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5883A -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5883A
CN116055883A CN202310318424.1A CN202310318424A CN116055883A CN 116055883 A CN116055883 A CN 116055883A CN 202310318424 A CN202310318424 A CN 202310318424A CN 116055883 A CN116055883 A CN 116055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odule
voltage
management chip
power management
detection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184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5883B (zh
Inventor
张一凡
段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184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58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5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5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5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5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该摄像模组通过调整电压检测点与摄像模组中用于实现防抖功能的导通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此来确保电源管理芯片能准确获取到实际提供给摄像模组的电压的大小,以便于电源管理芯片可以根据摄像模组的需求准确地调整其输出的电压的大小,在提升摄像模组防抖性能的同时确保摄像模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图像、视频的拍摄和制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得到良好的影像品质及摄像效果,电子设备会安装多个摄像模组来提供广泛的拍摄功能。以手机中的摄像模组为例,摄像模组包括驱动马达和摄像头,驱动马达可以通过例如丝线的结构带动摄像模组在光轴垂直或平行平面上的相对运动来抵消外部的振动,让镜头稳定在需要的位置,防止画面抖动,以此来实现对不同距离的目标对象进行快速对焦并拍摄。
目前,大多数电子设备中与摄像模组连接的导通线既用于给摄像模组供电,又用于在马达提供的作用力下带动摄像模组进行移动来实现防抖功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导通线的长度会影响摄像模组移动防抖时产生的阻力,也会影响实际输入到摄像模组的电压的大小。若导通线过短,则摄像模组移动防抖时导通线产生的阻力会过大,摄像模组防抖的幅度就会受限;但若导通线过长,则导通线的电阻大,到达摄像模组的电压可能过小,摄像模组容易出现影像问题。
因此,如何在保证摄像模组防抖的幅度同时为摄像模组提供正常的工作电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摄像模组通过调整电压检测点与摄像模组中用于实现防抖功能的导通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此来确保电源管理芯片能准确获取到实际提供给摄像模组的电压的大小,以便于电源管理芯片可以根据摄像模组的需求准确地调整其输出的电压的大小,在提升摄像模组防抖性能的同时确保摄像模组正常工作。
上述目标和其他目标将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达成。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体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第一导通线以及第二导通线;所述第一导通线的一端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导通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导通线连接至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导通线用于在马达的推力下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进行移动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防抖功能;所述第一导通线上设有电压检测点,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点用于检测输入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电压。
需理解,现如今的摄像模组中用于实现防抖功能的结构同时也会作为导通线为摄像模组的负载供电。但是为了减少防抖时导通线产生的反力,实现更大角度的防抖,摄像模组用于实现防抖功能的导通线一般极其细长,则长导通线的电阻实际上可能会比较大。而摄像模组中用于反馈输入到摄像模组的图像传感器电压的电压检测点一般设定在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附近,则电压检测点处的电压值VDD2经过所述第一导通线时会由于所述第一导通线的阻值存在较大的损耗,导致实际输入到图像传感器输入端的电压可能与VDD2小得多,其可能并不能满足图像传感器的工作需求,摄像模组也就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在本申请中,所述用于反馈摄像模组负载端输入电压的电压检测点设定在摄像模组内用于移动以实现防抖功能的长导通线,即所述第一导通线上;具体的,所述电压检测v点可以趋近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可以让电源管理芯片更准确的获取到实际输入到图像传感器中的电压,电源管理芯片能及时根据获取到的电压值调整输出的电压值,能在提升摄像模组防抖性能的同时为摄像模组提供安全的工作电压,确保摄像模组正常工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的长度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的电阻小于或等于0.1Ω。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所述电压检测点所检测到的电压值更接近于实际流入到图像传感器输入端电压的大小,可以将所述电压检测点设定在所述第一导通线上尽可能靠近与图像传感器相连的那端。也就是说,尽可能的减小电压检测点处电压在后续流向图像传感器的过程中应导通线阻抗造成的电压损耗;这样,电源管理芯片可以更准确的获取实际流入到图像传感器输入端的电压,并根据该电压的大小即使调整其输出端的电压的大小,进一步保证了摄像模组工作时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通线的长度大于第二阈值。
由于所述摄像模组所述第一导通线的长度对电压调节准确性的影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通线的长度可以较长,例如大于第二阈值;具体的,所述第二阈值可以为40mm-60mm区间中的任意一个长度值。这样,可以有效减小第一导通线在移动时产生的反力,摄像模组可以实现更大角度的防抖。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通线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三阈值。
