于底板410上;第三导轨422,第三导轨422设于第三固定块421上;第三移动块423,第三移动块423可以在第三导轨422上移动;第三伺服电机424,第三伺服电机424固定于第三移动块423上;第三转盘卡座425,第三转盘卡座425固定于第三移动块423上,且第三转盘卡座425上固定有第三气动卡盘426和第四伺服电机427;其中,第三气动卡盘426用于夹紧长轴零件500的任一端,第四伺服电机427用于驱动长轴零件500转动。
进一步的,移动组件420包括第三固定块421,第三固定块421用于支撑第三导轨422等结构,并为多点无损校直装置提供一个高度,第三导轨422设于第三固定块421上,为第三移动块423的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直线环境;第三移动块423用于连接固定第三伺服电机424和第三转盘卡座425,第三伺服电机424用于给第三移动块423的移动提供一个动力,第三转盘卡座425用于连接固定第三气动卡盘426和第四伺服电机427;第三气动卡盘426用于夹紧长轴零件500的任一端,第四伺服电机427用于给长轴零件500的转动提供动力。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底板410上还设有第四导轨430,且任一移动组件420能够延第四导轨430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底板410上还设有第四导轨430,且任一移动组件420能够延第四导轨430轴向移动,由于需要校直的长轴零件500存在长度不同的情况,使其中任一移动组件420能够沿着第四导轨430和长轴零件500的长度方向轴向移动,用于配合不同长轴零件500的使用情况,提高多点无损校直装置的可使用性。
参见图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校直组件300包括:冷却槽310,冷却槽310设于底板410上;冷却气缸320,冷却气缸32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冷却槽310内。
进一步的,校直组件300包括冷却槽310,冷却槽310固定于底板410上,且在冷却槽310内装有冷却液用于对加热后的长轴零件500进行冷却;校直组件300还包括冷却气缸320,冷却气缸320支撑长轴零件500,用于实现将长轴零件500快速放入冷却液和将长轴零件500带出冷却液。
【实施例二】
参见图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控制方法,将多点无损校直装置进行控制,多点无损校直装置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检测组件100检测长轴零件500的形变量,得到变形曲线图;
步骤S200:根据变形曲线图,确定长轴零件500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并将长轴零件500移动至加热组件200;
步骤S300:加热组件200根据确定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对检测完成的长轴零件500进行加热,并将长轴零件500移动至校直组件300;
步骤S400:校直组件300对加热完成的长轴零件500进行校直;
步骤S500:待校直完成,将长轴零件500再次移动至检测组件100,并进行检测,若长轴零件500仍存在变形,则重复步骤S100-步骤S500;若长轴零件500不存在变形,则完成校直。
具体的,在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工作时,先将长轴零件500的两端固定在移动组件420的第三气动卡盘426上,移动组件420上的第三伺服电机424给第三移动块423提供一个动力,第三移动块423带动长轴零件500将长轴零件500移动至检测组件100上方,检测组件100上的压力传感器141对长轴零件500的所有部位进行检测,并得到长轴零件500的变形曲线图;系统根据形成的变形曲线图确定长轴零件500的变形处,并确定所需的加热区域及加热温度,形成加热决策,同时将长轴零件500移动至加热组件200;加热组件200根据系统提供的决策对长轴零件500的加热区域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加热结束后将长轴零件500移动至校直组件300上方,冷却气缸320将长轴零件500快速放入冷却槽310内的冷却液中,对长轴零件500进行冷却,通过淬火的原理从而将长轴零件500校直,冷却过后的长轴零件500由冷却气缸320带出冷却液,重新搬运至检测组件100的压力传感器141检测区域,再次检测,重复上述步骤S直至长轴零件500校直完成,达到产品要求。本方法利用将长轴零件500的变形凸出段快速加热再快速冷却,释放内部应力,消除内部由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不平衡,从而达到校直的效果。移动组件可以带动长轴零件在检测组件、加热组件、校直组件之间反复移动,通过多次检测-加热-校直的步骤,从而提高校直的准确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变形曲线图,确定长轴零件500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并将长轴零件500移动至加热组件200,包括:
步骤S210:根据变形曲线图选取长轴零件500上形变量最大的多个位置;
步骤S220:计算出位置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
步骤S230:将长轴零件500移动至加热组件200。
具体的,确定长轴零件500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并将长轴零件500移动至加热组件200的过程中,选取长轴零件500上形变量最大的几个位置,计算这几个位置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优先加热形变量最大的几个位置,能够优先进行长轴零件500的整体校直,后续再对长轴零件500进行细节校直,提高了校直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点无损校直装置用于对长轴零件进行无损校直,所述无损校直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两个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于底板上;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检测组件用于对所述长轴零件的形变量进行检测;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检测后的所述长轴零件进行加热;
校直组件,所述校直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校直组件用于对加热后的所述长轴零件进行校直;
其中,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长轴零件在所述检测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校直组件之间移动,且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校直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设于所述底板上;
多个第一升降机,所述第一升降机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
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
