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6836A - 研磨产品以及研磨产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研磨产品以及研磨产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56836A CN116056836A CN202180056901.0A CN202180056901A CN116056836A CN 116056836 A CN116056836 A CN 116056836A CN 202180056901 A CN202180056901 A CN 202180056901A CN 116056836 A CN116056836 A CN 1160568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bric
- abrasive
- rows
- heads
- bottom hal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Speci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materials
- B24D11/02—Backings, e.g. foils, webs, mesh fabric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Speci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materials
- B24D11/001—Manufacture of flexible abrasive materials
- B24D11/005—Making abrasive we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研磨产品,其具有用于研磨待研磨表面的柔性研磨区域,并且包括:织物;多个柔性线圈,所述多个柔性线圈从所述织物朝向所述柔性研磨区域突伸,其中每个线圈由一对底半弧、一对腿部、以及头部形成,其中所述一对腿部将所述一对底半弧与所述头部连接,所述线圈的所述底半弧在所述织物中成行地交织并且形成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其中所述腿部和所述头部从所述织物突伸,所述线圈的所述头部在距所述织物一距离处彼此互连,使得所述柔性研磨区域距所述织物一距离,并且所述线圈的所述头部至少部分地设置有研磨颗粒并且形成所述柔性研磨区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产品以及用于制造该研磨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WO96/07509A1公开了一种研磨产品,其具有织物和位于织物表面上并从织物突伸的线圈(loop)。在线圈上施加磨削(grinding)剂。
这种研磨产品被频繁使用,并产生令人满意的研磨结果。
然而,希望提高研磨工艺的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形成本发明基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研磨产品,该研磨产品允许增大的研磨效率(研磨过程的效率)和研磨质量,可选地不损害该研磨产品的寿命。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研磨产品的特征的本发明来解决,即一种具有用于研磨待研磨表面的柔性研磨区域的研磨产品,该研磨产品包括:织物;多个柔性线圈,所述多个柔性线圈从所述织物朝向所述柔性研磨区域突伸,其中每个线圈由一对底半弧、一对腿部、以及头部形成,其中所述一对腿部将所述一对底半弧与所述头部连接,所述线圈的所述底半弧在所述织物中成行地交织并且形成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其中所述腿部和所述头部从所述织物突伸,所述线圈的所述头部在距所述织物一距离处彼此互连,使得所述柔性研磨区域距所述织物一距离,并且所述线圈的所述头部至少部分地设置有研磨颗粒并且形成所述柔性研磨区域。
该目的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研磨产品的方法来解决,即,制造具有用于研磨待研磨表面的柔性研磨区域的研磨产品的方法,所述产品可选地为本发明的研磨产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织物,所述织物包括从所述织物朝向所述柔性研磨区域突伸的多个柔性线圈,其中每个柔性线圈由一对底半弧、一对腿部、和头部形成,其中所述一对腿部将所述一对底半弧与所述头部连接,其中该步骤包括将所述织物中的所述线圈的所述底半弧成行地交织以形成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其中所述腿部和头部从所述织物突伸,并且将所述线圈的所述头部在距所述织物一距离处彼此互连以形成互连的头部的各行;以及至少部分地向互连的头部提供研磨颗粒,以便在距织物一距离处形成柔性研磨区域。
本发明基于在距(基底)织物一距离处(即,与(基底)织物间隔开或在(基底)织物外)线圈的互连突伸头部的构思,其中线圈、特别是线圈的突伸头部涂覆有研磨颗粒,其中线圈、特别是其腿部是柔性的。线圈的头部的互连可以提供多个突伸头部之间的一致性,并且通过线圈的这种互连,提供一致的研磨区域或表面。因此,几乎整个研磨区域都可以与待研磨的表面(工件)接触,这意味着几乎每个线圈都对研磨区域有贡献,并且允许有效的研磨过程。
研磨区域可以相比由(基底)织物形成的平面相距一距离或比其高,其中由(基底)织物限定的平面与由线圈的头部限定的研磨区域之间的高度或距离主要由线圈的腿部的长度决定。线圈的腿部提供了织物和研磨区域之间的距离,研磨区域由互连的突伸头部表示。
互连的突伸头部有助于头部保持直立,因为相邻(毗邻)的线圈将有助于将凹陷的线圈拉回到其直立位置。因此,线圈的头部的互连支持一致的研磨区域的存在。
由于线圈的相互连接,其中线圈(特别是其腿部)同时是柔性的,研磨区域可以适应待研磨表面(即工件表面)的不规则性,从而对于不平坦表面也可以实现改进的研磨结果。特别地,由于线圈是柔性的,实际上受到不规则性(例如在要研磨的表面中的突起)影响的线圈将通过压下(向内提供,即减小与织物的距离)来适应和响应不规则性。基本上,织物和互连的头部之间的距离提供了用于潜在的线圈压下的最大量。然而,相邻的线圈可能仅被压下到非常有限的程度。原因可能是各个线圈的柔性,这优选地导致研磨区域的点弹性。这支持了相邻的线圈可以(几乎)不被压下,并且可以保持与紧邻表面的不规则部的非不规则(即,规则)表面接触,并且因此可以有助于待研磨表面的非不规则区域的研磨过程。换句话说,仅受待研磨表面中的不规则部直接影响的线圈可被压下;剩余的线圈可用于研磨要研磨的规则表面。剩余线圈对研磨过程的可用性和贡献可进一步提高研磨效率和质量。如果互连的线圈的柔性较差,则研磨区域的较大部分可能受到待研磨表面中的不规则性的影响,因为与直接受到不规则性影响的线圈相邻的线圈也可能被压下,因此可能不会有助于研磨规则表面。后一种情况可以描述为具有表面/区域弹性(而不是点弹性)的研磨区域。