同理,所述摄像模组所述第一导通线的粗细程度对电压调节准确性的影响结合,则结构学常识可知,所述导通线1002的横截面的面积也可以较小,例如小于第三阈值;具体的,所所述第三阈值可以为0.2mm²-0.5mm²区间中的任意一个面积值。这样,可以有效减小第一导通线在移动时产生的反力,进一步提升摄像模组的防抖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通过第三导通线连接,所述第三导通线中的电流小于1μA。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摄像模组工作时,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点之间的这段导通线,即所述第三导通线中的电流可以非常小,例如小于一个阈值,该阈值可以为1μA或更小。这样,无论这段导通线的电阻多大,在该导通线上损耗的电压都不会过大,以确保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所接收的电压值更接近电压检测点所检测到的电压值,电源管理芯片可以更准确的获取实际流入到图像传感器输入端的电压,并根据该电压的大小即使调整其输出端的电压的大小,进一步保证了摄像模组工作时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第四导通线以及第五导通线;所述第四导通线的一端与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导通线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导通线用于在马达的推力下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和电源管理芯片进行移动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防抖功能;所述第五导通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导通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导通线上设有电压检测点,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点用于检测输入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电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所在电子设备的电源输出的电压首先会直接经过所述第四导通线进入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中。之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在对输入的电压进行处理后会经过输出端将电压输出,并通过所述第五导通线将电压输入到所述图像传感器。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五导通线在整个摄像电路中只作为导线使用,并不会像所述第四导通线那样在马达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移动。因此,所述第五导通线的长度远小于所述第四导通线的长度,所述第五导通线的电阻也远小于所述第四导通线的电阻,因此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端流出的电压在经过所述第五导通线输入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中时并不会产生太多的损耗。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检测点所检测到的电压值实际上就是实际流入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电压值(或者说二者非常接近,差值小于一个阈值)。这样,电源管理芯片可以更准确的获取实际流入到图像传感器输入端的电压,并根据该电压的大小即使调整其输出端的电压的大小,进一步保证了摄像模组工作时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的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的电阻小于或等于0.1Ω。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导通线的长度大于第二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导通线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三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通过第六导通线连接,所述第六导通线中的电流小于1μA。
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实施方式中的摄像模组,或者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摄像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模组10和PCB板11的工作电路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之间线路关系的实物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工作电路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之间线路关系的实物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工作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复数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所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术语进行介绍。
(1)音圈马达和驱动芯片
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又叫音圈电机,具有高频响、高精度的特点。其主要原理是在一个永久磁场内,通过改变马达内线圈的直流电流大小,来控制弹簧片的拉伸位置,并通过例如金属丝此类的结构与摄像模组的图像传感器进行连接,从而带动图像传感器运动。手机摄像头广泛的使用VCM实现自动对焦功能,通过VCM可以调节镜头的位置,呈现清晰的图像。
驱动芯片同样是摄像模组实现自动对焦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作为与VCM匹配的器件,可以根据摄像模组找到的焦点步数输出对应大小的电流给VCM,VCM就可以移动透镜到达实际的对焦位置。
(2)反力
反力,或称结构反力,即力学上的反作用力,在建筑结构系统上,专指当外在因素作用在结构上时,为达到结构系统的力平衡,结构支承所提供的力量。在本申请中,当马达利用金属丝拖动图像传感器移动进行防抖时,金属丝会在图像传感器移动时产生阻碍图像传感器移动的阻力,这部分阻力即为金属丝产生的反力。在材料确定的情况下,金属丝的所产生的反力和金属丝的长度和形状密切相关。一般而言,金属丝的长度越长,金属丝被推动时所产生的反力越小;金属丝越细,金属丝被推动时所产生的反力越小。
需要理解的是,由于电子设备自身体积的限制,电子设备中马达的体积一般也较小,因此其能提供的推力大小也相对较小。为了能保证摄像模组的防抖范围,那么就需要减小图像传感器移动时金属丝所产生的阻力,即缩窄移动端导通线宽度,和/或加长导通线长度,以便马达提供的推力足以克服金属丝产生的反力,将图像传感器推动到目标位置。
(3)印制电路板和集成电路
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
集成电路是一般是指芯片的集成,像主板上的北桥芯片,CPU内部,均可以称为集成电路,也可以称为集成块。而PCB是指通常看到的电路板,还有在电路板上印刷焊接芯片。对于两者关系可以理解为:集成电路IC是焊接在PCB板上的;PCB板是集成电路IC的载体。简单来说,集成电路是把一个通用电路集成到一块芯片上,它是一个整体,一旦它内部有损坏,则该芯片也就损坏了,而PCB是可以焊接元件的,若某个元件损坏了可以更换新的元件。