多个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长轴零件的变形量,且所述检测装置能够延所述第一导轨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上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设于所述底板上;
多个第二升降机,所述第二升降机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
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
多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且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长轴零件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长轴零件进行加热,且所述加热装置能够延所述第二导轨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第二底座;
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上;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上端,所述第二齿轮中间存在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用于容纳所述长轴零件,且所述第二齿轮设有内表面;
多个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设于所述内表面上,且所述感应线圈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设于所述第三固定块上;
第三移动块,所述第三移动块可以在所述第三导轨上移动;
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三移动块上;
第三转盘卡座,所述第三转盘卡座固定于所述第三移动块上,且所述第三转盘卡座上固定有第三气动卡盘和第四伺服电机;
其中,所述第三气动卡盘用于夹紧所述长轴零件的任一端,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长轴零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第四导轨,且任一所述移动组件能够延所述第四导轨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组件包括:
冷却槽,所述冷却槽设于所述底板上;
冷却气缸,所述冷却气缸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冷却槽内。
9.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多点无损校直装置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所述检测组件检测所述长轴零件的形变量,得到变形曲线图;
步骤S200:根据所述变形曲线图,确定所述长轴零件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并将所述长轴零件移动至所述加热组件;
步骤S300:所述加热组件根据确定的所述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对检测完成的所述长轴零件进行加热,并将所述长轴零件移动至所述校直组件;
步骤S400:所述校直组件对加热完成的所述长轴零件进行校直;
步骤S500:待校直完成,将所述长轴零件再次移动至所述检测组件,并进行检测,若所述长轴零件仍存在变形,则重复步骤S100-步骤S500;若所述长轴零件不存在变形,则完成校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变形曲线图,确定所述长轴零件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并将所述长轴零件移动至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步骤S210:根据所述变形曲线图选取所述长轴零件上形变量最大的多个位置;
步骤S220:计算出所述位置所需的加热温度及加热区域;步骤S230:将所述长轴零件移动至所述加热组件。
CN202211447397.XA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60788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7397.XA CN116078866A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7397.XA CN116078866A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8866A true CN116078866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3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47397.XA Pending CN116078866A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7886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3108B2 (en) Jig and heating apparatus with a jig
CN102925632B (zh) 立式高频淬火机
CN206375954U (zh) 卧式中频淬火机床
CN110425969B (zh) 一种测量细长工件同轴度的装置及方法
KR101868794B1 (ko) 심봉 교정 장치
CN106216440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主轴智能检测校形装置
CN218903362U (zh) 一种加热组件和多点无损校直装置
CN116078866A (zh) 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
KR101777592B1 (ko) 금속봉의 직진도 자동 교정 장비 및 금속봉의 직진도 자동 교정 방법
CN100384582C (zh) 薄壁不锈钢凹槽螺旋管的制造方法及成型装置
JP7000616B1 (ja) 曲率半径計測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ベンディングロール
CN211804782U (zh) 一种主轴自动组装设备
CN111238934B (zh) 一种金属试件拉伸力学性能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4260336A (zh) 硅钢环形炉矫圆机
CN117102289B (zh) 一种锻件校形设备及校形方法
CN117718687B (zh) 一种压缩机转子热套设备
CN214224032U (zh) 一种用于液力变矩器的检测设备
CN219560969U (zh) 一种长柄三柱壳校直工装
CN117091483A (zh) 一种板材焊接变形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16989467U (zh) 一种基于辅助加热的工件渐进成形弯曲设备
CN217726754U (zh) 一种适用于较大扭矩的夹紧旋转机构
CN214782037U (zh) 一种多规格驱动轮上料装置
CN216655861U (zh) 硅钢环形炉矫圆机
CN216658618U (zh) 一种管材软化装置
CN214719550U (zh) 一种救援车辆标准钢轨装配校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