因此,相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差异在于,根据本发明的线圈不是彼此独立的,因为线圈的可动性(特别是其头部的),由于线圈的互连而被限制,但是由于线圈的柔性,线圈仍然能够(几乎)通过压下来对要研磨的表面中的不规则部分作出独立地反应。特别是在线圈彼此不互连的方向上,线圈被配置成让位和/或弯曲(“侧着”)。
例如,使用拉伸试验机对样品进行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面积压缩阻力(直径为150mm的圆形面积,以N计)是点压缩阻力(以N计)的约5-10倍大。对于本发明的研磨产品,点压缩阻力与面积压缩性之间的比率可以不同(例如,较低),这可以反映期望的点弹性。
(进一步)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可选特征:
优选地,通过将这些线圈的头部互连以便形成互连的头部的各行来获得该研磨产品,其中进一步可选地,在该研磨产品中,这些线圈的互连的头部形成各行,甚至更可选地在与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相同的方向上延伸。这允许在头部之间的稳定和可靠的互连,同时允许可靠的研磨性能和/或容易的制造。
优选地,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以及可选地还有互连的头部的各行)在织物的纵行方向上延伸。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制造方式。在制造过程中,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和/或互连的头部的各行可以在织物的纵行方向上延伸,和/或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和互连的头部的各行可以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可选地,织物被浸渍和/或涂覆和/或整平。这使得产品具有稳定性,并且根据需要改善研磨性能。在制造期间,在步骤2之前或之后,可以浸渍和/或涂覆和/或整平织物。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柔性研磨区域和织物之间的距离在1mm至100mm之间,优选在2mm至50mm之间,最优选在2mm至12mm之间。这支持了期望的柔性。
可选地,线圈的头部和/或织物涂覆有基于胶乳、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三聚氰胺、聚氨酯、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丙烯酸树脂和/或聚醚丙烯酸酯的涂层。这些涂层是可靠的和持久的,并且提供了涂层的期望强度。在制造期间,在步骤2之前或之后,头部和/或织物可以涂覆有相应的涂层。
优选地,研磨颗粒具有1μm至1000μm、优选5μm至200μm、更优选10至100μm的平均磨粒粒度。还考虑10μm至50μm之间的范围。对于应用,已经测试了10至30μm。这提供了所需的研磨结果。
具体地,使用不同平均磨粒粒度的混合物可能是有用的。
可选地,织物的纱线支数为30至2000分特和/或线圈的纱线支数为5至200分特,优选10至100分特,更优选20至50分特。这提供了产品的所需强度,并因此提供了所需的研磨强度和冲击。此外,长丝的几何尺寸与应用中的研磨颗粒尺寸的关系也适合这个范围。
织物可以层压到一个或多个其它层上,特别是柔韧层(优选泡沫材料层)、用于附接到研磨机上的附接层(优选握持丝绒)、和/或背衬(优选聚醚砜(PES)机织纺织品或膜)。当制造研磨产品时,在步骤2之后,可将织物层压到这些层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这允许研磨产品具体适应于所希望的应用,并且因此适应于多种应用。
可选地,在制造期间,双针床针织机用于步骤1。
当线圈的互连的头部形成各行并且在垂直于这些行的方向上不连接时,线圈可朝向垂直于由线圈形成的各行的方向弯曲,并且因此在该垂直方向上屈服和挠曲。
包括含有研磨颗粒的线圈的(基底)织物可被称为(研磨)垫。在研磨产品中,垫可形成有可选的另外的层或另外的特征等。因此,如果没有另外的层或特征等,则垫是研磨产品,即权利要求1的研磨产品。
研磨产品可以是例如研磨带、研磨盘或手工砂磨制品(例如研磨清洁海绵)。考虑将研磨产品用作砂带、研磨盘或手工砂磨制品。
术语“研磨”和“打磨”可以特别地包括砂磨、结构化、磨削、抛光和精制和/或矫正工艺。这些术语是指通过研磨颗粒(包括研磨粒子),即通过研磨剂(例如磨削剂)机械去除材料。
织物是纺织织物或布。它可以被称为基底织物或布。织物延伸的平面可以被认为是研磨产品的基准面。
织物可以是针织的或机织的。形成研磨产品的基底的优选织物在ISO 8388中定义,并且包括纬编和/或经编针织物,优选呈缎纹组织、经绒组织或经平组织束缚(anatlas,tricot or cord binding)的形式,最优选为纬编平针基织物、纬编双层平针基织物、纬编罗纹基织物、基于双反面组织的纬编织物、经编平针基织物、经编双层平针基织物、经编罗纹基织物、基于双反面组织的经编织物、组合的经编平针基织物和纬编平针基织物以及其他。
织物优选地是开口织物,这意味着织物包括开口,优选地,以通孔形式规则布置的开口。优选的是,研磨产品也包括穿过织物的开口。换句话说,优选的是,研磨产品具有在研磨产品中保持开口的开口织物。这允许空气穿过研磨产品。这在研磨过程中提供了冷却,因为待研磨的表面不太容易变热。同时,通过循环空气,可以从被研磨的表面去除灰尘。这提高了研磨效率。然而,不排除织物是封闭的织物,即不是开口的,和/或研磨产品是封闭的,即不是开口的。
优选地,织物中的开口的形式和布置相对于织物的纵行方向对称。这具有的优点是织物本身非常规则。因此,由线圈形成的研磨区域非常规则,并且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表面光洁度。
优选地,开口布置在垂直于织物的纵行方向的各排中,其中开口在所述排方向上规则地间隔开,并且这些排相对于开口的位置彼此偏移。开口在所述排方向上的规则间隔可有助于在研磨区域的宽度方向上实现均匀的研磨区域。如果所述排相对于开口的位置彼此偏移,则开口不沿着纵行方向布置成均匀的行。这可以进一步减少在被研磨表面上条纹的出现。