电源IC是指开关电源的脉宽控制集成,电源靠它来调整输出电压电流的稳定。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电源IC也可以被称为电源管理芯片。PCB板作为电源IC的载体,可以基于电源IC的设计原理按照相应的逻辑为摄像模组供电。例如,按照摄像模组实时电压/电流需求为摄像模组的输入对应的电压/电流,或者接收摄像模组的输入端输入的电压/电流需求,实时调整输入到摄像模组的电压/电流。
(4)电压检测点
电压检测点,也可以称为电压反馈点,其为监测电路中电压大小以及整个电路系统电压质量的节点。
需要理解的是,摄像模组在工作时所需的电压是变化的,根据工作电压的高低,摄像模组的工作状态可以分为高负载状态以及低负载状态,因此,在拍摄的过程中,PCB板(或者说电源IC)需要频繁的调节其输送给摄像模组的电压的大小。例如,假设电子设备需要以60帧每秒的帧率拍摄图像或者视频,则理论上对于每一帧图像摄像模组均需要花费1/60秒的时间来生成;但是实际上,在这看似极短的1/60秒的时长中,摄像模组可能只有1/120秒的时长内是处于高负载状态的(例如花费1/120秒的时长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在剩余1/60秒中的摄像模组则处于低负载状态(例如电子设备在将摄像模组生成的raw图转化成用户可以直接看见的RGB格式的图像时,摄像模组并不是该过程的主要执行元件,则此时摄像模组可以处于低负载状态)。则PCB板(或者说电源IC)就需要借助电压检测点获取输送给摄像模组的电压的大小,并根据摄像模组的实时的电压需求将输入到摄像模组的电压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如今图像、视频的拍摄和制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得到良好的影像品质及摄像效果,电子设备会安装多个摄像模组来提供广泛的拍摄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手机中的摄像头内部都会有带动镜头实现快速并稳定对焦的马达。这些马达,根据是否具有防抖效果,分为只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马达,和同时兼具防抖效果的马达。一般而言,具备防抖效果的马达是通过是带动镜头或者图像传感器在光轴垂直平面上运动,而为了实现更大的防抖角度,一些摄像模组中的马达也可以带动镜头或者图像传感器在光轴垂直平面上运动,但其都是通过镜头和/或图像传感器在光轴垂直平面上的相对运动来抵消外部的振动。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图1中的(A)示出的虚线框中的摄像模组10即为适用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中的具备画面防抖功能的摄像模组,摄像模组10与PCB板11连接。可以理解的,PCB板11上安装有电源IC(图1中未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电子设备电池所提供的电压可以在PCB板上电源IC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规律流入到摄像模组10中以供摄像模组正常工作。
图1中的(B)示出了摄像模组10的爆炸图。可以看出,摄像模组10可以包括固定式金属外圈101,可移动金属丝102以及图像传感器103,尽管图1中未示出,摄像模组10还可以包括驱动马达(例如音圈马达)等元件。其中:
固定式金属外圈101与可移动金属丝102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是同一种金属。具体的,固定式金属外圈101与可移动金属丝102可以是一块完整的金属片进行雕刻后所得的。
图像传感器103可以是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或者其他类型的图像传感器,其可以将二维光强分布的光学图像转变成一维时序电信号,并将输出的一维时序信号经过放大和同步控制处理后,送给图像显示器,得到用于可供用户观看的二维光学图像。
需要理解的是,固定式金属外圈101、可移动金属丝102以及图像传感器103之间是具备连接关系的。具体的,可移动金属丝102可以是铜质金属丝、钛合金镀铜质的金属丝或者其他具备导电性和延展性的金属丝,其可以以线圈的形式安置在固定式金属外圈101的内部,并将图像传感器103环绕,其一端与固定式金属外圈101连接,另一端则作为图像传感器103电压和电流的输入端与图像传感器103连接。电子设备中电池所提供的电压和电流在经过PCB板11上电源IC的输出端(即1的(A)中所示的VOUT端)端输出后,可以经固定式金属外圈101以及与固定式金属外圈101连接的金属丝102输入到图像传感器103中。也就是说,在摄像模组10进行工作时,移动式金属丝102既作为导通线为图像传感器103供电,又作为“杠杆”在驱动马达提供的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带动图像传感器103一起移动,以此实现摄像模组10的防抖功能。可以理解的,在可移动金属丝102产生形变带动图像传感器103一起移动时,固定式金属外圈101并不会移动。
但是,由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自身体积的限制,其内设的摄像模组中马达的体积也一般较小,其能为可移动金属丝102提供的推力大小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扩大摄像模组的防抖角度、提升摄像模组的防抖性能,需要减小可移动金属丝在移动(即在马达的推力下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反力。
结合基本的结构学常识可知,某个结构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反力与该结构的挠度形变量呈现为负相关的关系,即结构的挠度形变量越大,则结构所产生的反力越小。在结构学中,某个结构的挠度形变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f即表示挠度形变量;E表示弹性模量,其为一个定值,具体大小与上述结构的材料有关;b为上述结构的截面宽度,h为上述结构的截面高度,例如,当上述结构为横截面为圆的金属丝时,b和h可以均为该金属丝的横截面的直径,当上述结构为横截面为矩形的金属丝时,b和h可以分别为该金属丝横截面的长和宽;P表示载荷,即使结构或构件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外力及其它因素,在本申请中其可以为驱动马达施加给金属丝102的推力;l表示杆长,在本申请中即为金属丝102的总长度。
若需要减小金属丝102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反力,则需要增大结构的挠度形变量。通过上述公式可以理解,在金属丝102的制作材料确定的情况下,若要增大金属丝102的挠度形变量,则可以通过增大金属丝的总长度l,和/或减小金属丝横截面的长和宽(即采用极细的金属丝)来实现。
因此,目前的电子设备中所装备的摄像模组均采用极细且极长的导通线来带动图像传感器移动,以便于摄像模组能够实现更大角度的防抖。且配合摄像模组工作电压的切换,目前的电子设备均在会在电源IC的输出端设立电源检测点,以便于能够检测到输入到摄像模组的电压值,并根据该电压值以及摄像模组当前需要的电压值即使对电源IC的输出的电压值做出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若摄像模组中用于实现防抖功能的导通线过于细长,则导通线产生的阻抗过大,导致电压损耗增大,实际输送到达图像传感器的电压的值可能远小于图像传感器当前实际需要的电压值,进而造成摄像模组出现影像问题。
以图1中的摄像模组10以及PCB板11为例进行说明。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摄像模组10和PCB板11的工作电路图。在图2中,电源管理芯片21即可以对应于图1中的PCB板11或者PCB板11上的电源IC,摄像模组20即对应于图1中的摄像模组10,负载201即对应于图1中的图像传感器103。如图2所示,电源管理芯片21上可以包含多个引脚,其中:
VIN表示电源管理芯片21的输入端口,由电子设备中电源提供的电压(即图2中VDD1处的电压)经此端口输入到电源管理芯片21中;
VOUT表示电源管理芯片21的输出端口,其可以对应于图1中示出的VOUT端。电源管理芯片21可以在对输入的电压进行调节后(例如降压处理)从VOUT端口输出给摄像模组20中负载201输入端VIN1;
EN表示电源管理芯片的控制端口,用于控制电源管理芯片开启或者停止工作状态;
GND表示电源管理芯片的电线接地端,代表地线或0线。
FB表示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用于接收图2中电压检测点反馈回来电压值,即图2中的VDD2。该电压检测点可以对应于图1中所示出的电压检测点,从图2可以看出,该电压检测点被设定在电源管理芯片21的输出端口VOUT与负载201的输入端VIN1之间,并且靠近电源管理芯片21的输出端口VOUT的位置,具体可以参考图1中电压检测点所在的位置;相应的,图2中ab段导通线(即连接a点与b点之间导通线)即对应于图1中的金属丝102,其用于在马达的推力下带动整个负载201进行移动,以此来实现摄像模组的防抖功能。
在拍摄的过程中,电源管理芯片21需要频繁的调节其输送给摄像模组20的电压的大小。而在进行电压的调节时,电源管理芯片21就需要借助电压检测点,获取输送给摄像模组的电压VDD2的大小,并根据摄像模组20的实时的电压需求将输入到摄像模组的电压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例如,假设摄像模组20处于低负载状态时,其所需的工作电压9V,但是电压检测点经FB所反馈给电源管理芯片的电压值VDD2为12V,则电源管理芯片可以适应性地降低其在VOUT端输出的电压,以此来满足摄像模组20当前的电压需求。
但是,结合前述说明可知,为了减少防抖时导通线产生的反力,ab段导通线一般极其细长。而结合常识可知,在导体所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也就是说,图2中ab段导通线的电阻实际上可能会比较大。因此,当电源管理芯片按照电压检测点所反馈的电压值VDD2、摄像模组20当前所需的电压值调整VOUT端输出的电压后,该电压在经过ab段导通线时由于ab段导通线的阻值会存在较大的损耗,导致实际输入到负载201的VIN1端的电压过小,其可能并不能满足负载201的工作需求,进而使得摄像模组20无法正常工作。例如,若在某个时刻摄像模组由低负载状态进入高负载状态,此时负载201反馈给电源管理芯片21的电压需求为15V,而电压检测点反馈给FB的VDD2的电压值为9V,则电源管理芯片将会根据这两个电压值将VOUT端输出的电压值调整至15V。但是,由于ab段导通线产生的阻抗,实际输入到负载201的VIN端的电压值可能只有12V,其并不能满足摄像模组20在高负载状态下的电压需求,摄像模组也就无法正常工作了。
此外,如果仅仅单纯的提高VOUT端输出的电压来补偿由于ab段导通线造成的电压损耗,那么当摄像模组20由高负载状态切换到低负载状态时,VOUT端输出的电压中被提高的那部分电压很可能就施加到负载201上导致负载201烧毁。但如果缩短ab段导通线的长度来减小电压损耗,又会造成ab段导通线移动时的反力增大,则会缩减摄像模组20的防抖角度、降低其防抖性能。
针对前述说明中摄像模组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上述摄像模组可以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该摄像模组通过调整电压检测点与摄像模组中用于实现防抖功能的导通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此来确保电源管理芯片3301能准确获取到实际提供给摄像模组的电压的大小,以便于电源管理芯片3301可以根据摄像模组的需求准确地调整其输出的电压的大小,在提升摄像模组防抖性能的同时确保摄像模组正常工作。
首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对讲机、上网本、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s,POS)、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无线U盘、蓝牙音响/耳机、或车载前装、行车记录仪、安防设备等具有摄像功能的移动或固定终端。
参照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至少可以包括:显示屏310、中框320、电池盖340以及位于显示屏310和电池盖340之间的电路板330,其中,电路板330可以设置在中框320上,例如,电路板330可以设置在中框320朝向电池盖340的一面上(参见图3中的(B)所示),或者电路板330可以设置在中框320朝向显示屏310的一面上,显示屏310和电池盖340分别位于中框320的两侧。
其中,为了实现拍摄功能,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摄像模组100,具体地,摄像模组100可以为前置摄像模组,也可以为后置摄像模组。其中,后置摄像模组可以设置在中框320朝向电池盖340的一面上,电池盖340上开设有透光孔341,后置摄像模组的镜头与透光孔341相对应。电池盖340上可以开设可供后置摄像模组的部分区域安装的安装孔(图3中未示出),当然,后置摄像模组也可以安装在电池盖340朝向中框320的一面上。前置摄像模组可以设在中框320朝向显示屏310的一面上,或者前置摄像模组可以设在中框320朝向电池盖340的一面上,或者,前置摄像模组还可以设在电池盖340朝向显示屏310的一面上,中框320上开设可供前置摄像模组的镜头端裸露的开口。
当然,前置摄像模组和后置摄像模组的设置位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描述。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内设置的前置摄像模组和后置摄像模组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N个,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摄像模组100为后置摄像模组为例,结合图3中的(A)所示,示出了摄像模组100位于电池盖340上靠近顶部边缘的区域。可以理解的是,摄像模组100的位置不限于图3所示的位置,还可以位于电池盖340上的其他部位。或者,摄像模组100可以为前置摄像头(图3中未示出),摄像模组100可以位于显示屏310上靠近顶部边缘的区域。
图3示出了电子设备300内设有一个摄像模组100的情况,应该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摄像模组100的数量不局限于为一个,摄像模组10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大于两个。当摄像模组10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摄像模组100可在X-Y平面内任意排布。例如,多个摄像模组100沿X轴方向排布,或者,多个摄像模组100沿Y轴方向排布。此外,摄像模组100包括但不限于为自动对焦(auto focus,AF)模组、定焦(fix focus,FF)模组、广角摄像模组、长焦摄像模组、彩色摄像模组或者黑白摄像模组。电子设备300内的摄像模组100可以包括上述任一种摄像模组100,或者,包括上述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摄像模组100。当摄像模组100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摄像模组100可以集成为一个摄像组件。
参照图3中的(B)所示,摄像模组100可以和电路板330电连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摄像模组100可以通过电连接器(图3中未示出)与电路板330电连接。例如,摄像模组100上可以设有电连接器的公座,电路板330上可以设有电连接器的母座,通过将母座插接于公座,以实现摄像模组100与电路板330的电连接。其中,电路板330上例如可以设有处理器,通过处理器控制摄像模组100拍摄图像。当用户输入拍摄指令时,处理器接收拍摄指令,并根据拍摄指令控制摄像模组100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