因此,进一步优选的是,随后的排(即,在纵行方向上彼此跟随的排)相对于开口的位置彼此偏移。在这方面,进一步优选地,随后的排之间的偏移使得每隔一排的开口在纵行方向上对准。换句话说,如果沿机器方向观察,后者意味着,在一排中的两个相邻开口之间的涂有研磨颗粒的区域之后是下一排的开口,该下一排的开口之后又是再下一排的涂有研磨颗粒的区域,以此类推。因此,如果用于单向磨削机,这种布置有效地抑制了成品中条纹的形成。当然,也可以设想其它图案。
还可以构想,织物(以及因此研磨产品)不是开口的,即,其不具有开口。
研磨区域是包括研磨颗粒的区域,并用于在研磨过程中研磨和接触工件,即待研磨的表面。研磨区域代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是基本上平面的。
线圈是柔性的,意味着至少一部分线圈是柔性的。优选地,至少线圈的腿部是柔性的,这可能意味着腿部没有涂层。这支持了研磨区域的柔性。研磨产品可被称为柔性研磨产品。线圈的材料可以是柔性的。
以下可以例如支持柔性线圈和/或柔性研磨区域中的柔性:线圈材料、线圈头部之间的互连类型、线圈的长度和厚度(特别是线圈的腿部)和/或线圈的密度。此外,涂层可能影响可动性/柔性,特别是纱线互连的区域(即互连区域)。
线圈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形成,例如与机织或针织织物有关。因此,所述线圈可以是织物的一体部分。换句话说,线圈(特别是它们的头部)可以通过彼此针织而彼此互连或“链接”。优选地,线圈的突伸头部通过在织物的纵行方向彼此针织而互连,特别是通过在织物的纵行方向链接彼此接续的突伸头部而互连。这种使线圈互连的方式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该方式实现了线圈的期望结构稳定性,而不会妨碍产品的灰尘渗透性,并且不会过多增加制造的复杂性。此外,链接可以容易地与用于织物的各种不同的束缚样式组合,并且因此允许在制造期间增加灵活性。
每平方厘米的典型的线圈(线迹(stitches))数是2-1000/cm2,优选10-800/cm2,更优选20-500/cm2。
优选地,所述线圈纱线是人造或天然纤维,包括扁平纱线、变形纱线、可磁化纱线、金属纱线或亲水纱线和/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线圈纱线是/包括单丝纱线。与复丝纱线相比(复丝纱线往往比单丝纱线更膨松),将单丝纱线用于线圈的优点在于,如果线圈纱被加工成织物,则织物的图案受到尽可能小的影响。这可以带来织物的大部分均匀(或平稳)外观的益处,这对于许多研磨应用是有益的。可以构想的是,一个、两个或甚至更多的单丝纱线用于线圈。单丝纱线也可与用于线圈的复丝纱线结合。单丝纱线可以根据需要支持弹性。
织物的纱线和线圈纱线通常是聚酯或聚酰胺的变形或扁平纱线。然而,基于天然纤维如棉、麻或类似纤维的纱线也是合适的。具体地,由可再生原料制成的纱线可以是优选的,例如聚交酯和细菌聚羟基烷酸酯(bacterial polyhydroxyalcanoate)。这样的纤维还可以由通过发酵制备的可再生结构单元组成的聚合物制成,并且还可以仅部分地为可再生来源。
这更一般地包括使用基于合成或天然纤维的所谓短纤维或复丝纱线,其可用于织物的基础结构或增强。可选地,也可以使用为单纱或合股纱线(plied yarn)的加捻纱线。当织物将以特定方式拉伸时,弹性纱线可应用于某些应用中。
术语“变形纱线”,通常称为DTY(拉伸变形纱线),是一种复丝纱线,其已经通过热或机械方法或其组合使得纱线长丝卷绕、卷曲或成圈。有各种各样的变形方法可以应用,例如空气变形、刀口变形、假捻摩擦变形、填塞箱变形或齿轮卷曲变形纱线。
术语“扁平纱线(flat yarn)”通常以缩写FDY为人所知,其是所谓的全拉伸丝。这种FDY可以是基于单丝或复丝的各种结构类型。这些纱线在外观上也可以是光亮的、半消光的或全消光的,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然而,也可以使用各种形状的纱线、长丝和它们的横截面,其中例如可以是圆形、三叶形、多边形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形状。
任何类型的纱线(例如变形纱线或扁平纱线),除了它们的变形类型之外,或者形状和外观也可以被加捻。“加捻”是指使纱线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旋转,通常称为“S”和“Z”方向。这些加捻方向仅指纱线加捻的方向;以便“S”和“Z”加捻纱线彼此类似镜像。纱线的这种加捻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经编中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关联性,但在最终织物中导致不同的视觉效果。
“合股纱线”通常由复丝纱线组成,其可以是加捻或未加捻的纱线、变形或未变形的纱线以及交缠(intermingled)或未交缠的纱线。而通常加捻的纱线不交缠。这些先前描述的单纱然后可以接合在一起以形成新的更粗的纱线,其被称为合股。因此,这种合股纱线由至少两种或更多种合股在一起的单纱构成。
术语“天然纤维”是指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纤维。这些是指直接从植物或动物获得的纤维形成的材料,例如棉、麻、羊毛、丝或类似材料。
术语“人造纤维”是指除天然纤维以外的所有其它纤维。人造纤维可以由石油化学品、生物基聚合物或有机原料合成生产。再生纤维是人造纤维的一个分组。它们由天然材料(如植物)通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这些种类的纤维是例如由纤维素制成的粘胶、竹和莫代尔型纱线。合成纤维可以由石化产品(例如聚酯、醋酸乙烯酯、尼龙、芳族聚酰胺和碳)制成。这一类还包括化学改性的纤维形成的材料和由生物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制造的纤维,所述生物基结构单元例如为乳酸、氨基酸或基于丙二醇的材料。
用于研磨产品的织物的其它潜在纱线的示例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聚丙烯(PP)和芳族聚酰胺纱线的纤维。这些可以用于织物的基础结构或单独用于材料的增强。
扁平纱线或变形纱线的纱线支数可为5至4000分特,这取决于作为背衬材料的织物的所需拉伸和伸长率值,以及所需的研磨颗粒尺寸或最终产品的最终用途。单位“分特”根据定义为以克/10,000m纱线计的重量。织物的典型纱线支数为30至2000分特。对此,线圈纱线优选具有5至200分特之间,更优选10至100分特之间,甚至更优选20至50分特之间的纱线支数。
线圈由交织在织物中的线圈纱线形成。一方面,这提供了可以选择线圈纱线使得它们适合相应应用的优点。另一方面,线圈可以独立于织物形成,这意味着关于织物的针织图案有更多自由度。