尽管图3未示出,电路板330上可以包括电源管理芯片3301,摄像模组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防抖组件(例如驱动马达)。该防抖组件在通电后为摄像模组中的负载(即摄像模组中的图像传感器,下同)提供防止抖动的驱动力。上述电源管理芯片3301可以用于接收电子设备300中电池的输入,并且其输出端可以与摄像模组100中负载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330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芯片3301可以接收传输的反馈信号,该反馈信号可以为表征流入摄像模组100电压的大小的信号,也可以是从摄像模组100反馈而来的表征摄像模组100当前所需要的电压大小的信号。
可选的,当摄像模组100可以通过电连接器(图3中未示出)与电路板330电连接时,所述电连接器上可以存在一个引脚,该引脚用于连通摄像模组100中用于移动以实现防抖功能的导通线上的一点(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点可以被称为电压检测点)和电路板330的输出端点(或电路板330中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出端);具体的,在摄像模组100与电路板330通过电连接器的公座和母座连接的情况下,该电压检测点可以被设置于公座(该公座设定在摄像模组100上)上的引脚与摄像模组100负载的输入端之间,且非常靠近摄像模组100的负载的输入端。也就是说,该电压检测点与摄像模组100的负载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的长度可以小于一个阈值,或者说该电压检测点与摄像模组100的负载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的电阻值也可以小于一个阈值(具体可以参考后续实施例的相关说明,此处先不赘述)。这样,虽然用于移动以实现防抖功能的长导通线虽然会对流入摄像模组100的电压造成损耗,但是由于电压检测点非常接近长导通线与摄像模组连接的一端,因此电压检测点所检测到的电压值即为流入摄像模组的电压值(或者说无限接近于流入摄像模组的电压值),电源管理芯片3301就可以根据该电压调整输出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确保流入到摄像模组100负载的输入端的电压满足摄像模组当前的需求。
可选的,摄像模组100可以与电源管理芯片3301集成在一个容器或者一个板子上,例如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可以一起被固定在电路板330上;在这种情况下,用于移动防抖的导通线可以不设定在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出端与摄像模组100的负载的输入端之间,而是一端直接与电子设备300中的电池相连,另一端直接与电源管理芯片3301输入端相连;此外,用于检测输入到摄像模组中的电压大小的电压检测点依旧被设定在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出端与摄像模组100的负载的输入端之间(具体可以参考后续实施例的相关说明,此处先不赘述);这样,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可以只经过较短的导通线输入到摄像模组100中,不会因为导通线的电阻过大而产生电压损耗,电压检测点所检测到的电压值即为流入摄像模组的电压值(或者说无限接近于流入摄像模组的电压值),电源管理芯片3301同样可以根据该电压调整输出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确保流入到摄像模组100负载的输入端的电压满足摄像模组当前的需求。
接下来结合图4A-图4B、图5A-图5B对前述说明中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之间的具体电路连接关系、以及电压检测点在整个摄像电路中的具体位置可能的情况进行说明。图4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之间线路关系的实物图。图4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工作电路图。图5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之间线路关系的实物图。图5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工作电路图。
需理解,图4A、图5A中仅示例性地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具体形状结构,其并不构成对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具体形状结构的限定。例如,在图4A以及图5A中所示的摄像模组100均为平面式导通线结构的摄像模组,即在图4A以及图5A中的导通线1002所在的平面均平行于(或者说重合于)图像传感器所在的平面;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摄像模组100也可以为垂直式导通线结构的摄像模组,即摄像模组的导通线1002所在的平面均也可以垂直图像传感器所在的平面,在这种情况下,摄像模组也可以采用图4B、图5B中所示的电路图实现图像拍摄、图像防抖等功能。
1)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电压检测点设定在摄像模组内用于移动以实现防抖功能的长导通线上。
具体请参考图4A-图4B。
如图4A所示,摄像模组100可以包括固定式金属外圈1001,导通线1002(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图4A所示的导通线1002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导通线)以及负载1003,尽管图4A中未示出,摄像模组100还可以包括驱动马达(例如音圈马达)等元件。各元件的具体的功能和属性可以参考前述对图1中摄像模组10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理解的是,当电压输入到摄像模组100中之后,需要经过导通线1002到达摄像模组100中负载1003的输入端VIN1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电压检测点设定在摄像模组内用于移动以实现防抖功能的长导通线上,即导通线1002上;可以理解的,导通线1002的一端与摄像模组中负载1003的输入端VIN1连接,另一端则通过图4A中所示的cd段导线(即图4A中c点与d点之间的导线,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图4A所示的cd段导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导通线)这部分导线在整个摄像电路中只作为导线使用,并不会像导通线1002那样在马达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带动负载1003移动)与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出端VOUT连接。具体的,这里假设从电源管理芯片3301输出端VOUT输出的电压在流经导通线1002后,从图4A中所示的VIN1流入负载1003,则上述电压检测点可以被设定在图4A所示的位置,即VIN1的附近。可选的,上述电压检测点与VIN1之间导线的电阻可以小于或者等于0.1Ω,或者上述电压检测点与VIN1之间导线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一阈值,该第一阈值可以为1mm-2mm中的任意一个长度值。
接下来结合图4B来说明,图4B中电源管理芯片3301上各引脚的具体功能可以参考前述对图2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在摄像模组工作时,电池所提供的电压(即图4B中的VDD1)可以从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入端,即图4B中所示的VIN端输入,经电源管理芯片3301处理后从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即图4B中所示的VOUT端从流入到摄像模组10中以供摄像模组100正常工作。
结合前述说明可知,电源管理芯片3301需要借助电压检测点获取输送给摄像模组的电压VDD2的大小,并根据摄像模组20的实时的电压需求将输入到摄像模组的电压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需要理解的是,在图4B中,df段导线即对应于图4A中的导通线,结合前述说明可知,电压检测点为e点在df段导线上,且e点距离f点的距离非常近,远小于e点距离d点的距离。因此,电压检测点所采的到的电压值VDD2虽然可能与VOUT端输出电压的电压值相差较大,但是其与实际输入VIN1的电压是相同的(或者说二者非常接近,差值小于一个阈值),因此电压检测点所采的到的电压值VDD2就可以被认为是实际输入到负载1003中的电压的大小,则电源管理芯片就可以根据电压检测点采集的VDD2的值以及摄像模组当前对电压的需求值即使调整VOUT端输出的电压值。
例如,假设负载1003处于高负载状态时,其所需的工作电压12V,则电源管理芯片3301在VOUT端输出12V大小的电压后,经引脚FB所反馈给电源管理芯片的电压检测点的电压值VDD2为11V,则表示de段导线所造成的电压损耗为1V,则电源管理芯片可以适应性地提高其在VOUT端输出的电压(例如在VOUT端输出13V的电压),以此来满足负载1003当前的电压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摄像模组100工作时,图4B中引脚FB与电压检测点(即4B中的c点)之间的这段导通线(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这段导通线可以被称为第三导通线)中的电流可以非常小,例如小于一个阈值,该阈值可以为1μA或更小。这样,无论这段导通线的电阻多大,在该导通线上损耗的电压都不会过大,以确保反馈端FB所接收的电压值更接近电压检测点所检测到的电压值,即图4A以及图4B中的所示的VDD2。
此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克服了导通线1002的长度对电压调节准确性的影响,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通线1002的长度可以较长,例如大于第二阈值,所述导通线1002的横截面的面积也可以较小,例如小于第三阈值。具体的,所述第二阈值可以为40mm-60mm区间中的任意一个长度值,所述第三阈值可以为0.2mm²-0.5mm²区间中的任意一个面积值。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电压检测点设定在摄像模组内用于移动以实现防抖功能的长导通线上,并且趋近于负载1003的输入端VIN1,可以让电源管理芯片更准确的获取到实际输入到负载1003中的电压,电源管理芯片能及时根据获取到的电压值调整输出的电压值,能在提升摄像模组防抖性能的同时为摄像模组提供安全的工作电压,确保摄像模组正常工作。
2)摄像模组100可以与电源管理芯片3301集成在一个容器或者一个板子上,用于移动防抖的导通线不设定在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出端与摄像模组100的负载的输入端之间,而是一端直接与电池相连,另一端直接与电源管理芯片3301输入端相连;此外,用于检测输入到摄像模组中的电压大小的电压检测点依旧被设定在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出端与摄像模组100的负载的输入端之间。
具体请参考图5A-图5B。
如图5A所示,摄像模组100可以包括固定式金属外圈1001,导通线1002(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图5A所示的导通线1002也可以被称为第四导通线)以及负载1003,固定板1004以及金属连接结构1005。尽管图5A中未示出,摄像模组10还可以包括驱动马达(例如音圈马达)等元件。各元件的具体的功能和属性可以参考前述对图1中摄像模组10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可以一起固定在固定板1004上,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芯片3301可以被视摄像模组100中的一部分。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通线1002即为负责给摄像模组100供电,并负责在驱动马达推力的作用下带动整个固定板1004(包括固定在其上的摄像模组100和电源管理芯片3301)一起运动以实现摄像模组防抖功能。具体的,导通线1002可以以多匝线圈的形状包围住整个固定板1004,并在金属连接结构1005与固定板1004连接,并通过金属连接结构1005和/或导线与电源管理芯片3301电连接。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输出的电压(即图5A中的VDD1)首先会直接经过导通线1002、在经过金属连接结构1005进入到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入端VIN中。之后,电源管理芯片3301在对输入的电压进行处理后会经过VOUT端将电压输出,并通过图5A中所示的gh段导线(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图5A所示的gh段导通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五导通线)将电压输入到负载1003的输入端VIN1中。可以理解的,gh段导线的一端与负载1003的输入端VIN1连接,另一端则与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出端VOUT连接,且gh段导线在整个摄像电路中只作为导线使用,并不会像导通线1002那样在马达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带动负载1003移动。在gh端导线上可以设有用于检测输入到负载1003中的电压大小(即图5A中的VDD2)的电压检测点,为了保证VDD2尽可能接近实际输入到负载1003的电压值,gh段导线的长度可以较短,或者该电压检测点可以尽可能靠近VIN1端(即h点),这两点之间导线的电阻值也可以被控制在一个阈值之下。可选的,上述电压检测点与VIN1之间导线的电阻可以小于或者等于0.1Ω,或者上述电压检测点与VIN1之间导线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一阈值,该第一阈值可以为1mm-2mm中的任意一个长度值。
接下来结合图5B进行说明,图5B中电源管理芯片3301上各引脚的具体功能可以参考前述对图2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在摄像模组100工作时,电池所提供的电压(即图5B中的VDD1)可以经过图5B中的ij段导线(ij段导线即对应与图5A中的导通线1002)进入到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入端VIN中,经过VOUT端输出给负载1003的VIN1端。需理解,由于经过图5B中的gh段导线(对应与图5A中的gh段导线)则长度较小,因此从VOUT端流出的电压在经过这段导线输入到负载1003的VIN1端时并不会产生太多的损耗。也就是说,图5B中电压检测点所检测到的VDD2实际上就是实际流入负载1003的VIN1端的电压值(或者说二者非常接近,差值小于一个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摄像模组100工作时,图5B中引脚FB与电压检测点之间的这段导通线(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这段导通线可以被称为第六导通线)中的电流可以非常小,例如小于一个阈值,该阈值可以为1μA或更小。这样,无论这段导通线的电阻多大,在该导通线上损耗的电压都不会过大,以确保反馈端FB所接收的电压值更接近电压检测点所检测到的电压值,即图5A以及图5B中的所示的VDD2。