根据一种替代方式(也被认为是交织),线圈也可由织物的纱线形成,其具有的优点是,当制造织物时不必提供另外的纱线种类,从而使得制造过程非常经济。
如果织物和线圈通过针织同时制造,即在一个工序中制造,则该产品特别容易制造。这尤其适用于在方法权利要求的步骤1中限定的特征。
根据优选实施例,通过将一个线圈的突伸头部穿过在织物的纵行方向上在所述一个线圈之前的另一个线圈的突伸头部,突伸头部分别互连。这构成了在织物外部互连线圈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此外,由于线圈在织物的纵行方向上彼此相互连接,所以容易防止线圈放倒。
如果与其底半弧被织物的至少一个线迹行(stitch-row)间隔开的线圈结合,这提供了协同效应,即,另外防止线圈的顶端从相应的连接线圈(朝向织物)“滑下”,因为连接线圈主要保持打开。因此,这进一步有助于形成非常稳定且非常不可能塌陷的线圈层。此外,在制造或运输期间,在被压到织物上之后,线圈能更容易“恢复”。
通过经编或纬编交织线圈纱线提供了在一个单一加工过程中集成线圈纱线的非常有效和机械稳定的方式。特别是,缎纹组织、编链组织、经平组织或经绒组织束缚提供了有效的方式,以便在设计织物时,将线圈最佳地集成到织物中,而不会显著地限制自由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束缚涉及将线圈交织到织物中,而不是指线圈在织物外部如何互连的方式。
特别适合用于形成织物、用于交织线圈纱线和用于互连线圈的束缚包括编链组织、缎纹组织、经绒组织、经平组织、经缎组织和衬垫组织束缚(pillar-,atlas-,cord-,tricot-,satin-,and inlay bindings)及其组合。原则上合适的其它束缚在ISO 8388中定义,并且还包括组合的经编和纬编束缚。
不同类型的浸渍和涂层可以施加到织物上。或者,可以使用织物的“纯”网状结构。在有或没有浸渍和涂层的情况下,织物可以优选是柔性的。
用于浸渍和涂覆的树脂类型可以由酚醛树脂、尿素或胶乳以及它们的共混物构成,如EP0779851中所述。织物可以通过使用辊涂、喷涂、幕涂、浆料涂布,通过印刷方法如丝网印刷或凹版印刷辊、转印箔或类似方法涂布,得到称为施加和胶结涂布(a make-andsize-coat)的涂层,其中优选喷涂和浆料涂布。
也可以使用辐射固化浸渍树脂,例如环氧化物、丙烯酸酯或类似树脂。另外,可热固化的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异氰化物或类似的树脂及其混合物也可用于织物的机械稳定。树脂可以包括填料和添加剂,例如表面活性物质(如脂肪酸乙氧基化物),各种类型填料(如纤维、氢氧化铝、高岭土、碳酸钙、滑石等)。
涂层可以提供均匀的基底层。因此,该涂层可以使高度不规则性变平并且进一步促进均匀的研磨面积。为此,可以对涂层进行特殊处理(“整平”)以形成均匀的区域/表面。如WO2014/037034中所述,这可通过施加涂层的特定方式(例如通过使用涂布辊)来实现。此外,通过将整平装置压靠在尚未固化的涂层上,可以实现整平效果。此外,存在机械研磨或砂磨容易施加的涂层的可能性,以便例如弄平(整平)任何存在的不平坦性。优选地,对织物的背侧进行这种整平,在织物的背侧中不存在线圈。
研磨区域或表面可以散布或涂覆有研磨颗粒,例如各种类型(熔融、烧结、溶胶-凝胶)的碳化硅(SiC)、氧化铝(AlOx)或其混合物,例如棕色、粉红色、白色或高温处理的物质。氧化铝-氧化锆、碳化硼、石榴石、氧化锆、氧化铬也是可以的。因此,也可以使用高性能研磨,例如陶瓷涂覆的或类似的颗粒以及金刚石、CBN或其它通常称为超研磨物的颗粒。研磨颗粒可被称为硬研磨颗粒。另外或作为选择,软研磨颗粒或其混合物是可以构想的,例如氧化铈(CeO)、γ-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锡、再生或火山玻璃、浮石或硅灰石可用于例如清洁、抛光和装饰应用。软研磨颗粒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它们具有低于7的莫氏硬度。因此,硬研磨颗粒的特征在于它们具有7或更高的莫氏硬度。
也可使用形成为不同形状的团聚物的研磨颗粒。
用于研磨颗粒的涂层,即用于研磨区域的涂层,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制成,该涂层可以包括单独的构造涂层,该单独的构造涂层单独地粘结研磨颗粒。涂层可以可选地包括粘结剂和研磨颗粒的浆料。
对于涂料的组成,优选聚合物。该涂料可以基于标准的低聚物和单体基丙烯酸制剂、水可稀释的丙烯酸酯、双重固化制剂以及聚氨酯分散体或类似材料。此外,UV固化环氧化物和乙烯基单体也是合适的材料。然而,优选基于丙烯酸低聚物/单体的制剂。
典型的涂层(用于织物和/或线圈)基于胶乳、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三聚氰胺、聚氨酯或聚醚丙烯酸酯。特别地,酚醛树脂、脲树脂或丙烯酸树脂可适于粘结研磨颗粒。另一种类型的粘结剂是纳米纤维素本身或与其它粘结剂的组合。织物和线圈(特别是其头部)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涂层。
研磨颗粒可以仅部分地设置在线圈上。例如,涂层可以主要施加到线圈的头部,使得仅头部包括研磨颗粒,并且线圈的腿部基本上没有研磨颗粒和/或涂层。这有助于确保线圈(特别是其腿部)保持完全柔性并且不被涂层硬化。当然,也可以设想特别是用于腿部的柔性涂层。
可以构想的是,整个研磨区域都设置有研磨颗粒。或者,可以以团聚的方式施加研磨颗粒,使得在研磨区域上限定出研磨区域的不同岛。
产品的特定性能(例如柔软度、强度或对灰尘的渗透性)可通过改变织物的厚度和硬度以及每平方厘米线圈的密度而容易地调节。
本发明的研磨产品可另外在织物(垫)的背侧上提供有线圈结构。这将允许本发明的研磨产品通过钩和线圈紧固方式附接到机器,例如砂磨机,即附接到设置在机器上的钩。研磨产品背侧上的线圈可以相互连接或不相互连接。还可以构想,在织物的背侧上另外提供的线圈涂覆有例如具有另一种粒度的研磨颗粒。这将允许例如具有粗粒度和更细粒度的手工砂磨产品。
可选地,研磨产品还包括层压到织物(垫)上的柔软或柔韧层。优选地,该层由无纺材料、泡沫材料、织物材料或其组合形成。通过这种附加层,可以促进缓冲效果。此外,这种层还可有益于湿研磨应用,因为它可储存水或水溶液并在研磨期间随时间释放它们。
通常,本发明适用于湿研磨工艺和/或干研磨工艺。
如果可能的话,结合相应实施例讨论的所有修改可以同样很好地结合其它实施例应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内容并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1A至1D是本发明的研磨产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研磨产品的织物纱线和线圈纱线的示意图。
图3A和3B示出了本发明的研磨产品的涂敷线圈的显微照片。
图4A和4B示出了本发明的研磨产品的针织图案的示例。
图5A和5B示出了本发明的研磨产品的针织图案的另一个示例。
说明书和附图将通过示例而非限制来解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和本发明的具体示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A和1B是根据本发明的研磨产品1的示意图。研磨产品1包括构成研磨产品1的基底层的(基底)织物或布2。织物2是针织的纺织织物,其由针织纱线20形成,并且例如可以通过经编或纬编在织物生产机器上生产。
织物2具有朝向研磨产品的研磨区域或表面60的第一侧,其为图1A中织物2的上侧。在织物2的第一侧上形成有从针织织物2突伸的多个线圈71。线圈71由线圈纱线70形成。
在线圈71上施加研磨剂或研磨颗粒50,以形成研磨区域60。研磨颗粒50的固定可由涂层40促进。这在图1A中示出,但在图1B中省略。
如图1A的横截面所示,在该示例中,研磨区域60在整个产品1中是一致的(coherent),其中研磨颗粒50均匀地分布在研磨区域60上。然而,研磨区域也可以是不连贯的,例如,呈研磨颗粒的孤立的点或岛的形式。
研磨颗粒的平均磨粒粒度可以为1μm至1000μm,优选为5μm至200μm,更优选为10μm至100μm。根据应用的类型,可以使用不同粒度的混合。在磨削应用中,根据期望的磨削结果来限定磨粒粒度,而在清洁或抛光应用中,磨粒粒度可以跨越整个范围。
参照图1C,线圈71的相关部分定义如下:每个线圈包括通过一对腿部75与突伸头部77连接的一对底半弧76。借助于底半弧76,线圈以线圈71的这些部分在织物2中交织的方式与织物2连接。突伸头部77和腿部75是线圈71实际上从织物2突伸的部分,即,布置在织物2外。突伸头部77和腿部从织物2朝向研磨区域60突伸。
在图1A和1B的例子中,通过将线圈71的突伸头部77链接起来,实现线圈71的互连,其通过将一个线圈71的突伸头部77穿过前一个线圈71的突伸头部77,这些线圈在织物2的纵行方向W上彼此接续(succeed)。然而,其它技术(特别是针织技术)也可以用于线圈71的头部的互连。
线圈71成行布置,可选地在织物2的纵行方向W上,因为线圈的底半弧76在织物2中成行交织。这意味着在织物的方向(优选地在织物2的纵行方向W)上彼此接续的线圈的底半弧76形成行。
此外,如图中所示,线圈71的头部77在基本平行于织物2并与其间隔开的平面中彼此相互连接。换句话说,突伸的线圈71在织物2的外相互连接,并与织物2相距一距离。相互连接的线圈形成研磨区域60,其平行于织物2的平面定位并与织物2的平面相距一距离d,见图1A。
因此,互连的头部77可形成互连的线圈的行73,互连的头部的行73可在与由底半弧形成的行相同的方向上延伸,优选地在织物2的纵行方向W上延伸。
如图1D所示,每个线圈71的底半弧76在织物的横列方向(垂直于纵行方向W)上彼此间隔开。这具有的效果是,当从织物2的表面延伸时,线圈保持“打开”,腿部75相对于彼此倾斜。因此,如果产品被认为沿行方向W,线圈71具有朝向头部77变窄的V形或U形的结构。腿部75的倾斜或偏斜(相对于织物上的法线)可以通过改变底半弧76之间的间隔和突伸头部77的轮廓长度来调节。
由于腿部75在相反方向上倾斜,产品1变得更能抵抗剪切力。
另一个效果是,线圈71可以保持相对打开,这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了在将线圈彼此链接时一个线圈的头部或套索沿其所链接的线圈的腿部“滑下”。因此,这进一步提高了线圈71的尺寸稳定性,因为它们在机械冲击和压力下不太可能塌陷。此外,头部77相对于织物2基本上水平地设置。
优选地,每个线圈的底半弧76至少由织物2的一个线迹行(stitch-row)22隔开,更优选地由织物的两个线迹行22隔开(参见图1D)。换句话说,后者意味着线圈71跨越一个线迹行22(参见图1D)。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线圈71(或它们的突伸头部77)在横列方向上交替跨越一个线迹行22,则是特别优选的(参见图1D)。
对此,线迹行22或纵行是在针织织物的长度上延伸的线迹的线迹纵行,其(参见ISO 4921:2000,3.3.1)。示例性地,如图1中所示的产品1可以通过使用用于形成研磨产品的双针床针织机来制造。换句话说,这意味着线圈以类似V或U形的形状保持在主要开口的构型中。此外,线圈不易于放下(lay down),并且所得到的结构更坚固。
通过增加线圈纱线的数量、构成纱线的长丝的数量/厚度以及相应地增加将线圈71连接的线迹的数量,可以调节所得的产品的特性。
图2示出了线圈71的纱线和织物的纱线20的示意图。头部77彼此互连或链接,并形成基本上平行于织物平面的平面(研磨区域)。这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被称为距离d。距离d可以基本上对应于线圈的腿部的长度。突伸腿部75具有1mm至500mm的长度,优选地为2mm至80mm,并且最优选地在2mm和20mm之间。研磨产品中研磨区域和织物之间的距离d优选在1mm至100mm之间,更优选在2mm至50mm之间,最优选在2mm至12mm之间。
成链的线圈的每个头部可以具有(轮廓)宽度w和(轮廓)长度l。长度l可以在织物的纵行方向W上,其中宽度w可以垂直于纵行方向W。线圈头部的优选尺寸如下:w:0.01至30mm,优选0.1至20mm,更优选0.2至10mm;l:0.05mm至30mm,优选0.1至20mm,更优选0.2至10mm。
图3A和3B示出了从上面观察的本发明研磨产品的显微照片。这些研磨产品的俯视图示出了包括均匀分布在整个研磨区域上的研磨颗粒50的互连头部77。头部77包括涂层40和研磨物50。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这种织物结构的一个例子,图4B示出了相应的纱线路径标记,其中黑点表示双针床针织机的一个针杆,灰点表示另一个针杆。从线圈横列可以看出,形成织物2的纱线20在一个针杆上加工,而线圈纱线70在两个针杆上加工。然而,线圈纱线70的实际线圈71在第二针杆(灰色点)上形成。在图4B所示的例子中,线圈71仅在纵行方向W上连接。在各个行73之间没有互连。
织物2基于(开口)的缎纹组织束缚,并且线圈纱线70的交织通过编链组织完成,除了当线圈经过针时在第二针杆上形成线迹外。与图1所示的例子不同,各个线圈的底半弧76在织物的横列方向上彼此不间隔开,这意味着它们被布置在同一个线迹行22中。
然而,也可以在织物2的纵行方向W上针织线圈71,以形成在纵行方向W延伸的互连线圈71的行73。因此,线圈71的几何稳定性增强,并且线圈71较不易于放下在织物上。在随后的处理步骤和/或存储期间,互连的线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变得不规则,使得各行73可能在最终产品中看起来较不容易辨别。