此外,虽然从电源输出的VDD1在经过阻抗较大的ij段导线后,实际输入到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入端VIN中的电压可能会明显减小,但是由于电源管理芯片3301本身的电路逻辑就是为了对输入的电压进行稳压和降压,因此其并不会影响VOUT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也不会因为ij段导线的电压损耗导致无法满足负载1003的电压需求。
同理,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克服了导通线1002的长度对电压调节准确性的影响,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通线1002的长度可以较长,例如大于第二阈值;导通线1002的横截面的面积也可以较小,例如小于第三阈值。具体的,所述第二阈值可以为40mm-60mm区间中的任意一个长度值,所述第三阈值可以为0.2mm²-0.5mm²区间中的任意一个面积值。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与电源管理芯片3301集成在一个容器或者一个板子上,并将用于移动防抖的导通线一端直接与电池相连,另一端直接与电源管理芯片3301输入端相连,而且将用于检测输入到摄像模组中的电压大小的电压检测点设定在电源管理芯片3301的输出端与摄像模组100的负载的输入端之间,以便于电源管理芯片3301能避免长导通线对电压的损耗作用,来更准确地获取到实际流入负载1003中电压的大小,以便于电源管理芯片3301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电压值调整输出的电压值,能在提升摄像模组防抖性能的同时为摄像模组提供安全的工作电压,确保摄像模组正常工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可以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传感器、第一导通线以及第二导通线;
所述第一导通线的一端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导通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导通线连接至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导通线用于在马达的推力下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进行移动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防抖功能;
所述第一导通线上设有电压检测点,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点用于检测输入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的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的电阻小于或等于0.1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线的长度大于第二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线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三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通过第三导通线连接,所述第三导通线中的电流小于1μA。
6.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第四导通线以及第五导通线;
所述第四导通线的一端与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导通线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导通线用于在马达的推力下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和电源管理芯片进行移动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防抖功能;
所述第五导通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导通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五导通线上设有电压检测点,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点用于检测输入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的长度小于第一阈值;
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输入端之间的导通线的电阻小于或等于0.1Ω。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通线的长度大于第二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通线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三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反馈端通过第六导通线连接,所述第六导通线中的电流小于1μA。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
CN202310318424.1A 2023-03-29 2023-03-29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055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8424.1A CN116055883B (zh) 2023-03-29 2023-03-29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8424.1A CN116055883B (zh) 2023-03-29 2023-03-29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5883A true CN116055883A (zh) 2023-05-02
CN116055883B CN116055883B (zh) 2023-10-20

Family

ID=8611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8424.1A Active CN116055883B (zh) 2023-03-29 2023-03-29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588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1133A1 (en) * 2007-11-28 2009-06-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nti-shake control function
US20130156412A1 (en) * 2010-09-01 2013-06-20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Photographic optical device, photographic optical system and distance variation amount detecting device