图5A和5B示出了具体针织图案的另一示例。如从图5B的纱线路径标记中可以最好地看出,线圈纱线70也以缎纹组织束缚的形式交织。图5A和5B表明,线圈不仅在织物的纵行方向W上延伸,而且突伸头部交替地在织物的横列方向上跨过一个线迹行。这在图5B中清楚地示出,其中线圈纱线70的图案表示不仅在纵行方向W上运动,而且在垂直于纵行方向W的方向(即横列方向,其是图5B中的左右方向)上的运动。由此,以一个线圈的底半弧被布置在相邻线圈的底半弧之间方式,被布置在横列方向上的线圈可以彼此叠置。
图中所示的织物2基于这样的结构,即由于在基部织物2中的多个规则排列的通孔而具有高透气性。该开口结构能够实现最佳的除尘。当在砂磨过程中产生粉尘时,粉尘可容易地由穿过织物2和线圈71的气流除去。
如图所示,对于线圈纱线70和织物2的纱线20,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纱线。例如这使得线圈纱线70与织物2的纱线20相比可以使用更细的纱线。产品整体上仍能保持基本敞开,有利于除尘和冷却。另外,使用较细的纱线作为线圈纱线70确保了整个产品仍然柔软和柔韧。此外,这保证了当线圈纱线70在与织物2相同的针杆上工作时,不会在织物2中产生明显的隆起。
对此,线圈纱线70优选具有5至200分特之间的纱支数,更优选10至100分特之间,甚至更优选20至50分特之间。
此外,线圈纱线70可由单丝纱线或复丝纱线形成,而形成织物2的纱20可为复丝纱线。单丝和复丝的组合也可用于基底织物和线圈中的每一个。特别地,为了形成线圈的几何形状,单丝是合适的,因为它们通常更硬,因此产生更好的几何刚度,但是对于至少一些应用,复丝纱线对于线圈是可构想的。
织物2可以使用浸渍或涂层30。这种涂层可以使任何存在的不平度变平。此外,这种涂层还引起织物2中线圈纱线70的固定,这使得难以从织物2拉出各个线圈71。涂层30可从织物2的其中线圈不突伸(即,织物和研磨产品的背侧,即图1A中织物2的下侧)的一侧施加。
此外,织物和/或线圈纱线可以包括浸渍以进一步增强产品的机械稳定性。
包括线圈71的基部织物2可结合图4和5如上所述地制造。底半弧的各行和/或互连的头部的各行的优选方向是织物的纵行方向。然而,任何方向都是可以构想的。然后,织物2可以被浸渍和/或被涂敷涂层30,以使其更硬。可选地,通过上述措施之一,例如使用辊和/或砂磨,使涂层30(来自于背侧)变平。
然后,通过浆料涂敷(研磨颗粒50在涂层40中)将研磨颗粒50施加到线圈的头部77,或者施加涂层40,然后如上所述提供研磨颗粒50。涂层40可用作用于施加研磨颗粒50的底漆。
通常,树脂涂层可以作为浸渍层施加到基底织物,以在基底织物中获得所需的刚度。通常将树脂涂层施加到线圈上,作为施加涂层-散布-胶结涂层(a make coat-strewing-size coat),或作为浆料涂层,所述浆料涂层是树脂和研磨剂的组合。
当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研磨产品时,特别是当将涂层40和/或研磨颗粒50提供到互连的线圈时,由互连的头部形成的各行可能受到影响,并且互连的头部的顺序和规则性可能降低。由于这些效果,在(最终的)研磨产品中,互连的头部的各行可能更难以辨别。
织物2可以在其背侧进一步加工。例如,它可以被层压到柔韧层(泡沫)、带、背衬或抓握系统。背衬优选用于增加拉伸强度和/或降低伸长性能,例如PES机织织物或膜。
如上所述,织物的“背侧”或第二侧可选地也可以包括线圈,用于与钩-圈紧固件接合以便附接到机器,或者涂敷有研磨颗粒以便获得如上所述的双面研磨产品。
对于图中所示的示例和下面的示例,实现了线圈的期望的柔性/可动性,其中同时,头部的互连提供了研磨区域的期望的一致性。因此,所述的研磨产品允许在研磨过程中提高质量和效率。
研磨产品可以具体地为研磨带、研磨盘或手动砂磨制品(研磨清洁海绵)。下面的实施例1至3仅是这些应用的示例,并不将所构思的研磨带、研磨盘和手动砂磨制品限制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根据第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应用于手工砂磨产品,例如研磨清洁海绵。本发明这种形式的研磨产品的织物可选地用聚氨酯热熔树脂层压到泡沫材料,例如3.5mm聚氨酯泡沫材料。该泡沫材料设置在织物的没有线圈的侧,即,与设置有形成研磨区域的线圈的一侧相对的一侧。因此,垫可以层压到这种泡沫材料层。
已经向线圈的头部提供了SiC浆料涂层。研磨颗粒的磨粒粒度为P800(FEPA)。优选地,涂层具有软基涂层,例如乳胶涂层。
这种手工砂磨产品的应用可以是例如不锈钢表面的矫正。通常,这种手工砂磨产品用于湿磨工艺。
实施例1a
实施例1中的另一个应用是用于从玻璃表面除去污渍或腐蚀的清洁海绵。这里使用的研磨物是包含硬研磨颗粒和软研磨颗粒的混合物的矿物,例如(优选回收的)碎玻璃(例如平均磨粒粒度小于25μm的碎玻璃和/或回收的瓶、罐等的玻璃或窗玻璃)和氧化铈(例如平均磨粒粒度范围为1.5-2.5μm)。硬研磨物(例如玻璃)和软研磨物(例如氧化铈)的混合比(以重量%计)可以为0至100%(意味着0%的硬研磨物(玻璃)和100%的软研磨物(氧化铈);或100%的硬研磨物(玻璃)和0%的软研磨物(氧化铈)),但优选分别为80-90%的硬研磨物(玻璃)和20-10%的软研磨物(氧化铈)。碎玻璃机械地除去污点,而氧化铈抛光玻璃表面。用于矿物的粘结剂可以是聚合物粘结剂或纳米纤维素或其组合。硬研磨物(碎玻璃或矿物混合物)可以用聚合物粘结剂粘结,而软研磨物(氧化铈)可以用纳米纤维素粘结。
实施例2
根据第二示例,本发明应用于研磨带(用于砂带打磨)。对于研磨带,织物(可选地)已经浸渍有树脂配方(例如基于SBR胶乳)。酚醛、丙烯酸酯或胶乳分散体是可以构想的。可选地,被涂覆的织物已经被砂磨,以便提供明确的结构。
线圈已经涂敷有具有SiC或AlOx颗粒的PF树脂浆料。线圈的纱线支数为2×33分特,而基底的纱线支数为2×78分特。
通过整平工艺(例如在WO2014/037034A1中公开的)将带的背侧整平,并且用薄的聚酯增强带从背侧将带的端部胶粘在一起。这样形成了用于砂磨的环形带。WO2018/069574A1中公开的技术可用于连接带的端部。对于砂带打磨应用,通常进行干法打磨。
实施例3
在第三示例中,本发明用于(随机)轨道式砂磨机的研磨盘。通常,紧固辅助件(例如夹紧丝绒)用热熔树脂层压到织物上,以允许附接到砂磨机。这种握持丝绒被层压到织物(衬垫)的背侧(即,织物的没有线圈的一侧)。从衬垫和握持丝绒的层压组合中冲压出圆盘。
研磨颗粒可以是SiC、磨粒粒度SiC P800(FEPA)。进行干法砂磨。
Claims (16)
1.一种研磨产品(1),所述研磨产品具有用于研磨待研磨表面的柔性研磨区域(60),所述研磨产品包括:
-织物(2);
-多个柔性线圈(71),所述多个柔性线圈从所述织物朝向所述柔性研磨区域(60)突伸,其中
-每个线圈(71)由一对底半弧(76)、一对腿部(75)、以及头部(77)形成,其中所述一对腿部(75)将所述一对底半弧(76)与所述头部(77)连接,
-所述线圈的所述底半弧(76)在所述织物(2)中成行地交织,并且形成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其中,所述腿部(75)和所述头部(77)从所述织物(2)突伸,
-所述线圈(71)的所述头部(77)在距所述织物(2)一距离处彼此互连,从而使得所述柔性研磨区域距所述织物一距离,以及
-所述线圈的所述头部(77)至少部分地设置有研磨颗粒(50)并且形成所述柔性研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产品,其中所述研磨产品通过将所述线圈(71)的所述头部(77)互连以便形成互连的头部的各行而获得,其中可选地,在所述研磨产品中,所述线圈的互连的头部形成各行,所述互连的头部的各行可选地在与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研磨产品,其中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在所述织物的纵行方向上延伸。
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研磨产品,其中,所述织物是被浸渍的和/或涂覆的和/或整平的。
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研磨产品,其中所述柔性研磨区域与所述织物之间的距离是在1mm至100mm之间、优选在2mm至50mm之间、并且最优选在2mm至12mm之间。
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研磨产品,其中,所述线圈的头部和/或所述织物涂覆有涂层,所述涂层基于胶乳、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三聚氰胺、聚氨酯、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丙烯酸树脂和/或聚醚丙烯酸酯。
7.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研磨产品,其中所述研磨颗粒的平均磨粒粒度在1μm至1000μm之间,优选在5μm至200μm之间,更优选在10μm至100μm之间。
8.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研磨产品,其中所述织物的纱线支数在30分特至2000分特之间,和/或所述线圈的纱线支数在5分特至200分特之间,优选地在10分特至100分特之间,并且更优选地在20分特至50分特之间。
9.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研磨产品,其中,所述织物被层压到另外的层,所述另外的层特别是
-柔韧层,所述柔韧层优选为泡沫材料层,
-用于附接到研磨机的附接层,所述附接层优选为抓握丝绒,和/或
-背衬,所述背衬优选为PES机织纺织品或膜。
10.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研磨产品,其中所述研磨颗粒包括软研磨颗粒,优选为氧化铈,所述软研磨颗粒由包含纳米纤维素的涂层结合。
11.一种制造研磨产品(1)的方法,所述研磨产品具有用于研磨待研磨表面的柔性研磨区域(60),可选地为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产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织物(2),所述织物包括从织物朝向所述柔性研磨区域突伸的多个柔性线圈(71),其中每个柔性线圈(71)由一对底半弧(76)、一对腿部(75)、以及头部(77)形成,其中所述一对腿部(75)将所述一对底半弧(76)与所述头部(77)连接,其中该步骤包括:
-将所述织物(2)中的所述线圈的底半弧(76)成行地交织以形成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其中,所述腿部(75)和头部(77)从所述织物(2)突伸,以及
-在距所述织物(2)一距离处将所述线圈(71)的头部(77)彼此互连以形成互连的头部的各行,以及
步骤2:至少部分地向所述互连的头部(77)提供研磨颗粒(50),以便在距所述织物一距离处形成所述柔性研磨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
-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和/或互连的头部的各行在所述织物的纵行方向上延伸,和/或
-交织的底半弧的各行和互连的头部的各行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双针床针织机用于步骤1。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之前或之后,对所述织物浸渍和/或涂覆和/或整平。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之前或之后,所述头部和/或所述织物涂覆有涂层,所述涂层基于胶乳、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三聚氰胺、聚氨酯、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丙烯酸树脂和/或聚醚丙烯酸酯。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之后,将所述织物层压至另外的层,所述另外的层特别是
-柔韧层,所述柔韧层优选为泡沫材料层,
-用于附接到研磨机的附接层,所述附接层优选为抓握丝绒,和/或
-背衬,所述背衬特别是用于增加织物的拉伸强度和/或降低织物的伸长率特性,优选为PES机织纺织品或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2008685.6 | 2020-06-09 | ||
GBGB2008685.6A GB202008685D0 (en) | 2020-06-09 | 2020-06-09 | Abrasive produc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brasive product |
PCT/EP2021/065400 WO2021250064A1 (en) | 2020-06-09 | 2021-06-09 | Abrasive produc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brasive product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56836A true CN116056836A (zh) | 2023-05-02 |