CN106791289A (zh) * 2015-11-20 2017-05-3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光学防抖元件和防抖方法
CN107003586A (zh) * 2014-11-21 2017-08-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CN108737737A (zh) * 2018-08-31 2018-11-0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抖摄像模组、其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20064105A (ja) * 2018-10-15 2020-04-23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アクチュエータ検査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検査方法
CN112911110A (zh) * 2021-01-21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10274097A1 (en) * 2020-03-02 2021-09-02 Ricoh Company, Ltd. Imaging device and blurred-image correction method
CN216391167U (zh) * 2021-10-28 2022-04-26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5714890A (zh) * 2021-08-18 2023-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1133A1 (en) * 2007-11-28 2009-06-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nti-shake control function
US20130156412A1 (en) * 2010-09-01 2013-06-20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Photographic optical device, photographic optical system and distance variation amount detecting device
CN107003586A (zh) * 2014-11-21 2017-08-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CN106791289A (zh) * 2015-11-20 2017-05-3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光学防抖元件和防抖方法
CN108737737A (zh) * 2018-08-31 2018-11-0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抖摄像模组、其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20064105A (ja) * 2018-10-15 2020-04-23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アクチュエータ検査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検査方法
US20210274097A1 (en) * 2020-03-02 2021-09-02 Ricoh Company, Ltd. Imaging device and blurred-image correction method
CN112911110A (zh) * 2021-01-21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714890A (zh) * 2021-08-18 2023-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16391167U (zh) * 2021-10-28 2022-04-26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5883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6065B2 (en) Tri-axis close loop feedback controlling module for electromagnetic lens driving device
CN102365582B (zh) 数码相机及更换透镜单元
US9413933B2 (en) Camera module with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EP1699228A1 (en) Camera module and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CN108632412B (zh) 一种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220252854A1 (en) Lens module capable of changing focal distan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230341746A1 (en) Imaging lens,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6055883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382144A (zh) 传感器位移式的防抖摄像模组、摄像防抖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15301034U (zh) 线路板组件、芯片模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799611U (zh) 拍摄装置
CN212009104U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2200672A (zh) 照相机模块和成像装置
CN216774845U (zh) 电路组件、摄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US20230179693A1 (en) Full-screen display device
CN220307288U (zh) 可移动式电路元件、可移动式电子感光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US20200344368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ommunicating wireless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4503006A (zh) 成像镜头
WO2024022133A1 (zh) 图像获取模组、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611916U (zh) 拍摄设备
US11595555B2 (en) Sensor module
US20230229061A1 (en) Camera module
KR20230000359A (ko) 회로기판,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기기
KR20220145220A (ko) 센서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1736407A (zh) 摄像头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