Family
ID=71615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56901.0A Pending CN116056836A (zh) | 2020-06-09 | 2021-06-09 | 研磨产品以及研磨产品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249317A1 (zh) |
EP (1) | EP4161734A1 (zh) |
CN (1) | CN116056836A (zh) |
BR (1) | BR112022025135A2 (zh) |
GB (1) | GB202008685D0 (zh) |
MX (1) | MX2022015713A (zh) |
WO (1) | WO2021250064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96585C (sv) | 1994-09-06 | 1996-07-25 | Kwh Mirka Ab Oy | Slipprodukt |
US5674122A (en) * | 1994-10-27 | 1997-10-07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 Abrasive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
AU2012389284B2 (en) | 2012-09-05 | 2017-09-28 | Oy, Mirka | Flexible grinding product with flattened surfa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9195748A (zh) * | 2016-04-04 | 2019-01-11 | 磨卡公司 | 磨料产品 |
WO2018069574A1 (en) | 2016-10-11 | 2018-04-19 | Mirka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endless abrasive articles and a produced abrasive article |
-
2020
- 2020-06-09 GB GBGB2008685.6A patent/GB202008685D0/en not_active Ceased
-
2021
- 2021-06-09 WO PCT/EP2021/065400 patent/WO2021250064A1/en unknown
- 2021-06-09 MX MX2022015713A patent/MX2022015713A/es unknown
- 2021-06-09 EP EP21732243.7A patent/EP416173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6-09 US US18/008,608 patent/US2023024931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6-09 CN CN202180056901.0A patent/CN116056836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6-09 BR BR112022025135A patent/BR112022025135A2/pt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249317A1 (en) | 2023-08-10 |
MX2022015713A (es) | 2023-03-06 |
EP4161734A1 (en) | 2023-04-12 |
BR112022025135A2 (pt) | 2023-02-07 |
WO2021250064A1 (en) | 2021-12-16 |
GB202008685D0 (en) | 2020-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674122A (en) | Abrasive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 |
US11407087B2 (en) | Abrasive product | |
US6423393B1 (en) | Abraded stitchbonded fabric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 |
CN107690372B (zh) | 砂带磨削制品 | |
CN116056836A (zh) | 研磨产品以及研磨产品的制造方法 | |
JP7274499B2 (ja) | 含浸織布及び研磨粒子を含む研磨製品 | |
CN110385653B (zh) | 圆盘形砂盘磨削制品 | |
JP7103622B2 (ja) | ウールバフ | |
KR20020082310A (ko) | 연마포용 직물기재 | |
TWI766865B (zh) | 研磨產品 | |
EP3299123B1 (en) | Support for abrasive | |
CA2706230A1 (en) | Industrial fabric for forming and pressing | |
TWI765851B (zh) | 磨擦帶研磨產品 | |
JP5363057B2 (ja) | 研磨用布帛およびその製法 | |
KR102692368B1 (ko) | 자동차의 내장재용 파일 니트 원단, 그 제조방법 | |
WO2023057838A1 (en) | Surface conditioning articl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
JP4765366B2 (ja) | 立毛調シート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6274455A (ja) | 模様付き立毛調シート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A72498C2 (uk) | Еластична прокладка, спосіб її виготовлення і предмет одягу, в якому вона застосован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